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李准

李准

李准(1928年5月17日~2000年2月2日)曾用名:李铁生,改名:李,出生于洛阳市孟津县,蒙古族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内地的现实主义作家、剧作家、电影编剧。李准曾先后在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任职。

李准1928年出生,自幼接受启蒙教育,1941年退学,1943年在学徒期间,阅读大量文学作品,1945年与邻村董冰结婚。李准于1947年开始编写一些旧的戏曲剧本以供演唱。1951年,创作了《婆婆和媳妇》《卖西瓜的故事》《我没有耽误选举》等短篇小说、故事,在1953年9月,李准创作了短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1954年1月26日,《人民日报》转发了该小说。1956年,李准参加周总理召开的文艺座谈会。1961年李准的短篇小说《李双双小传》出版发行;1962年,他担任喜剧电影《李双双》的编剧。文革过后,李准进行电影剧本创作,先后编写了电影剧本《牧马人》《大河奔流》《双雄会》《失信的村庄》等,其中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被称为“立体的流民图”。1964年李准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74年开始酝酿写作《大河奔流》,1976年完成第二稿。1985年,李准与李存葆联合担任剧情电影《高山下的花环》的编剧。1986年,他继续担任《大漠紫禁令》与《失信的村庄》的编剧。1987年,李准出任电影《曹雪芹梦断西山》的顾问。1988年,他编写了电影《黄河东流去》的剧本。1991年,李准为电影《清凉寺钟声》编写剧本。1993年,他担任了电影《老人与狗》的编剧。随后在1996年和1997年为电影《炎黄二帝》及《YanHuangErDi》编写了剧本。2000年2月2日,李准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

李准的电影作品《李双双》荣获第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编剧奖;《高山下的花环》则为他赢得了第五届第2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在文学领域,1985年,李准的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摘得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至2019年,《黄河东流去》被选入“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李准于1928年5月17日在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麻屯镇下屯村出生,出身于乡村教师兼小地主家庭。自幼接受启蒙教育,后于麻屯小学以“李准”为学名就读。1940年考入洛阳县常袋镇达德中学,因家境贫寒及1941年河南省大旱,初中一年级后辍学,流落至西安市,后返回家乡自学古典文学,包括《史记》、《古文观止》等,奠定文学基础。1943年,迫于生计,李准在洛阳车站恒源盐栈任学徒,期间受师兄影响,广泛阅读中外文学作品,如列夫·托尔斯泰鲁迅等作品,激发了对文学的浓厚兴趣。1945年,转至麻屯镇邮政代办所任邮递员,在职期间保持自学习惯,通过阅读大量报刊杂志了解社会百态,同时积极参与社区服务,与各类人群建立深厚联系,为其文学创作积累了素材。李准自述其社会经历为“大学”,其作品人物多源于此时期对社会的深入观察与理解。1945年,李准与邻村的董冰结婚。董冰出身农村,不识字。两人同岁,由双方父母亲包办,在他们一岁时定下“娃娃亲”。董冰熟悉很多农村的人物和语言,对李准后来的创作有不少帮助。婚后,两人共育有6个孩子。

解放前

1947年,李准加入村镇上的业余剧团,不时编写一些旧的戏曲剧本以供演唱,这是他剧本创作的最早尝试。此外他还在洛阳的报纸上发表了关于岳飞之死的历史小说《金牌》和散文《中国最早的报纸》,这两篇习作成为他的处女作。1948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陈攻占洛阳后,李准经石黎明的介绍,进入中州农民银行豫西分行(后改为人民银行)当职员,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1948年底,李准继续学习创作,在《河南日报》上发表过十篇生活故事。《卖马》是他第一个集子,收了六篇生活故事。

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后,李准于1951年调到洛阳市干部文化学校任语文教员。在教学之余,他勤于笔耕,先后创作了《婆婆和媳妇》《卖西瓜的故事》《我没有耽误选举》等短篇小说、故事,发表在《河南日报》上。

