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乌镇古镇

乌镇古镇

乌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北端,曾称乌墩、青墩。乌镇是江南水乡古镇、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素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称。乌镇西临湖州市,北界江苏吴江区,为二省三市交界之处。镇域面积约67.22平方千米,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和1300年建镇史。

乌镇原以市河为界,分为乌青二镇,河西为乌镇,属湖州府乌程县;河东为青镇,属嘉兴府桐乡县。新中国成立后,市河以西的乌镇划归桐乡县,才统称为乌镇镇。十字形的内河水系将全镇划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块,当地人分别称之为“东栅、南栅、西栅、北栅”。全镇以河成街,桥街相连,依河筑屋,过街骑楼,穿竹石栏,临河水阁,有江南木雕陈列馆、修真观古戏台、汇源当铺、亦昌冶坊、昭明书院等一大批明清时代江南水乡民居建筑,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古镇内还有茅盾纪念馆、木心美术馆等看点。

2010年,乌镇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23年春节期间,乌镇游客量突破了10万人次。

历史沿革

镇名由来

乌镇名称是从古代乌墩、青墩逐渐演化而来的。王雨舟在《二溪编》中说“乌镇古为乌墩,以其地脉坟起高于四旷也……”,乌墩名称,是人们根据地形取名的。乌墩的乌,有很多种说法。一说是有位越国的王子被分封到了这里后被称为乌余氏,这里也就被称为“乌墩”了;二说认为乌镇在唐朝时出了个平定叛乱有功的乌将军,将军战死后被奉为乌镇保护神,因而有了乌镇之称。三说,乌墩有乌陀古迹,所以称为乌。四说乌镇是因为它周围土壤的颜色被称为乌。关于青墩的青,因与乌相抵同称镇,以青为别;又有说青有昭明青锁”,故称青。

1950年5月,乌、青两镇合并,称乌镇,属桐乡县,隶嘉兴市

兴建历史

据乌镇近郊的谭家湾古文化遗址考证表明,大约在公元7000年前,乌镇的先民就在这一带繁衍生息了。那一时期,属于新石器时代的马家浜文化。据说春秋(公元前770—476年),吴国的部队经常驻扎在于越国和吴国的交界处的乌镇,史称“乌戍”。

秦朝,乌镇属会稽郡。以车溪(即今市河)为界,西为乌墩,归属乌程县;东为青墩,归属由拳县。乌镇分而治之的局面开始。

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吴郡更名为苏州。东迁县并入乌程县,乌镇仍属乌程县,与嘉兴县同隶属于苏州市。后在晋天福五年(940年)置于秀州,青镇于是就归属嘉兴县隶属秀州管辖。

淳化三年(992年),乌镇归属于乌程县隶属于湖州市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嘉兴县西有梧桐县、永新、清丰、保宁、千金五个乡,分属崇德县,而青镇在清风乡,所以青镇归崇德县管辖,隶属于秀州。嘉定元年(1280年)升嘉兴市为军,青镇就属崇德县隶属于嘉兴军。宝庆二年(公元1226年)改湖州为安吉县,乌镇为安吉州乌程县地。宋代,乌镇地设监镇官,负责火禁并且管理酒税,为了防御盗寇又招揽军队。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乌镇是湖州路乌程县地,青镇是嘉兴路崇德县地。乌镇、青镇都设都巡检。明洪武初年(1368年),湖州路改名为湖州府,嘉兴路改名为嘉兴府。宣德五年(1430年)析崇德县之募化、千金、保宁、清风、永兴、梧桐六乡归属桐乡县,此时,青镇被划分到嘉兴府桐乡县。乌镇仍属乌程县隶湖州府。后直至清代都不变。

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在施儒任广东按察司副使期间,上书朝廷,请求立乌镇为县并进行管制,但是没有得到任何结果。明清时期,浙直分署、江浙分署(俗称二府衙门)驻扎在乌青两镇。清末,实行自治,青镇属桐乡县青炉镇自治区,而乌镇属乌程县乌镇乡自治区。宣统三年(1911年)裁各府附廓县,乌镇直隶湖州府

民国元年(1912年),把湖州府改为吴兴县,而乌镇改为吴兴县地。但青镇仍属桐乡。民国十九年,县以下设区,青镇则属桐乡县青炉区,乌镇属吴兴县第四区。1950年5月,乌、青两镇合并称乌镇,属桐乡县乌镇区,隶嘉兴专区(1970年改称嘉兴地区)。1951年起乌镇为县直属镇,1958年为乌镇人民公社乌镇管理区,翌年6月复为县直属镇至今。1983年撤销嘉兴地区建置,实行市管县,乌镇属桐乡县,隶嘉兴市。1986年,列为省对外开放卫星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乌镇位于浙江省桐乡市北端,地处杭嘉湖平原中心。地处浙江省嘉兴市(地级市)桐乡市(县级市)北端,西临湖州市南浔区,北接江苏苏州吴江区,为二省(浙江,江苏)三市(嘉兴、湖州、苏州)交界之处。陆上交通有县级公路姚震线贯穿镇区,经姚震公路可与省道盐湖公路、国道320公路、318公路、沪杭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公路乍嘉苏高速公路相衔接。乌镇距桐乡市区13千米,距周围嘉兴市湖州市、吴江三市分别为27千米、45千米和60千米,距杭州市、苏州均为80千米,距上海市140千米。镇域面积79平方千米,建城区面积2.5平方千米。

