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经验论

经验论

经验论(经验主义,又称经验主义)是与理性主义相对立的一种认识论观点。认为经验是人的一切知识或观念的唯一来源,片面地强调经验或感性认识的作用和确实性,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贬低乃至否定理性认识的作用和确定性。一般指弗朗西斯·培根托马斯·霍布斯约翰·洛克、贝克莱、大卫·休谟的哲学,其相关的哲学学说包括唯物主义经验论、感觉经验论、双重经验论、经验主义的形而上学、实体不可知论等。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新贵族发动非暴力宫廷政变,推翻詹姆斯二世统治,并防止天主教复辟,史称“光荣革命”。此后,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经验论于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中叶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在政治理论上,英国经验论哲学家部分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和需求;在哲学思想上,他们同欧洲大陆理性主义者一样,自觉适应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把认识论作为哲学研究的重点。但与唯理论者不同的是,他们在借鉴实验科学的成果时,继承和强调了强调了培根和托马斯·霍布斯关于知识起源于经验的基本原则,以艾萨克·牛顿力学为楷模,深入思考知识的对象、基础、范围、确定性和方法等问题,形成了不同于大陆唯理论的认识论派别。

英国近代经验主义哲学自培根的创建到大卫·休谟终结的整个经验主义思想演进的内在逻辑发展理解,其中最根本的原则就是人们的感觉经验是认识的起源。而伊曼努尔·康德正是受到理性主义和经验论的关于认识问题争论的影响,主张先天综合判断理论,即将经验因素与理性因素进行结合,这就克服了经验论这种割裂认识与实践、理性与经验的关系的缺陷,使人类的认识有了坚实的科学基础,自此开创了德国古典哲学时期。英国经验论时期也出现了一系列相关作品,如弗朗西斯·培根的《伟大的复兴》,托马斯·霍布斯的《法之要义》,约翰·洛克的《人类理智论》,贝克莱的《论人类知识》,大卫·休谟的《人性论》等。

词源定义

“经验”一词在日常生活中通常指人们将内心的某种感受、工作生活的实践经历、人生百味的教训等作为人们熟知的经验。哲学意义上探讨的经验与日常生活领域的经验的含义又是有很大差别的。在认识领域来看, 经验是指人们通过对一客观存在的事物综合其外在现象关联及内在本质进行大脑思维的感知和理解,它其实是一种区别于理性认识的感性认识阶段。随着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在哲学发展过程中又把与经验相关联的理性进行区分,从而划分了理性主义经验主义

经验论(Empiricism,又称经验主义),与古代怀疑论塞克斯都·恩皮里柯(Sextus Empiricus)的名字有联系。经验主义主张的核心观点是人们知识的唯一来源是经验, 认识万物必须依赖于人们的外部经验的感知。而所持这种观点的经验主义思想家们又把经验主义划分为客观的外部现实来源的唯物主义经验和否定客观经验来源的唯心主义经验。

诞生背景

历史背景

英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十三世纪中期,一批新型的中小城市在整个西欧各个国家陆续地出现,随着城市的出现,带动了整个西欧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从人某种意义上说,城市的大量出现和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就客观上成为资本主义义成长的必要条件之一。一般来说,中世纪就是处于整个西欧封建社会产生、发展和衰落的时期,而资本主义经济就是在这一时期的后期,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生长起来的。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在近代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发展的期间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历了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发展过程。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过四十几年的革命斗争,英国成为为首个在整个欧洲国家中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这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在月所有国家的变革中具有更为重大的意义,它标志着资产阶级反抗封建主义专制统给的成功和开启了世界历史发展长河中近代的新航程。在整个欧洲国家中,英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之一,从十六世纪末发展到十七世纪初,在整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中,英国已经位居发达国家之首。

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轰轰烈烈的进行反封建斗争的同时,英国资本主主义制度的确立和整个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而推进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他们在自然科学方面进行了一场改变巨大的革命,这场革命在科学发现上的成就是极大的,更重要的是使人们对科学的认识和对自然的理解发生了极其重大的变化。尘封已久的神学束缚被此次科学革命解除了,它加速了哲学同与哲学斗争的经院哲学的决裂,从而使哲学思想在历史舞台上以全新的面貌展现。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为科学革命的展开做出了充足的经济基础方面的准备。资本主义生产的大发展带动了整个社会生产的迅速发展,而正是由于社会生产的大发展为自然科学的成长做了充分的准备。在自然科学的发展上升阶段,从中诞生了实验科学,而人们沿着实验科学发展的步伐开始对我们生活的大自然分门别类的研究。在对科学的分类研究中,哲学区别于一般的科学逐步从综合性的科学门类中分化出来迅速发展,而其中位于领先发展位置的是机械力学和数学。至此,自然科学的特点是分门别类的对自然科学及现象进行研究,从而自然科学的发展开始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哲学背景

文艺复兴和16世纪的宗教改革使欧洲一体化的教会统治不复存在,神学的思想束缚大为削弱,宗教自由成为不容忽视的倾向;新兴资产阶级逐步确立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地位,成为社会力量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国家权力的非专制化和市民化的要求在增长,与人身依附相背离的个体主义逐渐流行,社会环境趋于宽松;与此伴随的是思想自由的呼声日益高涨,学术研究的禁区被一一打破,曾被视为宗教异端的观念和非正统的政治言论在各类著作中频繁出现,怀疑主义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这一切人文主义倾向在17、18世纪都得到了更加深入和充分发展。以启蒙运动最先开始的英国为例,在宗教改革后“清教徒”运动的冲击下,教会的精神统治和封建专制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在F•培根、托马斯·霍布斯约翰·洛克等人的著作中,人性的尊严和力量得到重视,对宗教迷信经院哲学的批判随处可见,理性成为真理的最终裁判者。国家权力不再是“君权神授”的结果,而是人的自然权利与“社会契约”相结合的产物,统治权必须根据“天赋人权”和“自然法”来理解。宗教宽容和思想自由成为普遍接受的原则,中世纪那种唯经是从、千篇一律的学术模式彻底打破,由此产生了学术界独立思考和个性张扬的必然结果。

在18世纪,理性主义开始受到来自经验主义日益增多的批判。唯理论认为,人的心中总是具有一些与生俱来的基本理性概念;通过运用逻辑和演绎法则,人可以从这些基本理性中获得真正的知识。这一观点延续了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到中世纪以来西方哲学思想中认识论的基本原理。经验主义哲学则认为,如果人不通过自身的感官体验,将不可能获取任何知识这从根本上动摇了人类两千多年以来理性主义认识论的思想基础。

经验主义哲学起源于英国,这与蛊格鲁撒克逊人的民族特性有很大关系。当赞同某件事情时,英国人通常将原因归为“常识”,表示凭借一般感觉和经验就可以做出判断;法国人在表示认同时常说这是很“明显的”,表示事件中包含的道理清晰易见。英国民族特性及其政治、文化、自然环境等状况造就了以感觉和经验认识世界的思维模式,最终形成了经验主义哲学。

发展流变

经验主义倾向在古希腊哲学中的产生

西方哲学最初发展的阶段是大约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五世纪,哲学学说主要 出现在意大利南部以及小亚细亚半岛西部等地,这就是我们现如今哲学的源头,古希 腊哲学。早在公元前六世纪,居住在伊奥尼亚一带的哲学家被称为伊奥尼亚学派, 这个学派主张一些物质性的元素是世界的本原。这就打破了过去广为流传的各种 关于神话的创世说。他们研究什么是世界的本原,到底世界的产生和发展有怎样 的复杂过程,世界从何而来,又将回归何处。

对于世界的本原问题自然哲学家们从来没有停止过他们研究的步伐,他们试 图在承认世界是运动变化的基础上找到永恒不变的因素。阿那克萨戈拉主张世界 是由不同种类的“种子”按照各自比例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恩培多克勒则主张世界 万物是由世间四种基本的“元素”组成,即水、土、火、气。德谟克利特对于世界 的本原问题的研究上把原子作为其本原,成为后来近代物质结构理论学说的先导。 这些自然哲学家都为世界的本原问题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德谟克利特被当 作古代时期唯物主义哲学思想路线的代表。

这一时期的认识论思想,其显著特征在于具有朴素的、自发的性质。它尚缺 乏科学的细节上的研究和论证,仅仅是从总体上对认识过程的笼统地把握、猜测 和断言,甚不完备;它不是建立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而仅以普通的生活常识为 依据,以原始的、纯朴的形式出现,如“影响说”“回忆说”和“蜡块说”等;它还没 有清楚地提出哲学,在认识论上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界限还不十分 确定和分明。总之,古希腊建筑的认识论思想是在欧洲认识论思想发展的幼年阶段。 尽管它具有这幼年阶段的一切特征,但其影响深远。古代希腊的认识论思想留下 了许多人类最早思考的认识论本身的宝贵成果,是英国经验主义哲学认识论思想 发展的开始和起。

