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鲸
塞鲸(学名:Balaenoptera borealis),又称北须鲸、鲸、大须鲸、鳕鲸等,隶属于哺乳纲鲸偶蹄目须鲸科须鲸属,为世界上第三大须鲸,仅次于蓝鲸和长须鲸。体长12~20米,体重高达45吨。雌性略大于雄性。塞鲸的主要鉴别特征是在头部背面中央有1条隆起的纵脊。在水面上,可通过大约3~4米高的柱状或灌木状的喷潮来识别。
塞鲸在全球分布广泛,通常出现在远离海岸线的深水区,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亚热带、温带和亚极地水域,北大西洋、北太平洋和南半球均有分布。冬季在热带和亚热带纬度之间迁移,夏季在温带和亚极地纬度之间迁移。
塞鲸于2018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 IUCN 红色 List)濒危(EN)物种,于2019年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于2021年被中国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分类与命名
塞鲸(Balaenoptera borealis)是一个公认的物种,但在1972年之前,在塞鲸、布氏鲸(Balaenoptera brydei)两个物种出现的地区,塞鲸的捕获和目击记录往往包括布氏鲸。2017年,海洋哺乳动物协会分类委员会承认两个亚种,即北半球的塞鲸北方亚种(Balaenoptera borealis borealis Lesson, 1828)和南半球的塞鲸南方亚种(Balaenoptera borealis schlegelii Flower, 1865)。在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发现的塞鲸还没有被正式比较,所以仍被默认为同一指名亚种,但是2018年已发现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塞鲸之间有高度的遗传差异。
在挪威,塞鲸经常与黄线狭鳕(Theragra)一起被发现,“塞(Sei)”这个名字来自挪威语中狭鳕的意思,“seje”。塞鲸的种名borealis 意义为北方。须鲸科的英文名Rorqual 的名字来自挪威语röyrkval,意思是“沟鲸”,因为在其腹面的前半部分具有纵向褶皱或凹槽的特征。须鲸科在中新世中期从须鲸中分化出来。在太平洋,被称为日本鲸(日本 Finner)。在日本则被称为沙丁鱼鲸(Iwashi kujira),因为塞鲸在太平洋被观察到捕食沙丁鱼(Sardina pilchardus)。
形态特征
塞鲸体长12~20米,体重高达45吨,为世界上第三大须鲸,仅次于蓝鲸(Balaenoptera musculus)和长须鲸(Balaenoptera physalus)。南半球的塞鲸最大体长可达20米,北太平洋最大体长可达18.6米。雌性略大于雄性。头长约占体长的20%~25%,有30~65条相对较短的腹褶,从嘴下部延伸到脐部,腹褶区常有1个白色斑。塞鲸具有一个高大、带钩的背鳍,位于其背部约三分之二的位置。其前缘曲成弓状,后缘约与身体成45°,梢端向后。鳍肢尖而较小,尾叶也相对较小。上颌每侧具有鲸须板约219~410块,每片鲸须板由类似指甲的角蛋白构成,色较深,呈暗灰色,在口部内侧具灰色或白色的细小内缘,须毛细,色较淡。腹褶和鲸须板的数量可能会随着地理种群变化。
吻突三角形,两侧缘直。塞鲸的鼻骨大且长,其长大于长须鲸,宽小于小鳁鲸(Balaenoptera acutorostrata)。上颌骨的腭面突向后方如一个角状的突起。犁骨的后端不扩展或仅略扩展。下颌骨较薄,冠状突低而钝圆。
塞鲸身体长而光滑,体色为深蓝灰色至黑色,背部至体两侧微带蓝色,鳍肢和尾叶腹面与身体同色或略淡,身体底部为白色或奶油色。身体上经常覆盖着较小的椭圆形浅色瘢痕(被认为是由巴西达摩鲨Isistius brasiliensis 和七鳃鳗属Lampetra咬伤造成),使体表呈电镀过的金属色,有时具细微的斑纹或变色的斑点。
塞鲸的体型与长须鲸、布氏鲸和布氏鲸(Balaenoptera edeni)相似,背鳍的形状也相接近。主要的鉴别特征是塞鲸在头部背面中央有1条隆起的纵脊,长须鲸头部背面无纵脊,布氏鲸目头部背面有3条纵脊。在水面上,可通过大约3~4米高的柱状或灌木状的喷潮来识别塞鲸。
椎式:C7;T-14主战坦克;L13;Ca22~23 = 56~57(枚)。
分布与栖息
分布范围
塞鲸是一个世界性的物种,在北大西洋、北太平洋和南半球均有分布,但在北印度洋没有确认的记录。具体分布在阿拉斯加州、新英格兰或大西洋中部、太平洋岛屿、东南部、西海岸。
