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赵鞅

赵鞅

赵鞅(?—公元前476年),即赵简子,中国春秋时期晋国赵氏的领袖,原名赵鞅,又名志父,亦称赵孟,是春秋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改革家。

赵鞅出身于晋国六卿之一的赵氏,晋顷公九年(公元前517年)其父赵景叔赵成去世后,赵鞅继承赵氏家主,成为晋国正卿。同年赵鞅便代表晋顷公于黄父召开诸侯之会,并在次年出兵为周王室平定王子朝之乱。晋顷公十二年(公元前514年),赵鞅与其余五卿合力,六卿共同诛灭晋国公族祁氏、羊舌氏,次年,赵鞅、荀寅于汝河之滨铸刑鼎,明令刑罚,赵鞅在封地推行改革,吸引人才、降低赋税。晋定公十年(公元前502年),齐国讨伐鲁国士鞅、赵鞅、荀寅率军救援鲁国,与鲁国会盟。晋定公十二年(公元前500年),赵鞅始建晋阳古城,同年赵鞅为报齐为卫伐晋夷仪(今邢台市西)之事而率师伐卫,并废长子伯鲁,立赵毋恤为太子。第二年,赵鞅代理范鞅执掌国政,逐渐掌握晋国朝政大权。晋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7年),赵鞅因卫国进贡奴隶之事杀死赵午,邯郸午的儿子赵稷反叛,勾结中行氏和范氏联合攻赵,赵氏与韩桓惠王、魏氏、知氏联手,范氏、中行氏兵败逃往朝歌(今河南淇县)。四年后,齐国支援范氏与中行氏,在铁(今濮阳市西北)和赵氏进行决战,赵鞅获胜。晋定公三十年(公元前482年),夫差邀请晋国在黄池(今河南封丘路南)会盟,赵鞅陪同晋定公出席,为晋国争取先血的权力,吴国让步。两年后卫国内乱,赵鞅先拥立卫庄公即位,后在卫庄公倒向齐国阵营后两次伐卫。但由于齐国的干涉,赵鞅的计划最终落空。晋定公三十七年(公元前475年),赵鞅病逝,谥号“简”,史称赵简子。

作为晋国的正卿,赵鞅雷厉风行,果敢刚毅,他极富远见和战略眼光,锐意改革,营建保障;在与六卿的斗争中,能够形成统一战线,在极为困难的环境中战胜对手。当代学者张晓旭这样评价赵鞅:赵成之子赵鞅带领赵氏家族东山再起。赵鞅执掌晋政期间,输王粟、铸刑鼎、安抚六卿,稳固晋政,为其子赵赵毋恤最终三家分晋、化家为国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

人物生平

出身贵胄

赵鞅出身于赵姓,赵氏家族可追溯至商代的中衍,他担任商朝大戊帝的御者。中衍的后代蜚廉生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子名叫恶来,服侍帝辛,被周人杀掉,他的后人便是嬴秦氏。恶来的弟弟名叫季胜,他的后代便是赵人。

赵氏起先服侍周代姬静时出兵讨伐戎族,立下战功,姬宫湦时赵人离开周王室公元前往晋国,为晋文侯做事,开始在晋国创建起赵氏的根基。赵衰辅佐晋文公有功,赵盾时赵氏遇到劫难,下宫之难几乎灭族,所幸赵武再次兴盛了赵氏。赵武生子赵成,是为赵景子晋平公十六年(公元前541年)赵武去世,此时赵姓已经与韩氏、魏氏、智氏、范氏、中行氏位列六卿,把持晋国朝政,赵成继承赵氏家主,赵成就是赵鞅的父亲。

继承家主

晋顷公九年(公元前517年)赵景叔赵成去世,赵鞅继承赵姓家主,成为晋国正卿。同年,由于东周王室内乱不止,王子朝数年不能平定,赵鞅请命于晋顷公,在黄父大合诸侯,要求诸侯们提供大军所需的粮食和军队,前往支持姬匄。随后赵鞅和荀跞率晋军入周,占领王城,迎周敬王入城,次年,赵鞅率军击败王子朝,王子朝携周室典籍奔逃楚国,持续三年的王子朝之乱基本平定。

