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维特之烦恼
《少年维特之烦恼》(Die Leiden des jungen Werther),又被译为《少年维特的烦恼》,是德国作家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创作的中篇小说。作品于1774年在莱比锡市书籍展览会上面世,是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早年时期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德国第一部产生广泛国际影响的文学作品。
《少年维特之烦恼》讲述了主人公维特在经历爱情失败和社会打击后走向自杀的悲剧故事。年轻的维特来到风景优美的乡下小镇,对少女绿蒂一见倾心。但是绿蒂已经同别人订婚,维特为了摆脱痛苦选择离开小镇回到城市追求事业。然而维特与污浊的现实格格不入,倍感压抑的他再次回到绿蒂身边,却发现绿蒂已经结婚。绝望的维特用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少年维特之烦恼》小说创作于18世纪70年代,此时的德国四分五裂,战争频仍,封建势力根深蒂固。但经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思想的洗礼,新兴市民阶层开始觉醒。他们的经济实力虽然有所增强,但是政治上比较软弱,青年一代对政治上无权和社会上受歧视的地位深感不满。在文学领域,这些新兴的城市资产阶级青年掀起了狂飙突进运动,《少年维特之烦恼》是这次文学解放运动的产物。借助维特这一市民阶层知识分子文学形象,约翰·歌德刻画了那个时代新青年成长的苦闷和烦恼,揭露和批判了德国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
《少年维特之烦恼》运用第一人称进行创作,采用书信体形式,将写景、抒情、叙事和议论有机结合。语言清新明丽,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抒情等多种抒情方式的运用,使小说充满浓郁的诗意色彩,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小说问世后在欧洲引起了巨大反响,维特成为几代人崇拜的偶像。许多读者为维特的遭遇和结局感到惋惜和悲伤,纷纷模仿维特的穿着,形成“维特热”现象。迄今为止,该作品已被译成英、法、意、西等二十多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创作背景
社会背景
17、18世纪,欧洲正处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此时的德国长期处于封建割据状态,邦国林立,战乱不断,封建势力根深蒂固,落后于欧洲其他国家的发展。德国早期的新兴市民阶级率先觉醒,尤其是青年一代,强烈要求打破等级界限,建立合乎自然的社会秩序和平等的人际关系。他们提出“个性解放”和“感情自由”的观念来反对封建束缚,以现实个人的自由发展。在1760年代晚期,新兴资产阶级城市青年发起了“狂飙突进运动”运动。作为在启蒙运动思想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看重理性的批判性和情感的神圣性,追求个人的全面充分发展。他们的理想在现实社会中无法实现,但不愿向社会妥协,于是成为社会的反叛者。这种要打破一切束缚的反叛精神和要求绝对实现自我的激情被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借助文学作品,新兴资产阶级青年传递摆脱封建束缚、争取个性解放的心声,掀起反抗封建专制斗争的精神风暴。《少年维特之烦恼》正是这场文学解放运动的产物。
个人背景
《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创作并非完全虚构,它取材于约翰·歌德本人在韦茨拉尔的一段生活经历以及一位名叫耶路撒冷的青年自杀身亡的不幸遭遇。维特的原型是歌德和耶路撒冷的融合,绿蒂的原型则是少女夏绿蒂·布甫。