冬季在热带和亚热带纬度之间迁移,夏季在温带和亚极地纬度之间迁移,更多出现在中纬度温带地区,冬季分布似乎是广泛分散的。
在中国,塞鲸主要分布在黄海(江苏省)、东海(福建省、台湾、台湾东岸海区)、南海(海南省、台湾)。
栖息环境
塞鲸广泛栖息在世界各地的亚热带、温带和亚极地水域,通常在远离海岸线的深水区出现,偏好深海。在北太平洋西部,塞鲸和布氏鲸的栖息地有明显的区别,每个物种喜欢不同的海面温度范围和相关变量,塞鲸出现在海面温度较低的地区,主要生活在8-18 ℃的水温中。然而,在世界其他地方已经发现塞鲸和布氏鲸在同一季节是同时出现的。
生活习性
行为特征
塞鲸通常单独活动,或以2~5头的群活动。它们游泳快速,索饵时速度可达每小时7~11千米,受惊后速度可达每小时22~28千米,可能是所有鲸目中速度最快的。瞬时速度可达每小时55.6千米,并能持续1小时。
塞鲸的潜水方式与大多数鲸鱼不同。它们在潜水前不会拱起背部或露出尾鳍,只是简单地潜入水下。塞鲸经常会留下"尾鳍印",即尾鳍在水下运动时在水面形成的光滑圆圈。正常情况下潜水不深,当缓慢运动的塞鲸浮出水面呼吸时,其呼吸孔和背鳍常同时出现。摄食的塞鲸往往按可估测的时间间隔潜水和出水,在两次呼吸之间常位于接近水面的仍能被看到之处。
呼吸时可发出巨大声响,呼吸次数因潜水时间长短而异,通常连续呼吸2~5次,每次间隔18~22秒;成群移动时,呼吸间隔较均匀;单独或成对游动时,多不超过3次,通常只呼吸1次,呼吸间隔可长达1.5分钟或2分钟。
塞鲸喷潮的雾柱高约3~5米,较为稀薄低短,喷潮的间隔约20~30秒,若干次后作一次达15分钟或以上的潜水。
食性与觅食行为
一头塞鲸平均每天要吃大约900千克的食物。在摄食场可聚集较多的塞鲸,它们可以潜入水中5~20分钟,通过大口吞咽和撇食来捕食猎物,用细密的鲸须滤食。
与其他一些大型鲸目相比,塞鲸的饮食更加多样化,但往往一次只捕食一种类型的猎物,包括浮游生物(包括桡足类和磷虾科动物)、鱼类(如刀鲚Coilia mystus、沙丁鱼Sardina pilchardus、秋刀鱼Cololabis saira、鲭鱼Pneumatophorus japonicus、毛鳞鱼Mallotus villosus)和头足纲(包括鱿鱼)。在北太平洋,其主要食物是桡足类,磷虾只占10%左右。在南半球,磷虾是它们的主要食物。
更喜欢在黎明时分进食,在觅食和捕食猎物时可能表现出不可预测的行为。
洄游特性
在北半球,塞鲸在冬季自北向南进行生殖洄游,在夏季游向北方水域进行索饵洄游,但因为受到暖流影响,在暖流区域出现较多,洄游规律性较弱,各年度变化较大。
在中国分布的塞鲸同属太平洋种群,其主要洄游路线是日本本州岛、南千岛、堪察加半岛、阿留申群岛,仅极少数超越阿留申群岛北侧,但不进入白令海峡以北,游向对马海区、东海区及台湾海区数量极少;通过日本海的可能性很少,有些也可能由九州岛西南海区南下游来东海及对马海区,并不达黄海北部。
塞鲸在洄游中常以2~3头为一小群,在食饵密集区可见几十头集群活动。
发声与交流行为
塞鲸会发出中低频发声,包括脉冲串(峰值能量为3千赫兹)、宽带“咆哮”和“嗖嗖”声(100~600赫兹,持续1.5秒)、音调和上扫声(200~600赫兹,持续1~3秒)以及下扫声(100~44赫兹,持续1.0秒;39~21赫兹,持续1.3秒)。两个部分之间有一个频率阶梯,这是塞鲸发声最独特的特征,使其能够与其他鲸目的呼叫相区别。发声的平均持续时间为0.15~0.75秒,平均频率为241~625赫兹。每种叫声都有不同的特征,叫声没有时间上的规律。在北大西洋记录到了下扫叫声(82.3~34赫兹)。科学家们认为这是一种“接触性”的叫声,因为塞鲸一般以单独或以2~5头的小群体进行活动。通过低频率的声音进行长距离的接触,可能使分散的个体协调活动,如喂养或繁殖。
生长繁殖
塞鲸在6~12岁时性成熟,此时体长达到约13米。北太平洋塞鲸的雄性达性成熟体长约12.8米,雌性约13.3米。
雌鲸每2~3年繁殖一次,妊娠期为10.5~13个月。冬季在低纬度温带水域交配和受孕,夏季洄游至高纬度海域摄食,次年冬季在其分布区的低纬度温暖水域产仔。
幼鲸约4.5米长,出生时体重约680千克。雌鲸会先喂养幼鲸6~9个月,幼鲸在体长约9米时,在高纬度海域的摄食场断奶。雌鲸经过约6个月的乏情期在次年冬天的繁殖季进入发情期。
塞鲸的寿命可达到50~70岁。
捕鲸历史
1885至1900年间,有4000头塞鲸在挪威北部海域被捕杀。此后,在北大西洋、北太平洋和南半球都进行着塞鲸的猎捕活动。1960至1970年间,在南极洲被杀的塞鲸超过11万头,南半球和北太平洋的现代捕鲸活动特别密集,塞鲸种群严重枯竭。1950年代末至1970年代中期北大西洋的开发时间较长,强度较低,但北大西洋东部还保持着早期现代捕鲸状态。
