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汪应洛

汪应洛

汪应洛(1930年5月至2023年7月11日),安徽芜湖人,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著名系统管理学科奠基人,工业工程学科创始人之一。

1955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的汪应洛在交通大学从事管理工程教育事业,并于3年后任教西安交通大学。20世纪70年代末,他开展了第一批管理工程专业本科生教育,并以系统工程学科为依托开展了管理工程方向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20世纪80年代起,他先是将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融会贯通于管理工程、工业工程等领域,形成了中国独具特色的系统管理学派,又率先在中国倡导工业工程的研究与应用,开创中国工业工程教育体系。

20世纪90年代,他提出包括生产率工程的理论体系和系统的“核”与“核度”等理论,在这些理论和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开始创立具有中国元素的管理学派。之后,他重点关注新的竞争格局下中国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如何发展的问题,并于2000年后提出了企业柔性战略概念和实现战略一体化的管理方法。2001至2016年间,他陆续提出了伪隐性知识概念、服务型制造等理论和方法、智能制造管理研究与实践等理论。

2023年7月11日,汪应洛因病治疗无效在西安市去世,享年93岁。截至2023年7月,他已培养博士生120余名,出版了20余部著作,发表了300余篇论文,获得国家教委和国家科委联合颁发的“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等光荣称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生平经历

早期经历

汪应洛1930年5月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市七七事变期间,他随家人搬迁至重庆市。小学期间,同时也是抗日战争时期,他因战火纷飞的生活环境树立了憎恨日帝侵略者、热爱祖国、发奋学习、振兴中华的志向。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又随家人迁往上海市,因之前的战火经历而确立了勤奋学习、科学救国的目标。

1943年,他进入上海市徐汇中学学习,并于3年后顺利初中毕业。此后3年内,他在该学校完成了高中学业。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他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学和圣约翰大学,并选择进入国立交通大学工业管理工程系学习。大学期间,他先后加入了共青团和中国共产党。3年后,由于院系调整,他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在中国开始首个五年规划的大背景下响应了党的号召,前往建设祖国第一线。1952年11月,他应国家派遣前往哈尔滨市,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苏联专家学习,并于1955年顺利完成了研究生学业,成为了新中国首个在苏联专家指导下通过毕业论文答辩的企业组织与计划专业的研究生。

工作经历

建设教育

1955年,研究生毕业后的汪应洛返回至交通大学,从事管理工程教育事业。3年后,他再次相应祖国号召,举家迁往西北,任教于西安交通大学。自20世纪70年代末,在他的努力推动下,全国开展了第一批管理工程专业本科生教育,此后以系统工程学科为依托开展了管理工程方向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198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了西安交通大学为首个管理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授予点,1986年在西安交通大学设立了中国第一个管理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从而初步形成了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20世纪80年代后期,汪应洛首先在中国倡导工业工程的研究与应用,开创了中国工业工程教育体系,为中国该学科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西安交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成为中国该领域的首个国家重点学科,成为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汪应洛积极推动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的培养,在他的推动和倡导下,西安交通大学在中国积极开展专业学位体系的建设和人才培养,首批试点培养了一批工商管理硕士,并率先建议国家设立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近年来,他还在积极倡导与推动工程管理硕士和应用型管理学博士的教育工作。汪应洛对中国管理科学学科体系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中国管理学科的体系结构,该成果于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汪应洛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办学,参与中国——加拿大管理教育校际合作计划长达十年之久,并举办中加联合培养博士生中心,先后为中国培养博士生近百名。作为会议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他积极推动中国工业工程年会等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交流会议,与国际学术同行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为推进中国管理学的国际化作出重要贡献。他连续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管理工程学科评审组第1-4届召集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学科评议组第2-4届、第6-8届委员和组长,国家教委管理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第1-4届主任委员,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2-4届副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两届常务理事兼工业工程分会主任委员,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系统工程委员会委员,国际工业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国际期刊计算机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国际编委。2015年,汪应洛作为中国管理工程教育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获得了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颁发的“复旦管理学特别贡献奖”。