经验主义因素在中世纪经院哲学中的发展

一直以来中世纪被认为是科学发展的空白时期。而在这个看似空白的时期, 封建专制制度内部存在着经院哲学,它的内部存在有两种相互张力的哲学思想, 即唯实论与唯名论,他们两种哲学思想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近代科学的哲学思想。 唯实论主张认识世间万物更多需要运用自己的理智分析而不是简单的采用感官,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运用数学的分析方法。唯实论的观点是在吸取了柏拉图唯理主义的基础上,对于那个需要运用理性思维才能看透本质的世界更加的予以 重视。对理智的过分推崇,导致了人们加强自身理智的锻炼,从而对演绎的逻辑 方法起到了极大的发展。唯名论主要作用在于把人们的思维方式引导向对具体事 物的观察和研究。唯名论的这一基本立场不仅使自身成为一种自由研究精神的象 征,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经验主义还原论的基本方法,也使归纳逻辑的哲 学方法得以受到重视。

经院哲学产生初期侧重于以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为理论基础,它的缺陷在于所 产生的哲学思想较为简单和粗糙,对于共相是何问题的争论只是从逻辑方面来进 行研究。经院哲学发展到后期汲取了许多理论体系和认识论问题,主要的理论基 础是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其中还包含了众多的自然知识。托马斯·阿奎纳集大 成于地通过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与基督教神学思想融合于一体建立了庞大 而复杂的经院哲学体系。他的《哲学大全》《神学大全》《论存在和本质》 等 18 部经典巨著位近代英国经验主义哲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做了较为重要的理论 准备。然而总的说来,唯实论与唯名论都是在中世纪的背景中发展,研究认识论 问题也主要是在宗教神学的形式下进行的。经院哲学衰落的标志就是唯实论与唯 名论长期相互斗争中产生的采用经验来认识事物和对神学至高无上的贬低,这就 为近代经验主义思想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孕育做了思想准备。

近代经验主义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孕育

整个欧洲过渡时期的哲学是以自发的朴素的自然哲学和崇尚自由的人文主义 哲学为代表。由黑暗的中世纪封建社会逐步发展过渡到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漫长 时间里,在人们的思想认识领域内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对封建专制的资产阶 级运动。这场运动主要目的是欧洲新兴的资产阶级希望通过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的复兴利用其作为反神学、反封建的思想武器。当时的思想意识形态与以往的思 想形态有所不同,体现在面向人和自然,提倡人性的自由。然而这一具有新意的 思想意识形态因不具有独立的形式,没有彻底的脱离神学的束缚,因此也就具有 文艺复兴时期的过渡性质。

随着文艺复兴时期哲学思想的发展,愈来愈多的人文主义者开始对古典文化 的深入探究,提出了各种思想论断表达了人们对封建神学束缚人性的反抗与不满。 具有代表性的人文主义者米歇尔·德·蒙田,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研究,找到了打击以绝对 真理引以为豪的经院哲学,那就是唯物主义的原子与古代的怀疑论,他的思想表 明要想得到知识必须要通过对自然规律的深入研究。他们的思想通过不断的研究, 提出了相对独立的新观点,主要还是把矛头对准经院哲学和封建神学,主张人们 的思想认识应该面向自然从而解释自然。这场运动发展到后期,当时的哲学思想 虽然在理论上发展的较为系统,对自然的研究也逐步深入,对封建神学和经院哲学的打击愈加深入,但是仍然还因长期受到封建神学的束缚而无法彻底突破进而 缺乏彻底完整的独立哲学思想体系。然而从古希腊哲学思想的萌芽产生发展到经 院哲学中经验主义因素的发展,再到经验主义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孕育,经历漫长 的发展时期,经验主义认识论思想在众多哲学思想家的发展研究中,突破重重困 难,终于超越过去的自发的朴素的不彻底的思想形式,在近代的思想舞台上向我 们展现出了真正将以自身独立发展道路的认识论即预示了真正的建立在自然科学 基础之上的英国经验主义哲学的来临。

培根对经验概念的科学发展

培根提出的经验认识论原则对经验的认识较之前人的理解更具有科学性。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提出了经验的概念,把经验定义为通过人们自身对同一事物的感觉而反复产生记忆的累积。亚里士多德对经验的认识主要认为是通过人体自身产生感觉并且通过自身进行理解,这种认识其实还只是停留在原始、幼稚的阶段。培根认为经验并不是通过原始的用眼看、用耳听、用手摸,自身产生认识且自身进行理解的脱离具体实际的日常式简单自我体验自然获得的,而是在认识的基础之上寻求对事物的实验和观察方法获得。培根的经验认识论原则中把感觉经验从一直以来受到封建专制和经验哲学的鄙视、抵制的地位上升成为一种科学的基本原 则。从古代经历中世纪的黑暗再到此,经验多年被鄙视被抵制的低下地位从他经验认识原则的提出而上升到了首要位置,这其实是哲学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事情。人们对经验的科学认识开始日益增加,为以后经验主义的发展开拓了道路, 并且在哲学的发展领域里,使得众多哲学家和思想流派也不得不对培根经验认识思想引起足够重视。

霍布斯对培根唯物主义经验论的继承和发展

霍布斯是培根唯物主义经验论的继承者和整理者。他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反映 论,他主张必须坚持把客观存在的物体作为人们认识的对象,人们获得的认识的源泉是通过人的感官受到客观物体的作用从而产生的感觉。近代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天赋观念论的交锋就是霍布斯根据自己主张的反映论,对天赋观念论进行大力批判。霍布斯在坚持反映论的同时,也承认理性思维的重要作用。他指出,感觉和理性各有其作用,掌握事物的本质必须要把握好感觉给人们揭示的是具体表象上升到理性推理给人们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从而可以看到其中推理的重要作用,但是托马斯·霍布斯由于受到唯名论的影响,把一般与个别、 共性与个性割裂开来,认识不到事物本质的深刻反映是科学抽象的概念,否认一般的实在性,而只把概念看成是具体一种“符号”,这种思想观点在他的《利维坦》 一书中有所阐述。在霍布斯的整个认识论中,不仅包括了经验的归纳法,而且还存在诸多理性主义的因素。他只是把唯理论机械的与经验论结合,把演绎法与归纳法摆放在一起,他们只是简单的结合却没提出如何进行相互转化。

霍布斯一方面对培根唯物主义经验论进行继承,进而对这一哲学思想的研究更为系统化,从另一方面来看,他发展了培根唯物主义经验论,他把物体学说作为其思想理论的中心,建立了近代第一个比较典型的机械唯物主义体系。他认为世界万物只有一个实体,那就是物体。人们生活的整个世界都是由不计其数的单个客观实在的物体组合而成,而这种客观实在的物体的存在是唯一而且是真实的。 托马斯·霍布斯把人们的思想和精神看作是人这个物体的特殊能力,也就是人这一物体的组成部分,人脑进行的活动,但是人们却不能简单的把人体的组成部分之一的大脑与这种能力割裂。他在发展培根唯物主义经验论的时候,试图坚持唯物主义的思想来解决感觉的发生以及本质。但是霍布斯根据受到当时自然科学发展状况的制约,没有更多的可供他采用吸收的描述感觉发生过程的科学素材,使其带有明显的形而上学性和机械性。他试图运用机械运动来解释物体的所有运动,而且只承认物体的广延性。他还机械的认为世界不存在偶然性,一切的事物都只有受到必然性的制约,从此,他机械论的思维方式引入到人们对认识论的研究中来。 托马斯·霍布斯在解释感觉的发生时,认为感觉的发生时通过人们的感官受到外物的作用并引起相应的反映,而这种反映由神经进行传达,神经传达到人体内部,大脑和心脏接受到这一传输信号,受到运动的挤压而产生一种向外的抵压,最后也就犹如外界的物体立刻显现出来,从而得出此种显现就是人们的感觉。霍布斯在对感觉否认解释过程中也看到了经验论的不足之处,试图把理性主义经验主义进行结合,但只是简单的加在一起,最后还是采用他的机械论来对理性进行解释。 他说:“我所谓‘推理’是指计算。计算或者是把要加到一起的许多东西聚成总数,或者是求知从一件事物中取去另一件事物还剩下什么,所以推理是与加减相同的 。”

