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
穆阿迈尔·穆罕默德·阿布·明亚尔·(1942年6月7日—2011年10月20日),(State of Libya)前领导人。他担任利比亚领导人长达四十余年。
卡扎菲1942年出生在利比亚一个牧民家庭,1961年在班加西利比亚大学攻读历史,1963年加入班加西军事学院学习,1965年毕业后在利比亚陆军服役,为少尉军衔。 1966年在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受训。1969年9月1日,领导“自由军官组织”,推翻伊德里斯王朝,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任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并晋升为上校。1970年至1972年任总理兼国防部长,1977年至1979年任总人民委员会总秘书处总秘书。1977年起成为革命领导人兼任武装部队最高统帅。自1969年成为利比亚国家领导人后,对利比亚进行了42年的统治,是中东地区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元首之一。 2008年,卡扎菲被200多个非洲国王、酋长们授予“万王之王”的头衔。2011年,利比亚国内爆发大规模抗议,10月20日,执政当局称完全占领卡扎菲残余最后一个据点苏尔特,卡扎菲被俘身亡。
卡扎菲治国期间,因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其国有石油企业,利比亚一度成为非洲最富裕的国家。但他治下的利比亚也贪腐横生,加上他与西方国家结怨过深,最终在阿拉伯之春中遭受内外打击,他在利比亚的漫长统治也最终结束。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卡扎菲1942年出生于利比亚苏尔特地区(سرت)卡扎法部落的一个贝都因牧民家庭里。贝都因(Bedouins)在阿拉伯语中表示住帐篷的牧羊人,卡扎菲的家庭以放牧为生,他童年时有帮家里牧羊的经历。卡扎菲家庭不算富有,拥有少量的羊群。卡扎菲的父母目不识丁,但他们以讲故事和讲历史的方式对卡扎菲进行早期的教育,所讲述的这些故事中出现的殖民者的反面形象由此在卡扎菲脑海中扎下了根。
幼年的卡扎菲头脑聪颖,在他7岁时,全家省吃俭用为他请了一位老师专门教授古兰经,并支持他去苏尔特上小学。学校的住宿费对卡扎菲来说过于昂贵,于是他晚上只好睡在清真寺里。
1956,卡扎菲到利比亚南部的塞卜哈(سبها)上中学。塞卜哈成为了卡扎菲革命生涯的起点,卡扎菲定期接触阿拉伯报纸与电台广播,“阿拉伯之声”是其喜爱收听的节目,节目里曾经播放埃及领导人纳赛尔(جمال عبد الناصر حسين)雄辩有力的讲话,这深深地吸引了少年卡扎菲。适逢此时的埃及总统贾迈勒·阿卜杜勒·纳赛尔宣布收回英国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在贾迈勒·阿卜杜勒·纳赛尔领导下,埃及抵御住英法和以色列的控制。纳赛尔·阿尔赫莱菲此举使其本人在阿拉伯国家声名远扬,卡扎菲由此视纳赛尔为其学习的偶像。在5年的中学学习时间里,卡扎菲积极结识朋友,组建秘密团体,多次发起反帝国主义、反殖民、反以色列游行,矛头直指利比亚当时的国王伊德里斯(دريس الأول)。1961年10月,卡扎菲因一次游行示威与警察产生冲突被捕,被捕后,卡扎菲被学校开除并驱逐出费赞省。卡扎菲父亲请求赛卜哈中学校长为卡扎菲在米苏腊塔(مصراتة)另寻一所中学就读,校长同意了。
入伍经历
在米苏腊塔省的中学待了两年后,1961年在班加西利比亚大学攻读历史。为了加入军队,他放弃了在大学学习的机会,1963年,卡扎菲进入班加西军事学院。次年,他在塔尔米萨海滩上建立了 “自由军官运动”(亦有译作“自由军官组织”或“自由军官同盟”)。在军事学院的卡扎菲给指挥官的印象并不愉快。当时的指挥官洛上校这样回忆:“在班加西军事学院里,别人能做到的,他要花成倍的时间;有98%的学员通过了考试,只有2%的学员没通过,他就是其中的一个。或许他不像我在当时所认为的那么笨,可能他的问题部分是,因为他不愿意学英语。我不喜欢他,他让我们的日子并不好过,因为他的捣乱给军官们添了不少麻烦。”卡扎菲在就读班加西军事学院时,就萌发了推翻利比亚君主政权的想法。