汪应洛的教育成就有口皆碑,是中国第一位管理工程学科的博士生导师和博士后流动站导师,已培养博士生120余名。他指导的许多学生学有成就,有的已获“中国青年科学家”称号,担任校长、院长职务,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及入选国家级人才,多人被评为教授和博导并成为年轻的学术带头人,有些学生则成为省部级领导、优秀企业家。

科学研究

系统工程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汪应洛致力于系统工程在国民经济重大决策中的应用,将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融会贯通于管理工程、工业工程等领域,形成了中国独具特色的系统管理学派。其参与完成的“山西省能源重化工基地发展战略”研究工作、“2000年的中国”研究工作,完成的三峡大坝综合经济评价及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工作,建立全国教育规划模型并参与制定的全国人才规划等,都被认为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系统工程应用的重大成果;其承担完成的三峡工程综合经济评价及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工作,形成了大型工程决策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体系,相关成果在国家科委组织的长江三峡工程综合经济论证中得到实际应用。

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汪应洛在中国率先提出了生产率工程的理论体系和系统的“核”与“核度”的理论。应用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研究,提出了全面提高工业生产率的手段和方法,奠定了生产率工程的理论基础,在企业应用中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参数核度进一步刻画了系统“核”,弄清了核度及网络顶点数固定条件下系统网络可能具有最优的网络结构及相应的构造方法,研究了在核度意义下的优化理论,为复杂系统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基于中原地区深厚文化底蕴,他和他的学生提出了和谐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是中国管理学派的标志性成果,开始创立具有中国元素的管理学派。

制造业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汪应洛重点关注了在新的竞争格局下中国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如何发展的问题,提出了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观点,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例如,1995年提出基于计算机智能化的战略决策方法和支持工具等理论;1995年主持“863”高技术产业化过程和机制研究,就国家与区域创新体系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围绕制造业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先进制造模式及管理”“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的管理研究”等,以及国家“九五”攻关项目“分散网络化制造及管理研究”等重大课题,提出“灵捷网络化制造模式”理论和方法以及实施途径。同时,他敏锐地注意到制造业发展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清洁生产、绿色制造和绿色供应链管理等一系列实现制造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相容的管理模式,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企业战略

2000年开始,汪应洛提出企业柔性战略概念和实现战略一体化的管理方法并加以实施。2001年开始,他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知识管理的重要观点,如在隐性知识、显性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了伪隐性知识的概念,就此领域和香港理工大学等学校开展广泛的合作,以西安交通大学为依托成立了“知识管理与创新研究中心”。2005年开始,他针对中国承担制造业产业转移过程中,制造业大多处于产业链低端的情况,指出中国制造业需要向技术研发和市场服务两个领域转移和升级,提出了服务型制造等理论和方法并在多个企业推广和实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2010年开始,汪应洛便紧密结合新一代信息与现代管理的融合,将大数据技术引入到社会与经济管理之中,提出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的理论与方法,面向社会经济管理重大问题开展基于数据驱动的管理创新,为IT流程治理、社交网络治理,以及公共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解决方案。2016年开始,汪应洛提出和倡导开展智能制造管理研究与实践,基于智能制造系统的CPS体系获取制造系统大数据,以企业运营的KPI为导向,探索制造企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路径、模式和精准决策机制,推动制造企业创新发展。

因病离世

2023年7月11日22时39分,汪应洛因病医治无效,在西安市病逝,享年93岁。

社会任职

数据来源:

个人生活

身体状况

1994年,汪应洛在一次国际会议上突发脑出血,被紧急送往医院。起初,他半身瘫痪,经历不到半年的理疗后恢复正常。2001年春节,他又突发肠梗阻,经检查确诊为大肠癌。随后,他经历了手术治疗已恢复正常。

