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元朝皇宫

元朝皇宫

元朝皇宫,元朝时期的皇家宫殿,从1220年起,蒙古大汗忽必烈正式即位,相继在哈剌和林城,元上都宫城、元大都、元中都建设过皇家宫殿。

元代先后修建了三组宫殿,其中以在燕京(今北京)的太液池东岸的宫城(大内)规模最大,它于1267年开始修建,1274年正式竣工。其地理位置,较之于元上都、元中都,都更近于中原,它将燕山的天堑之险、龙脉信仰,和京杭大运河的通之利、交通便捷,都纳入到考量因素,进可长驱中原、退可跃马漠北。皇宫以太液池为中心,分为大内、隆福宫和兴圣宫三个区域。大内是主要的宫城,长方形,周围约二十里,四角有角楼,正门是崇天门;大明殿是宫殿的核心,用于举行重大节庆和大朝会;延春阁是后宫的主殿,结构与前廷相似,寝宫称为拿头殿;厚载门外有高阁和飞桥;太液池西部是隆福宫和兴圣宫,供太后、皇后和嫔妃居住,地位较高。

元代是一个特殊的朝代,蒙古族入主中原,与中原文化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元代宫苑。元代宫殿建筑宏伟壮观,大内布局工整,已经初步形成以中轴线上建筑为准“前朝后寝”的模式。虽然宫苑已毁,无法复原,但通过古籍记载,我们仍能感受到元代宫殿在宫城营造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历史沿革

公元1215年,瀚海沙漠的蒙古骑兵成吉思汗的率领下攻陷了金中都。公元1260年,蒙古大汗忽必烈正式即位(此后改国号为“元”),定都上都开平府(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此时,蒙古所辖领土纵横欧亚大陆,但首都却远在北方草原,公文传递、物资运输十分不便。中都地理位置优越,既便于蒙古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并南下入侵,又有利于巩固关外地区的后防。因此,公元1267年,忽必烈采纳谋士刘秉忠的建议,决定把首都由上都迁往中都。随后,刘秉忠受命前往中都,多次实地查勘,并选定了以金朝行宫大宁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营建新都城。这是因为此地的太液池琼华岛景色宜人、风景如画,有诗人柳永笔下“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胜景。忽必烈在登基之前常住在此,而且可以充分利用高梁河和玉泉山的水系,以满足宫室庞大的日常用水需求。

从公元1267年起,刘秉忠开始负责营建皇城和宫殿。公元1272年,忽必烈下诏将还在修建的中都改名大都。公元1274年,新的皇城宫殿正式竣工。这年正月初一,忽必烈在新的宫殿举行了大典,接受百官朝贺。公元1285年,大都的外部城墙、官署、钟鼓楼、大护国仁王寺、大圣寿万安寺等重要建筑陆续竣工。到公元1294年,社稷坛、通惠河水道、孔子庙国子监建筑工程也陆续完工,这也标志着元大都的营建工作基本完成。大都平面呈矩形,东西短、南北长,城墙全长60里又240步(约28.6公里),面积是金中都的2.7倍。人口近百万的大都,跟盛唐时期的长安几乎相当,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哈剌和林故城

哈剌和林,突厥语,意为“黑石”。故城址位于今蒙古国后杭爱省杭爱山南麓、鄂尔浑河上游右岸的额尔德尼召之北,距乌兰巴托380公里。早在1220年,哈剌和林就已被成吉思汗选为自己的建都之地,到1230年前后,孛儿只斤·窝阔台即大汗位后,大兴土本,不仅周设城垣还建造了土木结构的宫殿建筑。万安宫位于城内的西南部,周围有长约20里的高大宫墙环绕。窝阔台汗时期,又命在宫殿周围为诸子及其他宗王们每人造一所漂亮的宫室,诸王的宫室与大汗的宫殿毗连簇拥,汇成一片宏伟壮观的建筑群。哈剌和林虽然作为蒙古汗国京城的辉煌时期为时不长,但它在蒙古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它集蒙、汉、中亚为一体的建筑风格更是前所未见。它对研究蒙元历史,尤其是蒙古汗国历史有着极为宝贵的文物价值。

