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指的是刘启三年(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借口汉朝削藩联合楚、胶西、胶东半岛、菑川、济南市、赵六国一齐发动的一场叛乱,叛乱持续三个月被平定。

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之后,逐渐将在楚汉战争中分封的异姓诸侯王消灭,以刘姓诸侯代替。刘邦死后,同姓诸侯王势力膨胀,与中央分庭抗礼,以至觊觎帝位,矛盾日益激化。汉景帝即位后,采纳御史大夫晁错建议,逐步削夺楚、赵、吴、胶西等国封邑。汉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联络楚王戊、胶西王印、胶东王雄渠、甾川王贤、济南王辟光、赵王遂,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发动武装叛乱,史称“吴楚七国之乱”。汉景帝先诛杀晁错求诸侯退兵,失败以后决心以军事力量击败各国。周亚夫太尉率兵平叛,固守山阳郡(今山东省巨野县东南),以轻兵断绝吴楚军粮道。吴楚叛军缺乏补给,最终溃散,汉军进攻,吴王被杀,七国之乱被以武力平定。

战后,汉中央收回叛乱诸国土地,以小块土地分封诸皇子。汉朝廷同时在制度上剥夺刘遂的军政权力,诸侯国的独立地位被取消,与一般郡县已经没有差别。刘彻继位以后,朝廷又继续发布“左官律”、“附益法”,以“推恩令”为手段对诸侯王国实行进一步的限制。到汉武帝之后,汉初分封留下的隐患被彻底清除,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叛乱背景

重建分封

秦始皇统一中原地区,建立秦朝之后,对于周代的分封制度予以废弃。但秦朝灭亡之后,分封制度又重新被树立起来。汉二年(公元前206年),项羽主持将反秦战争中的各路义军分别册封为刘遂

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楚汉战争中击败项羽,建立了西汉。同时,刘邦也将在战争中追随他的各路势力分为诸侯王。除去在项羽败亡以前就已经册封的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燕王臧荼,汉五年后刘邦继续册立原齐王韩信为楚王、彭越为梁王、韩信为韩王、吴芮为长沙王卢绾为燕王。但异姓诸侯王也对汉朝造成了相当的威胁,在汉六年(公元前201年)到汉十二年(公元前195年)之间,刘邦又将他们逐一消灭。

铲除异姓王的目的是建立刘氏天下。刘邦认为秦始皇不封嬴氏子弟为王而使中央孤立,最终导致二世而亡。所以在消灭异姓王的同时,刘邦又大封宗室子弟为王。

七国之立

汉高祖刘邦时期先后封同姓诸侯王共有十一人。包括荆王刘贾、楚王刘交、代王刘喜(后废为侯)、吴王刘濞、齐王刘肥、赵王刘如意、淮阳王刘友、淮南王刘长、梁王刘恢、代王刘恒、燕王刘建。到汉文帝继位,仍有楚国、吴国、齐国、赵国(原淮阳王刘友子刘遂)、淮南国五国。七国之乱所涉及有吴国、楚国、赵国,而胶西国、胶东国、甾川国、济南国均为齐国衍生。

吴国

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秋,刘邦兄长刘仲的儿子刘濞,以骑将的身份跟随刘邦参与对淮南王英布的平叛战争。荆王刘贾在战争中被英布杀死,为了镇守吴地,十二年十月,刘邦下诏封刘濞为吴王,统辖三郡五十三个县。

齐地七王

汉六年(公元前201年),立刘肥为齐王,封地七十座城。刘肥由曹氏所生,是刘邦庶长子。刘肥在位十三年,在刘盈六年(公元前189年)去世。他的儿子刘襄即位,即齐哀王。

刘恒元年(公元前179年),文帝下诏把高后时从齐国分割出去的城阳、琅邪和济南郡全部归还齐国。同年,齐哀王去世,齐太子刘则即位,为齐文王。汉文帝二年,汉朝廷把刘肥的儿子朱虚侯刘章、东牟刘兴居分别立为城阳王、济北王。汉文帝三年,济北王刘兴居反叛,八月被平定。汉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齐国绝嗣。次年,汉文帝将刘肥的六个儿子全部立为王。刘将闾为齐王,刘志为济北王,刘辟光为济南王,刘贤为菑川王,刘卬为胶西王,刘雄渠为胶东王,与城阳王共为七王。

楚国

汉六年(公元前201年),刘邦废除楚王韩信,册封刘交为楚王,定都彭城。刘交在位二十三年去世,儿子夷王刘郢继位。夷王在位四年去世,儿子刘戊继位。

赵国

汉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刘邦册封刘友为淮阳王。刘盈元年(公元前194年),赵王如意死后徙封为赵王。吕雉七年(公元前181年),刘友被召到长安,幽禁而死。刘恒继位以后,以刘友之子刘遂继承赵王爵位。