1953年9月,为了宣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李准根据对当时农村生活实际情况的深入观察和认真思考,创作了短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该著作在1953年11月20日《河南日报》发表后,受到读者的欢迎。12月,河南人民出版社为该小说出单行本时,改名为《不能走那条路》。

1954年1月26日,《人民日报》转发了该小说。李准因此而成名,于1955年调入河南省文联,开始从事专业文艺创作,并当选为河南省第一届人大代表。1955年,这是李准从事专业文艺创作的开始。在司马村务农近两年的时间里,创作了《孟广泰老头》《农忙五月天》《冰化雪消》等近十篇小说,还写了几篇散文。1956年,李准以《人民日报》特约记者的身份,到东北地区十二个大中城市进行采访。在黑龙江省酝酿写电影文学剧本《老兵新传》。此外,还写了《野姑娘》《妻子》等近十篇小说,出了短篇小说集《野姑娘》、《农忙五月天》。写了《在沸腾的生活里》《半夜来客》等十多篇散文、特写。这一年,李准到北京电影学习班学习了三个月。1956年,李准参加周总理召开的文艺座谈会。1957年,李准开始从事电影文学的创作。这一年他在上海写了《老兵新传》《小康人家》等电影文学剧本。此外,他还写了《“三眼铳”掉口记》、《没有拉满的弓》等十多篇小说。写了《到农村去》《春到三门》等散文,出了短篇小说集《芦花放白的时候》。1958年初,李准第二次到登封市马寺庄落户。在农村一多的时间里,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干劲,激起了他的创作热情。这一年他创作了《夜走骆驼岭》《参观》等小说。创作了《马小翠的故事》《文村散记》等十多篇散文、特写。出席了全国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这一年,李准的小说《灰售的帆篷》《芦花放白的时候》和《信》(原名《妻子》)等。1959年,李准到全省十多个县进行了采访,创作了《两匹瘦马》《两代人》等小说,这一年他出了《不能走那条路》《车轮的辙印》《夜走骆驼岭》等三个短篇小说集,创作了《且看今日之中原》、《朝霞满天》等散文特写。李准编剧的电影《老兵新传》获得了国庆十周年优秀影片的光荣称号。这一年,他继续当选为河南省第二届人大代表。1960年2月,李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出席了全国群英会,在全国第三次文代大会上,被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同年,李准第三次到郑州郊区祭城公社落户,并担任该社社长。这期间,他创作了《李双双小传》《耕耘记》等短篇小说,改编了《耕云播雨》,还和康濯合写了《东方红》等电影剧本。

文革前

1961年,李准到北戴河疗养半年,创作了短篇小说《春笋》,并开始创作长篇小说《沧桑路》。这一年,他出了短篇小说集《李双双小传》,发表了电影剧本《喜旺嫂子》(即《李双双》)。根据周总理在新侨会议上讲话的精神,他满腔热情地为上海电影制片厂写了一部歌颂革命烈士的电影剧本《吉鸿昌》(即《壮歌行》)。1962年至1963年,李准创作了短篇小说《进村》《麦仁粥》,出版了小说剧本集《春笋》,创作了电影剧本《龙马精神》,出版了电影剧本选《走乡集》。此外,还和人合作改编了七幕豫剧《李双双》,出版了文艺论文集《情节、性格和语言》。1964年李准创作了短篇小说《清明雨》。同年,他到荣阳县参加“四清”运动,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被选为中国青年联合会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文革时期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爆发。李准受到迫害,写作权利被剥夺,作品被批判。此后数年在批斗、挨打、抄家、“牛棚”中艰难度日。长篇小说《沧桑路》手稿约十五万字被抄走,家中财物也被抄尽,至今未有下落。1969年,李准第四次全家下放到西华县西夏公社屈庄生产队劳动。林彪、“四人帮”的文化专制主义,迫使李准多年不能发表作品,但在农村期间,李华却受到了贫下中农的欢迎,了解到了大百多户人的家史,他的生活仓库也因此得到了新的补充。应贫下中农的要求,他为一些终老的农民做了“祭文”,还写了《三打钟》《榆树记》等几个小戏,供农村剧团演出,未公开发表。1973年初李准回到郑州市,1973年9月,被北京电影制片厂借调到北京。为北京电影厂写作电影剧本《大河奔流》。1974年开始酝酿写作《大河奔流》,1976年完成第二稿。1976年4月5日,“天安门事件”爆发。李准参加了“天安门群众运动”。10月,打倒“四人帮”,举国欢腾,万民同庆。李準得到了第二次解放。

