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黄河东流去

黄河东流去

《黄河东流去》是由李准所著的长篇小说,分为上下两册,先后于1979年和1984年出版。

该作品是以一九三八年日本侵略军进入中原,豫、皖、苏三省四十多个县被淹没致使一千多万人遭灾的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了这场大灾难的受害者——难民,在家园被毁以后,面对绝望,如何活下去的故事。歌颂了黄泛区人民从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八年与深重灾难斗争的精神。

《黄河东流去》对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强烈彰显和对中原地区民众正面思想品质的大力张扬都是有着重要影响的。并且该作品于1985年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以及2019年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丛书。

成书背景

时代背景

黄河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源头,它与文学的关系源远流长。1938年6月,为阻挡日军沿陇海铁路西犯,蒋介石接受“以水代兵”的建议,下令军队炸开河南省郑州市区北郊17公里处的黄河南岸的渡口——花园口决堤,造成人为的黄河决堤改道,形成大片的黄泛区。洪水淹没了河南、安徽、江苏省三省共44个县,一千多万人受灾,死亡人数达百万。史称花园口惨案或花园口事件。由于生态被破坏,洪灾直接导致了1941-1943年间的大面积旱灾和蝗灾,这便是饿死300余万人的“河南大饥荒”。1947年黄河决口合堤,在此前后灾民陆续返乡。这场大灾难的见证人,就是李準。黄泛区人民在这种大动乱千百万人的大迁徙中规模是很大的,如同李準所说:“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流民图,但规模最大、历史最长的恐怕要数这一次。中国历史上也有很多大迁徙,但人数最多、区域最广的,也要算这一次。”黄泛区人民的苦难史是旧中国人民苦难史的典型缩影,是历史的一部分。不仅如此,在这次大灾难、大汗徙中,黄泛区千百万人民以自己的智慧,坚韧和而肉谱写了一部悲壮的可歌可泣的生命之歌。

个人背景

1942年,李準14岁时,因河南省大旱,家境贫困而辍学,并随河南逃荒难民到西安市度过了近半年的流浪生活,也是在彼时他接触到了黄泛区的难民。21岁时,他作为农村银行的受托人前往黄泛区,向家乡的农民提供种子和农业工具。在“文革”时期,李準被打为“黑帮”,在黄泛区农村生活了三年多。在这期间,李準结交了许多难民朋友。他的儿子李澈在他的《温暖的记忆》一文中说,“星移斗转,阴差阳错,父亲在村里生活了三年多,他熟悉了几十个农民的家史,积累了生活,积累了情感,积累了细节,更加坚定了李準对中国农村图景的勾画和农民命运的描写的愿景,也为后来的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文化大革命,作为活跃在文坛的作家,李准创作了很多备受瞩目的作品,其中也有引起巨大反响的作品,《大河奔流》正是李在“文革”后期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1974年,刚刚恢复故事片创作的北京电影制片厂约请李凖创作剧本,到1975年,《大河奔流》剧本初稿完成,写的是黄泛区人民在旧社会受的苦,写了农民和土地、农民和黄河的感情,以及农民用他们的劳动、斗争,在创造新的历史。但作家有时缺乏对生活本质的明确理解和对生活的独立见解,因此,他的一些作品不足以真实客观地反映现实生活,这是后来摆脱左派文学思想迷雾的李准的深刻认识,也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和自己曾经与难民生活过的经历,他开始创作真实的作品——《黄河东流去》,开始描写真实的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黄泛区人民的生活,表现中原地区的农民在黄河大泛滥中的生活遭遇。《黄河东流去》上集完成于1979年,下集完成于1984年。

主要内容

《黄河东流去》以赤阳岗村的李麦、王跑、蓝五等七个家庭的主要成员流亡逃荒为叙事线索,形象地描绘了赤阳岗村这七户农民家庭在洪灾中背井离乡的坎坷命运和不同遭遇,并历时8年从失去家园到重建家园的血泪史、抗争史和奋斗史,以及洪灾中其他不同阶级和阶层人物命运的变迁史。

