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妄想性障碍

妄想性障碍

妄想性障碍(Delusional Disorder)又称偏执性障碍,是指一组病因未明,以发展成一种或一整套相互关联的系统妄想(妄想症状持续三个月及以上)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疾病。妄想发作时没有抑郁、躁狂及混合发作的心境障碍,也没有其他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如持续性的听幻觉、思维障碍及阴性症状)。患者可以出现与妄想主题相一致的各种形式的感知觉障碍(如幻觉、错觉身份认同障碍)以及情绪、态度和行为反应,但在不涉及妄想内容的情况下,其他方面的精神功能基本正常。

妄想性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较大的年龄、妄想性障碍家族史、社会隔离、特殊的人格特征、新近移民、感觉器官功能异常是罹患此类疾病的高危因素。该病主要依靠完整的病史采集,可靠细致的临床评估,例如通过“妄想体验维度量表”“信念固定性评定量表”“妄想特征评定量表”等一批专门用于评估妄想症状的工具,从不同的维度检查患者的妄想信念。另外,该病诊断时需排除伴有妄想的其他精神障碍。

该病治疗比较棘手,因大多患者缺乏自知力而不愿求医,即使住院也难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治疗依从性差。心理干预有助于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使患者对疾病性质和治疗方法有所了解。该病尚无有效的预防方法。培养开朗、乐观的个性对预防该病有好处。

19世纪初,德国医生Heinroth首先用希腊词语Paranoya为该病命名。1987年,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3版)》修订版中将其作为一个独立诊断单元,并以“妄想障碍”命名。该病在中国国内无确切的发病率和患病率,美国普通人群中患病率估计为0.2%~0.3%,发病的年龄范围可以是18岁到90多岁,女性略多于男性。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禁闭岛》》于2010年2月19日在美国上映,该电影对妄想性障碍患者有过相关描述。

命名

19世纪初,德国医生Heinroth首先描述了一类以持久的妄想为特征的病例,他用希腊词语Paranoya为其命名,意思是“自身以外的精神”。1863年,另一德国医生Kahlbaum将这类病例正式命名为paranoia(偏执狂)。后该病又曾出现过“偏执性精神病”“偏执性障碍”等诸多病名。1970年,Winokur建议将此类障碍更名为“妄想障碍”,但直到1987年,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3版)》修订版中才再次将其作为一个独立诊断单元,并以“妄想障碍”命名。其后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0次修订本)》(ICD-10)和《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也都采用了这个概念。《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命名为偏执性精神障碍,其内包括偏执狂和偏执状态。

分型

国际疾病分类将妄想性障碍归类为精神、行为或神经发育障碍。按照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可以将该病分为7种类型。

病因及发病机制

妄想性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诱发因素

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包括不健全的人格特征和一些不良的精神心理应激因素可能参与该病的发病过程。

危险因素

较大的年龄、妄想性障碍家族史、社会隔离、特殊的人格特征、新近移民、感觉器官功能异常是罹患此类疾病的高危因素。

家系调查发现此病具有家族聚集性或患者的某些性格特点(多疑敏感、主观固执、好嫉妒、行事诡秘、高傲自负)具有家族聚集性。脑部疾病及物质滥用的部分患者可以出现妄想,无智力损害的脑部疾病可出现类似于妄想性障碍的复杂妄想,而有智力损害者表现的常是简单、片段的妄想。

流行病学

中国国内无确切的发病率和患病率。美国普通人群中患病率估计为0.2%~0.3%,年新发患者数为(1~3)人/10万人。由于诊断概念的变化以及此类患者不会主动就医,故确切的发病率与患病率资料难以获得。大多起病年龄为中年期,平均发病年龄约为40岁,但发病的年龄范围可以是18岁到90多岁。女性略多于男性,男性以被害型多见,女性则以情爱型多见。大多数为已婚和有职业者。

临床表现

该病表现形式多样。以被害妄想为表现者坚信被人用一种或一些恶意的方式陷害,包括躯体、名誉和权力方面的受害。患者搜集证据、罗列事实或反复诉讼(诉讼狂),不屈不挠。以夸大妄想为表现者夸大自身价值、权力、知识、身份和地位,或坚信与神仙或名人有某些特殊关系等。以嫉妒妄想为表现者又称奥赛罗(Othello)综合征,主要怀疑配偶不贞,故常对配偶采取跟踪、检查、限制外出等方式而防止配偶出现“外遇”。以钟情妄想为表现者又称迪·克列拉波特(Clerambanlt)综合征,女性多见,表现为坚信某异性对自己钟情。此外,有的患者表现为坚信自己有某一躯体缺陷或疾病状态的妄想,因而反复求医、检查,客观事实无法纠正其信念。