元上都宫城

在锡林郭勒大草原南部的正蓝旗境内的元上都故城,始建于宪宗元年(1256年),上都城分外城、皇城和宫城三重,各城布局整齐。皇城,南北1320米长,东西1280米长,城墙用土石混筑而成,四角有角楼遗迹。城垣南北两面各设一门,东、西两面各设二门,门外均设瓮城。城内建筑遗址仅次于宫城,北部有许多大型建筑,东北,西北两隅有大型院落多处。皇城东北隅有一瓷窑遗迹,窑址东面灰层甚厚,有大量陶、瓷器片,说明那里有相当数量的经营官府手工业的工匠居住。当时上都与镇海、谦谦州、和林、尊麻林、兴和路、集宁路等处,都是官府手工业主要的集中地,其中许多地方自成吉思汗以来,即有俘自中亚、波斯以及我国长城以南的工匠。在上都等地,由于集中着各族的工匠,大批汉族和西域的商人自中原地区贩运米粮及百物商货来此贸易,成了蒙汉两族经济交流的接触点。

宫城位于皇城中央偏北,每面长约半公里,城墙用石片镶包,东、南、西三面正中设门。正南门叫明德门。内城是宫殿、衙署所在的地方,主要的建筑集中在那里,遗物非常丰富,宫殿建筑台基比比皆是,仅主要宫殿遗址就有30余处,有数亭连成一体的,也有一座座大型院落。在内城西北隅土台附近白色大理石的精美石雕、黄蓝绿各色琉璃砖瓦残片及带有精美花纹的屋顶装饰砖瓦等至今犹存,足以证明文献记载是属实的;宝云殿侧,有东西暖阁。宸丽殿侧,有东西香殿;王德殿后,有寿昌堂。惑(慈)福殿有檀香紫檀阁、连香阁、延春阁。其前拱辰堂,为百官议政之所。其御膳房凝晖楼侧,有绿珠、瀛洲二亭,有金虎台。”给人以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之感,当年崇堂殿阁的密集与宏丽由此可见一斑。

元大都宫城

1267年,由汉族刘秉忠规划主持选址建造的大都城正式破土动工,1272年基本建成,命名“大都”。元大都的规划思想继承了汉唐以来的传统并参照《周礼·考工记》以周制规整对称突出中轴的手法体现皇权的尊严,确定大都方九里、旁三门,九径九纬、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总体规划,其布局严整,规模宏伟,建筑壮丽。

大都城分为外城、皇城与宫城。外城的平面接近方形,南北长7400米,东西宽6650米,四周有十一座城门,北面设两座门,东、西、南三面各设三座门,城门外设有瓮城,城墙四隅建有高大的角楼,城墙外部还建有用于军事防御目的的马面。绕城墙外围,有一道护城河。城墙全部用夯土筑成,墙基宽约 24米。为了防雨,城墙上还一度用芦苇蓑护。皇城在外城内的南部居中,城周回 20里,城内有一泓碧水曰太液池,包括现在的北海与中海,太液池东侧为宫城,宫城以北为御苑。太液池西侧,为太子与太后居住的兴圣宫与隆福宫,隆福宫西侧又设一御苑,称为隆福宫西御苑。

位居最内一重的宫城,为元代帝王的大内所在,位于皇城内的东部,宫城的中轴线,恰与整座元大都的中轴线相合。宫城四周有城墙环绕,每面各设城门一座。南门为崇天门,崇天门外,有河一道,河上跨三座白石桥,桥南的星门与萧墙,即为皇城的南门与南垣。宋金时代宫城与皇城之间所设的千步廊之制,元代时被推移至皇城以外,皇城南门星门外,沿御街建长廊一道,即为千步廊。千步廊自棂星门向南延伸,直抵外城南垣,与大都城的正门丽正门相接。

