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鼠曲草

鼠曲草

鼠曲草(Pseudognaphalium affine (D. Don) Anderb.),菊科(Asteraceae)鼠曲草属(Pseudognaphalium)植物,又名日华本草、鼠麴草 、拟鼠曲草。鼠曲草在世界分布于日本朝鲜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印度及中南半岛,在中国分布于在中国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台湾省、福建省等地,生于低海拔干地或湿润草地上,尤以稻田最常见。

鼠曲草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或基部发出的枝下部斜升,上部不分枝,有沟纹,被白色厚棉毛。叶无柄,匙状倒披针形或倒卵状匙形,顶端圆,具刺尖头,两面被白色棉毛。头状花序较多或较少数,近无柄,在枝顶密集成伞房花序,花黄色至淡黄色;总苞钟形;总苞片2-3层,金黄色或柠檬黄色,膜质,有光泽,外层倒卵形或匙状倒卵形;花托中央稍凹入,无毛。雌花多数,花冠细管状,花冠顶端扩大。两性花较少,管状,无毛。瘦果倒卵形或倒卵状圆柱形。冠毛粗糙,污白色,易脱落。花期1-4月,8-11月。

鼠曲草是一种具有浓郁中国民族特色的野生植物资源,每年清明节前后,中国各民族民间广泛利用其嫩尖叶来加工饵料,故有“清明菜”之称。鼠曲草不仅营养价值高,还有化痰止咳,祛风除湿的功效,是中国各民族民间喜爱的时令食用野菜。鼠曲草在结实之前,茎、叶柔嫩多汁,为各类家畜所喜食,同时也是良好的植物性染料。但对农作物有害,主要危害夏收作物(麦类、油菜、马铃薯)和蔬菜。

典籍记载

鼠曲草最早以“鼠耳”之名记载于《名医别录》中,在《本草拾遗》称“鼠曲草,生平岗熟地,高尺余,叶有白毛,黄花。”其气味甘平,《本草纲目》谓其主“寒热,除肺中寒,大升肺气”,能化痰止咳、祛风平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中也有记载。

形态特征

鼠曲草为一年生草本植物

茎直立或基部发出的枝下部斜升,高10-40厘米或更高,基部径约3毫米,上部不分枝,有沟纹,被白色厚棉毛,节间长8-20毫米,上部节间罕有达5厘米。

叶无柄,匙状倒披针形或倒卵状匙形,长5-7厘米,宽11-14毫米,上部叶长15-20毫米,宽2-5毫米,基部渐狭,稍下延,顶端圆,具刺尖头,两面被白色棉毛,上面常较薄,叶脉1条,在下面不明显。

头状花序较多或较少数,径2-3毫米,近无柄,在枝顶密集成伞房花序,花黄色至淡黄色;总苞钟形,径约2-3毫米;总苞片2-3层,金黄色或柠檬黄色,膜质,有光泽,外层倒卵形或匙状倒卵形,背面基部被棉毛,顶端圆,基部渐狭,长约2毫米,内层长匙形,背面通常无毛,顶端钝,长2.5-3毫米;花托中央稍凹入,无毛。雌花多数,花冠细管状,花冠顶端扩大,3齿裂,裂片无毛。两性花较少,管状,长约3毫米,向上渐扩大,檐部5浅裂,裂片三角状渐尖,无毛。

果实

瘦果倒卵形或倒卵状圆柱形,长约0.5毫米,有乳头状突起。冠毛粗糙,污白色,易脱落,长约1.5毫米,基部联合成2束。

物种分布

分布范围

鼠曲草在世界分布于日本朝鲜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印度及中南半岛,在中国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西藏自治区海南省贵州省等地。

生境

鼠曲草分布区域的气候类型差异大,适应的生态幅较宽。在降水丰沛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不仅在地下水位较高的河湖滩地、溪沟岸边、水田周围有较多的分布,在山坡、山麓等湿润草地也有广泛分布。在降水量较低的温带地区,多分布于地下水位较高的低湿地、河湖滩地、溪沟岸边等地。分布区年平均气温11-25℃,年平均降水量600~1700mm。鼠曲草分布海拔随纬度的降低而升高,在中原地区华北地区,其普遍分布在600米之下,在北亚热带的中国秦岭地区,其分布的海拔上限为1500m;而在南亚热带的中国西藏东南部,其分布的海拔上限达为3750m。

