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中央大街

中央大街

中央大街是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的一条商业步行街,主街总面积为18547平方米,整条大街的长度为1450米,始建于1898年,是中国最早的步行街。中央大街不仅是哈尔滨市的政治文化发展的中枢和重要枢纽,而且也是哈尔滨旅游胜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央大街所属的哈尔滨市道里区为寒温带,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较长,因此影响了哈尔滨市需要使用较高色彩饱和度明度的城市色彩,中央大街的建筑颜色也是如此。同时,受异域文化的影响,中央大街的建筑风格多样,大街两侧包罗了文艺复兴、巴洛克艺术、折衷主义、新艺术运动以及古典主义等不同风格的历史建筑70多栋。体现大街特色的代表性建筑马迭尔宾馆、中央大街教育书店、道里秋林商店已被列为不可移动文物加以保护。此外,中央大街还拥有以“时尚老街”为主线的新年倒计时、西餐节、钻石节、老街音乐汇等特色旅游文化活动。

1986年,中央大街被确定为保护街路,1997被改造为中国第一条步行街,先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等称号。2009年,中央大街入选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2012年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23年11月21日,哈尔滨中央大街确认为第三批“全国示范步行街”。

命名

中央大街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但中央大街并不是其最初的名字,其原名为“中国大街”,是哈尔滨市最早一批发展起来的主干街道之一。1898年6月,中东铁路在哈尔滨破土动工,来自关内和邻省的劳工大量涌入哈尔滨,集居在沿江一带。原来此处是古河道,地势低洼且又荒芜。为向秦家岗(南岗)和香坊区运送筑路物资,人们在泥泞的草甸上铺压出一条土道经现在的经纬街直通秦家岗,这便是中央大街的雏形。由于街两侧居住的是大批中国劳工,中东铁路局便将这片荒地拨给散居这里的中国人,到1900年,俄国人便称这里为"中国大街",意为"中国人住的大街"。1925年哈尔滨市的政权重新回归到中国政府手中,1928年,“中国大街”被正式命名为中央大街。1966年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中央大街被改成为“反修大道”,历经十年到1976年街区才又恢复“中央大街”的名称。

历史沿革

文化背景

19世纪中叶,俄罗斯侵略中国东北地区的小规模战争,打破了中国东北地区的原始封闭状态,20世纪初俄国十月革命与国内战争的爆发,导致俄国的难民流向哈尔滨地区,中东铁路的修建是中央大街得以形成的直接原因。

十九世纪末,俄国有意攫取在东北地区的利益,计划修筑中东铁路,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1898年中东铁路全面开工,当时的劳工被中东铁路工程局安置在松花江沿岸,逐渐发展出一条中国人居住的“中国大街”(即现在的中央大街)。中东铁路建成后,哈尔滨市依托着这条铁路迅速发展起来,人口数量迅速增加,据1913年人口统计数据显示,哈尔滨总人口中,俄罗斯人占城市总人口的一半,共34313名,中国人23537名,犹太人5032名,波兰人2556名。松花江码头成为运输修筑铁路物资的货物集散中心,中央大街也成为了连接外国与本地的最初场所。

中央大街欧式建筑建成时,正值俄罗斯十月革命及国内战争的爆发,导致许多被“红色中华苏维埃政权”批斗和注销国籍或身份的旧贵族、反抗新政权的反对派、以及在俄国和东欧饱受歧视和迫害的犹太人背井离乡流落到哈尔滨市这片土地,其中不乏建筑师、工程师、美术家等精英阶层。这些侨民的进入也带来了不同文化的传播与移植,他们将文艺复兴、折衷主义、巴洛克式等多种欧式风格的建筑“移植”到哈尔滨,仅用了30年左右的时间就在中央大街上再现了欧洲大陆15至19世纪这四百年间形成的建筑文化。

兴建历程

1902年以来,随着俄罗斯帝国殖民主义统治扩张,中国大街开始招商出租、大兴土木,建设了各种欧式特色的药店、商铺、饭店、酒吧、旅店等建筑,大街两侧也开始建设辅街,充满了异域风情。

1924年5月,由俄罗斯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Komtrashok)设计、监工,大街铺上了方石。铺路用的方块石为花岗石雕铸,长18厘米,宽10厘米。

1928年7月,中国大街正式改称为“中央大街”。此时的中央大街有许多外国商铺入驻,十分繁华,已经成为了商业街区。

1932年,日本帝国主义占领哈尔滨市,中央大街一带的外资企业以及民族工商业受到摧残,商业化发展几乎停滞,直到解放后,街区才逐渐复苏。

1966年9月27日,根据群众的意见,哈尔滨市人大常委决定更改该市34条路街的名称,中央大街被改为防修大街。

1976年末,“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央大街多数建筑蒙尘失修,门脸牌匾,杂乱无序,人行道挤满了各式各样的报亭、电话亭、烟摊以及各类固定的流动摊床。

