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表法
“三表法”出自中原地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墨子的作品《墨子·非命上》,是墨子在认识论方面提出的用来判断是非真伪的三条标准。
“三表法”的依据与目的在于“爱利万民”,体现的是墨家以民为本的立场与兼济天下的精神。墨子意识到树立正确行为导向和价值指引方法的重要性,为了明断人的认识的是非真伪,需要“立仪”“立法”,为此他提出了检验一切认知的标准:要从“本”(即本源)、 “原”(即原因)、 “用”(即效用) 三个方面加以分析,即“三表法”。其中,“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是以历史的间接经验作为衡量认识真伪与是非的标准,“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是以直接经验作为衡量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是以社会政治实践的效果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与“三表法”密切联系,墨子在方法论意义上首先提出了“类”与“故”的概念——“察类明故”,以此为明辨是非、审查异同而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
墨子构建出了“三表”的理论评价方法,明确提出了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问题,是对哲学思想特别是认识论发展的一个重大贡献。后期墨家对“三表法”进行了完善和发展,创立了“辩”学即逻辑学。但是以“三表法”代表的墨家“重经验归纳,轻理论演绎”的思维认知方式,也受到争议以及东汉思想家王充等人的批驳。
提出者
墨子(约公元前480~公元前390年,一说约公元前475~公元前395年),名翟,春秋战国之际鲁国人,思想家、科学家、教育家、军事家和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曾是个体劳动生产者,做过工匠,有较高的技术造诣,后来由工匠上升为知识分子的"士",曾担任宋国的大夫。墨子的思想体系充满平民政治色彩,内含三个基本的支撑点:"尚贤""节用""兼爱","尚贤"联接"尚同",为其政治纲领;"节用"联接"节葬""非乐",为其消费观念的核心;"兼爱"联接"非攻",为其现实关怀的基础。三个支撑点联结在同一根线上——"国家百姓之利"。墨子的思想主要反映了劳动人们的利益和愿望。他认为自利而不相爱是社会无序、人民痛苦的根源,进而提出了“兼相爱,交相利”的救世之道;在国家观上,他认为没有强有力的国家就无法做到兼爱互利、实现众利,因而主张尚同、尚贤,即建立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国家制度,并选贤任能;他认识到统治者节俭的政治意义,批判统治者奢侈无度的行为和儒家厚葬久丧的思想,主张节用节葬。
思想背景
民本主义
民本主义是中原地区古代的政治文化,成就于先秦时期,是一种以民众为君国生存利益根本、阐发“固本”以“宁邦”道理的古代政治理论,是一种尊君与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民本主义曾为儒、墨、道、法等先秦诸子所共奉,以儒家的民本主义思想最为系统和典型。“讲民本”是墨家文化的重要核心理念之一,为了实现造福于天下生民的期愿,墨子率先意识到了科学原则和哲学方法论的重要性,认识到科学的方法论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墨子从民本立场出发,提出了指导为政者民生建设的“三表法”,认为为政者施政行事要从“考圣王事” “察民之实” “观民之利”三个方面加以参照,依照“察类” “明故”的思想指引,以实现“爱利万民”的价值目标。
原文出处
墨子“三表法”理论主要阐述于《非命上》以及《非命中》《非命下》,收录于《墨子》卷九。
墨子对“三表法”的论述出自其作品《墨子·非命上》:“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
《墨子·非命中》又说: “子墨子言曰:凡出言谈,由文学之为道也,则不可而不先立义法。若言而无义,譬犹立朝夕于员钧之上也,则虽有巧工,必不能得正焉。然今天下之情伪,未可得而识也,故使言有三法。三法者何也?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其本之也,考之天鬼之志,圣王之事;于其原之也,征以先王之书;用之何,发而为刑。此言之三法也。”
《墨子·非命下》又说:“凡出言谈,则必可而不先立仪而言。若不先立仪而言,譬之犹运钧之上而立朝夕焉也。我以为虽有朝夕之辩,必将终未可得而从定也。是故言有三法。何谓三法?曰:有考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恶乎考之?考先圣大王之事。恶乎原之?察众之耳目之请?恶乎用之?发而为政乎国,察万民而观之。此谓三法也。”
提出目的
“三表法”的依据与目的在于“爱利万民”,体现的是墨家以民为本的立场与兼济天下的精神,也即墨子所追求的是为政者如何能够更好地施政于民,为政者如何行事才能够给民众带来最大的利益。墨子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意识到树立正确行为导向和价值指引方法的重要性,他认为,失去标准就无从辨别是非利害,一切也就难以谋求而不可明知其由,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无法做到“察类明故”,也就无法实现“爱利万民”,由此他从民本主义的立场出发,为了明断人的认识的是非、真伪,构建出了"三表"的理论评价方法,并提出了"察类明故"的指导原则。