元中都皇宫

元中都遗址从内到外包括宫城、皇城和廓城三重。宫城南北长607米、东西宽548米,城墙存高3~4米,墙基宽约15米,四角存有方形夯土角台。城墙四面各有一缺口,系原四城门遗址。皇城南北长929米、东西宽777米。皇城城墙距宫城城墙东、北、西三面间距115米,南部两墙相距207米,残墙高出地面1米左右,墙基宽5~7米。廓城规模较大,确切范围尚待考古进一步勘探。在宫城内发现建筑遗迹27处。大殿建筑台基遗址位于宫城南北中轴线上的中心位置,南北长120米、东西宽38-59米、高3.5米,工字形布局,是宫城主体建筑。在大殿遗址出土了大量柱础、黄色琉璃瓦、滴水和汉白玉首等各类建筑构件,是目前元代皇宫正殿的唯一发掘实例。宫城西南角楼基址,内外两侧呈三折角,在元代考古发掘中首次再现了传统角楼三出阙古制。宫城南门为内附重门广场的两阙三门道过梁式,左右阙台依次出轩,与东西角楼三出阙相呼应,整体建筑形制仿自大都崇天门,内设重门广场的规制独具一格,展现了元代首都的独特建筑风格。1999年,该城被评为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1年,元中都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环境

元皇宫的旧址在朱棣建造的明皇宫上,元大都的地理位置,较之于元上都、元中都,都更近于中原。蒙古贵族入主中土之后,对于全域性的政权统治并无十足信心,元大都的地理选址,进可长驱中原、退可跃马漠北。元大都的选址上,显然是综合考虑了这些因素,将燕山的天堑之险、龙脉信仰,和京杭大运河的通衢之利、交通便捷,都纳入到考量因素,定都于此犹如弦上之箭,既能仰仗北方“马上民族”的军事优势,又能文治武功、融入到儒家文化传统之中。元朝的贵族也在思考取得天下之后,新统治中心的选址问题,《元史新编·霸图鲁列传》中记载了元代贵族霸图鲁和孛儿只斤·忽必烈之间有关首都选址的对话,霸图鲁认为:“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觐。大王果欲经营天下,驻驿之所,非燕不可。”元大都的雄伟壮阔,在于北依燕山、南面华北平原,穿引京杭大运河、不远渤海出海口,既能君临天下、又能守险善攻,体现了天朝上都的雄伟壮美。元世祖也认同了霸图鲁的意见,最终选择定都于此。

建筑布局

整体布局

元代先后修建了三组宫殿,其中太液池东岸的宫城(大内)规模最大,皇宫以太液池为中心,分为大内、隆福宫和兴圣宫三个区域。大内是主要的宫城,长方形,周围约二十里,四角有角楼,正门是崇天门。大明殿是宫殿的核心,用于举行重大节庆和大朝会,装修豪华。大明殿内有精巧的计时器具和机械控制的表演。延春阁是后宫的主殿,结构与前廷相似,寝宫称为拿头殿,设施豪华。厚载门外有高阁和飞桥,元顺帝喜欢在此观看天魔舞女的表演。太液池西部是隆福宫和兴圣宫,供太后、皇后和嫔妃居住,地位较高。

元宫殿大内是元大都宫殿的重要组成部分,坐北朝南“南临丽正门,正衙日大明殿,曰延春阁。大内有两组主要建筑,一组以大明殿为主;另一组以延春阁为主。整个宫城呈长方形,南北长,东西短。元大内的面积与明清故宫相差不大,只是位置略微偏北。由大内的正门—丽正门进入是千步廊“可七百步,建棂星门。门建萧墙,周回可二十五里,俗呼红门马墙。门内数十步许有河,河上建白石桥三座,名舟桥。石桥周围种植柳树,站在石桥上向宫城望去,视野开阔,风景优美。宫城正门是崇天门,《微宫遗录》中则称为午门,十一间,开五门。左右分别有一座楼与崇天门相连。崇天门东西有两掖门,东边为星拱门,西边为云从门。两掖门形制相同,都是三间开一门。