汉吴积怨

汉文帝时,吴国派遣太子前往长安朝见。刘启当时为太子,与吴国太子一同下棋。两人因此产生冲突,吴国太子素来骄横,因此对汉景帝有不恭敬的做法。景帝愤怒之下提起棋盘砸向吴太子,导致他当场死亡。事情发生之后,汉朝派遣使者运送吴太子归国安葬,吴王愤怒,又将太子送回长安,自此称病,不前往长安朝见。汉朝廷知道吴王是因为太子的事情装病,因此在责问吴国使者以后,刘恒做出让步,下诏称吴王年老,不需朝见。

汉文帝赦免吴王以后,吴国的谋反活动有所松懈。但是,吴国本就地方广大,刘濞即位以来又招募天下亡命之徒私下铸钱,煮海水制盐。吴国积累的财富甚至使国家不需要民众缴纳赋税。雄厚的经济条件,正是吴国敢于同朝廷对抗的基础。

晁错削藩

晁错为川郡(治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受学于法家。汉文帝时,任命当时已经为太常掌故的晁错担任太子舍人、门大夫、太子家令。晁错凭着他的辩才,得到太子的宠幸,被称为“智囊”。

刘恒在位时期,晁错就多次上书,要求削藩。但文帝并未听从晁错所言,吴王听说以后,也日益骄横。公元前197年,刘启继位,晁错被任命为内史。晁错受景帝信任,权倾朝廷,国家法律大多由他经手。

晁错迁任御史大夫以后,再次向汉景帝提出削藩计划。晁错认为,刘知远时期分封庶子刘肥、庶弟刘交、兄子刘濞,地区广大,几乎占据天下之半。是因为汉朝新建立,刘邦后代年幼,不得已才册封。吴王之前诈病不朝,已经是犯了死罪。文帝念在吴王年老,没有治罪,现在却更加骄横。因而,晁错劝景帝削吴国,现在削藩,造成的后果尚小,如果推迟,等待他们积蓄力量,那么后果就会更严重。

叛乱过程

七国起兵

刘启听从晁错建言,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因赵王有罪,削赵国恒山郡,胶西王因卖爵,削去六县。三年,晁错又奏请削楚国东海郡

刘濞听说朝廷开始削藩,认为朝廷之后就会对吴国下手。于是着手联络其他诸侯,暗中筹划谋反。刘濞认为诸侯之中,唯有胶西王刘卬素来勇猛,擅长军事。于是派遣中大夫应高前往游说胶西王。约定共同反抗汉中央政府,平分汉朝天下。吴王担心盟约不牢固,又亲自前往胶西国,与刘卬当面约定。胶西王刘卬随后又约齐国、淄川国、济南国、胶东国同时起兵。

刘启三年(公元前154年),汉朝廷下诏削吴国会稽郡豫章郡。刘濞随即举兵反叛,下令全国,征发十四岁到六十二岁的男子组成军队,共二十多万人。胶西、胶东、楚、赵、淄川、济南六国也同时起兵。正月,吴军从广陵(今江苏扬州市西北)出发。向西渡过淮河,和楚军会合。同时,吴王发布檄文,以诛杀晁错为名号召刘氏诸侯起兵。

诛杀晁错

吴楚等国起兵的消息传到长安以后,汉景帝决定派太尉周亚夫率军进攻吴、楚;派曲周侯郦寄攻打赵国;将军栾布攻打齐国;派遣大将军窦婴驻扎在荥阳市,监视齐、赵两国的军队。

部署确定,军队还没有出发之时,刘启召见曾经在吴国担任相国袁盎,向他询问对策。袁盎与晁错素来关系不好,一直不同意晁错的削藩计划。因此,袁盎认为,要平定吴国叛乱,只需要将晁错诛杀,下诏赦免叛乱诸国即可。汉景帝听后沉默很久,最终同意袁盎的计划。

很快,袁盎献策十多天后,皇帝派中尉晁错,直接将穿着朝服的晁错在东市斩杀。随后,汉景帝派遣袁盎携带诛杀晁错以及赦免七国的消息前往吴军营地。但此时,吴军与楚军已经在围攻梁国。对于袁盎带来的消息,吴王自称已为东帝,不会接受。袁盎随后逃回长安

汉军平叛

周亚夫率军到达淮阳郡(治陈县,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向父亲周勃的门客邓都尉询问计策。邓都尉认为,吴国军队锐气正盛,如果贸然进攻未必可以取胜。但是吴楚之人性格浮躁,并不能保持很长时间的士气。若要击败吴国军队,建议周亚夫率军前往昌邑固守,同时派遣军队断绝吴楚的粮道。吴楚兵正在围攻梁国,等到吴梁之间因相持疲弊而且粮草耗尽,就用精锐军队进攻吴军。周亚夫采纳了他的建议,坚守在昌邑南边,接着派军队断绝吴军粮道。