歌德在1772年5月到韦茨拉尔的帝国最高法院实习进修,一次偶然的机缘结识了克斯特纳,一个星期后在一场舞会上又认识了夏绿蒂·布甫。歌德很快爱上了这个聪颖活泼的十九岁少女,但是夏绿蒂·布甫是克斯特纳的未婚妻。陷入友情与爱情、欢乐与痛苦矛盾中的歌德在挣扎后离开了韦茨拉尔。1773年夏绿蒂·布甫结婚了,在她结婚的前几个月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听到了耶路撒冷王国的死讯。耶路撒冷是驻韦茨拉尔的不伦瑞克公使馆的年轻秘书,和克斯特纳相识,也是歌德的同学。他在公大使馆里郁郁不得志,并且爱上了一位同事的妻子。工作、爱情的不顺压垮了耶路撒冷,他开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夏绿蒂·布甫和耶路撒冷激发了约翰·歌德的创作热情,1774年,歌德用四个星期完成了这部小说。
内容情节
小说共有三个部分,分别是第一编、第二编和编者致读者。
第一编讲述维特的乡下生活。维特出生在相对富裕的市民家庭。为了躲避生活的烦恼,他来到田园乡间居住。明媚的春光、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消除了维特内心的苦闷,他作画写诗,与淳朴的农民、天真的孩子交朋友,度过了一段安静愉悦的时光。一次,在当地青年举办的舞会上,维特认识了漂亮、善良的绿蒂。他们一起欢快地舞蹈,一同想到克洛普斯托克的诗歌。维特被绿蒂深深地吸引,回到家后的维特脑海里都是绿蒂的形象,他喜欢上了这个聪敏、可爱、坚毅、优雅的姑娘。尽管维特知道绿蒂已经同别人订婚,他仍旧控制不住自己的爱恋之情,时常出现在绿蒂的身边,和绿蒂度过了很多快乐的时光。不久,绿蒂的未婚夫阿尔伯特回到了乡村,他待维特很友好,和维特成为了朋友。阿尔伯特的出现让维特深知爱情的无望,第三者的身份使他倍感痛苦。一番思考后,维特决定离开绿蒂,开始新的生活。
第二编讲述维特的城市经历。回到城市后的维特在公大使馆找到了工作,但是公使呆板、繁琐的工作要求让维特无比厌烦。令维特稍觉欣慰的是结识了博学多才的C伯爵,在伯爵那里维特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一天,在C伯爵家的聚会上,市民阶级出生的维特遭到贵族的歧视和嘲笑。维特愤然离开,辞去了公使馆的工作。他应邀前去侯爵的猎庄上居住,在那里维特从军的念头被侯爵打消。侯爵喜欢人云亦云,重视维特的才气胜过维特的心。维特认为侯爵并非真正理解他,很快他发现与侯爵没有共同话题,生活得很不自在,于是暂住一段时间后开始漫游。一年后他又来到了绿蒂所在的乡下,幻想着小镇能够重新治愈自己的心灵。此时绿蒂已经和阿尔伯特结婚,原先与自己交好的农民也遭遇不幸,维特的心情变得十分沉重。
在编者致读者部分,作者以维特信件的接收者威廉的视角,讲述了维特自杀前的活动。维特的回归让阿尔伯特感到不快,他希望绿蒂和维特保持距离。圣诞节前,维特去见绿蒂。为了家庭的安宁,绿蒂有了让维特离开的打算。她提出减少见面的请求,让维特不要再苦恋着一个除去同情他什么都不能做的女子。维特伤心离开,产生了自杀的想法。在圣诞节这天,维特前去见绿蒂最后一面,为绿蒂读了莪相的诗歌,拥抱并亲吻了她。随后维特以要旅行的借口向阿尔伯特借了两把手枪,留下诀别信后开枪自杀,结束了痛苦的人生。
人物介绍
维特
小说的男主人公。维特是18世纪德国进步知青的形象。他出身市民阶级,才华出众,思维敏捷,情感细腻,是一个有教养、重感情的优秀青年。他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天真活泼的儿童,希望人的自然天性能得到解放。他追求平等的社会关系,厌恶等级制度和贵族特权。面对周围污浊腐朽的社会现实,他感到无所适从,陷入到忧愁苦闷中去。维特性格中带有软弱狭隘的因素,感伤有余,激情不足。他的反抗有一定的消极色彩,体现着德国市民阶级的软弱性。他所要求的不是社会改革,而是个性的自由抒发,因而反抗仅限于个人。自杀的结局是憎恶社会的黑暗又找不到出路时的绝望选择,是对令人窒息的社会的孤独而消极的抗议。
绿蒂