洛克对经验论的完成

洛克他在自己的哲学思想研究上,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注重对认识论问题的研究, 和托马斯·霍布斯一样反对天赋观念,对培根和霍布斯的经验主义传统进行了继承与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霍布斯把培根的学说系统化了,但他没有更详尽地论证培根关于知识和观念起源于感性世界的基本原则,洛克在他论人类理性的起源的著作中,论证了培根和霍布斯的原则。因此,他把霍布斯遗留的历史任务解决了,系统地形成了英国近代经验主义原则,建立了近代第一个完整的唯物主义经验论的认识论体系。

经验论由唯物主义向唯心主义的转变

贝克莱很注重认识论的研究,在与经院哲学和大陆理性主义的对立中继承英国哲学的经验主义传统; 但又与培根、托马斯·霍布斯约翰·洛克等哲学不同,看到了它们的弱点,进而反对唯物主义,主张唯心主义的经验论。贝克莱在起源问题上仍然继承英国经验论的传统,从洛克的经验论出发,主张知识起源于感觉、经验而反对知识起源于理性的观点。否定抽象观念的存在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乃是贝克莱的知识起源学说之区别于洛克的显著特征。他把事物和观念等同起来了,运用唯心主义对观念进行解释,进而把事物说成感觉或者观念的集合。在他看来,事物本身总是有诸多性质的,没有这些性质,它就不成其为事物,例如一个苹果按常识的说法就有红黄色、甜味、香气、硬度、圆形等性质。这些性质是可感知的即可为人们的各种感官所感知的,因而它们就是各种观念。所以苹果就由这些观念构成,是这些观念的集合。因而,贝克莱认为事物的本身就是观念的集合,这个“观念”指的不是抽象的思想观念,而是上面例子中的那些具体的可感知的观念或者性质。这表明,他把本质上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事物主观化了。实际上, 贝克莱提出事物本身是观念的集合的命题就是要否定事物的客观性这一点。贝克莱在论证事物本身是观念的集合时,还提出了一切观念都为人心所感知即在人心中存在的论点。他关于事物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命题,强调作为认识对象的可感事物离不开感知它们的人心而存在,这显然是与人类普通的常识和健全的理智相违背的。实际上,对作为知识对象的可感事物的感觉、认识离不开感知它们的人心,与可感事物本身的存在是否依赖于感知它们的人心,这是两个根本不同的问题。贝克莱把两者完全混淆起来。

休谟对贝克莱主观唯心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休谟在反对经院哲学和坚持英国经验主义传统的理论背景下,走着和贝克莱不同的道路。他力图克服贝克莱哲学的矛盾,把经验论贯彻到底,提出了欧洲近代哲学中的第一个典型的怀疑论哲学体系;这一体系的出现标志着英国经验论已片面地发展到极端,是这一阶段经验论哲学发展的终结。

休谟在认识论上是贝克莱的继承者,继承和发挥了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路线的两个思路:(1)和贝克莱一样,从约翰·洛克的感觉论出发走向主观唯心主义,休谟又走主观唯心主义走向不可知论大卫·休谟认为,印象和观念都有简单和复合之分。简单印象和简单观念组成简单知觉;复合印象和复合观念组成复合知觉。这样区分的目的,给研究对象以排列和秩序,以便更精确地研究它们的性质和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2)休谟为了贯彻不可知论,否认事物或观念之间因果关系的客观实在性和必然性,而提出他的因果论。他根据唯心主义经验论和不可知论说:“任何个别的、特殊的关于原因和结果的实例中,并没有任何东西能给人们以‘必然联系’或‘力量’的 概念”,只是看到这个东西总跟随着那个东西,因此,不存在客观的因果联系。

主要思想

弗朗西斯.培根的思想

实验科学方法论

亚里士多德而言,一切科学都是“证明科学”,都是按照演绎逻辑进行的公理体系。按照这个逻辑,经院哲学建立了“大全”式的体系,作为唯一正确的科学。培根指出,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与科学连为一体,这就造成了人类知识中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弊端。

培根认为,发展新科学的关键是要有新的科学方法,这个方法就是他称为“新工具”的实验方法。这种方法的实质是归纳法。他说,最好的证明就是经验,真正的经验不是一个简单叠加的问题,而是要用归纳的方法来进行。他认为,亚里士多德主张的演绎法依靠感觉经验建立起第一原则,并从上到下进行推理,这样的演绎有两个缺点:第一,它所依靠的第一原则没有充分证据,只是建立在少量、不可靠感觉的基础之上;原则一旦被确认为演绎的前提,就不再受经验和理性的检验;它所包含的错误不但得不到纠正,而且经过演绎还会扩大。第二,演绎过程只在思想内部进行,不考虑思想是否与具体环境的具体事物相符合的问题,演绎的步骤越多,它所达到的结论也就越脱离实际,没有实用价值。

培根认为,归纳法不依靠最初的前提,也没有终极结论。归纳法不是单向的推理过程,而是时上时下的过程。他说,要谨慎地使用理性,毋宁给它挂上重物,不让它直接由个别的经验飞跃到最高的原则。“挂重物”比喻理性服从经验证据,“飞跃”比喻从经验到理性的进步。归纳法不像演绎法只关心前提和结论,归纳法的步骤是围绕着“中间原理”而展开,“唯有中间原理却是真正的、富有活力的,人们的事物和前程正是依靠着它们。”

培根在归纳法中强调,不只关注正面例证的举例,而且要重视运用反面的例证来修正,必须以正当的排拒法和排除法来分析自然,甚至推翻已有的结论。他具体地说明了归纳法的程序,提出归纳法开始收集材料,收集的材料要充足、完全,然后再整理材料。他把这些材料的分类称为“三表法”:所有正面的例证构成“具有表”,所有反面的例证构成“缺乏表”,不同程度的例证构成“程度表(又称比较表)”。

霍布斯的思想

感觉经验论

在把培根的唯物主义变成机械唯物论的基础上,霍布斯把培根的实验经验论变为感觉经验论。人的感觉被它归结为复杂的机械运动:物体作为感觉对象作用于器官,这种作用力通过人身的神经,最后传导到大脑和心脏,引起心脏的反作用力,引起大脑的外向反应,在大脑中形成的外物影像。他认为,人的一切认识来自感觉经验,“人类心里的概念没有一种不是首先全部或部分地对感觉器官发生作用时产生的。其余部分则都是从着根源中派生出来的”。观念可分为感性和理性两种,感性观念由外物刺激和人体器官反应产生,而理性观念由感性观念派生。

托马斯·霍布斯探讨了感性观念派生理性认识的步骤。第一步是给感性观念命名。他认为,名称只是帮助记忆和交流经验的记号,专名是一个感性观念的记号,通名是“名称的名称”,即把众多相似的感性观念集合在一起,给它们一个共同的记号。他于是得出结论:“世界上除了名词以外便没有普遍,因为被命名的对象每一个都是一个个体和单一体。”第二步是把两个名称合成一个命题。他认为:当命题中两个名称在观念中有关联,则为真命题;反之则为假命题。命题的真假取决于有无观念关联的证据,但观念之间的关联比感性观念离事物真相更远,他于是得出结论:“真实和虚假只是语言属性,而不是事物的属性。”第三步是从一个命题到另一个命题的推理。他不满意三段式推理,认为:“推理就是一种计算,也就是将公认为标志或表明思想的普通名词所构成的序列相加减。”他认为,哲学的方法是分析和综合,从感觉出发通过分解而探寻原则的方法是分析的,相反的是综合的。他所说的分析的过程是从感觉内容中排除特殊的因素,抽象为一般原则;综合的方法则是把个别的和普遍的名称或命题合称为一个整体。托马斯·霍布斯认为,在确定的前提之下,通过严密的推理,人们就会获得理性的认识,拥有永恒的真理,即哲学。

认识论

在霍布斯的哲学体系中,认识论占有一定地位。霍布斯那机械力学的原理引入认识论,是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代表,他的《人性》一书对这一理论作了系统的阐述。

霍布斯认为认知能力是构成人性的各种自然能力之一。他把人的自然能力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人的肉体能力;另一部分是人的心灵能力。人的心灵能力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认知能力或概念能力”;另一类是“促动能力”。前一种能力使人能够从事感觉、想象、推理等认识活动,并获得各种知识;后一种能力使人产生各种情绪和情感,从而使人发生各种行为。这两种能力等性质不同,其作用也不同,后者归根结底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发挥作用的。托马斯·霍布斯对认识能力的研究构成了他的认识论。

洛克的思想

对“天赋观念”的批判

洛克在《人类理智论》中批判了天赋观念论,明确否定天赋观念的存在,他提出了以下分析和理由。

第一,“天赋观念”是一个没有必要的理论假设。洛克说:“人们单凭运用他们的自然能力,不必借助于任何天赋的印象,就能够获得他们所拥有的全部知识;他们不必有任何这样一种原始的概念或原则,就可以得到可靠的知识。”针对天赋观念是雅威印在人心灵上的印迹的说法,他认为上帝既然赋予人类以获得知识的能力,也就没有必要再赋予人以天赋观念。人只要运用上帝赋予的能力,就可以自然地获得相应的知识,在自然能力之外再假设天赋观念是多此一举。