1986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将中央大街确定为保护街路。

1996年8月,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决定将中央大街改造为步行街。经综合整治改造后,中央大街于1997年6月1日正式开放。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中央大街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老城区之一道里区的中心位置,临近松花江畔,随着中东铁路的修筑而逐渐形成,地势平坦,水路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中央大街北起松花江南岸著名的哈尔滨市人民防洪纪念塔,南至经纬街,东至尚志大街,西至通江街,全长1450米,宽21.34米。人行道面积12741平方米,现在的主街总面积为18547平方米,整个街区面积为94.05公顷,约1平方千米。中央大街东侧距离滨州铁路桥约700米,距离道外中华巴洛克区域约1000米,南侧距离哈尔滨站北广场约1200米。

气候

中央大街所处的道里区地处寒温带,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低压气流自贝加尔湖地区移入,形成较强的低气压,频繁地出现季风,春季多风干旱,夏季潮湿炎热,光照强烈。秋季天气晴朗温和,空气干燥。冬季严寒,四季分明。全区常年平均气温3.6C,春季(3~5月)平均气温4.6℃,夏季(6~8月)平均气温21.3℃,秋季(9~11月)平均气温4.1℃,冬季(12~次年2月)平均气温-17.2℃。历史上最低温度为1931年1月-41.4℃,最热在1907年7月最高温度41℃,多年平均气温最热7月平均温度22.7℃,最冷1月平均温度19.2℃,全年积温在2600~2800℃。降水多集中于6~8月之间,1986至2005年期间降雨量保持在500~600毫米左右,春夏菜及大田作物生育期在5~9月份,此期间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年蒸发量为1439毫米,属于半干旱地区,无霜期130~140天。

水文

中央大街北部是松花江,严格意义上来讲,松花江的地理位置并不在历史文化街区圈定的范围中,但由于江水在街区的可视域之内,已成为街区的重要景观要素,松花江见证了街区的历史发展。1922年, 俄国东正教徒在松花江边举行了“洗礼祭”,标志着西方宗教文化在哈尔滨市城市中的进一步传播。1932年7月,哈尔滨连续降雨27天,加之哈尔滨上游连降暴雨,形成了哈尔滨洪水。8月7日,松花江决堤,中央大街甚至可以行船,最高水位达119.72米。这次洪水造成23.8万人受灾(当时哈尔滨市人口38万),2万多人丧生。1957年夏季,哈尔滨地区连续降雨达170毫米,松花江哈尔滨段水位涨到120.30米的最高水位,是自哈尔滨有水文记载以来的最高水位。战胜洪水后,哈尔滨市委为了纪念抗洪斗争的胜利,决定在松花江畔修筑纪念塔,纪念塔上标记了1932年淹没哈尔滨的洪水水位和1957年的洪水水位,并用雕塑和文字描述了抗洪的过程和人们在防洪斗争中所表现的英雄气概。

松花江是黑龙江右岸的一大支流,流域面积为54.6万平方千米,占黑龙江流域面积的30%。松花江流域主要由嫩江第二松花江,以及两江汇合后的松花江干流等水系组成,嫩江发源于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河流由北向南流经山区丘陵地带,并于莫力达瓦旗流入平原地带,全河长1370千米,流域面积为28.3平方千米。第二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脉主峰白山头,河流经丰满水库后,进入丘陵平原地带,全河长958千米,流城面积为7.8平方千米。嫩江与第二松花江于三岔河口汇合后,折向东流称为松花江干流,至同江市汇入黑龙江,全长939千米。

建筑风格

中央大街街区受俄罗斯移民影响,建筑风格也深受俄式风格影响,混杂着其他欧式风格建筑,并与传统文化融合形成了中央大街特色的建筑文化风格,目前,中央大街有欧式、仿欧式风格建筑70余栋,其中以15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建筑风格、17世纪的巴洛克建筑风格、18世纪的折衷主义建筑风格和19世纪的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为主,还有部分日本建筑及犹太等风格建筑。

文艺复兴建筑

文艺复兴风格建筑的立面处理包含古典手法,檐壁饰有生动的植物浮雕和托檐石,强调古典柱式比例,以增加建筑的体量感。屋顶常见法国的孟莎式双折坡顶,门窗采用半圆形拱券,有的结合造空的女儿墙,从而美化了建筑物的整体轮廓,使雕塑风格更为鲜活。文艺复兴风格的代表建筑有黄金珠宝、老凤凰银楼(原犹太国民银行)等。

巴洛克式建筑

巴洛克式风格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曲面和椭圆形元素,屋顶常采用梦莎式屋顶和半球形的文艺复兴式穹顶。在哈尔滨市的巴洛克建筑许多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是哈尔滨城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巴洛克式风格的代表建筑有教育书店等。

折衷主义建筑

折衷主义建筑是19世纪上半叶至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折衷主义建筑师任意模仿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形式,他们不讲求固定的法式,只讲求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美。一栋建筑常采用多个穹顶,起到调整建筑体量和建筑美学构图的作用。柱式也是折衷主义建筑的重要构成元素,常选用爱奥尼和科林斯两种柱式。折衷主义风格的代表建筑有人民同泰药店、奥昆大楼(原妇女儿童百货商店)等。