政变夺权
1965 年,卡扎菲从班加西军事学院毕业,1966年被派往英国多塞特的博文顿皇家装甲兵团司令部进行为期四个月的培训,其中一个月用来学习英语以方便教学。9 个月后卡扎菲回国,在利比亚通讯部队服役,任中尉军官。1969年1月,卡扎菲试图对伊德里斯王朝发起行动,但因埃及歌星来利比亚进行演出而推迟到9月。同年7月利比亚国王伊德里斯一世去土耳其和希腊度假,8月又把利比亚上、下议院领袖召到希腊,宣布退位,将王位交给侄子侯赛因王储,自此利比亚局势更趋混乱。
1969 年 8月31日深夜,卡扎菲与青年军官们在班加西按照计划,采取行动。卡扎菲的重要助手奥马尔·米海什乘傍晚的飞机前往首都的黎波里组织军营的接管工作。在的黎波里的行动十分仓促,其中负责占领的黎波里国家广播电台的军官开车绕城一周,竟然没有找到电台,只好原路返回;前往接管的黎波里城外防空部队的贾卢德和霍尼,指挥着600名士兵,到行动时才发现只有1050发子弹可供使用,好在一路没有遇到任何抵抗。
在班加西,按照计划,卡扎菲和两个上尉要在凌晨1点接管贝卡军营和电台。在前往班加西的路上,只有卡扎菲一人。原来在前一个岔路口,他的随行车队朝着贝卡军营方向开去了。后卡扎菲带人进入班加西广播电视大楼,直接进到值班广播员室,要求广播员播送军乐曲,并亲自读第一篇声明,向利比亚国民宣布政变成功。政变发生时,留守国内的王储兼首相哈桑·里达王子则在王宫中喝得酩酊大醉。他听到枪声立即从宫中逃出,藏到游泳池里,次日被捕。革命军仅在突袭班加西的王室卫队时发生了小的冲突,1人被打死,15人受伤。这场军事政变在数小时内未经流血而顺利完成。利比亚共和国成立,卡扎菲成为利比亚的领导人,当时年仅27岁。
管理国家
卡扎菲通过政变推翻伊德里斯王朝,在政变成功当日,卡扎菲在电台发表演讲承诺外国无需担心他们在利比亚的资产,这些资产在利比亚军队的保护之下。但卡扎菲并未遵守承诺。1969年10月29日,利比亚要求英国和美国撤走军事基地,英国表示同意。美国则同意在1970年6月前把自己的基地也撤走。卡扎菲1970年至1972年任总理兼国防部长。
1971年,卡扎菲对利比亚国内石油公司进行国有化改造。1973年,卡扎菲宣布文化革命,并成立人民委员会。通过革命,从底层群众开始,卡扎菲所领导“革命指挥委员会”(مجلس قيادة الثورة)的权力确立起来。委员会成员均来自卡扎菲的军官嫡系。委员会禁止利比亚公民从事任何政党活动和工会活动。曾经兴盛的报纸补贴也被禁止,只有官方报纸“革命报”才能登用政府公告。利比亚宪法规定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革命指挥委员会”,设有总人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最初革委会有12名成员,直至1975年,在卡扎菲清除异己者之后,只剩5名成员。
1977年,卡扎菲改国号为“大阿拉伯利比亚社会主义民众国”(The Great Socialist People's Libyan Arab Jamahiriya)。 1977年至1979年,卡扎菲任总人民委员会总秘书处总秘书,并从1977年起成为革命领导人兼任武装部队最高统帅。他于1979年3月辞去一切行政职务,只保留“九·一”革命领导人称号。
卡扎菲在20世纪80年代曾经为西非的几个反叛团体提供训练营地。他还支持一些激进组织,包括爱尔兰共和军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因支持恐怖主义行为,利比亚被长期制裁。这些恐怖主义行为中,影响比较深远的是洛克比空难。1988年12月21日,美国泛美世界航空103航班的波音747客机从希思罗机场飞往纽约,起飞不久便在苏格兰洛克比上空爆炸。空难不仅使机上259人无一生还,而且飞机爆炸的碎片还使地面上的11人罹难。
卡扎菲在绷紧反西方意识形态这根弦的前提下,向邻国埃及学习经验。在经济上依靠石油资源,除让其子女涉入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以加强对经济命脉的管理之外,还让继承人儿子赛义夫·卡扎菲充当外资进入利比亚的必经关卡。
为了应对制裁下利比亚经济发展的下行,卡扎菲1988 年开始逐步推行私有化改革,实行经济转轨。1993年规定了公有制企业进行私有化的条件、程序和机制。1994 年开始实行利比亚本国货币第纳尔有条件地自由兑换,允许外国投资。但这些改革并未取得良好的效果,经济改革成了卡扎菲政府官员侵占国有财产的工具。
