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
凉山彝族是居住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的统称,截止到2021年,凉山彝族人口为293.65万人。凉山彝族是彝族的一支,除凉山外,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也有分布,居住在凉山的彝族人民,更是因为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了极具特色的文化,美姑县是凉山彝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被誉为“彝族毕摩文化之乡”。
凉山彝族的来源问题尚未明确,学术界对此比较一致的看法为彝族主要来源于古氐羌人,先秦时期在洱海地区建立了以彝族为主体的第一个地方民族政权——古莽国。秦汉彝族先民部落在汉史籍中被统称为西南夷,汉初在滇池附近设益州郡,彝族先民为“滇王”所统治,位于云南省昭通地区的彝族迁移至凉山地区,被认为是凉山彝族的先祖。魏晋,彝族先民居住的地区被称之为南中,氏曾于此称雄并最终为彝族等土著居民所同化,因而史书中这一时期的彝人被称作“爨人”,之后凉山彝族一直处于封建制和奴隶制的压迫之中,鸦片战争后,彝族人民深受苦难,为反抗剥削压迫,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彝族人民投入到新的革命斗争之中。新中国成立以后,凉山彝族人民摆脱了封建制和奴隶制的枷锁,经济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建立了凉山彝族自治州,并通过兴修水利、兴建铁路,促进了彝族地区农牧业、交通业、商业的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凉山彝族人民生活水平和人民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改善。2022年5月1日,《凉山彝族自治州移风易俗条例》正式施行,凉山彝族精神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精神文明建设焕发全新气象。
凉山彝族大多生活在二半山区、高原及高寒山区,依靠耕种和畜牧为生,长居于此的凉山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凉山彝族的宗教信仰是一个以祖先崇拜为核心,相信万物有灵,集自然、图腾崇拜为一体的宗教信仰体系,此外也有部分凉山彝民也开始信奉天主教。凉山彝族民族服饰受居住地自然环境与发展水平的影响,质地、款式、纹式等均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凉山彝族人民在适应自然的过程中创造了富于特色的各式民居。凉山彝族在饮食方面以阳芋、玉蜀黍属、大米为主食,副食包括肉食类、饮料类、豆类、调料类,酒在凉山彝族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节日庆典有彝族年、火把节、插花节等,同时彝族也庆祝春节等汉族传统节日。凉山彝族的民族艺术丰富多彩,歌舞、戏剧、工艺、绘画独具特色,文学作品闻名世界。
族称由来
彝族自称“诺苏”。解放前汉称“保”。解放后统称“彝族”。凉山彝族来源彝学界多种说法。境内彝族群众传述 ,约在3世纪时,古候、曲湟两支彝族先民从今云南省的昭通地区迁入凉山彝族自治州。故在彝族人死后念 “指路送魂经”时就要把死者的灵魂送往祖先居住的地方——兹兹蒲武。按其路途推测,兹兹蒲武就在云南省昭通地区。这两支彝族先民子孙繁衍 ,人丁兴旺 ,人口覆盖凉山大部分地区 ,成为凉山彝族的一大来源。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地下,没有多余的产品可供剥削,彝族先民过着没有阶级、没有压迫的生活。新石器时代生活在中国西北高原上的古氐羌人部落开始向四面发展,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向西南游弋的一支古氐羌人在金沙江南北两岸演化形成了众多部族,即史书中常见的“越嶲夷”“昆明”等。后来,据彝文古籍记载,约公元前12世纪西南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氏族部落政权,这一部落政权的主体即为彝族先民,此部落原居住在今澜沧江两岸及怒江一带,以游牧生活为主,后进入洱海地区并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建立了古莽国。东周末年春秋时期,为躲避洪水灾害,今昭通市一带的彝族共祖杜慕(即仲牟由)在洛宜山举行了六祖分支大典,杜慕以其六子:武、乍、糯、恒、布、默向地方分支,此六子即为彝文古籍中所称的“彝族六祖”。六祖分支后,六祖分别迁往各地,乍的后裔,糯、恒两部是凉山彝族的祖先。
