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诸葛诞

诸葛诞

诸葛诞(?—公元258年),字公休,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三国时期魏国后期重要将领,历任御史中丞、尚书、扬州市刺史等官职,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东大将军、征东大将军等军职,官至司空,位列三公,受封山阳亭侯、高平侯;后举兵反叛司马昭,兵败被杀。

诸葛诞初事魏国,担任御史中丞、尚书,被曹叡免官。正始元年(公元240年),诸葛诞重新被启用,担任扬州刺史,加授昭武将军,在平定王凌叛乱中得到司马懿赏识,提拔为镇东将军,统率扬州军务,获封山阳亭侯。东兴兵败后,诸葛诞调任镇南将军,统率河南省军务。正元二年(公元255年),毌丘俭、文钦叛乱,诸葛诞参与平叛,攻占寿春,升任镇东大将军。不久吴军进兵寿春,诸葛诞斩杀孙吴将领留赞,晋封高平侯,升任征东大将军。甘露二年(公元257年)五月,司马昭主政,提拔诸葛诞为司空,位列三公,诸葛诞没有就职,而是在寿县(今淮南市寿县)举兵反叛。司马昭亲率大军讨伐诸葛诞,包围寿春,诸葛诞坚守八个月,终因粮尽城破,兵败被杀,夷灭三族。

时人认为诸葛诞宽仁爱士,深得人心,麾下士卒不惜追随他而死。晋朝史官将诸葛诞视为叛逆,后世如唐朝官员韩皋宋朝史家郑樵为他喊冤叫屈,认为诸葛诞忠于曹魏,是忠臣良将。但明末学者王夫之、清朝史家姜宸英认为诸葛诞是因受司马昭怀疑而反叛,又联合孙吴作为外援以讨伐司马家族,以致亡国亡家,算不得忠臣。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诸葛诞是汉朝名臣诸葛丰的后代,与诸葛瑾、诸葛亮是同宗。诸葛诞最初以尚书郎的身份担任荥阳市县令,不久入朝升任吏部郎,负责官员任免。此后诸葛诞累次升迁,担任御史中丞、尚书。

诸葛诞与散骑常侍夏侯玄、中书郎邓飏等人结为好友,经常写文章彼此夸赞,引起朝臣议论。太和六年(公元232年),董昭上书曹叡,弹劾诸葛诞、邓等人相互吹捧,拉帮结派,以慕虚名,败坏风气。魏明帝对此十分厌恶,将诸葛诞等人罢官。

平步青云

正始元年(公元240年),魏明帝死后,诸葛诞被重新启用,恢复御史中丞、尚书的官职,并出朝担任扬州市刺史,加授昭武将军。嘉平三年(公元251年),太尉王凌阴谋叛乱,太傅司马懿暗中率领大军讨伐,任命诸葛诞为镇东将军,假节,统率扬州军务,并封其为山阳亭侯。

嘉平四年(公元252年)十月,吴国将领诸葛恪修筑东兴大堤,率军队进入魏国疆土,诸葛诞上书大将军司马师,建议进攻吴国东兴(今安徽含山西南)。同年十一月,诸葛诞与毌丘俭王昶等率兵七万攻打东兴,被诸葛恪用计打败。东兴兵败后,诸葛诞调任镇南将军,统率河南省军务。

正元二年(公元255年),毋丘俭与文钦假传太后诏书,在寿县(今淮南市寿县)起兵反叛,派使者前来与诸葛诞联络,让他召集豫州军民参与反叛。诸葛诞斩杀毋丘俭派来的使者,然后布告天下,揭露毋丘俭等人的叛逆行为。大将军司马师东征平叛,派诸葛诞统率豫州军队,渡过淮河的安风津(今安徽省霍邱县北淮河上)进逼寿春。毌丘俭、文钦战败,诸葛诞率先抵达寿春。寿春城中十万余人担心被诛杀,纷纷逃走,有的躲进深山沼泽,有的逃窜到孙吴。朝廷认为诸葛诞长期在淮南任职,于是升任他为镇东大将军,仪仗规格与三公相同,统率扬州市军务。

东吴大将孙峻吕据等人听说淮南发生叛乱,碰巧文钦兵败投奔吴国,于是吴国出动大军直奔寿春。当时诸葛诞的军队已经抵达寿春,吴军无攻城不下,只得退兵。诸葛诞派部将蒋班追击吴军,杀死吴国将领留赞,并将留赞首级送往京城表功。诸葛诞因功晋封高平侯,封邑三千五百户,升任征东大将军