2003年,卡扎菲向洛克比空难遇难家属赔偿巨额美元并放弃了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被国际社会接受。
卡扎菲管理利比亚四十余年,依靠石油资源使利比亚经济获得发展,但结构过于单一。利比亚的经济成果被卡扎菲亲族及官僚攫取。
落幕
受“阿拉伯之春”(لثورات العربية,自2010年年底开始的在阿拉伯世界兴起的革命革命浪潮)的影响,2011年2月,利比亚国内爆发大规模抗议示威运动,要求惩治腐败、改善民生、扩大民权,后演化为国内反对派与时任政府间的国内战争。卡扎菲利用安全部队杀害和迫害平民,坚决镇压各地的反政府示威。对此,美、英、法等西方国家迅速作出反应,谴责卡扎菲的“暴行”,称其“已失去执政的合法性,必须下台”。 利比亚反对派因获得西方国家支持,迅速壮大。卡扎菲执政集团发生分裂,多名部长和驻外使节反水。2月29日,前司法部长贾利勒率支持者在班加西成立“全国过渡委员会”,公然与卡扎菲政权抗衡,并打出“推翻卡扎菲,实现民主过渡”旗号。法国总统萨科齐率先宣布承认“全国过渡委员会”。其后的几个月中,陆续有33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宣布承认“全国过渡委员会”。
3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战机进入利比亚,发起“奥德赛黎明行动 ”,(Operation Odyssey Dawn)宣称将帮助利比亚推翻腐败的现有政权,实现民主。战争历时半年有余,最终促使利比亚政权实现更迭。10 月 20 日卡扎菲被反政府武装从下水道拖出打死。11月22日,利比亚过渡政府在首都的黎波里成立,宣告卡扎菲时代结束。
政治主张
卡扎菲自 1969 年9月夺取政权后,利比亚就成了宣传并践行他“统一思想与理论”的场地。他在阿拉伯国家号召阿拉伯国家联合统一,在非洲呼吁统一,建立“非洲合众国”。卡扎菲的统一思想内容主要有:建立一个区域性的统一政府,继而统一阿拉伯。构建区域性集体安全体系,最终解决巴勒斯坦问题。他坚信阿拉伯的统一具备坚实的信仰基础和民众基础。据统计,卡扎菲执政超过40年,期间进行了 10 多次国家之间合并或者建立联邦的尝试,先是在阿拉伯地区,以后又转向非洲地区。
卡扎菲在他所写的《绿皮书》中提出人民政权是由人民自己直接管理国家,自我统治,自我监督, 而不是通过代表实施。他想建立一个没有代表制或议会制的人民政权,实现直接民主。但是在实践中,利比亚真正的统治者只有卡扎菲,他虽然名义上不是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却主宰着最高权力和行政管理机构。
施政举措
国内政务
新闻控制
利比亚是一个封闭式社会, 对新闻控制极严,报纸行业的补贴被禁止,只有官方报纸“革命报”才能登上政府公告。政府官员和普通百姓很少同外国人谈论国事和社会情况。
民生建设
卡扎菲执政后,依托丰富的石油资源,他建设了免费医疗的福利体系。2011年2月局势动荡前,利比亚全国有17所综合医院和88个医疗中心,平均每千人有病床4.8张,医生2名。全国有12.2万人享受社会保险。
1970年利比亚入学人数为36万人,卡扎菲执政后,在16年内增加到120万人,教师人数翻了两番。此时女性第一次开始接受教育,妇女被允许从事有偿工作。在四十年内,识字率由10%飙升至90%,是阿拉伯国家识字率最高的国家之一。2011年局势动荡前,全国各级学校教师总数为30.31万人,在校生人数145.55万人。初级师范学院73所,在校学生1.14万人。
部族政治
在中东地区,部族势力认为,民族国家的建立将使其权益受到威胁。部族势力要求建立的新国家应让部族势力占主导地位。卡扎菲上台后,提升了部族的政治地位,卡扎菲部族的军官被委以重任。1975年8月“革指会”成员巴希尔·哈瓦迪 (Bashir Hawadi) 和计划部长奥马尔· 穆海斯 (Umaral-Muhayshi) 发动政变未遂,卡扎菲事后将“革指会”人数减为 5 人。卡扎菲为巩固自己的地位,凡认为对自己不忠的官员都被清除出国家机关。
