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郑州市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简称郑大一附院,始建于1928年9月,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中,该院综合排名位居全国19位。
郑大一附院前身为原河南中山大学医科。1930年医科改为医学院。1931建立省立河南大学附设医院。1942年更名为国立河南大学附属医院。1952年更名为河南医学院附属医院。1958年从开封市迁址郑州,更名为河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985年更名为郑州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0年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三校合并,医院正式命名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2月9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通过复核、正式获批为“三级甲等”医院。
目前,郑大一附院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1个,省医学重点学科32个,省医学培育学科8个;有1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神经疾病区域医疗中心),7个省级医学中心(呼吸、神经、创伤、妇产、骨科、口腔和传染病)。近年来,郑大一附院肝肾肺移植数量稳居国内医疗机构前列,其中2021年完成儿童肾移植109例,位居全国第一。
目前,郑大一附院有河医院区、东院区、南院区、北院区共四个院区,共有在职职工1455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2966人,正高级职称613人,副高级职称153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职工2163人,硕士3510人。此外,郑大一附院还拥有14个院中院,总占地面积871亩,临床医技科室120个,病区279个。
历史沿革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始建于1928年9月,其前身为原河南中山大学医科。
1930年河南中山大学医科改为河南中山大学医学院,并于1931建立省立河南大学附设医院。
1942年更名为国立河南省大学附属医院。
1952年更名为河南医学院附属医院。
1958年从开封市迁址郑州,更名为河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1985年更名为郑州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000年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三校合并,正式命名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2年成为省部共建大学医院。
2016年7月1日,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整体并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为郑州大学医院惠济院区。
2017年临床医学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2021年1月1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复6个委省共建重点实验室,依托郑大一附院建设的脑血管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在其中。这是河南第二个委省共建重点实验室。
2021年7月20日,河南郑州暴雨,单日降水均已突破自1951年郑州建站以来60年的历史记录。郑大一附院地势低洼,周边交通状况复杂。7月20日晚上7时许,郑大一附院旁边的金水河水位上涨,漫过河堤,迅速淹没了医院地下室,又涌入门诊区、病房楼,供电、供水、通信等设施受损,医疗设备遭遇巨大损失,几十台手术被迫中断,重症ICU里600多名病人失去设备支持,连夜紧急协调向外转运。在河南省卫健委等部门的协调下,从7月21日晚上9点半到7月22日凌晨6时30分左右,院区11350名患者安全转移完毕。7月26日,河医院区门诊、急诊、发热门诊全面复工。
2021年10月6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面接管欠债高达3.4亿元的原河南省省立医院,成立郑大一附院南院区(原河南省立医院院区)并正式投入使用。自此,郑大一附院进入“一院四区”时代,床位数预计已突破1万张。
2022年9月29日,郑大一附院成立医疗元宇宙研究院,推动元宇宙技术与医学结合,打造医工结合新高地。
2023年2月,马歇尔国际消化病医院在郑大一附院揭牌。郑大一附院携手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马歇尔携手,构建国际研究型医院和科研创新平台。
2024年,我国预算前100的公立医院中,年收入达到百亿级别的医院从2023年的9家增至17家,平均增速达11%,事业收入预算平均增长12亿。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225亿元的收入预算位居榜首。
规模条件
郑大一附院有河医院区、东院区、南院区、北院区共四个院区。其中,河医院区定位为区域性疑难危急重症救治中心,东院区定位为与国际接轨的医防融合高端医疗院区,南院区定位为立足郑州航空港区、辐射服务豫东南的综合救治院区,北院区定位为“大专科、小综合”的国家神经疾病区域医疗中心。
此外,郑大一附院还拥有河南省口腔医院、河南省眼科医院、河南省基因医院,郑大一附院儿童医院、肿瘤医院、心血管病医院、脑血管病医院、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耳鼻喉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消化病医院、肾脏病医院、呼吸病医院、血液病医院等14个院中院,总占地面积871亩,临床医技科室120个,病区279个。
目前,郑大一附院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1个,省医学重点学科32个,省医学培育学科8个;有1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神经疾病区域医疗中心),7个省级医学中心(呼吸、神经、创伤、妇产、骨科、口腔和传染病)。
郑大一附院共有在职职工1455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2966人,正高级职称613人,副高级职称153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职工2163人,硕士3510人。
郑大一附院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全院级的HIS、LIS、PACS,移动查房,移动护理、电子病历、临床路径管理、门诊“一卡通”就诊等,以无纸化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被国家卫计委评为五级医院。
郑大一附院医疗设备有国际顶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仪(PET/CT)1台、高端螺旋CT12台、核磁共振(MRI)11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1台、直线加速器4台、模拟定位机2台、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仪(SPECT)3台、C型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11台、罗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5套等,以及海扶刀、电镜设备、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等。
此外,郑大一附院还拥有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生命支撑系统,ICU、CCU、NICU、RICU、PICU,CT复合手术室、磁共振复合手术室、DSA复合手术室和骨髓移植中心设备均属国内领先。
