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道
冯道(882年—954年4月),瀛州景城人(今河北泊头市交河镇人),字可道,自号“长乐老”。刘守光在幽州做官时,冯道出任他的幕僚。不久,投奔在河东任监军使的宦官张承业。随后,又被后唐的李存勖辟为掌书记。李存遇弑,明宗李嗣源入洛阳市,拜其为宰相。后晋时又任宰相。耶律德光灭后晋,他又凭借耶律德光的信任出任太傅。后汉时出任太师。后周时任太师、中书令。
后唐长兴三年(932年),冯道上书奏请唐明宗,以唐代开成石经为底本,雕印儒家《九经》,得到唐明宗批准,于当年开始印行。后周广顺三年(953年),《九经》全部刻印完成,前后共历时二十二年。冯道主持国子监对《九经》进行刻板印刷,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大规模以官方财力印刷套书。
后周世宗显德元年(954年)周世宗亲征北汉,周世宗在高平之战中大败北汉。还没等到祭祀太庙,冯道便在四月十七去世,享年73岁。谥文懿,追封瀛王
明代李贽曾评价:冯道步入仕途五十年间,虽然历经四姓,事十二姓并降耶律契丹等,使得百姓卒免锋镝之苦,道务安养之力也。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李儇中和二年(882年),冯道生于瀛州的景城,他自称为始平(在今陕西省)、长乐(今河北省冀州市)二郡世族冯氏的后人。冯道出生在“为农为儒,不恒其业”的家庭,青年时孝顺好学,不耻清贫,性格节俭刻苦。唐末天祐年间,冯道曾任卢龙节度使刘守光的参军。刘守光率军征讨定州市,并询问谋士意见,冯道劝谏惹得刘守光大怒。并将他关入大牢,刘守光兵败后,他逃到太原市投靠当时在山西省任监军使的宦官张承业,当了巡官。后张承业把他推荐给晋王李存,不久便任命为河东节度掌书记。李存勖与后梁交战,曾下令冯道撰写罢免前线指挥郭崇韬的文书,冯道因当面谏阻李存勗而赢得声望,获得重用。
丧父归乡
后唐同光元年(923年),李存勗即位,建立后唐,授冯道为省郎,充翰林学士。李存勗灭后梁后,任命冯道为户部侍郎。冯道因丧父辞官回景城守孝。当时年成不好,他便将剩余的俸禄全部赈济给乡民,自己却居住在茅草棚中,而对官吏所赠财物,分毫不受,此时辽朝闻知冯道之名,便想抢夺至契丹,但是因为边疆防范严密,未能得逞。
迎立新帝
天显元年(926年),李嗣源在李存勖死后继位,重用冯道为端明殿学士,后又升迁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相当于宰相之位)933年李嗣源驾崩,儿子李从厚继位。四个月后,李嗣源义子、潞王李从珂起兵造反。冯道知道皇帝逃往父婿石敬瑭的军中后,并未前去护驾,而是率百官迎接从珂,于是从珂顺利登基,是为后唐末帝(934年)。但李从珂没有重用冯道,而是免去了他的相位,让他到同州去当节度使,后来又召他回朝担任没有实权的司空。
出使契丹
后唐清泰三年(936年)石敬借助契丹的力量起兵造反,夺得帝位。建立了后晋,再度启用冯道为宰相。天福二年(937年)后晋高祖石敬瑭派遣冯道出使契丹以示友好。因契丹与中原风俗不同,塞外苦寒,诸位大臣皆不愿前往,此刻只有冯道一人站出愿意前往。晋祖道:此行非卿不可,冯道面无难色。
天福四年(939年)冯道为能回到中原,用心周旋契丹国君。最终在冯道的周旋下契丹君主很感动,决定放他回去,冯道先是请求留下来,启程时又故意拖拉。历经半年最终还是回到了晋国,石敬瑭废除枢密使,将枢密院职权划归中书省,将政务都委托给冯道,加授他为司徒、兼侍中,进封鲁国公。此次出行为晋争取了一段和平的时间。
命途多舛
天福七年(942年)高祖病逝后,冯道与景延广商议,国家现在多灾多难,应该选择长君,拥立石重贵为帝,是为后晋出帝。出帝继位后,加授冯道为太尉,进封燕国公。
开运元年(944年),朝臣中有人在晋出帝面前离间,说冯道只适合做和平时期的宰相,不能靠他度过艰难的时期,出帝遂授冯道为匡国军节度使,让他出镇同州。后来,冯道又移镇南阳郡,改任威胜军节度使,加授中书令。辽朝国主耶律德光以石重贵有反意,率领大军南下,数年后灭晋。
丁未年(947年)耶律德光北归契丹,带着冯道等后晋大臣随行。耶律德光途中病逝于栾城区杀胡林,永康王耶律阮趁机接掌兵马,返回契丹争夺皇位,冯道等人都被留在镇州。八月,汉军收复镇州,驱逐契丹守将嘉里,冯道等人四处安抚城中的百姓,使得居民各司其职,九月,冯道自镇州入朝,归附后汉。乾元年(948年),冯道被后汉高祖刘知远授为太师。
劝谏柴荣