该类患者的临床表现均有以下共同特点:

①妄想形式各异但比较固定,内容不显荒谬离奇,是现实生活中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②妄想的发展符合逻辑,可有一定的现实基础,结构比较系统严密;

③患者的情感、态度和行为与妄想系统相一致,在不涉及妄想内容的情况下,其他方面的精神功能基本正常;

④典型病例缺乏其他精神病理改变,如没有清晰、持久的听幻觉和精神分裂症的其他特征性症状,也无脑器质性疾病、物质滥用等的证据;

⑤病程演进较慢,妄想往往持久甚至持续终生,但一般不会出现人格衰退和智能缺损,并有一定的工作生活能力。

诊断

该病主要依靠完整的病史采集、可靠细致的临床评估,诊断时需排除伴有妄想的其他精神障碍。该精神障碍最突出的或唯一的临床特征是出现一种或一整套相互关联的持久性妄想,妄想必须明确地为患者的个人观念,而非亚文化观念,妄想系统和较固定,疾病过程无幻觉或幻觉不突出,且与妄想的主题相关,随时间迁移社会功能相对良好,人格保持较完整,无精神衰退。可间断性地出现抑郁症状甚至完全的抑郁发作,但没有心境障碍时妄想仍持续存在。DSM-5、ICD-10、CCMD-3三个诊断标准内容类似,只是在病期标准上,DSM-5强调妄想时间持续一个月或更长,ICD-10、CCMD-3则强调妄想必须存在至少3个月。

诊断要点

①存在一个(或多个)妄想,妄想是最突出的或唯一的临床特征,妄想持续存在至少三个月(DSM-5要求至少一个月以上);

②除了受妄想本身或其结果的影响,患者的功能没有明显损害,行为没有明显的离奇或古怪行为;

③从不符合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的诊断标准;妄想不是躯体疾病或某种物质的生理效应所致;也不能用另一种精神障碍来更好的解释。

诊断工具

对临床医生来说,发现或识别该病的非怪异奇特的妄想有时也非常困难,一方面有些现实性因素掺杂其中,另一方面这类患者常有着很强的自我保护,不愿暴露其妄想。因此出现了一批专门用于评估妄想症状的工具,使用这些工具可以从不同的维度检查患者的妄想信念。

Kendler、Appalbaum等通过因子分析将这些维度归纳为2因子模型:①妄想卷入(也称强度与广度因子),包括确信度、泛化度、先占观念、系统性与易变性等。②妄想构成(也称情感与行动因子),包括怪异离奇度、压力感受度、负性情感、行动程度与节制程度等。这样,妄想的严重程度与妄想支配下的行为便可以很好地得到解释或预测,例如持被害妄想的患者如果在负性情感和行动程度上得分较高,就很可能会表现出暴力攻击行为;而持物理影响妄想的患者如果负性情感得分低而节制程度得分高,则很可能不会有妄想支配下的行为表现。

不过,对于具偏执特征的精神疾病患者来说,一旦明确是妄想,则患者对自身症状的自知力对于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等意义可能就显得更加重要,也有一些工具可用于这方面的评定。这些工具在鉴别诊断中的作用也已受到重视,如BABS不仅用于精神病性障碍的评定,而且也可被用来评估强迫症等非精神病性障碍的病态信念,从而有助于它们之间的鉴别,而且该量表对于评定药物治疗的疗效也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鉴别诊断

躯体疾病

很多躯体疾病及代谢中毒状态可以出现妄想,复杂性的妄想更多见于皮层下(如,边缘系统和基底节)功能受损的患者。半数以上亨廷顿(Huntington)病和特发性基底节钙化的患者在其病程中会出现妄想,右侧脑梗死的患者妄想症状常见并伴有疾病感缺失和双重性记忆错误,如患者相信自己同一时刻处在不同的地方。替身(Capgras)综合征可见于多种中枢神经性疾病、维生素B1缺乏,肝性脑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寄生虫妄想、变兽妄想、双重自身症及情爱型妄想也可见于癫痫、中枢神经损伤及代谢中毒性疾病。因此,在诊断确立前,有必要进行相应的躯体、神经系统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来排除上述可能的原因。

