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
王凌(公元172年—公元251年),字彦云,太原郡祁县(今祁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东汉司徒王允的侄子。
王凌最初被举荐为孝廉,担任县令,升任中山郡太守,颇有政绩。后来得到曹操赏识,进入丞相府担任幕僚。曹丕曹丕继位后,王凌被任命为散骑常侍,出任兖州刺史,与张辽等人讨伐孙权,因功升任建武将军,封宜城亭侯;后任扬州市、豫州刺史,甚得军民称颂。正始元年(公元240年),王凌升任征东将军,统率扬州军务。次年孙吴进攻芍陂(今安徽省寿县境内),王凌率部迎战,击败敌人,因功升任车骑将军、封南乡侯,不久升任司空,位列三公。司马懿杀死曹爽后,提拔王凌为太尉,假节钺。嘉平元年(公元249年),王凌不满司马懿专权,联合外甥令狐愚谋立楚王曹彪为帝,大事未成令狐愚就病死了。王凌派部将杨弘与兖州刺史黄华联系,不料杨弘、黄华向太傅司马懿告密。司马懿亲率大军讨伐王凌,王凌还未行动,司马懿的大军就抵达。王凌自知大势已去,向司马懿请罪。司马懿召见王凌,加以抚慰,派兵将其送往京城。王凌走到沈丘县,服毒自杀,终年八十岁,其子嗣及族人皆遭夷灭三族。
后世如南北朝将领沈攸之、唐朝官员韩皋、宋朝史家郑樵等将王凌视为忠臣,认为他谋划反叛司马懿,有匡扶曹魏之志;凡是忠于曹魏的人,都被晋朝史官诬为逆臣,王凌实在冤屈;但也有人认为王凌并非忠于曹魏,明末学者王夫之、清代史家姜宸英都认为王凌密谋废立,存有私心,事败身死,算不得忠臣良将。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王凌的叔父是王允,东汉末年担任司徒,王允用计刺杀董卓后,董卓的部将、郭汜等为董卓报仇,率军攻入长安,杀死王允,将他的家人全部杀死。王凌和兄长王晨当时都还年轻,翻越城墙逃走,四处流亡回到老家。王凌后来被太原市刺史梁习举荐为孝廉,担任发干县长。不久,王凌因犯罪被处以刑五年,在路上扫除。碰巧曹操乘车经过,得知了王凌的情况,认为他犯罪也是因为公事,于是征召他担任骁骑主簿。后来王凌又升迁为中山郡太守,颇有政绩,曹操于是礼聘他担任丞相掾属。曹丕曹丕继位后,任命王凌为散骑常侍,出任兖州刺史。
平步青云
黄初三年(公元222年)九月,曹丕命张辽、曹休等人出兵讨伐孙权,王凌作为张辽的部将随行进军到扬州市(今江苏扬州市)。到达长江后,夜里突然狂风大作,孙吴大将吕范等人的船只被吹到北岸。王凌和众将迎头痛击,斩将杀敌,缴获船只,立下战功,战后王凌因功被封为宜城亭侯,加授建武将军,调任青州市刺史。青州地区自从汉末大乱后,法度条律都不健全,王凌宣布政令、实施教化,赏善罚恶,条理分明,老百姓都忍不住交口称赞。
太和二年(公元228年),曹叡曹分两路进兵伐吴,司马懿率水军从汉江顺流而下,曹休则率领大军进攻寻阳(今湖北黄梅县西南)。王凌作为部将随行,与曹休的大军一起抵达皖县(今安徽安庆市)。同年九月,曹休中计深入敌境,魏军作战失利,退守石亭(今安徽舒城县境内),遭到吴军猛攻,王凌率部拼死突围,才让曹休得以撤退。不久,王凌又先后调任扬州市刺史、河南省刺史,在任期间甚得军民称颂。
