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鱀豚
白鱀[jì]豚(Lipotes vexillifer)又称白鳍豚、扬子江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独有的淡水齿鲸类动物。白鱀豚曾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中药业下游水域,20世纪50年代起,受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白鱀豚种群数量持续锐减。2002年7月14日,世界上唯一一头人工饲养的白鱀豚“淇淇”离世。2004年7月,在中国长江南京段发现一头死亡的白鱀豚,此后再未在野外确切观测到白鱀豚。2007年8月,英国《生物信笺》期刊正式宣布白鱀豚功能性灭绝。但根据国际定义,需要在50年内进行彻底调查,如果没有发现任何一个个体,且确定最后一个个体已经死亡,才能宣布一个物种真正的灭绝,所以在2017年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中,白鱀豚被评为极危物种(CR),存在极大的灭绝可能性。
白鱀豚体长1.41~2.53米,体重42~167千克,雌性体型比同龄雄性大。身体呈流线纺锤形,体背面为青灰色,体腹面为灰白色。多集群栖息于长江支流、大通江湖泊的入口或江心沙洲的洲头、洲尾的岔流汇合处,喜食鳊鱼[biān yú]、鲤鱼和刀鲚[dāo jì]等中上层淡水鱼类。繁殖率较低,孕期长达10~11个月,寿命为30年左右。
白鱀豚有独特的声呐系统,其中枢神经系统高度发达,大脑两个半球能够同时分别处于觉醒和睡眠状态。白鱀豚在中国长江流域已经生活了约2500万年,是中新世及上新世延存至今的古老孑[jié]遗生物,研究鲸类进化的珍贵“活化石”。
物种演化
与其他鲸目动物一样,其祖先为生活在陆地上的有蹄动物,后因地球进入冰川期,气候急剧变化,迫于生存需求,逐渐转入水中生活,经过漫长的生物进化历程,演变成现在完全适合于水生的特殊哺乳类群。
1981年9月,中国地质学家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的郁江岸发现了一块属于原白鱀豚(Prolipotes yujiangensis)的下颌骨化石片段。原白鱀豚生活在约2000万年前的中新世,是与白鱀豚亲缘关系最近的物种。研究者们通过对比化石所展现出的古老性状,发现现今的白鱀豚依然保留着不少原白鱀豚的原始形态,连骨骼位置也几乎相同。白鱀豚也因此被加以“活化石”之称。
此外,由于白鱀豚长期生存于能见度较低的浑浊江水中,其视力已极度退化。为了更好地维持自身的繁衍生息,经过漫长演化,白鱀豚衍生出了一套能迅速而准确地辨位导航、通讯联络、捕获食物、逃避敌害的回声定位系统——声呐。
命名由来
白鱀豚古名为“鱀”,最早记载于公元前200年西汉时期的辞书《尔雅》:“鱀,是”。“鱀”字中的“鱼”是形符,反映着它所属的物类形象,而“既”是声符,标识了该字的读音。到了北宋时期,人们为了将它同另一种长江水生哺乳动物——黑色的江豚相区别,又称其为“白鱀”。如北宋诗人孔武仲的《江豚诗》中云:“黑者江豚,白者白鱀,状异名殊,同宅大水”。“白鱀”也是长江中下游渔民使用最广的称呼。
1914年,美国野外博物学家查尔斯·麦考利·霍依(Charles M. Hoy)在中国洞庭湖地区收集到了一个白鱀豚标本,并将其带回美国,由美国史密斯研究院的学者加勒特·米勒(Garrett S.Miller)进行研究。1918年,米勒发表论文《来自中国的一个淡水豚新物种》,确认白鱀豚为一种独特的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Lipotes vexillifer”,其中的“Lipotes”一词源于希腊语,意为“留守”,指其有限的分布范围。由此,白鱀豚正式成为国际承认的新物种。
1955年,中国科学院编译局编订的《脊椎动物名称》中将这一物种称为白鳍豚。但由于以白鳍豚命名极易引发对实际鳍色的误解,不符合本物种的特征,因此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根据历史记载和群众普遍的称呼习惯,正式将该物种的中文标准名称确定为“白鱀豚”。2019年11月26日起生效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和2021年2月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该物种亦以“白鱀豚”为中文名称。
形态特征
外部形态