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川、滇、黔等地的彝族先民部落已产生了一定的共性。汉史籍中统称之为“西南夷”。秦王朝时,曾修“五尺道”,与西南彝区加强了交往,然而此时的凉山彝区在政治上还不隶属于中原王朝。凉山州古为梁州之域,属西南夷地。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设立越嶲郡,下辖15县,郡治邛都县。
魏晋时期
魏晋时期,彝族分布区域不断扩大,史书上称这一时期的彝族为“爨人”,彝族的文字称作“爨文”、“爨字”,通行使用这样文字的区域为“爨区”。西晋仍蜀汉旧制,泰始九年(273年),改灵道县为护龙县,越嶲郡辖7县。东晋咸康四年(338年),成汉在越嶲郡增设晋兴县,越嶲郡下辖8县。
唐宋时期
杨广大业三年(607年),改州为郡,越巂郡辖6县。唐武德元年(618年),改越嶲郡为嶲州,辖4县,州治越嶲县。武德九年(626年),废登州,台登县还属嶲州。唐贞观二年(628年),割雅州阳山、汉源2县属嶲州。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右武侯大将军梁建方率兵征讨松外夷人,在其地设昌明县。共辖10县。武后大足元年(701年),阳山、汉源还属黎州。中宗神龙三年(707年),阳山、汉源2县还属嶲州。开元四年(716年),阳山、汉源归属黎州。至德元年(756年),吐蕃、南绍联兵攻陷越巂郡。贞元十三年(797年),韦皋发兵复嶲州。至元和年间(806-820年),嶲州辖7县。咸通六年(865年)五月,南诏攻陷嶲州。南绍在嶲州境内设一府、三郡、七州。大理国时期仍沿南诏旧制。
元明清时期
元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土官流官并存。元世祖至元十二年( 1275年),析建昌府地置总管府,并置建昌路,设里州,美姑隶属里州,初属四川,后隶云南。元至元十年(1273年),元军平定建昌叛乱。至元十二年(1275年),元子建昌没罗罗斯宣慰司,下辖4总管府。元成宗铁穆耳元贞二年(1296年),撤柏兴府,并入德昌路,其后又复置柏兴府。到元末境内建置再无大的变化。罗罗斯宣慰司辖、德昌、会川三路。十三年(1353年),率军攻占建昌。明初沿袭元制,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仍实行土司制度。明洪武十五年( 1382年),置建昌卫指挥使司,美姑仍隶属里州。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在凉山彝族自治州腹地置“凉山夷部”,废里州,美姑属“凉山夷部”,分别由利利土司、沙马土司管辖。明洪武四年(1371年),罗罗斯宣慰使安配率部归顺明朝,授土指挥使,仍守建昌卫,管辖昌州、普济、威龙3州。明万历三年(1575年),撤建昌前卫并入建昌卫,并撤建昌土卫。至明末建置再无大的变化。清顺治五年(1648年),农民军张献忠部将刘文秀率兵攻占建昌。清雍正六年(1728年),改建昌府为宁远府,并置西昌、冕宁、盐源三县,美姑县属宁元府西昌县。清乾隆/嘉庆(1736~1820年)时期,利利、沙马、阿卓土司先后被黑彝家支逐出美姑地区。宣统二年(1910年)分西昌县增置昭觉县,美姑大部分属昭觉县,小部分划入马边、雷波县管辖,实为黑彝家支割据的地区。清同治二年(1863年)正月 ,石达开率数万大军渡金沙江,攻占会理市,进军河西、冕宁、越嶲。宣统二年(1910年),增置昭觉县、盐边厅。至清末,宁远府共辖4县、2厅、1州。
鸦片战争以后—新中国成立前
1840年罂粟战争以后,凉山彝族自治州奴隶主利用鸦片获取枪支、白银,并进一步向外扩张,掠夺各族人民为奴隶。枪支也使得彝族内部械斗频繁,许多凉山彝族人民被迫背井离乡,向南宁河以西至丽江地区迁徙。为反抗剥削与压迫,彝族人民投入到英勇抗战之中,其反抗斗争作为全国各族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的重要一环,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1913-1916年,凉山州的冕宁、越雟一带爆发了彝族人民反抗奴隶制度的大起义,史称“拉库起义”,由于起义的高潮在1914年,这一年为彝历的虎年(彝语称虎为拉,称年为库),故史称“拉库起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凉山彝族人民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进行土地革命,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建立游击武装和革命根据地,积极投入到了新的革命斗争之中。1935年5月6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渡江,在皎平渡会理市一侧的中武山洞中指挥红军渡江,从此,中央红军完全摆脱数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实现了渡江北上的战略意图。