太和五年(公元231年),孙吴将领孙布派人到扬州投降,希望王凌率兵接应。王凌向满宠征东将军满宠请求派兵,满宠认为其中有诈,不同意派兵。当初,王凌与满宠共事却不和,王凌上表诋毁满宠年老力衰,做事荒谬,曹叡于是召满宠入朝。满宠临行前嘱咐留守长史,不可给王凌派兵。王凌于是只派一员偏将,率领部下七百步骑前往迎接孙布。不料遭到孙布袭击,偏将逃走,士兵死伤大半。
王凌刚到豫州主政之时,就表彰当地先贤的后代,访求没有出名的人才,宣布了一系列的条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初,王凌与兖州刺史司马朗、豫州刺史贾逵友善,等他到州、豫州当刺史后,又继承了司马朗与贾逵在任时留下的声名与业绩。正始元年(公元240年),曹叡曹叡去世,曹芳继位,大将军曹爽辅政,笼络王凌,提拔他为征东将军,假节,统率扬州军务。
正始二年(公元241年)四月,孙吴大将全琮带领数万人进攻芍陂(今安徽省寿县境内)。王凌率部迎战吴军,激战数日,斩杀秦晃等十余位东吴将领,吴军败退。王凌因功晋封南乡侯,封邑一千三百五十户,不久又升任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正始九年(公元248年)九月,王凌升任司空,位列三公。
谋立曹彪
王凌的外甥令狐愚才能出众,担任兖州刺史,驻扎在平阿(今安徽怀远县西南)。他们舅甥俩都统领兵马,承担守卫淮南的重任。司马懿诛杀曹爽后,提拔王凌为太尉,假节钺。王凌与令狐愚密谋,认为齐王曹芳年幼,受制于权臣司马懿,而楚王曹彪年长又有才能,想迎接曹彪到许昌市为帝。
嘉平元年(公元249年)九月,令狐愚派部将张式到白马县(今河南省滑县境内),探望曹彪并暗中往来。王凌又派心腹侍从劳精前往洛阳,将密谋之事告诉儿子王广。王广担心招惹祸患,劝谏王凌不要带头废立皇帝,王凌不听。同年十一月,令狐愚又派张式去与曹彪联络,张式还没有回来,令狐愚就病死了。
嘉平三年(公元251年)四月,王凌听说孙吴出军堵塞涂水(今滁河),想借此机会举兵反叛,开始大规模调动军队,并上奏朝廷请求讨伐吴国,朝廷下诏不同意。王凌于是加紧策划,派部将杨弘与继任的兖州刺史黄华联系,不料杨弘、黄华将王凌密谋的事情告诉了太傅司马懿。
事败身死
司马懿亲率大军从水路讨伐王凌,大军出发前,先下诏书赦免了王凌的罪行,又让王凌的儿子王广写信劝告父亲投降。王凌还未行动,司马懿的大军就到达百尺堰(今沈丘县西北),进逼王凌。王凌自知大势已去,于是只身乘船来迎接司马懿,派遣下属王前去请罪,并上交印绶、节杖、斧。司马懿大军驻扎在丘头,王凌赤裸上身反绑双手站在河岸边。司马懿拿出皇帝的诏书,派主簿解开王凌的绳索,让他穿上衣服,召见王凌,给予慰问,将印绶、节杖、斧钺交还。
王凌被赦免后,以为凭借元勋旧臣的身份,朝廷不再怀疑他,于是乘小船打算跟上司马懿的船队,司马懿派人阻拦王凌,王凌这才知道司马懿还是将他当外人看待。司马懿派兵骑六百人护送王凌回京城,王凌试探性地索要棺材的铁钉,以推测司马懿的意思,司马懿直接命人将棺材的铁钉给了他,王凌知道自己难逃一死。嘉平三年(公元251年)五月,王凌走到沈丘县(今河南沈丘县槐店回族镇西郊),服毒自杀。