新艺术运动建筑

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崇尚运用自然的元素装饰建筑,将外来建筑元素与中国传统建筑样式相融合,形成了独有的哈尔滨市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其建筑平面呈L形,女儿墙轮廓和穹顶形式多变,体现了欧式建筑的精华。檐口曲线自由流畅,立面阳台栏杆采用金属材料制作的植物寓赖纹样造型,门窗常采用圆角方额、半圆、椭圆、扁圆、三心拱券等形式。此类建筑风格的代表性建筑包括马迭尔宾馆、道里秋林商店等。

景区格局

中央大街街区面积约为1平方千米,全长约1450米,其整体格局为“鱼骨”状,以中央大街主街为中轴线,东、西两侧各自分布有16条、9条街道,被称为“辅街”。商铺向两侧辅街延伸的“鱼骨”状布局有利于设置更多的商铺,且保证每个店面都能获取更多的日照,是一种典型的寒地建筑布局形式。通江街、尚志大街、友谊路、经纬街-西十六道街形成了街区的边界。中央大街南部与中部有大量的历史古迹与历史建筑,北部则为防洪纪念塔广场,由南至北的著名的建筑包括万国储蓄会旧址、花旗银行旧址、老凤祥银楼(原犹太国民银行)、马迭尔旅馆、教育书店、道里秋林商店、防洪纪念塔等。

重要景点

万国储蓄会旧址

万国储蓄会旧址位于中央大街的南部西十五道街,是一座三层的灰色仿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现在为一家名叫六柱福珠宝的珠宝店。万国储蓄会是20世纪上半叶活跃于中国的一家金融机构,为法国人创建,也被称为法国万国储蓄会。

1917年,万国储蓄会北满分会在哈尔滨市设立,其后又在道外北十一道街设立道外分会,在南岗大直街27号设立南岗分会。1925年,该会在中央大街南部建造了一座二层的仿古典主义建筑,作为北满分会的会址。1933年万国储蓄会北满分会关闭,1935年国民政府公布《储蓄银行法》禁止有奖储蓄后,取缔该会。解放后,这栋建筑在原有的二层建筑基础上加建了一层,形成了现在的三层建筑。加建改变了原建筑的整体比例,破坏了原来正门入口处上方的山花造型,两根巨大的艾奥尼柱突出了建筑的主入口。该建筑在解放后曾经被做为哈尔滨市艺术学院、哈尔滨老年大学、哈尔滨市教育局。而后黑龙江省首家珠宝展览馆落户此处,现在已完全变为一家珠宝店,二、三层并不对外开放。

花旗银行旧址

花旗银行哈尔滨分行设立于1919年,位于中央大街的西十二街,现在是中国工商银行西十二支行。花旗银行是美国的大商业银行,1812年创立于纽约,于1902年进入中国,中文译为“万国宝通银行”,通称花旗银行。1924~1927年间,哈尔滨花旗银行营业状况非常好,年均存、放款都在千万元以上,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也是花旗银行哈尔滨分行的黄金时代。随着哈尔滨市经济的发展,其他银行比如美国信济银行、英国麦加利银行等也相继在哈尔滨开业,花旗银行的市场份额被挤占。1929年,西方爆发了经济危机,在哈尔滨的工商企业状况不佳,花旗银行的业务量开始减少。1932年后,花旗银行的经营业务更加萎缩。1941年太平洋战争之前,美国花旗银行哈尔滨分行倒闭。

老凤祥银楼(原犹太国民银行)

该建筑位于位于哈尔滨中央大街与西十一道街交口的东南角,建于1923年,曾经是犹太国民银行。犹太国民银行是由居住在哈尔滨市的而犹太人集资创办的,经历了民国、日伪、共和国三个历史时期,是哈尔滨历史上存在时间较长,关闭最晚的一家外侨银行。

1923年开业时,仅有资本金哈银元5812元,420名会员。次年增资到10万元,实收2万多元。1935年底,犹太国民银行改为犹太国民银行株式会社,1942年由于资金枯竭,被迫与协和银行(现奥昆大楼)合并,1945年抗战胜利后,继续以独特的经营管理方式营业,仍坚持提取10%为慈善及教育事业捐款。1951年底,犹太银行改组为股份制。1959年,许多犹太人离去,犹太国民银行无力经营,被人民银行哈尔滨市分行接管,改为人民银行哈尔滨分行外侨储蓄所。现在靠近中央大街一侧为老凤祥银楼。该建筑属于文艺复兴的建筑风格,转角为弧线型,墙体是水平横向凹线装饰。一层有大的落地窗,二层则为饰以壁柱的竖向窄券窗,阳台为铁艺。楼顶在转角处有一个小巧的圆形穹顶,女儿墙造型独特,檐口的装饰语言丰富细腻,建筑轮廓曲折相间,层次分明,形态稳重。

马迭尔宾馆

马迭尔宾馆位于在中央大街中部西八道街,由俄籍犹太人约瑟夫·开斯普于1906年创建,现在已经是哈尔滨市一类保护建筑,被誉为“小凡尔赛宫”。宾馆共有三层,总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设有客房、西餐厅、凉亭、舞厅、电影院。内部结构奇特、高雅别致。以敞门多、墙壁周围镜子多,堪称哈尔滨之最。其建筑风格汇聚了二十世纪的新浪潮主义和十七、十八世纪的古典主义,一方面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感,另一方面又保留了“新艺术”的风格,马迭尔富有创造力的处理手法也因此成为哈尔滨后期建筑的学习对象。