吴楚起兵之后,首先进攻梁国。梁孝王刘武拒守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南),与叛军交战。周亚夫率军固守山阳郡后梁多次派遣使臣求救,刘启也下诏要求周亚夫率军救援,但周亚夫坚守不出。同时,周亚夫派遣韩颓当率领起兵袭扰吴军后勤补给,吴军因此缺乏粮食,数次向汉军挑战,周亚夫仍然坚守不出。夜晚吴军再次进攻汉军营垒,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先在东南方挑战,之后派遣军队进攻西北角。吴军战败,吴王刘濞与麾下几千人逃亡东越,被东越杀死。同时,楚王刘戊也自杀。

在北方战场,吴国起兵之后,齐王后悔,因此胶西王、刘授刘贤共同发兵围攻辛店,而刘志被郎中令劫持,也无法发兵。齐王派遣路中大夫刘启求救,汉景帝要求路中大夫回报,汉军即将击败吴楚两国。后来,路中大夫被三国抓获,加紧进攻临淄。齐国于是暗中想与各国讲和。不久,栾布等人率军援救齐国,击败三国兵。听说齐王曾讲和,准备围攻齐国。齐王于是自杀。同时,叛乱的齐地诸王也纷纷自杀。

赵国起兵之后,曾经联系匈奴,发兵西部,试图与吴楚两国共同进攻。汉朝派遣郦寄率军围攻赵国。赵王在邯郸市城固守十个月,栾布平定齐地后,率军与郦寄会合,引水淹邯郸城。赵王因而自杀。

叛乱结果

1、处理七国旧地。七国叛乱平定之后,刘启下诏,赦免了叛乱七国的民众和军队。对于原七国的封地,汉景帝将其重新分封,册封陆平侯刘礼为楚王,景帝的皇子刘端为胶西王、刘胜为中山王。在齐地诸国,景帝考虑齐国并未参加叛乱,命令刘将闾太子刘寿继续承接齐国王位。然后,又将刘志刘志徙封为刘贤

2、削弱诸侯王势力。汉朝凭借军事实力镇压了七国之乱,凭借这一有利形势,汉景帝趁这一有利时机,采取了一系列削弱和控制诸侯王国势力的办法,以加强中央集权。其一是广封诸侯。刘启继续实行贾谊提出的“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计划,在吴、楚、赵、齐四国旧地,又陆续封皇子十三人为诸侯王。其二是降低诸侯国的地位。抑贬诸侯王的地位,剥夺其任官之权。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年)下诏改变旧制:不准诸侯王干预自己封国的政务;省易文华殿大学士,在制度上降低诸侯王的地位,使他们的规模、仪制无法与中央朝廷抗衡;剥夺诸侯王的置吏权,诸侯国内上至相、下至县令均由朝廷委派。至此,诸侯势衰,唯得衣食租税,不得干预国政,分裂、割据的威胁消除后,西汉的政令真正达于全国,统一的形势得到进一步巩固。

事件评价

早在七国之乱以前,担任汉梁王太傅的贾谊就曾经向刘恒上书,指出诸侯王的势力膨胀必然会导致叛乱。贾谊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策略成为西汉朝廷处理和最后解决藩国问题的指导思想。

明代学者王夫之也认为,汉朝廷并未忽视诸侯王的威胁,汉文帝“未尝须臾忘制吴”。控御诸侯是汉朝中央政府的既定策略。有学者认为,刘启更改汉文帝以静制动的策略,主导暴力削藩成为七国叛乱的重要原因。七国之乱平定后,景帝又不得不恢复贾谊制定的削藩策略,并且一直延续到刘彻时代。

七国之乱根源在于汉初制定的郡国并行制度,这一策略是汉朝初建的特殊环境下的产物。李孔怀提出并不能因为七国之乱而否定刘邦实行“郡国并行制”的历史作用。七国之乱固然给汉初社会带来一定的麻烦,但汉初出现的相对安定和繁荣的社会环境也受益于这一特殊制度。

历史学家们也多从维护国家统一的角度对平定七国之乱这一事件进行评价。史学家林剑鸣认为,吴、楚七国之乱的主力叛军,举兵不到三个月就以失败告终。说明地方割据势力无力与中央王朝抗衡。白寿彝在《中国通史》认为,七国之乱被平定大大推进了西汉的国家统一进程。凭借军事上的成功,汉朝廷改革了诸侯王制度,免除了各王的行政权力,规定诸侯王不再治民,消减了王国官吏,改称王国的丞相为相。从此诸侯王强大难制的局面大为缓和,汉朝统一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田昌五和安作璋在《秦汉史》中则认为,七国之乱以后,王国和郡县已无差别,汉王朝已经从制度上杜绝了地方势力做大的可能性。

周振鹤等人则从地方行政制度发展上看进行观察。他们认为,七国之乱导致大量王国被朝廷废、徙,同时又有大批皇子被册封为新的诸侯王。刘启时期因此成为西汉一朝王国变易最大的时期。但这时的诸侯王国在数量上虽然不少,但由于景帝朝王国疆域缩小,已难以形成与中央王朝相抗衡的势力。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