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七号
神舟七号(简称:神七,英文名:Shenzhou-7)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七艘飞船,执行中国的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和中国首次空间出舱任务。飞船全长9.19米,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舱构成。
神舟七号于2008年9月25日使用长征二号系列运载火箭F型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船载有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三名航天员。在轨期间,翟志刚穿着中国自主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从气闸舱出入口走出,成功实施了中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还进行了一系列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包括释放小卫星、取下安装在船舱外的固体润滑材料试验装置等。9月28日,飞船返回舱在中国四子王旗着陆场安全着陆。
神舟七号飞船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的首次飞行,为下一步建立中国空间站奠定技术基础。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活动,标志着中国正式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
项目历程
背景
1986年,邓小平批准实施“863”计划,计划以载人飞船开始起步,最终建成中国的空间站。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并确定按照“三步走”的战略实施。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1999年11月20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实现了天地往返的重大突破。此后3年里,神舟二号飞船至四号3艘无人飞船试验飞行连续获得成功。2003年10月15日,在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升空后,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2004年12月,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立项正式批复,神舟七号飞船的方案设计和攻关工作启动。2005年4月,完成了轨道舱结构方案设计报告评审;2006年5月,完成了飞船总体方案设计报告评审。
发射
2008年6月12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新闻发言人称,担负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航天员飞行乘组已经确定,3名航天员组成飞行乘组,3名航天员担任候补。
2008年7月10日上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从北京空运抵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下午转运至载人航天发射场总装测试厂房,这标志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进入全面实施阶段。9月5日,用于发射神舟七号飞船的长征二号系列运载火箭F火箭抵达载人航天发射场。9月20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和逃逸塔组合体垂直转运至发射区,标志着神舟七号任务进入最后的发射准备阶段。
9月24日16时,运载神舟七号的火箭开始加注燃料。9月25日18时,三名航天员抵达发射场,确认技术状态后,航天员先后进入神舟七号返回舱。9月25日21时10分,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点火,神舟七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随后,经过火箭抛掉逃逸塔、火箭一二级分离成功、整流罩分离、二级火箭关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等程序,飞船于21时30分正常入轨,神舟七号飞船发射成功。
在轨
2008年9月25日22时42分,医监医生分别与3名航天员进行第一次天地通话,航天员感觉身体良好。9月25日23时19分,在神舟七号飞船飞行第二圈过程中,航天员翟志刚首次从飞船返回舱进入轨道舱开展工作。
2008年9月26日4时04分,神舟七号飞船完成变轨控制,进入距地球表面约343公里的近圆轨道。9月26日10时20分,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开始进行轨道舱状态检查和舱外航天服的组装与测试等工作;航天员景海鹏在返回舱值守,并随时监控飞船运行工况。9月26日21时47分,“飞天”和“海鹰”两套舱外航天服均组装完成。9月26日21时59分,航天员翟志刚与飞控中心试验天地对话。9月26日22时25分,航天员开始穿个人装备。9月26日23时36分,翟志刚着中国自主研发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太空首次亮相。
