顺济桥
顺济桥(Shunji Bridge),是泉州市境内一座连接鲤城区江南街道与临江街道的桥梁,位于晋江之上,泉州古城南门(德济门)外,因近顺济宫(天后宫)而得名,因迟建于上游泉州浮桥,俗称“新桥”。
顺济桥始建于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泉州知府邹应龙用外商修建泉州城楼的余资修建;大桥自14世纪以来多次修缮;1932年,军阀陈国辉将该桥修成钢筋水泥桥,汽车可以通行,并成为福厦公路的主要通道;1998年3月顺济桥被泉州市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0月2日,该桥宣布为危桥,并禁止车辆和行人通行;2001年,该桥第9号、第10号桥墩石头出现松动,出现险情;2006年7月24日下午第9、10和第21、22号桥墩倒塌,顺济桥成“断桥”,现以遗址状态保存;2020年1月顺济桥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增补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顺济桥是泉州市古城区较大的宋代城市建设文物遗址,是泉州城市建设史中的缩影,为研究泉州地区古桥梁发展历史和泉州海洋贸易提供了重要史料。
顺济桥的建造吸取了洛阳桥的建桥方法,采用“筏形基础”法,全河床抛填石块形成结构基础,其上干砌条石形成桥墩,上部为石梁结构。顺济桥桥面为梁式石桥,长约150余丈,宽1.4丈(4.6米)。现存船形桥墩及桥墩遗址约30处。
历史沿革
顺济桥始建于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长500米,宽4.6米,顺济桥俗称“新桥”,在泉州市鲤城南门晋江下游。因桥北靠近南门顺济宫(天妃宫),故称“顺济桥”,是福建省历史名桥之一。
清代爱新觉罗·旻宁年间《晋江县志》载:“顺济桥,在德济门外,笋江下流,旧以舟渡。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郡守邹应龙造石桥,长一百五十丈余,翼以扶栏。以近顺济宫(即天后宫),因名顺济。以其造于泉州浮桥后,俗呼新桥。明代顾珀、何乔远均撰文记其事。”
原结构基础采用全河床抛填块石和条石,桥墩为干砌条石,上部结构为石梁。该桥全长338米,共31墩,跨径154米至76米不等。
桥北原特设段木梁桥,有警即吊起,以御敌寇。筑有桥头堡,置戟门,昼有警戒,夜有警闭,今皆不存。南端桥堡上了“雄镇天南”四个大字。
顺济桥原有桥墩31座,上有扶栏,历代均有重修。
1932年,地方军阀陈国辉派款征工,将石梁桥改为四梁式变截面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原石桥板全部拆毁,古桥面貌全非。
1956年中秋节大潮时,一个登陆厦门市的台风引发了泉州大洪水,冲断顺济桥和浮桥,特大洪涝50年一遇。专家介绍,当时,洪水超过1946年并接近1935年的大洪水,为1935年以来的最大洪水。永春水位超出警戒线3.94米,湖头镇超3.17米……其中,旧顺济桥水位超警戒线2.98米,防洪堤决口,涂门街水淹2米深,顺济桥与浮桥被冲断。
1958年,又遇农历五月三十大潮,依然是受一个登陆厦门的台风影响,泉州旧顺济桥水位超警戒线2.9米,受淹二昼三夜。
20世纪60年代又进行修补,将损坏的九孔改为简支组合梁,即在工字钢梁上浇注钢筋混凝土桥面板。
1993年9月—1994年3月对古桥进行加固、加宽和修缮。现有桥长500米,宽4.6米,桥墩水下部分仍然保留宋代石船型桥墩的基础,桥面仍基本保留20世纪30年代的旧貌。
2000年,顺济桥15号桥墩毁坏,失去支撑能力,交通封闭。
2001年因桥梁年久失修,北侧第8、第9两个桥墩、南侧第5个到第8个桥墩几乎同时塌。
2006年7月23日,受台风“强烈热带风暴碧利斯”的袭击,顺济桥坍塌了3个桥墩。倒塌的4个桥墩分别为从东往西数的第9个、第10个、第21个和第22个,两段坍塌的桥段长度均在50米左右。
2006年8月10日晚,顺济桥再次发生坍塌,桥体面目全非。
