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趾心颅跳鼠
五趾心颅跳鼠(学名:Cardiocranius paradoxus),是跳鼠科、五趾心颅跳鼠属的动物。
形态特征
五趾心颅跳鼠是一种非常小的五趾跳鼠。体长仅48-65mm;尾长72-79mm;耳小,长4.5-6mm;后足长25-27mm。颅长22-24.5ram;颧宽11.4-12.5mm;后头宽18.5-22mm;眶间宽4.2-5ram;鼻骨长6.6-7.3ram;上颊齿列长约4mm。头大,眼大;触须很发达,约与体等长。后足5趾,下面被以长而密的硬毛。
五趾心颅跳鼠体背面黄灰色至黄褐色;腹部与胸部白色,毛稀疏,尾端毛簇不发达,无黑白色尾“旗”。颅骨前端吻部短;听泡和乳突区异常发达,其前后长几乎占颅全长的1/2,宽明显大于颧弧宽,使颅骨从上面看似心形。鼻骨狭,内缘较短。前颌骨后端略超出鼻骨后端。左右额骨略呈方形,顶间骨被左右听泡挤到中间,成1菱形的狭直小骨。上门齿各有1深沟。乳头4对。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哈萨克斯坦、蒙古、俄罗斯联邦。
在中国分布于新疆、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地。
栖息环境
五趾心颅跳鼠主要栖息于针茅锦鸡儿荒漠草原、针茅蒿属荒漠草原及针茅红沙盐爪爪荒漠草原。它的自然栖息地是温带沙漠,避开纯沙带、盐碱地、黏土地及丘陵顶上和内陆湖边沿,与该种混栖的鼠种有蒙古黄鼠、赤颊黄鼠、子午沙鼠、黄兔尾鼠、羽尾跳鼠等。
生活习性
五趾心颅跳鼠的季节性活动及昼夜活动节律与温度的关系殊为密切。当冬眠地区的平均气温升高至7℃、地温达到10.5℃左右的4月中下旬时,在温度相对持续稳定的条件下,它们就可苏醒由越冬洞内破土而出;7月,随同气温逐渐增高,该鼠的数量、活动频繁程度达到全年的最高峰;9月中下旬,五趾心颅跳鼠开始深挖洞道,潜居简出,准备入蛰越冬。
五趾心颅跳鼠常在地势平坦的沙质土壤地段挖建洞系,洞口开于锦鸡儿、伏地肤或绵蓬丛下,有时也能在铁道路基两侧的斜坡上发现其洞穴。该鼠的洞系结构比较简陋,似与其夜间作大面积游动索食、长距离跳行及经常更换住宿地的习性有关。洞口小,略呈长圆形,洞径15-20×20-25mm。最简单的夏季洞是该鼠白天的藏身处,由洞口进入洞道后直而行,长度不超过1m,末端形稍扩大;洞道入土浅,距地表50-120mm,主干上常分出较为短小的支道和一条上行的“应急出口”;应急出口的顶端离地面仅5mm之隔,隐匿其间的鼠受惊时,可由此破土外出逃逸。
当植物刚开始萌发,食物匮缺时,五趾心颅跳鼠主要挖吃锦鸡儿、多根葱、芨芨草的幼根。进入6月,该鼠食转向以多根葱的茎、叶为主,其次是针茅。8-9月,除多根葱和锦鸡儿外,五趾心颅跳鼠还食黄花蒿种子。
繁殖方式
五趾心颅跳鼠于4月中下旬出蛰后不久,就进入交配繁殖期。成年雄鼠在5-7月期间,阴囊外有浅棕色包素沉着,睾丸膨大,7月下旬睾丸显著地缩变小。5、6月是五趾心颅跳鼠的交配繁殖盛期,临产时孕鼠胸腹部的4对乳头也甚膨大而丰满。雌鼠每年产仔1胎,每胎3-5只。进入7月后,绝大多数孕鼠已产仔和陆续结束哺乳期,母鼠乳头缩小。一部分当年出生的幼鼠从6月中旬起已相继出洞活动。
亚种分化
单一物种,无亚种。
种群现状
种群分布不零散。该种种群数量暂无具体数据,发展趋势也未知。五趾心颅跳鼠并不为人所熟知,其种群数量和保护状况尚未确定。
在中国,五趾心颅跳鼠分布区窄,数量不多,是稀有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数据缺乏(DD)。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Cardiocranius paradoxus..iucnredlist .2024-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