白鱀豚成体体长1.41~2.53米,体重42~167千克,最重可达237千克。雌豚个体通常大于同龄雄豚个体,雌豚体长1.85~2.53米,体重64~167千克,而雄豚体长1.41~2.16米,体重42~125千克。白鱀豚身体为流线纺锤形,体表光滑无毛且有弹性。前额呈圆形隆起,称为“额隆”。鼻孔位于头顶偏左侧,呈长圆形凹状,其边缘有瓣膜,可随出入水而启闭。吻部狭长突出,约占体长的1/6,前端微翘。上下颌左右两侧各有30~35枚同型齿,呈尖锥形,咬合时齿间相互交错。眼似黄豆粒般圆小,直径仅约12毫米。耳孔如针眼,位于双眼后下方。背鳍呈低等腰三角形,基部约为鳍高的3倍。鳍肢位近体前1/3处,状似合指的手掌,梢端圆钝。尾鳍分左右两叶,与腹面平行,呈新月状,后缘凹陷,中央有一缺刻。
白鱀豚的上颌、体背、体侧、背鳍、鳍肢背面及尾鳍背面为青灰色;下颌、头部侧面、鳍肢腹面及体腹面呈灰白色。在其头颈部两侧、耳孔后方及鳍肢上方的区域内,均有一道半圆形的白色宽纹。
生理构造
白鱀豚的皮肤结构与鲸目一般,适应于完全的水生生活。表皮可分为角质层、棘状层和基底层,不具颗粒层和透明层。细长的真皮乳头嵌入表皮下部,增加了两者的结合强度。皮下层充满脂肪细胞,形成极厚的脂肪层,具有隔热和贮存能源的重要生理功能。
白鱀豚的脑表现出典型的鲸脑特征,即大脑较宽,其宽度大于长度;大脑皮层具有复杂的沟回;下丘脑窄而较长。与海洋齿鲸类相比,白鱀豚脑的视分析表现出退化的趋势。其视神经和视束很小,与眼球肌肉活动有关的动眼神经和外展神经非常细弱,而且不存在滑车神经。其视觉的退化是对江河浑浊水体生活的一种适应。白鱀豚的颅骨背方有一上鼻道通到呼吸孔。多数齿鲸类有4对鼻道囊与上鼻道相通,而白鱀豚只有3对:前庭囊、鼻额囊和前颌囊,无副囊。
白鱀豚的消化系统有着区别与其他齿鲸类的独有性状。白鱀豚舌的后部长为其前部长的2倍,而另几种齿鲸的仅相当于或小于其前部长的百分之八十。白鱀豚的胃分多室,内部结构较为复杂。无前胃,主胃与幽门胃之间无联接管。肠管细长,可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和直肠。消化能力极强。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白鱀豚为中国特有的水生物种,曾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中下游水域,活动范围从长江入海口最远延伸至三峡地区葛洲坝上游35千米处。在长江流域的洞庭湖、鄱阳湖[pó yáng hú]以及钱塘江中也曾有发现。20世纪70年代,白鱀豚的分布范围缩小至上起中国湖北的枝城,下至中国江苏的浏河口。此后,随着白鱀豚种群数量的锐减,除了2004年曾在长江南京段发现搁浅的白鱀豚外,再未能够在野外确切观测到白鱀豚的踪影。
栖息环境
白鱀豚多集群栖息于长江支流、大通江湖泊的入口或江心沙洲的洲头、洲尾的岔流汇合处。这类水域的河道迁回曲折,堆积作用强烈,使得河床沉积有大量的泥沙,水生植物繁茂,是各种鱼类生长的理想场所,能为白鱀豚提供充足的食物资源。白鱀豚夜间多歇息于水流平缓的静水区,其歇息行为表现为均匀地慢节奏游动、平稳地浮卧水表或是随浪漂流;晨昏则游至岸边浅滩觅食。但在冬季刮北风或西北风时,它们会整日在上风岸的深水处活动。白鱀豚对水温条件要求较高,适宜水温为16~27摄氏度,水深10~20米,水流每秒1米左右。若所在区域的水温条件发生变化,它们会迁入另一水域。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白鱀豚多在晨昏时段游于岸边浅滩寻找食物。其视觉极度退化,主要依靠身体内精密的声呐定位系统以及发达的回声定位能力在能见度较低的江水中觅食。白鱀豚常集群形成弧状横列,急速向前围赶推进捕食。白鱀豚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喜食鱼(Parabramis pekinensis)、红鳍鲌[hónɡ qí bó](Chanodichthys erythropterus)、鲤鱼(Cyprinus carpio)、鳤鱼[guǎn yú](Ochetobius elongatus)和刀鲚(Coilia nasus)等多种中上层淡水鱼类,偶食虾、水生昆虫幼虫和大型浮游动物,在冬季也兼食水生维管植物。由于白鱀豚的胃分有4个隔室,肠管长达30~40米,消化能力极强,故进食时,它们用吻部将猎物衔住后,可不经咀嚼,对口直吞;且食量较大,日摄食量可占其体重的百分之十。
防御行为
白鱀豚处于长江流域食物链的顶端,除了人类没有其他天敌。
白鱀豚面对船只发出的噪音,常表现出紧张不安的状态,并潜入深水,远离声源。当受到惊吓时,白鱀豚会通过发出似水牛的低吼声向同伴传递危险信号,集群随即散开,以多个小群为单位,迅速向深水区潜逃。即使被船只迫近岸边,白鱀豚也不会冲向浅滩,而是伺机从船侧或船底潜入深水。面对捕豚网的威胁,白鱀豚会急速转圈,激起高约0.3米,直径约8米的圆形涌浪,以此对捕猎者造成干扰,并潜入深水层躲避,潜水时长至多可达200秒。危险解除后,成年豚会立即向幼豚靠拢,群体重新集结。
