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桂英挂帅
《穆桂英挂帅》,原名《老征东》,是豫剧大师马金凤的代表剧目。由1954年宋词与马金凤两人在传统豫剧《老征东》(又名《杨文广夺印》)的基础上改编而成。
《穆桂英挂帅》主要讲述了北宋时期,西夏安王入侵北方边境,边关急需援助。佘太君派遣曾孙杨文广和曾孙女杨金花前往首都开封市侦查情报,但他们卷入朝廷夺帅事件。在这过程中,杨文广成功夺得帅印,而穆桂英深感皇帝昏庸不愿效力,最终在佘太君劝说下决定挂帅出征的故事。展现了穆桂英从“不做高官不理事”到克服这种思想状况,从大局出发,转变为 “为国家讲不起往日恨”的过程。此外,马金凤在《穆桂英挂帅》中饰演穆桂英一角,她凭借出色的表演一跃成为中国戏剧坛上的明星,并被誉为“真国色”的“洛阳牡丹”。
1958年《穆桂英挂帅》拍摄为电影戏曲艺术片上映。经过马金凤等艺术家的改编与创新,《穆桂英挂帅》已经成为了豫剧经典曲目,并且先后被京剧、评剧、越剧等剧种移植,曾获全国优秀戏曲剧本奖,河南省首届戏剧汇演剧本,演出,导演,音乐,舞美一等奖等。
创作背景
题材原型
《穆桂英挂帅》改编自豫剧的优秀传统剧目《老征东》,讲述了穆桂英晚年雄心犹存,领兵保卫祖国的故事。故事原型来源北宋“杨家将”的故事,但史书载中并未记载“穆桂英”此人。在《宋史》和有关史书中共有三代人,即:第一代是杨业和佘太君;第二代是杨业的 7 个儿子,即杨延浦、杨延训、杨延瑰、杨延贵,杨延彬,杨延昭(即戏中的杨延昭,杨六郎)、杨延玉;第三代是杨延昭之子杨文广。而在“杨家将”的戏文中,如《穆柯寨》《大破天门》《穆天王》《辕门斩子》等,却增加了一代人,即第三代杨宗保和穆桂英,而将杨文广演绎成杨宗保之子,成为第四代。其实,杨宗保和穆桂英都是虚构人物。几百年来,人们深刻怀念和热爱杨家将这支勇敢卫国的队伍,通过自己的想象和智慧,创作了许多关于杨家将的英雄传说。他们也自由而大胆地创造了穆桂英这位热爱祖国的女英雄形象,赞美她的雄心壮志,同时也深刻描绘了她内心的复杂情感,使这一形象显得饱满、坚实和真实可信。
创作环境
《穆桂英挂帅》创作于中国刚解放的五十年代初期,当时正值朝鲜战争爆发,在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背景下,中国制定的文艺方针是为工农兵服务,旨在激励人民军队的士气,因此掀起了全中国向解放军慰问的高潮。在各地剧团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准备慰问剧目的同时,商丘地委对文艺团提出了一个要求:创作一部能够反映时代精神,表现爱国精神的好戏。由于创作新剧目需要较长时间,因此文艺团选择了基于抗击外来侵略、展现爱国主题的豫剧《老征东》进行改编。《穆桂英挂帅》戏剧应运而生,旨在为时局所需,展现了当时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对英勇抗击外敌的军队的敬佩之情。
改编过程
马金凤,是中国著名的戏曲表演艺术家,豫剧马派唱腔的创始人,为豫剧的繁荣做出了特殊的贡献,马金凤从十四岁就开始在豫剧曲目《老征东》中演穆桂英,到新中国解放时就已经演了上千场。《老征东》中糟粕与精华并存,但迫于当时的环境和条件,马金凤去探求表演艺术的创新受到了束缚和局限。后马金凤领衔商丘专区人民豫剧团到江南一带演出时,马金凤向江苏省文化局和戏剧界表达了想整理修改《老征东》的想法。江苏省文化局于是派省里从事戏曲创作的年轻剧作家宋词同志,协助马金凤研究改戏的事项。