第二,天赋观念不仅是不必要的,而且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假设它存在的理由是错误的。约翰·洛克认为,设立天赋观念的一个主要理由是,一些观念和原则,比如数学和道德的规则,是全人类普遍同意的;如果它们不是天赋的,则很难解释其起源。他说:“‘普遍的同意’这个论据不幸是无济于事的”,因为即使可以证明一些原则是人类普遍同意的,也不能证明它们是天赋的,很可能还有达到这种普遍同意的其他途径。他强调,根本没有什么全人类普遍同意的与生俱来的观念,比如,被天赋观念论者当作人类普遍同意的矛盾律、同一律就不为“白痴”或婴儿所知,“雅威”这个观念也不是全人类普遍同意的,无神论者就不接受这个观念,不同的宗教信仰对“神”有不同的观念,哪有什么“普遍的同意”可言。

第三,约翰·洛克还设想天赋观念论者可能会说:天赋观念是潜在的,不必是人类一开始就实际具有共同观念,只有当人在运用理性时,才会发现它们。他反驳说,潜在的天赋观念是一个自相矛盾的概念。所谓的“天赋观念”是指天生印在心灵中的概念、思想、记号,如果“说有一个概念印在心灵上面,同时又说心灵并不知道它,并且从未注意到它,这就等于取消了这种印在心上的说法。”他还从词义上分析,“观念”是已被或正在被理解的东西,“潜在”是未被理解的东西,“潜在观念”的说法就等于说人们对这个观念既理解又不理解,这是自相矛盾的。

第四,约翰·洛克批判了所谓天赋的道德原则。他用人类社会生活和道德行为中的大量事实说明,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宗教派别中,没有任何道德原则是人类普遍同意的。即使一些看上去是人类普遍同意的道德原则,如“正义”“良心”等,人们对之也有不同的理解,并无普遍一致的意见。他同时认为,人是受利益驱动的,人们赞成某些道德原则并无非因为它们是天赋的,而是因为依照它们行事可以带来利益和安全,而且,道德原则要得到人们的同意必须经过证明。

双重经验论

约翰·洛克在批判天赋观念的基础上,讨论了知识的起源,即构成了知识的观念从何而来的问题,并认为这是认识论的首要问题。他说,经验论者经常说的“观念”是一个意义广泛的概念,为心灵所知觉和思想的一切意识内容,如感觉、印象、概念、情感都是观念;词是观念的表达,那么可以说,凡是能够被词表达的意义都是观念。一般来说,洛克倾向于“人在思考时理智中所有的任何对象”的意义上使用“观念”。

洛克认为,经验是观念的唯一来源。心灵就像一块白板,上面没有记号,只是通过经验的途径,心灵中才有了观念。他将经验分为感觉和反省。感觉是观念的外在来源,当外物刺激感官时,人就产生论颜色、声音和滋味、气味等各种感觉观念。反省是观念的内在来源,心灵不但消极地接受外物的刺激,本身也是“内部感官”,能主动对通过感觉而获得的观念进行反省,得到一些新的观念即反省观念,包括直觉、思维、怀疑等;心灵还会对自身的活动进行反思,得到另外一些观念,这些观念多与情感有关。他认为,感觉和反省不是相互独立的活动,可以共同起作用,因此有些观念有两个来源。

约翰·洛克看到,感觉可以用物质的机械作用来解释一些观念的来源,但还有一些观念,在外部世界找不到原型。比如,“高兴”不是事物的性质,而是人的情感的反应,“希望”也不是事物所固有的,而是人的意愿的表达。他认为,心灵活动不是物质的产物,不是不能思想的物质分子,因为物质分子不论如何排列,所发生的只能是一种新的位置关系,而这种关系不能产生思想和知识。因此他设定了一个主动的精神实体即心灵的存在,认为它的活动会产生和感觉不同的新观念。他认为,心灵的活动与外物一起构成思想和知识的原因,即“作为感觉对象的外界的、物质的东西,和作为反省对象的我们自己的心灵的内部活动,在我看来乃是产生我们全部观念的仅有的来源。”

物体的两种性质和两种性质的观念

关于物体的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的区分由来已久,早在古希腊时期,原子论者就已经区分了原子固有性质与人们“约定”产生的可感性质。约翰·洛克从主观和客观关系角度,对两种性质作了认识论的区分。他认为:第一性质是指物体的大小、形相、数目、位置、运动、静止;第二性质是指颜色、声音、气味、滋味等。洛克认为,第一性质是物体固有的,不依人的感觉而转移。他强调,“不论物体处于何种状态,它都绝对不能与物体分开”,不论是否被人知觉到,它们都在物体中存在着。与此不同,他认为第二性质是物体的一种能力,是凭借第一性质在人心灵中引起观念的能力。物体的能力是客观的,但它造成的效果却是可以是主观的是那些仅存在于心灵之中的观念。这就是说,第二性质可以在人心中造成不同于第一性质的性质。他使用类比来论证这一观点,他说:太阳有使蜡变白的能力,火有使铅融化的能力,但没有人把“白”作为太阳的性质,把“融化”作为火的性质;同样,颜色、声音、气味和滋味也不应该归于物体本身,而应归于物体所作用的心灵。

经验论者把感觉归结为机械运动,约翰·洛克也是。他认为,当人观察一个物体时,从物体第一性质中出发的一些不可见的微粒到达人眼,并通过人眼和神经将某种运动传到大脑,在人心中产生出第一性质的观念;而第二性质的观念是通过与第一性质的观念相同的方式产生出来的。他断言,第一性质的观念是对物体性质的直接反映,与物体的第一性质是相似的,第二性质的观念不是物体性质的直接反映,而是受主体状况的影响和制约,与物体的性质不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而是“对应”关系,与物体的性质不相似,如物体中并无颜色、声音、滋味、气味之类的性质。

“名义本质”和“实在本质”

约翰·洛克通过分析把观念分为不同的类别:按观念的不同来源,有感觉观念和反省观念;按主客观关系,有第一性质观念与第二性质观念之分;按自身的构造,可以分为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两种。他认为,简单观念是“只包含着一个齐一的现象或心灵中的观念。”

简单观念是构成知识的直接对象、材料和要素。洛克认为,心灵不能毁灭简单观念,只能把简单观念组合成复杂观念,把复杂观念分解为简单观念。他说,心灵可以对简单观念进行重复、比较和连接,从而“任意制造新的复杂观念。”在他看来简单观念构成复杂观念的方式无非就是算术关系,这样的关系有三种:一是可以把几个简单观念组合在一起,造成各种各样的复杂观念;二是可以将两个观念并列在一起加以观察,得到关系的观念;三是对于各种具体事物的观念,可以将其中同样的观念与其他观念分离开来,得到一般的观念,这是心灵的抽象能力。在这里,约翰·洛克在共相问题上主张一种唯名论的观点,认为共相本身并不实际存在,它们只是理智的发明和创造物。

洛克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区分了事物的“名义本质”和“实在本质”。他认为,所谓事物的“本质”就是指事物的“存在”即事物有以决定它是该事物而非他事物的内在组织和结构,他称之为事物的“实在本质”;而“名义本质”与此不同,是与区分物质所普遍使用的一般名称相联系的。用来指这些名称所代表的抽象观念。他以“实体”观念为例,论述了两者的区别。他认为,“实体”观念是心灵在对简单观念进行组合的基础上通过“假设”形成的,当人们对简单观念进行组合时,不能想象这些简单观念如何能自己独立存在,于是就“假设”有个“基体”作为依托或“支撑”,并把它称作“实体”。“支撑”简单感觉观念的是“物质实体,“支撑”各种精神活动的是“精神实体”。而对于依托或“支撑”本身组织的组织结构,即它的“实在本质”是怎样的,就不得而知了,因为人不具有认知他的官能。

约翰·洛克认为,一切知识都建立在观念的基础上,知识不能超越人们所具有的观念范围。他说:“我们的知识不仅局限于我们所具有的、作为我们认识对象的贫乏而不完善的观念范围之内,甚至连这个范围也达不到。”他把知识定义为对于人们的任何两个观念之间的连贯与契合、非契合与不一致的知觉。一方面,关于观念与外物之间关系的实在知识,并不只是限于观念本身的契合与否,还必须与它的“原型”即外界的事物相一致。另一方面,复杂观念由人心用简单观念造出来,不以任何外在事物为“原型”,观念只要互相契合和连贯,就可形成确定的知识,而不需要与外部事物相一致。后来贝克莱就从约翰·洛克的唯名论引申出唯心论,大卫·休谟则利用洛克关于观念与外物之间关系的观念引申出不可知论

