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里镇
革命老区大里镇位于北流市市西北端、风景迷人的大容山南麓,毗邻玉林市市区,镇人民政府驻大里,距北流城区22公里,距玉林市区8公里。全镇辖16个行政村,172个村民小组,2013年末人口5.430万人,以汉族为主,没有少数民族聚居。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为37090人。
历史沿革
1987年由新圩镇分出独立成乡,1994年5月撤乡设镇。全镇土地面大里镇 积6767.51公顷(合10.15万亩)有耕地面积30045亩,占全镇总面积的29.6%,其中水田27470亩(保水田24474亩),旱地2618亩,主要分布在南半部的平原地带,土地肥沃。
现镇人民政府驻地与玉林市市大塘圩相连,(距北流市市区23公里,距玉林市区11公里)。辖罗样、沙、六堆、小马、林垌 冠塘、高垌、六马、月塘、大塘、罗坡、大里、古红、宝熙、六厚、林村等16个会民委员会,172个村民小组。1995年末在9028户,44857人,其中女性21308人,非农业人口556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63人。村民说粤语方言和客家语。
大里镇在唐朝曾为陵城县治所,清代为石二里。民国初,沿袭清制。解放初期为六厚区。
1958年改称六厚人民公社,1962年划归新圩人民公社。
1978年在现辖区内设两个管理工区,即大里管理工区和沙埒管理工区,1987年由新圩镇分出独立成乡。
1994年5月撤乡设镇。大里镇内的窑卑村(高陂村)于总章元年(668年)至开宝五年(972年)北流市设立峨石、扶来、罗卞、陵城区四县时,曾为陵城县治所。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89年,大里乡设16个村公所、30个村民委员会。
2011年末,辖大里、罗样、沙埒、六堆、小马、林垌、冠塘、高垌、六马、月塘、大塘、罗坡、雍熙、古红、六厚、林村16个村民委员会。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大里镇下辖19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大里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大里镇地处北流市西北部,东距北流市市区22千米,南距玉林市二环路8千米。东连大容山和新圩镇,南接玉州区名山街道,西、北临玉州区大塘镇。 行政区域总面积83.8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大里镇境内大部为河谷、山间小平原,地势为北高南低,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120—170米,最高点大容山狗坐岭,海拔611.7米。
水文
大里镇属清湾江水系。清湾江自林村北入境,由北而南,入南流江,境内河道长15.2千米。
自然灾害
大里镇主要有洪涝、干旱、大风、霜冻等自然灾害。1971年5月31日—6月1日,受台风影响,连降暴雨,降雨量达526毫米,造成重大损失。
气候特征
大里镇地处大容山南面,地势北高市低,境内最高峰位于北部大容山的狗坐岭,海拔611.力米。北部山势起伏,南部较平坦开阔,略带微丘。主要河流为发源于大客山的清湾江由北向南贯穿镇中部,最后汇人南流江水系。其上游的玉林市大一山水库及电厂,是玉林地区的重要水库和电厂之一。
大里镇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1.8℃北部大密山区比南部平原偏低2℃,极端低温南部为-2℃;大容山为-4℃,年降雨量1700毫米,≥10℃年积温大于7400℃,无霜期达352天。地带性土壤为赤红壤,成土母质主要为花岗石和砂页岩的残和坡积洪积和冲积物,土层疏松深厚,耕地有机质和祖、用卡元素含量中等偏低自然条件适合于各种亚热带作物生长。
经济
综述
2002年,大里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36790万元,财政总收入468万元。
2011年,大里镇财政总收入838.16万元,比上年增长28.16%,人均财政收入159元。
2013年,大里镇财政总收入1554.96万元
第一产业
大里镇农业以水稻为主,其次为红薯、大豆、甘蔗、花生、农业木薯、蔬菜等。全镇有耕地面积30045亩,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29.6%,其中水田27427亩(保水田24474亩),旱地2618亩,主要分布在南半部的平原地带。全镇建立有农林牧渔特色基地12个,常年盛产香稻、甘蔗、木薯、花生、番木瓜、蔬菜、荔枝、八角、肉桂、杉木、中华鳖、中华绒螯蟹、瘦肉型猪、肉牛及鸡鸭、禽蛋等,素有北流市“粮仓”美誉,是玉林市“菜篮子”之一。
2002年,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36790万元,财政总收入4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16元。淡水养殖以中华鳖、毛蟹、胡子鲇和四大家鱼为主;畜牧养殖以瘦肉型猪、肉羊、肉牛和家禽为主体。全镇有以松、彬为主的林业用地面积2402公顷,绿化率达99.2%;有以荔枝、龙眼、香蕉为主的果树种植面积15230亩;有以八角、肉桂为主的经济林面积2628亩。全镇森林覆盖率为37%。大里镇根据市场需求,结合镇情,共建立木薯、甘蔗、八角、优质谷、麻竹、速丰桉、蔬菜、中华鳖、品改猪牛和米粉加工等十大科学种养、加工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基地经营的成功经验辐射全镇,有力地推动全镇农业综合开发进程。