冷战结束后卡扎菲强化了对部族的依赖。革命委员会领导人主要从部族中任命,到 1994年,革命委员会领导人职位大都控制在卡扎菲部族的派系手中。1995 年2 月,利比亚又发生一次未遂军事政变,促使卡扎菲再次任用其部族亲属,授予他们各种权力。
经济举措
石油经济
1971年12月7日,卡扎菲对英国石油公司在兴旺的萨里尔油田所占的50%的股份开始实行国有化,该油田的原油储量为110亿桶。在其后的两年中,利比亚要求所有在其土地上开采石油的其它西方石油公司的股份中,利比亚应占到51%。其中一些拒绝接受的公司,如亨特石油公司、德士古石油公司和壳牌石油公司被利比亚被国有化。
卡扎菲治下的利比亚长期实行单一国营经济,依靠丰富的石油资源,利比亚经济态势良好。1992年开始,因洛克比空难影响遭受英美带头的国际制裁,石油经济下滑。1999年联合国中止对利比亚制裁后,随着国际油价上升,利比亚石油收入大幅增加,出现较好的发展势头。
经济改革
1969 年以后,利比亚的住房、资本与土地被大规模地重新分配。消灭私人企业后,利比亚经济体系大体上被中央政府所控制。从 1979 年开始,的黎波里西部贾法拉(Jefara)平原的土地被大面积重新分配,此活动一直持续到 1980-1981 年。
1988年开始,卡扎菲又进行了与夺权之后改革后方向相反的改革。1988年,利比亚逐步推行私有化改革,允许外资进入。2003年,利比亚尝试建立股票市场,加快部分国营企业和银行的私有化进程,对360家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或变卖,其中261家企业变为私营企业。
军事
利比亚依靠雄厚的石油经济来构建军事力量。1970年,利比亚曾欲向中国购买原子弹但遭拒绝。1974年-1981年,利比亚与苏联签订了3个军事协定,利比亚向苏联购买了价值120亿美元的军火。苏联有权使用利比亚国内的军事基地并为利比亚提供安全屏障。
苏联崩溃后,卡扎菲曾有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想法.2003年10月,美国在公海拦截了一艘开往利比亚的德国货船,在船上查获了制造原子弹的关键设备——提炼浓缩的离心机部件。鉴于萨达姆·侯赛因(Seddam,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被美国军队抓获并处以绞刑)的前车之鉴,卡扎菲于2003年底宣布放弃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2008年,利比亚与俄罗斯关系缓和,卡扎菲访问俄罗斯并购买军火。
外交关系
苏联(俄罗斯)
合作
卡扎菲1969年9月1日政变成功后,苏联迅速于9月4日公开承认卡扎菲新政权。1974年,卡扎菲的助手贾卢德(Abdessalam Jalloud)访问莫斯科,标志着苏—利关系的和解,两国签署了价值23亿美元的军火贸易合同。两国建交以来,苏联与利比亚在军事、经济和政治领域进行了合作。
1974年、1978年和1981年,两国先后签订了3个军事协定。 根据这些协定,苏联有权使用利比亚境内海、空军基地, 并向利比亚提供总额 120 亿美元军火。苏联接收了美英在利比亚的军事海空基地,利比亚成了苏联插手非洲和中东事务的助手。
破裂
20世纪80年代,因苏联在阿富汗的撤退,以及洛克比空难的影响,两国关系渐远。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俄罗斯内忧外患自顾不暇,两国关系停滞不前。21世纪以来,利比亚对洛克空难作出赔偿,国际社会对利比亚解除制裁。两国关系升温,2008年,两国元首互访。2011年,俄罗斯时任总理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称联合国授权对利比亚采取军事行动的决议像是“欧洲中世纪十字军国家的号令”,但紧接着的5月27日,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表示卡扎菲政权已失去合法性,两国关系至此破裂。
中东阿拉伯国家
联盟
由于卡扎菲一直以来的统一思想,卡扎菲想建立一个统一的阿拉伯国家世界。卡扎菲政变刚成功时即向埃及总统贾迈勒·阿卜杜勒·纳赛尔表达了这一思想,埃及对卡扎菲领导下的利比亚愿意联合表示欢迎。1969年11月,利比亚同埃及和北苏丹王国三国签署了《的黎波里宪章》。纳赛尔去世后,初期利比亚与埃及关系良好。1971年4月14日,埃及、利比亚、叙利亚宣布建立阿拉伯共和国联盟(苏丹未参加的原因是苏丹国内爆发共产主义政变,尼迈里جعفر محمد النميري自顾不暇)。