文革后

1977年,他将文化大革命前的小说结集为《李双双小传》。同年受北京电影制片厂之邀,改编《李自成》电影文学剧本。1978年,李准在汝州市举办文学讲座。1978年,重新修改和发表了十三年前写的电影剧本《壮歌行》出版《李淮电影剧本选》。同年,出版了《电影剧本选》和短篇小说集《不能走那条路》。写了《号角》《两个青年人的故事》、《扁担春秋》《投向江河的书简--向周总理报告》等散文特写,还写了《时代、题材、人物》《大河奔流》创作札记》《谈文学艺术的教育作用》等论文。此后,李准以主要的精力投入小说和电影剧本的创作,取得了丰收。1979年出版了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1980年后发表了短篇小说《芒果》《王结实》等。与此同时,他先后改编了电影剧本《双雄会》《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等。这些作品,突破了他过去创作中的一些老框子,创作风格在原来基础上有了明显的发展和变化。作品着眼于描写重大事件。不论是人物塑造,还是表现手法,都出现了新的特色。这是李准沉默了十年以后创作上的新收获,标志着他跨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黄河东流去》以1938年国民党反动军队炸开花园口决堤黄河大堤,造成千里泽国,千万人民遭难的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黄河边上七户农民悲欢离合的命运,用朴素而优美的语言,生动地描画出黄河流域农村、城市的风土人情,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讴歌了“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我们古老祖国的生命力”。这部长篇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芒果》、《王结实》也是短篇小说中难得的喜剧作品。他改编的电影剧本,能忠于原著,又有独特发挥。如《高山下的花环》放映后,广大观众交口称赞,前线官兵无不喝采,在中国电影评奖中,多次获奖。1979年李准应赵丹之邀,创作电影文学剧本《荆轲传》。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上)由北京出版社出版。9月,随中国电影代表团到朝鲜访问。10月,参加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1980年,李准写出了电影剧本《冤孽》,因受到批判,经写信给胡耀邦后,这部电影修改成后来的《清凉寺的钟声》。同年,李准当选为河南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作家协会主席、电影家协会河南省分会主席。文革过后,李准进还编写了电影剧本《大河奔流》《失信的村庄》等,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被称为“立体的流民图”,1985年获茅盾文学奖。1981年,李准调到北京,在中国作家协会工作。短篇小说《飘来的生命》发表在《十月》。短篇小说《大年初一》发表在《人民文学》。发表短篇小说《王结实》,并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李准小说选》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报告文学《一个“精灵”的出现--河南西华县农村见闻琐记》发表在《人民日报》。改编电影文学剧本《牧马人》。该影片获得当年百花奖“最佳影片奖”。1985年,李准与李存葆共同担任剧情电影《高山下的花环》的编剧。次年,他继续担任《大漠紫禁令》与《失信的村庄》的编剧。1987年,李准出任电影《曹雪芹梦断西山》的顾问。1988年,他编写了电影《黄河东流去》的剧本。1991年,李准为电影《清凉寺的钟声》编写剧本。1993年,他担任了电影《老人与狗》的编剧。随后在1996年和1997年为电影《炎黄二帝》及《YanHuangErDi》编写了剧本。