王凌死后,司马懿的大军抵达张伯苓,张式等人自首。司马懿继续追究此事,楚王曹彪被赐死,与此事有关的人都被夷灭三族,王凌的儿子王广也被处死。朝廷大臣议论之后,认为按照《春秋》的记载,王凌与令狐愚的罪行就算死了,也要被戮尸劈棺,于是挖开王凌、令狐愚的坟墓,劈开棺材,暴尸三日,又把他们的印章和绶带、官服烧掉,将裸露的尸体丢进墓坑草草掩埋。晋泰始元年(公元266年)十二月,司马炎下诏赦免王凌的子嗣宗族,使其还有后人。
历史评价
同时期的蒋济评价王凌“文武俱赡,当今无双”。
晋朝史家陈寿评价:王凌品格高尚、气度不凡,毌丘俭才能与见识突出,诸葛诞严厉刚毅而很有威望,钟会精明干练而善于策略心计,他们都因为自己的长处而扬名,加官进爵,但是他们都心比天高,志向不切实际,不考虑祸患灾难,结果变故发生,宗族遭到诛灭,实在是糊涂啊。
晋朝学者伏滔评价:王凌、毋丘俭、诸葛诞三个人,或凭借往日的名气,或凭借之前的功劳,手握重兵驻守淮南,牵制江东,他们生逢乱世,又遇到废兴的机会,但是他们谋划的事情不被人所赞同,因此相继失败。
后世将王凌视为忠臣,有匡扶曹魏之志,南北朝将领沈攸之表示“吾宁为王凌死,不为贾充生”。隋朝大臣柳庄将王凌与袁绍、刘表、诸葛诞并列,赞扬他们是“一时雄杰,据要地,拥强兵”。
天宝官员韩皋评价:王凌为扬州市都督,谋划拥立李宽曹彪;毌丘俭、文钦、诸葛诞前后相继为扬州都督,都有匡复魏室的谋划,也全被司马懿父子所杀。嵇康认为扬州是以前广陵所在的地方,他们四个人,都是魏室文武大臣,都败散于广陵,《广陵散》中说魏氏散亡,自广陵开始。
宋朝史家郑樵认为:晋朝的史官维护晋朝,而心里没有曹魏,凡是忠于曹魏的人,都被视为叛臣,王凌、诸葛诞、毌丘俭等人,实在是冤屈。
宋朝史家萧常评价:王凌、毋丘俭、诸葛诞几人,不依附于司马家族而甘愿一死,可谓忠于曹魏。
但也有人认为王凌并非忠臣,所谋有私心。明末学者王夫之评价:王凌算不上是曹魏的忠臣,只是想成为另一个司马懿而不得罢了。他成不了另一个司马懿,反而使得司马懿更加张狂。齐王曹芳,是魏主曹叡所立,司马懿诛杀曹爽而将曹芳掌控在手里,罪恶在于司马懿,造成这一过失的是曹叡,曹芳有什么责任呢。如果王凌确实忠于曹魏而为国家社稷着想,就应该公布司马懿闭门拒主、专杀宗臣、觊觎九锡的罪过,向皇帝上表讨贼,即使不能成功,也足以鼓舞天下人的忠义之气,而司马懿就不能嫁祸给楚王,因此禁曹氏宗族,使他们无力反抗而任凭司马氏篡位夺权。可王凌却想废黜没有过错的君主,另立他人,他的伎俩,后梁与隋朝之时多有人效仿,最终不过是掩耳盗铃罢了。
清代史家姜宸英认为:曹魏之忠臣,只有毌丘俭一人而已,王凌所谋之事有私心。近代卢弼学者认为:王凌和毋丘俭都是儒将,功勋卓著,事之成败,不能概论。两人和诸葛诞都是曹魏的忠臣,出现在同一个传记中,有特殊的原因。君子就事论事,不能因为成败作为定论。
人物作品
王凌早年追随曹操,担任丞相府幕僚,与曹操一起完成《孙子兵法集注》。王凌晚年密谋举兵反叛,司马懿率大军征讨,王凌曾写了一封信向司马懿谢罪,即《与太傅司马宣王书》,收录于《全三国文》。
家族成员
兄长:王晨。
儿子:王广,曹魏官员,官至尚书,受王凌之事牵连,被杀。
儿子:王飞枭。
儿子:王金虎。
儿子:王明山,书法方面颇有造诣,受王凌之事牵连,被捕。
影视形象
2017年出品电视剧《虎啸龙吟》中,演员翟万臣饰演王凌。
参考资料
《虎啸龙吟》(2017).豆瓣电影.2023-05-13
《虎啸龙吟》第41集.优酷视频.2023-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