情感生活

1949年,汪应洛和张娴如报考交通大学时在相同考点参与考试。二人均被学校录取,体检时再度相遇。新生报到时,二人一同进入工业管理工程专业,成为同班同学。1952年,二人提前毕业,并正式确立了恋爱关系。之后,汪应洛留校任教,张娴如被分配至上海电机厂有限公司工作。1954年,二人正式登记结婚,但并未举办婚礼。次年7月,二人简单地举办了婚礼。

学术成果

截至2023年7月,汪应洛已出版了《企业组织与计划》《战略研究理论与企业战略》《战略决策》《管理科学学科发展战略》《系统工程》《工业工程》《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与中国的实践》《清洁生产》《绿色供应链管理》《服务外包概论》《工程哲学》等20余部著作,发表了“企业柔性战略——跨世纪战略管理研究和实践的前沿”“面临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先进制造技术发展战略的探讨”“支持快速产品创新的先进制造模式”“新世纪我国工业工程发展的战略思考”等300余篇论文。

书籍作品

主要学术论文

人物成就

科研成就

汪应洛率先开展战略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推广。他首次提出中国发展战略研究的理论框架,建立模型体系,提出“和谐理论”,建立系统状态的和谐性诊断模型、系统演变过程中的优化模型等,对系统的特性、机理进行了全新的探讨,并应用于区域、企业发展战略的实际研究。他在中国率先开展企业柔性战略的研究,提出强调战略的博弈性和应变机制、强调要利用变化、制造变化来提高竞争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等理论。

他率先提出生产率工程的理论体系,在中国率先提出应用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研究和提高工业生产率的手段和方法,奠定了生产率工程的理论基础。同时,他还提出系统的“核”与“核度”的理论,通过参数核度进一步刻画了系统“核”,弄清了核度及网络顶点数固定条件下系统网络可能具有最优先的网络结构及相应的构造方法,研究在核度意义下的优化理论,为复杂系统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该思路可用于可靠通讯网络的优化设计、信息交流网络系统以及人际交流网络等多个领域,特别是在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此外,他还率先开展非线性经济学研究,把负幂数模型、细胞自动机模型与布朗运动、重整化群方法等非线性工具引入经济学研究中,在中国的收人分配、人口配置等方面得出了一系列比较切合实际的结果,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他率先开展先进制造模式及其管理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制造业现状和国情提出了“精简、灵捷、柔性生产系统”的科学管理,研究了聚合制造、灵捷网络化制造、生态制造和合作制造等几种新型制造模式。他对“863”高技术产业化过程和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通过大量案例的研究,对“863”高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的产权关系、利益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和早期吸收产业界参与等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人才培养

汪应洛首次构造了管理科学学科体系框架,通过论证学科体系框架、学科发展态势、优先研究领域等成果成为了管理工程、系统工程和工业工程的学科带头人。他培养了大批管理工程专门人才,最早提出从有工程实践经验的人员中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培养了一批双学位的高级管理工程人才,推动了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的形成。他在中国管理工程、系统工程和工业工程教育方面做了开创性的工作将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融会贯通到管理工程、工业工程等领域,形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系统管理学派。

荣誉奖项

作品荣誉

数据来源:

个人荣誉

数据来源:

社会活动

人物评价

汪应洛富有献身和开拓精神,勇于创新,严谨治学,学风正派,淡泊名利,善于团结同志,注重培养人才,从教70年来,艰苦创业,不断探索,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与实践之先河;呕心沥血,培育英才,桃李芬芳,誉满天下。他对管理科学事业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为中国管理人才培养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改革开放40年里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管理学科建设和交大管理学院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西安交通大学新闻网

汪应洛在中国管理工程、系统工程和工业工程教育方面做了开创性的工作,是中国管理工程教育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他长期致力于管理科学与工程教育事业的科学研究工作,率先将管理工程、系统工程、工业工程3个领域融会贯通,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管理学派,培养了大批高层次管理专门人才。此外,他还曾先后主持国家重大课题研究10余项,创建了崭新的方法论和模型体系,是中国综合应用系统工程和现代管理理论、方法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开拓者。——陕西省社科网

