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渭桥
中渭桥,初称渭桥,始建于秦,西汉时又称横桥,位于长安北三里,横跨渭河,与西渭桥(便桥)、东渭桥合称渭河三桥。桥广6丈,南北长380步,750柱,212梁,68孔。中渭桥是秦汉唐时期社会经济、文化、军事行为的重要孔道,也是丝绸之路从汉长安出发后的第一座桥梁。
名称由来
中渭桥初名渭桥或石柱桥,两汉时更名横桥,也叫横门桥,后因东西各建渭桥,便被称作中渭桥。
历史沿革
中渭桥初称渭桥,始建于秦。《三辅黄图》称:秦时渭水北有咸阳宫,南有兴乐宫,“欲通二宫之间,故建此桥”。西汉时,因中渭桥位于长安城横门外,故称横桥。东汉末年,董卓入关时,烧毁了中渭桥。之后,曹操又重建,宽度缩小为3丈6尺。东晋永和十二年(公元356年),前秦苻生,征调渭河平原百姓,加以修治。南梁宋武帝入关,又焚毁。北周时再次修建。庾信《在司水看修渭桥》诗记述,砌柱基之石,来自富平;砌堤激之石,来自甘泉山。据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东汉墓壁画《渭水桥图》显示,桥柱是四根木柱一排,为排架式;排柱上有两跳斗拱承托木梁、桥板、桥栏。桥顶随券顶略呈八字形。桥头有华表、神妖。
唐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及开元年间,中渭桥经过两次重修,位置稍有变动。开元年间修建工程比较浩大,由京兆尹总其事,京兆府所属各县参加,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桥修成后,南逾秦岭通商(洛);北抵州、盐州。桥的位置仍在汉长安横门以北。进士乔潭撰有《中渭桥记》碑文,今碑石无存,碑文见于《全唐文》。据碑文所记,桥是利用农闲时间,有铁工、水工、木工参加施工。未提石工,知为木柱木梁桥。
中渭桥一直延续到五代十国末年仍在使用,后周宗羁撰有《登渭桥》诗。
桥体北移说
多数学者认为唐代中渭桥之所以改变位置就是因为渭河向北发生了位移。最早提出此观点的是杨思植、杜甫亭先生,他们合作撰写的论文《西安地区河流和水系的历史变迁》根据卫片、历史文献与实地考察资料,发现渭河南岸有若干道古河道遗迹,并绘制了渭河西安段的历史变迁图,其中清楚地表示唐朝渭河在中渭桥附近向北发生了位置移动。赞同渭河唐较汉时向北移动说的还有王开、刘庆柱、史念海等先生。
渭河三桥
秦、汉、隋、唐先后在咸阳市、长安建都。为便于京师与各郡、国、州、县的联系,先后在渭河上不断建桥。《唐六典》称:“天下木柱之梁三,皆渭水:便桥、中渭桥、东渭桥。”
渭河三桥地处交通冲要,唐朝派人严加守护。三桥各设守桥丁30人,分为4班轮值:每年五月一日至九月十五日,守桥丁不得离家10里,以便遇到险情随时前往抢修。每遇水涨,守桥丁即赶赴桥头察看水情。三桥另各配木工8人,亦分4班轮值。水毁工程大时,三桥的守护桥丁集中,与桥所在县雇募夫役一起抢修。
考古发现
2012年4月,西安市北三环附近发现了秦汉渭桥遗址。2013年1月,陕西省考古院通报了该遗址最新考古成果,目前(截至2013年1月)发现的古代桥梁遗址增至5座,在未央区两个村子农田里共发现2组5座桥梁。其中最早发现的“秦汉古木桥”规模最大,它正对汉长安北墙中间城门厨城门中间,根据发现先后编号,这座桥被命名为厨城门一号桥。
厨城门一号桥的时代能够确定,它是罕见的木石结合桥梁,南北长度约880米,始建于秦,汉代集中使用,考古专家推测其使用“寿命”达到千年以上。桥梁南北长度约880米,桥梁东西两侧桥桩间宽度约为15.4米。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王志友称,厨城门桥可能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中渭桥。
参考资料
第十一节 渭水三桥和蒲津舟桥.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2024-01-09
[中渭桥].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2024-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