2008年9月27日13时57分,返回舱舱门关闭,航天员开始进行出舱前准备工作。9月27日14时,神舟七号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决定:翟志刚为出舱航天员,刘伯明在轨道舱支持配合翟志刚出舱,景海鹏值守返回舱。9月27日15时48分,指控中心批准轨道舱开始泄压;神舟七号轨道舱开始进行第一次泄压。9月27日16时22分,航天员穿好舱外航天服。9月27日16时24分,航天员吸氧气排氮气、泄压工作准备完毕。9月27日16时26分,轨道舱开始第二次泄压,当舱内气压降至2千帕时可满足航天员出舱条件。9月27日16时34分,航天员按照指令实施空间出舱活动。9月27日16时39分,在刘伯明、景海鹏的协助和配合下,中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航天员翟志刚顺利出舱,实施中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9月27日16时48分,翟志刚在太空迈出第一步,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开始。9月27日16时59分,翟志刚进入太空舱,并完全关闭轨道舱舱门,完成太空行走。9月27日19时24分,神舟七号搭载的伴飞小卫星成功释放,这是中国首次在航天器上开展微小卫星伴随飞行试验。9月27日21时45分,神舟七号上的三位航天员与家人进行天地通话。
返回
2008年9月28日16时48分,飞船开始进行第一次调姿,随后飞船轨道舱返回舱分离。9月28日16时49分,飞船开始进行第二次调姿,随后开始制动,制动结束后飞船进入正常返回轨道。9月28日17时12分,推进舱与返回舱分离。9月28日17时38分,神舟七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木古朗草原着陆,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安全返回。
2008年9月29日,神舟七号三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乘专机从内蒙古抵达北京西郊机场,随后,三位航天员乘车返回北京航天城。
主要任务
神舟七号任务的主要目的是实施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按计划活动,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同时,开展卫星伴飞、飞行数据终计划等空间科学技术实验。
神舟七号飞船承担的任务主要有:完成航天员出舱活动飞行任务;在整个飞行期间,为航天员提供必要的生活与工作条件;为有效载荷提供相应的试验条件;确保航天员和回收的有效载荷在完成飞行任务后,安全返回地面;飞行过程中,一旦发生重大故障,在其他系统的支持或航天员的参与下,能自主或人工控制返回地面,并保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记录与飞船有关的数据。
系统组成
飞船系统
飞船设计
神舟七号飞船全长9.19米,主体结构分为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部分。
为适应这次航天员空间出舱活动的任务需要,轨道舱取消了留轨功能,新增泄复压、舱外航天服支持、出舱活动通信、舱外活动照明、舱外摄像和支持航天员出舱的气闸等功能,并兼作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舱。
返回舱是唯一返回地球的舱段,飞船起飞、上升到入轨及返回着陆时,航天员都在返回舱内。返回舱舱门与轨道舱相连,航天员通过这个舱门,可以进入轨道舱。返回舱是飞船的指挥控制中心,舱内安装了航天员的座椅和飞行中需要航天员监视和操作的仪器设备,航天员通过这些仪表可以随时判断、了解飞船的工作情况,还可以在必要时人工干预飞船的系统和设备的工作。
推进舱为飞船提供所需动力,舱内安装推进系统发动机和推进剂,飞船电源、环境控制和通信等系统的一部分设备也安装在这里。推进舱外部两侧安装了两个太阳能电池翼,为飞船提供所需电能。
技术创新
为保障航天员的安全与舒适,神舟七号返回舱内的座椅进行了改进。在座椅下面设有一个按照人的形状做的垫子,在受冲击的时候,不会因为某一点接触不好而产生不适。座椅后还有一个缓冲杆,飞船回收之前把那个杆子弹出来,着陆时靠着一定机械的原理缓冲,把冲击力缓冲掉。另外,返回舱侧壁上开设了两个圆形窗口,一个用于航天员观察窗外的情景,另一个供航天员操作光学瞄准镜观察地面驾驶飞船。
为适应航天员空间出舱活动的任务需要,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去掉了留轨功能,重新设计轨道舱,使其变成生活舱和气闸舱的综合体。新增加了泄复压、舱外航天服支持、出舱活动通信、舱外活动照明及舱外摄像等功能,具备支持航天员出舱的气闸功能,并兼作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舱。
