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罕见病

罕见病

罕见病又称“孤儿症”,是人群中发病率极低的一类疾病的总称。是一种新生儿发病率小于万分之一、患病率小于万分之一、患病人数小于14万的疾病。

截至到2024年2月,全世界已经有超过7000种的罕见疾病被发现。中国已有超过2000万的罕见病病人,每年新增超20万名的新病人,超过80种罕见病治疗药品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名单。为了加强中国罕见病管理,提升稀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019年2月宣布建立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

为了提高社会公众和政府对罕见病及罕见病群体面临的问题的重视程度,各方都应该采取积极的行动,为战胜罕见病这一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而努力。

简介

种类

已经明确的罕见病有7000多种,但是具体的数目却没有一个定数。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的疾病类型不断涌现,每年约有200个新病种被发现。国家卫健委等多部门联合制定了《第一批罕见病目录》《第二批罕见病目录》,将207种罕见病纳入目录。

病因

罕见病(raredisease)约80%由遗传因素所致,因此亦称“罕见性遗传病”或“孤儿病”。如今国际上尚无明确对罕见病的定义。

罕见病类别

1.白化病

白化病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毛发和眼睛色素缺乏。白化病是人类最早发现的一种遗传病,但其发病机理尚未阐明。患者对紫外线的敏感度是正常人的6—12倍,主要原因是皮肤的色素不足,使皮肤的毛细血管暴露在空气中,从而呈现出红色。毛色多为纯白、银白、淡白、黄白等。

2.肢端肥大症

由于腺垂体分泌生长激素过多,会引起一种内分泌疾病,导即肢端肥大症。肢端肥大症是因为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 IGF-1产生过多,也就是类胰岛素一号增长因子,会导致骨和软组织增生,导致青春期骨已融合。同一患者可兼有巨人肢端肥大症。也有少部分在青少年时期开始发病,成年后持续进展为巨人综合症。

3.特发性肺动脉高压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是一种少见的心脑血管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女性患者居多。有六成以上的患者,会出现气短、喘、胸痛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心包积液,甚至更严重的还会引起右侧心力衰竭,必须卧床静养。其发病年龄大约在30岁左右,是一种至今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的慢性疾病。

4.苯丙酮尿症

由于丙酮酸羟化酶的缺失,苯丙氨酸只有通过转氨才能转化为苯丙酮酸,所以在尿液中会排出大量的苯丙酸,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苯酮尿症的症状。苯丙酮酸堆积是一种神经毒性物质,会引起智力发育障碍。这种情况发生在新生儿身上的几率大约为五万分之一,每年大约会有六到七个这种情况的婴儿出生。

5.线粒体病

线粒体疾病是由于线粒体 脱氧核糖核酸细胞核 DNA的缺失而造成的。因为基因的缺陷,会导致线粒体呼吸链上的功能蛋白或结构蛋白发生改变,从而丧失了原有的功能,导致能量合成出现障碍,从而出现癫痫、偏头痛、痴呆、偏盲、四肢酸痛且活动后乏力、视力下降、眼睑下垂感音神经性聋以及身材矮小、糖尿病心肌病白内障等一系列的症状。

6.21-羟化酶缺乏症

这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先天性疾病,主要是因为编码2 l—羟化酶的CYP21A2基因存在缺陷,引起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合成异常。在经典型患者中,可能会出现会危及生命的肾上腺危象:高雄激素血症会引起女性的雄性化,从而加速骨龄的增长,变得矮小,青春期的发育不正常,还会影响到生育。

7.天使综合征

天使综合征是一种由UBE3A基因在15q11-13染色体区域的表达异常或功能缺陷引起的神经发育障碍。常见的症状包括:智力低下、语言、运动或平衡的异常,以及快乐行为(如频繁发笑、微笑或兴奋),小头症,癫痫等。

8.肌萎缩侧索硬化

肌萎缩侧索硬化是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不明,主要累及大脑皮层、脑干及脊髓的运动神经元。它的局限性分类主要有:进行性球麻痹(PBP),连枷臂、腿,进行性肌萎缩(PMA),原发性侧索硬化(PLS)。ALS 以进行性发展的骨骼肌萎缩、无力、肌束颤动、延髓麻痹和锥体束征为主要临床表现。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存活时间在3—5年之间。