此外,白鱀豚自身的生理结构特性,也能起到一定的自我保护作用。其青灰色的体表与江水浑然一色,加之富有弹性的表皮能够有效清除游动形成的湍流,使得白鱀豚能很好地隐蔽于江中,不易被发现。遇到危险时,白鱀豚凭借其流线型的身躯可大大减少水中阻力的同时,还能通过灵活摆动的尾鳍产生巨大的推动力量,使之能迅速游动潜逃,顺江游动时速可达80千米。
集群行为
白鱀豚多营群居生活,通常成对或三五成群活动,最多一集群可达十数头。在行进过程中,集群的组合形式时常发生变化。有时多个集群会出现临时性的觅食群聚,而一个大群也会暂时分为2~3个小群以躲避危险。每个集群均由成年豚和幼豚组成,个体较大的成年豚在主航道前方引导,其后不远处为个体较小的幼豚及携幼的母豚,左右两侧均有中等个体的成年豚跟进,整体呈“A”状纵列。歇息时白鱀豚也会保持集群状态,浮卧停留在水流平缓的静水区域。在冬末春初的交配季节,白鱀豚的集群行为会更加明显。科研人员也曾于1988年12月31日和1989年10月23日分别在石首江段和洪湖江段观测到白鱀豚与江豚两个集群出现短暂合群现象。
生长繁殖
求偶交配
白鱀豚的发情季节在3~5月和8~10月间。处于发情期的白鱀豚会变得十分活跃,其脸颊部颜色由白逐渐变红并扩展至整个腹部,背部皮肤颜色由淡灰色变为淡紫红色,隐约可见铅灰色线头状花纹,额隆和尾柄皮肤呈现出灰紫色。求偶时,雄豚快速游动,激烈追逐雌豚,从其侧后方接近,用吻突和头颈部触压雌豚的前半部躯体,随后并排潜游,两豚紧挨,相互摩擦,在水面留下“M”形涌浪。达成交配合意后,雄豚上游骑压雌豚背部,待雌豚微倾躯体,雄豚迅速转体,使两豚腹部紧贴。接着头部竖直猛扎入水,双尾重叠露出水面,前后摆动3~5次。大约20秒后,两豚头部紧靠起水呼吸,又再次扎入水中,如此往复数次。完成配种后,两豚恢复常态,并排游去。
产仔抚幼
白鱀豚的繁殖率较低,在成熟雌豚中仅有百分之三十的个体能怀孕,孕期长达10~11个月,每隔一年产一胎,一胎仅产一仔。怀孕的雌豚会在晚春湖水上涨之时,游入清洁的小河道中产仔。初生的幼豚靠母豚带游,且需要母豚的乳汁喂养,因此母豚产仔后会进行抚幼。抚幼行为可归纳为驮幼、托带、护带和喂带等形式。驮幼表现为母豚背鳍紧托幼豚颈部,携之共游。托带是母豚对幼豚的一种紧急保护措施,由母豚平展一侧鳍肢,托住幼豚,与之同时沉浮,可长距离潜行,以逃离危险区域。护带既有娱乐也有保护的意义,即母豚在幼豚近旁,与之前后并游。喂带是母豚的哺乳行为,其身体微倾,露出一侧鳍肢,幼豚头部则紧贴母豚腹侧后部,吮吸乳汁。
生长发育
初生的幼豚体长约91厘米,体重5~7千克,体色比成年个体深,背部为青灰色,腹部呈浅灰色,颈部的斑纹与成体相同。牙齿表面光滑,齿端尖锐。其上颌背面有左右不对称的5对白色短须,1龄以后短须脱落,其基部会呈现5对白色斑点,于成年后消失。3龄以后雌雄个体生长差异显著,雌豚年增长速度较雄豚更快,因此雌豚体型通常大于同龄雄豚。雌豚6龄、雄豚4龄达到性成熟阶段。性成熟后,白鱀豚的生长速度开始减缓,寿命为30年左右。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20世纪50年代起,种群数量持续锐减。1987~1990年,白鱀豚的总量已不足200头。1997~1999年,科学家在对白鱀豚物种范围的全面调查过程中仅发现13头白鱀豚。2002年7月14日,世界上唯一一头人工饲养的白鱀豚“淇淇”离世。2004年7月,在长江南京段发现一头搁浅而亡的白鱀豚,此后再未在野外确切观测到白鱀豚。2006年11月6日起,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所的专家与美国、德国和瑞士等六国近40名科学家,对宜昌市至上海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干流1700公里江段,进行了为期38天的大规模国际考察,未能发现一头白鱀豚的踪迹。2007年8月13日,民间考察队在中国安徽省铜陵市拍摄到一张疑似白鱀豚的生物活动照,但该物种的鉴定无法得到明确证实。对此,科学家表示,不排除仍有少数白鱀豚个体存在,但数目已不足以维持种群的繁衍。
2007年8月,英国皇家学会《生物信笺》期刊发表报告,正式宣布白鱀豚功能性灭绝。2017年8月20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更新发布,未确认白鱀豚灭绝,保持了原定评级“极危”。尽管根据国际定义,50年内对某一分类单元物种的已知和可能的栖息地进行彻底调查,如果没有发现任何一个个体,且确定该物种的最后一个个体已经死亡,才标志着一个物种的灭绝,但白鱀豚种群已然存在着极大的灭绝可能。