围绕在轨实验任务,神舟七号搭载了许多新设备、新材料。飞船搭载了中国第一个上天的中继卫星用户终端,这个用户终端能够大大提高中国中低轨道航天器的测控覆盖能力。为了进行固体润滑材料的在轨实验,在船舱外安装有固体润滑材料试验装置由航天员在出舱行走时进行回收。此外,飞船还完成了伴随卫星的在轨实验。在神舟七号飞船航天员坐椅的下方有一个应急数据记录器(飞船的“黑匣子”),用于记录飞船飞行的重要数据。它能经受相当于15000倍重力的力量冲击,承受超过1000摄氏度的高温等极端测试。它的内部有3个互相独立的存储区,分别用特种钢保护起来。飞船工作期间,只能往“黑匣子”里写入数据而不能读取,待飞船返回地面后,工作人员会使用专门的设备读取,并提供相关技术部门进行分析。
航天员系统
飞行乘组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飞行乘组由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组成。陈全、费俊龙、聂海胜为候补航天员。翟志刚担任乘组指令长岗位,同时也是出舱航天员。刘伯明和景海鹏分别为轨道舱航天员和返回舱航天员。
翟志刚,男,1966年10月出生,黑龙江省龙江人。曾为空军一级飞行员,1998年1月,正式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2003年曾入选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航天员梯队。2005年6月,入选神舟六号飞船载人飞行乘组梯队成员。2008年5月,入选神舟七号航天员乘组。
景海鹏,男,1966年10月出生,山西省运城人。曾为空军一级飞行员,1998年1月,正式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2005年6月,入选神舟六号飞船载人飞行乘组梯队成员。2008年5月,入选神舟七号飞行乘组。
刘伯明,男,1966年9月出生,黑龙江省依安人。曾为空军一级飞行员,1998年1月,正式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2005年6月,入选神舟六号飞船飞船载人飞行乘组梯队成员。2008年5月,入选神舟七号航天员乘组。
陈全,男,1963年出生,四川省遂宁市人。1998年1月,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2008年,入选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乘组梯队。2014年退役。
费俊龙,男,1965年5月出生,籍贯江苏省昆山。曾被评为空军特级飞行员。1998年1月,正式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2005年10月,执行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并担任指令长,同年11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获“航天功勋奖章”。2022年11月,入选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并担任指令长。
聂海胜,男,汉族,1964年9月出生,籍贯枣阳市。曾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1998年1月,正式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2003年9月,入选神舟五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2005年10月,执行神舟六号飞船飞行任务,同年11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获“航天功勋奖章”。2008年5月,入选神舟七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2012年3月,入选神舟九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2013年6月,执行神舟十号飞行任务,担任指令长,同年7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二级航天功勋奖章”。2021年6月,执行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担任指令长。
舱外航天服
神舟七号配备有两套舱外航天服,分别是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和从俄罗斯引进的“海鹰”舱外航天服。“飞天”舱外航天服由中国科研人员历经4年研制,是中国的第一代舱外航天服。总质量120千克,可为航天员舱外活动提供至少4小时生命安全和工效保障,重复使用次数不低于5次。由于体积、重量的限制,神舟七号上的两套舱外航天服只有手套跟随返回舱被带回地面,其余部分随着轨道舱销毁。
在航天服背包内安装有生理信号放大器,主要通过心电电极、呼吸传感器、体温传感器采集提取航天员的生理信息,包括一导心电、一导呼吸、一导体温,并对提取航天员的生理信息进行放大和调理。放大后的生理信号一方面送电脐带有线传输至舱内,另一方面通过无线遥测传输至舱内。在出舱活动任务中,生理信号放大器与中国自主研制的舱外航天服和引进的俄罗斯舱外航天服进行配套。
在航天服下挂包内安装有报警信号发生器,在航天员出舱活动过程中舱外航天服出现“氧少”或“泄漏”等紧急情况时,将产生相应报警语音信号,送遥测子系统进行报警,直到航天员按下消声控制信号才会停止输出报警语音信号。此外报警信号发生器还承担电源变换功能,变换后的二次电源供数管设备使用。
航天食品
