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
槟榔(Areca catechu L.),又名槟榔、榔玉、大腹子、海南子等,为棕榈科(Arecaceae)槟榔属(Areca)的一种直立乔木;其在亚洲热带地区广泛栽培;在中国,广泛分布于海南省及台湾等热带地区;一般混生或散生于海拔为300米左右的山地或沟谷雨林中。槟榔喜湿、好肥,不耐涝,适宜生长在有机质丰富的沙质壤土、底土红壤或黄壤土中。
槟榔高10多米,最高可达30米;果实长圆形或卵球形;种子卵形。槟榔果实仅供嚼食,不宜吞食,其肉穗花序,也可炒制食用。槟榔树的茎干挺拔修长,在中国南方地区常被用来园林绿化;且其茎干和纤维可用作轻纺工业原料;叶可编织扇子等工艺品。据《中药大辞典》记载,槟榔种子可入药,具有驱虫消积的功效,主要用来治疗腹胀痛、泻痢后重等症状。
咀嚼槟榔是口腔粘膜下纤维化的重要原因,长期咀嚼可能会引起吸入性哮喘、精子减少、食道癌等疾病。2023年,IARC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隶属于世界卫生组织) 正式认定槟榔为一级致癌物,泰国、土耳其、澳大利亚等国家均颁布了槟榔限制令,禁携带或贩卖。
槟榔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还具有重要的宗教或文化意义,常被东南亚一些国家应用到各种习俗中,以及常在中国海南省用作馈赠宾客的礼品。在古印度,槟榔也是佛教供奉时不可或缺的圣品。
分类
植物起源
槟榔真正在世界上哪个国家起源尚未明确的证据,许多国家、地区均称为其发源地,包括南亚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不同的研究得到的结论不同,分别有菲律宾、马来半岛及临近的岛屿、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斯里兰卡、中国华南地区、中国台湾、东印度群岛等地方。印度人Bavappa认为槟榔起源于东印度群岛的马来半岛、苏拉威西岛接壤地区,证据是在该地区发现的槟榔属多达24个种。
名称来源
槟榔的汉字是由印尼语"pinang"音译过来,在中国各地有不同的叫法,如槟榔、榔玉等。其属名Areca普遍认为是由著名植物学家卡尔?冯?林奈根据马拉雅拉姆语和埃纳德语演变过来的,现用学名为林奈所定,历史上也曾用Areca cathecu Burman、Areca faufel Gaertner、Areca hortensis Loureiro、Areca himalayana H.Wend-land、Areca nigra H.Wendland作为槟榔的食虫类。
栽培历史
公元前900年左右,槟榔的最早记载出现在古印度诗人马哥的诗里,其记载了讫哩史那王带领士兵嚼槟榔子的场景。槟榔产地分布于据利特理Ridley的报告,北限包括广东省、厦门市、台湾和小笠原群岛,西限为非洲的东印度洋中的索哥德拉岛,东限到中央太平洋和斐济,栽培之广普及热带地区。
槟榔在东南亚有较早的栽培,在中国刘彻时,槟榔就早已种植在今越南北部在内的南越国之地,且被作为异木进献到今中国陕西韩城境。西晋末年嵇含的《南方草木状》载:"槟榔......出林邑(即占城,故址在今越南中南部)"。唐宋以来,关于东南亚一带种植槟榔的记载增多。唐朝刘恂的《岭表录异》载:"槟榔…非舶槟榔……交州豪士皆家园植之。"《新唐书》也提到在当时的婆贿加卢国(位于今爪哇岛),"槟榔,仰不见天日"。明朝张在其《东西洋考》中则记载占城等地亦产槟榔。
槟榔在中国至少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在西汉年间,其就已流入中国。在汉武帝元封元年,汉武帝设置南海等九郡,其中就包括中国海南、越南这两个槟榔产地。在《南齐书》卷五十八《东南夷:扶南》中就记载:扶南"有甘蔗、诸蔗、安石榴及橘,多槟榔,鸟兽如中国"。作为药用,槟榔在中国也有较早的记载,在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卷三一中就有记载;在南梁《医别录》中也有"槟榔味辛温......生海南"的记载。
形态特征
茎直立,乔木状,高10多米,最高可达30米,有环状叶痕。
叶
叶簇生于茎顶,长1.3~2米,羽片多数,狭长披针形,长0.3~0.6米,宽24~40毫米,上部羽片合生,顶端具不规则齿裂。
花