在上海演出时,马金凤按照宋词的建议,将戏名改为《穆桂英挂帅》,以突出主题。1954年,马金凤和作家宋词开始着手对剧本进行整理和修改。把穆桂英挂帅出征后的戏全部删去,使得全戏更加紧凑。并且在修改时,不仅是单纯的删减,而是以独特的审美视角挖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内涵,突出了杨家将不计恩怨、忠心保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因此两人还对戏中很多细节也进行了改动,比如改文广与金花夫妻为兄妹,增加了喜剧色彩,也衬托了穆桂英的慈母情怀;校场比武一折,增加了寇凖老丞相,以突出忠奸分明等等。
修改后的《穆桂英挂帅》由原本《老征东》的四个小时缩短到两个小时,在剧团里曾引起了分歧意见,然而,马金凤以自己改革旧戏的艺术实践效果,说服了持有不同看法的同志。改后的《穆桂英挂帅》全剧共五场戏,穆桂英出场三次。马金凤在戏中采用多种表演方式,表现了穆桂英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展示了穆桂英性格的多种侧面。
剧情简介
杨家将在多次击退外来侵略军后,他们成为了保卫大宋的英雄。太平年代来临后,孙媳穆桂英(马金凤饰)与佘太君(丁桂云饰)一同辞去官职,回乡安居数年。
然而,东安王兴兵谋反,佘太君对国家安危深感担忧,她派遣曾孙杨文广(孙苑华饰)和曾孙女杨金花(慕爱秋饰)前往开封市(今河南开封)打探情报。同时,汴京正值选举将领的时候,奸臣王强竭力推举自己的儿子王伦为元帅,尽管王伦的武艺平庸,但他却傲慢自大。杨文广兄妹不满这一情况,闯入校场与王伦比武,王伦见杨文广武艺高强,想要暗伤他,却反被杨文广使起杨家绝招,刀劈王伦。最终将他击败。
宋王原本以为杨家已经断绝后继,因此苦恼于无法找到合适的将领来平定乱局。然而,当他得知杨家仍有杨文广这位武艺出色的后代,以及女英雄穆桂英尚在世时,他决定将帅印交给杨文广,并封穆桂英为征东大元帅。
杨文广兄妹带着帅印回家,穆桂英看到帅印,心情十分复杂。她想到了杨家世世代代为国出战,保卫大宋,为此付出了多少英雄的生命。本来她想接受这个使命,但又对宋王昏庸和奸臣当道感到愤怒,因此迟迟不愿接受帅印。最终,在佘太君的劝说下,穆桂英决定挂帅出征,为国家的大局而战。
角色介绍
作品鉴赏
思想主旨
穆桂英在挂帅面前的思想徘徊正是《穆桂英挂帅》的思想高度与人物矛盾冲突所在。杨家是爱国的忠烈之家,杨家的七郎八虎,在抵御外侮,安定大宋江山时,相继壮烈牺牲,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由于奸臣当道,余太君只好辞职离朝。作为杨家大孙媳的穆桂英,对朝廷重用奸臣早已不满,她跟余太君解甲回乡后,产生了“不做高官不理事”的想法。马金凤和宋词改编后的《穆桂英挂帅》,既承认了穆桂英当时的这种思想现状,而且又找出了表现穆桂英克服这种思想状况,从大局出发,“为国家讲不起往日恨”的戏路,从而使老年穆桂英的戎马生涯和英雄行为,更具有思想高度,成功树立起了这一爱国女英雄的形象,使得主题更加的鲜明,人物性格更加的突出,加强了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气概的表现。
唱腔设计
在《穆桂英挂帅》中,马金凤以她独特的演唱方式,通过精炼的拖音和甩腔表达了人物的情感和志向。在这个作品中,有一段包含48句瑞安鼓词的唱段,其中雪艳琴只使用了一个拖音和两个甩腔。这段唱词中的拖音出现在句子“帅字旗飘如云”中。在这一部分它以旋律上行四度跳进在高音“2”的长拖音,创造了一种壮丽的声音效果,生动地描绘了校场上千军万马、旌旗飘荡的壮丽场面。此外,伴随着乐器模拟金鼓齐鸣的音响,观众仿佛能够亲临现场,感受到穆桂英再次见到帅旗时的激动。