致危因素
20世纪50年代起,随着中国长江流域经济建设的发展,白鱀豚的栖息条件逐步恶化。大面积的围湖造田和繁忙的水道运输严重侵占了白鱀豚的生存空间;兴建坝闸使得江湖连通的自然水生态系统功能遭到破坏,鱼群失去许多适宜生存水域的同时,洄游通道也被阻隔,导致鱼类的自然增殖受到影响,白鱀豚的食物资源也因此急剧衰退。此外,自长江建设成为拥有化工、冶金、电力为主体的工业区后,每年均有大量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便直接排入长江干流,造成江水污染,破坏了白鱀豚的栖息生境,也导致白鱀豚种群中出现了由寄生虫感染引起的新发疾病。
据对所观察到的死亡白鱀豚的死因分析,在20世纪70~80年代,因渔具缠结致死的个体数量占比高达百分之五十七。其中,一种在主纲上系有数百个尖锐大钩的传统渔具滚钩对白鱀豚的危害尤为严重。白鱀豚在捕食鱼类时,极易被滚钩缠绕致死,侥幸逃脱的个体也时常因伤口发炎感染而亡。还有部分白鱀豚系误入渔网窒息而亡。此类有害渔具的使用在长江流域屡禁不止。从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非法电捕技术的广泛使用,有近百分之四十的白鱀豚因电击而亡。在2006年的调查中,仅在宜昌市和上海市之间的江段就记录了1175艘非法捕鱼的渔船。
此外,在中国的“大跃进”时期,受思想观念影响,人们对白鱀豚的大量猎杀也是造成白鱀豚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的重要原因。
随着中国船运业的发展,长江流域的机动船只数量以每10年增加1倍以上的比率递增,由此形成的水下噪音严重影响了白鱀豚依靠声呐信号辨位导航的能力,极易导致其误触螺旋桨或被船只撞击而意外身亡。在1978~1981年间,白鱀豚此类死因的占比接近半数,仅长江下游河段内就有至少10头白鱀豚因此罹[lí]难。
保护举措
保护白鱀豚种群的首要举措是在其活动江段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对白鱀豚野生种群及栖息地的就地保护。主要内容包括用照相识别及无线电标志等技术建立白鱀豚的个体档案;监测野生种群的数量消长;研究白鱀豚的活动规律,种群结构及配偶系统;加强航运、渔业管理,禁止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排入栖息水域,严禁使用滚钩、刺网等有害渔具,严厉打击非法捕鱼活动等。在满足白鱀豚生息繁衍的基本生态要求的同时,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对白鱀豚的伤害。
从1986年开始,中国长江流域已逐渐建立起5个原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河谷开阔,河道迂口曲折,江心发育有大量的沙洲,有小清河、内荆河等多条河流与长江连通,是白鱀豚生存的理想自然环境。保护区管理处修建了暂养池和治疗池,用于抢救受伤、冲滩的白鱀豚个体。此外,中共洪湖市委、市人民政府还成立了洪湖市公安局渔业派出所,同时设立洪湖市渔政监督管理站及组建洪湖市政府新螺段白鱀豚保护领导小组,组织大批专业渔民进行生产转产,以保护水生动、植物资源,给白鱀豚创造更好的生存条件。
所谓“迁地保护”,是指采用无伤害技术,按一定的性别比例、年龄结构,活捕20~25头健康的白鱀豚个体,迁移至另一个更加适合其生存的环境(半自然保护区),实施人工养护,并开展繁殖研究,从而建立白鱀豚人工饲养种群作为复壮或重建野生种群的储备。
由于长江流域内人类经济活动迅速增长的趋势在短期内无法逆转,并且白鱀豚的种群数量在20世纪70~80年代已呈极度锐减之势,因此,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科研单位经过深入研究,决定对白鱀豚实施迁地保护。1989年,中国先后建立了2个半自然保护区——石首市天鹅洲故道白鱀豚保护区和安徽铜陵白鱀豚保护区,并组织捕捉、迁移活动,开展饲养下繁殖等研究。1995年12月19日,人们成功捕获一头体长为229厘米的雌性白鱀豚,并将其安全移入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这也是半自然保护区内的第一头白鱀豚。但在1996年6月,长江洪水爆发,这头白鱀豚钻进防逃洞里,因身体被防逃网缠住,无法摆脱而溺亡。此后,尽管中国科学家多次开展长江捕豚活动,希望能够找到白鱀豚以进行迁地保护,但都因未追寻到白鱀豚的踪迹而告终。