神舟七号的航天食品种类总数从神舟六号飞船的40多种增加到80多种,主要新增的有高能压缩食品、常规炒菜产品和水果片。这些食品可分为主食、副食、补水食品、高能压缩食品、即食食品和调品,可供航天员食用6天。此外,还配备有在地面返回等待救援期间的救增食品和水。
根据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变化,航天食品也有一些相应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选用低产气食材,降低出舱航天员在低气压环境下产生腹胀、腹痛的可能性;二是因出舱行走的体能消耗比较大,增加了食品的能量密度,并减小了食品的体积和重量;三是增加了食品种类;四是增加食品包装的可靠性,满足在出舱活动中轨道舱和太空环境相通时航天食品的安全可靠要求。
运载火箭系统
神舟七号飞船由长征二号系列运载火箭F型火箭发射升空。长征二号F型火箭是在长征二号E型火箭的基础上,按照载人航天工程总体任务和技术指标要求而研制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全长58.3米,起飞重量479.8吨,由4个液体火箭助推器和芯一级、二级、整流罩、逃逸塔组成,包括控制系统、故障检测系统、遥测系统、外测安全系统、逃逸系统、箭体结构、动力系统、推进剂利用系统、附加系统和地面设备等10个分系统。
与发射神舟六号飞船载人飞船的那枚火箭相比,用于这次发射的火箭有36项技术改动,可靠性指标从原来的0.97提升到0.98,航天员安全性指标达到0.997,乘坐的舒适性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在火箭的最顶端安装有逃逸塔,在火箭发射过程中以及太空飞行初始阶段一旦发生危及航天员生命安全的故障时,它可以帮助航天员安全脱离险境。
发射场系统
神舟七号飞船选择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主要是因为这里技术保障、测控通信、铁路运输和发配电等配套完善;周围没有没有人口密集的城镇和重要的交通干线,安全有保证;地势开阔,完全满足待发段和上升段航天员救生要求;场区内气候条件干燥少雨,雷电日少,容易满足发射条件。
针对神舟七号任务的特点,发射场系统还进行了4个方面的较大改造,以进一步提高发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一是对火箭燃料推进剂加注系统的流量计进行更新,并增加了可以提供相互验证功能的备份流量计,既确保燃料加注的稳定和精确性,又提高了加注的速度。二是对老化的地面辅助设备进行了改造。三是发射模拟训练投入使用。以模拟化的手段,实现发射场全系统、全流程、全人员的综合训练,有效提高了参加航天发射人员的技术水平。四是更加重视对可能出现问题的预控。对关键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进行了全面的量化评估,使操作人员对设备的工作技能、状态、风险做到心中有数,相应的保障措施和应急措施能够提前准备,确保任务万无一失。
测控通信系统
三个中心
为了更好地完成神舟七号飞船的测控通信任务,测控通信系统除了对一些光学、天基雷达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之外,对东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市和北京三个中心也作了大量改进,尤其是北京中心,进行了计算机系统软硬件的全面升级。东风中心的支线系统进行了换代,西安中心在前期其他卫星任务中也作了相应改造。
陆上测控
参加神舟七号任务的测控站,国内部分基本不变,仍为5个固定测控站,两个活动测控站,但是,位于主着陆场的活动测控站首次为测控通信系统提供支持,承担伴飞卫星的测控通信任务。国外的测控站则在神舟五号、神六时使用的纳比米亚站、马林迪站和卡拉奇站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智利的圣地亚哥站。
海上测控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海上测控由以往的4艘远望号测量船变为5艘。除了远望一号测量船、远望2号测量船、远望3号测量船船参加任务外,首次参加航天测控任务的远望五号、远望六号测量船船是中国自主研制设计的第三代航天测量船;船上装有S波段统一测控系统、C波段统一测控系统和C波段脉冲雷达通信等大型测控通信设备,能够完成对火箭、卫星、飞船等各类航天飞行器的海上跟踪测控任务,并能与任务中心进行实时通信和数据交换。
天基测控
在2008年发射的中国第一颗中继卫星“天链一号”在本次任务中首次投入使用,承担天基测控任务。天链一号的加入使神舟飞船的测控覆盖率由原来的12%提高到60%左右。
着陆场系统
着陆场系统分为主着陆场、副着陆场、陆上应急搜救、海上应急搜救、通信和航天员医监医保5个分系统。在神舟飞船的历次回收中,飞船返回舱都在主着陆场成功回收。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飞船的主着陆场都是在四子王旗的北部地区。主着陆场的正常降落范围是一个60公里乘60公里见方的区域,其外围还有一个应急扩大区,范围扩大到170公里。考虑到气象的原因,还设置有一个副着陆场。副着陆场位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东南部分,其正常区域范围和扩大区域范围与主着陆场相当。主着陆场和副着陆场是载人航天任务的正常着陆区,正常情况下返回舱主要回到这两个地方。除了主、副着陆场外,还设置有若干应急着陆区。应急着陆区的选择比较复杂,要能够覆盖飞船上升段和运行段,以应对这期间随时可能发生的应急事件,确保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与神舟五号、神舟六号飞船相比,神舟七号搜救方案改变了搜救模式,将原来“空中为主,地面为辅”的模式改为“空中救援航天员,地面处置返回舱”,所有针对航天员的搜救工作都由空中力量完成。其中,空中的直升机搜救分队,使用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来进行导航和定位,这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次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使用。参加搜救的6架直升机上除了搭载了搜救队员和医生之外,每架直升机上还携带了处置返回舱的工具,只要发现目标就会降落,协助航天员出舱。