雌雄同株,花序多分枝,花序轴粗壮压扁,分枝曲折,长0.25~0.3米,上部纤细,着生1列或2列雄花,雌花单生于分枝的基部;雄花小,无梗,常单生,较少成对着生;萼片卵形,长小于1毫米,花瓣长圆形,长4~6毫米,6枚雄蕊,花丝短,3枚线形退化雌蕊;雌花较大,萼片卵形,花瓣近圆形,长1.2~1.5厘米,6枚合生退化雄蕊;子房长圆形。
果实
橙黄色果实,为长圆形或卵球形,长3~5厘米,中果皮厚,纤维质。种子卵形,基部截平,胚乳嚼烂状,胚基生。
物种分布
槟榔在亚洲热带地区广泛栽培,如孟加拉国、柬埔寨、中国、印度、老挝等国家;在中国,广泛分布于云南省、海南省及台湾等热带地区。一般混生或散生于海拔为300米左右的山地或沟谷雨林中。除了冲积的海滩、盐碱地、沙地、酸性大的干旱地外,槟榔可在平地、低山和丘陵地带中生长,也可在沙壤土中正常生长。
生长习性
槟榔喜湿、好肥,不耐涝,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25℃;在年降水量1200毫米以上的地区,均能正常生长,但更适宜生长在年降水量为1700~2200毫米的地区;其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广,对土壤的要求不苛刻,但最适宜生长在表土黑色、有机质丰富的沙质壤土、底土红壤或黄壤土中。此外,槟榔可与小豆蔻、菠萝、生姜、姜黄、香蕉、可可和黑胡椒等间作。其花果期为3~4月。
繁殖方式
槟榔为异花授粉植物,肉穗花序伸出佛焰苞1~11天后雄花开放,雄花开放后吸引大量的蜜蜂属和其他昆虫,但是这些昆虫通常只对雄花进行采粉而不触碰雌花,因此,普遍认为槟榔的花粉是由风传播。
栽培技术
人工繁殖
种子繁殖
通常选取个大饱满、无病斑点、无裂痕或裂痕不明显的成熟果实作为种用,并对果实进行催芽处理,以促进种子内部发生变化而提早发芽,后按照一定的株行距将其定植即可。
组织繁殖
通常选取6~8个月大的槟榔果实,剥离果皮,将果核进行消毒处理,接种到培养基中,待其长出白色嫩芽和根之后转移到生长培养基中继续培养;约30天即可形成小苗,8周后就可进行移栽。
定植
槟榔的定植方式可以为方形、三角形或梅花形,也可等行距种植,还可按照大小行种植,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最好应按照由北向南排成直行并且稍向西倾斜,这样可降低被太阳灼伤的几率。此外,槟榔的种植季节应充分考虑到温度、雨量和太阳的辐射强度等因素。
水肥管理
槟榔定植时应浇透水,若定植后遇到积水,应及时进行排灌;在定植时,可施堆肥、厩肥、塘泥肥等基肥,幼龄树时期应主要以氮肥为主,适当施用磷、钾肥;成龄树时期,应施花前肥、青果肥、入冬肥等,来促进槟榔植株的生长。
除草和松土
槟榔的松土一般是在每年的3~4月和9~10月份进行,松土常与施肥同时进行;槟榔园的除草通常是根据其杂草的生长情况及槟榔的长势来决定,幼龄期的槟榔应每年除草3~4次,成龄期的槟榔应每年除草2~3次。
采收加工
由于对槟榔的商品规格要求不同,所以其采收时期有所差异,其采收分为2个时期,第一个采收期是在每年的11~12月采收青果,加工成榔干;第二个采收期是在每年的3~6月采收熟果,加工成榔玉。
病虫害防治
病害
槟榔上发生的病害主要为果腐病、叶斑病、炭疽病、黄化病等,通常采用加强水土管理、合理施肥与密植、及时烧毁感病植株等农业防治措施,也可采用甲霜灵等化学药剂来防治。
虫害
槟榔上发生的虫害主要为椰心叶甲、二疣犀甲、基斑毒蛾、蚜虫、介壳虫、红蜘蛛等,可采取利用天敌等生物防治措施外,还可选用辛硫磷、高效氯氰菊酯等化学药剂来防治。
用途
槟榔树的茎干挺拔修长、树姿优美,和椰子并称夫妻树,在中国南方地区常被用来园林绿化。槟榔不仅可用作调料,而且常被用来制作卤菜,其含有丰富的单宁、脂肪、氨基酸和糖类等,具有重要的食用价值;其茎干和纤维可制成纤维隔板,还可编织地毯等;叶可编织扇子等工艺品,在一些东南亚国家还用槟榔的成年树干和叶片来建筑房屋;槟榔新芽还可作蔬菜,在中国台湾被称为"半天笋",中国海南也有食用的习惯;花可制作槟榔花;种仁可被制作成榔干、榔玉、大腹皮等。此外,东南亚及中国海南、台湾等省区的地方,当地居民还有咀嚼未成熟的果实的习惯。中国南方久有服用槟榔抵御寒冷、驱除湿热的习俗。
据《中药大辞典》记载,槟榔为药用植物,性温,味苦、辛;具有驱虫消积的功效,主要用来治疗脘腹胀痛、泻痢后重等症状。此外,槟榔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槟榔还具有重要的宗教意义,常被东南亚一些国家应用到各种习俗中,以及常在中国海南省用作馈赠宾客的礼品。
植物毒性
毒性危害