晋顷公十二年(公元前514年),以赵鞅为首的晋国六卿依据律法诛杀了晋国的宗室祁氏、羊舌氏,将他们的封地分成十县,六卿分别任命其族人担任这些地方的大夫。一年之后,鲁国阳虎投奔到了晋国,赵鞅收受了他的贿赂,给他很优厚的待遇。赵鞅和荀寅受命在汝水之滨筑城,赵鞅等人遂在晋国征收了四百八十斤铁铸为铁鼎,把士匄制定的刑书铸在铁鼎上。

患病奇事

晋顷公十五年(公元前511年)赵鞅患病,昏迷了五天,大夫们都非常担忧。名医扁鹊为他诊治,出来后,董安于询问病情。扁鹊表示过去秦缪公也曾经出现过这种情况,过了七天就苏醒了,如今国君的疾患与秦缪公一样,三天之内疾病必然会痊愈,病好后他一定有话说。

两天半之后,赵鞅终于苏醒过来。他对董安于说自己去天帝那里很高兴,与百神共同游玩,欣赏动人的音乐,天帝告诉赵鞅晋国将逐渐衰微,再过七代就会灭亡,嬴姓将会在范魁以西打败周人,但也无法占有它。赵鞅在天帝那里先射死熊,再射死,还看见自己的儿子也在,天帝送给赵鞅一只狗,要赵鞅送给儿子。如今天帝怀念虞舜的功劳,日后会把他嫡传的后代女子吴娃许配给赵鞅的第七世孙。董安于将这些话写下收藏。他把扁鹊所讲的话告诉了赵鞅,赵鞅将四万亩田赏赐给了扁鹊。

兴盛赵氏

赵鞅围卫

公元前502年,赵鞅派涉佗、成何与卫国结盟,这两人在结盟时羞辱了卫灵公,卫国因此背叛了晋国,倒向齐国阵营,晋国和鲁国一起讨伐卫国和齐国,战争持续到公元前500年,赵鞅率军包围了卫国,卫灵公将五百户奴隶献给赵鞅,赵鞅把这五百户奴隶寄存在手下邯郸大夫赵午(赵氏分支家主,又称邯郸午)那里。

改立太子

晋定公十二年(公元前500年)赵鞅外出,有一个人挡住了去路,赶他也不走,随从很生气,要杀掉他。拦路人认为晋国即将有大难,赵鞅的儿子会在翟地击败两个国家,将来必然会占据代地。到后代时,将会改革政治,并且开始穿胡人的服装。赵鞅问其姓名,并请他担任官职,拦路人拒绝,说完就不见了。赵鞅写下与此人的对话,收藏到秘府之中。同年,姑布子卿公元前来拜会赵鞅,赵鞅便将他的儿子们都叫过来让子卿相面。子卿没有相中一人,赵鞅将其子赵毋恤叫来。毋恤刚到,子卿就断定赵毋恤才是优秀的接班人选,赵鞅认为赵毋恤母亲出身低贱,但子卿认为即便低贱也必然尊贵。此后赵鞅时常将所有的儿子都召来来谈话,发现毋恤最为贤能,就废掉了太子赵伯鲁,改由毋恤担任太子。

兴建晋阳

晋国在灭祁氏、羊舌氏后,因羊舌氏的子孙逃亡秦国,晋倾公唯恐其勾结强秦报复侵犯,所以赐封永济市(今山西省运城永济)给赵鞅,让赵鞅在尧舜古都蒲坂建城防,以便保卫晋国之南大门。赵鞅为应对六卿内斗,亦急需在封地筑城设防,建立大本营和根据地,以防患于未然,以备不时之需。因此,晋定公十二年(公元前500年)赵鞅在蒲坂建晋阳古城

阳虎侍赵

晋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9年),晋国赵鞅重用阳虎,家臣们表示阳虎这个人善于窃取国家的政权,不能重用。赵鞅力排众议,运用权术驾驭阳虎,使得阳虎不敢胡作非为,尽心辅佐赵鞅。这一年赵鞅暂代士鞅执掌国政,后逐渐掌握晋国大权。