新中国时期
1950年3月12日,人民解放军分南北两路,北渡金沙江,南抢大渡河。15军44师(师长兼政委向守志)由南向北沿着当年红军北上之路,与由北向南一路凯歌的62军184师(师长林彬、政委梁文英)共同夹击敌人,至4月7日,西昌战役胜利结束,历时25天,解放县城19座。至此,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正规部队全部肃清。1955年,凉山彝族自治州由西康省划归四川省,原属乐山专区的雷波县、马边彝族自治县(驻民建镇)、峨边彝族自治县3县及原属西昌专区的越嶲县划入凉山彝族自治州。辖11县。
1955年4月,凉山彝族自治区改称为凉山彝族自治州。凉山经过了3年的民主改革,解放了百万奴隶。凉山由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凉山彝族摆脱了封建制和奴隶制的枷锁,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在凉山彝族人民聚居区及彝族与其他民族杂居区建立了凉山彝族自治州,促进了彝族地区农牧业、交通业、商业的发展,几十年来,彝族地区发生了巨大变化,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取得了光辉的成就。凉山彝族人民生活水平和人民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凉山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是从奴隶社会“一步跨千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地区,历史断层严重,自然条件恶劣、交通运输不便、陈规陋习深重。长期以来,凉山彝区群众与世隔绝,深处贫困而不自知,精神贫困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厚死薄生、奢办婚事的消费观;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生育观;迷信巫术、敬畏鬼神的宗教观;视农为本、轻商贱役的生产观;“等靠要”的消极度日观等,陈规陋习影响到彝区群众健康素养的提升和时代新风的形成,凉山州在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广大彝族群众革除陈规陋俗:一是利用凉山州彝族丰富的文化资源,创新移风易俗的工作方式,将倡导的文明新风内容融入彝族歌舞中,把新时代的文明新风传递到彝族百姓心中,真正发挥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二是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发展教育是贫困地区“拔穷根”和阻止代际贫困的关键,是摆脱“意识贫困”和“思路贫困”的基本条件,政府部门因材施教,针对学龄儿童开展凉山特色的“学前学普”“一村一幼”“控辍保学”“双语教育”等教育,针对成年人,充分利用职校、农民夜校、火塘夜话、坝坝会、“村村响”广播等阵地,开展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培训工程;三是组织能人农民工代表选任为村(社区)干部,将其纳入“万名村级后备力量培育工程”,持续带动邻里乡亲转变观念、移风易俗。这种量体裁衣的改良方式得到广大彝族群众欢迎,是真正理解了思想文化观念滞后于物质文化的客观规律后,保障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激发中华文化的内在活力,产生与时俱进的彝族文化观念的突出表现。移风易俗为凉山彝族社会发展注入强劲的文化动能。经过十年移风易俗战,凉山州各族群众精神面貌发生历史巨变:全民抵制高额彩礼、铺张浪费变成勤俭节约、薄养厚葬改成薄葬厚养、人畜混居到房圈分离、不坐地下坐板凳、不睡地下睡床铺、不用锅庄用灶台等移风易俗成效明显。移风易俗对凉山州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2014年凉山州委州政府出台《关于印发〈巩固和深化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宣传方案〉的通知》,2019年制定《凉山州关于广泛开展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工作方案》,州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制定《关于移风易俗突出问题整治工作方案》。2022年5月1日,《凉山彝族自治州移风易俗条例》正式施行,凉山彝族精神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精神文明建设焕发全新气象。2022年6月23日,凉山州全县上下共签订了2万余份治理高价彩礼、丧事大操大办、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深化移风易俗工作承诺书。仪式上,26对“娃娃亲”监护人现场签订退婚协议,并统一返还礼金66.6万,26对“娃娃亲”中年龄最大的16岁,最小的3岁,给付订金彩礼最高的6万元,最低的9000元,同年6月27日,这一数据再创新高,据“布拖发布”公众号统计,当地已自愿解除733对娃娃亲;婚事新办16起,从原支付48万高价彩礼降至9.8万,降幅高达390%;丧事减办21起,从原计划消费26万大操大办降至8万元简办丧事,降幅高达225%。
