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师商城遗址
偃师商城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市偃师区商都南路,开放时间为全年的08:30~11:30。偃师商城遗址是中原地区商代早期首都遗址,北靠邙山,南临洛水,是洛阳闻名的“五大都城遗址”之一。偃师商城遗址城池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1700余米,北部宽1215米,中部宽约1120米,南部宽740米,城墙夯筑,南城墙已被南洛河冲毁,现存西、北、东城墙,已发现城门7座,其中北面1座,东西面各3座,城内包括大城、小城、宫城三重城垣。
偃师商城遗址城址内发现有城门、城墙、城壕、道路、宫殿、居址、府库、粮仓及手工业场所等遗迹,并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铜器、玉器等遗物。偃师商城遗址大城四周城墙均已发现,皆埋在今地表之下,残高一般在1.5至3米左右;已发现城门多座,城外有护城河;小城位于大城内西南部,其西城墙、南城墙与大城西城墙、南城墙重合;宫城位于小城中央偏南,有学者认为这是汤都西,也有专家认为这里是太甲所放处的桐宫。
位于洛阳市的偃师商城遗址发现于1983年,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这座城址由商汤灭夏后所建,城址始建年代约为公元前1600年,是商代的第一座首都遗址,延续使用了约200年,距今已有3600多年的历史,被学界视为夏商王朝更替年代的界标。
1988年,偃师商城遗址被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偃师商城遗址其小城考古当选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1年,偃师商城遗址被评为中原地区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2004年,偃师商城遗址被列入全国首批公布的三十六处大遗址保护名单。
2021年1月,最新考古证实,偃师商城遗址拥有迄今发现商代最早最完备的城市水系。
来源
在偃师区城西1公里、距“二里头遗址”仅6公里的地方,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商朝早期城址,这就是 人们苦苦寻找的商朝第一个首都——西亳。
商汤灭夏后,在斟鄩附近另建新都,称西亳。《括地志》云:河南偃师为西亳,帝喾及汤所都,盘庚亦从都之。《水经注》:阚骃曰:“亳,本帝之墟,在《尚书·禹贡》豫州河、洛之间,今河南偃师城西二十里尸乡亭是也。”
发掘历史
偃师商城遗址坐落于伊洛河河谷平原东部,现河南省偃师市区以西。遗址南临南洛河,北依邙山。城址西南距二里头遗址约6公里,西距洛阳市约30公里;东距郑州商城约110公里。
1983年春季,为配合大唐洛阳首阳山发电厂选址,在此钻探发现该城并进行了试掘。是年秋季,开始对偃师商城进行有 计划的勘探和发掘,对城址的认识也不断深入。
1983年春夏对城址的勘探与试掘,确认了西、北、东三面城垣的位置、走向、长度及保存状况;发现北城垣中部的城门及由北向南的大道;城外的东南侧发现一水泊遗迹。在城内南部发现三处大型夯土建筑群。
1983年秋-1988年春:发现并发掘西二城门和东一城门,发掘西二城门内侧墓地,于西二城门南侧发现小城城垣,当时推断为登城的“马道”。确认Ⅰ号建筑群为宫城,发掘了四、五、六号夯土建筑基址(原编为五号宫殿上层、下层基址)。确认第Ⅱ、Ⅲ号建筑群均有宽约2米左右的围墙,实为两处自成单元的小城,小城内有排列整齐的夯土基址。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1995年:新发现了环绕城垣的护城壕、南城垣和西一城门,发掘了西一城门及城门外的护城壕。南城垣的发现使偃师商城布局更为清晰。在城内中北部,发掘出一批中、小型房屋建筑及大量生活遗存,推断这里系当时的一般居住区。大面积发掘位于城内西南角的第Ⅱ号建筑群基址,推定为具有府库性质的遗迹。
1996年~2001年:为配合“夏商周断代工程”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包括宫殿区西部的复查勘探,大城城垣东北隅和东城垣、壕的发掘,小城城垣的发掘,宫殿区数座夯土基址的发掘,宫殿区北部大灰沟(祭祀场)和池渠遗迹的发掘等项目。一系列的田野工作,为建立该城址的考古编年序列,探究城址以及宫殿区的布局、建筑结构及其演变过程,进一步探究该城的性质,提供了丰富系统的资料。
2007~2008年,发现并发掘了大城西垣北段的西三城门,以及西一城门外跨越护城壕的水道与桥梁遗迹,确认了西垣中部的拐折现象。