贝克莱的思想

存在就是被感知

贝莱克哲学的出发点,立足在北洛克关于人类的知识对象是观念的观点。他说:“在任何一个观察过人类知识对象的人看来,显然这些对象或者是实实在在由感官印入的观念,或者是由于注意人心的各种情感和作用而感知的观念,最后,或者是借助于记忆和想象——即混合、分解或简单地表象那些由上述方法而认识的原是观念——而形成的观念。”他得出结论:人们所能知道的只是观念,而不是观念之外地事物。他强调感觉观念的真实性和存在,但他对观念的“存在”的理解是:“一个观念的存在,就在于被感知。”他不把观念看作对外界事物的反映,而是将它同事物等同起来,看作“唯一的存在”。他以一只苹果为例,认为它只不过是某种颜色、气味、滋味、形象、硬度等观念组成的特定的“观念的集合”,用“苹果”一词来称呼它。他说的可感事物的存在是因为感知了它,这显然是违背常理的。但他辩解说,如果反过来,说可感事物可以在不被感知的情况下存在,那才是不合逻辑的。

“物质是虚无”

约翰·洛克承认物质实在的存在,这是唯物主义的观点;但又认为“物质”概念只是“名义本质”,有假设因素,这是其唯物主义不彻底的表现。而贝克莱从唯心主义的立场出发,夸大洛克怀疑物质确实存在的理由,否定“物质”范畴的意义,提出“物质是虚无”的结论。

洛克认为,感觉观念作为外物打在心灵上的印迹,至少反映外物的一部分性质,与外物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贝克莱反驳说:“观念只能与观念相似。”他提出观念如何与观念之外的东西相比较的问题,这是约翰·洛克未能解决的问题。当洛克谈及观念与外物之间的“相似”时,他不是在进行比较,而是提出假设。贝克莱指出了这一假设成分,在认识论中切断了观念与外物的联系。

洛克区分了两种性质的观念,认为第一性质的观念与外物的性质相似。贝克莱利用第二性质的观念的主观性,论证关于第一性质的观念同样不反映外物的性质,而只存在于心灵之中。他认为,首先,事物的性质是不可分割的,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是同时被感知到的。如果其中一个在心灵中,另一个也在心灵中,人们不能感知没有广延的颜色、没有运动的气味,或者没有声音的运动、没有硬度的广延。其次,不但第二性质是相对的,第一性质也是相对的,事物的广延、大小、运动、数目和冷暖、软硬、明暗一样依感知者的状态而变化。约翰·洛克把第二性质的相对性作为其主观性的主要证据,贝莱克反结诘道,第一性质的相对性岂不是也证明了它们同样只能存在于心灵之中吗?

洛克认为,可感性质必须有一个不可感知的支撑,因此必须假定作为支撑实体存在。贝莱克反驳说,这是传统的“抽象学说”在作祟。他所说的抽象学说是指把可感事物的被感知事物的性质从事物中抽象出来,让“实体”成为这些性质不可感的支撑。贝莱克认为,抽象作为只适用于观念,即可以被感知的存在,而不能设定不可感知的存在;抽象只能从已知的东西出发,把一个观念与另一个观念分离开来,而不能设定观念以外未知东西。

约翰·洛克认为,感觉必须有外物的刺激作为原因,否则不能说嘛观念的来源,但他又认为观念有双重来源,心灵和外物一样也是观念的来源。贝克莱借此反驳说,一个来源就足够了,既然心灵自身可以通过反省得到观念,他为什么不能成为一切观念的来源呢?

经验主义的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以存在以及由此引出的一系列相关概念为基本论题。在贝克莱哲学中,什么是存在?哪些东西存在?它们的根本性质是什么?如何证明它们的存在和实在性?都是他主要关心的问题。他在对哲学状况作了深入思考后认为,以往的哲学之所以不能令人满意,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正确理解和说明什么是存在,没有正确解决最基本的形而上学问题。他自认为他在哲学上的创见,或者说对哲学的贡献就在于对存在作了新的理解和说明,他相信他的观点将能解决哲学和科学上的种种困难并有助于克服怀疑主义。

贝克莱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了他的形而上学。从反面,或从否定的方面,他明确反对物质存在的理论,提出并详细论证了他的“非物质主义”学说。非物质主义是贝克莱哲学的核心,它的根本观点是否认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认为物质的概念是荒谬的、矛盾的,“物质”一词没有任何意义,物质只是“虚无”。贝克莱反复强调,他的哲学是反对怀疑主义,他的论据之一就是他的非物质主义。他认为,承认物质的存在是怀疑主义的主要根源,他的非物质主义正是从存在这个根本概念上铲除了怀疑主义。

贝克莱还从正面,或从肯定的方面,阐述了他的存在理论。在这一理论中,他详细论证观念和精神的唯一存在,提出了“存在就是被感知”的著名论断。而作为一位主教和宗教的忠实捍卫者,他的最终目的是要证明雅威的存在和灵魂不灭等哲学目的。在他的主要哲学著作中,贝克莱毫不掩饰为宗教服务的哲学目的,并把与唯物主义有关的怀疑主义和无神论当做敌人。

反抽象理论

在贝克莱看来,对概念进行澄清就是要弄清概念等意义,要弄清概念等意义必须从研究语言入手,因为正是由于哲学家们滥用语言,才造成了各种错误的或无意义的概念,阻碍了知识的发展。他说:“我们不否认,词语有绝妙的用处,因为古今各国爱好钻研的人经过共同努力所获得的全部现有的知识,都可以借助于词语,被一个人所知道、所占有。不过,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由于词语的滥用和人们表述词语时的一般说话方式,已经使大部分知识变得莫名其妙地费解和不明,以致我们几乎可以问:语言对科学的阻碍多呢,还是促进多呢?”贝克莱注意到语言问题的重要性,把清除语言的混乱和错误当作哲学研究的首要任务和前提。他说:“如果我们不注意使用知识的基本原则摆脱词语的妨碍和迷惑,我们依据这些原则所作的无数推论就毫无用处,我们可以进行层层的推演,却不会更聪明一点。我们愈向前走,只会陷入愈加不可挽救的地步,只会更深地卷入困难和错误之中。”

贝克莱从心灵的抽象作用、抽象观念和普遍名词以及它们的关系来讨论抽象问题。首先,他对人们提出的心灵的抽象作用原理进行了批判。根据贝克莱所说,这一原理断定人的心灵有形成“抽象观念”或“事物概念”的能力,这表现在:首先,对于一个事物混合在一起的各种性质的观念,心灵可以将它们“分离”或“分开”,也就是对这些性质分别加以考虑,形成各自的“抽象概念”。其次,对于某种性质的各个不同的观念,心灵可以将它们中共同的东西拣出来单独考虑,构成一个抽象的广延概念,它既不是线,也不是面,也不是体,也没有形相和体积,它与可以互相区别的具体的广延概念无关。心灵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形成没有任何特殊颜色的抽象的颜色概念和没有任何特殊方向和速度的抽象的运动概念。最后,对于一些有几种性质共同存在的比较复杂的事物,心灵也可以借同样的分离作用形成抽象观念。

贝克莱进而指出,人们之所以承认抽象,就在于他们误以为抽象有感觉经验的根据,即他们所谓的抽象的普遍观念,也就是说,心灵借抽象获得普遍观念,抽象的普遍观念的存在证明心灵有抽象的能力。为了从根本上铲除抽象论,贝克莱着重批驳了抽象的普遍概念存在的观点,在此他把约翰·洛克当做主要攻击的目标。

贝克莱对抽象的普遍观念进行了如下批判:

首先,一切观念都是个别的,所谓的普遍观念只是代表其他观念的个别观念。如果人们也谈到普遍观念,这个观念之所以成为普遍观念,只是因为人们“用它来表示或代表同类的一切其他个别的观念。贝克莱的观点依据“影像”论即认为人心中的观念都是从感觉“影像”,所以它们必定是具体的、个别的,抽象的普遍“影像”是不可想象的。

其次,抽象的普遍观念既不是交流知识所必需的,也不是扩大知识所必需的。约翰·洛克为抽象的普遍观念的存在寻找理由,认为心灵为了便于交流知识和扩大知识,所以需要抽象的普遍观念。贝克莱对洛克的观点进行了反驳。他指出,洛克等人都承认,抽象出普遍观念并对它们进行思考是一件很难的事,需要极大的努力和技巧,对于儿童和未经训练的人就更加困难。