抗战胜利后,马迭尔宾馆中共中央东北局作为招待处使用,是当时解放区的政治会议中心。1953年改为哈尔滨旅社,1987年恢复马迭尔字号。1948年8月1日,毛泽东复电在香港的李济深、何香凝、沈钧儒、章伯钧等人,希望他们北上解放区,与中国共产党共同进行新政协的筹备。首批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沈钧儒、章伯钧、谭平山、蔡廷锴等人于10月初到达哈尔滨,并与早来一步的朱学范一起下榻于马迭尔宾馆。中共中央东北局和哈尔滨市政府为便于接待工作,在马迭尔宾馆内设立了办公室,并安排专人对这些民主人士进行特别照顾和警卫保护。1948年9月,新政协筹备活动在此进行,11月25日,中共中央代表与在哈尔滨的民主人士于马迭尔旅馆达成《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诸问题的协议》。

2013年,马迭尔宾馆被国家文物局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00项“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单发布,马迭尔宾馆上榜。

教育书店

教育书店位于中央大街中部,是中央大街最高的老建筑。其前身是松浦洋行,最初于1909年2月再道里区开办,后1916年搬至中央大街,即现在教育书店的位置,并于1918年建成此建筑,主要经营日用百货、土建工具、土产、食品,零售为主兼营批发。该栋建筑由是典型的巴洛克风格,也是中央大街上最早的建筑物之一,解放之后,这里曾经是外文书店,如今这里作为新华书店所属的教育书店向游客以及市民展示它的建筑风貌。

整个建筑两面临街,入口选在转角处,便于人流的集散。为适应内部功能的变化,建筑的窗形自下而上由大变小。书店建筑带有典型的巴洛克风格,墙面窗额都做了精致的线脚和浮雕。建筑内外采用复杂的植物形态装饰,整个建筑多用曲线装饰。转角中央四层的半圆窗上饰以曲线涡卷状断折山花,且山花中央饰以精美的花叶状浮雕,窄小的壁柱柱头饰以自由的螺旋曲线;另一处则在垂直于中央大街的立面上,在建筑端部的四层有一个简单的直线涡卷状断折的山花。主入口顶部设穹顶以统率整栋建筑物,入口二层檐部有两个栩栩如生的人体雕塑。教育书店已被列为哈尔滨市一类保护建筑。

道里秋林商店

道里秋林商店位于中央大街北部的西头道街,道里秋林商行是秋林跨国公司哈尔滨市最早的分行。秋林首先在哈尔滨南岗东大直街修建商行,1914年,秋林在中央大街街北部设立分行,1919年11月,秋林买下了西六道街的一处拐角(即中央大街137号)并立即施工建造了秋林商行道里分行大楼。道里秋林百货公司以经营国际高档品种为主,是民国时期中国最著名的几个时尚购物场所之一。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哈尔滨秋林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发展迅速,对当地的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这半个世纪中,秋林公司被授予过许多荣誉称号,也生产过许多美食和饮料比如大列巴红肠秋林格瓦斯等。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全国商业百强企业中秋林公司的销售额排名第34位,利润额排名17位。然而随着市场经济转型,作为国有企业的道里秋林没有跟上改革的步伐,从九十年代起开始衰落。

商店建筑是哈尔滨市新艺术运动建筑的典型代表,主体三层,各层间以腰线分割,并对这种传统建筑中常见的线角划分方式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创新,自上而下窗口逐渐缩小,显示出稳定感。建筑立面上有带有新艺术特色装饰的石子贴面、矩型图案和水平线角等,给人明显的平面化感觉。

防洪胜利纪念塔

哈尔滨市人民防洪纪念塔,简称防洪纪念塔,位于中央大街北部与松花江畔斯大林公园林荫道的交汇处,建成于1958年10月1日,是为了纪念哈人民连续战胜两次特大洪水和建成市区永久性江堤而修筑的。纪念塔苏联设计师巴吉斯·兹耶列夫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第二代建筑师李光耀共同设计,塔址由时任哈尔滨市市长的吕其恩确定。

纪念塔塔身塔高22.5米,塔基用块石砌成,意味着堤防牢固、坚不可摧。回廊高7米,为罗马式建筑风格,由20根擎天柱连成弧形相衬托。塔基前的喷泉,象征勇敢智慧的哈尔滨市民把汹涌的江水驯服成细流。塔下阶表示海拔标高119.72米,标志1932年洪水淹没哈尔滨时的最高水位;上阶表示海拔标高120.30米,标志1957年全市人民战胜大洪水时的最高水位。塔顶是工农兵和知识分子组成的圆雕,塔身中部的浮雕上刻有防洪筑堤大军,从宣誓上堤、运土打夯、抢险斗争到胜利庆功等场面。塔身下部是群像浮雕,描绘了哈尔滨人民战胜洪水的场面。防洪纪念塔的所有雕塑都是由沈阳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1958年毕业班师生集体创作。