大里镇有牧草地211.11公顷,水域198.5公顷,牧草地各村均有分布,以冠塘、高垌、小马、六马较多。水域面积中有坑塘水面64.51公顷。大里镇传统水产畜牧业以鱼、猪、牛、禽养殖为主。猪的品种以三元杂、二元杂、瘦肉型猪为主,规模较大的养殖场有新和丰养殖场和黄寿养殖场。鸡的品种主要有三黄鸡,养殖数量达万羽以上的养殖场有11个,分布在罗样、沙埒等村。肉牛的品种有黄牛、水牛,由农户散养。2005年,六厚村的农户引进尼里拉菲奶水牛养殖,其中梁家愉户规模最大,建成占地6.73公顷的仕利奶水牛养殖场。2012年末,该养殖场存栏奶水牛186头,其中挤奶水牛42头,定期为乳业公司提供鲜奶。
2012年农业总产值2.07亿元。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2012年生产粮食1.92万吨,其中水稻1.79万吨。经济作物主要有蔬菜、甘蔗、木薯,种植面积1440公顷,产量3.82万吨,其中,蔬菜2.35万吨,甘蔗1.32万吨,木薯0.041万吨。甘蔗种植经历了从各户零散种植到种植大户规模化种植的过程,2012年末,全镇规模化种植的甘蔗面积达104.4公顷。2010年8月,北流市政府引进,由玉林嚼绿行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投资,在六厚村和六马村建设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至2011年末,完成投资2670万元,建设完成面积100公顷,蔬菜远销粤港澳地区。
2011年,大里镇有耕地面积2.5万亩,人均0.47亩,其中,水田2.42万亩,地0.08万亩。
2011年,大里镇农业总产值1.9亿元,比上年增长5%。
大里镇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2011年,大里镇生产粮食1.9万吨,人均360千克,其中水稻1.75万吨。
大里镇主要有蔬菜、甘蔗、木薯等经济作物,2011年,大里镇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232万亩,产量3.552万吨。其中,蔬菜2.337万吨,甘蔗1.177万吨,木薯0.038万吨。
大里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家禽为主。2011年,大里镇生猪出栏3025头,肉牛出栏719头,家禽出栏45205羽。
2012年,大里镇农业总产值2.07亿元。生产粮食1.92万吨,其中水稻1.79万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440公顷,产量3.82万吨;其中,蔬菜2.35万吨,甘蔗1.32万吨,木薯0.041万吨。
2012年末,大里镇牛存栏2991头,其中,黄牛1963头,水牛1018头,沙牛10头;猪存栏44640头;家禽存栏1128138只,其中,鸡1030610只,鸭87452只,鹅10076只。肉类总产量6834吨,奶产量60吨;禽蛋产量117吨,其中,鸡蛋10吨,鸭蛋75吨,鹅蛋32吨。水产品产量1178吨。
2013年,大里镇农业总产值207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717元。
第二产业
大里镇刚独立成乡时工业基础薄弱,工业企业数量少,至上世纪90年代,工业得到长足发展,形成了以水电、造纸、粘土实心砖、爆竹、建筑、食品等为龙头的工业企业体系。后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大里镇主要的工业企业发生变化,食品加工、电力和机械配件制造业成为主体产业。2012年末,大里镇有工业企业31家,从业人员1039人,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家。全镇工业企业总收入105149万元,燕华淀粉有限公司是玉林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年产“灵燕牌”淀粉1万吨,麦芽糖2万吨。
大里镇工业以机械配件、食品加工为主。2011年,大里镇工业总产值7.69亿元。拥有工业企业31家,职工1039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69亿元,比上年增长17.36%。
2013年,大里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7329万元。
截至2019年末,大里镇有工业企业1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
200多年前在北流市大里镇罗坡村就有了加工米粉(粉条)的历史传统。林业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罗坡米粉以生产队为核心的作坊共有4家,罗坡米粉特别是罗坡2队米粉在方圆几十里范围内都享有很高的声誉,玉林市、北流市、小平山、石南镇等地的客商都纷至沓来。但由于当时的生产工艺落后,技术含量不高,每年的产量仅60多吨,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许多外地人知道罗坡米粉却很难有机会品尝。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罗坡米粉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科技的进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全村米粉加工户发展到50多户,从业人员达300多人,米粉加工是罗坡村普通农民家庭的一项重要经济来源。当地政府应高度重视、大力扶持,引导成立统一的米粉行业协会,由米粉行业协会制订统一的生产工艺和行业标准。同时,引进先进的经营和管理理念,采取“走出去”或“请进来”的策略,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和老板,整合资源,创办米粉生产企业,引进现代化的加工和包装设备,创品牌、上档次,使米粉加工真正走上企业化、产业化和品牌化之路。