李麦是一个坚强的劳动妇女。她曾挎了十几年的要饭篮子,牵着瞎眼的父亲从豫东老家要到信阳,又要到湖北,后来又从南阳市要回到赤杨岗,和父亲给海骡子推了七八年的磨,父亲累死在磨道里,随后丈夫又被害死。逃难途中,她一直鼓舞着大家,给大家带来慰藉和笑声。最后,她领着大家踏上了归乡之途,和新四军一道重建自己的家园;王跑一家逃难来到洛阳市,靠着木匠手艺,积攒了两年积蓄,但最后又被陷害,被逼无奈,王跑只得又逃回老家,靠开荒打鱼度日;长松杨杏一家孩子多,逃难途中受尽煎熬。为了生存,将女儿秀兰卖给人家,小女儿玉兰也“自卖自身”,给人家当小老婆,用卖身的30块钱为全家换来了60斤高粱。到年关,家里又断炊,长松豁出命去到车站偷粮食,为救邻居李锁被军警打成重伤,家里倒了支柱无以维生。杨杏忍痛将最小的女儿小响卖给了“吉庆里”妓院。小建小强不忍心再失去一个亲人,他们多方寻找,最后,在四圈和“大五条”的热心相助下找回了妹妹;海老清一家没有儿子,只有两个闺女爱爱和雁雁。为了生计,两个女儿的人生与爱情之路也是困难重重;春义和凤英一对年轻夫妇在逃难中经受了一场悲欢离合,最后是凤英病了一场,关了二人合伙的饭铺,开个小成衣铺维持生计,她还托人给春义捎去了半两金子,算是他的在饭铺的辛苦钱;徐秋斋是一个落魄书生,一个算卦先生。他曾以他的智慧为赤杨岗的人们从海骡子的斧下保护了大杨树,为李麦向海骡子索回装殓费。黄水来时,他凭着丰富的经验,让大家赶紧上沙岗。逃难在寻母口时,他以正压邪,大闹盐行,为几个素不相识的妇女追回了被盐商骗走的盐,并为梁晴找到了李麦和天亮。他还巧施小计,为王跑从恶霸褚元海手中要回了驴价,又为惨死的雪梅向孙楚庭要到了装殓费。徐秋斋以他的智慧、见识和品格,成了赤杨岗农民中智慧的核心,成了 “村民之魂、民族之魂”。

人物介绍

徐秋斋

徐秋斋是赤杨岗的一位平民知识分子。他出身贫寒,受过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会卜课算卦看阴宅阳宅,教过蒙学,逃过难,谙熟人情世态。徐秋斋坚定地反抗着这个黑暗社会的压迫,他进行斗争的方式,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他重情重义、品德纯正,由于感念妻子宁可饿死也留给他一斗麦之举,他终生不再娶。

李麦

李麦是《黄河东流去》重点刻画的人物。她意志坚强、大胆、泼辣、豪爽、热情、乐于助人,她遇事从不悲观消极,甚至坐以待毙,是一个“不信神的女人”。作品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情节,细致地描写了她这些鲜明的性格特点, 真实地展现了她在斗争中逐步成长的过程。

王跑

王跑是一个贫穷的农民,他勤奋、努力、聪明,虽然这些都是他性格的本质和主流方面,但小说主要展示了他的另一面性格,他的私心和他的“钱脑袋”以及短浅的目光。他自私自利,但他没有伤害他人的心;他很聪明又狡,但又不失一种憨厚的本质。

梁晴

她是船民的女儿,在天真单纯活泼的年纪遇到了灾难,但她不屈服于生活。她独自一人寻找李麦和海天亮的一家。在葫芦湾抢粮失散后,又同徐秋斋、小嫦娥流落到长安街头,为了肩负起三口人生活的重担,她努力帮人修补袜子鞋底,到工厂工作。严酷的生活使她迅速成熟,并严格考验着她从劳动人民中获得的美好品质。她照顾徐秋斋和小嫦娥,上老下小,同时坚决拒绝工厂中科长的甜言蜜语和粗暴纠缠。