气候

乌镇地处东南沿海,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水丰沛,日照充足,具有冬冷夏热,春暖秋凉,四季分明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6.1℃。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3.6℃;7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28.1℃;年平均降水量1233.9毫米,全年有3个明显降水时段即4-5月(春雨),6-7月(梅雨),8-9月(秋雨),冬季会下雪。乌镇年平均日照1842.3小时。一年中春季为78天,夏季为90天,秋季为64天,冬季长达133天。

水文

乌镇境内水系属太湖流域,河流纵横交织,京杭大运河依镇而过。镇中纵贯南北的市河,大小河道共218条,总长217.9千米。大多流经黄浦江入海,属于入浦水系,又因水流以运河为主体干河,也称运河水系。主干河道烂溪塘、金牛塘、白马塘,既是水运要道,也为附近地区重要的灌溉水源和排水走廊。北永兴港、分乡港、上塔庙港等是南北贯通的市级骨干河道。

生物多样性

在西栅景区北部,面积约5万平方米。该区域拥有若翠漾、喜鹊湖等自然湖荡以及喜鹊亭、长坂茅桥、桃花圩等自然休闲区。湿地有调节局部气候、净化水质、保护生态的作用,被称作“古镇之肾”。湿地中生态保护良好,动植物种类丰富,生长着芦苇、水烛、菖蒲、茭白、荷花、浮萍、苔草等数十种水生植物,岸坡上则有垂柳夹竹桃紫荆和石榴等乔灌木,有白鹭、野鸭和多种水鸟在此生活。

古镇布局

乌镇有着6500多年文明史和1300年建镇史。自建镇以来,镇名未变、镇址未变、水系未变、生活方式未变。传统建筑经千年风雨,依旧完好保存着清末民初的建筑格局,“小桥、流水、人家”风貌犹存。它依水而建,因水而兴,因水系特殊,呈十字交叉形,水路交通非常发达,商贸和民间往来频繁,每条河道末端都设有水栅栏,利用其自然资源形成一个天然防御体系,当地居民筑栅为垒,引水为界,抵御外来盗贼入侵,故有东南西北四个栅之称。

乌镇分为东栅、西栅、南栅、北栅四个部分。景点主要分布在东栅和西栅。乌镇东栅江南木雕陈列馆茅盾故居、晴耕雨读馆、江南百床馆、宏源泰染坊、江南民俗馆、余榴梁钱币馆、修真观古戏台、汇源当铺、逢源双桥、夏同善旧宅地等景点;西栅有白莲塔、水上戏台、关帝庙、亦昌冶坊、昭明书院、叙昌酱园、茅盾纪念馆、茅盾陵园、王会悟纪念馆、孔另境纪念馆、三寸金莲纪念馆、乌镇婚俗馆、徐昌酷画苑、草本染色作坊、木心美术馆乌将军庙等景点。乌镇西北角为乌村,该村落南接西栅、北依京杭大运,是以江南农村风情为主的自然村落。

主要景点

乌镇东栅

东栅位于乌镇子夜路18号,其西起应家桥,沿东市河两岸向东至逢源双桥止,长1300米,占地0.9平方千米。由老街、东市河、明情古厅、水阁、廊棚、展馆、作坊及11座古桥等组成,完整展示了水乡风情与古镇风貌。自东往西复往东形成个回路,依次分为传统作坊区、传统民居区、传统文化区、传统餐饮区、传统商铺区和水乡风情区。蜿蜒其中的石板老街宽约3.5米,已有百余年历史。每街两侧俱为清末民国初民居厅堂,是东栅景区旅游景点最为集中之处。东栅包括了蚕桑文化,还有大量的店堂商铺、民间作坊、民间作场等。

江南木雕陈列馆

江南木雕陈列馆位于乌镇东栅景区的传统文化区内(今东大街422号)原为东栅徐氏宅第,馆内的门窗、牛腿、麻替挑头、垂柱、月梁等各种木构件上雕刻有各式花纹图案,因此又名百花厅。以其精美木雕闻名遐迩。内陈列的木雕艺术品,不仅采用了圆雕、平雕、透雕、镂空雕浮雕和线雕等艺术表现手法雕刻,而且题材丰富,有“郭子仪祝寿全家福”“八仙过海”等生动生活的场景,也有“龙凤呈祥”“梅兰竹菊”等传统图案。

茅盾故居

茅盾故居位于乌镇观前街17号,是革命文学家茅盾(茅盾)祖辈居住的老屋,始建于十九世纪中叶,建筑面积650平方米,为清代江南民居。茅盾自1896年7月4日诞生至1910年春离乡束学,在此生活了十三个春秋,以后数十年仍联系不绝。

茅盾故居有茅盾1934年亲自设计翻修的书斋、手植的天竹棕榈。1982年列为省级文保单位、1983年8月筹备修复、1985年7月落成开放、1988年1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放后相继增扩附属用房和陈列馆,现总建筑面积1731.5平方米1994年8月更名为桐乡市茅盾纪念馆,设《茅盾故乡乌镇》《茅盾走过的道路》《茅盾故居(复原)》三个基本陈列室。