举兵反叛

夏侯玄邓飏等人因反对司马家族专权而被杀,诸葛诞与夏侯玄、邓飏等人交好,又看到王凌毌丘俭等人先后被诛灭,内心恐惧不安。于是私自将府库财物发放给百姓,以收揽人心,又暗中蓄养死士千人,有所图谋。

甘露元年(公元256年)冬天,孙吴打算进攻徐堨(今安徽含山县南)。当时诸葛诞统率的军队足以抵挡吴军,但他请求朝廷派兵十万帮助镇守寿县,又提出沿淮河修筑城池以防备敌人,其实是想保有淮南作为自己的地盘。朝廷知道诸葛诞有私心,但考虑到他是魏国老臣,想征调他入朝任职。

甘露二年(公元257年)五月,司马昭刚刚主政,长史贾充建议派人慰劳四征将军,以考察他们的想法。司马昭派贾充前往淮南,贾充见到诸葛诞,两人谈论时事,诸葛诞斥责贾充作为魏臣,却甘为鹰犬。不久,司马昭诏命诸葛诞升任司空,位列三公,让他赶赴京师任职。诸葛诞接到诏书,更加惶恐,怀疑扬州市刺史乐𬘭出卖自己,将其诛杀。随后,诸葛诞举兵反叛,聚集淮南淮北各郡县的十多万屯田官兵,又在扬州从吴国归附来的百姓中,挑选四五万人作为士兵,储备了足够吃一年的粮食,打算闭门坚守寿春。此外,他又派遣长史吴纲与儿子诸葛靓前往孙吴,称臣求援。

吴国得知诸葛诞举兵反叛,非常高兴,派遣将领全怿全端唐咨、王等人,统兵三万,悄悄与文钦一起前往寿春救援诸葛诞。吴国任命诸葛诞为左都护,假节,担任大司徒、骠骑将军青州市刺史,封寿春侯。

兵败被杀

甘露二年(公元257年)六月,大将军司马昭亲率大军二十六万讨伐诸葛诞,驻扎在丘头,命令镇南将军王基、安东将军陈骞等率兵围困寿春,包围还没形成,唐咨、文钦、全等人趁机从城东北,凭借险峻的山势,率兵进入寿春城。司马昭命令王基、陈骞的军队四面合围,将寿春城里外包围两层,又命令监军石苞兖州刺史州泰等人,挑选精锐兵马巡查,防备吴国援军。文钦等人多次率兵突围,都被迎头击退。吴将朱异率领大军接应诸葛诞,遭到州泰等人阻击,多次败退,吴军主帅孙綝大怒,杀死朱异。

诸葛诞困守寿春数月,城中粮食逐渐不支,援军又不到,人心惶惶。同年十一月,负责出谋划策的部将蒋班焦彝也背叛诸葛诞,翻城逃走,向司马昭投降。司马昭于是使用反间计,宣称吴国因全怿久战不胜,打算诛杀其家属,全怿等人信以为真,率领数千人开门投降。城中人人震恐,不知所措。

甘露三年(公元258年)正月,诸葛诞、文钦唐咨等率守军连续五六天不分昼夜向南强攻,试图突围。魏军死守包围圈,站在高处将石块投入城中,箭矢如雨,城中守军死伤无数,鲜血流满堑壕。诸葛诞等人只得退回城内,城中粮食就要吃光,数万人出城投降。

文钦想把北方人都驱赶出城,以节省粮食,与吴国人一起坚守,诸葛诞不同意,两人因此产生争执。文钦素来与诸葛诞不和,两人联合只是权宜之计,事情紧急时就互不信任,彼此猜疑。文钦前去找诸葛诞商议军事,诸葛诞却趁机将他杀掉。文钦的儿子文鸯文虎领兵在小城驻扎,听说父亲被杀,指挥手下军队前去报仇,部下不从,于是文鸯、文虎独自逃走,投奔司马昭。司马昭不仅不杀文鸯、文虎兄弟,反而加官进爵。城内的人听说文鸯、文虎得到封赏之后,蠢蠢欲动,诸葛诞、唐咨等人毫无办法。

同年二月,司马昭亲自督战,下令四面进攻,魏军呐喊登城。诸葛诞走投无路,只得骑马带领麾下侍卫从小城门突围,魏将司马胡奋率兵迎击,斩杀诸葛诞。司马昭下令将诸葛诞首级送往京城,夷灭三族。

人物评价

时人认为诸葛诞宽仁爱士,深得人心。曹魏史学家王沈在《魏书》中评价他“赏赐过度”,遇到有人犯了死罪,他会放宽法度让其活下来。晋朝大臣贾充评价诸葛瞻“威名夙著,能得人死力”。《三国志》记载诸葛诞死后,麾下侍卫数百人因忠于他而拒不投降,全部被处死,都说“为诸葛公死,不恨”,可见他得人心如此。