杀邯郸午

晋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7年),赵鞅担任晋国执政卿,此时赵鞅想将卫贡五百家奴隶迁至晋阳,邯郸午也答应了。当邯郸午将赵鞅的决定告诉其父兄后,遭到了反对,他们认为迁走卫贡会阻断邯郸和卫国的友好往来,于是决定侵齐,引齐来伐邯郸,以此为借口将卫贡五百家迁徙至晋阳,这样在卫人面前就有了说辞。于是邯郸赵氏侵齐后才将卫贡送往晋阳,但因为归还缓慢邯郸午被赵鞅误解为不用命,遂被囚禁在晋阳。赵鞅命人转告邯郸赵氏,要他们另寻家主,自己要杀死赵午。随即处死了邯郸午,邯郸午之子赵稷及家臣率邯郸叛晋阳赵氏。随后,赵鞅命上军司马籍秦(中行氏重臣)率兵围邯郸。

范氏、中行氏之乱

邯郸午是荀寅的外甥,而荀寅又娶了范昭子之女,中行氏一向与范氏交好,因此中行氏和范氏都拒绝围攻邯郸,并商定站在邯郸氏一方伐赵鞅。晋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7年)7月,范氏、中行氏率兵包围了赵鞅的住所,赵鞅逃奔至太原市(晋阳在今太原市西南二十余里)。韩哀侯素与赵姓交好,韩氏家主韩不信与中行氏家主荀寅相恶;魏氏家主魏襄子与范氏家主范吉射相恶;范氏侧室范夷皋不被范吉射宠爱,想要背叛范氏;梁婴父为知氏家主荀跞宠爱,荀跞想让其为卿,荀砾也因荀寅之自私贪婪而与之有矛盾。这样的情况下,韩氏、魏氏、知氏都有理由对付范氏和中行氏,而范氏内部也有人背叛,因此,韩不信、魏曼多、知跞、梁婴父、范夷皋五人商议决定驱逐荀寅和范昭子,然后由梁婴父取代荀寅,范夷皋取代范吉射。与此同时,荀砾请求晋定公驱逐荀寅和范吉射。取得晋定公的支持后,荀砾、韩不信、魏曼多于公元前497年十一月以晋定公的命令伐范氏、中行氏,但未成功。范氏、中行氏在此时向晋定公发起了攻击,惨遭失败,逃往朝歌(今河南淇县,范氏封地),此时韩不信、魏襄子向晋定公求情,赵鞅才得以返回都(今山西新绛县)。

平定叛乱

晋定公十六年(公元前496年)夏天,赵鞅带兵直逼朝歌。然而也就在同一时间,鲁定公齐景公卫灵公在牵(浚县北)相会,商议救援范氏、中行氏。范氏和中行氏残留的余党在析成鲋(士)、小王桃甲的带领下,引动狄人反攻绛都,但由于绛都防守严密,反攻失败。秋天,齐景公和宋景公曹国的洮地(今山东城)会面,商议救援范氏。同年年底,赵鞅在潞氏(潞城区东北)打败了范氏、中行氏的部队,俘虏了中行氏重臣籍秦、高强,又在百泉(今辉县市西北)打败了郑国和范氏的军队。

朝歌经范氏的多年经营,城坚粮足,范、中行氏持此坚持了两年多,赵鞅久攻不下,到了晋定公十八年(公元前494年),赵鞅改变策略,移兵北上攻取邯郸。这一年,齐景公卫灵公率军救援邯郸,包围五鹿(今大名县东)秋季,两国又在乾侯会合,联合鲁国和鲜虞入侵晋国,占取了棘蒲(今赵县)。同年十一月,赵鞅又率兵伐朝歌,讨伐范氏、中行氏。

晋定公十九年(公元前493年)八月,为支持被围困在朝歌的范氏、中行氏,齐人向范氏输送粮食,由郑国的子姚和子般护送,范昭子率领军队由朝歌前来迎接,恰逢赵鞅与阳虎护送出奔的卫世子荆聩于戚(今河南濮阳县北),双方在戚相遇,其后战于铁(今阳县西北五里)当时赵鞅所率人少,为激励士气,赵鞅举行了史上有名的誓师: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人臣隶免。誓师效果非常明显,晋军士气高涨,赵鞅身先士卒,带领晋军冲锋陷阵,击败了郑师,截获了齐国输送往朝歌的千车粮食,削弱了敌人的实力。