睛耕雨读馆

睛耕雨读馆位于乌镇东栅景区内(今东大街356号),原为张姓宅第。大陆演员黄磊与台湾演员刘若英主演的电视剧《似水年华》曾在此取景。晴耕雨读馆按原电视剧中的有关布置,再现了剧中场景。馆中还保留剧中使用过的古籍书本、剧中主人公工作室及桌椅等。剧中该建筑名为东山书院,院落分为前后三进,楼下为书院、楼上为起居室。

江南百床馆

江南百床馆又称赵家厅,坐落在鸟镇东大街210号,面积约1200多平方米,内收数十张明、清、近代的江南古床精品,是中国第一家专门收藏、展出江南古床的博物馆。其中清代拔步千工床被誉为“镇馆之床用料为黄杨木,长217厘米,进深366厘米,高292厘米,前后共叠,此床历时3年方才雕成,用工千余,故有其名。

宏源泰染坊

宏源泰染坊原址在南栅,始创于宋、元时期,清光绪年间迁址东栅(今东大街294号),系蓝印花布制作与销售之所。宏源泰染坊主要展示传统拷花蓝布工艺和流程,从纹样设计、花稿刻制、涂花版,到拷花、染色、晒干等全过程。景区建成后,染坊晒场上,各色蓝印花布从数米高木架上垂下。

江南民俗馆

江南民俗馆位于东大街220号,靠近财神湾,设于金家屋舍。金家曾为古镇一方富绅。馆中主要展示晚清至民国时期乌镇民间的寿庆礼仪、婚育习俗和岁时节令等民俗。设有衣俗厅、岁俗厅、节俗厅、婚俗厅、寿俗厅5个展厅。

余榴梁钱币馆

余榴梁钱币馆位于乌镇东栅景区茅盾故居东侧民居内(今观前街18号—22号)。余榴梁,乌镇人,钱币收藏家,著有《中国花钱》《中国民间收藏》《钱币漫话》《钱币学纲要》《世界流通铸币》等著作。内藏余榴梁40年的收藏,遍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6万多种钱币,有金属流通货币、纸币、花钱等,其中金属币2.1万多种、纸币3000多种、花钱1100多种,材质有金、银、铜、铁、锡、铝、铅、锦、陶、镇、纸、竹、骨、琉璃、塑料15种,上至夏商,下迄现代,绵延3000年。

钱币馆内分批展出的皆为余氏数十年收藏之精品。其中,有商代婆金铜贝钱、汉代错版半两和清咸丰琉璃币及“圣宋通宝”当五钱。“圣宋通宝”当五钱,存世仅5枚,3枚流落国外,1枚淹没民间。20世纪80年代初,新华社刊发余榴梁藏有这枚稀世珍品讯息后,有18个国家转发此讯。

修真观古戏台

修真观古戏台,与修真观相对而建。北隔观前街,南临东市河,东倚兴华桥。最早建于清朝乾隆十四年(1749年),遭到毁损后又多次重建。现在保留的是1919年重建的。戏台与修真观之间夹着观前街,东边是兴华桥,南边是东市河。古戏台飘逸中有些许庄重,檐柱之间的条和雀替雕刻精美,屋顶是歇山顶。戏台有两层,一层前面和侧面均有门,一层高3.31米,边门通到河边。一层有一小楼梯通往二层,也可以通过翻板门从河边下到船上;二层的前半部分是戏台,正对着广场人群,后半部分是化妆间,有雕刻花纹的窗户,整个戏台占地20平方米。

修真观古戏台的正中悬挂一幅“以古为鉴”的匾额,两侧有一副楹联:“锣鼓一场,唤醒人间春梦;宫商两音,传来天上神仙。”每年的正月初五的迎财神会、三月八迎东岳庙会、五月十五迎瘟元帅会等都要在戏台唱戏来招待修真观中的神仙。在乌镇还保留着一种让损害公众利益的人出钱请戏剧团演以示忏悔的习俗,这也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方法。

1919年以后,戏台演出的不仅是戏曲,更多的是宣传革命的话剧。1937年,上海市的救亡二团来乌镇宣传抗日,演出了诸如《放下你的鞭子》等话剧。如今,戏台经常会演出桐乡的地方戏——花鼓戏。

汇源当铺

汇源当铺在应家桥和南花桥之间。汇源当铺有五开间的门面,有上下两层。当铺内柜台高1.8米。据《乌青镇志》记载,乌镇典当行最多时达13家,至太平天国前还有7家。到了1931年,只有汇源当1家还支撑着,到了日寇入侵之前,典屋也只出不进,不久即告停业。自此,乌镇典当行的历史便划上了句号。

汇源当铺四周有高墙围护,靠外墙脚均用一人头高的条石筑就,使盗贼无法翻墙、掘洞,更有高出屋顶的更楼有人日夜嘹望。大门用不易着火的厚实的银杏木制成,外包铁皮,内有坚实的门闩、落地闩,外人很难破门而入。进门有关帝堂,以示忠义为本,兼有驱除邪恶的企求。头为店厅,是收兑典物的交易场所,除汇源当外都设有高柜台、木栅栏。当典物者递上衣物后,听凭当里朝奉居高临下吆喝开价,低人一头。后埭是库房,为了防火,埭与埭的舍房各不相连,更在庭院中放了不少挑满水的七石缸,称之为“太平缸”。