第三产业
商贸
2011年末,大里镇有商业网点311个,职工1719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9亿元,比上年增长16.7%。
截至2019年末,大里镇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综合商店或超市19家。
2011年末,大里镇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87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各项贷款余额1.75亿元,比上年增长10.51%。
电信业
2011年末,大里镇电信业务收入136万元。
招商引资
大里镇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班子领导以“全民招商”的理念,坚持“科学发展是硬道理,招商引资是硬措施”的工作思路,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招商引资工作。对签约后的项目,镇主要领导坚持亲自抓组织协调,按照“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服务协调小组”的工作机制,主动在项目立项、用地、供水、供电、办证、报批等方面为客商提供及时优质的服务,加快项目落地、建设步伐。2012年,全镇新引进区外境内项目5个,续建项目3个,实际到位资金31855万元。
交通
大里镇交通较为便捷,南广高速公路从西北部的月塘、六马、六堆、小马村穿过,镇政府所在地距南广高速寒山出入口仅3公里,距玉(林)桂(平)路仅1.6公里。北流市龙颈至玉州区大塘镇三级公路穿过镇中心腹地,是通往南广高速寒山出入口的主要通道之一。2012年末,全镇16个村都修通了四级水泥路。
大里镇境内有南广高速公路通过。
2010年,大里镇建成大里镇客运站,日发客运汽车20班次,日均客运量400余人次。
2012年末,大里镇16个村都修通了四级水泥路。
社会
邮政通信
大里镇内没有邮政服务网点,邮政业务由新圩邮政支局办理。2012年末,建有电信机站20个,有电信服务网点2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0.89万户,固定电话用户0.32万户,电话普及率28.62%;互联网用户810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136万元。建有中国移动机站7个,中国联通机站4个,移动通信用户达1.36万户。
教育
2011年末,大里镇有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501人,专任教师11人;小学16所,在校生3371人,专任教师17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379人,专任教师124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均达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91%。
2011年,大里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282万元,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比例为69%。
2012年末有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501人,专任教师11人;小学16所,在校学生3371人,专任教师176人;初中2所,初中在校学生1379的,专任教师12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99%,小学在校生辍学率在1%以下,初中在校生辍学率在3%以下。
文化事业
群众性文娱体育活动丰富多彩,村村建有篮球场、娱乐室,90%的村建立有农民剧团、文艺队、篮球队,40%的村成立有舞狮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民体育先进乡镇。
2011年末,大里镇有文化站1个,站内开设有音乐、美术、书法、摄影等功能室,有文化共享设施电脑5台,各类乐器14件。有村文化活动中心16个,农家书屋10个,藏书12870册,文艺队伍4个。
2011年末,大里镇有广播电视站1个,有线电视转播点4个,有线电视用户2830户,入户率22%。
基础建设
水利设施有双塘、石屋冲两个小型水库及大容山电站水库、小马电站水库,由于自然条件好,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粮食历来高产稳产,是自治区商品粮基地之一。新建立有1个镇级工业园区,现有电力、供水、纸品、淀粉、