人口与分布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国彝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区域,截至2021年末,凉山彝族自治州少数民族人口为311.85万人,占总人口的57.94%;彝族人口为293.65万人,占总人口的54.56%。
宗教信仰
凉山彝族的宗教信仰还处在原始宗教的发展阶段之上,这是一个以祖先崇拜为核心,相信万物有灵,集自然、图腾崇拜为一体的宗教信仰体系。
早期的彝族人民没有能力去改变自然,于是相信万物有灵,将自然界看作“神物”,崇拜天地、日月、山川、动植物等自然万物。自然崇拜下的彝族先民所崇拜的对象包括金石,树木如马樱花、松树、栗树,水,火,天地等,在这一阶段人的思维尚不能离开具体事物,因而也尚未形成超自然体的观念。灵魂观念的出现则使人的思维发展实现了一大飞跃,并进一步发展成为了灵魂崇拜,即对居于人体内而能主宰躯体的超自然体的崇拜。灵魂崇拜下,死亡被看作是灵魂离开躯体的结果,根据死亡原因的不同将死者的灵魂划分为善恶两种,正常死亡则为善灵,凶死者的灵魂多变成鬼魂作祟于人,因此彝族人多采取巫术、仪式以驱鬼、去祸纳福,从而避免鬼魂带来的灾难。
凉山彝族崇拜的图腾很多,包括虎图腾、龙图腾、葫芦、竹、鸟、神鹰毕摩等。凉山彝族人民崇虎畏虎敬虎奉虎,在彝族的神话中便有虎生宇宙、人虎互变的传说,凉山彝族文化中更有耍虎舞、虎历、虎占星、绘虎、绣虎等数不胜数的虎文化,凉山彝族也是一个忠实崇龙敬龙的民族,在凉山彝族的神话传说中广为流传着龙生夷(彝)、龙生万物的传说,人名、族徽族号、山川河流、建筑名胜等多以龙来命名,表达了对龙的崇拜。葫芦被看作是人类诞生与重生的摇篮,彝族先民以葫芦作为图腾加以崇拜,而在凉山彝族传统的婚姻、丧葬文化中也离不开葫芦文化,在凉山彝族的神话传说中,竹有着其原始的象征意义,即为男性生殖器官,进而发展深化为生命的繁衍与延续,凉山彝族很多地区都有着生于竹而归竹的思想观念,同时因为对竹的崇拜与敬重也衍生出了许多竹文化禁忌,如禁止砍竹子做柴烧、不准将竹子拿进门;新中国成立以前凉山彝族村寨中间都栽种着几棵香竹,而香竹周围又用石墙围起来,任何人都不能进入,更不能看法破坏,这正是竹图腾禁忌的具体体现。凉山彝族远古部落中还将鸟作为图腾,并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独特的鸟崇拜文化,直到现在部分凉山彝族仍将鸡奉为神鸟,婚丧嫁娶、节庆盛典都离不开鸡,彝族的门窗木刻、墓碑石雕亦常有鹤、雁、鹰的形象。
凉山彝族的传统崇拜中以祖先崇拜为核心,祖先崇拜归根结底源自于父权制的确立以及私有财产的出现,其有利于确定并巩固一定的血统关系从而保证对财产的继承权。其所崇拜的对象为氏族中已经去世的长老灵魂。凉山彝族的祖先崇拜分为宗族祖先、家族祖先、家庭近祖三种崇拜形式。认为祖先死后灵魂不灭,认真供奉则可护佑子孙后代,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有制作祖灵,祭献食物、牺牲,其中祭祀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形式,祭祀又有日常与节日之分,若家中有人患病或有凶兆出现,便进行祭祀祈求祖灵驱邪降吉;节日祭祀则主要在每年的春节、二月八、火把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举行,期间主要活动包括奉献酒肉,镌刻祖公牌,以及认祖等。而最隆重的祭祖活动当属“祖灵朝拜”(彝语“奈母”),即祭祖大典,意为超度亡灵,祭祖大典往往每隔大约二三百年举办一次,其间大约相隔七代人以上,其规模浩大、礼仪纷繁,主要分为典礼的筹划与准备阶段,此阶段需要准备材料制作祖灵筒、选择场地与时间、主祭毕摩进行分工等;举行祭祖大典阶段,大典一般举行7昼夜或9昼夜,每日日常各不相同,最重要的仪式则为换祖仪式和汲圣水,此外还需要将家中供奉已久的“祖灵袋”交于主祭毕摩诵经后以火焚之,进行家族分支等,当属于宗教仪式的一种。
在千百年来与其他民族交错杂居的过程中,凉山彝族的宗教信仰也吸收了许多佛教,道教,儒学中的不同因素而不断发展,近代以后外国传教士的大量来袭,天主教广泛传播,部分彝民也开始信奉天主教。
语言文字
语言
凉山彝族使用自己的民族语言——彝语。其中北部次方言的使用人口最多,面积最广,几乎遍及凉山,因此是凉山的主地方言,其中又以什扎土语的使用人口最多,分布面广,最有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因此什扎语是凉山彝族的标准语。