逢源双桥

逢源双桥位于东栅景区入口附近,因其上有一廊棚,也称廊桥。桥下有水栏,系古时水路进出关卡。传说踏走双桥有男左女右的习俗,走一遍桥,须分走左右两半,因此又便流传出走此桥便可左右逢源之说。

乌镇西栅

西栅老街西起与湖州市紧邻的赐金桥,东至隆源北路(西栅转船湾),全长1800米,宽3-5米,景区占地面积3.4平方千米。系石板老街,一面临水,区内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及古屋老厅25万多平方米。景区四面由“护镇河”包围,水面开阔。河港交错,总长9000多米,将景区分割成12个岛屿式独立街区,百座石桥坐落其间,水、街、桥相依相伴。与东栅以旅游观光为主题不同,西栅以商务旅游、休闲度假为主,内有各式经典展馆、手工作坊、宗教建筑、特色胜景、休闲场所、文化场馆等以及各种配套设施。

白莲塔

白莲塔位于西栅大运河畔的环河岛上,白莲塔高有七级,塔高约51米,为乌镇最高建筑,塔下有八角形的升莲广场,广场中有放生池,东侧河岸边有一条石舫。白莲塔属于宋元时期江浙一带通行的砖木混合结构的阁式塔,纵观其塔,外观呈梭状,实际上塔的平面是呈正方形的,塔基也是一个24米乘24米的正方形,内部地面用清水方砖铺就而成。

水上戏台

水上戏台位于西栅老街的北侧,这个戏台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建筑在水上的,所以人们又把它叫作“水上戏台”,其规模与精美程度在国内也属罕见。

关帝庙

关帝庙位于白莲街48号,是为了供奉三国时期蜀汉的大将关羽而兴建的。关帝庙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与后人尊称的“文圣人”孔子齐名,被人们称为武圣关公。一座关帝圣殿,就是那方水土的民俗民风的展示。

亦昌冶坊

亦昌冶坊位于乌镇西栅景区通安街46号-50号,建于明嘉靖年间,创建人湖州市铁匠沈济,时为杭嘉湖平原唯一一家冶坊,乌镇冶业从此开端。亦昌冶坊建筑结构独特,所有立柱全用石料雕琢而成,当地人称“石脚屋”,其作用是防止冶炼时溅出的火花引燃木料。天井中安放一口大锅,系清同治五年(1866年)沈家炼官炉建炉100周年之际冶炼而成。西栅景区开发时恢复该坊。冶坊场馆中展示当时冶坊的主要制作工序,以及军台、锅模、炼炉、筛选机等制作铁锅时所用模具。

昭明书院

昭明书院位于乌镇西栅大街236号,其得名于曾在乌镇筑馆读书的南梁萧统萧统。书院坐北朝南,半回廊二层硬山式古建筑群。主楼为图书馆,收藏有文化、社会科学、艺术、休闲旅游等方面的图书和杂志可供阅览,并设有电子阅览室、讲堂、书画、教室等。中为校文台,为著述编校之处。前方庭园中有四眼水池,四周古木参天,浓荫匝地。

叙昌酱园

叙昌酱园位于乌镇西栅景区通安街16号,建于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由乌镇人陶叙昌创立。叙昌酱园前店后坊,自产自销。创立之初,主要经营豆姆酱、酱油酱菜等。酱品采用传统手工酿制法,每年春秋,酱园收购邻近村镇的优质黄豆、蚕豆、小麦等原料,利用竹藏制曲,经过长达半年的自然晒露、发酵酿制。

茅盾纪念馆

茅盾纪念馆位于西栅灵水居内,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陈列有茅盾遗物59件、书籍1000余册、图片90多幅等。毛主席纪念堂以人生之路和文学之路为主线,展示茅盾一生行迹。2006日,值茅盾110周年诞辰之际,桐乡茅盾纪念堂建成,茅盾及其夫人孔德祉骨灰回归故乡安放。

茅盾陵园

茅盾陵园位于灵水居东侧小坡之上,临水依丘,是西大街景区的最高点。游客至此,可一览茅盾早年生活时代的街景凤现。陵园造型布局采用“子”字形布局。“子”字,取自茅盾代表作《子夜》,线条简洁,曲折流畅。通往陵园之路,建85级台阶,寓意茅盾85载人生历程。陵墓前是其半身铜像,铜像后墓穴内安放茅盾与夫人孔德址骨灰。陵园东侧,建有茅盾母亲陈爱珠陵墓。陵园中坡建有怀思亭、可俯瞰灵水居全貌。2015年,茅盾之子韦韬去世也葬于此。

王会悟纪念馆

王会悟纪念馆于西栅灵水居内。分前后两进,上下两层。馆内设展板、图片、实物,并播放王会悟生平事迹影像资料。

孔另境纪念馆

孔另境纪念馆于西栅灵水居内。占地270平方米,是一处由三间平房、一座中式庭院组合而成的江南水乡民居。庭院左侧房间介绍孔另境家族情况、老宅样貌、书四文字;右侧房间为孔另境书房,室内按其晚年书房格局布置,并陈列孔另境部分文学作品。庭院正中为一大间陈列室,内有孔另境半身铜像,并展示其自传手稿、往来书信存稿、写作用具、生前所用衣帽等。