玉兰

是作品中命运最悲惨的姑娘。作为长松家众多子女中的一个,玉兰深知自己和姐姐秀兰在家庭中的位置是极其尴尬的,因为“她们在家庭里的地位也是最下层的”。在饥饿肆虐的日子里,“少女们的饥饿是更为可怜的”。所以,当玉兰看到姐姐秀兰为给家人换得80斤口粮而自愿被卖给人贩子后,她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而独自悄然离开家找人贩子,将自己卖给洛宁县石涧村的老地主张汉臣做妾,最终在张汉臣老婆的折磨下小产身亡。

主题思想

表达民族灵魂是中原地区新文学中抒写民族灵魂总主题的延续和深化,《黄河东流去》的主题也是表现农民的生活,但它在表现方式和表达民族灵魂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黄河东流去》体现在不同性格和命运的农民,不同家庭的悲喜离合,不同时间和场所所反映的共同精神形象,可以概括为顽强智慧的生存意志,同情互助的凝聚力,舍身自我牺牲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灵魂光荣的一面,这种民族灵魂是在困难的环境中为个人生存而塑造的,它植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伦理原则、行为规范和道德精神。

小说不仅展示了灾难的残酷,也描绘了民众穿透苦难的力量,展现了农民对土地与农耕生活的深刻眷恋、对乡村道德和朴素伦理的坚守,以及面对灾难的强大韧性。作品突出了这些普通农民被抛在绝望的边缘时,但始终保持对生的信念,对活的欲望,体现了艰苦卓绝的吃苦精,反映了黄河儿女的苦难命运和他们为求生存而作的勇敢搏斗。

写作特色

{深沉的幽默风格}

《黄河东流去》从人物本身的内在性格中发掘存在幽默的因素,从人的精神本质上肯定幽默的具体内容,这从根本上区分了幽默和滑稽、笑话、打诨和嘲笑之间的区别。即使在小说中人物没有欢快的笑声,也无法引起读者的开怀大笑,但作品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展现了深厚的道德力量,读者在笑声中意识到了这个人的精神品质、自信的智慧和高尚的情操。

{民族特色}

小说想要表现出民族特色,通过对各个地方的风俗描写,注重使用白描和通过语言和行动塑造人物,民谚民俗音乐的引用。它展示了一幅历史画卷、一幅农民形象长卷和一幅民族灵魂画像,充分展示了细腻牢固的家庭结构、质朴又丰富的情感联系和毫不含糊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观念。

{塑造真实的人}

在《黄河东流去》中,将一个人的缺点作为人物的性格之一,并没有塑造出一个洁白透明的人,而是表达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塑造了一个真实可靠的形象。

例如李麦,作品通过一系列的情节,描写了她鲜明的性格特点,真实地展现了她在斗争中逐步成长的过程。她体贴帮助四圈母子,表现了她的善良温厚和慈爱;她周济长松,照顾申奶奶,体现了她对阶级亲人的关切和同情;她主持操办春义和凤英的婚事,显示了她的热情、干练。作者写这一切时,把李麦写成一位巾帼英雄,一个“高大全”式的人物,她也有个人的苦恼与欢乐,也有自身的希望与追求,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的人”。

重要获奖

《黄河东流去》的上下册先后于1979年和1984年由北京出版社出版问世,并于1985年获得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2019年9月23日,该小说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作品评价

河南省评论家孙荪深入研究后,总结《黄河东流去》的美学风格是“悲中见壮”。

诗人、文艺评论家光未然在《黄河东流去》序言中,评价李準的语言“带有河南农村的乡土气息,而淘洗了过于生僻粗野的东西。”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裴艳艳评价:“《黄河东流去》以及被改编的电影文学剧本《大河奔流》中蕴含着丰富的性别文化内涵,揭示出特定历史背景下男女两性所面对的爱情、婚姻、家庭、地位等诸多社会生活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评论家何恩雨评价《黄河东流去》:“这部作品的意义在于它的过渡性,这是一部承上启下的作品, 是从十七年的文学观念传统向新时期文学观念革新过渡的作品。”

参考资料

《黄河东流去》:一部“悲中见壮”的史诗.中国作家网.2023-03-22

李凖:讲“黄河故事”的作家 .中国作家网.2023-04-16

黄河东流去.豆瓣阅读.2023-03-22

Forbidden.中国作家网.2023-03-22

Forbidden.中国作家网.2023-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