去世

2000年2月2日,李准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

个人作品

文学作品

参考资料

影视作品

参考资料

亲属关系

获得荣誉

社会活动

个人生活

李准出身于乡村教师兼小地主家庭。全家二十一口人。祖父在农村私塾教了五十年书。伯父曾任过洛阳县第四小学第一任校长。叔父当过小学教师。父亲经商,在本县麻屯镇办了一个邮政代办所兼营小杂货店。母亲杨氏,出身于农村贫苦人家,从小给人家弹棉花,不识字。李准兄弟姊妹共十一人。1945年,李准与邻村的董冰结婚。董冰出身农村,不识字。两人同岁,由双方父母亲包办,在他们一岁时定下“娃娃亲”。董冰熟悉很多农村的人物和语言,对李准后来的创作有不少帮助。婚后,两人共育有6个孩子。

人物评价

“李准重视语言的积累、吸收、运用和创造。他那浑朴灵秀的语言格致既是作家艺术殿堂的重支柱,又是作家艺术风格的表现形态。他的叙事,熟谙事情的内部肌理和外在气韵,常能找到一条顺势婉转的线索和俯仰得体的辞藻。他写人叙事不从铺陈渲染出,常从写意传神来。白描手法是用之得体的。同时,诙谐幽默是李准的动人气质,也是他语言的鲜活色彩。”(《郑州大学学报》评)

李准钟情于农民家庭生活书写,尤其擅长描写家庭人际关系中的夫妻关系。在李准书写夫妻关系的文学作品中,主要体现出两种模式,一种是和谐型夫妻关系,另一种是冲突型夫妻关系。通过梳理李准的作品可以发现,作者在文本中的表意策略很明显,即提倡和谐的家庭夫妻关系,主张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摒弃冲突型夫妻关系,自觉抵制落后夫妻文化,从而具有鲜明的时代进步意义。在李准笔下,婆婆压迫儿媳的陈规陋习消失了,作品极力营造一种婆媳亲密的人际关系婆媳关系叙事在李准作品中的一致性表达,即作品主导婆媳和谐,书写农村婆媳同性间温馨和睦的生存状态,其实间接表明了作家对传统婆媳压迫与被压迫关系的批判,而对新时代婆媳平等相处关系的歌颂,这也许既源于作家自身对当代婆媳和谐相处图景的美好期望,又是其妇女解放思想深度思考的投射(《鹿鸣新闻》评)。

《不能走那条路》在中国农村合作化运动开始时发表,非常及时地反映了农村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农民依然眷恋土地,梦想在过去的传统社会模式中发家致富。”“这是社会主义文学的经典叙事模式:历史在其开始时,结论已经摆在那里,那就是只有社会主义可以救中国。这篇小说概念明晰,叙述简洁,人物的社会属性分明,以阶级和路线论善恶,‘政治上正确’决定了人物的命运归属和情感状态。(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晓明评)

不能走那条路》“提出了土地改革后‘翻身农民’面临两极分化的重大社会课题。小说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几个不同的农民形象,表现了农村中社会主义思想对农民自发倾向斗争的胜利。(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钟进文评)

学习传承李准的精神,就是要学习他记录时代、书写时代的精神,深入基层体验生活,发现创作主题,捕捉创作灵感,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洛阳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协主席赵克红评)

李准身上有两点非常值得我们传承:一是他对于时代精神的敏感性的把握,如《李双双》和《黄河东流去》都和时代潮流相关,非常接地气,生活化、细节化,从而打动读者;二是他扎根群众、扎根人民,和老百姓打成一片,作品有血有肉,人物形象丰满,值得年轻作家传承和学习。(洛阳市作协秘书长、《牡丹》杂志主编王小朋评)

李准的作品观照人民性,他把握住了人的发展,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和思想领域,他笔下的人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有精神成长历程、在时代中的自我成长和个性转化。我们文艺工作者,要学习李准这种扑下身子、深入基层体验生活的精神,写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文艺作品。(洛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李少咏评)

