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旦
撒旦(希伯来语:שָּׂטָן;阿拉伯语:شيطان;英语:Satan),又作撒但,思高译本译为撒殚,东正教《新遗诏圣经》译为萨他那。景教译为娑殚,还有一些中文译本译为沙丹或萨坦。撒旦,主要指《圣经》中的魔鬼撒旦,他是反叛雅威耶和华的堕天使(Fallen Angels),曾经是上帝座前的六翼天使,负责在人间放置诱惑,后来他堕落成为魔鬼,被看作与光明力量相对的邪恶、黑暗之源。
撒但于不同宗教中有不同的缘起,于亚伯拉罕信仰中撒但会引诱人类犯罪,在犹太教中,撒但也常被视为冲动的表征。在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中,撒但为反抗神的堕天使或镇尼,而反抗神后丧失本来身份,但经由神的允许使其取得统治地狱和众多魔鬼的权限。
撒旦这一人物首先以上天的控告者、顺服雅威的神之子的身份出现在《希伯来圣经》中,他在天上的法庭控告犹大王国并强迫他们忍受来检验他们是否忠于神。在旧约和新约之间的时间里,很有可能是受到琐罗亚斯德教人物阿里曼的影响,撒但演变为具有可憎性质和恶意的存在,与神二元对立。在经外书《禧年书(Book of Jubilees)》,神给予撒旦(即莫斯提马,在禧年书中相当于撒旦,并非撒旦真正的名字)权威以号召看守天使及其后代,以引诱人类犯罪并对其处罚。在《对观福音》中,撒旦在沙漠中引诱耶稣并被认做是疾病和诱惑的根源。在《启示录》中,撒旦作为大红龙出现,被天使米迦勒击败并扔出天国。此后一千年,他被束缚。最后,经过短暂的自由之后,撒旦被最终击败并扔进火湖(Lake of fire)。
在基督教中,撒旦也被当做魔鬼。尽管《创世纪》中没有提到他,他常被视作伊甸园中的蛇。中世纪时,撒旦在基督教神学中并不常出现,仅作为喜剧角色于神学剧中出现。然而在近世,由于魔鬼附身和巫术的观念日渐流行,撒但的重要性显着提高。启蒙运动时期,相信撒旦存在的观念遭到严厉批判。不过,相信撒旦的观念仍然延续下来,尤其以美洲为甚。在《伊斯兰教圣经》中。晒衣陀乃或伊布力斯是一个火做的存在,由于拒绝向新造的亚当鞠躬被逐出天国,他以恶念感染人心以引发人类犯罪。虽然撒旦常被视为邪恶,但一些群体有不同想法。
在撒旦神话(Theistic Satanism)中,撒旦被认为是受到崇拜和敬仰的神,在奉勒维撒旦教(LaVeyan Satanism)中,撒旦是各种高尚品质和自由的象征。撒旦的模样从未在圣经中描述过,但自公元9世纪起,基督教艺术把撒旦展现为长有犄角、蹄子,还常加上毛腿、尾巴,裸露且握有叉子的样式。这些都来自之前各种异教神的特征,如潘、波塞冬、贝斯。撒旦常出现在基督教文学中,如但丁·阿利吉耶里的《神曲》、各种浮士德的变种、约翰·弥尔顿的《失乐园》《复乐园》以及威廉·布莱克的诗。至今,撒旦仍在电影、电视和音乐中出现。
人物来源
表示方法
“撒旦”在不同的语言中都有出现,下面列出的是以色列附近民族使用的表示方法:
Satan——标准希伯来语(意为“对抗”);
Śāṭān——希伯来语泰比利厄斯方言;
Sāṭānā'——阿拉米语;
ΣατανάςSatanás——希腊共同语;
ayṭān——阿拉伯语;
Sāyṭān——吉兹字母;
Şeytan——土耳其语;
Shāitān——乌尔都语。
魔鬼介绍
越南语和合本《圣经》、新标点和合本《圣经》、新译本《圣经》、现代中文译本《圣经》,还有比较古老的光绪19年福州美华书局活板文理本《圣经》、光绪34年上海大美国圣经会官话串珠本《圣经》、宣统3年圣经公会的文理本《圣经》,将“Satan”一直翻译为“撒但”,并不使用“撒旦”。天主教会的思高本《圣经》则译为“撒殚”。“撒旦”这个译法出现在《英汉辞海》和普通话版本《圣经》中,然而此词条解释确实来源于《圣经》中对魔鬼的解释,参考众多《圣经》译本,可以认定这是少数译法。
人物形象
文化内涵
相关传说
相关作品
后世影响
参考资料
破译《圣经》 (豆瓣).豆瓣.2023-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