除了利用集中精炼的拖音、甩腔表达情感志向之外,在豫剧《穆桂英挂帅》里,马金凤还采用了多种音乐元素和唱腔技巧,以鲜明的调式对比和变化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激荡情感和复杂的内心纠结。这些音乐元素和唱腔技巧在她的表演中增加了戏剧的深度和情感张力。例如《穆桂英挂帅》多个唱段中,常用“二八板”这一叙事性板式,这种板式的唱腔通常质朴纯净,用来叙述故事情节。然而马金凤在“想当年我跨马提刀、威风凛凛、冲锋陷阵”这段近20句豫东调“紧二八板”唱腔中,别具匠心地插入了一句豫西调下五音落腔,使整段唱腔顿生波涛,产生了震撼人心的气势。在这场戏中,马金凤还十分独到地安排了一整段豫西调“慢二八板”,与穆桂英在全戏中的100多句豫东调唱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她面对老太君心急如焚地唱出了对宋王昏庸、臣当道的无比愤慨,也唱出了对杨家世代忠良屈死沙场的英雄无限怀念和深切惋惜,一反常规地运用音乐唱腔的悲壮基调把穆桂英的戏推向了一个情感高潮。
剧情设置
《穆桂英挂帅》全剧共分五场,穆桂英有三场戏,第五场是全剧高潮场次。戏剧的本质是通过人物、事件和情节的发展,来揭示矛盾的发生、发展,达到表现主题的目的。《穆桂英挂帅》的戏剧冲突主线脉络明确,即挂帅与不挂帅和由谁来挂帅的冲突。第一场是故事开端,即去不去探听消息的冲突,在第一场戏“问安”中,雪艳琴掌握了一个“稳”字。一出场,端袖、远视,迈着半方步,在大台步里加上两个小垫步,透着她不是一般地主妇而是一位武将,走到九龙口,整衣、亮相,眼神由远到近,头微微摇动,双袖有力地抖出,表现这位隐居的巾帼英雄不甘心于田园之乐,胸怀大志、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
第二、 三场是能不能夺得帅印的冲突。第二场“接印”, 这场戏是穆桂英由不挂帅到挂帅,思想冲突的焦点,是“戏胆”所在。马金凤突出了一个“刚”字,她文戏武唱,刚柔并济,分为盼儿、接印、绑子、抱印四个层次来演,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特别是穆桂英听到聚将鼓擂响,她斩钉截铁的转身、翻袖、挺身、提神、丁字步亮相,这里是穆桂英由不挂帅到挂帅的转折点,是全剧冲突的高潮。表现她从迷茫中突醒,升华到一个新的思想境界,表演动作也随之转为舒展、刚健。这里马金凤借鉴了盖叫天的“山膀”、“云手”、“丁字步”等武生手段,设计了“蹉步”、“跨马”等一系列动作,表现穆桂英的巾帼英雄形象;这里马金凤还借鉴了程砚秋的水袖功夫,揉合为:一甩左,二甩右,三撩水袖转手里,然后将两个水袖一起往外有力的抛出,紧接着第四个水袖左手撩起向前直打出去,准确地表现出穆桂英抱印点兵的决心。第三场“挂帅”中,马金凤提炼了一个“威”字,准确地把握出此时的穆桂英是威风凛凛、指挥有方、军纪严明、统帅三军的主帅身份,刚中有柔,武戏文唱。
第四场是接不接帅印的冲突,第五场是冲突的解决。有观点认为该剧在戏剧矛盾与情节安排存在不联贯不合理的问题,每人上场都有大段自我表白的唱腔,再加上部分矛盾的解决缺乏对抗性,使得演出效果不够完美。
行当革新
改编后的《穆桂英挂帅》突出了穆桂英爱国老英雄的形象,靠青衣这个行当,是表现不了她的气质的,于是马金凤开始考虑如何兼蓄刀马旦、武旦的动作,来创造一种新的用于表现穆桂英的程式来,马金凤凭着自己积淀的硬功夫,同时在人物装扮、作派气质上接受梅兰芳大师的指点,创造了“帅旦”这一新行当。
幕后制作
服装
在第一场戏中,马金凤通过运用大青衣的身段和水袖,成功地展现了穆桂英的大气和风度。大青衣的身段为角色注入了庄重感,而水袖的运用则增添了柔美和优雅的特质,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而有深度。在最后的出征一折中,马金凤的表演达到了新的高度。她不仅巧妙地融合了青衣、武旦、刀马旦等不同表演程式,而且创造性地将它们统一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帅旦”。