晋定公二十年(公元前492年,鲁哀公三年),赵鞅进一步打击范氏之外援,周卿士刘氏与范氏世代有姻亲关系,刘氏之属大夫苌弘与范氏交好,经常游说周代,为避免周王室援助范氏,赵鞅来周讨伐弘,周人只好杀苌弘以讨好赵鞅。同年十月,赵鞅率军围朝歌,军队驻扎于朝歌南。荀寅将赵鞅的部队牵制在南门,自己和范昭子从北门突围而出,逃奔赵稷坚守的邯郸。十一月,赵鞅为绝后患,杀范氏族人范夷皋。第二年七月,齐国田乞、弦施舍,卫国派甯跪率师救范氏,围五鹿。九月,赵鞅围邯郸。围困两个月后,邯郸人投降赵鞅,荀寅逃亡鲜虞,赵稷奔临(今河北临城县西南十里)。十二月,齐国出兵将荀寅接往隆尧县(今河北隆尧县西南尧城镇),赵鞅包围柏人,范氏、中行氏只能狼狈逃亡齐国,至此,晋国这场内战结束。

晚年去世

晋定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90年),赵鞅已经占据了邯郸、柏人。范氏、中行氏的其他封地也都归属于晋国公室。赵鞅表面上是晋国的卿,实质上独揽晋国大权,他的封地与诸侯的封地等同。彻底清除范氏及中行氏在晋国的势力。荀跞想立士皋夷继承范氏、宠臣梁婴父继承中行氏,被赵鞅拒绝。赵鞅乘机将晋国本来的三军六卿格局,裁减为二军四卿。

晋定公三十年(公元前482年),定公与夫差在黄池争夺盟主之位,赵鞅跟从晋定公,不惜动用武力威胁吴国,最终晋定公成为盟主。两年后,卫国内乱,赵鞅拥立卫后庄公为卫侯,是为卫庄公,卫庄公上台后倒向齐国阵营,赵鞅于两年后的公元前478年两次伐卫,驱逐卫庄公,又立公孙般师为卫侯,卫庄公在齐国的帮助下于次年率领亲信杀回卫国,般师流亡,卫国又转而亲齐,赵鞅计划落空。

晋定公三十六年(公元前476年)赵鞅去世,谥号“简”,他临终前告诉赵毋恤,他日赵姓有难,太原市足以依靠。随后赵毋恤即位,是为赵襄子。

为政举措

政治改革

晋顷公十三年(公元前513年),赵简子在晋国铸刑鼎。所谓刑鼎,就是在一个大铁鼎上铸上刑法条文。赵简子所铸的刑鼎成为中原地区最早颁布的成文法典,赵简子也就是中国最早的成文法的发布者之一,在中国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当代学者周建英认为:赵简子以铸刑鼎的方式颁布的这部法典,是为平衡六卿之间的势力和维护晋国社会的稳定。这部法典实际上是卿族政治对公族政治斗争的一次胜利,使得“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等级制度受到严重打击。赵鞅礼贤下士,重用董安于尹铎、傅便、邮无正、史黯、窦等有才能的人。赵鞅虚心纳谏,对于臣下当众揭发他的短处,他也能够忍受。

经济改革

春秋后期,六卿都突破了“百步为亩”的旧制,范氏:宽一步,长一百六十步为亩;中行氏:宽一步,长一百六十步为亩;智氏:宽一步,长一百八十步为亩;韩氏:宽一步,长二百步为亩;魏氏:宽一步,长二百步为亩;赵氏:宽一步,长二百四十步为亩。范氏、中行氏和智氏的亩制不及韩赵魏的亩制大,韩魏的亩制又不及赵的亩制大。赵氏的亩制最大,而赋税却最轻,范氏、中行氏、韩魏“伍税之”,赵氏“公无税焉”。孙武分析了六家改革后,认为赵氏改革是比较成功的,因此“晋国归焉”。