1975年起,在北太平洋停止了对塞鲸的商业性捕猎;1979年起,在南半球停止捕猎;1989年起,在北大西洋停止猎捕。2002年,日本在科学许可下恢复了在北太平洋的捕获。从2004年至2013年,每年的捕获量为100头,从2017年起增加到每年134头。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1977年和1980年国际捕鲸委员会(IWC)评估认为塞鲸种群衰退,并且其首次繁殖年龄随之从12~13岁下降到10~11岁,年怀孕率随之从0.27上升到0.37~0.39。
2018年,分别对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和南半球地区采用了传统的确定性年龄结构模型,结果表明塞鲸种群从1948年开始严重衰退,到1970年代达到最低点,随后逐渐恢复,预计2018年全球塞鲸成体的数量约为1948年的30%,且仍在增加。
IWC 承认北大西洋的塞鲸有三个种群划分。新斯科舍省(包括美国东海岸的水域)、冰岛-丹麦海峡以及东部(包括西班牙、葡萄牙、不列颠群岛、法罗群岛和挪威的水域)。西格陵兰拉布拉多海地区没有被分配到上述种群划分,但有塞鲸存在。对北大西洋不同地点的塞鲸进行遗传比较,未发现种群结构的证据,但并不能排除。
在北大西洋的现代捕鲸活动中,大约有1.7万头塞鲸被捕获。此外,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北大西洋捕获的约1.3万头未指定的大型鲸目中,有一部分可能是塞鲸。北大西洋东部的赛鲸种群似乎已经衰退。
1963年到1974年,商业性捕鲸使北太平洋的塞鲸种群从6.3万头下降为1.3万头,可合法捕捞数量从4.2万头下降为0.86万头。自20世纪初开始现代捕鲸以来,在北太平洋地区共捕获了约7万头塞鲸。20世纪60年代,塞鲸捕获率减少了75%。2008-2012年,估计塞鲸总数约为3.5万头塞鲸。塞鲸在北太平洋东部数量较多。
IWC将南半球的塞鲸和其他须鲸一起任意划分为六个纵向界定的管理区。自1978年以来,所有六个地区的塞鲸都被IWC列为保护种群。1905至1979年间,南半球的现代捕鲸记录中有超过20万头塞鲸。
南半球塞鲸的种群数量从1960年约6.4万头下降到1979年约1.1万头,1983年夏季南纬30°以南的塞鲸总数量约为1万头,说明种群数量严重下降。其丰度指数表明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有更持续且严重快速的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塞鲸在管理区之间移动,而这些区域并不对应于种群数量统计上的不同种群。
致危因素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保护举措
保护级别
寄生物
塞鲸鲸须上常见的体外寄生物为Balaenophilus 属和Haematophagus 属。藤壶(Penella)和指球泊来藤壶(Xenobalanus globicipitis)曾有记录,但并不常见。体内寄生物很普遍,棘头虫类如陀螺球茎体棘头虫(Bolbosoma tutbinella)、绦虫纲类如四孔虫(Tetrabothrius affinis)、线虫类如简单异尖线虫病(安尼线虫属 simplex)。
使用与贸易
日本在特别许可下,于2004年恢复了在北太平洋对塞鲸的商业捕猎,捕捞量达到每年100头的水平,2017年增加到每年134头。2018年,IWC科学委员会已经建议,这种水平的捕捞不会损害塞鲸种群。
塞鲸在日本太平洋侧是重要的猎捕鲸种,捕获量占有显著地位。其渔获物在日本国内市场销售。
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塞鲸可提供较多皮下脂肪与红肉,在南极一头塞鲸可最多提供脂肪4吨,在北半球一头塞鲸可最多提供脂肪1.5~2吨。塞鲸身体各部位也有一定价值,如腹膜及舌、鲸须、骨骼、内脏等。
参考资料
塞鲸Balaenoptera borealis, spieces 2000.http://www.sp2000.org.cn/species/show_species_details/9e321476e556469aad8eefd7c1a5a616.2023-02-18
北须鲸.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5013058/http://www.bioinfo.cn/db05/BjdwSpecies.php?action=view&id=587.2023-02-18
Sei Whales (Balaenoptera borealis). Whales on the net.https://www.whales.org.au/discover/sei/seig.html.2023-02-18