当他完成了对抽象的普遍观念的批判后,马上将论题转到了语言上,认为抽象的普遍观念论的“根源在于语言”。他以洛克为例指出,人们承认的普遍观念与他们对语言的误解有关,因为他们以为抽象的普遍观念是人们为命名而造出来的,如果没有语言和普遍的记号,人们就不会想到抽象。

贝克莱从三个方面批判由语言的滥用而造成的抽象的普遍观念的错误。首先,贝克莱对托马斯·霍布斯约翰·洛克的“观念论的意义理论”进行了修正。作为经验论者,贝克莱同意词语的意义在于它所标记的观念,但是他不同意将整个原理运用到普遍的词语。他指出,抽象论者的一个重大错误在于,他们认为,人们所使用的普遍词语也必定有抽象的普遍观念与之对应,构成它的“真实的、唯一直接的意义”,而且正是以这些抽象的普遍观念为中介,普遍的词语才能指示任何特殊的事物,因此抽象的普遍观念为中介,普遍的词语才能指示任何特殊的事物,因此抽象的普遍患难是存在的。贝克莱对这种观点反驳说,一个词语可以作为任何一个观念或一些观念的标记,但这些观念只能是个别的、特殊的,绝不会是普遍的。在普遍的词语上并未“附有”任何确定的意义,普遍的词语只是无差别的地指示许多特殊的观念罢了,因此从普遍的词语推出必定有抽象的普遍观念是不恰当的。他还驳斥了约翰·洛克关乎词语之成为普遍是因为被当成抽象的普遍观念的标记的说法,他说:“一个词变成普遍的,不是因为它被当做抽象的普遍观念的标记,而是因为它被当做各特殊观念的标记,它可以将这些特殊观念中的任何一个同样提示给心灵。”

其次,上述原理不但适用于词语,也适用于命题,人们认为命题是由一些用词语所标记的观念组成的,要理解一个命题的真假就要看命题中的用词与由此所标记的观念是否契合。贝克莱认为这种观点在很多情况下都是错误的,因为它会使人们误以为有抽象的普遍的观念存在。

最后,对语言的功能的片面看法也是造成抽象观念论的原因。贝克莱指出,人们普遍认为语言的功能就是交流观念,而且每一个有意义的名词都代表一个观念,可是人们同时又看到,在实际的语言交流中,有意义的名词并不总是标记一个“特殊的”观念;在各种论证和推理中,人们所用的名词也并非每一次、每一步都提示出它原来所表示的“特殊”观念。于是人们就断言,那些名词所表示的是抽象的普遍观念。贝克莱认为,这里的错误在于人们误将交流观念当成是语言的唯一功能,因为语言的功能不仅仅是交流观念,甚至主要不是交流观念,它还有其他重要功能。

贝克莱通过对抽象论的批判,引出了两个重要的哲学方法:一个是对概念的意义分析,一个是对心理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休谟的思想

人性哲学的宗旨

休谟将自己的哲学称作“人性科学”,是近代以来第一位明确声称以“人性”为研究主题的哲学家。他所谓的“人性哲学”,是指对人性本身对研究。他认为,人性具有广泛的含义,包括了与人的认识、情感、趣味、道德和社会行为等有关的一切方面。他将其基本内容分为逻辑、伦理学、美学和政治学四个领域,其中的逻辑是广义的,既指思维和推理形式,又指认识论。他认为,一切科学都是与人性相关的,对人性对研究可以成为其他一切科学研究对指导。他说:“任何重要问题的解决关键,无不包括在关于人的科学中间;在我们没有熟悉这么科学之前,任何问题都不能得到确实的解决。因此,在试图说明人性的原理的时候,我们实际上就是在提出一个建立在几乎是全新的基础上的完整的科学体系,而这个基础也正是一切科学唯一稳固的基础。”

休谟哲学受到了近代实验科学成就的深刻影响。他认为艾萨克·牛顿指出了唯一走向正确哲学的道路,提出要将实验科学的方法用于人性的研究。他为《人性论》拟定了副标题就是“在精神科学中采用实验推理方法的一个尝试。”他把哲学分为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两部分,哲学的研究是实验和观察。大卫·休谟的目标就是成为精神哲学的牛顿,他的任务是运用已被证明为有效的试验方法剖析人性,建立科学的精神哲学。他的《人性论》是一个以人性为研究对象的作品,其中第一卷为论理智,第二卷为论情感,第三卷为论道德。

印象与观念的区分

约翰·洛克一样,休谟首先探讨了人类知识的起源问题。他将人心中出现的一切对象都称作知觉。他根据知觉呈现的不同方式,将其分为印象和观念两类,而印象好的观念又可以各自分为简单的和复杂的两种。他认为,简单印象和简单观念分别是印象和观念的最小单位,是不能再进一步分解的;复杂印象和复杂观念分别由简单印象和简单观念复合而成的。印象与观念的差别在于进入人们心灵时表现出的强烈和生动的程度不同,印象是强烈和生动的知觉,观念是微弱和模糊的知觉。在各类知觉中,简单印象和简单观念是一一对应的,两者总是伴随出现,后者是前者的复现,因此不如前者强烈和生动。大卫·休谟据此提出了一个命题:“我们的全部简单观念在初出现时都来自简单印象,这种简单印象和简单观念相应,而且为简单观念所精确地复现。”

休谟将观念的起源归结到原始的感觉印象,避免了约翰·洛克将感觉和反省同时作为观念来源的理论缺陷,坚持了知识起源于经验的本来意义。他还用这个原理来解决关于“天赋观念”的争论,认为所谓的天赋观念问题就是观念和印象出现的先后问题、何者更为原始的问题。在他看来,既然一切观念来自印象,因此观念不是天赋的。

大卫·休谟取消了洛克的双重经验论,把一切观念的最终来源都归结为感觉印象。至于原始感觉印象是如何产生的,他推测原因是“自然的和物理的”,是由人身体的组织、元精以及外部刺激感官而产生的。

知觉联想关系

休谟把知识的形成看作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他认为:“心灵的理解力把简单知觉结合为复合观念;知识由复合观念表达,存在于对观念之间关系的推理和判断之中。

休谟从认识论的角度将观念之间的关系分为两类:一类完全取决于观念自身,另一类可以不经观念的变化而变化。他认为,第一类关系包括相同性质的不同程度之间的相似关系、数量关系和相反关系,第二类关系包括多样性的同一、时空联贯以及因果关系。相应地,他把知识也分为两类:关于观念关系的知识和关于事实的知识。关于观念关系的知识是指证明的知识,主要指数学和逻辑。他认为,人们单凭思想就可以推理出关于观念关系的知识,“只凭思想的作用,就能将它发现出来,并不存在于宇宙中某处的任何事物为依据。

大卫·休谟肯定关于观念关系的知识具有确定性和必然性,认为分析命题是必然真理。关于事实的知识逻辑只有或然性,综合命题是偶然真理。关于观念关系和知识可以澄清语词的意义,使思想更加清晰,但不能扩大知识的范围。关于事实的知识虽然是偶然真理,却能扩大知识的范围,对生活最有用。他认为,生活常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大多是关于事实的知识,他对知识基础的考察也集中在此。

休谟通过对知识的性质和类别,明确规定了知识的界限。他认为,任何知识的内容,不是依靠分析的方法对观念的关系所作的必然推理,就是依赖经验综合对事实所作成或然推理,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别的知识。他说:“我们可以巡行图书馆时……如果拿起一本书,例如神学的或经院哲学的书,我们就可以问,其中包含着量或数方面的任何抽象论证么?其中包含着有关事实与存在的任何经验论么?没有,那我们就可以将它投到烈火中去,因为它所包含的,没有别的东西,只有诡辩和幻想。”

实体不可知论

大卫·休谟形而上学的质疑集中在他对实体的看法上。自亚里士多德起,形而上学是第一哲学,是一切传统知识的基础,他所研究的实体是一切知识的最高对象。休谟之前地许多近代哲学家虽然对传统神学和经院哲学持批判态度,但在知识地基础中仍然保留“实体”观念的地位,理性主义者甚至还把实体作为其知识伦敦出发点。在经验者中,洛克从常识出发,承认物质实体和心灵实体的存在,贝克莱取消物质实体,但保留心灵实体和雅威实体,而休谟则采取了彻底的怀疑主义态度,认为既然一切知识都以经验为根据,而从经验中根本没有获得关于实体的存在和性质的感觉,因此一切“实体”概念都应当从知识中清除出去。据此,大卫·休谟依次否认了物质实体、心灵实体和上帝实体的可知性,因而也被称作“不可知论者”。