乾祐三年(950年),郭威在邺都发动叛变,攻入汴梁,刘承祐随即遇害。郭威知道此时还不到称帝的时机,便说道要立武宁节度使刘赟为皇帝,并派冯道到徐州市迎接刘。刘赟尚未到达汴京,郭威便在澶州军变中被士卒拥立为帝。广顺元年(951年)监国郭威继位,建立后周,是为后周太祖。冯道被拜为太师、中书令。周太祖对冯道非常敬重,每逢冯道觐见,从不直呼其名。
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年郭威驾崩,柴荣继位,此时辽军和北汉联军联手进攻后周,柴荣决定效仿祖上御驾亲征,冯道劝谏,皇帝万金之躯不可轻易犯险,柴荣不顾劝阻力排众议,大胜。由于冯道的劝阻使得柴荣鄙视冯道胆小,便命他带病监修太祖郭威的陵墓。
因病逝世
显德元年(954年),年冯道监修太祖郭威陵墓,葬礼完成不久之后,冯道便以七十三岁高龄过世。柴荣为其辍朝三日以示哀悼,追封瀛王,谥文懿。
主要影响
文化影响
后唐长兴三年(公元932年),冯道为印行经籍标准文本,经皇帝批准由尚书屯田员外郎田敏等人任详勘官,李鹗、朱延熙等书写,依唐刻《开成石经》,并和经注合刊,开雕“九经”:《易》、《书》、《诗》、《春秋左氏传》、《公羊传》、《穀梁传》、《周礼》、《仪礼》和《礼记》,以端楷书写,能匠刊刻。
到了后周广顺三年(公元953年)五月雕印完成,历时22年。同时刻成的有唐朝张参撰《五经文字》、玄度撰《九经字样》等书。因刻书事业由国子监主持,故史称“五代十国监本九经”,创官刻书籍之始。当时流传甚广,影响深远。对此,元王祯评为“因是天下书籍遂广。
政治影响
冯道在后李嗣源李嗣源即位后,人生中首次被拜为宰相,担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选聘和推荐人才之上,冯道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选拔和重用寒门士子,将有才识,品德上佳的寒门子弟推荐到重要岗位之上。而对品行相对浮躁的士族子弟进行相应的打压。此举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朝廷重要岗位落入本就手握兵权的贵族手中,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后唐朝廷的吏治,抑制了贵族举荐任人为私的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贪腐现象。吏治一清,这也是后李嗣源时期天下太平,百姓富足,中原久经战乱之后得到了短暂的恢复,号称小康。
个人作品
根据《宋史·文艺传》记载:《冯道集六卷》,《河间集五卷》,《诗集十卷》。
《荣枯鉴》是2005年5月吉林摄影出版社出版的书籍, 作者是长乐老 。
冯道写了一篇题为《长乐老自叙》的文章,历述自己在后唐、后晋、后汉三朝及辽朝入主时期所获官爵荣宠,真是官越做越大,爵越封越高,上耀祖宗,下荫子弟。他写道:“时开一卷,时饮一杯,食味、别声、被色,老安于当代耶,老而自乐,何乐如之。
人物评价
后李嗣源李嗣源:冯道生性淳朴节俭,回到家乡也不奢侈,独自居住一间茅草屋,与他人同桌吃饭,自立更生,和农夫相处时,也不会觉得高人一等,真士大夫也。
宋朝吴处厚:为冯道鸣不平,世俗之人都只是看到冯道的表面,并不知道其内心用意,冯道内心很清楚,岂世这些俗人所能明白,余尝与富文忠公论 道 之 为 人 , 文 忠 曰 :‘ 此 孟 子 所 谓 大 人 也。
明朝李贽:评价冯道身体力行安民、养民、保民,践行臣责,完美诠释了孟子“社稷为重,君为轻”的理想,曰:“今观五季相禅,潜移默夺,纵有兵革,不 闻争城。
北宋司马光:冯道任宰相,历事五个朝代、八位君主,如同旅店看待过客,清晨是仇敌,傍晚成君臣,更换面孔、变化腔调,竟无一点羞愧,大节如此,即使有小善,哪里值得称道。国亡则图全苟免,迎劝进。君兴之接踵,道则富贵自如,兹乃奸臣之尤,安得与他人为比哉。
北宋欧阳修:予读冯道《长乐老叙》,见他自述不讲礼义廉耻反以为荣,真可说是毫无廉耻的人了,那么天下国家的命运也就由此可知了。
北宋胡三省:冯道以依阿免祸,有国家者,焉用彼相哉。然历事七姓,皆以德望待之,亦持身谨静,有以动其敬心耳 位极人臣,国亡不能死,视君如路人,何足重哉。
明朝李贽:冯道五十年来虽然历经四性,经历了多个国家以及契丹,使得百姓免收战乱之苦,道务安养之力也。
家庭关系
曾祖父母
曾祖父:冯凑,累赠至太傅。
曾祖母:崔氏,追封梁国太夫人。
祖父母
冯炯,累赠至太师。
褚氏,追封吴国太夫人。
父母
父亲:冯良建,秘书少监致仕,累赠至尚书令