2022年10月消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偃师商城考古队)在偃师商城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中取得了多项重要新发现,对进一步了解偃师商城水资源利用状况、城址的整体布局等提供了更多实物依据,对夏商文化的深入研究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拓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分期
发掘者依据遗址自身的陶器编年序列,将偃师商城商文化遗存分为前后相继的三个时期。第一、二期各分为两段,第三期包括早、中、晚三段。
第一期遗存的年代同郑州商城二里岗下层文化一期和二里头遗址二里头文化第四期(至迟其晚段)遗存相当;
第二期相当于二里岗下层文化二期;
第三期早、中段相当于二里岗下层至上层遗存的过渡期至二里岗上层文化一期。第三期晚段相当郑州二里岗上层文化二期(白家庄期)。
该城址经历了由兴至废的全过程,其间的布局结构也随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变化。
第一期:偃师商城的始建和使用时期。主要遗迹有早期宫城及其内的第一、二、四、七、八号夯土基址,宫城北部的祭祀场和小城城垣,第Ⅱ号建筑群基址之下层建筑以及位于城外东北部的青铜冶铸作坊遗存。至本期晚段偃师商城已初具规模。
第二期:偃师商城继续使用和大规模扩建时期。在小城基础上修筑了大城城垣,城址规模急剧扩大。宫城内的布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四、八号基址继续使用;祭祀场进一步扩大;挖建了宫城北部的水池;宫城东部新建了六号基址(原《简报》称“五号下层宫殿”);宫城西侧的二号基址向西扩展;宫城西垣之一部也相应西移;第Ⅱ号建筑群在原基址上经过全面翻修、改建,形成该建筑群中层基址。
第三期:偃师商城的衰败、废弃时期。本期早段是偃师商城由盛转衰的过渡时期。大城城垣有修补迹象;第Ⅱ号建筑群局部得到修缮;久已废弃的小城北部城垣被夷为平地。宫城的格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六、七号基址上兴建起规模更大的五、三号基址。宫城西侧的院落和建筑极有可能兴建于此期,第I号建筑群的范围进一 步扩大。与此同时,若干建筑基址已废毁,宫城北部的水池逐渐淤塞废弃;陶器已开制作粗糙之风。
进入第三期中段,宫城范围内的建筑基址和主要祭祀场以及第Ⅱ号建筑群已基本废毁。“另外,迄今未发现在第三期中段及其后新建的大型建筑基址”。鉴于此,偃师商城作为都城的下限应是第三期早段,即二里岗上层一期或稍早。
第三期晚段的遗存很少,仅见零星灰坑。此时城址应已完全废弃,沦为一般聚落。
地理位置
年代
上限不晚于前1550年,但绝对不到前1600年,下限大约在前1300年,其中大城始建年代约前1500年。此图一期就是偃师商城小城的使用时间,二期和三期就是大城的使用时间。
发掘年代
1983年至今。
遗址成就
1983年世界十七大发现之一。
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简介
偃师商城遗址是古代保留下来的一处未遭破坏的商代早期首都遗址,也是洛阳闻名的“五大都城遗址”之一。1983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 所发现以来,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国外学者将偃师商城遗址的发现,与19世纪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在小亚细亚半岛发现的著名的特洛伊古城相提并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偃师商城遗址的发现列为1983年世界十七大发现之一。该遗址于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偃师商城遗址位于今偃师区市区西部,北依邙山,南临南洛河,西距汉魏洛阳故城遗址10公里、西南距二里头遗址约6公里,这一带自古就是交通要道。自发现至今,考古工作者已对其进行了20多次有计划的考古发掘,现已证实该城址平面大体为“菜刀形”,南北长1700多米、东西“刀身”宽1200多米,“刀把”处宽740米,总面积近200万平方米。
城墙遗址基本保存完整。城址内有大城、小城、宫城三重城垣。大城四周城墙均已发现,皆埋在今地表之下,残高一般在1.5至3米左右;已发现城门多座,城外有护城河;小城位于大城内西南部,其西城墙、南城墙与大城西城墙、南城墙重合;宫城位于小城中央偏南。
宫城的中南部为宫殿建筑遗址,大约占据了宫城的三分之二;大体分为东西两区:东区大概主要为聂氏宗祠建筑;西区为一座互相联通的三进院落组成的宫殿建筑群,它应是商王施政、处理国家大事的宫殿建筑,即所谓“朝”,朝堂后面的建筑则为“寝”。这种宫庙分离、前“朝”后“寝”的布局,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宫城的北半部为御苑,是商