重点科室
目前,郑大一附院有1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7个省级医学中心;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1个,省医学重点学科32个,省医学培育学科8个。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国家神经疾病区域医疗中心(在建)
2021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河南省医院建设项目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惠济院区举行奠基仪式,标志着国家神经疾病区域医疗中心正式落户河南。根据建设规划,北京天坛医院将依托郑大一附院惠济院区创办河南医院。项目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设置床位1200张,项目总投资24.7亿元,建设工期3年,建成后将打造立足河南、辐射华中区域的国家神经疾病区域医疗中心。
省级医学中心
郑大一附院有7个省级医学中心,分别为呼吸、神经、创伤、妇产、骨科、口腔和传染病。
河南省呼吸疾病研究所(省呼研所)是由河南省卫生厅批准,由郑州大学一附院从事呼吸疾病研究的专家学者组成的省级科研机构,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所长及会长由蒋军广教授担任。
郑州大学口腔医(学)院源于1934年的河南中山大学医科附设医院的口腔科。目前,郑州大学口腔医学院与郑州大学口腔医院(河南省口腔医院)实行合署管理,一体化运行的管理体制,是河南省口腔医学中心、河南省口腔医学质控中心。在2020年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医学专科声誉排行榜上,郑州大学口腔医(学)院首次被提名,进入全国前22名。
国际临床重点专科
郑大一附院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1个,分别为胸外科、消化内科、肿瘤学、老年病科、医学影像科、急诊医学科、眼科、泌尿外科、普通外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病理科、麻醉科、神经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心血管内科、专科护理、妇科学、骨科、临床药学科。
全部科室
医学实践
2019年,董建增教授的“肥厚型心肌病子代遗传阻断”与刘冰熔的“内镜下胃成形术”填补国际空白。
2020年,孙莹璞教授、徐家伟教授团队完成国际首例通过“植入前胚胎单细胞基因组微缺失微重复识别新技术(GeMiLa)”帮助遗传性手足裂患者诞生健康婴儿。
2021年,心血管外科冯德广教授团队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三瓣联合“瓣中瓣”介入手术填补国际空白。
2022年,肺移植外科赵高峰教授团队中国首例心脏杂交手术联合肺移植术“修心换肺”。
2022年4月,郑大一附院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成功救治一名非血缘不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淋巴肉瘤并HIV患者,此类患者手术在国内尚属首例。
教育科研
郑大一附院现有院士工作站5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卫健委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10个,省重点实验室10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3个,省级国际联合实验室20个,市厅级重点实验室78个,校级研究机构21个。近五年来,医院科研立项和获奖总数稳居河南省卫生系统首位,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一项为第一完成单位,一项为第二完成单位),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9项。
其中,《肾脏病科普丛书》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实现河南省西医领域和科普领域“零”的突破。2020年至2022年,医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立项297项,平均每年立项近100项。
临床试验机构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于1983年被卫生部确定为首批部属“国家临床药理基地”。2017年5月19日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复核及认定证书。经复核和认定的国家药物临床试验专业有:肾病、内分泌、肿瘤、皮肤、妇产、呼吸、神经内科、医学影像(治疗)、风湿免疫病、麻醉、心血管内科、肝炎、血液内科、核医学、小儿科(小儿心血管内科、小儿肾脏内科)、消化内科、康复医学、精神病、超声、中医肿瘤、急诊医学、生殖医学、神经外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咽喉、胸外科、泌尿外科、心外科、甲状腺外科、乳腺外科、胃肠外科、肝移植、血管外科、重症医学、烧伤、肾移植、骨科、小儿泌尿39个专业。
该机构由余祖江担任机构主任,张晓坚和秦贵军担任机构副主任。共有员工15人,其中正高级职称3人,副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职工6人,硕士4人。2018年接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现场核查2次,2019年接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现场核查5次。
关联院校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郑州大学教学医院,承担着郑州大学临床医学系、医学检验系、预防医学系、口腔医学系及医学影像系的本科,硕、博研究生和留学生的教学任务。同时,医院是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河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河南省专科医师培训中心。
科研成果
官方信息显示,近年来郑大一附院先后承担包括国家科技惠民专项、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项目(“863”计划)、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在内的省部级科研项目2000余项,获科研成果30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
2022年7月14日消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针对丙型肝炎孕妇和婴幼儿的治疗研究成果,“基于索磷布韦的方案治疗重症慢性丙型肝炎孕妇和幼儿”的研究,以论著的形式在国际著名病毒学期刊《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医学病毒学杂志》)发表。
2024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完成了第四次“去ECMO化人造子宫动物实验”,胎羊在母体外存活达90分钟,为世界首例成功案例。
杂志期刊
《Intensive Care Research 重症监护研究》:该杂志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的官方期刊,隶属于郑州大学。Springer Nature B.V.代表拥有该期刊版权的FAHZU提供出版服务。杂志提供了一个交流重症医学和重症监护医学所有学科最新消息、想法和发现的平台。