三寸金莲馆

三寸金莲馆原为桂家厅,位于西栅景区中段(西棚大街365号),始建于民国初年,修茸后布置成一个主题展馆“三寸金莲馆”又称“绝代金莲”。封建社会,女性须缠足。展馆共展出各地缠足鞋825双,还有众多图片及缠足用具,并配有文字说明,讲述封建社会女性缠足这一畸形追求美的历程及缠足文化。

乌镇婚俗馆

乌镇婚俗馆位于西栅大街186号。建于2007年,为原许、宋、吴等多家大户旧宅联体改建,展示具有乌镇特色的江南水乡婚礼习俗。乌镇婚俗馆由入口厅堂、为婚礼器物展览、为婚礼器物展览、新婚洞房展厅四部分组成,来展示婚礼仪式和婚礼相关器物。

徐昌酷画苑

徐昌酷画苑位于西栅大街486号徐昌酷旧居徐家厅内,紧邻乌镇老邮局。开发西栅景区时,对徐家厅在维持原貌基础上稍作修复,辟为画苑。画苑主要展出徐昌酷的经典作品和重要收藏。展览由国画展、烟标收藏展、漫画小品展厅三部分组成。

草本染色作坊

草本染色作坊位于西栅安渡坊码头旁,为手工印染晾晒大型工坊,占地2500平方米。前店后坊格局。晒布场用青砖铺就,竖立密密麻麻的高杆和阶梯式晒布架。草木本色染坊除以蓝草为原料浆染制蓝印花布外,还展示独特的彩拷工艺流程,彩拷色彩丰富。色彩的原料从当地的草本原料,诸如茶叶、桑树皮、乌榈树叶中提取。以刻板、上浆、染色、晒布等传统工艺制作蓝印花布。店铺内有蓝印花布工艺品出售。

木心美术馆

木心美术馆位于乌镇西栅1508号,于2011年7月开始修建,在2015年11月开馆。由木心的学生、画家陈丹青出任馆长。美术馆陈列着木心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及手稿,并辟有小型影视馆。木心身后,遗留绘画作品600余件,文学手稿数千份。经慎重挑选,陈列画作100件左右,手稿50份左右。

乌将军庙

乌将军庙位于西栅剧场北面,占地3600平方米。分前后殿,两侧有耳房偏殿、园林假山。正殿中央供奉乌将军塑像,身后是将军书童,两边为火神、水神。乌将军庙前有上智潭,潭深水清。乌将军庙屡毁屡建。乌镇实施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时,辟地复建。

乌村

乌村原称东瑶,是东瑶村的一个自然村,后并入虹桥村。位于乌镇西栅历史街区北侧500米,紧濒杭申乙线,总面积278000平方米。往时,乌镇西栅流传顺口溜:“落北戴家棋,过因是拱塘,西栅街背后,乌村避风港”,故开发后改称乌村。以江南农村风情为主题元素,保留原有老屋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同时新建房屋1800平方米。乌村景区由农产品种植加工区、农事活动体验区、知青文化区、船文化区四大板块组成。

文化活动

乌镇戏剧节

乌镇戏剧节由陈向宏、黄磊、赖声川、孟京辉共同发起,文化乌镇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以拥有1300年历史的乌镇为舞台,戏由特邀剧目、青年竞演、古镇嘉年华、小镇对话等元素组成,每年以不同的主题在不同的时间举办。2013年5月9日至2013年5月20日举办了第一届乌镇戏剧艺术节,至今已经举办了九届戏剧艺术节。第九届乌镇戏剧节于2022年11月25日-12月4日举办,年度主题为“丰”,寓意顺逆皆境,丰俭由人,不问收获,志在耕耘。

民间童玩节

2002年7月25日,乌镇景区首届民间童玩节开幕,为期60天。内容有西洋镜(俗称“拉洋片”)、滚铁环、跳房子(俗称“跳格”)、抽陀螺、踢键子、竹蜻蜓、捉七(抛玩7个小沙袋)、夹弹子等童玩项目。此后,每年夏季举办一次。

民间风俗

十二节气习俗

一年不同节气中乌镇人不同的生活习俗,比如春节贺岁拜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走桥、清明踏青、立夏称人、端午食粽、农历五月二十五分龙彩雨、农历六月初六天晒虫、中元节河灯、中秋赏月、重九登高、冬至祀祖、腊月小更等。

香市

“香市”是乌镇旧时的一种民间风俗。亦叫“庙会”,相传唐朝已经存在。每年三月一到,镇上的各行商店,便陆续到土地庙前面的广场上,摆设临时的货摊,推销商品。玩具摊,水果摊,糕饼摊,应有尽有,好似一场盛大的茶宴。香市一开始,外地的各种“戏班子”也都按期赶到,髦儿戏头一出戏叫“风波亭”,纪念岳飞。赶香市的农村妇女,另外还有一项活动,就是在庙里烧过香之后,还要到土地庙前面的水潭里,洗洗手,俗称“洗蚕花手”。据说,在那里洗过手以后,养起蚕来就无病无灾。这是乌镇一种特有的风俗。