交恶
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敌视已久。1973年10月6日,以埃及为主导,约旦、叙利亚、沙特阿拉伯等中东国家对以色列发动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利比亚不在上述国家其中,一直以复兴阿拉伯世界为己任的卡扎菲对埃及未让利比亚参战表示不满。这场战争以埃及签订停火协议为结束,卡扎菲对埃及签订停火协议表示反对,埃及则表示利比亚和埃及的合并事项无限期延期。这场战争后,两国的关系由合作走向抵抗。利比亚和埃及两国于1973年12月断绝外交关系。卡扎菲提出的利比亚与突尼斯的合并要求导致利比亚和突尼斯交恶。此后卡扎菲作为一个激进的阿拉伯主义者没有得到阿拉伯国家其他国家的跟随支持。
非洲国家
恶化
卡扎菲全力追求泛阿拉伯主义,在利比亚的整个外交战略中,与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国家的关系显得无足轻重。在中东的屡屡碰壁以及西方世界的封锁使卡扎菲把目光投向非洲,利比亚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关系发展得并不顺利。20世纪80年代中期,利比亚多次卷入干涉别国内政事件,同许多非洲国家的关系严重恶化。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 80 年代中期,利比亚先后同十多个非洲国家断交。
友好
与黎巴嫩的交恶促使卡扎菲将目光投向非洲,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卡扎菲开始调整对其他非洲国家的政策。首先,利比亚停止了对非洲国家反政府力量的支持, 与苏丹、索马里和毛里塔尼亚等国关系开始正常化。1988年5月25日,在非统组织成立25周年之际,卡扎菲宣布愿同肯尼亚、加蓬、扎伊尔 (现刚果 )、科特迪瓦、利比里亚、毛里求 斯、塞内加尔、冈比亚八国复交,作为向非统组织的献礼。20世纪80年代末,利比亚同这些国家的关系逐步改善,先后有14位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领导人访问利比亚。利比亚向一些非洲国家提供了适度的财政援助。 其 1996年3月向尼日尔提供了 200万美元的援助,向马里提供了 20万美元的赠款。
在利比亚态度放缓及其金钱援助下,非洲国家对利比亚的态度友好起来。1994年 6月非统组织外长会议通过决议,要求联合国取消对利比亚的制裁,因为制裁已经恶化周边国家的就业状况。1997年 2月非统组织外长会议宣布,在利比亚与西方国家的争端中支持利比亚。
2009年2月2日,卡扎菲当选非洲联盟主席。
西方国家
制裁期
1969 年卡扎菲上台后,先后要求英美撤走军事基地并把石油国有化,招来国际制裁。(15)20 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卡扎菲被称为“恐怖主义大师”。1980 年 2 月 15 日,美国关闭驻的黎波里大使馆。1982 年末,美国停止从利比亚进口石油,并抵制向利比亚出口高技术产品以及与恢复石油生产的相关设备。利比亚与西方大国的关系 处于低谷,甚至断交,因而成为美、英等国长期敌视和打压的目标。1989 年, 美国证实利比亚支持了大约 30 个国际恐怖主义组织和革命运动。
对抗期
1981 年,美国在地中海的锡尔特湾上空击落两架利比亚战斗机,两国关系由相互敌视升级为直接军事对抗,外交关系中断。1986 年 1 月,里根政府以利比亚支持恐怖主义为由,宣布对利实行经济制 裁。同年 4 月 15 日,美国又以利比亚恐怖分子在西德一家夜总会制造爆炸事件并炸死美国军事人员为由,出动大批飞机,轰炸了的黎波里的黎波里和第二大城市班加西。卡扎菲的家被炸,其养女被炸死,卡扎菲幸免于难。
1988 年12月1日,美国泛美世界航空公司 103 航班波音 747 客机爆炸,机上259人丧生。1989年9月19 日,法国联合航空运输公司 772 航班客机爆炸, 机上 170人丧生。1992年3月31日,应美英要求,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748号决议,要求利比亚于4月15日以前交出两名嫌疑人,利比亚拒绝执行这一决议,并谴责决议违反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