中国国务院于197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严禁捕猎白鱀豚等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984年3月24日,中国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出了《关于严加保护白鱀豚的紧急通知》。通知指出:捕杀白鱀豚是严重破坏国家特有珍贵动物的犯罪行为,对肇事者要依照法律加以惩罚;必须开展保护白鱀豚的宣传教育活动,务使家喻户晓,人人明白。1997年7月,中国湖北省洪湖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强白鱀豚自然保护区管理的通告》,划定并确立了8个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规定在核心区和缓冲区严禁渔业生产活动,禁止炸、毒、电捕鱼,对由此造成白鱀豚伤亡者要追究刑事责任,同时还要求过往的船只在此江段要减速行驶,发现冲滩、搁浅和伤亡的白鱀豚要及时报告。为了更好地改善长江生态环境,中国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范围和时间的通告》,宣布从2020年1月1日0时起,中国正式实施“长江禁渔十年”计划。
保护级别
附录Ⅰ收录的是所有因和可能因贸易影响而面临灭绝危胁的物种。
主要价值
科研价值
白鱀豚借助其特有的声呐系统,能迅速而准确地辨位导航、通讯联络、捕获食物、逃避敌害,以维持自身的繁衍生息。经科研人员研究证实,白鱀豚声呐系统的回声定位能力、抗干扰性、灵敏度和分辨率等都远优于世界先进的声呐技术。因此,研究和揭示白鱀豚声呐系统的奥秘在仿生学和军事科学领域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白鱀豚的大脑重量近500克,大脑皮层具有复杂的沟回,中枢神经系统高度发达,智力水平与大猩猩属相当。且其大脑的两个半球能够同时分别处于觉醒和睡眠状态,并可以有规律地进行轮换。这对于生物学和生理学领域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
此外,由于白鱀豚在中国长江流域已经生活了约2500万年,是中新世及上新世延存至今的古老孑遗生物,因此白鱀豚也是人类研究鲸目进化的珍贵“活化石”。
相关知识
古文记述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和学者对白鱀豚的认识和记述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见于西汉时定稿的《尔雅》:“鱀,是鱁”。到了晋代,为《尔雅》作注的郭璞对鱀的形态及习性做作了详细的记述:“鱀,属也。体似鲟,尾如鱼。大腹。喙小,锐而长。齿罗生,上下相衔。鼻在额中,能作声。少肉多膏。胎生。健细鱼。大者长丈余。江中多有之”。宋代的劳动人民已利用白鱀豚和江豚的活动预测风雨。《江豚诗》中作:”大川夷平,搞素不起。两两出没,矜其颊嘴。若俯若仰,若跃若跪。舟人相语,惊澜将作。亟入湾浦,墙布。俄顷风至,簸山摇岳。浪如车轮,氛雾相薄。舟人燕安,如在城郭。先事而告,昭哉尔功”。唐朝陈藏器的《本草拾遗》和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1578年刊本)均曾把鱀作为江豚的同物异名。清代郝懿行在《尔雅义疏》中指出了他们的错误:“陈藏器、李时珍并以鱀为江豚,但江豚名膊,即䱡鱼,见《广雅》,鱀尾似之,而体则异。郭云䱜属,体似鲟,非江豚矣”。
在中国的古代文学中,白鱀豚一直以来都是美丽善良的象征。清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一段慕生与白秋练相爱的故事,而白秋练就是由白鱼精所变成的女子,心地纯良,这也被人们认为是白鱀豚的化身。
文学作品
儿童文学作家、诗人、散文家徐鲁先生的作品《追寻》,以长江流域自然环境危机造成白鱀豚濒临灭绝的生态灾难为大背景,讲述了白鱀豚鲜为人知的生存故事,同时再现了以徐佩芬、刘俊为代表的科学家献身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事业,在长江和洞庭湖一带追寻、保护白鱀豚的独特经历。
据徐鲁先生自述,他笔下的“追寻”有三层含义:一是追寻中国长江的自然生态问题,呼吁读者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二是追寻白鱀豚,让更多的人了解、关注和保护此类珍稀动物;三是新中国几代科学家献身白鱀豚等长江珍稀动物保护事业,追寻科学理想的精神。
物种标本