母亲:张氏,追封魏国太夫人
妻子
褚氏,德州户掾褚濆之女。
孙氏,景州弓高县令孙师礼之女,累封古蜀国夫人。
儿子
冯吉,次子,自秘书省校书郎授膳部金部职方员外郎、屯田郎中
冯可,三子,自秘书省正字授殿中丞、工部户部员外郎
冯义,五子,自秘书郎改授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兼御史中丞,充定国军衙内都指挥使,职罢改授朝散大夫、左春坊太子司议郎、太常丞
冯正,六子,自协律郎改授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兼御史中丞,充定国军节度使,职罢改授朝散大夫、太仆丞。
女儿
冯氏,长女,适故兵部崔侍郎讳衍子太仆少卿名绚,封万年县君
轶事典故
门客诵经
冯道的门客为其讲解《老子》,见文章里面“道可道,非常道”的“道”字,冲犯了冯道的名讳,门客为了避讳,把“道”这个字给改成“不敢说”,于是便将“道可道,非常道”读作“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
诸事无寸
举子李导干谒冯道,冯道笑道:“老夫名字为道,已经多少年了,况且久为宰相,秀才你不可能不知道。但你也叫导,与我的名字同音,这合乎礼法吗?”李导辩解道:“相公是没有寸字底的道,而我是寸字底的导,同音不同字,有何不可?”冯道大笑道:“我不但名字没有寸,做什么都没有分寸。
暗讽明宗
后李嗣源年间,天下太平,百姓丰衣足食,冯道趁机进言道,臣以前在太原时,曾奉命前往中山。那里地势险要,臣担心马匹失足,都会紧紧的抓住缰绳,非常小心的通过。但是等到走到平坦大路以后,一不小心,却被马匹颠倒在地。臣所说虽是小事,但也能说明大道理。陛下不要因为现在天下太平,便贪图享乐,应该兢兢业业,更加小心谨慎才是。”唐明宗觉得非常有道理,唐明宗又问冯道:“如今天下丰收,百姓是否富足?”冯道答道:“谷贵饿农,谷贱伤农,这是常理。臣记得近代有个叫聂夷中的举子有《伤田家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秋谷,医得眼下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遍照逃亡屋。’”李嗣源便命侍臣将此诗录下,经常诵读。
冒险劝谏
郭崇韬因为军营之中杂役较多,向李存勖请求赶走这些人。唐庄宗闻言大怒道:“我连为我效命的下属饭食都管不了了,那还不如三军另择主帅,我返回太原市好了。”他当即命冯道起草文书,宣示三军。冯道犹豫良久,不肯下笔,庄宗在旁催促。冯道劝谏道:“如今大王屡建大功,正待平定南寇。郭崇韬所言并不过分,顶多不听便是,何必大动肝火?如让敌军知道,认为我们君臣不和,对我们大为不利。”庄宗醒悟。不久,郭崇韬向庄宗道歉,经过冯道的调和,此事顺利解决,而大家都纷纷敬佩冯道的胆量。
痴顽老子
辽朝灭晋,冯道到汴京朝见耶律德光。耶律德光指责冯道,认为他效力后晋,却毫无功绩,冯道无言以对。耶律德光又问道,你为什么来朝见我,冯道答道:“我没有地盘,没有兵马,怎敢不来。”耶律德光嘲笑道:“你是个什么老头?”冯道道:“我是个无才无德、愚蠢迟钝的老头(无才无德、痴顽老子)
爱民如子
契丹北撤时,冯道见到被劫掠的中原妇女,就把她们赎出来寄养于尼姑庵,找到她们的家人后再送回。
墓葬
冯道的墓葬位于沧州市西南的阎村乡,此地有个相国庄,它因曾在历史上出过一名相国而得名。此人姓冯名道,在五代十国时期因有事四朝十君相六帝的事迹,在中国古代官宦中绝无仅有,因此而出名。
冯道,字可道,晚年自号长乐老,谥号文懿。生于公元882年,家乡为瀛州景成。派州即现在的河间市,景城古为县治,城关大体在现今的沧县阎村乡、崔尔庄乡一带。清代著名学者纪昀的家乡为现在的崔尔庄镇,祖居景城,距崔尔庄三里许。他曾说:余族所居日景城,宋故县也。
关于冯道的故里,纪晓岚也曾记有:景城之南,恒于日欲出时见一物,御旋风东驰,不见其身,惟昂首高丈余,长霞参参,不知何怪。或曰:“冯道墓前石马,岁久为妖也。”考道所居,今曰相国庄。其妻家,今曰夫人庄。皆景城相近。故先高祖诗曰:“青史空留字数行,书生终是让侯王;刘光伯墓无寻处,相国夫人各有庄。”其墓则县志已不能确指。北村之南,有地日石人洼,残缺翁仲,犹有存者,土人指为道墓,意或有所传。冯道,景城人,所居今犹名相国庄,距景城二三里。墓则在今石人洼。余幼时见残缺石兽,石翁仲尚有存者。
参考资料
冯道事迹考.万方数据.2023-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