除崇天门外,宫城东面开东华门,西面开西华门,北面开厚载门。其中东华门与西华门形制相同,都是七间开三门,厚载门规格稍低,为三间开一门,凡诸宫门皆金铺、朱户、丹楹、藻绘、彤壁、琉璃瓦饰檐脊。宫城四隅分别有一座角楼“皆三楼,琉璃瓦饰檐脊”。围绕宫城设立了一些供应宫中日常生活物资的场所,如星拱门南有御膳亭,亭东有拱宸堂东华门外向北有生料库,库东是柴场;东华门内向北有庖人之室、酒人之室;宫城东北角有羊圈;西华门内向北有内藏库,西华门外向南有仪弯局,仪弯局西有鹰房,西南角楼的南侧有留守司。

建筑特色

整体特色

元大都皇宫沿中轴线分为南北两个宫殿区,北部为延春阁,南部为大明殿。明清故宫在布局上沿袭元朝,南北两宫成了乾清宫太和殿两大宫殿区。元朝起源于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孛儿只斤·忽必烈将国号由蒙古改为大元(改国号是元代官方的正式说法),并迁都北京,但他也强调成吉思汗的正统性,所以元大都皇宫的布局,参考的是当时蒙古帝国的首都和林(又称哈拉和林,在今蒙古国境内前杭爱省)。

元大都皇宫与和林城之间,有很多刻意安排出来的相似。和林城的南门建于漠北名泉“汤泉池”的西北,所以大都皇宫的南门崇天门建于燕京名泉“大庖井”(在今故宫传心殿院内)的西北。和林分为南北两城,于是大都有南北两宫。和林北城龙庭行宫外有羊圈、鹿苑、马圈,还有皇后宫帐斡耳朵,所以大都北宫延春阁的外面,也按照相同的方位布置了一圈。

元大都皇宫给今天故宫留下的另一个影响,就是中轴线。从地图上看,故宫的中轴线并非正南正北,而是微微偏西。这个是元代故意设计的,中轴线的北端不是钟楼,而是260公里外的元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元朝是两都制,所以大都的中轴线对着上都,后来明清沿用了这条中轴线,直到今天。

民族特色

马可·波罗游记》第十三章描写汗八里宫殿时,描述宫城“城垛和矮墙全是白色”,这反映了蒙古族喜欢白色的特点。有些建筑从名称上即可看出其特殊之处,有宫词云“棕毛四面擁龙床,殿角凉生紫雾香”。《微宫遗录》中记载“棕毛殿,皆用棕毛,以代陶瓦。”这是汉族宫殿建筑中没有的。此外,斡耳朵是蒙古族风格的建筑,属于帐殿,形状类似蒙古包,可以移动。另有畏兀儿殿,虽没有具体描述,但应当是具有畏兀儿特色的宫殿;有些大殿的内部装饰陈设也体现出民族特如大明殿正殿“中设七宝云龙御榻,白盖金缕褥,并设后位,诸王百怯薛官侍宴坐床,重列左右”;寝殿至寝处床座,每用褥,必重数叠,然后上盖纳失失,再加金花,贴薰异香。

“工”字形大殿

“工"字殿起源于唐朝的轴心舍,宋金时期得到发展,到元代被广泛用于宫殿建造。大明殿、延春阁都是“工”字形—前面为正殿,中间有廊与后寝殿相连。只是延春阁的正殿为两层楼阁,略有不同 “工”字殿后殿向后凸出一座香阁,也成为元代定式。在今明清故宫中仍能见到“工”字形殿。

两组宫院

元大内的两组宫院由南向北排列在中轴线上,有围墙围起。两组主殿都坐落在三层石台上,这一方面继承了金中都宫殿的布局,尤其是首创于金宫的、在主殿前东西庑上建楼的布局,也在大明殿、延春阁出现;另一方面也是明清宫殿布局的基础,明大内在午门内中轴线上建前后两组宫院,前面的“前三殿”相当于元大内的大明殿一组,后面的“后两宫”相当于元大内的延春阁一组。与明清故宫不同,元大内显得比较空旷。虽然目前研究者只是从现有资料中对元大内宫殿布局有笼统了解,但还是可以看出,面积与明清故宫基本相当的元大内,除在中轴线上有两组宫院,西北部有玉德殿一组建筑之外,就没有其他大面积的宫殿了。大内之外,在太液池西还先后建造了隆福宫、兴圣宫两处宫苑。