人物轶事

秦淮河畔

李准曾创作电影剧本《秦淮河畔》,其情节概述为:故事聚焦于一群妓女,在日寇占领南京期间逃至天主教堂避难,该教堂同时藏匿有国民党伤兵。随后,日本军队包围教堂,避难者陷入生死危机。关键时刻,妓女们挺身而出,通过特殊方式保护了教堂及伤兵,展现出非凡的勇气与牺牲。该剧本在结构上与莫泊桑的《羊脂球》存在相似性,但一直未得拍摄。直到张艺谋执导了改编自女作家严歌苓小说《金陵十三钗》的电影,值得注意的是,严歌苓曾是李准的儿媳,因此她可能间接知晓了《秦淮河畔》的故事背景。

上书

李准喜欢写信上书,1973年,在农村下放期间,李准希望撰写电影剧本而面临时间困境,遂致信河南省委书记,表达其对文学事业的热情与抱负,信件深情且具说服力,最终获准返回郑州市专心创作,随后完成了电影剧本《大河奔流》。1980年,李准创作《冤孽》电影剧本,恰逢全国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时期,剧本成为批判对象。李准随即致信总书记胡耀邦,阐明创作初衷与理念,获得胡耀邦批示:“李准也有不准之处,但剧本可修改。”随后,该剧本经修改成为《清凉寺钟声》。1983年,李准与谢晋导演在淄博市拍摄《高山下的花环》时,目睹当地公安因中国严打行动而广泛抓捕,深感担忧。认为此种运动式打击犯罪可能误伤无辜,遂于深夜撕下衬衫布料为纸,书写信件反映情况,次日紧急寄往中国国务院。

相关争议

《不能走那条路》

1954年《文艺报》第2期刊载了李琮的文章《〈不能走那条路〉及其批评》,该文对小说进行了基本肯定的同时,也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李琮认为,该小说在人物处理上存在瑕疵,特别是张栓角色的刻画不够恰当,未充分展现其在防止农民阶级分化中的重要作用,而仅将宋老定视为自发资本主义思想的代表,对张栓的“吃飞利”思想重视不足,两者作为农村资本主义倾向的根源,应并行批判。此外,文章批评了小说在斗争描写上的简化倾向,指出东山的斗争仅依赖一般性说理,宋老定的转变则完全基于回忆,缺乏深度与复杂性。李琮进一步指出,当时对小说的高度评价存在不实之处,并批评中南和河南省文艺界领导在扶持青年作家时存在“拔苗助长”的现象,强调应更实际地帮助青年作家成长。

1954年《文艺报》第7期刊载了康濯的《评〈不能走那条路〉及其批评》,文章认为该评论“局部或有可取之处,但整体而言,显得轻率且存误”,“同时,《人民日报》转载小说时所附的鼓励与赞扬按语,已明确体现了党对该作品公正的评价”。康濯在文中逐一反驳了李琮的论点,并对《文艺报》提出批评。此次事件直接引发了《文艺报》编委会的结构调整,具体表现为副主编兼编辑主任陈企霞被免职,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冯雪峰则由该报主编降为编委。

参考资料

李准《黄河东流去》 .漯河日报.2024-07-11

短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创作的前前后后 .腾讯.2024-07-11

李淮.猫眼电影.2024-01-17

李准:不要速朽的文学.人民网.2024-07-11

【读史学史小天地】文艺家们缘何评价周恩来“如冬日之阳” .微信公众平台.2024-07-11

李双双小传.豆瓣读书.2024-01-17

李双双.猫眼电影.2024-01-17

李凖:不要速朽的文学 .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2024-07-11

高山下的花环.猫眼电影.2024-01-17

李准在京逝世.新浪网.2024-01-17

河南籍作家乔叶获茅盾文学奖!河南获奖人数全国第一!.河南卫视.2024-01-17

“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丛书书目.光明网.2024-01-17

作家李凖与汝州的不解之缘 .百家号.2024-07-11

作家李准的真性情(组图).网易新闻.2024-07-11

李凖:“造酒精容易,造茅台酒难”|河南文学名家 .百家号.2024-07-11

李准:为人民写作为时代放歌.洛阳日报.2024-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