墨子提出要“立仪”“立法”,就是说要有客观的标准,否则就会像在旋转的车轮上观测日影的方位一样没有固定的标准,这样是不可能辨别是非、真伪的,为此他提出了衡量为政者的社会主义(理论)和作为是否可行,也即检验认识的标准,并且必须从“本”(即本源)、 “原”(即原因)、 “用”(即效用)三个方面(即"三表")进行检验。
"三表"的内容
主要内容
也即考究其本源,意思是说为政者要考究古代圣人先贤的作法及成功经验,以其作为施政行事的效法借鉴。“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就是以历史的间接经验作为衡量认识真伪与是非的标准。
也即探求其原因,意思是说为政者要考察民情,审察民众所闻所见的实情,考察施政过程是否符合民意和国情。“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就是以直接经验作为衡量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也即审查其效用,意思是说要评估给国家和民众带来的利益,作为检验施政效果的标准。“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就是以社会政治实践的效果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内在逻辑
第一个标准
墨子提出的第一个标准“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就是以过去的间接经验作为衡量真伪是非的标准,过去的经验记载流传下来就是历史。“本之者”是古代圣王的成功事迹,可作为参照行事的典型范例;由于圣王的作为是遵循天鬼之志,因此最高的标准还是在于天志,可作为演绎法的大前提。墨子很重视历史,他在辩论中论证一个问题时,经常引用《诗》《书》及各国《春秋》中所记载的事迹,作为建立他的观点的根据。他强调要通过历史的实际找出深刻的教训。墨子虽然将间接经验提高到真理标准之一的地位,但却主张多在直接经验上下功夫,从这一点上说,墨子是更注重直接经验的。
第二个标准
墨子提出的第二个标准“原察百姓耳目之实",这是以直接经验作为真理的标准。“原之者”是众人共同的感官经验,一种客观性的判准;先王之书所记载的史事,也要找出其中共同的客观性,可将共同的经验结果视为归纳法的结论。墨子所谓的直接经验并不是指个别人的经验,因为个别人的经验容易夹杂许多主观的成分,而是指“百姓”“众人”即多数人的经验。只有多数人的经验,才能作为真假和有无的标准。他还将这个认识论的观点直接应用到政治上,提出一个统治者必须运用众人的经验,了解情况,判断是非,决定措施。在三个标准中,这个标准是最主要的,因而是墨子的经验论的最根本的观点。
第三个标准
墨子提出的第三个标准“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注意从社会政治的效果方面检验知识的真假和言论的好坏,这是他的认识论上比较有特色的地方。“用之者”则是由实用的效果来做为检验言谈、思想、政策的标准,具有实验性。 他认为一种好的学说不可能是在实践中不能运用的,因此,在实践中不能运用取得效果的学说,就是不能成立和不值得提倡的。但他也是主张重视动机的,提倡从志(动机)与功(效果)的统一去观察行动,因此所谓效果并不局限于立竿见影的眼前利益。
三个标准的关系
墨子所提出的三个标准是统一的。在这三个标准中,第二个标准即直接经验的“耳目之实"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因为第一个标准所注重的间接经验最后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而比较起来,墨子又是更重视直接经验的。第三个标准也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强调任何真理都是通过可以直接经验的效果而得到检验,是第二个标准的进一步具体化。"三表法"中既有作为直接经验的百姓耳目之实,又有作为间接经验的历史传说或故事,还有作为验证效果的万民利益,三者结合起来,大致涵盖了日常生活经验中的各主要领域。
相关概念
名辩学
名辩学是先秦时期兴起的“人名学”与“辩学”的合称,是中原地区古代思想家对名、辞、说、辩的理论总结,泛指中国古代的逻辑学说。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各家的逻辑思想大都是围绕名实问题和正名问题展开的,孔子最早提出正名思想,公孙龙和后期墨家才真正从逻辑的角度提出正名的原则和方法;荀子集先秦正名思想之大成,形成比较成熟的正名逻辑理论,从而使正名思想成为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辩学”主要用作指称由墨子创立并由后期墨家继承发展的以《墨辩》逻辑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的逻辑思想。墨家辩学理论是中原地区古代关于论辩形式、方法及其规律的科学,它通过辩学对自然语言中广义逻辑问题的研究得以表现,其中包含有形式逻辑的思想,《墨辩》六篇更被认为是中国逻辑思维的重要经典。墨家辩学是中国古代逻辑学说比较成熟的思想体系,其中除涉及正名思想外,更着重研究“辩”的性质、目的、论式、规律和谬误等。“辩学”中的逻辑思想包含人名学关于正名和名实关系的讨论,但其内容不限于名学的范围,更主要的是论辩立辞的原则与内容。荀子、韩非子等人的逻辑思想也包含有辩学的内容,对“辩”或“辩说”的作用和规律等作过讨论。
关联学派
墨家学派是由从事工艺技术的能工巧匠组成的劳动群体。墨子博通当时历史文化的典籍,他的弟子接受他的教育后,不但组成了一个思想统一的学派,并且成为一个组织严密的社团。这些弟子被墨翟推荐到各国参加政治活动后,严格遵守墨子的思想原则。社团的每个成员都能为了实现其主张“赴火蹈刃,死不旋踵”,社团的头目叫做“钜子”。