流行病学

白化病:人群中发病率为 5/10 万—10/10 万,以有色人种居多,非洲一些国家发病率可以达到 1:1400,中国人群发病率约 为 1:18 000。

特发性 PAH:中国尚无特发性肺动脉高压 的流行病学资料,发病人群多为中青年,确诊年龄在36岁左右,2011年中国学者报道IPAH 的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2.1%、75.1%,已接近欧美国家的水平。

苯丙酮尿症:PAH 缺乏症发病率在不同种族和地区有差异。爱尔兰约为 1/4500,北欧、东 亚约为 1/10 000,日本约为 1/143 000。中国平均发病率为 1/11800。 根据血 Phe 浓度将 PAH 缺乏症分为:轻度 HPA(120—360μmol/L)、轻度 PKU(360—1200μmol/L)、经典型PKU(≥1200μmol/L)。

线粒体脑肌病:2016 年 Gorma,G.S.等一项关于英格兰东北部线粒体脑肌病的队列研究指出 该病的患病率为 2.9/100 000(nDNA),9.6/100 000(mtDNA)。10.8/100 000 携带致病突变者可能将来出现临床症状。儿童起病(<16 岁)的患病率为 5/100 000—15/100 000。

21-羟化酶缺乏症:CAH 根据缺陷酶的种类可分为多种类型。21—OHD 是最常见的类型,占 2 90%—95%。国内外的多数研究提示新生儿筛查发病率为 1/20 000—1/10 000。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 中男女患病率比例为(1.2—1.5):1。家族性 ALS 的平均发病年龄较散发性 ALS 发病年龄早。中国 ALS 的流行病学数据主要来自中国(中国香港地区),发病率约 0.6/10 万人,患病率约 3.1/10 万人。

天使综合征:AS 在欧美人群患病率为 1/24 000—1/12 000。中国多为散发报道,尚无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治疗和预防

治疗方法

2022年,中国的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整,为罕见病药物开辟了“单独申报通道”,为罕见病药物药物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截至2022年,中国的《医保药物目录》中共有45种罕见病药物,涵盖了26种罕见病。在2023年医保目录调整结果中,共有15种罕见病用药谈判/竞价成功,覆盖16个罕见病病种,填补10个病种的用药保障空白。此前,已有73种罕见病药物纳入医保。截至2024年2月,超过80种罕见病治疗药品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名单。

因为稀有疾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都很低,所以可以得到的研究资源十分有限。有些制药公司,为了利润,也不愿意投资于稀有疾病的食品和药物的研发和生产。就算有,因为病人的需求很少,所以价格也很贵,也不是普通病人能买得起的。

罕见病不会传染,所以没必要对它敬而远之。在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甚至是一些发展中国家,都制定了罕见病法律,在药品生产、医疗保障、社会保险、个人权益等方面做出了强制性规定,以保证患者的治疗救助和正常生活。

预防

罕见病的预防和治疗应从源头入手。在中国主要采用了三级预防措施防治出生缺陷,通过婚检、产检和新生儿筛查,在“生命起点”上把好关,降低罕见病的发病率。

相关信息

相关政策

欧洲罕见病组织于2008年发起,确定2月28日为国际罕见病日。国家5部门在2018年5月联合发布了《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共涉及121种罕见疾病。次年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为了加强中国罕见病管理,提高罕见病诊疗水平,宣布建立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并在同年2月27日制定印发《罕见病诊疗指南》,对纳入罕见病管理的121种疾病逐一明确诊疗指南,并以此为基础,以专业医务人员为依托,对稀有病进行了专业技术培训,以提升稀有病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水平。这是我国首个针对罕见病的诊治指南,从定义、病因与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对121种罕见病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并对每种罕见病的诊治过程进行了介绍。