Sei Whale, overview, NOAA Fisheries. .https://www.fisheries.noaa.gov/species/sei-whale#overview.2023-02-18
ITIS - Report: Balaenoptera borealis.https://itis.gov/servlet/SingleRpt/SingleRpt?search_topic=TSN&search_value=180526#null.2023-02-18
2019年CITES附录中文版.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http://www.cites.org.cn/citesgy/fl/201911/t20191111_524091.html.2023-02-18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http://www.forestry.gov.cn/main/5461/20210205/122418860831352.html.2023-02-18
Etymology of mammal names. IberiaNature - Natural history facts and trivia.http://iberianature.com/britainnature/miscellaneous/etymology-of-mammal-names-in-english/.2023-02-18
Gingerich, P. Whale Evolution. McGraw-Hill Yearbook of Science & Technology (PDF). The McGraw Hill Companies. 2004.http://www-personal.umich.edu/~gingeric/PDFfiles/PDG413_Whaleevol.pdf.2023-02-18
Shore Whaling: A World Industry. 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30002125/http://etb-whales.blogspot.com/2012/03/shore-whaling-world-industry.html.2023-02-18
McDonald, M. A., Hildebrand, J. A., Wiggins, S. M., Thiele, D., Glasgow, D., & Moore, S. E. (2005). Sei whale sounds recorded in the Antarctic. The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18(6), 3941–3945..https://doi.org/10.1121/1.2130944.2023-02-18
Calderan, S., Miller, B., Collins, K., Ensor, P., Double, M., Leaper, R., & Barlow, J. (2014). Low-frequency vocalizations of sei whales ( Balaenoptera borealis ) in the Southern Ocean. The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36(6), EL418-EL423.https://doi.org/10.1121/1.4902422.2023-02-18
Sei Whale. See Whale Sounds (Balaenoptera borealis).https://dosits.org/galleries/audio-gallery/marine-mammals/baleen-whales/sei-whale/.2023-02-18
Sei Whale, conservation&management, NOAA Fisheries.https://www.fisheries.noaa.gov/species/sei-whale#conservation-management.2023-02-18
《保护迁徙野生动物物种公约》(CMS)附录.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611112003/http://www.cms.int/documents/appendix/Appendices_COP9_E.pdf.2023-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