主要成果
出舱活动
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由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执行。2008年9月28日16时34分,经多次状态检查及确认,在神舟七号飞船进入远望3号测量船船测控区时,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向航天员下达出舱指令。16时35分,翟志刚经过努力开启轨道舱舱门,穿着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以头先出的方式实施出舱活动。随后,他朝轨道舱固体润滑材料试验样品安装处缓缓移动,取回样品,递给航天员刘伯明。在完成各项任务后,翟志刚以脚先进的方式返回轨道舱,关闭轨道舱舱门,完成了舱门检漏工作。整个出舱活动持续时间25分23秒。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释放伴星
在神舟七号飞船轨道舱前端安装有一颗伴飞小卫星。这颗伴飞小卫星是一颗独立运行的微型卫星,质量大约40公斤,全部载荷不足10公斤,含测控通信、照相、热控、自主导航定位、星务管理等系统。其主要承担着“在轨释放实验验证、飞船照相观测、返回后变轨追踪”三项任务。
在神舟七号飞船升空后,北京飞控中心通过发送遥控指令和注入数据,逐步实施对星上部分设备加电、星上飞行程序设置和卫星释放准备程序启动等动作。伴飞小卫星释放后,以缓慢速度逐渐离开飞船,并对飞船进行摄像和照相。之后,存储图片通过测控网传回地面。航天员返回后,北京飞控中心控制伴飞小卫星逐步接近轨道舱,并最终实现围绕轨道舱飞行。
2008年9月27日19时24分,伴飞小卫星释放成功,这是中国首次在航天器上开展微小卫星伴随飞行试验,这一试验可以为中国以后实现空间站交会对接积累技术经验。
舱外取物
在神舟七号任务中,首次进行了固体润滑材料在空间的暴露试验。试验装置安装在神舟七号的舱外,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可提起来的样品台,另一部分是样品台底座。在样品台双面共放置了80片、总计15种材料。考核的重点因素是原子氧对材料的影响,附带考核紫外线对材料的侵蚀作用。选出的15种材料基本上可分为三大类:润滑薄膜材料,润滑涂层系列和润滑组合材料系列。
神舟七号航天员出舱活动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取下安装在船舱外的固体润滑材料试验装置。这个装置具有自锁功能,保证在发射和在轨运行期间,样品台能固定在底座上。而航天员取下材料只需单手进行“拨、拉、压、提”4个动作,就可以把样品台和底座分离。试验装置在空间只需进行一次解锁操作,但为了确保这一次的成功,设计人员在地面进行了2000多次的解锁试验。
天链一号
在神舟七号飞船的推进舱安装有中继卫星终端,该终端通过中国首颗中继卫星“天链一号”,与地面接收站进行数据传输试验。这是天链一号首次在载人航天飞行中应用,此次只是试验性质,主要目的是为下一次航天任务应用做准备。
航天育种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搭载了多种生物种子和菌种,进行太空诱变育种试验。包括珍稀濒危林木种子、花卉、园林植物和锵鱼卵等。这些试验旨在利用太空环境的特殊性,培育出更优良的新品种。
获得荣誉
2008年9月28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在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做出突出贡献的7个先进集体全国五一劳动奖状、17名先进个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2008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决定,授予翟志刚同志“航天英雄”、刘伯明和景海鹏同志“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航天功勋奖章”。
2009年1月14日,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荣获曾宪梓载人航天基金特别贡献奖,分别获得80万元的基金奖励。
评价与意义
意义
一是神舟七号任务作为中国首次探月工程圆满成功之后,中国航天在世界舞台上的又一次精彩亮相,它承载着中国全国人民对航天事业的新期待;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憧憬。二是神舟七号任务的成功,进一步提升中国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此次任务突破和掌握了航天员空间出舱的关键技术,首次进行航天员出舱活动、实行航天员太空行走,使中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三个掌握太空出舱技术的国家。三是神舟七号任务的成功完成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跨越。