槟榔碱是槟榔的主要活性成分,但它也是主要的有毒化合物。槟榔碱的主要毒性是促进口腔粘膜下纤维化(OSF)和对正常人体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涉及诱导细胞凋亡。同时,长期咀嚼槟榔还会引起吸入性哮喘、精子减少、槟榔依赖(BQD)以及子宫癌和食道癌。
危害级别
由于槟榔可致口腔癌,因此在2003年8月7日,搜集了中国台湾、印度、巴基斯坦等7个国家和地区的关于槟榔的上百篇研究报告,并邀请16位专家研讨后,IARC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隶属于世界卫生组织) 正式认定槟榔为一级致癌物。
相关措施
20世纪50年代,泰国就颁布槟榔限制令,在2012年完全禁止槟榔销售;2017年11月,巴基斯坦信德省议会颁布一项法案,禁止槟榔及相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马绍尔群岛已禁止商业目的的槟榔的进口和销售;中国台湾地区正在通过实施全面战略以减少槟榔使用。此外,完全禁止槟榔销售和进口的国家主要有为新加坡、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加拿大等国。加拿大早在1989年就将所有形式的槟榔归类为危害健康的食物之一。1991 年 10 月,加拿大政府在确认槟榔和食道癌有直接关系后,就禁止了槟榔产品的商业进口;土耳其法律中已将槟榔认定为毒品,禁止销售和携带;在澳大利亚,槟榔碱被列为第四级毒品、处方笺用药,同时禁止运输槟榔进入澳大利亚;挪威的进口货物清单上,槟榔被列为禁止私人进口的草药之一。2014 年 2 月,欧盟委员会针对萎叶发布了一项临时禁令,禁止欧盟成员国从孟加拉国进口槟榔叶,同时对印度和泰国的槟榔叶进行严密审核。
1996年,中国厦门市就禁止生产、销售和食用槟榔,并在2022年开展槟榔产品专项清查行动;2016年,中国海南省三亚市就已经下发禁止在销售槟榔的通告;2021年3月份,国家广电总局叫停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宣传推销槟榔及其制品,并于2021年9月份,国家广电总局下发自即日起,停止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宣传推销槟榔及其制品的通知。2022年6月份,中国湖南省广播电视局也下发严禁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宣传推销槟榔及其制品的通知。
相关研究
果实研究
有学者通过对槟榔的果实的开展研究,发现其主要富含多酚、生物碱、脂肪酸、三萜、甾体和氨基酸等物质,并认为其果实中的多酚和生物碱类物质具有抗炎驱虫、促肠道消化、抗抑郁、抗衰老、抗氧化和抑菌防腐等一系列生物活性。另外,还认为槟榔多酚中的酚酸类物质(主要有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和奎宁酸等)具有减缓氧化、降低血糖、消炎、抗菌等生物活性功能。
药理研究
据《中药大辞典》记载,槟榔具有驱虫作用。去酸的槟榔提取物可使猪肉绦虫、牛带绦虫与短小虫呈弛缓性麻痹;其水溶部分与醇溶部分具有杀细粒棘球原头螃作用;其杀头锄作用可能与破坏头螃体内蛋白质结构有关。槟榔体外对华支睾吸虫具有麻痹作用,可干扰肝吸虫的神经系统功能,属于外源性增强抑制性神经递质的作用。此外,槟榔还具有抗病原菌、灭螺作用。其水煎剂体外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等;其水浸剂对许兰黄癣菌与堇色毛癣菌等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其提取液对血链球菌的生长和产酸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牙龈卟咻菌和福赛类杆菌也有抑制作用。
毒性研究
槟榔存在一定的毒性,槟榔碱为其最具代表性的化学组分,具有特殊的药理学活性和毒性。槟榔碱对多种细胞均有遗传毒性和致突变性,能诱发染色体出现突变、等位基因异常、基因组合错乱等现象,会显著影响细胞周期、诱导程序性细胞死亡和非程序性死亡。槟榔碱可抑制脱氧核糖核酸和双链核酸的合成,其提取物对人类口腔黏膜上皮角肮细胞有细胞毒作用。此外,槟榔可通过睾丸屏障,来影响小鼠的精子发育过程,对小鼠的配子有一定的遗传毒性。还有相关研究指出,过量的槟榔可以引起急性中毒的症状,导致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甚至昏迷等,但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影响为短暂的,患者的症状可及时缓解。