《肿瘤基础与临床》:原名《河南肿瘤学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肿瘤专业学术性期刊。主要报道肿瘤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临床研究成果、工作经验、新技术、新方法,肿瘤防治的调查统计,抗肿瘤新药研究成果,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研究成果,肿瘤研究最新进展的综述、讲座等。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肿瘤防治研究和教学的专业人员以及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
声誉与排名
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2021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中,该院综合排名位居全国19位。
院内专家
孙莹璞教授
医学博士、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卫生计划生育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原千人计划-中原名医。
孙莹璞教授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学科首席科学家,河南省生殖与遗传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第四届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生殖医学杂志》第五届编委会执行主编;国家罕见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卫健委辅助生殖技术质量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干细胞资源库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科普专家委员会委员。
同时,她也是河南省试管婴儿技术和生殖医学学科创始人、1997年创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暨河南省生殖医学中心;填补国际技术空白3项、国际理论空白2项、国内技术空白3项、省内技术空白1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作为首席牵头中国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合项目及面上项目5项、牵头多中心临床研究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项。以通讯作者在Nature、Science、PNAS、Cell Research、Genome Research、Human Reproduction等国际权威杂志发表SCI收录论文260余篇;牵头制定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共识指南15项,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人类卵子学》《子宫内膜异位症与不孕》《人类生育力保护与辅助生殖》《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临床医生必读》等专著7部。
赵高峰教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肺移植外科/胸外三科主任,中国著名肺移植及胸外科专家。医学博士、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1999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清华大学医学部。2006-2016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学习、工作(通过了美国职业医师考试),获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外科学Faculty及助理教授,被哈佛大学外科学系评为Super Star。2016年受邀回国,专心从事于肺移植外科及胸外科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曾获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中国第九届优秀科技专家,河南省杰出青年科研专家等。
赵高峰教授主刀开展了中国首例儿童肺移植、首例肺叶移植、首例活体捐献(亲属)肺移植、首例体外循环下自体肺移植、首例心脏并双侧肺叶移植、北半中国第一例、第二例心肺联合移植、首例哺乳动物宫内肺叶切除、首例人造子宫、首例胎体ECMO。目前,团队肺移植水平达国内一流。另外,他将肺移植的理念和技术,融入肺癌微创外科实践中,使肺癌及肺小结节微创根治技术达国内领先;将欧美及日本的食管癌手术理念和技术,融合自己的研发实践,使食管癌的微创根治技术达国内一流水平。
张毅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特聘教授,生物细胞治疗中心主任/科研处副处长;肿瘤免疫治疗学科带头人;河南省科技厅肿瘤免疫治疗“优秀创新型科技团队”首席科学家,河南省卫生科技创新型人才“51282”工程特聘学科带头人。欧洲免疫学会、美国癌症学会、美国免疫家学会会员,中国免疫学会理事、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质量管理学会细胞治疗质量管理和研究分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生物治疗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免疫治疗专委会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和河南省免疫学会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抗体药物开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及生物治疗首席专家、省部共建大学食管癌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河南省肿瘤免疫与生物治疗重点实验室主任、河南省肿瘤免疫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细胞治疗河南省工程实验室主任、河南省肿瘤免疫治疗重点实验室主任。
张毅教授近30年一直从事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主攻肺癌、食管癌、白血病、淋巴瘤、胃癌、肝癌、结大肠癌、肾癌、恶性黑素瘤、妇科肿瘤等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与综合治疗;在国内外肿瘤免疫治疗及研究领域有较高的知名度。
张毅教授毕业于天主教鲁汶大学,1998年在国际细胞生物研究所和Ludwig癌症研究所布鲁塞尔分所从事博士后工作;2004年起,前往芝加哥大学临床病理系担任研究型助理教授一职;之后在美国南卡医科大学任外科助理教授、肿瘤免疫治疗研究室主任、博士/博士后导师。2009年12月被聘为“河南省特聘教授”,2010年6月全职回国工作。主持NIH、美国癌症协会批准科研项目3项,承担中国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免疫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联合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主持省厅级项目20余项。发表文章270篇,其中英文论文165余篇,主编或合著专著5部,获得医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授权与申请发明专利19项。
王建平教授
神经病学博士,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河南省优秀专家。现任郑州大学脑血管病研究所所长、河南省神经变性病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河南省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病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实用神经病学杂志》副主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委。