文化活动

“迷人的哈夏”老街音乐汇活动

2013年,“迷人的哈尔滨之夏”老街音乐汇在中央大街与友谊路口拉开帷幕,该活动由“迷人的哈尔滨之夏”活动组委会主办,道里区政府承办,哈尔滨市文化和新闻出版局等单位协办,并且作为常态化文艺演出活动贯穿全年。该活动共分为“老街音乐汇”、“老街仪仗队”、“老街交谊舞”三大板块,并将民族乐和流行乐完美融合,将铜管音乐与交际舞创新组合。该活动在西四道街、西九道街、西十四道街、中医街、东风街等七处分别搭建了规模不同的舞台,有将近500名专业的演员和热爱音乐的市民参与到演出中。此外,哈尔滨市道里区政府,同哈尔滨市文化和新闻出版局、哈尔滨市旅游局等部门和社会团体在不同的演奏现场中演奏中国古典与西洋时尚音乐,非洲鼓乐等特色音乐,每天吸引观看演出的市民和游客超过10万人。

马迭尔阳台音乐会

马迭尔阳台音乐会于2008年5月首次举办,截至2023年已举办了十六届。2023年6月12日,由哈尔滨马迭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大型公益性音乐表演——第十六届马迭尔阳台音乐会盛大启幕。音乐会融入了许多耳熟能详的曲目,如《漂洋过海来看你》《青花瓷》《人世间》,策划了多个互动秀表演,演出时间为6月12日至10月7日每晚18时至20时。

中央大街弦乐音乐会

中央大街弦乐音乐会中央大街的重要文化活动,自2016年开始举办。2023年8月1日晚,由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哈尔滨市朝鲜民族艺术馆和人民音乐家郑律成纪念馆承办的“2023中央大街弦乐音乐会”拉开帷幕。音乐会为期20天,每天18时30分至20时30分在中央大街和红星街交口处举行,期间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我们多么幸福》《强大的舰队在海上行进》等郑律成的代表作品,彰显哈尔滨市的音乐文化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

中国(哈尔滨)国际西餐文化节

2014年7月3日,首届中国(哈尔滨)国际西餐文化节开幕。活动当天组委会为全省十大西餐名店授牌,同时由模特、俄罗斯人及西餐企业等400人组成的方队在中央大街西十二道街至友谊路进行巡游。2022年6月30日,中央大街分会场举办了第七届中国(哈尔滨)国际西餐文化节开幕式。活动展览面积达400余平方米,汇聚了马迭尔宾馆、波特曼、华梅等25家西餐企业参展。举行了中央大街“必吃街”及餐饮企业“必吃店”授牌仪式,开展了餐饮企业花车巡游、动漫游、cosplay游,举办了知名西餐企业与西餐食材展示、群众艺术表演等活动。

其他看点

红色文化遗迹

中央大街大约分布有20处红色遗迹,包括天马广告社遗址、中共北满特委扩大会议遗址、《东北早报社》遗址、哈尔滨市通迅社、东北地区第一次党代会遗址、中共满洲省委扩大会议遗址、哈尔滨口琴社遗址等。其中,乐天照相馆旧址、天马广告社、赵尚志养伤处旧址、陈潭秋被捕地、全国新政协筹备活动会址五处为历史保护建筑,哈尔滨通讯社遗址、东北早报社遗址、一毛钱饭馆遗址等七处已被拆除,部分仅有重点革命遗址的挂牌标示。

天马广告社遗址

天马广告社遗址位于中央大街西十五道街,现在是哈尔滨党史纪念馆所在地。1933年,著名文化战士金剑啸在此创办了天马广告社,作为地下党组织和左翼文化人士的联络点,并以此为掩护,秘密从事革命文艺活动。除金剑啸以外,还有萧军萧红、罗峰等人。1934年6月,由于敌人的政治压迫,天马广告社被迫倒闭。在现在的哈尔滨市党史纪念馆中,游客看到1923年至1958年中国共产党在哈尔滨的历史发展脉络,纪念馆通过历史图片、文物、场景和艺术作品等形式,展现了哈尔滨的地域文化和人文历史。

中共北满特委扩大会议遗址

中共北满特委扩大会议遗址位于中央大街西十五道街,是一栋中国老式的三层建筑,青砖砌筑,磨砖出檐,生石灰抹面。中共北满特委书记兼哈尔滨市委书记孟坚曾住在这幢楼的三楼。1930年12月,中共北满特委扩大会议在中央大街的西十五道街9号三楼孟坚的住处召开,中共满洲省委书记陈潭秋,以及王鹤寿、孟坚等9人参会,研究中东路工人年关斗争等问题。会议从清晨一直开到深夜,由于时间过长,引起了敌人的注意,散会之际,东省特别区警察管理处派警察以查户口为名,对参加会议的9个人进行突然搜查。不幸的是孟坚的文件被发现,与会众人被作为政治犯全部逮捕。