汪应洛教授是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开拓者, 是我国管理工程学科首批博士生导师和博士后流动站导师。从事管理工程的研究和教育50余年来,始终站在学科发展前沿,开展了大量系统的、开创性的工作,为我国管理工程、系统工程和工业工程学科的发展及相互融合做出了重大贡献,将其理论与方法综合应用于工程管理和社会经济问题中,取得了突出成绩。他最早提出从工程师中培养管理人才,并且推动了中国培养具有双学位和MBA高级管理人才的教育。曾担任中国——加拿大管理教育合作项目校际项目负责人,并主持中加联合培养博士生中心,为中国培养博士生近百名,为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汪应洛出生于江东名邑,成长于乱世烽火,求学于渝沪冰城,立志于共产主义理想,扎根于西北沃土,报国于碧血丹心,仰之一生,一路坎坷却愈久弥坚,博学笃行更虚怀若谷。栉风沐雨70年,汪应洛致力于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工程等研究和教育,始终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开展了大量系统的、开创性的工作,为我国管理工程、系统工程和工业工程学科的发展及相互融合作出了重大贡献。敦笃励志、精勤育人,研究提出我国管理学科的体系结构,在中国最早提出从工程师中培养人才,推动中国培养双学位、MBA高级管理人才的教育,培养出我国第一个管理学博士研究生;爱党爱国、科学求是,根据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科学研究,主持完成了“三峡论证”等十余项国家重大科研课题。汪应洛是我国管理工程教育与研究的开拓者,是成就卓越的管理工程专家和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

参考资料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馆.2023-07-13

西安交通大学西迁教授汪应洛院士逝世.西安交通大学.2023-07-13

汪应洛.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2023-07-13

大先生汪应洛院士:中国管理工程学科第一人!.西安交通大学.2023-07-13

西安交大汪应洛院士获2015年“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西安交通大学新闻网.2023-07-13

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汪应洛院士.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2023-07-13

系统管理学科奠基人汪应洛院士逝世,享年93岁.九派新闻.2023-07-13

汪应洛.西安交通大学科技在线.2023-07-13

汪应洛、张娴如夫妇: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西安交通大学.2023-07-13

工程管理案例集(工程管理专业硕士学位MEM研究生系列教材).豆瓣读书.2023-07-13

系统工程.豆瓣读书.2023-07-13

系统工程学.豆瓣读书.2023-07-13

服务外包概论.豆瓣读书.2023-07-13

工程哲学.豆瓣读书.2023-07-13

世界500强企业标准化管理工具.豆瓣读书.2023-07-13

绿色供应链管理.豆瓣读书.2023-07-13

工业工程导论.豆瓣读书.2023-07-13

英汉机电工程技术词汇.豆瓣读书.2023-07-13

运筹学与系统分析.豆瓣读书.2023-07-13

工业工程手册.豆瓣读书.2023-07-13

运筹学与系统工程.豆瓣读书.2023-07-13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与应用.豆瓣读书.2023-07-13

清洁生产.豆瓣读书.2023-07-13

..2023-07-13

..2023-07-13

..2023-07-13

..2023-07-13

..2023-07-13

..2023-07-13

..2023-07-13

..2023-07-13

..2023-07-13

..2023-07-13

..2023-07-13

..2023-07-13

..2023-07-13

..2023-07-13

..2023-07-13

..2023-07-13

..2023-07-13

..2023-07-13

..2023-07-13

..2023-07-13

..2023-07-13

..2023-07-13

..2023-07-13

..2023-07-13

..2023-07-13

汪应洛院士执教70周年座谈会顺利举行.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2023-07-14

汪应洛.陕西省社科网.2023-07-13

汪应洛.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2023-07-13

李晓红院长祝汪应洛院士九十岁寿辰贺信.中国工程院.2023-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