晋朝史学家陈寿评价:诸葛诞严厉刚毅而很有威望,钟会精明干练而善于策略心计,他们都因为自己的长处而扬名,加官进爵,但是他们都心比天高,志向不切实际,不考虑祸患灾难,结果变故发生,宗族遭到诛灭,实在是糊涂啊。

《世说新语》评价:诸葛瑾的弟弟诸葛亮,以及堂弟诸葛诞,三人都享有盛名,各在一国,时人认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诸葛诞在魏国与夏侯玄齐名;诸葛瑾在孙吴,吴国人都称赞他宽宏雅量。

诸葛诞被晋朝视为逆臣叛将,后世史家为他喊冤叫屈。隋朝大臣柳庄评价:昔日袁绍刘表王凌、诸葛诞,都是一时的英雄豪杰,占据要地,坐拥强兵。

天宝官员韩皋评价:王凌为扬州市都督,谋划拥立李宽曹彪毌丘俭文钦、诸葛诞前后相继为扬州都督,都有匡复魏室的谋划,也全被司马懿父子所杀。嵇康认为扬州是以前广陵所在的地方,他们四个人,都是魏室文武大臣,都败散于广陵,《广陵散》中说魏氏散亡,自广陵开始。

宋朝史学家郑樵评价:晋朝的史官维护晋朝,而心里没有曹魏,凡是忠于曹魏的人,都被视为叛臣,王凌、诸葛诞、毌丘俭等人,实在是冤屈。

明末学者王夫之评价:诸葛诞派其子诸葛靓吴国称臣,然后起兵,则司马昭尚未篡魏,诸葛诞自己倒先背叛了魏国。以叛臣身份讨伐篡逆之臣,篡位者尚未公开行动而背叛者已做出了实际的背叛举动,诸葛诞的志向与行动相悖,反而给了司马昭讨伐叛逆的名义,怎能不失败呢。如果他的谋划成功了,司马昭的宗族自然被诛灭,德阳乡主的社稷也将被断送。可叹,借敌国的兵力以讨伐乱臣贼子,只会落得亡国亡家的结果。虽然能泄愤一时,却遗祸无穷,诸葛诞是始作俑者,算不上忠臣。

清朝词人纳兰性德有诗赞诸葛诞:“诸葛垂名各古今,三分鼎足势浸淫。蜀龙吴虎真无愧,谁解公休事魏心。”

清朝史学家姜宸英评价:诸葛诞因为被司马昭怀疑而谋叛,他死了是应该的。如果他真的是忠于魏室,就不会率先讨伐毌丘俭文钦的谋反,以致司马家族坐大成势。

清代学者毛宗岗评论:有毌丘俭之讨司马师于前,又有诸葛诞之讨司马昭于后,两人皆魏之忠臣也。毌丘俭之讨司马昭,担心吴国从背后偷袭他;而诸葛诞之讨司马昭,孙吴则作为其后援。诸葛诞的情况,比毋丘俭更容易,但是没能成功,是诸葛诞的才能不如毋丘俭。

近代学者卢弼评价:诸葛诞谋定后动,司马昭亲率大军二十六万众临淮讨之,倾全国之力,挟两宫以行,用兵十月之久,才得以平定。诸葛诞力竭智穷,而麾下壮士数百人拱手为列,无一降者,田横得士,也不过如此。诸葛诞可谓魏之忠臣义士。

家族成员

先祖:诸葛丰刘奭时任司隶校尉

儿子:诸葛靓,诸葛诞反叛后被送往吴国为质,后为吴国官员,官至右将军大司马

女儿:诸葛氏,嫁司马懿之子琅琊王司马伷

孙子:诸葛颐,诸葛靓长子,晋朝官员,官至太常

孙子:诸葛恢,诸葛靓次子,东晋官员,官至尚书令,追赠左光禄大夫。

外孙:司马觐,司马长子,被封为琅王。

外孙:司马澹,司马伷次子,被封为武陵王。

外孙:司马繇,司马伷三子,被封为东安王。

外孙:司马漼,司马伷四子,被封为淮陵王。

文学形象

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中,诸葛诞被描述为诸葛亮族弟,因诸葛亮在蜀汉为相而不得任用,诸葛亮死后才历任要职,担任镇东大将军,封高平侯。诸葛诞被描述为忠臣良将,对曹魏忠心耿耿,因不满司马昭专权,举兵义讨司马昭,兵败被杀,夷灭三族。有诗赞曰:“忠臣矢志不偷生,诸葛公休帐下兵。《薤露》歌声应未断,遗踪直欲继田横。”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