蚕花习俗

杭嘉湖盛产丝绸,养蚕是这一带农民的主要产业。乌镇地处杭嘉湖的腹地,蚕业更占很大比重。蚕花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收入和这一年的生活。对于重要的东西,人们便会设立一些禁忌,很多生活习惯也会围绕着它而变化,甚至娱乐也离不开它。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乌镇一系列有关蚕花的风俗习惯。

水上集市

昔日乌镇地处二省三府七县的交界处,河道密布,四通八达。四乡八邻的镇村居民习惯于在清晨摇着船早早地出来喝早茶,顺便赶个早市,把家里种的蔬菜和养的家畜带到集市买卖,添补家用,逐渐的就形成了集市,非常热闹。临河的居民只要吆喝一声,船就会摇到水阁边,不出门也可以买到新鲜的蔬菜,很受居民喜欢,所以至今仍兴盛不衰。

长街宴

古时,江南小镇以“百户为坊,万户为市”,“坊”是乌镇的居民区单位,同时也组成了乌镇人特殊的社会团体,平日里走街坊,串邻里互增感情,而逢新春佳节,有钱的大户人家,总是在坊间广开宴席,广邀邻里好友、往来过客,同享年福,街坊邻里们也沿街摆上桌椅,木桌相连,便形成了活色生香的长街宴,当地人又称“坊宴”。

民间戏剧

花鼓戏

花鼓戏又名挑香担、花果戏,属摊簧小戏。由外地传入乌镇。因其题材来源于农村生活,剧情简洁明快,曲调情泼流畅,唱腔委婉,表演生动,且用方言演唱,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乐器有二胡板胡月琴三弦琴鼓板等,主奏乐器是圆筒子的蛇皮二胡。

桐乡花鼓戏在清末被禁演。1952年,部分老艺人重组花鼓戏小组,在农闲时节演出,传统剧目有《还披风》《庵堂相会》《乌镇北栅头》《陆雅臣卖妻》《磨豆腐》等,大多根据当地居民传闻旧事改编。1959年,桐乡县文化主管部门召集农村花鼓艺人并招收青年学员培训,组建桐乡县花鼓剧团,团员28人。1961年,剧团下放为民间职业剧团。1970年解散,1979年重建。1988年5月,剧团停止演出。1999年,乌镇挖掘恢复花鼓戏,修真观戏台每天都有花鼓戏演出。

皮影戏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羊皮戏,起源于北方,宋室南迁时传到江南。乌镇皮影戏属南派。抗战前,乌镇尚有12个皮影戏班子,走乡串村,常年演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电影事业的发展,皮影戏日渐衰微,至文化大革命停演,大量道具也在“破四旧”中被付之一炬。2001年,乌镇皮影戏团重新组建并恢复演出。2006年12月,乌镇皮影戏入选桐乡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月,作为扩展项目,入选嘉兴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

其他看点

建筑特色

乌镇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组织起水阁、桥梁、石板巷、古帮岸和廊棚等独具江南韵味的建筑因素,体现了“以和为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相处的特点。

水阁

水阁三面有窗,一河风光凭窗可眺。采光、通风、晾衣,均十分方便。在未有玻璃的年代,人家多是蛎壳窗。这种蛎壳片,半透明,有隐纹,阳光下还有珍珠般的光泽。据说至明代,江南地区才出现蛎壳窗。清乾隆,乌镇人陆世埰《双溪棹歌》即写道:“吴歌四起木兰栅,水阁齐开航壳窗。试唱《望江南》一曲,澄江北去即吴江区。”

桥梁

乌镇自古以来桥梁众多,旧时就有“百步一桥”之说,桥最多时达120多座,现存古桥30多座,这些桥的式样因地势不同而异,有单孔的圆形石拱桥,有明清时期的梁式桥。还有一座风雨桥,两条4米多宽的石桥并在一起,中间两个桥栏间隔起一壁花格栅的屏风,屏风下便是两排行人歇脚的石座椅,临河两边用木柱支撑起遮蔽桥身的屋顶,可以纳凉遮阳。乌镇最美的古桥风景是“桥里桥”,它是由通济桥和仁济桥组合而成。两桥一呈南北方向,一呈东西方向,直角相连,所以无论站在哪一座桥边,均可以透过桥洞看到另一座桥,因而博得“桥里桥”的美称。

老街与古帮岸

街道是水乡古镇物质形态展示。乌镇大多老街都还在,保存完好,功能还在发挥,这些老街都用旧石板铺地,两边是马头墙隔出的店铺和民房,门大多是木板的,留有残缺的雕花和斑驳的油漆。横骑在大街上的拱券门,那是以前大户人家的墙界标志。老街都沿河,街与河之间也是房子,每隔一段,总有一个码头连通河道。从码头和房子空隙处可看到对河那砌筑整齐的河岸,上有廊棚和美人靠之类的座椅。乌镇人称这类河岸为“帮岸”。

廊棚

廊棚,其实就是带屋顶的街。全部为木结构的柱子,一色的鱼鳞黑瓦盖顶,廊棚的下面是一条石板道,有可以坐靠的地方,具有了防雨、遮阳和休息的多种功能,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性景观。廊棚有的临河,有的居中,有的在沿河一侧还设有靠背长凳,供人歇息。廊棚的顶有“一落水、二落水”,也有过街楼形成廊棚的屋顶。廊棚里侧是商店和民宅,行人来往无雨淋日晒之苦。