休谟对物质实体店怀疑与贝克莱的理由相似。他认为,人们只有关于性质的观念,对性质的依托或支撑没有任何知觉,因此纵然人们把注意力移至身外,伸展到宇宙尽头,也超不出知觉的范围,发现物质实体的存在。同样,对于心灵实体,人们也没有任何知觉。如果认为“自我”是一个心灵实体,那么,对这样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人们是不知道的,他认为“自我”并不像贝克莱所说的是知觉的依托或知觉活动的主体和承担者,理由很简单:人们没有这样的知觉。但他承认另一种意义上的“自我”,即知觉的“自我”。他说,所谓的心灵或“自我”无非就是“以不能想象的速度互相接续着、并处于永远流动和运动之中的知觉的集合体,或一束知觉。”

大卫·休谟进一步说,同样明显的是,对于雅威的存在和属性,人们都没有感觉印象。在《自然宗教对话录》中,他批判了当时流行的用宇宙的秩序推出有智慧的造物主上帝存在的所谓“设计论的证明”;在《宗教的自然史》中,他把历史上关于上帝存在的各种证明都排除在知识的范围之外,把“上帝”观念的心理根源归结为希望和恐惧。他认为,人们把引起希望和恐惧的对象拟人化,作为外在的崇拜对象,由此最先产生量多神教。后来又把“上帝”的观念当作幸福的目标和力量的化身,形成了无限完善和全能的一种观念。

对因果必然联系的怀疑

大卫·休谟的怀疑论是全面的,他不仅怀疑传统知识的基础,而且怀疑作为自然科学重要基础的因果关系概念。前一种怀疑是为了探究知识的可靠性,后一种怀疑是为了弄清因果关系概念的本性。

休谟根据关于事实知识的分类,认为事实知识依赖的其他两种关系都以因果关系为前提:时空中事物联贯之可能在于“原因”的存在,多样性同一之可能在于重复出现的东西被认作同一原因或结果。因此,一切关乎事实的推理,似乎都建立在因果关系上面。关于因果观念是如何建立起来的,他回答说,我们知觉到两个观念在空间上相近、在时间上相继出现,如果这种情况反复发生,那么我们就会把先出现的观念称为原因,把后出现的观念称为结果。由于总算看到两个观念的这种“恒常会合”,于是每当看到一个观念出现时就会联想到另一个观念也会出现,这就是因果推理的本性。这种在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联想而形成的观念之间的联系,就是通常所称的因果关系。

大卫·休谟进一步追问:因果关系的基础是什么为什么能够依据过去发生的事实推导出将来发生的事实。他把问题排列成一个层层深入的系列:“如果有人问:我们对于事物所作的一切推论的本性是什么?适当的回复似乎是:这些推论是建立在因果关系上。如果再问:我们关于因果关系的一切理论和结论的基础是什么?就可以用一句话来回答:经验。但是如果我们再进一步追问:由经验得来的一切结论的基础是什么?这就包含了一个新问题,这个问题将更难于解释和解决。”这里,大卫·休谟是对因果关系知识的根据发出疑问。他认为,因果关系不属于证明知识,不能以概念分析为根据。证明知识是相反情况不可能的必然为真的分析命题,而因果关系的命题不是分析命题。

休谟还认为,因果关系也不属于关于事实的知识。因为关于因果关系的联想是以过去的经验为基础的,对于那些没有经验或尚无经验的事件,推理还是以过去的经验为基础。他指出,这个前提十经验无法证明的,因为它正是一切经验知识的基础,企图用经验知识来证明这个推理前提至少会犯两个错误:一是循环论证的逻辑错误,即用依靠因果推理建立的经验知识反过来证明因果推理的前提。二是超越经验知识范围的错误,因为人们只能经验过去,不能经验过去与未来的联系;只能经验个别事件,不能经验个别与一般的联系;只能经验已经发生的事实,不能经验尚未发生的事实。于是,他得出结论:关于因果关系的知识,我们既没有证明的证据,也没有经验的证据。

代表人物

弗朗西斯.培根

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651—1626)出生于新贵族,毕业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毕业后从政,历任国会议员、国王顾问、大法官等要职。1621年,因被指控犯有受贿罪而下台。他计划撰写的《伟大的复兴》,最初设想包括六部分内容:一是科学的分类,二是新工具论:或解释自然的一些指导,三是宇宙现象或作为哲学基础的自然的和实验的历史,四是理智的阶梯,五是新哲学的先锋,六是新哲学或能动的哲学。虽然培根并没有完成他宏伟的计划,但其主要著作《论学术的进展》和《新工具》都是按这个计划撰写的。他关于人生和政治的一些论说收于《论说文集》。培根有力地批判了经院哲学中传统的科学观和逻辑思维体系,最早表达了近代科学观,阐述了科学的目的、性质及发展科学的正确途径,总结了科学实验的经验方法—归纳法,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霍布斯

托马斯•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1679),就读于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毕业后担任过贵族亨利·卡文迪许的家庭教师,也曾担任过培根的秘书。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他与贵族卡文迪什家庭都保持王党立场,1640年流亡法国。流亡期间,他担任了英王查理二世的王子的数学教师。他的哲学深受伽利略·伽利莱等近代科学家的影响,曾批评过勒内·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集》,他的哲学以“物质”和“运动”为统一的原则,分别研究了自然物体、人以及人造物体的国家,主要著作包括《论公民》《利维坦》《论物体》《论人》等,他是第一位认为主权者的合法性应该来自公民的近代西方哲学家,提出了现代政治哲学的原则。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他的政治哲学遭到来自保王党和教会人士的抨击。

洛克

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出生于英国的萨默塞特郡,毕业于牛津大学,原本学习的是传统古典文献,但因对亚里士多德哲学和经院哲学不感兴趣而转向实验科学。他精通医学、化学,1688年成为伦敦皇家自然知识促进学会会员。他曾任17实际英国辉格党领袖沙夫茨伯里伯爵的家庭教师和秘书,1683年为躲避斯图亚特王朝的迫害流亡到荷兰,直到1688年“光荣革命”后回国,在政府中任贸易和殖民部的专员。他的主要著作有《人类理智论》《政府论》《关于宗教宽裕的一份信》《基督教的合理性》等。

贝克莱

乔治·贝克莱(George Berkeley,1685-1753)出生于爱尔兰,毕业于都柏林的三一学院,曾任学院的教管会成员、教堂辅主祭和高级研究员,后担任德里教区教长。1722年,他赴北美筹建一所培养宗教人才的学院,1731年计划落空回国后,曾担任爱尔兰克罗茵教区的主教。他的主要著作有《视觉新论》《人类知识原理》《海拉斯和斐洛诺斯的三篇对话》《阿尔西佛朗,或渺小的哲学家》《希里斯》等。

休谟

大卫·休谟(David Hume,1711-1776)出生于苏格兰的爱丁堡,12岁时进入爱丁堡大学,但途中退学,在家自学文学和哲学。1734年,他到法国开始研究哲学,从事著述活动,三年后完成其主要哲学著作《人性论》。1746年至1748年他曾参加过征讨法国的中国远征军活动和访问欧洲的英国使团,1763年任英国驻法国大使馆秘书,后来代理过公使,1767年至1768年任英国内阁北方事务部助理秘书。休谟的其他主要著作有《人类理解研究》《道德原理研究》《宗教的自然史》《自然宗教对话录》《英国史》等。

代表著作

《伟大的复兴》

弗朗西斯•培根有一个系统而庞大的哲学研究计划,其主旨活动设想都包括在他的著作《伟大的复兴》,它实际上由根据整体设计但又相对独立的一系列著作组成。培根没有完成他的哲学研究计划,他只写了该书的部分内容,有些还只是片段或预备性成果。

该作品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科学的分类”,它指的是对人类目前所具有的知识作概括的或普遍的描述;第二部分,“新工具论:或解释自然的一些指导”,关于对自然的解释的指导;第三部分,“宇宙的现象”,作为哲学之基础的自然的和实验的历史;第四部分,“理智的阶梯”,这一部分将提供根据“新工具”的方法成功进行研究的一些事例,以说明在科学研究中人的心灵活动和科学发明的过程模式。第五部分,“先驱者(对新哲学的预期)”,这一部分将提供在培根设想的“新哲学”完成之前根据“通常的”方法而非“新工具”的方法所取得的科学研究成果;第六部分,“新哲学(能动的科学)”,这一部分是整个“科学复兴”计划的最终结果,即“通过合法的研究程序而最终发展和确立起来的哲学”。

《法之要义》

霍布斯写了一本名为《法之要义》(Elements of Law)的小册子表明了他的这种理论观点。该书最初一手抄本的形式流传,后被人们称作《小论文》。1650年该书正式出版时分为两个单行本《人性》和《论国家