文字
凉山彝族有其古老的文字,彝族文字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最初为象形字,秦汉时由表意文字过渡为表音文字。彝文在汉史志中多被称之为“爨文”“书”,通称老彝文,彝族则自称其为“诺苏补玛”“聂苏索”“尼斯”“阿哲苏”等。现存的老彝文约有一万多个字,1978年贵州毕节地区所搜集汇编的黔西北一带的字汇有7200多个单字,四川地区流传的单字则有八千多个,常使用的彝文单字约有一千多个。彝族文字自成体系,独体字多,合体字少,一个字形即为一个意义,每个字形的书写格式又常有变化,多从左向右直书或横书。彝文的载体包括有绵纸,兽皮、木板等。现存最早的彝文铭文为于贵州大方县发现的明代铜钟钟面上刻写的彝文。现今,以老彝文书写的《玛穆特依》《齐书苏》等书籍仍保留在许多彝族地区。起初,古彝文主要掌握在毕摩手中,而未能在彝族人民中进行普及,解放后20世纪50年代初,为配合民族识别工作,政府组织了一批科研人员耗费十余年的时间在凉山彝族地区设计、培训并推行了一段时间的拉丁式“新彝文”,后因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推行困难,而将其废除。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云南、贵州、四川三省根据各省不同的彝文进行了整理规范,科学制定出了一套表音的音节文字,同时制定出了《彝文规范方案》,按其所规定的使用规则,在各省彝族聚居区广泛。四川于1975年所制定的《彝文规范试行方案》确定了819个规范彝文字,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推行使用,效果良好,一直使用至今。
民族文化
民俗
经济
凉山彝族在经济生产上有着独特的习俗,村寨经济是凉山彝族民间经济的主体和主要的民俗基础,彝族经济民族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包括采集渔猎的自然经济阶段,农牧并重的经济阶段,以农耕为主、畜牧为辅的经济阶段。受分布区域及发展不平衡的经济的影响,凉山彝族经济民俗基本上是三种经济类型及其民俗型态的复合构成体,经济类型为渔猎型的地区,其民俗型态为半农半渔猎,民俗事象包括狩猎、采集、捕捞、林木;以畜牧型为主要经济类型的地区,其民俗型态为半农半牧,民俗事象包括畜牧、皮毛、乳肉食;农耕型的地区,民俗型态为半农半渔牧,民俗事象包括粮、苹果、蛋禽、肉食。当前,绝大多数的凉山彝族地区均已进入了第三个经济阶段,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业生产的工具有铁制农具、木质农具、竹制农具,新中国成立以后现代化生产工具则日益广泛地被应用于农业生产之中。狩猎工具主要包括飞石索、撵网、火枪等。纺麻线的工具以纺轮为主,同时也有纺车。
交易与运输
凉山彝族社会内部没有本民族的市场,其商品交换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汉族人开辟的集市中交换,一种是有一些季节性的彝族商人到汉区市场交换,从而形成了一定的交换习俗,包括以物易物、牛打马算、货币储藏等。交通方面,因彝族人民居住的山区,道路崎岖,多为羊肠小道,由人自然行走而成,面对大小河川也很少筑桥,小水跨跳、大水泅渡,偶尔筑有独木桥。出行时常以马助行,历史上“凉山马”远近闻名。
消费生活
服饰
受历史及地理环境的影响,彝族居住的地域相对较为分散,因而也形成了众多支系,不同支系间在经济、文化等的发展上略有不同,凉山彝族服饰主要流行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及毗邻各县,云南省长江流域亦有少量分布,这一服饰类型之下又分义诺、圣乍、所底三种样式,流行区域各有不同。凉山彝族服饰色彩尚黑,注重色彩搭配,无论男女服饰多以黑色为主,而女子服饰中又多红、黄、绿、紫等颜色。凉山彝族男女服饰有所差异,男子以无须为美,头上留有一缕三寸长的头发,称之为天菩萨,女子头部服饰主要有包帕、缠头、戴绣花帽三类;男子上身主要着深色对襟上衣,袖口较窄且镶花边,下身穿青蓝色或白色棉布裤,女子则多为大襟右上衣,袖口、衣襟多绣有刺绣花边,下身多穿百褶裙;男子耳饰较为简单,左耳多佩戴蜜蜡珠、银耳圈等耳饰,女子耳饰样式繁多,有珠、塞、环、坠多种形式。彝族服饰中,披毡、擦尔瓦是最为经典的传统服饰之一,保暖、美观;“英雄结”为男子头饰,呈长锥状,寓意顶天立地;大脚裤也是男子传统服饰之一,美观、飘逸;百褶裙为女子服饰,女子穿上它走动时,体态婀娜多姿,极富韵味。
饮食
凉山彝族饮食独具特色,擅长煮、蒸、炖、拌。主食包括阳芋、玉米、大米等,副食有以牛羊猪鸡为主的肉食类,待客时以杀牛为贵,羊、猪次之;以黄豆、胡豆为主的豆类;蔬菜有元根头、酸菜;调料有“哈拉古”树叶,“切批切克”的根等。凉山彝族喜欢养羊,羊肉为主要食源。凉山彝族人民喜爱饮酒,最正统的酒文化为转转酒,即饮酒者围坐一圈,传递酒杯依次饮酒,其余主要类型有坛坛酒(又称杆杆酒)、醪糟米酒、桶酒等,酒在凉山彝族社会交往的各个环节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走亲访友带酒,节庆时饮酒,赔礼道歉、化解纠纷时带酒,并以酒招待客人,凉山彝族人爱酒却不强迫人喝酒,遇人敬酒时能喝则喝,不能喝时只需接下、抿一口以表敬意即可。另外,凉山彝族人还饮茶、喝花露,凉山彝族喜吸兰花烟,有的地区还吸叶子烟。
