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广东省高水平大学

广东省高水平大学

广东省高水平大学是指2015年起,广东将力争用5-10年时间,建成若干所具有较高水平和影响力的大学,培育一批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的特色重点学科。经过层层遴选,最终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入选。2018年,新增三高校: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2021年,又新增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大学、广州医科大学三所高校。

项目背景

2015年广东省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全面启动高水平大学建设,全面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加快推进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工作,着力推进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深入推进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为广东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高水平大学”将继“211工程”、“985工程”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后的另一新重点建设内容。

2018年11月13日,广东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科技厅联合公布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建设高校和重点建设学科名单。全省41所本科高校和147个重点建设学科入选。

项目简介

2015年4月23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前下发了《关于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我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做了全面部署安排,《意见》分为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建设目标,创新重点建设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机制,增强重点建设高等学校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快改善重点建设高等学校的办学条件,加强组织领导等五个部分。

总体要求

更加注重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建设,更加注重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更加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增强综合实力、区域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总体目标

加快建成一批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为实现广东省“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目标提供强而有力的人才保证、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

中期目标

力争到2020年,重点建设的高校发展定位和目标更加明确,优势特色更加鲜明,综合实力明显提升,若干所高校身国内一流大学前列,建成一批国内外一流学科,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带动全省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明显提升,成为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高地,有力支撑我省经济社会发展。

远期目标

到2030年,重点建设高校总体上在全国同类高等学校中成为地位领先的高水平大学,有效带动全省高等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大幅提升,建成高等教育强省。

扶持政策

提高生均资源配置水平

1、支持重点建设高校按照机构编制标准规范实施内设机构备案制;

2、努力降低生师比(提高师生比);

3、力争重点建设高校生均资源配置水平走在全国同类高等学校前列。

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

1、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

2、依法依规适时下放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招标审批权;

3、给予省属重点建设高校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部门(单位)直属高等学校同等的招标自主权。

切实改善教师住房条件

1、支持重点建设高校采取租房补贴、购房补贴和实物配租等方式解决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住房问题;

2、支持有土地资源的重点建设高校自建公共租凭住房,并将其纳入当地政府公共租凭住房建设计划。

加大建设资金投入力度

1、提高高水大学生均定额拨款标准,2015年达到每生每年12000元;

2、省设立高水大学建设专项资金,2015年-2017年省财政安排50亿元,主要用于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产学研合作、人才队伍建设、科研服务和条件支撑平台建设等。

落实创新管理机制体制

1、扩大和落实办学自主权,给予重点建设高校学科建设及调整政策支持;

2、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管理机制,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和组织架构。

3、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支持重点建设高校自主设置岗位,对引进海外高水平人才开辟绿色通道,全面提高师资水平。

4、赋予科技成果自主处理权,科技成果转化所收益全部留归单位自主分配,支持政府、行业企业、社会组织与重点建设高校联合共建教学科研平台,开展联合攻关和协同创新。

入选名单

1、中山大学

2、华南理工大学

3、暨南大学

4、华南师范大学

5、华南农业大学

6、南方医科大学

7、广东工业大学

8、广州中医药大学

9、深圳大学

10、南方科技大学

(按照入选时间排序)

各校目标

2015年7月9日上午,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布置会在广州市召开。会议对正式推进实施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进行了动员和部署。陈云贤副省长出席会议并作讲话。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对下一阶段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任务进行了具体部署。

中山大学

先建设成为位于国内“第一方阵”的一流前列高校,进而建设成为“文理医工各具特色融合发展,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世界一流大学”。

拟五年内引进和培育12-15位院士、引进25-30位入选者。

建设国家级高端智库和2011国家级平台。

谋划和承担“天琴计划”、“精准医疗”、“大数据科学与超级计算”等国家重大科技工程任务。

按照一所完整的高水平大学架构,在珠海市校区建设19个整建制学院,预计到2020年,常驻珠海校区的教师和研究人员总数将超过2000人,在校生人数将超过14000人。

华南理工大学

打造国际一流优势学科。围绕能源、环境、生命健康、海洋、大数据、新材料、先进制造、现代服务业等科技前沿领域,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打造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提升优势学科水平,在若干领域形成国际一流的优势和水平。

进一步突出工科特色和优势,进一步发挥创新、创业、创造“三创型”人才培养特色,进一步强化“融入发展促发展,主动服务上水平”的社会服务特色,坚持“强化特色、质量为先”,更加注重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特色发展,努力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

暨南大学

到2017年综合实力力争进入全国45名左右;到2020年综合实力力争接近或达到同类型“985工程”高校水平。

将构建一批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力的重点学科,重点打造生物医药、光电通讯、华侨华人等九大学科群,带动学校办学水平整体提升。

重点改革现有人事制度,对于教师岗位实行“预聘-长聘”制,对于行政岗位实行“合同-职员”制。

强化社会服务功能,成立“暨南大学地方研究总院”。

实施动态化的绩效考核,建设资金安排以竞争性申报为主,向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良好、建设成效突出的建设项目倾斜。

积极引入外部评价,充分发挥第三方评价机构、国内外同行等内外部评价,实现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目标。

华南师范大学

华南师大将力争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使学校综合实力处于全国师范大学领先水平和全国高校先进行列,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形成全国师范大学“北上广”三足鼎立的格局。

学校除统筹负责大型公共平台建设、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队伍与科研平台建设,以及重大综合性改革等全局性工作外,充分下放自主权,不再介入具体建设项目,其他都由学科群项目负责组织实施及落实完成。

约60%的资金全部投入学科群项目建设。加强管理考核与动态调整,建立健全资源配置机制和淘汰退出机制。

华南农业大学

围绕农业现代化建设五大学科群:

一是种业学科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是畜牧业学科群,防控人兽共患病,让人们吃得放心。

三是食品安全学科群,为从农田到餐桌的链条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四是经济管理学科群,深入研究农村政策,为政府决策提供建议。

五是农业技术装备学科群,致力于现代农机装备与技术的产学研用研究。

实现6大目标:

一是力争三年内工程、化学、微生物、环境与生态等领域中有1-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二是计划在三年内新增高层次人才15人;三是产生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四是力争三年内新增获国家级科技奖3-4项;五是显着提高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六是显着改善办学条件。

南方医科大学

形成跨院系、跨学科领域的七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具体包括:慢性器官衰竭防治、疾病精准诊断、严重创伤救治研究、重大疾病创新药物研发与关键技术平台建设、应对核化生危害卫生应急关键技术研究、消化道肿瘤诊治新技术研发、慢性病防治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力争通过3—5年建设,使学校的办学体系更加完善,办学结构更加优化,整体办学水平有显着提升,顺利实现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目标。

广东工业大学

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新增3个,已进入的工程学科排名明显前移,2017年新增材料,2020年新增计算机化学。同时,机械、控制、材料、化工一级学科全国学科评估排名中进入前10%

到2020年,院士、长江学者、、杰青等A类领军人才达到60-80人,新增省部级以上创新团队4-6个,新增优秀青年教师500-600人,博士后等300-400名。

到2017年有望在高层次人才、国家级平台、国家基金数量等重要办学指标上接近或超过标杆学校浙江工业大学湖南大学2015年办学水平;到2020年在重要的办学指标上全面赶超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办学水平,并有望在高层次人才、国家级平台、发明专利授权等重要办学指标上接近或超过标杆学校湖南大学。

参考资料

广东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新增三学校 详细名单.闽南网.2023-12-22

广东省公布新一轮高水平大学建设名单.华北电力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023-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