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蒙原羚

蒙原羚

蒙原羚(学名:Procapra gutturosa),又名蒙古原羚、蒙古瞪羚、黄羊,属于偶蹄目牛科原羚属。体长为108~160cm,肩高为54~84cm,体重25~45kg,寿命一般为7~8年。头部呈现圆钝形,头颅全长22~27cm,耳朵长而尖,周围有毛覆盖耳朵。雄羊在额骨上生有较短而直的角,角的表面有环形横棱。蒙原羚角的长度在22.5~35.5cm之间。雌性蒙原羚没有角,额部仅有两个隆起。蒙原羚被毛在不同的季节呈现不同的形态,夏季毛较短,大部分被毛为橙黄色,侧面为黄棕色,腹部为白色,有一些比较长的垂下的毛。冬季毛密厚而脆,毛色浅,略带浅红棕色,并且有白色的长毛伸出,腹部毛色呈灰白色,稍带粉红色调。

蒙原羚多栖息在高原、平原、丘陵地带的草原和半荒漠草原,偏好平坦和干燥的草原。在蒙古、俄罗斯境内均有分布,哈萨克斯坦境内已灭绝。在中国仅仅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北部中蒙边境一带,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达湖。

蒙原羚在草原生态系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此外,在过去蒙原羚没有被列为保护动物时,人们猎取蒙原羚,利用蒙原羚的皮作为制造皮箱和皮革的原材料,用蒙原羚的角代替高鼻羚羊角入药。

2021年3月,蒙原羚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于1998年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CRPD)列为易危动物。2016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ver3.1——无危(LC)。

研究历史

公元17世纪到18世纪,前往蒙古旅游的欧洲人首次对蒙原羚进行了记录。蒙原羚学名命名者帕拉斯在1777年就曾对蒙原羚从蒙古到达达乌里迁徙的现象做出了描述,随即对蒙原羚进行了命名。之后,俄罗斯帝国的一些探险家和学者也对蒙原羚进行了观察和记录。20世纪20年代以后,苏联的学者也渐渐开始研究蒙原羚。中国对蒙原羚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有少数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对蒙原羚的研究才逐步深入。

形态特征

头部及被毛

头部呈圆钝形,头颅全长22~27cm,耳朵长而尖,平均耳长为9.7cm,周围伴生着很密的毛。雄羊在额骨上生有较短而直的角,角的基部方向向上,平行伸出,呈竖琴状,两角角尖互相相对,角的表面有明显而紧密的环形横棱,棱环一般为等距棱环,环的数目最多不会超过23个,角的尖端平滑无节纹,略微向后方逐渐斜向弯曲,呈弧形外展。蒙原羚角的长度在22.5cm~35.5cm之间。但雌性蒙原羚没有角,额部仅有两个隆起。

蒙原羚被毛在不同的季节呈现不同的形态,夏季毛较短,大部分被毛为橙黄色,侧面为粉红色或肉桂色,腹部为白色。冬季毛密厚而脆,毛色浅,略带浅红棕色,并且有白色的长毛伸出,腹部毛色呈灰白色,稍带粉红色调。

躯干及四肢

蒙原羚体长一般为108~160cm,肩高54~84cm,尾长5~12cm,体重25~45kg,幼年蒙原羚出生时体重为2.8~3.0kg,从头到臀部的长度51~56cm。蒙原羚体型较纤瘦,四肢细长。颈部比较粗壮,前腿稍短,角质的蹄窄而尖。具有眶下腺,鼠蹊腺发达。尾较短,臀斑白色,比尾基高,且蒙原羚左右摆动时被毛与白色臀斑反差明显,在冬季反差更为明显。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在世界范围内,蒙原羚主要分布在蒙古大部分地区以及俄罗斯。曾在哈萨克斯坦分布,现已灭绝,在中国仅仅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北部中蒙边境一带,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呼伦湖。

栖息环境

蒙原羚主要栖息在高原、平原、丘陵地带的草原和半荒漠草原,偏好平坦和干燥的草原。蒙原羚会根据干扰程度和地形特征,选择干扰更小和能见度大的地方作为栖息地。在春季,为了避免与其他动物进行食物竞争,蒙原羚栖息环境的选择会与最近放牧牲畜的距离相关。在夏季,蒙原羚则主要考虑水源距离和道路干扰。到了秋季,蒙原羚会综合考虑道路干扰、坡度、地表状况和到围栏的距离等因素。在冬季,选址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雪深和地上生物量,一般首选薄雪覆盖和地上生物量丰富的地方。

生活习性

警戒行为

蒙原羚的警戒距离、警戒时间、警戒率随着集群的增大而减少。但是,过大或者过小的集群对蒙原羚的警戒行为都是不利的。集群过小会使蒙原羚警戒行为的时间增多,而导致采食等其他行为时间的减少;而集群过大,蒙原羚种群个体的警戒时间比率反而会增加。