住所
不同地区的彝族民居各有不同,凉山地区彝族人民的居所为“瓦板房”,其建筑材料相对较为简陋,多以山草、竹、木、砂土等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凉山彝族多为“土掌房”“方型楼”“垛木房”“厦片房”,凉山彝族村寨多坐落在依山傍水、地形开阔的山坡上,高山上多散居,半山和河谷地区则多聚居,以血缘为纽带形成自然村落,小则几户,多则几十户。随着凉山彝族自治州经济不断发展,凉山彝族开始逐渐入住现代化小区,过上了新生活。
社会习俗
家支
家支是指按父系血统纽带组成的、内部不通婚的社会集团。解放前,凉山彝族社会划分为兹莫、诺伙、曲诺、阿加、呷西五个阶层,其家支组织又分为诺伙家支、曲诺家支。家支的主要特征为:具有父系血统集团共同的祖先和共同的家支名称;具有世代相连的父子联名系谱;具有稳定的共属地域;共有公有地和火葬场。家支的职能分对内和对外,对内以维护家界、绝业继续、互相援助与保护、制裁违反习惯法的行为等职能为主,对外则以冤家械斗、收容外人等职能为主。随着凉山彝族自治州移风易俗工作不断推进和社会不断发展,凉山家支的功能不断减弱。
家庭
凉山彝族的家庭形态可分四类,主要有兹伙家庭、诺伙家庭、曲诺家庭、阿加家庭,兹伙家庭主要承担着对家支的责任,同时也统治着数量不等的诺伙、曲诺家庭,役使阿加、呷西家庭;诺伙家庭上对家支负责、承担义务,对下统治着曲诺家庭,役使阿加、呷西家庭;曲诺家庭则需对兹伙、诺伙家庭负责,同时管理着隶属民家庭或役使呷西奴隶;阿加家庭是以上三种家庭的隶属民家庭,多有自己的耕食地,人身也很自由;而呷西奴隶则无人身自由,只是兹伙、诺伙和部分曲诺家庭的附属。这些家庭共同构成了旧凉山彝族社会,新中国成立后,该家庭形态已经消失。
礼仪
凉山彝族社会中婴儿诞生有降生礼、出户礼、祝福礼、拜望礼等,少女成年要举行换裙仪式,彝语称之为“撒拉火”,多在少女13、15、17岁时举行,具体时间由母亲掌握,选择吉日举行,换裙仪式只邀请女性参加,男子不得在场。主持仪式者在彝语中称为“衣者衣莫”,是村中被认为无灾无祸、人财两旺的老年妇女。
婚姻
凉山彝族婚姻制度基本为一夫一妻制,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父系制代替母系制的时代。新中国成立前,部分地区存在少数土司和诺合一夫多妻,或因转房、纳妾造成的一夫多妻现象,极少数地区还保留着夫兄弟婚和妻姊妹婚残余。凉山彝族婚姻的特点包括同族内婚、家支外婚、等级内婚、姑舅表优先婚和姨表禁婚,这一特点在凉山彝族地区表现得最为突出。凉山彝族婚姻的习俗在形式上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各地的婚姻形式主要有抢婚、配婚、服务婚、转房、入赘、逃婚等习俗。婚前,青年男女的社交方式包括有公房社交、夜会社交、歌场社交、婚丧祭社交、节日社交等。男女双方确定成婚后,在婚礼的筹备阶段需行确定婚龄、取兆合婚、定亲行聘、择日请期、节食禁水等仪式。其中结婚年龄主要针对女子而言,以单岁为吉,最佳婚龄为17、19、21岁,一般不超过25岁,女子超过17岁还未出嫁则需再举行一次成人礼。凉山彝族的婚礼主要有背亲、迎亲两大主要程序,背亲是凉山彝族传统的迎亲仪式,彝语称之为“阿米习”,主要的习俗有泼水抹锅灰、摔跤、赛歌、摸亲、哭嫁;迎亲在彝语中称作“西玛习”,主要习俗有报喜、搭亲棚、抢斗笠、婚宴、分辫、入门等。婚礼仪式后则需回门、坐家。凉山彝族地区离婚十分慎重,若由男方提出离异,则需要赔偿嫁资,男方需供女方穿金戴银、骑马送返;若女方不满夫家,可在第一次归家时借故不回,由媒人或家族亲属讲清缘由,离开后需成倍赔偿、退还财礼。凉山彝族传统婚姻制度中的转房婚制、一夫多妻制等旧俗,已经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趋于消失。
丧葬
凉山彝族以火葬为主,火葬,即以火焚尸,进行火葬时尸体需蜷曲,男仰卧、女侧卧,架起柴架放火烧之,随后掘坑将余灰用坛装起来并包以茅草,放在坑中埋葬,凉山彝族称火葬为“撮漆”,葬礼规模视死者年龄而定,老人葬礼最为隆重,青壮年次之,其仪式主要包括备丧、议葬、祭奠、指路、招魂、起灵、化形、聚食等步骤。明清以前,凉山彝族社会普遍盛行火葬,迄今大小凉山彝区仍沿行这一葬式。随着凉山彝族自治州移风易俗工作不断推进和社会不断发展,凉山彝族丧葬中大操大办等陋习已经逐渐消失。
节日
凉山彝族的节庆是其生活方式和习俗的集中表现,有祭祀节日:火把节,以祭神祭田,祈年丰收、送祟除邪为主要内容,凉山地区的彝族人民多于夏历六月二十四日前后举行火把节。彝族年是凉山彝族隆重的传统节日,节期三天,第一天称为“库施”,第二天叫“多博”,第三天叫“阿甫博基”,各地过年的时间不一,多在每年农历十月至十一月中下旬选择吉日进行过年;有社交游乐的节日,包括服装节、牟定三月会。有农事节日,如剪羊毛节等。