习性

鼠曲草喜温 ,适应性较强,不受化肥、农药污染和病虫害侵袭,且对光照要求不严格,较耐弱光,光照强度2 000 lx最为适宜。鼠曲草生长发育进程差别较大,在暖温带呈一年生性状,通常在四月上旬之后就会出苗,果实成熟之后就会死亡,生育期约为160天,而在亚热带以南地区,不仅春天,在秋、冬两个季节也能出苗。春季由种子繁殖的苗多呈一年生性状,其生育期比温带地区提前15~30天;秋、冬季萌出的实生苗,可以绿色体越冬,第二年,结实成熟之后株体枯死,呈现出越年生性状。鼠曲草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从沙土到粘土、从酸性土到弱碱性土(pH值4.0-8.2),均能良好地生长。其花期为1-4月,8-11月。

繁殖

鼠曲草为种子繁殖,果子成熟时,种子会自动脱落,然后散播开来。鼠曲草种子数量多且易萌发,但发芽率低,发芽最适温度为15 ℃。鼠曲草开花时间不同,即使是同一植株,有的种子已经成熟,而有些尚未开花,在实际栽培中无法收集到成熟一致的种子,造成了其萌发率偏低。

栽培

播种育苗

鼠曲草的种子十分细小,给实践生产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在生产中将鼠曲草种子与细沙混合,确保撒播均匀,播后覆土,经常喷水,以保持土壤水分。选择在春季晴天播种,播种后用薄膜进行覆盖,出苗后,要对水分进行适度的控制,同时要维持合适的温度,促进苗木健康成长。

采收加工

鼠曲草在4~6月开花时采收,晒干,贮藏干燥处。也可以随采随用。

用途

医学药用

鼠曲草味甘、微酸,性平;归肺经;有化痰止咳,祛风除湿的功效。主治咳喘痰多、风湿痹痛、腹泻、水肿、蚕豆病、赤白带下、肿疔疮阴囊湿痒、外伤出血、荨麻疹高血压

食用用途

鼠曲草营养丰富,其中富含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以及多种功能因子,对人体有着保健作用,可作为保健茶饮用。除此之外,鼠曲草还可以被用于制作食菜泥、冻干鼠曲草粉、鼠曲草罐头等。

饲养用料

鼠曲草在结实之前,茎、叶柔嫩多汁,具香味,切碎后,鸡、鸭、鹅、猪均喜食。尤其在苗期或花蕾期之前,最适于挖取或割嫩枝、叶,切碎拌精料用于饲养家畜。霜打后,适口性稍有提高,适合放牧利用,马、牛、山羊、绵羊全年均可食。

经济用途

鼠曲草是一种良好的植物性染料,在《本草拾遗》中有记载:“取花杂皮,染褐,至破犹鲜。”鼠曲草全草还可以提取芳香油。此外,鼠曲草可以做为食品添加剂,如甜味剂、抗氧化剂、食用色素等。

物种危害

鼠曲草出现在收割后的农田中,对农作物有害,主要危害夏收作物(麦类、油菜、马铃薯)和蔬菜,但危害轻,发生量小,可结合其他阔叶杂草兼除。

食用文化

鼠曲草作为一种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可食性植物,在中国民间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每年清明节前后,中国各民族民间利用其嫩尖叶来加工饵料,故有“清明菜”之称。人们采其嫩茎叶,用开水烫后炒食,或采集长有花序的茎叶拌入米面或玉米面后食用,味道清香扑鼻。在中国浙江丽水、台州市等地,鼠曲草作为一种辅料,用于制作清明团子。中国湖北省大别山罗田及英山县一带在花朝节时会将鼠曲草制作成节日美食—软萩粑

相关研究

鼠曲草富含黄酮萜类化合物、氨基酸、芳香油植物固醇、生物碱等,还含有钙、镁、钾等多种矿物质,有抑菌、抗炎、护肝及抗氧化等功效。在抗炎方面,研究发现鼠曲草能通过抑制 MAPK 介导的转录激酶活性来抑制RAW264.7 细胞的炎症反应。在抗氧化方面,研究表明鼠曲草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能显著降低氧化损伤小鼠肝组织的丙二醛水平。

参考资料

Species 2000 China,Catalogue of Life China,CoL China 物种2000中国节点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4-28

Pseudognaphalium affine.植物智.2023-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