角色揣摩
马金凤在舞台上的表演设计展现了穆桂英的巾帼豪气。在“接印”这场戏中,当她犹豫不决时,突然传来聚将鼓的声响,“咚!咚咚!咚咚咚!”在这锣鼓声中,穆桂英迅速转身、翻身、挺身、提神、丁字步亮相,展现出她二十年前的威风,炯炯发光的双眼散发出被战鼓激发的豪情。
在表演中雪艳琴借鉴了盖叫天的武生动作,通过一系列舞动如“山膀”“云手”“蹉步”“跨马”等,展现出女元帅的威武雄壮和自豪感。接着是“抱印”一节,通过水袖的柔韧力度释放角色情感。穆桂英激动地将双袖弹出覆盖在招讨印上,然后捧起凝视,颤巍巍地抚摸,仿佛与帅印有着深厚情感的久别重逢。在金鼓声中,她迅速转身,右臂伸出托起帅印,左袖搭上,目光炯炯注视着帅印,在紧锣密鼓的节奏中,水袖有力地拉开,穆桂英的激情与水袖的起落相融。
雪艳琴将人物内心情感与表演动作高度融合,通过起、承、转、合的表演手法,让观众仿佛置身于角色情感的“化境”之中,感受其中的魅力。
重要演出
1953年12月底,马金凤在上海主演豫剧《穆桂英挂帅》,梅兰芳接连二次去看马金凤的演出,并为她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1956年,马金凤和她的剧团被调入洛阳市,同年7月,洛阳市豫剧团去北京汇报演出,受到了首都文艺界、戏剧界、新闻界和广大观众的欢迎,夏衍、田汉等同志都前去观看了演出。首场演出后,《戏剧报》对此进行了宣传和评论,戏剧评论家吴祖光赞扬马金凤为“洛阳牡丹”。随后,在郑州举行的河南省第一届会演大会上,马金凤凭借《穆桂英挂帅》荣获了演员一等奖,剧本、音乐、舞美、导演、演出也获得了一等奖,被誉为“满堂红”。
1958年11月3日,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陈云、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郑州开会期间,于河南军区礼堂观看了《穆桂英挂帅》。又经过两年的加工锤炼,在崔嵬的帮助下,《穆桂英挂帅》被改编成电影剧本,马金凤带着剧团第二次来到上海市,走进了上海电影制片厂的摄影棚,由徐苏灵同志导演,拍成了戏曲艺术片。
1979年,马金凤带领剧团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前线参加慰问活动,演出《穆桂英挂帅》,在24天的慰问活动中演出了48场。1984年8月,马金凤带领剧团前往乌鲁木齐市,为边防战士演出《穆桂英挂帅》等一众曲目。
2000年,78岁高龄的马金凤策划运筹了由河南省文化厅等单位主办、国家交响乐团与河南豫剧界一流院团合作组成强力团队,在北京保利剧院演绎了一台大型交响乐版的舞台剧《穆桂英挂帅》。同年,马金凤又重新排演了《穆桂英挂帅》,且在剧本、唱腔、舞点和导演手法上都进行了重大改革。
2009年,马金凤为推动豫剧艺术传承发展,受聘于中国戏曲学院,为第一次开办的豫剧表演本科班倾囊授课。次年,为庆祝建校60周年,88岁高龄的马金凤亲自登台携学生共同演绎《穆桂英挂帅》。
2014年3月,新版豫剧《穆桂英挂帅》在北京演出,在长安大戏院为参加2017年全国两会的河南省代表团和河南省在京务工人员连演两场。此次演出,穆桂英一角由马金凤的弟子关美利扮演,李树建、汪荃珍分别扮演寇准和佘太君,其他演员均由河南豫剧院青年团的演员担任。
2020年2月9日,马金凤携马派众弟子现身央视网《角儿来了》,演唱豫剧《穆桂英挂帅》选段。
作品影响
行业影响