评价
神州七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中国国家电视台对整个过程进行了直播,太空行走计划将使中国逐渐接近建设空间站和探月的目标。——法国电视二台
载着三名中国航天员的神舟七号太空舱按计划返回地面,中国从而成为继美国和苏联之后第三个完成人类太空漫步的国家,这标志着中国成功地向太空强国迈出了一大步。——瑞典瑞通社
中国的神舟七号飞船在完成了历史性的航天员太空行走后返回地球。神舟七号的成功是中国继2003年首次实现载人飞行后,航天计划迈出的又一大步。——罗马尼亚国家通讯社罗通社
太空行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太空探索能力,它将成为中国太空探索中的一个新里程碑。——卢杰(美国华裔宇航员)
神七航天员出舱行走表明中国具备了在太空中进行更为复杂操作的能力,将为中国未来建设空间站打下基础。——菲利普·威尔肯斯(前国际宇航联合会负责人)
国际合作
2004年4月,中国从俄罗斯购买九套舱外航天服,包括三套供飞行用的“海鹰”舱外服,两套供低压训练用的舱外航天服,四套供水槽训练用的舱外航天服。在神舟七号任务中两名中国航天员分别穿着“飞天”舱外航天服和“海鹰”舱外航天飞实施出舱服务,俄方专家实施了全过程的服务。
文化产品
2008年9月26日,中国国家博物馆监制发行“神州七号纪念金条”,每套“神舟七号”纪念金条包括两条25克AU9999金条、一个神舟七号航天员太空行走模型和一份防伪收藏证书。其中一根金条,正面雕铸有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名“神舟七号”航天员的授权肖像,背面雕刻了三名航天员的亲笔签名;另一根金条雕铸着“神舟七号”太空遨游图和航天员太空形象图,背面是有关“神舟七号”升空的概述。此外,还有一个由中国航天员中心特别限量提供的“神舟七号”航天员太空行走模型。
2008年10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国首次太空行走成功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2枚,其中金币1枚,银币1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
参考资料
Shenzhou-7 sets standard for China-made products.中国网.2023-03-19
什么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一文带你了解.中国网.2023-03-19
神舟七号飞船研制队伍宣誓即将奔赴酒泉发射中心.中国政府网.2023-03-19
新华社:新闻背景: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二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2023-03-05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抵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载人航天工程.2023-03-05
神七飞船返回舱在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着陆.新浪新闻.2023-03-13
神七飞天组:三人都是42岁.新浪新闻.2023-03-15
神舟七号任务成功实施我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国家航天局.2023-03-19
“神七”3个舱段的用途.新浪新闻.2023-03-14
神箭冲天.新浪新闻.2023-03-15
翟志刚实现中国首次太空出舱.新浪新闻.2023-03-13
神七成功释放小伴星.新浪新闻.2023-03-13
4个动作完成舱外取物任务.新浪新闻.2023-03-13
“神七”飞天将带给我们什么.新浪军事.2023-03-19
港报:中国将更有能力对人类社会发展作贡献.新浪新闻.2023-03-19
载人航天扬国威——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23-03-18
探寻中国空间站建造之路 “太空家园”即将三舱合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2023-03-18
神舟之路回础.新浪新闻.2023-03-18
新闻背景:中国神舟七号飞船研制大事记.中国新闻网.2023-03-18
3名航天员组成神七航天员飞行乘组.新浪新闻.2023-03-12
发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火箭运抵载人航天发射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2023-03-05
“神七”待冲天.新浪新闻.2023-03-18
神七运载火箭16时开始加注燃料.新浪新闻.2023-03-17
中国神舟七号飞天全记录.新浪新闻.2023-03-13
今16:30航天员出舱.新浪新闻.2023-03-14