铸件、塑料、食品、炮竹、汽车运输等412个企业,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开发建设的大里商住小区。大理镇年均降雨量1700毫米,水、电资源丰富。水利设施主要有双塘、石屋冲两个小(二)型水库及大容山水库(玉林市的重要水库之一),辖区有玉林市大容山水电厂和镇粮食历来高产稳产,是自治区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是北流市乡镇定购粮任务最大的镇,是玉林市“菜篮子”工程示范基地之一。
大里镇上世纪90年代前,各村农户的住房主要是以泥砖瓦木结构的房屋为主,90年代后,砖混结构的房屋逐渐增多,特别是21世纪后,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砖混结构的房屋已经成为村民住房的主体,至2012年末,全镇98%的农户都住上了砖混结构的房屋。1997年,实施旧街改造工程,完成了0.4公里长、30米宽的大塘圩过境水泥大街铺设,设置大新街。
大里镇通过实施革命老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贯彻落实“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1994年,在六堆村兴建了大里变电站,第一期工程于1995年2月建成输电,装机容量为3.2千伏安。后经过二期工程和技术改造,变电站装机容量达到35千伏安,满足了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用电需要。2008年,大里镇会堂建成;2011年,16个村都新建了卫生室;2006年至2012年,全镇建设了59条(段)水泥路,长度67.56公里;建设人饮工程3个,解决0.55万人的饮水问题。大里镇自来水给水工程于2012年动工建设,年供水146万立方米。
文化
大里镇现有2所初中、16所小学,现在校学生6981人。有镇级图书馆1个、村级图书室15个,藏书万余册。建有镇级电子信息馆1个。有8个村建立有线电视转播站,程控电话入户率达40%。
体育
2011年末,大里镇有水泥球场16个。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大里镇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26个;有床位40张,每万人拥有病床8张;固定资产总值62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63名,其中执业医师10人,执业助理医师22人,注册护士10人。
2011年,大里镇医疗机构完成诊疗19.1万人次。全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
社会保障
2011年,大里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2户,人数17人,支出29580元,月人均150元;医疗救助198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农村医疗保险4628人次,共支出13.88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021户,人数3985人,支出26.7万元,月人均67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63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30.6万元。有敬老院2家,床位3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6人。全年接受社会捐款1.56万元,使8人(次)困难群众受益。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1.3万人,参保率60%。
基础设施
截至2011年末,大里镇境内没有邮政服务网点,邮政业务由新圩邮政支局办理。
2011年末,大里镇有电信服务网点2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0.89万户,固定电话用户0.3万户,电话用户普及率25.75%;互联网用户810户。
2011年,大里镇境内有冠鹏220千伏变电站。
2011年末,大里镇镇区有花坛11个,绿化面积0.25万平方米。
人口民族
2011年末,大里镇辖区总人口52796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46人,城镇化率1.04%,另有流动人口260人。总人口中,男性27222人,占51.56%;女性25574人,占48.44%;14岁以下13083人,占24.78%;15—64岁34872人,占66.05%;65岁以上4841人,占9.17%。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人口出生率6.25‰,人口死亡率1.98‰,人口自然增长率4.27‰。
2013年末,大里镇人口5.430万人,以汉族为主,没有少数民族聚居。
截至2019年末,大里镇有户籍人口57150人。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为37090人。
文化
大里镇,因镇政府驻大里村而得名。
参考资料
()北流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红黑统计公报库.北流市统计局.2021-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