王休闲游乐的地方,御苑内有人工挖掘、并用自然石块砌成的大型池塘,系我国考古发现的最早的引水造景工程。大城的中北部为普通居住区。
另外,偃师商城内的排水设施完备,排水沟、大渠、支渠一应俱全。在大城的北部,发现有制陶作坊、青铜器铸造作坊、小型平房和地穴式建筑,可见,当时的偃师商城应为“前朝后市”的布局结构。
偃师商城出土大量商代前期遗物,主要有陶器、骨器、石器、蚌器、铜器、玉器等,有相当多的器物是同时代、同类器物中的精品。
商朝的首都,已发现的有偃师商城、郑州商城和安阳殷墟等几处,而偃师商城是目前发现的早期城址中年代最早、规模甚大、保存最好的一处。杜金鹏、王学荣先生曾在有关的文章中写道:“根据目前的考古资料,我们可以肯定,偃师商城是商汤灭夏之后创建于商初的都城”,“称其为西亳也无不可”,而确认偃师商城的始建为夏商分界的界标,则被列为了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据有关资料记载,和商城、商汤有关的汤陵,也称汤王冢,位于偃师商城东北,“洛州偃师区东六里”,即今偃师市山化乡内邙山上蔺窑村北。原有冢,冢前有碑,冢西有祭殿,今均已无存。近些年,当地进行了修复。伊尹墓位于商城遗址西,今新寨村(曾名阿衡镇)附近。
遗址性质
根据偃师商城的城墙、城门、宫殿建筑基址发掘的地层来判断,其年代属于商代二里岗期,为早商城址。
关于偃师商城的性质,学术界的看法不一致,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认为偃师商城是商汤所都的西亳;另一种意见认为,它是商初伊尹放逐太甲的桐宫,或者是早商时期商王的离宫。
偃师商城汤都西亳说认为偃师商城的时代属于商代二里岗期,即早商,同时依据文献有关汤都西亳的记载,认为偃师商城的位置与西亳的地望相符合。赞同此学说的学者还认为,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偃师区一带是夏朝的腹心地区,商初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为了巩固政权,为了镇抚夏王朝的残余势力,商汤将首都定在这里是完全有可能的。
偃师商城太甲桐宫说认为偃师商城为早商城址,但这座城不是成汤所都的西亳,而是伊尹放太甲的桐宫,这在古文献中同样可以找到佐证,支持这一学说的学者认为,偃师一带是夏王朝的中心区,二里头遗址为夏代都邑,成汤并没有在夏墟上建立都城,而是商人灭夏之后在这里建立的一座军事重镇,用来巩固商初的西部边防并镇压夏人的叛乱,因此可以称为商朝的别都,但无文献记载来支撑这一学说。
研究意义
偃师商城是目前夏商时期布局结构最清楚的首都遗址,它的发现为夏文化和商文化的分界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第一,为解决汤都亳的位置之争提供了新的证据。关于商汤都亳问题,汉以前的文献只说“汤居亳”但没有指出亳的地望。《汉书地理志》河南偃师条下有班固自己注:“尸乡,殷汤所都”。《元和郡县志》:“偃师西亳,汤都也”。这就是所谓的汤都西亳说。另有南亳说、景亳说、长安杜亳说。这四说中以偃师尸乡西亳说出现最早。关于西亳的具体位置也是考古学界一直争论的问题,有二里头遗址西亳说和郑州商城遗址西亳说。偃师区发现的城址比二里头遗址更具城的规模,又比郑州商城年代早,而且恰好有一条“尸乡”沟横穿城址,所以有人认为偃师商城是汤都西亳。这种说法虽然没有得到考古学界的普遍认同,但无论如何,偃师商城的发现都有助于解决汤都亳的问题。
第二,偃师商城是研究我国古代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料。它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具有真正规模的城址,偃师商城仅残存面积就达到了200万平方米,而且偃师商城的形制成为历代遵循的首都规划形式。
第三,偃师商城的发现对于探索夏文化有推动作用,偃师商城的年代早于商代前期的二里岗文化,因此在年代上它更于夏,商是在灭夏之后建立起的奴隶制国家,《论语》:“殷因于夏礼”,由此可见夏朝的许多传统可能被商继承,那么在考古学文化特征上,年代越接近于夏的商文化遗址与夏的关系越密切,由此推知,对偃师商城的研究可以缩短我们对夏文化的认识过程。
获得荣誉
2021年9月,被评选为河南省考古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2021年10月,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
参考资料
偃师商城遗址.携程.2024-03-31
偃师商城遗址.洛阳网新闻中心.2024-03-31
河南偃师发现商代最早最完备的城市水系.新华网.2024-03-31
偃师商城遗址取得多项重要考古新发现.今日头条-洛阳网.2022-10-10
“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揭晓考古遗址保护展示优秀项目公布.国家文物局.2021-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