改善期
伊拉克战争后,利比亚一改长期与西方激烈对抗的姿态,加快了与西方改善关系的步伐:先是主动承担了洛克比空难责任并与英美达成遇难者赔偿协议,继而又宣布全面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计划。结果意、英、德、法、加等西方国家领导人、美国国会和国务院代表团先后访问了利比亚。卡扎菲也于 2004年4月底访问欧盟和比利时,6 月利比亚与美国恢复外交关系后,美国、欧盟相继解除了对利的制裁。利比亚与西方的关系在短期内呈现“大逆转”,迅速返回国际社会。
正常期
2006年美利重新互派大使,两国关系正常化。两年后,时任美国国务卿的莱斯访问利比亚,卡扎菲与莱斯广泛讨论了合作议题。在美国带头示范下,德国、意大利、法国等西方国家领导人也相继访问卡扎菲。2009年卡扎菲得到美国允许到纽约联合国总部发表讲话。
破裂期
2011年2月16日,利比亚爆发大规模示威抗议,民众要求从1969年就已经上台统治长达42年的革命领导人卡扎菲下台和进行民主变革。民众示威游行遭到当局镇压后,迅速演变为内战。反对派在东部城市班加西成立“国家过渡委员会”,与卡扎菲政权分庭抗礼。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先后通过第1970、1973号决议,对利比亚实施制裁,并授权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随后对利比亚发动军事行动。利比亚与西方国家关系破裂。
与中国关系
1969年卡扎菲政变成功后,周恩来总理致电卡扎菲,表示祝贺。1970年8月,卡扎菲派他的副手贾卢德总理访问中国,欲向当时经济较为薄弱的中国购买原子弹但遭到拒绝。中国同利比亚于1978年建交,同年,利比亚与台湾“断交”。卡扎菲于1982年访华,与邓小平商讨利比亚国内的石油、人工河等工程项目,后未落实。1992 年,中国在主张对利比亚进行制裁的联合国第 748 号决议中投了弃权票。2002年,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利比亚,两国在利比亚石油和铁路项目上进行合作。此后数年,两国在贸易、能源、通信、工程投资等基础领域的互利合作成果显著。
2006 年1 月,卡扎菲的儿子赛义夫·卡扎菲“访问”台湾省。5月份,陈水扁对利比亚进行秘密“访问”。台湾与利比亚互设“代表处”,中国对此抗议。
人物评价
卡扎菲在四十多年的执政生涯中活动繁多,因此人们不同时期对他的评价也不一。
前中国驻利比亚大使王厚立:卡扎菲按照自己的意志,把利比亚创建成了一个世界上独一 无二的国家,也把自己塑造成了传奇式的领袖人物。他对国家及其人民的影响,无论是正面或负面,都是极为巨大和深远的。他对本地区乃至世界也有十分重大的影响。人们对他的看法和评价,褒贬不一。
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Mandela)评价卡扎菲在促进非洲联盟成立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卡扎菲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革命偶像之一”。
人物影响
卡扎菲执政利比亚四十余年的时间里不仅对利比亚,对非洲也产生了影响。卡扎菲执政时期划定的石油国有政策直到今日依然被利比亚执行,石油企业牢牢被利比亚政府把控。与卡扎菲生前的相对平稳和其去世后的动荡不安对比,一些利比亚人怀念卡扎菲时代,至少当时他们拥有安全、稳定和相对富庶的生活。
卡扎菲的统一理念在中东折戟,但是在非洲倚靠利比亚富裕的国力有一定的影响力。卡扎菲执政利比亚时,1999年9月9日,非统第四届特别首脑会议通过《苏尔特宣言》(苏尔特为利比亚的城市),决定成立非洲联盟。
人物争议
激进进行恐怖活动被骂疯狗
执政前30年,卡扎菲热衷于各种激进活动,被美国总统里根呼作 “疯狗”,后还被小布什总统打入 “支恐”阵营。他自上台后,对美采取了一 系列措施,不仅关了美国的军事基地,还将美国的石油公司国有化;20世纪80年代,因为两伊战争,卡扎菲与里根更是兵戈相向。
