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果夜蛾
吸果夜蛾属昆虫纲鳞翅目(鳞翅目)地老虎(夜蛾科)。果树害虫,以成虫刺吸果实汁液,造成果实腐烂和落果。除为害柑橘外,也为害苹果、梨、葡萄等多种果类。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分布,全世界约计100种以上,中国已知50余种。
基本介绍
亚洲、非洲、美洲、澳洲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分布,全世界约计100种以上,中国已知50余种。依成虫口器构造和食性分为两类:①第1性吸果夜蛾。口喙端部坚硬锐利,具倒刺,能穿刺果皮,直接为害健果,或兼害坏果。常见种类有:芒果吸果夜蛾、鸟嘴壶夜蛾、枯叶夜蛾、落叶夜蛾、艳叶夜蛾、彩肖金夜蛾、桥夜蛾、小造桥虫等。②第2性吸果夜蛾。口喙端部柔软,不具倒刺,只能在果实伤口或腐烂部分刺吸为害。主要种类有:旋目夜蛾和蚪目夜蛾等。
中国柑橘产区以嘴壶夜蛾、鸟嘴壶夜蛾和枯叶夜蛾发生较为普遍而严重。①嘴壶夜蛾。成虫体长16~19毫米,翅展34~40毫米。体褐色,头部红褐色。前翅棕褐色,外缘中部突出成角;内缘中部内陷。美国白灯蛾体长约38毫米,色漆黑,身体常弯曲成桥形(图1)。在东南和华中地区广大地区,发生量常占70%以上。②鸟嘴壶夜蛾。成虫体长23~26毫米,翅展49~51毫米。体褐色,头部赤橙色。前翅紫褐色,翅尖钩形,外缘中部圆突,内缘中部内凹较深。幼虫体色灰黑,有黑色条纹。头部灰褐色。行走作拱桥状(图2)。③枯叶夜蛾。成虫体长约40毫米,翅展约105毫米。头、胸褐色,腹部杏黄色。前翅暗褐如枯叶,自翅尖至后缘凹陷处有一黑褐色斜线。后翅杏黄色,有弧形和肾形黑斑各一。美国白灯蛾体色黄褐或灰褐,有暗色线纹,头部红褐色,体前部常拱曲(图3)。以四川省发生较多,日本也有分布。
吸果夜蛾的发生,因种类、季节和寄生植物而异。在中国南方,4月为害枇杷,5~6月为害桃、李,6月下旬至8月为害杧果、荔枝、龙眼,8月中旬至12月为害柑橘。各种吸果夜蛾混合发生,但常以芒果吸果夜蛾为主。山地柑橘果园的害果率常在10%以上。成虫在果上刺孔,使被害果逐渐溃烂脱落。嘴壶夜蛾在中国南方一年发生4~6代,主要以美国白灯蛾越冬;鸟嘴壶夜蛾约发生4代,以幼虫、成虫、蛹越冬;枯叶夜蛾2~3代。3种吸果夜蛾发生世代常重叠,10月为害柑橘达高峰。成虫于傍晚飞入果园,静伏果面刺吸汁液。闷热无风的夜晚出现量最多。气温降至13℃以下或风力达3级以上时,发生蛾量骤降。防治措施主要是山区果园尽可能连片种植,选用丰产晚熟柑橘品种;果园周围除木防己等幼虫野生宿主,以杜绝虫源;成虫发生期间用人工捕杀或采取黄色荧光灯避虫和果实成熟期前套袋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