自2018年起,又有19个稀有疾病药物通过“谈判”方式进入医保,平均价格下降52.6%,截至2022年10月,已有2860种药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国内67%的已上市罕见病用药都在其中。从2019年3月1日起,中国对首批21个罕见病药品和4个原料药,参照抗癌药对进口环节减按3%征收增值税,国内环节可选择按3%简易办法计征增值税。同年11月,国家卫健委建立开发的中国罕见病诊疗服务信息系统正式投入使用。

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国家罕见病医学中心设置标准》。

近年来,中国印发第一批罕见病、组建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开展罕见病病例直报、发布罕见病诊疗指南,为提升对罕见病的认知度和罕见病诊疗能力提供了全方位的政策措施保障。

2020年7月1日起中国施行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将防治罕见病的创新药等纳入优先审批程序,临床急需的中国境外上市但中国境内未上市的罕见病药品,70日内审结。

截止到2024年2月29日,超过80种罕见病治疗药品已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名单。这有望为中国2000多万名罕见病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相关平台

“中国罕见病诊疗直报系统”,作为一个由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支持建设,意在摸清中国罕见病流行和疾病负担情况的数据库。于2019年10月正式上线,截至2024年2月29日,中国480多家的医院登记了共计78万多例的罕见病病例,其中,婴幼儿是罕见病的高发人群。

2022年2月28日人民日报客户端联手京东健康上线“罕见病公益平台”,助力解决罕见病患者的诊疗困境。

在国家卫健委的支持下,北京协和医院联合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等多家机构发起成立了中国罕见病联盟,联盟将致力于探索属于罕见病患者的中国方案。中国罕见病注册登记系统(NRDRS)是一个罕见病在线注册登记平台,到2022年8月,该系统已经注册了逾170个罕见病队列。到2022年,我国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超过200个的罕见疾病研究队列。

美国罕见疾病组织(TheNationalOrgani—zationforRareDisorders,NORD)曾经动员各成员加入到临床试验中来,FOP患者团体还对该疾病的基础研究进行过资助。

2023年月12日,来自美国众议院和参议院的一批美国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致信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专员罗伯·卡利夫(Rob Califf),要求FDA成立一个罕见病特别工作组,以确定审查罕见病疗法的优势和挑战。

相关文章

参考资料

罕见病诊疗指南(2019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3-07-18

《中国罕见病定义研究报告2021》发布.中国罕见病定义重新修订.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2023-07-13

新华鲜报|爱不罕见!超80种罕见病用药进医保.百家号.2024-02-29

关注罕见病 让爱不罕见.中国新闻网.2023-07-13

我国每年新增超20万罕见病患者.今日头条.2024-02-29

国家卫健委:宣布建立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 提高罕见病诊疗水平.央广网新闻.2023-07-13

英国12岁女童出现老年痴呆迹象.中国数字科技馆.2023-07-13

国际罕见病日:木偶人、瓷娃娃、渐冻人……这些名字你知多少?.中国日报网.2023-07-17

部分常见的罕见病.科学网.2023-07-13

中国已有45种罕见病用药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覆盖26种罕见病.中国青年网.2023-07-18

从“生命起点”预防罕见病 我国产前筛查机构达4800多家.光明网.2023-07-17

罕见病,你了解多少?.新华网.2023-07-13

央视新闻:我国67%罕见病用药已纳入医保.央视新闻微博.2023-07-13

21个罕见病药品下月降税 为我国罕见病患者减负.新华网.2023-07-13

(医卫)国家卫健委印发国家罕见病医学中心设置标准.潇湘晨报.2023-07-13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国政府网.2024-02-29

中国初步建成两个国家级罕见病数据库.中国新闻网.2023-07-18

我国已登记78万多例罕见病病例 孕前筛查是有效预防途径.中国青年网.2024-02-29

让爱不罕见!罕见病公益平台正式上线.澎湃新闻.2023-07-13

中国罕见病仅有5%病种有药可医 治疗联盟的成立带来新希望.北晚在线.2023-07-17

权威快报丨我国已有45种罕见病用药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新华社.2023-07-13

美国参众两院人士呼吁FDA成立特别工作组,推动罕见病药物研发.澎湃新闻.2023-07-17

检索.中国知网.2023-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