乐天照相馆

乐天照相馆旧址位于中央大街的西八道街,开设者为孙乐天,开设时间为1932年。1933年5月,一名日本摄影师被介绍来到乐天照相馆冲刷相片,孙乐天发现该名摄影师拍摄了许多铁路、桥梁、军营等照片,与苏子元定下计划翻拍照片为苏联红军提供情报。孙乐天为了搜集日寇更多的可靠情报,同时也为便于在敌人口中探听到各种信息,经常与日寇开展社交活动,和日本宪兵、特务、警察在照相馆里打牌、吃喝,使乐天照相馆在表面上和伪满机关的关系搞得很融洽。很多当时在哈的日本人慕名前来照相冲洗胶卷,许多有价值的情报也源源不断地从乐天照相馆送出。1934年5月,孙乐天被安排去苏联海参崴列宁党校学习,在此期间,哈尔滨市的乐天照相馆照常营业,开展国际情报工作。1936年12月,上级组织决定停用乐天照相馆情报站,并指示苏子元、孙乐天撤离。

电影院

哈尔滨市的第一家电影院旧址位于中国大街与中国十二道街中央大街交角处,由俄国人考布切夫于1902年创立。中央大街内现在可以考证的电影院多达7家,包括大西洋电影院、光陆电影院、美国电影院、马迪尔电影院、巴拉斯电影院、杰克斯坦电影院戈洛布斯电影院。其中位于主街的戈洛布斯犹太电影院、位于西七道街的巴拉斯电影院(后改名兆麟电影院)现为历史保护建筑,马迭尔宾馆则有附属的马迭尔影剧院,位于西七道街,也是当年重要的文化活动场所,大西洋电影院则是著名国际间谍范斯白所创办。

戈洛布斯犹太电影院旧址

戈洛布斯犹太电影院旧址位于主街与西五道街的交角处,是一栋建于1919年的二层建筑。该建筑为砖混结构,墙体采用仿石块砌筑,有明显的凹槽分割,形成水平线条,强调建筑基座的稳定感。建筑的檐口下设流畅复杂的花饰纹样,主入口在转角处,上边设有铁艺的栏杆阳台,顶部花饰突出,建筑轮廓起伏,变化清晰。

巴拉斯电影院旧址

巴拉斯电影院旧址位于中央大街的西七道街,该建筑于1925年竣工,建筑风格为折衷主义,建筑结构为砖混,地上3层,地下1层,建筑立面采用虚窗形式即有窗位,却无窗口,墙面上饰有花瓶式栏杆及爱奥尼亚式柱头壁柱。“巴拉斯”的俄语意为“华丽的宫殿”,在解放以后,该电影院改名,由最初的名字先后改为“第二电影院”、“红光电影院”,1953年4月移交给哈尔滨市文化局,改成儿童电影院,直到1960年,改成“兆麟电影院”。上世纪80年代,“兆麟电影”声名显赫,在放映《战争与和平》时座无缺席。2014年,“老兆麟电影”重新开张。这栋建筑现在有五层,一层至四层为美食城,“巴拉斯电影院”在第五层,保留了12台电影胶片机,5000多部胶片老电影。

开发与保护

开发

1996年8月,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为了营造商业氛围,决定将中央大街改造为步行街,主要功能包括商业、旅游、娱乐以及休闲,全长为850米。经综合整治改造后,中央大街于1997年6月1日正式开放。

2003年,政府对中央大街综合整治工程设计规划,对其56栋建筑、街的夜景和照明量化和音响布控进行了统一规划设计。

2019年,道里区先后出台了《中央大街商务街区业态转型升级扶持办法》,设立每年不低于5000万元的招商引资专项资金用于扶持业态发展,并成立了道里区中央大街管委会,建立了企业需求动态信息共享平台。同年,道里区全面启动了中央大街街区的庭院拆违和煤柈棚清理工作,先后拆除违建和煤柈棚7000多平方米。

2020年3月,中央大街商务区改造提升项目全面开工,西十二道街上的多个跨街广告牌和沿街广告护栏被拆除。该项目按照4月20日、6月15日、9月30日三个时间段分区块推进。

2023年,哈尔滨市拟实施南勋街打通工程,将中央大街和道外中华巴洛克地段的中间区域打通,以疏导中央大街和中华巴洛克的区域人流和车流。该项目起点为现状南勋街,终点为景阳街,总长约600米,截至2023年6月已建成200米,规划道路红线宽40米。

保护

2004年,政府综合考量中央大街的现状条件,对其周边的25条街道进行修缮和粉刷,延续了中央大街的品牌效应。

2009年,中央大街的35栋楼体得到了重新粉刷,6栋进行了水刷,并整修临界破损设施以及踏步。

2020年,哈尔滨市政府投资17亿元,启动中央大街最大规模改造计划。对中央大街区域楼体建筑、牌匾进行修缮、调整,对休闲服务设施、标识导示系统以及绿化、亮化进行提档升级,打造植入商贸业态的特色庭院,围绕“中国欧陆风情街”目标定位进行规划和招商,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打造智慧街区。同年12月,中央大街的马迭尔宾馆、教育书店、道里秋林商店(东楼)被列为不可移动文物加以保护。