小说的女主人公。绿蒂的身上闪现着自然人性的光辉。她美丽、聪慧、善良,坦率、真诚、纯洁,有着少女的活泼和灵动,是美、自然和智慧的化身。她学识丰富,对知识有自己的见解,被维特视为心灵的伴侣。同时她具有强烈的道德观念和责任感,屈从于传统的婚姻制度和社会习俗。尽管她欣赏维特的才华,与维特意气相投、无话不谈,但她始终恪守自己的原则,从未越界,尽力维护与阿尔伯特的婚姻。
阿尔伯特
绿蒂的丈夫。与维特炽热浓烈的情感不同,阿尔伯特对绿蒂的爱显得沉静平淡。他将维特视为自己和绿蒂的共同好友,对待维特宽容大度。他有着一份体面的工作,安稳自得。阿尔伯特代表的是谨守封建贵族社会规则的青年,过着庸庸碌碌的生活。
主题思想
反封建
维特与绿蒂的爱情具有强烈的反传统、反禁的叛逆色彩和反封建的意义。当时的统治阶级提倡等级婚姻制,宣扬禁欲主义。维特与绿蒂的爱情纯真自然,不受世俗束缚。而他们爱而不得的悲剧则源于封建思想观念的阻碍,无法获得婚恋的自由。维特和社会的冲突,也具有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和阶级偏见的意义。维特的悲剧是个人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在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环境里,维特的市民身份受到贵族的轻视和排挤,他的才华无处施展。他的自杀不仅因为失恋,更主要的是出于对社会人生的绝望。维特以生命为代价对封建社会的不平等、偏见和习俗进行控诉。
呼唤自然
德国“狂飙突进运动“运动推崇自然,倡导回到自然的怀抱。作为“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性文学成果,《少年维特之烦恼》反映了呼唤“自然”的时代主题。这里的“自然”,是一种“哲学的、生物的和社会的概念”,也是一种艺术观。维特对生机盎然的自然界心中有着强烈而炽热的感受,他亲近自然,喜爱优美的自然风光,对自然充满着浪漫式崇拜。他也善于捕捉自然的美,自然成为他艺术创作的源头。同时,维特热爱自然状态下的人,他情感充沛,与孩子、农民这类淳朴、天真最接近自然状态的人交好,主张释放人的自然天性。此外,维特推崇自然的社会环境,憎恨充满偏见的封建等级制度,他与现实生活中矫揉造作的贵族社会格格不入,厌恶人与人之间的虚伪。不论是艺术、人还是社会,维特都对它们的自然状态予以肯定。
艺术特色
第一人称书信体的运用
书信体日记形式适合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示人物的主观意识。《少年维特之烦恼》由维特写给友人和绿蒂的通信以及维特本人的日记片段连缀而成,始终服务于剖析维特的内心世界。维特在日记中将自己的快乐、忧伤、痛苦向读者娓娓道来,让读者不知不觉受到感染,深入到故事中去。通过第一人称书信体的运用、以主人公直接面对读者述说自己遭遇的方式,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具有强烈的情感力量。同时这种叙述方式将叙事、描写、抒情、议论自然地融为一体,立体丰富地表现了维特复杂幽微的内心世界,真实地展露了维特的思想和热情。
浓郁的诗意
小说将写景与抒情有机结合。维特初到小镇时,大自然的美和维特内心的愉悦轻松相契合。维特离开时,落木萧萧的秋季烘托了维特内心的悲伤凄凉。而生命临近终结时,雨雪交加的隆冬映衬了维特的悲观绝望。作者把景物描写与人物的感情变化联系起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意的色彩。加之语言含蓄凝练,富有哲理性和抒情性,因此这部小说被称为“一部抒情的散文诗式的小说”。
作品影响
文学影响
《少年维特之烦恼》是德国“狂飙突进运动”运动时期的代表作,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的成名作,也是德国文学中第一部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的文学作品。1774年,《少年维特之烦恼》首版问世,再版七次。同年,法文译本推出,拿破仑·波拿巴前后阅读七次。到18世纪末,法文译本达15种,英文译本达12种,意大利文译本3种。19世纪初,俄语、西班牙语等几十种语言的译文相继推出。