王建平教授从事神经内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脑血管病、癫痫、头痛、眩晕、帕金森病、颅内感染性疾病、重症肌无力、运动神经元病、多发性硬化症、睡眠障碍、神经变性病等神经科疾病的诊治,尤其对脑血管病和癫痫的急救、治疗具有独到见解。作为学科带头人,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35篇被SCI收录(部分期刊排名世界神经病学专业杂志前3%)。主编或副主编专业著作9部。主持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包括国“973计划项目”子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市级科研项目18项,先后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河南省卫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
张水军教授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百名优秀医生、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优秀专家。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副主委、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常委、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委员。曾在日本东京医牙大学和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学习肝胆胰外科。
张水军教授开创河南省肝移植技术和胰肾联合移植技术,使肝胆胰外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开创河南省手术机器人技术,使河南进入手术机器人时代。
韩新巍教授
韩新巍,著名介入医学专家、中国顶尖介入医生前10名。中原学者,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广州中山大学影像学硕士,华中科技大学医学博士。
1984年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工作,1998年以来全心投入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与新技术开发,发明10余项介入新技术,开发10余个介入新器械,攻克多项世界医学难题,是系列韩新巍式内支架的发明人。主持省部级科研攻关项目10余项;发表研究论文500余篇、其中国际SCI论文180余篇;取得国家专利50余项,实现产品转化10余项;主编介入治疗专著13部,其中英文1部;取得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10余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
资质认定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先后被评为:全国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爱婴医院、国家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河南省双十佳医院等。
近年获得的国家级奖项如下:
1.全国医院感染管理系统抗击“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先进集体(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医院感染专业委员会全军医院感染专业委员会2003.8)
2.2011年度医院改革创新奖(卫生部医管司健康报社2011.12)
3.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第18批援赞比亚医疗队(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8.12)
4.医院国家紧急救援队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0)
5.2022年11月,位居复旦大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第19位。
争议
日收入近6000万元引,发公众信任危机
2022年9月,郑大一附院在其官网公布了2021年度决算财务数据。数据显示,2021年度,郑大一附院收入合计约为218.78亿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9.80亿元,占总收入的4.48%,事业收入186.06亿元,占总收入的85.05%,其他收入22.92亿元,占比达10.48%。以此测算,郑大一附院在2021年平均每天的营业收入接近6000万元。
数据一经公布,引发了公众对于一家公立医院为何如此“赚钱”的议论,公众敏感的神经被挑动,郑大一附院再陷舆论风波。
专家集体跳槽郑大一附院,河南卫健委紧急发函叫停
据媒体报道,5月17日,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和阜外华中地区医院心血管病医院的近40名医生,集体跳槽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这些跳槽的医生中,“有的上午还在做手术,下午就去新单位上班了”。平均年龄42.3岁,专业集中在心血管疾病学科和与之相关的重症救治及其辅助学科,其中不乏学科带头人和业内骨干,省内一流的心血管学科人才同时跳槽,一时间将公众的情绪拉到了顶端。
很快,这一跳槽事件以河南省卫健委发函叫停暂时画上句号。
院系领导
2024年11月,根据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官网更新显示,王福伟已担任党委书记。
参考资料
医院简介.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3-04-08
郑大一附院临床重点专科、医学重点(含培育)学科介绍.河南省医院管理研究院.2023-09-25
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发布(附详细排名).健康报.fudanmed.2023-04-08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式获批为“三级甲等”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宣传处.2023-04-08
郑大一附院惠济院区开张 拉开集团化发展大幕.环球网.2024-03-16
河南新增一个委省共建重点实验室.中新网.2023-04-08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紧急转移患者——暴雨中,与时间赛跑.人民日报.2023-04-08
独家口述!暴雨“大转移”后复诊,郑大一附院医生曝光抢险细节.央视网.2023-04-08
郑大一附院又增新院区,南院区(原河南省立医院院区)今天开诊.健康时报.2023-04-08
郑大一附院成立医疗元宇宙研究院.医药卫生报.2023-04-08
马歇尔国际消化病医院在郑大一附院揭牌.郑大一附院.2023-04-08
百亿医院.中华网.2024-11-21
北京天坛医院河南医院开建.河南省人民政府.2023-04-08
科室导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3-04-08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方面取得新突破.郑州大学.2023-04-08
郑大一附院两项研究成果刷新国内记录.医药卫生报.2023-04-08
男性“怀孕”或成现实?世界首例去ECMO人造子宫成功.金羊网-今日头条.2024-07-27
专家介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3-04-08
快评丨日营收近6000万引争议,医院要直面信任危机.红星新闻.2023-04-08
院务公开.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3-04-08
“全球最大卫生院”郑大一附院:以利益为导向做医疗.中国日报网.2023-04-08
“亚洲最大医院”党委书记调整.百家号.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