节律行为

蒙原羚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在进食,而是在早晨和黄昏各有一个采食高峰,此后会伴随一个移动行为高峰,在移动高峰(多在9点~10点)后,接着是卧息高峰(多在10点~11点)。各种不同的行为高峰交替,是由于蒙原羚的采食生境与卧息生境不同造成的。因为夏季的食物比较丰富,蒙原羚的采食时间最少。而秋季由于牧民的打草行为和要为冬季储备能量,采食时间都高于其他季节。在夏季,卧息行为占比较大,站立行为占比低,这是由于夏季高温,卧息有利于散热和消化吸收;同时夏天的植被较高,为蒙原羚提供更多的隐蔽,减少了蒙原羚需要通过站立提高警惕性的必要性。由于夏季的蚊虫增多,蒙原羚的相关躲避行为也增加。

迁徙行为

在气候恶劣(如严冬、暴风雪等)、食物缺乏等不利条件来临时,许多的小群蒙原羚会结成大群,迁徙到适宜生存的地方,但在雌性处于产崽季节时候,迁徙群体会短暂停留。它们通常以3.5万~8万规模的群体进行迁徙移动。在迁徙过程中若遇上蒙原羚幼崽出生或越冬等,它们会向植物更丰富的地区迁徙,然后又分化为许多小群体开始新生活。

觅食行为

蒙原羚属于中小型反刍亚目,其消化道形态和结构特征决定了蒙原羚属于反动物的混饲者范畴,适合采食营养价值较低的植物。蒙原羚主要以蒿科(蒿属)、豆科(Fabaceae)、禾本科(Poaceae)、百合科(Liliaceae)、莎草科(Cyperaceae)植物为食,并且以针茅(Stipa capillata)、羊草(Leymus 黑枕黄鹂普通亚种)为比例高的食物。蒙原羚消化系统有丰富的微生物,能够回收氮进而合成蛋白质,有利于应对秋冬季节的粮食短缺。

社群行为

蒙原羚是一种集群生活的有蹄类动物,也可以说是一种营社会性生活的动物,但其社群的结构比较松散,一般情况下,很少能看到单独生活的蒙原羚,而且蒙原羚的独自栖息是暂时的,不久它们会加入到新的群体中。蒙原羚的集群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是混合型、雌性群和雄性群。雌雄混合群主要在春季、秋季和冬季三个季节出现,在夏季的时候主要为产仔期,主要以雌性集群的形式生活。在每年的交配季节,能发现暂时离开群体游荡的成年雄性蒙原羚。蒙原羚一般每年都有两次较大的集群,第一次是在3、4月份母羊分娩之前集结。而第二次是在深秋以及初冬交配季节之前集结,规模可达到上千只甚至几万只。

蒙原羚的集群方式是一种很有效的利用空间和资源的生活方式。蒙原羚大的集群散布的面积较大,能大大增加发现潜伏天敌/掠食者的捕食的概率,通过个体间身体姿势的展示及警报信号的传递来分享信息,从而逃避敌害的捕获,增加防御力和提高存活率。通过集群也可以使个体获得一种安全感,这种安全感随集群规模的增大而增加,可以大大减少个体用来防御的时间,从而更有利于休息和觅食。

发声行为

蒙原羚的喉部表现出两性异形,在大小和结构上有很大的差异,从而导致雌雄发声存在差异。一般来说,雄性蒙原羚的发声过程比雌性的短,发声的振幅相比雌性大,这也使得雄性蒙原羚能够像猫科一样,能产生高振幅和低频率的发声。在成年雄性蒙原羚中,最低的发声频率约为500Hz。在发情季节,雄性蒙原羚会利用响亮低频的嗓音吸引雌性蒙原羚进行交配。

生长繁殖

繁殖

雄性蒙原羚一般在2.5岁性成熟,而雌性蒙原羚在1.5岁时即可达到性成熟。在交配季节,雄性蒙原羚会为配偶互相争斗,但争斗并不激烈,不会出现死亡的情况。雄性蒙原羚一生会与多只雌性蒙原羚交配,最多可与13只不同的雌性蒙原羚进行交配。交配前,雄性个体不断上下抖动头部,并在群内不断小跑,当靠近雌性若雌性无反抗,雄性即开始爬胯,交配几十秒后退下,交配姿势与家羊相似。雌性蒙原羚于12月至次年1月发情交配,妊娠期约为6个月,每胎一般产仔1个,有时会产仔2~3个,怀孕的母羊会单独生活,分娩时母羊会离开群体,寻找有稀疏灌丛的隐蔽处产仔,蒙原羚幼崽主要由母羊照顾,母羊带仔直到第二年春天幼崽达到性成熟。