木雕

乌镇的民居相对集中在观音桥以东,大多为清代民居。这些民居保存十分完好,梁、柱、门、窗上的木雕石刻十分精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徐家厅和朱家厅。徐家厅的木雕是乌镇一绝,几乎整个楼厅的木结构都有雕刻,内容多为花鸟鱼虫。其正厅是三开间的通间,四根大柱子上的大梁全是镂空雕花篮。

乌镇美食

三白酒

三白酒,三白酒是乌镇人的美酒,天然原料纯手工酿成。据《乌青镇志》上说:“(三白酒)以白米、白面、白水成之,故有是名”。三白酒除了55°的三白酒外,还生产12°的白米酒以及4°的甜白酒

据说,三白酒的来历与一个孝子有关。这位孝子在帮别人家做工时,雇主给了他两个粽子当点心。他舍不得一个人吃,想留给母亲吃,就将粽子藏在一个老树洞里,并顺手扯了一把草遮住洞口。后来天突然降下大雨,孝子走得匆忙,忘了取粽子,等再想起来取时,粽子已经被雨水草汁浸成软呼呼的了。也实在太穷了,孝子还把这两只软呼呼的粽子拿回家给母亲吃。没有想到外壳剥掉后,立刻散发出阵阵香气,味道出奇的好。母亲忙问究竟,儿子答说上面盖了一层草。原来这是一种能使米食发酵的酒药草。后来这种做酒方法就流传开来了。

红烧羊肉

乌镇的红烧羊肉选料十分讲究,一定要以当年的“花羊”即青年湖羊为原料,乌镇的羊肉是用土灶木柴大锅烧制的,一般要烧一个晚上,须先用大火、后用文火烧煮。这种羊肉肉嫩脂肪少,皮细洁多膏,是乌镇冬令不可少的进补菜,民间有“一冬羊肉,赛过几斤人参”的说法。

传说,明嘉靖年间,乌镇有一家湖羊肉铺,烧制的手法非常差,羊肉骚腥,食客不能下咽,老板觉得是伙计的原因,想把伙计辞退。第二天一早,两个伙计愤然离店,走之前,看见门口有一筐青萝卜,甘蔗梢,随后就把这些东西倒进了煮羊肉的锅里,来发泄他们的愤怒,羊肉店老板是个很吝啬的人,他怕伙计们走的时候会偷东西,所以早早的就来查看,当他来到厨房时,闻到了一股很香的羊肉味,揭开锅子品尝,发现肉肥而不腻,鲜而不臊,酥烂软糯,入口即化,甚为可口。老板一想,肯定是伙计觉得工钱少,所以没有把烧制的手法展示出来,马上就去追伙计说你们不要走,我知道之前是我亏待了你,以后会给你加工钱,你要用今天烧制羊肉的手法来烧羊肉。之后,乌镇在煮羊肉的时候,一定会放入青萝卜、甘蔗梢、大枣之类。从这以后乌镇羊肉声名鹊起。

抱腌太湖白水鱼

乌镇临近水域过去盛产此鱼,但近年来数量有所减少。一般白水鱼捕捞出水即死,但保存得法,其味不变。抱腌太湖白水鱼选用乌镇水域的野生鱼类,剖洗后,在鱼背上均匀的片上8刀,用葱、姜、盐和本地洪洞醪糟腌制2-3小时,洗净后放入盘中,加上鸡油、土菜油、姜片上笼蒸6-7分钟,取出后撒上葱花即成。其肉质细腻,滑嫩,汤汁鲜美。乌镇临近水域过去盛产此鱼,但近年来数量有所减少。一般白水鱼捕捞出水即死,但保存得法,其味不变。

姑嫂饼

乌镇姑嫂饼是桐乡乌镇的传统糕点。据《乌青镇志》记载,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民间传说它是因姑嫂二人斗气而成,故名姑嫂饼。姑嫂饼的形状酷似棋子饼,比棋子饼略大。

乌镇定胜糕

定胜糕的由来有一个传说,据说是古时乌镇人民为迎接打仗得胜回来的将士而特制的一种点心,定胜糕的颜色绯红,象征着战争的凯旋。后来,因为乌镇自古以读书为荣,古时读书人考状元,亲朋好友便都要做几笼定胜糕送行,表达金榜题名的良好祝愿。定胜糕的形状为荷花状,外层是精制的香米和糯米粉,米粉细而均匀,里面是豆沙馅,中间混有少量白糖和桂花。

乌酒小牛肉

乌酒雪花牛肉精选用澳洲安格斯小牛肉,运用乌镇当地传统焖制方法,加入当地才有的乌酒,小火煨至而成,色泽红亮酥软、口味鲜甜。

开发与保护

开发

1999年4月,占镇保护开发一期工程开工,东市河封坝抽水,整修帮岸、河底清淤工程全面启动。先后实施遗迹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旅游文化建设三大工程。1999年建成260米长的古运河帮岸,3条古街开始施工开发。同年11月,修真观项目开工,2000年5月建成开放。2000年1月翰林第等6项工程启动重建或改建,当年12月竣工。一期工程的保护与开发,在保护古镇样貌的同时,还突出展示古镇传统生产与传统文化,设立有民俗风情馆、江南百床馆三白酒作坊、蓝印花布作坊、江南木雕馆、钱币馆、茅盾纪念馆、汇源当铺、修真观等十余个景点,与老街、水阁、廊棚、古桥构成乌镇古镇风貌。2001年,乌镇保护开发一期工程东栅景区正式对外开放。景区以茅盾故居为中心,西至应家桥,东至财神湾,北至万隆糖果商店,南至卢家厅,东栅大街两边都是清末民国初的民居、厅堂建筑,东市河两岸形成一个游览回路,设置传统作坊区、传统民居区、传统文化区、传统餐饮区、传统商铺区和水乡风情区。工程保护面积1.1平方千米,其中景区面保护前积0.9平方千米,共投入建设资金1.2亿元。