主要景点

关于元代皇宫的规格,明代初年的庐陵工部郎萧曾经写过《故宫遗录》,做了详细的记述。他对大明殿是这样描述的:“大明殿殿基高可十尺,前为殿陛,纳为三级,绕置龙凤白石阑。阑下每楣压以头,虚出阑外,四绕于殿。殿楹四向皆方柱,大可五六尺,饰以起花金龙云。”从萧洵的记载来看,大明殿是非常有特色的,它不是现在太和殿的庑殿顶风格,而是顶(也称鹿顶)风格,就是殿顶的上部是个平台。这样的盝顶殿在故宫还有,就是建于明初永乐年间的钦安殿。钦安殿不但殿顶沿袭元代,柱础石和月台栏楯也极有元代风情。柱础石上雕刻有来自西亚沙漠的延命菊,应该是从元朝属国伊儿汗国(今伊朗)传来的纹样。月台栏楯的石雕和武英殿旁元故宫朝宗桥非常相似,精雕的双角五爪龙纹如出一辙。

大内

大内是正式的宫城,宫城呈长方形,长有六七里,周围二十里,四隅各有一个角楼。宫城的正门叫做崇天门,自中南海引出的水渠从崇天门前流过。宫的正殿为大明殿,是举行重大节庆、大朝会的地方。殿内设皇帝与皇后的宝座,元代制度规定,帝、后并坐临朝。大明殿后有寝殿,作为皇帝休息或暂时居住的地方。大明殿是整个宫殿中规制最大的一座,装修也最为华丽。大明殿的东西分别有文思殿、紫檀殿,后有宝云殿,宝云殿两边分设钟楼、鼓楼。

大明殿内有两样精巧的东西值得一提。一为灯漏,漏是古代计时用的器具。元宫灯漏用机械控制,上设十二个小木偶人,捧十二个时辰标志,每当时辰交替时,下一个小偶人便从小门中出来,捧着时辰牌,立于御床对面。郭守敬进献给孛儿只斤·忽必烈的七宝灯漏,朝会时陈设于殿中,灯漏中的钟鼓能够应时自鸣。另一样精巧的东西是机械控制的笙,笙又与一个机械控制的孔雀相连,笙一鸣则孔雀相应起舞。宴会时,此笙又是乐队的首席,笙鸣则众乐齐作,笙止则众乐亦止。

以延春阁为主的后宫区,结构与前廷相似。延春阁是舌宫的正殿,阁后有柱廊,柱廊后为七间寝殿。寝宫当时俗称拿头殿。朱红镶金的窗棂,用玉板明花油纸糊窗,间缀以金花,外罩——层黄油绢幕,油浸过的纸、绢可以透光。冬天则用油安罩在窗外。殿内遍铺红黄色的厚地毯,寝处屏幛帷幄几重,床上捆褥重叠,上盖纳失失(一种皮褥),饰以金花,再熏以异香。后廷的东西两庑有一百七十二间,供嫔妃居住,寝殿与长庑相通。此外,后廷还分市着许多稍小型的殿阁。

宫城的北门叫做厚载门。厚载门建有高阁,四周建旋梯,称为飞桥,舞台与飞桥连接。元顺帝最喜爱观看十六天魔女的舞姿,每临幸厚载门的高阁时,便命天魔舞女歌舞于台上,前面由吹奏乐队导引,白飞桥而升。厚载门外的市民,可隐约听见、望见那里的歌舞景象,宛若仙境。

隆福宫和兴圣宫

太液池的西部,是隆福宫和兴圣宫两个宫区。隆福宫拦要供太后居住,兴圣宫主要供太后、皇后、嫔妃居住。嫔妃能够到这里来居住,算是宠遇,女性在蒙古族中的地位高于汉族,皇后可与皇帝并坐临朝,后妃可单独占据一两个宫区,而不是象汉族皇宫那样,后妃的住所位于重重高墙、道道门禁的后宫深处、元代的兴圣宫内还有文土往来其间,在兴圣殿的西廊有一座奎章阁,后称为奎章阁学士院,文翰才俊在奎章阁中任学士兼经筵讲官。