谵妄、痴呆及物质相关障碍

妄和痴呆患者也可出现妄想。谵妄患者有波动性的意识水平障碍及认知功能受损可资鉴别。痴呆患者同样可以通过神经心理测验来鉴别。妄想性障碍患者可伴有酒精依赖,但酒精依赖所致的精神障碍常伴有幻觉。兴奋剂、大麻及其他物质或药物也可导致妄想症状,但多数这类患者的妄想症状在停止物质使用后会较快消失。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多以妄想为主,但其内容荒谬、离奇、泛 化,且不具有现实性的特点,常伴有幻觉,晚期常有精神衰退。

偏执型人格障碍

以猜疑和偏执为主要特征,但其并未达到妄想的程度,开始于童 年、少年或成年早期。

中毒或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患者可出现偏执,但均为继发于中毒或躯体疾病之后,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可有阳性发现。

心因性妄想症

因剧烈或长期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所致,妄想的内容与不良的社 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具有现实性和易暴露的特点。在不良的社会心 理因素消除后,症状可很快消失。

治疗

该病治疗比较棘手,因大多患者缺乏自知力而不愿求医,即使住院也难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治疗依从性差。一般来讲,对有敌意、攻击、自杀隐患的患者有必要进行适当的监管和强制性住院治疗。抗精神病药物可改善妄想性障碍的症状并防止恶化或复发,尤其对由于妄想伴发的激越症状有效。伴有焦虑和抑郁的患者可予抗焦虑和抗抑郁药物。对于躯体障碍妄想者,也可试用抗抑郁药。对服药依从性差的患者,可选择长效抗精神病药物制剂。抗精神病药物的剂量和疗程可参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常规。

心理干预有助于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使患者对疾病性质和治疗方法有所了解。由于这类患者大多敏感多疑,故推荐个别心理治疗。心理干预常配合药物治疗进行。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要以通情的态度来对待患者,治疗方式应围绕患者对于妄想信念产生的主观痛苦来进行,这样才可能取得患者的配合。治疗者不要支持、反对或质疑患者的妄想信念,也不要试图让患者马上改变他的想法。常用的有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治疗和社交技能训练。

预防

由于病因不明,该病尚无有效的预防方法。培养开朗、乐观的个性对预防该病有好处。

预后

该病病程多呈持续性,有的可终生不愈。部分患者老年后由于体力与精力日趋衰退,症状可有所缓解。少数患者经治疗后可有较好的缓解。

历史

该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德国医生Heinroth首先描述了一类以持久的妄想为特征的病例,1863年,另一德国医生Kahlbaum将这类病例正式命名为Paranoia(偏执狂),他认为这是一类以系统性的被害妄想或夸大妄想为特征的慢性精神疾病,与不良人格特征有关,而在持续的病程中并没有幻觉等其他精神病性症状,而且不会导致精神衰退。

Kraepelin先是使用Dementia Paranoides(偏执性痴呆)来描述只有严密而系统化的妄想症状,不具有幻觉等其他精神病性症状的障碍,并将这类障碍与他定义的早发痴呆相区别。其后他又以Paraphrenia来定义伴有幻觉的偏执性精神障碍,认为这是介于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痴呆之间的一种类型。Bleuler则将其命名为Paranoia schizophrenia(偏执狂分裂症),肯定这类患者的症状中也可以有幻觉。北欧和东欧的学者常常使用“妄想型精神病性反应”来命名这类障碍,他们认为这些患者通常是在各种应激状态下慢性起病的,属于“反应性”或“心因性因素引起的疾病”精神障碍的范畴。

历史上,该病曾作为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病之外的第三大类功能性精神疾病,在分类学上具有重要的地位。1950年以后,该障碍在欧美国家的诊断学地位曾一度逐步下降。1987年,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3版)》修订版中才再次将其作为一个独立诊断单元,并以“妄想障碍”命名。

相关文化

根据美国小说家丹尼斯·勒翰(Dennis Lehane)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禁闭岛》于2010年2月19日在美国上映。该影片的男主角泰德·丹尼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就是妄想性障碍患者,他创造了一个虚假的世界来逃避过去的黑暗现实。

参考资料

..2024-01-20

ICD-11 for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Statistics.ICD-11.2024-01-20

禁闭岛.豆瓣电影.2024-01-20

A One Way Ticket to Shutter Island.NYU Steinhardt.2024-01-20

..2024-01-23

..2024-01-23

..2024-01-23

禁闭岛 Shutter Island (2010).豆瓣电影.2024-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