北进战略

赵鞅担当赵姓宗主之位后,努力使其在晋国发展成得到民众拥护并拥有强大政治经济学实力的强族,以便最终夺取晋国的奋斗目标。为此,他审时度势,将拓展赵氏势力的重心放在了晋国的外围。赵鞅将目标最终锁定在太原市,晋阳位于今太原盆地北端,西临汾河,土地肥沃,交通便利,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赵简子将其确立为赵氏新的宗邑后,先后派遣谋臣董安于尹铎公元前往治理,最终将晋阳建设成赵家北方的战略要地,赵氏家族也多次凭借晋阳躲过危难。学者任振河认为:晋阳古城竣工之时,既是晋室公族与六大卿族之间矛盾与斗争明朗化,又是六大卿族间大兼并战争的发端之日。

人物评价

东周史学家孔子评价:赵鞅凭借着控制晋阳而叛乱。晋国将要灭亡了,因为失去了尊卑等级制度的约束。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评价:赵鞅名义上是晋国的卿大夫,实际上是权臣擅政,夺取了晋国的实权。

史学家童书业评价:赵鞅为赵姓铺平了由家入国的政治道路。

相关争议

卒年争议

关于赵鞅的去世时间,传世史籍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记载,《史记》记载赵鞅卒于晋出公十七年,为公元前458年。但《春秋左传》记载赵鞅卒于晋定公三十七年,为公元前475年。史学界对赵鞅卒年有四种看法:清代学者梁玉绳认为越围吴的时候(公元前475年)是赵毋恤元年,因此赵简子是公元前476年去世的;历史学家钱穆认为在《左传》中,越围吴,赵襄子降于丧食的时候在晋定公三十七年(公元前475年)冬十一月,按照晋国历法已经是第二年的正月,则简子死于这一年,而不是前476年;历史学家晁福林认为赵简子之卒在鲁哀公十八年(前477年)九月,到鲁哀公二十年(前475)十月,赵襄子已经服丧二十五个月,越围吴的时候,因为赵简子曾与吴王有“好恶同之”的约定,所以赵襄子又降于丧食,以示对吴王之歉和不忘先父遗命;历史学家侯廷生认为降丧食的是赵简子,《史记•赵世家》中“晋出公十七年,简子卒”应是“晋出公十三年,简子卒”的误写,从而推断得出赵简子卒年为晋出公十三年即公元前462年。

轶事典故

轻税重税

赵简子将派官吏到封地收取税金。官吏询问该收多少,简子回答:“按照国法,不要少也不要多。若是多了,便将多出的部分奉献给国库,若收少了,就当作是利民,而作为官吏,不贪图私利才是正确之道。”薄疑于是对赵简子说:“你的封地将中饱了。”赵简子听了以为薄疑在夸赞自己,高兴,便问:“如何看得出来呢?”薄疑回道:“上面国库空虚匮乏,下头百姓贫困饥饿,然而奸猾的官吏却因此富有了,这不是中饱又是什么呢?”

元日放生

邯郸市的百姓,在正月元旦这一天将他们捕获的斑鸠进献给赵鞅。赵鞅很高兴,重重地奖赏了他们。门客问赵鞅这样做的原因。赵鞅说:“在正月元旦这天将猎物放生,是表示恩德。”门客说:“百姓知道您要将猎物放生,所以争相猎取它们,反而使它们死了很多。如果您想放生,不如禁止百姓捕猎它们。捕猎之后再将其放生,恩德补偿不了犯下的过失。”赵鞅说:“你说的对。”

人物关系

艺术形象

明朝时期冯梦龙所撰写的古典小说东周列国志》中出现了赵鞅的艺术形象,但没有太多戏份,只是在第八十二回晋定公夫差在黄池争夺盟主之位时作为随从一闪而过,仅被提及姓名,没有太多艺术加工,基本上符合史实。

参考资料

..2023-10-09

..2023-10-09

..2023-10-09

..2023-10-09

..2023-10-09

赵简子:拓疆建赵筚路褴褛_邯郸新闻网.邯郸新闻网.2023-10-09

..2023-10-09

..2023-10-09

..2023-10-09

..2023-10-09

..2023-10-09

..2023-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