文学
凉山彝族文学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学大体可分三类,即用老彝文写成的、用文言文写成的、流传于口头的民间文学,其中民间文学最为引人注目,凉山彝族民间文学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经过集体加工、千锤百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具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其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包括有神话、故事、传说、歌谣、史诗、叙事诗、谚语、格言等。
艺术
歌舞
凉山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音乐舞蹈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凉山彝族民歌源于生产劳动、传播于民间,按属性可分为山歌、风俗歌、叙事歌、情歌、儿歌、酒歌六类。凉山彝族舞蹈历史悠久,《华阳国志》和汉代典籍所记载的《巴渝舞》以及《新唐书·南蛮列传》中所记载的《南诏奉圣乐》都展示了包括彝族人民在内的西南民族的艺术成就与智慧。
戏剧
凉山彝族戏剧是彝族民间歌舞说唱并伴有动作的一种综合性艺术,采用彝语、彝调,歌、舞、白相相结合,内容多以反映当地彝族人民生活为主,是广大彝族人民业余创作和表演的独幕剧。
工艺
凉山彝族民间工艺种类繁多、风格各异,服装工艺、漆器彩绘艺术、银饰工艺、纺织技术、毕摩绘画等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凉山彝族人民善以多种手工技艺来美化、点缀服装,包括刺绣、蜡染、镶补、滚边等。银器制品的打造是凉山彝族金属锻造工艺的重头戏,一般不用模具,以阳刻、镂空、镶嵌等工艺技法,手工打造而成。漆器彩绘艺术主要表现在楚雄彝族自治州等地彝族的葫芦瓢吞口和小凉山彝族的各种漆具用物上。
绘画
古代彝族有岩画、壁画、木牌画、器皿漆画等多种形式的绘画,受历史和地理因素影响,其绘画发展缓慢,传统绘画以毕摩绘画为主,更多的绘画则以服装、建筑、手工艺品为载体而存在于民间,20世纪80年代以后第一批本土画家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凉山彝族绘画才开始发展。
科技哲学
天文历法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之中,凉山彝族人民逐渐意识到日月星辰的变化规律,及其对节庆、时令的影响,从而积累了宝贵的天文历法知识,凉山彝族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升沉来划分时段,从而将一天划分为鸡鸣时、天微明时、天大亮时、放牲口时、中午时、下午时、黄昏时、天黑时、入睡时、深夜时。彝族以物候定农时,又按气候将一年划分为春、秋、冬三个季节。凉山彝族历法有十二兽历、十月太阳历、二十八星宿等。
医药
凉山彝族医药起源于以采集、渔猎为主的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凉山彝族先民口尝身试,在对自然界的不断摸索中逐渐积累了各种关于植物的知识,为植物药的积累提供了基础。父系氏族社会时期,凉山彝族的妇科医学已经萌芽,对生命的起源也有了正确的认识。公元2世纪左右,治疗刀枪伤的药物和疗法不断发展。随后在与汉医药的交流中,彝药书陆续问世,最著名的为《明代彝医书》。
哲学
凉山彝族哲学直接发端于彝族的原始宗教,其内容在谚语、史诗和神话中多有体现,在彝文经典中也多有记载,还出现了许多哲学专著,如《宇宙人文论》《训书》等。
发展现状
民族自治政权
新中国成立以后,彝区各族人民建立起了众多民族自治政权,20世纪50年代建立了凉山彝族自治州,1979年1月,又将彝族居住比较集中的西昌地区合并到凉山彝族自治州中。
民主改革
基于凉山彝族人民的意愿,1958年,在凉山彝族地区胜利结束了民主改革运动,通过民主改革,彻底摧毁了奴隶制度,使广大奴隶群众和劳动人民从奴隶制度下解放出来,获得了平等的权利和地位。
产业结构
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促进了凉山彝区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得以调整,在立足当地农业发展优势的基础上种植了一大批花生、水果、棉花等经济作物,农业经济格局转化形成为多元化的复合型结构,并向规模化、特色化发展。工业亦得到了长足发展,在楚雄、红河、凉山彝族自治州三个地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业体系,楚雄重工业以原煤、生铁、电力为主,轻工业有雪茄、食糖、丝绸;红河的工业以有色金属的开采、冶炼为主;凉山则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建立优势产业工业园区,工业体系建设加快,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交通运输业