保护

乌镇所存厅堂大多为清末至民国初期的建筑。2000年,乌管委对乌镇的现存古厅古宅进行摸底调查,全镇共留存厅堂大宅39处,其中东栅及中市9处、西栅17处、南栅17处、北栅及常丰街4处。

从2003年开始,乌镇启动了二期(西栅景区)保护工程,实施保护性开发。2003年7月,独具特色的江南水乡民居旅馆(民宿)项目启动,工程新征土地1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2003年8月,出台《桐乡市乌镇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二期工程城市房屋拆(搬)迁安置补偿实施细则》,西栅房屋全部实施拆(搬)迁。2003年12月,江浙分府复建工程始建,占地1.04公顷,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同年还复建了关林乌将军庙。2005年,在环湖岛东北角重建白莲塔,塔身7级、高51.75米。8月,复建昭明书院。同年,西栅唯一恢复的私家园林一一唐园(灵水居)开始施工。2006年,江浙分府、关帝庙和乌将军庙项目完工,同时翡翠漾被列为西栅景区重点恢复工程。同时二期工程维修了潘家厅、忱家厅、朱家厅、费家厅、钱家厅、蔡家厅、徐家厅、张家厅等多处老厅。

2007年2月,西栅景区对外开放。景区开放时,西栅老街长度达1.8千米,占地总面积3.4平方干米,由12个岛屿式独立街区组成,72座古桥串成水、街、桥相依相伴的历史街区,恢复、重建的古建筑主要有江浙分府、白莲塔、灵水居、亦昌台坊、叙昌酱园、恒益堂中药店等,一期工程、二期工程共修复保护百年老厅26处。

2008年全面开挖整治,拆除沿湖现代建筑,拓平荒地,疏浚清淤。二期工程共疏浚、开挖河道9.1千米,整修、新筑帮岸6.4千米,铺设污水管道3.8千米。二期工程总投入建设资金10亿余元。

重大事件

重要事件

2001年,在乌镇举行第五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

2014年11月19日至21日,第一届世界联网大会·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举行,其主题为“互联互通享共治”。

2005年,在乌镇的昭明书院举行第六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

2006年12月,乌镇皮影戏入选桐乡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5月,乌镇皮影戏入选嘉兴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

2007年,乌镇水阁被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08年,乌镇含山轧蚕花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08年11月,在乌镇举行第七届茅盾文学奖颁奖礼。

2009年,桐乡乌镇竹刻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09年,桐乡乌镇蚕歌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09年,乌镇童玩节被列入桐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桐乡乌镇蚕桑习俗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的一个子项目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0年,乌镇三白酒酿造技艺被列入第四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11年,乌镇高杆船技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12年,乌镇香市被列入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12年,乌镇姑嫂饼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承人为张荣奎、徐立巧。

2012年,乌镇花鼓戏被列入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14年,乌镇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14年11月21日,在世界互联网大会闭幕式上,乌镇获得“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的授牌。

2016年3月27日,“乌托邦·异托邦一一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开幕。展出为期3个月,累计接待观众10多万人次。

2022年11月9日-11日,在乌镇举行第九届以“共建网络世界共创数字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世界互联网大会。

所获荣誉

2001年,乌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03年,乌镇荣获亚太地区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

2007年,乌镇获得“中国十佳古镇”的称号。

2010年,乌镇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015年,乌镇被列为第三批美丽宜居小镇、美丽宜居村庄示范。

2017年,乌镇获得世界休闲组织国际创新奖。

参考资料

乌镇.嘉兴市人民政府.2023-05-12

5A级景区.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政务服务门户.2023-05-12

乌镇:且行且留.中国网信网.2023-05-12

乌镇旅业.乌镇官网.2023-05-12

票务政策.乌镇官网.2023-06-05

新春见闻!超10万游客,这个景点真的火了.中国基金报.2023-06-06

乌镇渊源.乌镇官网.2023-05-12

缘起乌村.乌镇官网.2023-05-12

木心美术馆在乌镇开馆.文汇报.2023-05-12

乌镇戏剧节官方网站.乌镇戏剧艺术节官网.2023-05-12

十二节气习俗.乌镇官网.2023-05-12

香市.乌镇官网.2023-05-12

蚕花习俗.乌镇官网.2023-05-12

水上集市.乌镇官网.2023-05-12

长街宴.乌镇官网.2023-05-12

民俗.乌镇官网.2023-05-12

乌镇美食与伴手礼.乌镇官网.2023-05-12

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开幕 云集40位国际大师作品.人民政协网.2023-05-12

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参会人数创历届之最.中国网信网.202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