《少年维特之烦恼》在德国和西欧小说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西欧十九世纪现实主义“问题文学”的先驱,司汤达、奥诺雷·德·巴尔扎克等小说家也间接地继承了它的传统。
《少年维特之烦恼》传入中国后,许多作家受《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影响进行文学创作,出现了一批书信体小说。如郭沫若《喀尔美萝姑娘》以九封信件展现主人公的爱情悲剧。冰心的《遗书》、黄庐隐的《一封信》、沈从文的《一个天才的通信》等均受到了《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影响。
社会影响
1774年《少年维特之烦恼》问世后,很快被译成英、法、意、西等二十多种文字,在有些国家还出版了不同的译本,风靡欧洲。在欧洲出现了“维特热”浪潮。据记载,拿破仑·波拿巴读《少年维特之烦恼》多达七遍,并于1808年在埃尔福特亲自召见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交流此书数小时。广大青年不仅读它,而且模仿人物的穿搭打扮、行为习惯。维特的蓝燕尾服、黄背心、长筒靴的“维特装”成为当时青年男子的时尚。各种小商小贩争相注册“维特”商标,“维特杯子”、“维特香水”等产品随处可见。
1922年,郭沫若的全译本在中国出版。五四时代精神与维特形象体现出的“狂飙突进”运动精神找到契合点,在中国掀起了“维特热”。许多青年被维特的故事感动,反抗封建礼教,追求婚姻自由。
衍生作品
作品评价
《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版以后,引起了广泛的争论。
正面评价
德国思想家恩格斯:“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写成了《维特》,是建立了一个最伟大的批判的功绩。”
丹麦批评家勃兰兑斯:“这本书包含了《新爱洛伊丝》的一切优点却没有它的任何缺点.......这篇描写炽热而不幸的爱情的故事,其重要意义在于,它表现的不仅是一个人孤立的感情和痛苦,而是整个时代的感情、憧憬和痛苦。”
英国作家威廉·毛姆:“歌德享有高寿,但他后来的作品都没有像《少年维特之烦恼》那样成功,那样震惊世界。”
负面评价
《少年维特之烦恼》更多的抨击来自于天主教会和封建统治者。
有些国家和城市,如德国的一些邦国、丹麦、意大利的米兰等,认为《少年维特之烦恼》败坏市民道德,美化通奸和自杀,因而将其列为禁书。英国德比郡主教勃里斯托勋爵称其书为“一部极不道德该受天谴的书”,本质上是因为反封建精神触到了教会和封建势力的痛处。
译本信息
中原地区最早提及《少年维特之烦恼》书籍的是赵必振译述的《可特传》,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上海作新社出版了赵必振译编的五千多字的《可特传》,特别简要介绍了《乌陆特陆之不幸》(即《少年维特之烦恼》)。
最早节译此书的是著名诗人马君武。光绪二十八至二十九年(1902—1903),他曾译过《少年维特之烦恼》里的一节诗文,题作《阿明临海岸哭女诗》。
第一个将全书完整翻译成中文的是著名作家郭沫若。1922年4月,该书由上海泰东书局出版。到1930年,泰东等书局先后印行达二十三版。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创造社还推出黄鲁不译本,其他还有世界书局的达观生译本、中学生书局的陈毅编译本、启明书局的钱天佑译本、大通图书社的杨逸生译本等。
20世纪七十到九十年代,以《少年维特之烦恼》诞生两百周年、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逝世一百五十周年为契机,杨武能、侯浚吉、韩耀成等数十位作家学者参与到书籍的重译和讨论中来。
参考资料
Find.IMDb.2023-04-27
维特.豆瓣.2023-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