太液池

太液池的水源自京西的玉泉山,太液池俗称海子。池中有小岛名琼华岛,据说辽朝萧皇后曾在岛上建有梳妆楼。琼华岛以玲珑石堆砌为山,元时称为万岁山,据说这些石头取自于宋代的艮岳。该岛岩洞窈宵,林木荫郁,岛上建有广寒,玉虹等殿。广寒殿是元帝观景、饮宴的佳处。广寒殿装华丽,窗为朱红色,镶以金线,窗楹镂刻云龙图案,上铺一层黄金,,殴内没间玉金花玲珑屏台床,四周排列金红连椅。殿中还有一‘座黑玉酒瓮,可贮酒二十余石。殿后有两个石笋,为龙首形状,太液池中的水抽上来,又从龙嘴中喷出。殿的窗外有露台伸出,旁有一个数丈长的铁杆,上置三个金葫芦,以镇岛下的龙潭。皇帝在琼华岛凭栏四望,视野空阔,前面是瀛洲桥,太液池东西宫殿金碧流辉,回望西山云气,与高大的城阙相接,天宇显得低沉可就,人在一片清虚之中。

太液池中,皇帝与嫔妃泛舟娱乐,中秋节之夜泛舟于太液池上更是美妙无比。孛儿只斤·海山时,中秋太液池上,皇帝与嫔妃乘船赏月,令宫女编为两队,左为凤队,右为鹤团,驾彩帛装饰的采菱、采莲之舟,往来如飞。刘彻仰望中天一轮圆月,彩云四合,乃开宴张乐,令宫女们上前起舞,歌一曲“贺新凉”;随后又令两队宫女用水激战,宫女们在各自的船上摆开战场,交战的水柱在月光下如剑戟的寒光。最后,武帝携众宫女在“龙归洞”歌中归去。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工于匠作,曾亲自设计龙舟式样,制成的龙舟,上有穿廊、暖阁、殿楼,全部用五彩金妆,舟身落在龙背上。龙舟在太液池中行进时,龙的头、眼、口、爪、尾皆动。虽然驾船的动力来自水手的篙杆,但远望金光闪耀的巨龙在水上行进,令人惊叹。

崇天门

崇天门是元大都宫城正门,崇天门的建筑形式,元人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宫阙制度》里有记载:“正南曰崇天,十二间(注:应为十一间),五门。东西一百八十七尺,深五十五尺,高八十五尺。左右楼二,趓楼登门两斜庑,十门,阙上两观皆三趓楼。”

价值与影响

元大都的美学价值

自然之美

元大都的地理位置,较之于元上都、元中都遗址,都更近于中原。蒙古贵族入主中原地区之后,对于全域性的政权统治并无十足信心,元大都的地理选址,进可长驱中原、退可跃马漠北。此后清代定都于此,也多出于如此考虑。强大的汉族人口基数、强势的汉族儒家文化,都对少数民族政权造成心理威慑。元大都的选址上,显然是综合考虑了这些因素,将燕山山脉的天堑之险、龙脉信仰,和京杭大运河的通衢之利、交通便捷,都纳入到考量因素,定都于此犹如弦上之箭,既能仰仗北方“马上民族”的军事优势,又能文治武功、融入到儒家文化传统之中。元朝的贵族也在思考取得天下之后,新统治中心的选址问题,《元史新编·霸图鲁列传》中记载了元代贵族霸图鲁和孛儿只斤·忽必烈忽必烈之间有关首都选址的对话,霸图鲁认为:“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觐。大王果欲经营天下,驻驿之所,非燕不可。”元大都的雄伟壮阔,在于北依燕山山脉、南面华北平原,穿引京杭大运河、不远渤海出海口,既能君临天下、又能守险善攻,体现了天朝上都的雄伟壮美。元世祖也认同了霸图鲁的意见,最终选择定都于此。