世界上人工饲养时间最长的白鱀豚“淇淇”离世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根据其剥制标本、生前视频、照片和文字资料等,严格按照1:1的比例,运用3D打印技术对“淇淇”完成了建模复原,并于2019年1月12日起在该所水生生物博物馆永久展出,纪念已被宣布功能性灭绝的白鱀豚,以期唤起公众对珍惜水生物及长江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敲响物种灭绝的警钟。
纪念藏品
1996年1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600万枚《中国珍稀野生动物——白鱀豚》紫铜合金特种流通纪念币。纪念币面额5元,规格32毫米,重量13.2克,其正面图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并刊国名及年号,背面主景图案为两只戏水的白鱀豚。
1980年12月15日,中国邮电部首次发行《白鱀豚》特种邮票一套2枚,分别为“悠然自得”和“环游潜底”。邮票为影雕套印,背面刷胶,正面主体图案是在水中游动的白鱀豚形象,并标有白鱀豚的拉丁学名。
物种对比
参考资料
Lipotes vexillifer.Integrated Taxonomic Information System.2022-09-16
Lipotes vexillifer. iucnredlist.2024-07-31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3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2022-09-16
白鱀豚.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4-07-31
Lipotes vexillifer.Animal Diversity Web.2022-09-16
白鱀豚.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2022-11-10
白鱀豚.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2022-09-16
灭绝的定义.科普中国云平台.2022-09-16
Lipotes vexillifer.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2022-09-16
Lipotes vexillifer.Encyclopedia of Life.2022-09-16
Lipotes vexillifer.GBIF.2022-11-10
白鱀豚.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2022-09-16
白鱀豚.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2-09-16
白鱀豚.科普中国.2022-09-16
白鱀豚的起源研究.全国数字标本资源库.2022-09-16
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公布.中国政府网.2024-03-26
2019年CITES附录中文版.cites.org.cn.2024-03-26
CCTV纪录片追踪白鳍豚(下).CCTV节目官网.2022-11-10
民间科考队发现疑似白鳍豚踪迹 专家:或有个体存活.央视新闻网.2022-09-16
农业农村部关于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范围和时间的通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3-10-20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2022-09-16
CITES公约术语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2022-09-16
《追寻》作品赏读会.中国现代文学馆.2022-09-16
水生所展出白鱀豚“淇淇”3D复原标本.中国科学院.2022-09-16
长江江豚.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4-08-01
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IUCN.2024-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