生长

幼仔出生3天后可跟随母羊活动,生长迅速,2周后体长可达50cm,3月龄即能高速奔跑,速度可达90km/h,跳跃高度可达2.5m。雄性幼仔在4~5月龄时,额骨的顶部会长出短小的角,到冬季时角的长度已经有1~2cm,直立而光滑,呈黑色,没有棱环,被头顶上长毛所遮盖,在其1~2岁时,达到性成熟,角具有6~10个环纹,此后环数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蒙原羚寿命一般为7~8年。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在2005~2015年的10年间,世界范围内蒙原羚的数量在40万~270万头。截至2022年,蒙原羚种群在50万~150万头,几乎都生活在蒙古东部草原上。

20世纪40年代,大约有100万只蒙原羚分布在蒙古国的蒙古草原上,分布区域占蒙古国领土的2/3以上,20世纪90年代后期蒙古国境内蒙原羚数量约为40万只,分布面积缩小至19万平方千米。

19世纪在苏联的东外贝加尔地区,蒙原羚的数量数以万计,但步入21世纪以来,前苏联的上述地区早已没有蒙原羚的分布。但2003年在俄罗斯能发现数千只蒙原羚的移动足迹。

在20世纪50年代蒙原羚曾在中国广泛分布,有50万~60万头。但由于过度捕猎、草场退化等原因,蒙原羚的数量急剧下降。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在内蒙古草原多处蒙原羚原本频繁出没的地方已基本见不到蒙原羚了。至20世纪末期,中国蒙原羚数量总计8045只。并且在夏季,在中国基本不能见到蒙原羚的踪迹,仅仅在2001~2013年这段时间里在甘肃省北山滩公益林区发现蒙原羚的踪迹,这是中国唯一一个在夏季观察到的小种群,种群数量在10头左右。

致危因素

20世纪末,过度捕杀是蒙原羚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除了捕杀以外,恶劣的天气、迁徙障碍和疫病也会对数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保护蒙原羚的意识增强,草场退化等生态问题变成了蒙原羚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由于放牧过度,以及气候、鼠害因素的影响,蒙原羚生活的草场退化现象严重,一些草场甚至沙化,对草场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在相当长的时间都很难得到根治,相关草场保护管理人员严重不足,经费短缺,进而长期影响蒙原羚的栖息环境和食物资源,严重影响了蒙原羚种群的发展。

乌兰巴托—北京铁路的修建和中蒙边界逐渐加高加固的铁丝网使蒙原羚难以跨越,严重阻碍了蒙原羚的迁徙和移动。当遇到极端天气时,蒙原羚难以进行迁徙,会导致大量蒙原羚死亡。

周期性爆发的疫病在蒙原羚群体中传播性更广,范围更大,尤其在栖息地小而密度大的群体中更为致命。

保护措施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俄蒙三国签署协定建立了中蒙俄达乌尔国际自然保护区,包括了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俄罗斯的达乌尔斯克国家自然保护区和蒙古的达乌尔国家自然保护区。

中国于1988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境内,建立了巴尔虎蒙原羚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2019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了针对保护区的指导文件《巴尔虎蒙原羚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方案》。

2010年前后,东北林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牵头开展了对蒙原羚的研究;加大了对蒙原羚的保护宣传力度,在2022年6月14日,新巴尔虎黄羊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边防连队、克尔伦、赛汗、杭乌拉边防派出所联合巡护黄羊保护区,开展保护野生黄羊法律法规、保护区条例宣传活动。

保护级别

蒙原羚于2021年3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2016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ver3.1——无危(LC)。

1998年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CRPD)》列为易危动物。

主要价值

蒙原羚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在蒙原羚没有被重点保护时,人们以售卖蒙原羚以获取收入,它的肉、皮张均可出口创汇,皮可作为皮革和皮箱制造的原材料。此外,蒙原羚角毒性较小,能缓解苯甲酸咖啡因引起的惊厥,中国传统中药使用蒙原羚角代替高鼻羚羊角入药,其功效主要为平肝息风、清热解毒,主治小儿感冒发热、小儿惊风、中风、痫症、温病等症状。2004年,蒙古国东方医学研究所利用蒙原羚角制造一种新的药物,能减少肌肉和内脏痉挛,促进外周血管的收缩。

参考资料

蒙原羚.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00.2024-08-25

黄羊 Procapra gutturosa Pallas.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2-11-25

蒙原羚.中国大百科全书.2022-11-25

..2022-11-25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2022-11-25

Procapra gutturosa (Pallas, 1777).ITIS.2024-09-03

..2022-11-25

..2022-11-25

Procapra gutturosa.ADW.2024-08-25

..2022-11-25

..2022-11-25

..2022-11-25

..2022-11-25

..2022-11-25

..2022-11-25

..2022-11-25

..2022-11-25

..2022-11-25

..2022-11-25

..2022-11-25

..2022-11-25

黄羊行动 | 多方合作,共同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2022-11-25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2019年工作总结.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2022-11-28

新巴尔虎黄羊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加大野生黄羊巡察保护力度严防非法偷猎盗猎行为.新巴尔虎右旗人民政府.202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