数理之美

周易有着独特的数理美学意涵,将天下万物抽象为“阴”“阳”二元,以阴阳和谐为美;强调“得位”之美,周易的每一卦,皆有六爻,涉及到爻位上,都以二、五为“中”、为“和”、为“善”、为“吉”。“二”是阴中之位、“五”是阳中之位,二五为“中和”,是天下至美、是阴阳和谐。西方古希腊哲学更将数字、数理之美,提升到宇宙和谐的高度,如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1”是数的第一原则,是万物源泉;“2”是对立和否定的原则,是和谐的基础;“3”是万物的生成结果。这与中国古代道家所言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竟然不谋而合。元大都的营造者们,也都在考量,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实现数理之美,将数学知识融入到都市功能格局的建设中来。如元大都的城门数字,为“十一”,是中阳数“五”和中阴数“六”的综合,其中东、南、西三面各三座,只有北面是两座,东面三门由北至南依次为:光熙门、崇仁门,齐化门;南面三门中顺承门在西,文明门在东,丽正门居中;西面三门由北向南依次为:肃清门、和义门、平则门;北面两门中安贞门在东,健德门在西。光熙、崇仁、文明、丽正、安贞、健德等城门的命名,皆来自于《周易》经传;元大都的城市功能格局设计上,得意于朱熹言“大衍之数五十,盖以河图中宫天五乘地十而得之”,共计五十个城市功能区域。

人文之美

《周礼·六官》有言,“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帝国之都的营造,不仅要体现国家政治功能,也是古代帝王施政、施教于民的策源地。特别是古代中国以儒家文化为本,帝都的建设不仅要体现天地人三材之道,更要因民宣教、因地制宜、文明化成。今天去考察元大都的营造理念,人文之美内涵其中。元大都元朝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当时世界的中心,要体现“天下大吉”和“文明化成”的功能,就要在建筑格局上,将《周易》内涵的人文精神彰显到城市建造上。

影响

一是统治阶级开始综合考虑首都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政治影响力,国家都城的中心位址开始北移。中国历史从秦汉开始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紧张政治关系,一直延续到元代。元代的民族政治生活开始从对立走向融合,北方少数民族的军事威胁开始内化为国家政治生活。元大都在北方的营建,既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民族融合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也反映出元代统治者对北方政治稳定的自信;二是元大都的区域功能营建上,开创了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一个新时代。元大都对都城功能的营建理念,既根植于北方具体的地理环境、综合考虑蒙古族的生活风俗,又充分借鉴了历史上其它朝代都城建设的经验,体现出特有的民族文化特色;三是从历史上讲,元大都的建设风格、建筑审美和建筑理念,对当代中国建筑影响产生了最为深远的影响。明清和今天北京城市的建设,及中国其它城市的规划,均受到了元大都的深刻影响,以此而反映的堪舆观念、建筑美学等,皆具有思想史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文化内涵

元大都的营造既是充分体现了民族融合的时代特征,也是“文明化成”、大美天下的彰显。在元大都的营造过程中,堪舆学成就了营造的基础设计知识,但其文化内涵则是营造者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精神的思考;元大都皇宫的建设第一次综合考虑了首都建设的多民族特色,以蒙汉建筑风格为主体、融合了西夏金朝的宫廷建筑风格。如皇宫中的大明殿,它不是典型意义上的汉族宫殿风格,而是蒙古族的大帐殿,在平地上高起、以汉族的龙凤祥兽进行装饰,体现皇家庄严;第一次大规模地将儒、释、道三家的堪舆文化,融入到都城建筑中。儒道两家文化是元朝之前的都城建设的主流,但蒙古佛教的“腾格里”、汉传佛教中的“须弥山”等文化符号,也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元大都的建筑格局之中。这三个“第一次”都被统一地纳入到了元大都的堪舆理念和堪舆审美体系中。

参考资料

..2024-02-07

..2024-02-02

元大都皇宫宫殿在中国历史上极具特色,故宫钦安殿旁还有元代实物遗存.贵州日报.2024-01-19

..2024-02-07

故宫中轴线为何不是正南正北?这个“误差”竟是元朝遗存.北京日报.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