托马斯·霍布斯计划在书中分为三个部分阐述他的哲学,第一部分s论述物体及其特征;第二部分论述人及其特殊的感官和感情;第三部分分论述政府和国民的责任。这三个部分的内容是依次连续的,前一个部分的结束是下一个部分的开始。但是《法之要义》的后一部分(即后来的《论国家》)加一扩充,成为了他的哲学的第三部分书名为《论公民》。

该书分为三部分:“论自由”、“论统治权”、“论宗教”。在书中,霍布斯力图通过对人性的分析,找出最适合人类社会的国家形式,并对其合理性以及与宗教教义的关系做出论证。这本书包括了托马斯·霍布斯的政治和国家学说的基本内容,成为他后来关于同一论题所作为的一切论述的基础。

《人类理智论》

约翰·洛克在1687年写出了他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人类理智论》,该书被称作近代经验主义的奠基之作,洛克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主要是由这部著作确立的。该著作面世后受到广泛的欢迎,但也引来反驳和批评,牛津大学决定禁止在大学阅读此书;1696年,渥塞斯特主教爱德华•斯蒂林弗利特撰文攻击洛克关于实体店观点,认为它破坏了基督教“三位一体”等学说的基础,把洛克说成是“索齐尼主义”。

该书的“引论”章节表明了他的哲学旨趣,他说:“我的目的就是探讨人类知识的奇幻、确定性和范围,以及信念、意见和同意的各种根据和程度。”在这里,洛克明确把认识论当做他的哲学的主题。

《论人类知识原理》

1710年,贝克莱发表了他最重要的哲学著作《论人类知识原理》。该书的副标题表明了它的宗旨:“探讨科学中的错误和困难的主要原因,以及怀疑主义、无神论和反宗教的根据。”贝克莱在书中全面阐述了他的非物质主义,其中“绪论”主要是对抽象方法好的“抽象观念”论的批判,它成为贝克莱对非物质主义的重要根据;正文第一部分首先提出了非物质主义的基本原理,然后驳斥了可能提出的各种反对意见,最后论述了非物质主义原理在各个思想领域的运用及后果。

《人性论》

《人性论:精神科学中采用实验推理方法的一个尝试》(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Being an Attempt to introduce the experimental Method of Reasoning into Moral Subjects),写于1734年-1737年,第一卷《论知性》和第二卷《论情感》匿名出版于1739年,第三卷《论道德》匿名出版于1740年,被认为是大卫·休谟早期最重要的著作。

第一卷《论知性》,探究了人类本性的认知能力,是休谟的认识论;第二卷为“论情感”, 探究了人类的本性的激情,是在认识论的基础上对情感及其作用的研究;第三卷为“论道德”,提出道德来源于情感的理论。在这部著作中,休谟提出和论证了他的经验主义的基本原则,表明了怀疑主义的哲学态度,并从那些基本原则出发,广泛讨论了伦理、审美、政府的起源、社会的发展等方面的许多问题,全书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影响

弗朗西斯·培根思想的影响

在西方近代哲学史上,培根以崇尚知识、力倡科学著称。他的哲学观具有鲜明的启蒙特色,是16世纪以来英国资本主义经济涌动崛起的有力反射后来的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者、法国百科全书派、德国启蒙哲学家都受到了他的深刻影响。当然,培根的哲学还带有朴素性、自发性和神学不彻底性,还没有摆脱机械的片面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这正是经验派哲学的致命弱点。

揭露基督教对科学思想的压制;批评经院哲学家将神学与哲学结合在一起,构建了更适合于宗教的神学体系,使得对自然的研究变得更加困难和危险;指责神学家们借维护神圣的宗教而关闭了探索自然奥秘的一切途径。在当时人们仍然受传统学说和宗教学说思想严重束缚的情况下,培根对学术权威和正统神学对批判无疑具有强大对思想解放作用。

培根的“假象论”是批判性的,它不但一般针对以经院哲学和正统神学为代表的社会意识形态,针对作为它们之基础的各种权威、迷信和荒诞。这一点在人们心中“固有的假象”已经显露,在“外来的假象”中则更加明显。就此而言,“对假象”对批评已经远远超过了仅仅为“新工具”清楚“思维障碍”对狭隘范围,而且具有更广泛的社会启蒙意义。

霍布斯思想的影响

霍布斯以人性论和契约说为核心的政治哲学,是为资产阶级新贵建立强大的君主专制国家政权服务的。尽管这一理论仍然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是剥削阶级的统治工具,但它毕竟超越了“君权神授”的封建神学国家观,带有鲜明的无神论倾向。它奠定了近代资产阶级国家理论的基础,不仅在保障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对后来的约翰·洛克斯宾诺莎以及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们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对感觉经验论的见解,在西方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让-雅克·卢梭强调从感觉经验中学习,从实践中学习,既丰富了文艺复兴以来的经验论哲学思想,又有力地批判了封建制度下旧的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为后世的活动教学思想和“从做中学”的理念提供了思想源泉。卢梭以后的近代和现代的诸多教育思想都可以从卢梭这里找到踪迹。

洛克思想的影响

洛克的哲学思想代表了西方近代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17世纪以来的唯物主义经验论由约翰·洛克作了最详尽的阐述,形成了完备的体系,也发展到了它的极致;此后贝克莱和休漠转而从唯心主义的立场去贯彻经验论原则,终于走向了怀疑论和不可知论。洛克对人类认识能力的探讨,引发了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理性主义的推进,也成为后来伊曼努尔·康德批判地考察人类理性的契机之一。从政治上来说,洛克制定的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社会国家学说体系,清晰地勾画了新兴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发展脉络,他所提倡的科学精神和自由精神,受到法国唯物论者和启蒙思想家的欢迎,他因此而被誉为西方自由主义思想之父。

经验论代表人物约翰·洛克在社会契约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将立法权与执行权相分离的初步构想,为后来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学说奠定了基础。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中,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发表的独立宣言,在法国大革命中发表的人权宣言,都深受洛克思想的影响。

在阐述知识的起源时,洛克区分了感觉和反省。他也赋予了心灵某些可以作用于感官材料的力量或能力。洛克的经验主义不是感觉主义,因为除了感觉之外,他还承认反省是经验的基本模式;然而,他的经验主义却是后来英法海底隧道感觉主义的历史来源和主要启发。他的很多追随者尝试将所有的心理过程、反省和较高级的能力全部解释为转化的感觉;反省和理智能力都被归约为感觉。科克主教皮特·布朗(Peter Browne)在《知性的过程、范围与界限》一书中提出了这种观点,法国牧师埃蒂安纳·德·孔狄亚克(Etienne de Condillac,1715年~1780年)在其《论感觉》一书中对此观点进行了详述。埃蒂耶纳·博诺·德·孔狄亚克努力证明,一个假想的只被赋予了单一感官——比如嗅觉——的存在者,如何依次发展出了注意力、记忆力、对比能力、快乐和痛苦、激情、欲望和意志。

在洛克,他所开创的哲学方向尚未得到充分发展;他承认勒内·笛卡尔的关于神存在的证明妥实有据。贝克莱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证明;但是大卫·休谟——到休谟,这种新哲学臻于完成——完全否定形而上学,他认为在形而上学所处理的那些题目上面下推理功夫,什么也发现不了。这种见解在经验主义学派中持续存在,而相反的见解,略经修改,则持续存在于伊曼努尔·康德和他的弟子们的学说中。

评价

卡尔·马克思评价培根的唯物主义经验论说道:“唯物主义在它的第一个创始人培根那里,还以朴素的形式包含着全面发展的萌芽。物质带着诗意的感性光辉对整个人发出微笑。”

马克思评价托马斯·霍布斯哲学时指出:“感性失去了它的鲜明色彩,变成了几何学家的抽象的感性。物理运动成为机械运动货数学运动的牺牲品;几何学被宣布为主要的科学。唯物主义变得漠视人了。”

列宁评价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命题说道:“贝克莱从神对人心的作用引出‘观念’,这样他就接近了客观唯心主义。”

从唯物主义立场看,近代西欧各国哲学起始于弗朗西斯·培根卡尔·马克思指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是培根,霍布斯把培根的唯物主义系统化了。”

近代经验论深人地研究和论证了观念的来源,建立了知识的发生学,从而有力地批判了天赋观念论。他们断定感觉经验是知识的来源,但对经验论原则的贯彻并不彻底,对感性和理性关系的看法具有狭溢性,把理性活动仅看作是来自感觉或反省的简单观念相加、联结或分离,由此形成的一般观念并不能揭示事物的“实在的本质”,以至最终倒向怀疑论。

参考资料

empiricism.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2023-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