交通运输领域发展迅速,新中国成立特别是1978年以来,国家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帮助贫困地区修建公路,大大改善了凉山彝族的交通条件,凉山境内现有公路14698公里,主要有108国道、西巧路、乌金路、乾冕路、泸盐路等,成昆铁路通过境内7个县市,并在西昌建有一座机场。凉山彝族地区的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加速了与国际社会的接轨。
文化教育医疗
凉山彝族的文化教育事业亦取得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基础教育、中等专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相结合的民族教育体系。彝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得以挖掘,呈现出了一派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还涌现出了许多彝族作家、诗人,他们通过文学创作来反映家乡面貌,讴歌彝族人民的新生活。医疗卫生事业也获得了巨大的成绩,有设备完善的州级医院及县级医院,区、乡有卫生所,彝族传统的民间医药受到了国家的重视,形成了一些知名品牌,如“云南白药”便以其独特的疗效享誉国内外。
代表人物
吉木约打
吉木约打(1935-2022年),新中国凉山第一位彝族将军。吉木约打出生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贫苦的彝族家庭,从小受尽苦难;1954年8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大凉山组建的彝民团,开始军旅戎马生涯;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血与火的革命洗礼中,吉木约打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班长、排长、连长、营长;1971年调到四川省军区凉山军分区,之后任凉山军分区司令员;1993年10月26日晋升为少将军衔,成为新中国凉山的第一位彝族将军。
参考资料
凉山州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2-26
彝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07-21
取消733对“娃娃亲”,大凉山彝族移风易俗有多难?.观察者.2024-01-31
凉山彝族婚姻制度的松动与走向研究——兼析彝族贫困代际传递的原因.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2024-01-31
宗教.scfzg.cn.2024-01-31
历史沿革.四川省情网.2023-04-16
历史沿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04-16
彝族.中国政府网.2024-01-31
凉山:构建以“国际阳光康养”为重点的文旅服务产业体系.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4-16
西昌战役.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4-16
70年,凉山实现历史性跨越.e.thecover.cn/shtml.2024-01-30
历史文化.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4-16
脱贫攻坚:小康路上大步行.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4-16
移风易俗助力凉山州旧貌换新颜.中国社会科学网.2024-01-31
【评论】不叠被子不洗碗遭罚款,凉山“移风易俗”行动或走入了误区.腾讯网.2024-01-31
《凉山彝族自治州移风易俗条例》5月1日起实施 移风易俗 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力量.四川频道.2024-01-31
家支.mzxk.swun.edu.cn.2024-01-31
解放军第一位彝族将军吉木约打逝世,享年87岁.澎湃新闻.2023-04-16
70年70人│吉木约打:新中国凉山第一位彝族将军.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4-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