文化延伸
咀嚼文化
在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及地区,嚼食槟榔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柬埔寨的女性通常喜欢吃槟榔,而男性一般不吃;在缅甸,槟榔已成为家中的常备物品;越南的主要民族——京族也有嚼槟榔的传统风俗。槟榔也与中国海南省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海南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同胞对槟榔尤为喜爱,海南人爱吃槟榔,早在北宋时期就已形成了嚼食槟榔的习俗。
礼仪文化
在东南亚一带,槟榔在婚聘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越南,槟榔是缔结爱情的信物。越南民间中有句俗语:"嚼槟榔是故事的开端"。在越南民俗中,越南人常用著叶、槟榔来招待客人,将槟榔作为订婚礼物。
在中国黎族同胞眼里,槟榔具有特定的含义。一方面槟榔是待客的佳品,另一方面槟榔象征爱情,常作为其信物,在中国黎族的青年男女相爱后,就槟榔来作为信物。早期的中国台湾少数民族曾将槟榔为结婚时必备的礼品之一。槟榔也作为礼品盘或礼品袋中的吉祥之物之一应用在中国湘潭人的各种结婚场所、生辰宴、乔迁宴等;此外,槟榔待客的礼俗,在中国广东、广州、福建省、台湾等省区也特别流行,已成为中国台湾交际或应酬场合中常见的物品。
其他文化
除咀嚼槟榔、婚姻结缔和交友待客外,槟榔还在其他方面发挥特殊的作用,如在中国海南,人们常用槟榔来缓和矛盾;在东南亚一些国家,槟榔是吉祥、幸福的象征,常被应用到各种习俗中,如祭祀祖先等。此外,槟榔还被用于一些特殊的传统风俗中,如:缅甸人的剃度礼等。
参考资料
槟榔.植物科学数据中心.2023-05-06
Areca catechu L..POWO.2023-05-06
槟榔.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5-06
槟榔 Areca catechu L..植物智.2023-05-06
Forbidden.china-consulate.2023-06-11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buddhism.2023-10-20
槟榔栽培技术研究进展.中国知网.2023-05-06
海南槟榔高产栽培技术.中国知网.2023-05-06
槟榔繁育与栽培技术探究.中国知网.2023-05-06
含一级致癌物、土耳其认定为毒品:多国把槟榔列入违禁品.澎湃新闻.2023-06-11
市场聚焦:开展槟榔产品专项清查行动 10家违规销售门店被查.厦门广电网.2023-06-11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禁止在城区销售槟榔的通告.海南省槟榔协会.2023-06-11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2021年度 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3-06-11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 关于停止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 宣传推销槟榔及其制品的通知.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3-06-11
关于对湖南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595号提案的会办意见.湖南省广播电视局.2023-06-11
槟榔的化学成分及其功能活性研究进展.中国知网.2023-05-06
槟榔多酚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中国知网.2023-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