为做好对中央大街的历史文化保护,同时推动百年老街的升级改造,哈尔滨市政府分别于2020年、2021年发布《哈尔滨市中央大街步行街区业态转型升级扶持办法(试行)》《哈尔滨市中央大街步行街区管理条例》。

2020年,哈尔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示《中央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依据《规划》,街区内已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和已登记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依据文物保护法进行严格保护。

相关文化

饮食文化

中央大街的饮食服务业发达,有多家中、西餐馆,便餐、冰饮和风味小吃并存,不仅有东北地区特色的水饺,还有各种品牌的红肠。其中,松滨饭店是中餐馆最为当地居民喜爱的饭馆;而较为出名的西餐厅则是华梅西餐厅,被当地居民认为是“传统正的式大菜馆”。春、夏、秋三季,防洪纪念塔下还开辟有早市和夜市,售卖鲜果、新鲜的菜、土特产品、花、鸟、鱼等产品。2021年,中央大街开设了首条特色铺街——红霞餐饮美食特色街,有27家餐饮商户,其中火锅、东南亚等特色餐饮有13家,小吃有11家,咖啡西餐类有3家。除此之外,还有超市、美容美发、医疗等商铺,既满足了市民的生活需求,又满足了游客的好奇心理。

音乐与戏剧

作为“哈尔滨市”,哈尔滨历史上有较大数量的歌剧团、爵士乐队、管乐队、交响乐团等艺术团体,以及设备一流的音乐厅、影剧院、乐器商行。20至30年代,中央大街有设施完备、环境优雅的音乐厅与影剧院,大多为犹太人开办。音乐艺术盛行的同时,歌剧、话剧等戏剧艺术也在中央大街繁荣了起来,当时活跃在中央大街街区内的各类戏剧团体有:玉华京剧社、东北文协平剧工作团、剧团哈尔滨话剧团,以及旅居俄国人组织的业余歌剧团、音工团等,主要的活动场所为巴拉斯电影院、马迭尔旅馆附属戏院、外国九道街(西九道街)等地。

影视作品

上世纪40年代,开始有人在中央大街拍摄电影,影星李香兰主演的《夜的莺》和《迎春花》就是在中央大街拍摄。1947年,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也对中央大街进行了拍摄。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央大街更是成为了诸多电影的首选拍摄地,这些电影包括《冰上姐妹》《笑逐颜开》《千万不要忘记》《徐秋影案件》等,其中《冰上姐妹》《千万不要忘记》几乎是在中央大街拍完整部戏。上世纪70至80年代,第一版《夜幕下的哈尔滨》,凌峰拍摄的纪录片《八千里路云和月》,秦汉林青霞张曼玉主演的电影《滚滚红尘》等影片都在中央大街取景。

近年的许多优秀纪录片、电视剧和电影也都来自于中央大街。比如2008年赵宝刚导演执导拍摄的电视剧《夜幕下的哈尔滨》就曾多次在中央大街取景,让这条街成为国内荧幕近十五年来出场率最高的街道。2017年,悬疑网剧《无证之罪》也在中央大街拍摄。2021年,张艺谋导演拍摄的《悬崖之上》在大同市利用大场景和实景重新搭建了一个抗战时期的哈尔滨市中央大街,把哈尔滨这一历史名街推到了极致。

获得荣誉

重要事件

2017年3月,中央大街举办了“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主题纪念活动。该活动由省市市场监管部门、消协组织,现场被划分为投诉受理区、法律资讯区等八个区域。

2021年,黑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1+1”助学行动义卖活动在中央大街开展。此次活动中,省希望工程捐助中心、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全体干部职工均参加了,同时也吸引到了众多游客。

2023年7月,中央大街举行了一场巡游活动,主题为“庆祝哈尔滨市2025亚洲冬季运动会申办成功”。该活动由中共哈尔滨市委、哈尔滨市政府主办,哈尔滨市文联、道里区委、区政府承办。主题巡游队伍共分为三个方阵,第一方阵为哈尔滨市文联和哈尔滨市模特协会队伍,第二方阵为道里区动感雪妮妮队伍,第三方阵则为道里区天使活力队伍。

2023年7月,“2023哈尔滨红肠文化宣传季”在中央大街西七道开幕,该活动主办方为哈尔滨文化旅游集团承办方哈尔滨马迭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且由道里区政府、哈尔滨红肠行业协会提供支持。活动现场,马迭尔、哈肉联、秋林里道斯等商铺均拿出自家的产品进行红肠文化的展示与传播。活动时间为7月8日至7月17日,期间举办了一系列的活动,包括美食品鉴、红肠制作技艺展示等,向游客普及红肠文化知识,推广红肠。

2024年元旦期间,中央大街客流量198万人次,日均超过66万人次,同比增长69.74%,较2019年同期增长19.65%。

参考资料

Century old street: Pedestrian Zhongyang Street.中国日报网.2023-08-12

中央大街.哈尔滨市道里区人民政府.2023-08-06

[新华网]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街”揭晓 中央大街入选.东北网.2023-08-30