2010年9月受台风“凡亚比”的影响,顺济桥在这次台风中再次倒塌。
2010年11月,经泉州市第83次市长办公会议研究,具有800年历史的旧顺济桥拟改建为人行桥,以供市民登桥赏江景。
2020年1月顺济桥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增补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城市桥梁记忆
曾经:晋江江面上两座桥,出南大门走顺济桥
旧顺济桥,曾是连接晋江两岸的两座古桥之一,另一座是浮桥古桥(泉州浮桥)。
“在泉州大桥建成之前,进出市区,只能走顺济桥和浮桥。”82岁的黄爷爷小时候就住在江的另一头,他说道,“出南大门就走顺济桥,新门外的,就走浮桥。”
黄爷爷说,打他记事起,顺济桥就已是四梁式变截面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了,“听父辈的人说,顺济桥原先是和安平桥一样的石梁桥,上个世纪30年代时,曾进行一次大的修,桥面改成钢筋混凝土。那时起,就有汽车行驶在桥面上了,但人比汽车多”。
自从泉州大桥和顺济新桥通车后,走顺济桥的汽车就几乎没有了,“但住在这附近的人儿依旧喜欢到桥上散散步”。
家住在附近的阿姨蹲在顺济桥残桥旁的堤坝上洗衣服,“习惯了,在这江里洗衣服洗几十年了”。“过去,还没通自来水的时候,家里连煮饭用的水,也是这江里打的。江水清澈见底呢。”
游江:先看“紫帽山倒影”,再赏“笋江月色”
黄爷爷年轻时,最快乐的莫过于约上三五好友“游江”了。“大约是‘文革’前,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渔船,天气好的时候,就约上几个好友,带上酒、乐器啥的,坐船游江,不划桨,就让船随着潮水而动。”
黄爷爷仿佛回到了当年:夜幕初降,年轻人结伴来到顺济桥下,跳上渔船,放开缆绳,船儿就随着潮水往下游漂去。我们坐着、躺着,尽情畅饮,高兴时,扣舷歌之,唱上几曲南音;也不划桨,船儿就随波轻漂,最远啊,能漂到现在的刺桐大桥,然后船儿又随着潮涨漂回顺济桥,再漂到浮桥。“这一漂啊,可以漂上两个小时。这样的‘游江’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就逐渐消失了。”
旧顺济桥和德济门遗址一样重要,见证着古泉州市“海丝”文明
记者采访泉州史学界专家——泉州师范学院吴幼雄教授,他说,旧顺济桥是泉州古城区较大的宋代城市建设文物遗址。
若问泉州古城区的宋代城市建设文化遗址有多少,答曰:第一就是顺济石桥;第二才是德济门遗址。泉州天后宫古称顺济宫,因受宋代皇帝的赐封,宫前的桥亦取名——顺济桥。它准确地反映宋元400年间,泉州南城门一带“朝为原宪暮陶朱”的海外交通和贸易繁荣的盛况,是泉州不可估量的重要“海丝”文化文明见证。
泉州市老城区的两座宋代建造的大石桥,一为绍兴三十年(1160年)建的泉州浮桥;还有一座就是嘉定四年(1211年)建的顺济桥。这两座桥均跨越晋江,是泉州古城沟通南部和西南部的经济大动脉。新中国成立后,石笋桥为让汽车通行,已将全部船形石墩改为椭圆形石墩,失去宋代古桥原貌。旧顺济桥的宋代船形石墩经历代修缮,仍保存着船形石墩,与天后宫、德济门遗址景观浑然一体,见证着古泉州海丝文明。
自古以来,旧顺济桥屡受风雨影响,出现损坏现象,皆得到泉州市地方重视,大力维修保护。《泉州府志·桥渡》,记载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顺济桥之“七、八、九三坎倾毁尽”,知府怀荫布“增石筑之”。不久,“一坎至六坎将近坍塌,十六、十七两坎欹侧”,知府王君勋“一并拆卸改筑”。古人把顺济桥视作“下通两粤,上达江浙,实海国之冲,江城之险要”的交通生命线来进行维修和保护。
参考资料
中国申遗项目“古泉州(刺桐)史迹”正式更名.中国网.2020-04-21
泉州顺济桥下 难忘“随潮逐流”赏明月.新闻中心_新浪福建_新浪网.2016-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