墨家学派思想的核心特征为“兴万民之利,除万民之害”,其理论基础是墨家的根本宗旨——“兼相爱、交相利”。墨学指出,“爱利百姓”是“天志”的实质内涵,是实现“尚贤”“尚同”规范的主导性原则。墨家学派思想的显著特征是其特有的实践性,高举“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旗帜,以崇高的人格和富有强烈针对性实践的入世精神,行劳天下,拯世救弊。墨子针对列国存在的弊病和社会无序,提出了十大治国理政方略:"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要求弟子去列国从政务民,必需依据各国存在的不同问题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方略。墨家学派思想的独具特征为“道技统一”的科技思想,认为技术发明创造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民生的需求,实现其“兼爱”“非攻”等主张。《墨经》一书记载了墨家关于哲学、数学、光学、力学等多方面的观点。
在先秦诸子中,墨家学派的思想观点多以儒家的反对命题而提出,儒、墨辩难,分庭抗礼,在春秋战国时与儒学并称“显学”。墨学的一些重要思想为儒家所吸收,道教的产生、流传与墨家学说也有密切关系;此外,墨学在《淮南子》《盐铁论》和《论衡》等典籍中的影响,更为深刻和具体。墨学在社会治理、发展经济、哲学思想、科技学、人学、军事学、伦理学、宗教学、民俗学等方面,均有其影响和贡献。2016年8月16日,被命名为“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中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开启星际之旅,它将首次在空间尺度验证量子理论的真实性。
相关著作
《墨子》全书非墨子自著,许多篇是墨者及其后学所作。《汉书·艺文志》称《墨子》七十一篇,今本《墨子》实存五十三篇。经清代学者整理和近现代学者研究约可分为五组:第一组是卷1的《亲士》《修身》等七篇,系墨家数传弟子利用墨子某一言论论述自己的主张;第二组即卷2至卷9的《尚贤》(上、中、下)等二十四篇;实是墨子门人或再传、三传弟子教育学生或驳斥其他非难墨家学说而成文的,记载了墨子主要的社会政治思想;第三组即卷10的《经》(上、下)、《经说》(上、下)和卷11的《大取》《小取》,共六篇,是墨子所著所讲及墨家辩者之言;第四组包括卷11至卷13《耕柱》等五篇,为墨子言论、行迹的记录,系墨子门人或再传弟子所写;第五组包括卷14《备城门》等共十一篇,记载墨子城市守备的方法,包含兵家之言。
影响与评价
影响
“三表法”明确地提出了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问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墨子第一个提出对人的认识进行验证及其标准问题,是对哲学思想特别是认识论发展的一个重大贡献。墨子在“三表法”中实际上已经提出了一个认识论和方法论领域的重大问题——真理的标准问题,这也成为至今哲学界仍然争论最多的问题之一。“三表法”贯穿了整个墨子思想,成为墨子思想开展的主要论证模式,体现了墨家思想的中心架构,并且影响了中原地区逻辑思维的重要经典《墨辩》。
评价
正面评价
近代学者梁启超在《墨子学案》“论理的方式”中评价:“《墨经》论理学的特长,在于发明原理及法则,若论到方式,自不能如西洋和印度的精密,但相同之处亦甚多。”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著的《中国哲学史》(第2版)中评价:墨子首先自觉地对概念、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而后为后期墨家发展成为比较系统的逻辑学说,这在中国哲学史上是具有独特的成就的。
哲学家张岱年主编的《中国哲学大辞典》(修订本)中评价:墨家以墨子为代表,提出判断言论是非问题的“三表”法。后期墨家在认识论上提出“心之察”和“不可偏观”的思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墨子狭隘经验主义的局限。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中国墨子学会顾问朱传棨评价:墨子学说中比较光辉的部分,就是极有价值的“三表法”,即认识论的核心部分和最根本的辩证思维方法。
负面评价
针对墨子“三表法”中“重经验归纳,轻理论演绎”的思维认知方式,东汉思想家王充对此有所批评:“夫以耳目论,则以虚象为言,虚象效,则以实事为非”“墨议不以心而原物,苟信闻见,则虽效验章明,犹为失实”,王充在此强调了认识必须经过理性思维对感觉经验进行加工,以获得正确的认识。
参考资料
三表法.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2-16
孙中原|理论思维,匡谬扬真——王充论证逻辑与批判哲学的本质属性.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2024-03-01
墨子:卷九.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2024-02-16
名辩学.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3-02
朱传棨:墨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2024-02-22
“墨子号”开启星际首航——全球首颗量子卫星揭秘.中国政府网.2024-03-02
【解启扬】二十世纪墨学研究述要.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2024-03-02
墨学概观.光明网.2024-03-01
《墨子》.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2024-02-16
梁启超的墨辩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2024-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