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变轨.新浪新闻.2023-03-14
神七运行正常.新浪新闻.2023-03-13
神七释放伴飞小卫星传回首张飞船全景照.新浪新闻.2023-03-13
神七航天员与家人进行天地通话.新浪新闻.2023-03-14
神舟七号飞船进入正常返回轨道.新浪新闻.2023-03-17
17:12推进舱与返回舱分离.新浪新闻.2023-03-17
神七获得圆满成功 翟志刚艰辛三步刻入历史.新浪新闻.2023-03-13
神七航天员返回北京受到热烈欢迎.新浪新闻.2023-03-13
神舟七号将从酒泉发射中心发射场发射.新浪新闻.2023-03-17
神七飞船将承担六大任务.新浪新闻.2023-03-18
江西范围内肉眼可看神七.新浪新闻.2023-03-14
总设计师详解神七飞船新变化.新浪新闻.2023-03-18
小卫星这样实现伴随飞行.新浪新闻.2023-03-14
飞船“黑匣子”耐1000℃高温.新浪新闻.2023-03-15
神七藏有“黑匣子”能耐高温能受重击.新浪新闻.2023-03-15
“神舟七号”: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3-04-14
翟志刚将担任乘组第一次设置指令长岗位.新浪新闻.2023-03-14
神七航天员乘组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简历.新浪新闻.2023-03-18
人物 | 专访退役航天员陈全:飞行永不言怠.微信公众平台.2023-04-23
费俊龙同志、邓清明同志、张陆同志简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2023-04-23
聂海胜同志简历.今日头条.2023-04-23
探索浩瀚宇宙 迈向航天强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飞天全景扫描.新华网.2023-04-23
为何中俄航天服并用?.新浪新闻.2023-03-13
翟志刚着“飞天”舱外航天服首次亮相太空.新浪新闻.2023-03-15
神七傍晚返航.新浪新闻.2023-03-14
神七今日将进行卫星数据中继试验.新浪新闻.2023-03-14
紧“盯”航天员生命安全.新浪新闻.2023-03-14
更加个性化、人性化的航天食品.中国载人航天工程.2023-03-18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将用长征二号F型火箭进行发射.中国政府网.2023-04-23
神舟七号将用长征二号F型火箭发射.新浪新闻.2023-03-18
“四爪鱼”实乃“救生艇”.新浪新闻.2023-03-15
我国载人航天发射场为何选址酒泉?.新浪新闻.2023-03-15
神七发射场总设计师:4大改造保神七发射成功.新浪新闻.2023-03-18
神七测控网与神五神六任务有何不同?.新浪新闻.2023-03-15
数千项应急预案为神七保驾护航.新浪新闻.2023-03-18
两艘新一代航天测量船投入神七测控.新浪新闻.2023-03-18
神七飞行控制应对三大难题.新浪新闻.2023-03-15
专家称神七伴飞小卫星不具攻击性.新浪新闻.2023-03-18
神舟七号返回舱舱门关闭 神七返回阶段开始.新浪新闻.2023-03-13
飞船主着陆场的系统已经全部就位.新浪新闻.2023-03-13
神舟七号任务着陆场的布局和力量配置.新浪新闻.2023-03-13
专家细说神舟七号飞船着陆场与着陆区.新浪新闻.2023-03-14
神舟七号飞船着陆场系统有哪些新变化?.新浪新闻.2023-03-14
国产“北斗星”首次亮相载人航空.新浪新闻.2023-03-13
16:50空中搜救直升机开始行动.新浪新闻.2023-03-16
中国成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国家.新浪新闻.2023-03-13
伴飞卫星:个子小 任务重.新浪新闻.2023-03-13
固体润滑材料试验锁紧装置秘密多.新浪新闻.2023-03-16
翟志刚19分35秒“走”9165公里.新浪新闻.2023-03-16
神七还将进行卫星数据中继试验.新浪新闻.2023-03-14
我国首颗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发射成功 神舟七号测控覆盖率将达60%.新浪新闻.2023-03-14
伴随卫星绕飞轨道舱中继卫星开启天基路.新浪新闻.2023-03-15
首次搭载三峡珍稀濒危植物种子上天.新浪新闻.2023-03-14
濒危植物上太空育种.新浪新闻.2023-03-14
沈阳协合四菌种搭神七问天.新浪新闻.2023-03-15
神六太空花卉因长势好花蕾多入选北京奥运用花.新浪新闻.2023-03-18
厦门锵鱼卵将乘“神七”游太空.新浪新闻.2023-03-18
全总授予神七先进集体个人五一劳动奖状奖章.新浪新闻.2023-03-13
中央授予神七航天员荣誉称号奖章的决定(全文).新浪新闻.2023-03-12
神七3位航天员分获80万航天基金奖励.新浪新闻.2023-03-12
神七宇航员出舱活动定于发射次日16:30.新浪新闻.2023-03-18
外国媒体积极报道和评价神舟七号飞行圆满成功.中国政府网.2023-04-14
王兆耀介绍神七飞行任务中有关中俄合作情况.新浪新闻.2023-03-17
“神七”纪念金条发布.新浪新闻.2023-03-14
央行将发行我国首次太空行走纪念币(组图).新浪新闻.2023-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