哈尔滨中央大街获批4A级旅游景区.中国政府网.2023-08-30

商务部公布第三批全国示范步行街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4-01-07

【民政牵挂·“名”系冰城】历史街路地名之中央大街篇(01).哈尔滨民政局微信公众平台.2023-08-11

Central Street.China Tour Star.2023-09-12

哈尔滨·百年华章 | 希望的田野上.哈尔滨日报微信公众平台.2023-08-30

老街印象|防洪纪念塔,追忆英雄岁月.哈尔滨中央大街微信公众平台.2023-08-30

寻秘哈尔滨(065)中央大街1号原法国万国储蓄会 老建筑背后的故事.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微信公众平台.2023-08-12

寻秘哈尔滨 西十二道街48号美国花旗银行哈尔滨分行 老建筑背后的故事(063).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微信公众平台.2023-08-12

致敬百年·读书筑梦|寻秘哈尔滨.哈尔滨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2023-08-12

寻秘——哈尔滨老建筑背后的故事(066)中央大街57号原犹太国民银行.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微信公众平台.2023-08-13

第五卷 房产志(四).哈尔滨史志网.2023-08-06

从东方红到太阳升 | 中国新政协的起点——马迭尔宾馆.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平台.2023-08-13

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物局.2023-08-13

100项“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单发布.新华网.2023-08-15

CCTV.com-科技频道-走近科学.央视网.2023-08-06

中国第一家百货商店退市,百年老字号丧钟哀鸣.澎湃新闻.2023-08-15

哈尔滨老建筑背后的故事丨中央大街107号原萨姆索诺维奇兄弟商会.黑龙江市文化广电与旅游局微信公众平台.2023-08-13

哈尔滨市道里区人民政府文化旅游防洪胜利纪念塔.哈尔滨市道里区人民政府.2023-08-06

哈市文新局积极组织参与2013“迷人的哈夏”老街音乐汇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3-08-13

音乐在此流淌,音乐汇聚永恒——2013迷人的哈尔滨之夏“老街音乐汇”7月20日启幕.中国日报网.2023-08-13

#哈市信息#中央大街“音乐之街”活动启幕 400场演出将陆续登场.共青团东北农业大学委员会微信公众平台.2023-08-13

哈尔滨中央大街的“老街音乐汇”.中国经济网.2023-08-13

马迭尔阳台音乐启幕.黑龙江新闻网.2023-08-08

哈尔滨中央大街弦乐音乐会浪漫启幕.哈尔滨新闻网.2023-08-08

首届哈尔滨西餐文化节开幕.人民网.2023-08-08

打卡新冰城丨第二十二届中国美食节29日亮相冰城.黑龙江新闻网.2023-08-08

来中央大街!寻找红色印记.黑龙江日报.2023-08-14

【红色遗址】乐天照相馆遗址.哈尔滨中央大街微信公众平台.2023-08-14

遗址探秘 | 领略百年犹太历史文化,走进哈尔滨犹太人活动旧址群.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微信公众号.2023-08-15

兆麟电影院内部设施损毁严重 管理部门:叫停破坏性施工.东北网.2023-08-14

中央大街91岁老电影院复活|流落异乡的俄罗斯公主.新晚报.2023-08-14

打造中国欧陆风情街建设新型城市会客厅.黑龙江日报电子报.2023-08-15

“缩短”中央大街与中华巴洛克间距离!哈市拟打通这条街.新晚报官方账号.2023-08-15

投资17亿元 中央大街启动最大规模改造.哈尔滨市人民政府.2023-08-05

308处不可移动文物名单出炉.哈尔滨市人民政府.2023-08-06

关于《哈尔滨市中央大街步行街区管理条例》发文公示.哈尔滨市道里区人民政府.2023-08-07

哈尔滨市道里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哈尔滨市中央大街步行街区业态转型 升级扶持办法(试行)的通知.哈尔滨市道里区人民政府.2023-08-08

街区划定!规划出炉!中央大街定下“小目标”:中国最知名.黑龙江日报.2023-08-15

“五一”开街!哈尔滨中央大街这条辅街美食成主打.光明网.2023-08-15

电影中的哈尔滨⑥|哈尔滨电影名片中央大街,百部电影在此拍摄.哈尔滨新闻网官方账号.2023-08-15

10条大街当选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3-08-06

中央大街申报“全国高品位步行街”.黑龙江新闻网.2023-08-05

国家文旅部公示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中国旅游网.2023-08-06

关于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的公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3-08-05

商务部:拟将哈尔滨中央大街等8条步行街确认为第三批“全国示范步行街”.人民网.2023-11-08

中央大街“3·15”主题纪念活动等你来.中国网.2023-08-15

省青基会“希望工程1+1”助学活动在中央大街顺利开展.黑龙江共青团.2023-08-15

中央大街主题巡游点燃亚运热情 为哈尔滨亚冬会喝彩助威.黑龙江网官方账号.2023-08-15

中央大街上,哈尔滨红肠“组团”秀文化.澎湃新闻.2023-08-15

元旦三天揽金近60亿,中央大街马迭尔冰棍卖了10万支,哈尔滨荣登“2024年冰雪旅游十佳城市”榜首.澎湃新闻-今日头条.2024-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