“帅旦”是经马金凤在表演《穆桂英挂帅》过程中,创造的一个戏曲舞台新行当,在中国戏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马金凤大胆地融入了青衣、刀马旦、武生等诸行当的唱念做舞,使人物形象更立体、更生动、更丰满,不论从唱腔到表演的一招一式,都突破了原有的行当和程式,融汇青衣,刀马旦,武生等行当所长。
衍生作品
豫剧《穆桂英挂帅》自上世纪50年代初诞生以来,久演不衰,不仅被搬上银幕,还先后被多个剧种所移植。1953年12月底,马金凤在上海主演豫剧《穆桂英挂帅》,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接连二次去看马金凤的演出,并给了亲切指导和帮助。之后在1959年,梅兰芳先生将《穆桂英挂帅》改编为了京剧著名曲目。除京剧之外,该剧还被评剧、越剧、河北梆子、川剧、秦腔、上党落子等剧种移植。
2018年,中国中央电视台 大型纪录片《大戏记忆》豫剧篇《穆桂英挂帅》在洛阳市拍摄,高龄的马金凤先生亲自上阵参与拍摄。
相关荣誉
剧目类
1956年《穆桂英挂帅》获全国戏曲优秀剧目奖。
《穆桂英挂帅》在河南省首届戏曲会演上,荣获演出、剧本、导演、舞美、音乐集体一等奖。
2014年河南豫剧院青年团、洛阳豫剧院《穆桂英挂帅》荣获第三届中国豫剧节·优秀剧目奖。
2019年由河南影视集团出品,河南影视集团、河南豫剧院青年团联合拍摄的豫剧电影《新穆桂英挂帅》荣获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提名奖。
演员类
1956年,马金凤凭借豫剧《穆桂英挂帅》在河南省首届戏曲会演上荣获演员一等奖。
作品评价
著名学者邓拓曾撰写长文,高度评价豫剧《穆桂英挂帅》的艺术成就:马金凤同志不但发挥了豫剧的演唱特色,而且特别发展了豫东流派的演唱技巧。她综合了以商丘市为中心的豫东调和以开封为中心的祥符调,同时也吸收了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调的优点,创造了她自己的独特风格和唱腔。
中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冯立三曾评价道,穆桂英阅兵这场戏中,马金凤扮演的穆桂英没有一句台词 , 全部眼神来表达。透过其眼神,观众仿佛看到了威武雄壮的千军万马。旋即踏上征程的穆桂英身上暗中老练、成熟、凛然可畏的统帅风度,及其看到全军将士油然而生的喜悦之情。
参考资料
穆桂英挂帅.豆瓣.2023-07-15
豫剧《穆桂英挂帅》.戏曲文化网.2023-07-14
新版豫剧“穆桂英挂帅”北京将演 进行大胆创新.中国作家网.2023-07-15
穆桂英挂帅 (1958).豆瓣电影.2023-07-22
宋词:创作追求自由 运动无一幸免.新浪.2023-11-02
豫剧《穆桂英挂帅》首秀记.中国文艺网.2023-11-21
诞生于商丘的《穆桂英挂帅》.商丘日报.2023-07-22
豫剧《穆桂英挂帅》.央视网.2023-07-22
《穆桂英挂帅》:经典始于创新.许昌网.2023-07-15
金声玉振创“马派” ——豫剧大师马金凤的艺术贡献.网易.2023-07-15
豫剧大师马金凤档案.洛阳档案信息网.2023-11-01
[角儿来了]豫剧《穆桂英挂帅》选段 演唱:马金凤(99岁)、马派众弟子.央视网.2023-07-14
豫剧《穆桂英挂帅》首秀记.山西戏剧网.2023-07-22
大型纪录片《大戏记忆》豫剧篇《穆桂英挂帅》在洛阳拍摄.河南省人民政府.2023-07-22
豫剧永恒的经典——《穆桂英挂帅》.戏曲文化网.2023-11-02
播洒文化阳光 弘扬豫剧精粹 ——第三届中国豫剧节综述.河南文化网.2023-11-02
《新穆桂英挂帅》获第28届金鸡百花电影节金鸡奖最佳戏曲片提名奖.人民号.2023-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