阻止和镇压民众示威
2011年2月开始,卡扎菲对利比亚境内示威游行的民众采取严酷的镇压行动,利用利比亚安全部队杀害和迫害平民。但官方势力的镇压不仅未熄灭示威行动,反倒使死亡人数不断攀升,利比亚政府与反对派矛盾不断扩大。
涉嫌反人类罪
2011年6月27日,国际刑事法院以涉嫌反人类罪为由签发针对利比亚穆阿迈尔·卡扎菲、他的儿子赛义夫·伊斯兰·卡扎菲和利比亚情报部门负责人阿卜杜拉·塞努西3人签发逮捕令。这一天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对利比亚军事行动第100天。荷兰海牙国际刑事法院法官桑吉·穆纳根格当天在一场听证后说,卡扎菲对利比亚国家机器和安全部队拥有“绝对、最终和毫无疑问”的控制力。被告三人使用一切手段“阻止和镇压民众示威”,利用利比亚安全部队杀害和迫害平民。这是国际刑事法院第二次针对国家首脑签发逮捕令。2009年3月,这一法庭对苏丹总统奥马尔·哈桑·艾哈迈德·巴希尔发出逮捕令。
个人作品
人物轶事
衣食住行
卡扎菲不睡元首府而酷爱睡帐篷,就连出国访问也要带帐篷和骆驼,出行随行有女子总统卫队。
联合国超长演讲
2009年9月23日,卡扎菲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长达96分钟的演讲并当场撕碎联合国规则,一般联大给每个国家领导人的时间是15分钟。
次子参选资格被取消
卡扎夫次子赛义夫·卡扎菲(Saif al-Islam Gaddafi)2021年10月在塞卜哈宣布自己将参选当年的利比亚总统选举,但利比亚选举委员会不久就宣布他没有资格参选。
参考资料
The life of Muammar Qaddafi.CBS NEWS.2024-11-24
观察家|卡扎菲被杀十周年…….腾讯网.2024-11-24
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光明网.2023-07-24
卡扎菲成非洲万王之王,带帐篷骆驼美女出访.搜狐网.2023-12-25
利比亚局势动荡 卡扎菲被俘身亡.央视网.2023-12-25
强人末路:勿做卡扎菲.央视网.2023-07-24
卡扎菲其人(2).三联生活周刊.2023-07-24
新闻人物: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BBC.2023-07-24
洛克比空难案大事记.民航资源网.2023-07-24
利比亚国家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3-07-24
Sher Azad Gaddafi and the media.wayback machine.2023-07-24
京华周刊.人民网.2023-07-24
卡扎菲当选非盟轮值主席 力主提升非洲国际地位.中国日报网.2023-07-24
细数枭雄卡扎菲与美国近半世纪恩怨情仇(图).中国新闻网.2023-07-24
驻利比亚大使王旺生就中利建交30周年接受利国家电视台采访.外交部网站.2023-07-24
卡扎菲并非“中国人民老朋友”.青年参考.2023-07-24
卡扎菲身后5年的利比亚:从平静祥和到趋于崩溃.观察者.2023-07-24
非洲联盟.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3-07-24
卡扎菲42年统治:执政前30年热衷激进.新浪时尚.2023-07-24
卡扎菲退路被堵死 利比亚局势恐恶化.东南网.2023-07-24
国际刑事法院下令逮捕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中国日报网.2023-07-24
卡扎菲小说选.豆瓣读书.2023-07-24
人物简介:卡扎菲.四川经济网国际频道.2023-07-24
卡扎菲联大做超长演讲 撕毁“联合国规则”(图).中国日报网.2023-07-24
中东新闻简报(11.22-11.28):利比亚选举委员会取消卡扎菲之子赛义夫参选资格.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2023-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