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洞箫

洞箫

洞箫,简称箫,又称筒箫、通箫,是一种古老的边棱音气鸣乐器,通常由竹子制成,呈长管状,在汉代被称为“笛”。它通过吹气和手指遮住或打开洞孔来产生不同音高的音响效果。洞箫的音域较为广泛,通常包括两个八度以上的音阶,音色恬静、秀雅,但音量小、发音不够敏锐。

洞箫的起源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最早出现的多管竖吹的排箫;另一种是秦汉时的单管竖吹“长笛”,后被称为“箫”或“洞箫”,还有一种变种叫“尺八”。随着时间的推移,洞箫逐渐得到了改进和完善。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洞箫在形状、材质和演奏风格上会有一些差异。

洞箫主要在中国民间流行,相传这种乐器最早起源于羌(古地名,秦汉时指羌族居住的地区,即今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西北中部、甘肃省西南部)。洞箫发音润柔轻细,甘美而幽雅,适于独奏或重奏,它常与古琴合奏或用于传统丝竹乐队中,也有用来独奏的。独奏曲目有《鹧鸪飞》《妆台秋思》《柳摇金》等,琴箫合奏曲有《梅花三弄》《平沙落雁》等。除此之外,洞箫被广泛使用于日本韩国等地的民族音乐中,并逐渐吸引了全球范围内的乐器爱好者。

称谓与说法

箫名称的历史演变导致了“排萧"和”洞箫"的混淆。现今的“箫”指的是单管洞箫,竹制,无底,有侧孔,竖吹,有豁口,自由口风。在唐代之前的“箫”指多管排箫,竹制,有底,每管发一音。从声学上来看,前者属于“开管”共鸣,而后者属于“闭管”共鸣。“洞箫”属于前者,因为管身上下通,也被称为“筒箫”或“通箫”。

汉代曾将排箫称为“洞箫”,导致宋代以后将单管箫误解为无底的排箫。明代时,单管箫简称为“箫”,它是竹制的,无底,垂直吹奏,自由口风,通常有六个指孔。这标志着现代"洞箫"的开始。清代时,单管"洞箫"的名称得到确认,其实际形制早在汉代就已经存在。

汉代

汉代曾称排箫为“洞箫”,造成宋以后将单管箫误解为无底排箫。汉·王褒《洞箫赋》:“幸得谥为洞箫兮,蒙圣主之渥恩。”“吹参差而入道德兮,故永御而可贵。”

魏晋

魏晋时期仍有称排箫为“洞箫”的情况。很多汉魏画像石表明,当时流行排箫,面对洞箫有底或无底有不同说法。宋·陈旸《乐书·雅部》:“古有洞箫,无底”“今按习所以律管通底,造成洞箫。十二律皆清,声与颂埙同律。”《资治通鉴·汉元帝竟宁元年》:“元帝多才艺,善史书,鼓琴瑟,吹洞箫。”元·胡三省音注:“如淳曰:‘萧之无底者也。’社佑曰:前代有洞箫,今无其器。”

唐代

尺八名称见于唐代文献,因其管长为一尺八寸而定名。沈括(1031-1095年)在《梦溪笔谈》的《雅笛与羌笛》篇中云:“后汉(25-220年)马融《长笛赋》里所说的长笛,空心没有底,上面穿五孔,其中一个孔在背上,正象现在的尺八。”陈旸《乐书》(1101年成书)一三〇卷记载:“羌笛为五孔,谓之尺八管,或谓之竖,或谓之中管,尺八其长数也。”

明代

明代,单管箫简称“箫”。竹制无底,竖吹,自由口风,通常有六个指孔,前五背一,与今洞箫相似,亦称“单竹箫”。《明会典·工部三·仪仗二》:“萧,十二管(支),以紫竹为之。长一尺九寸,六孔。间缠以弦线,襄以锡箔。无底,直吹之。”为现今“洞箫”概念的开始。单管“洞箫”之名到清代才确定,它的实际形制早在汉代就已有之。当时不称“洞箫”,而称“笛”。

历史

起源

在汉代的陶俑北魏云岗石雕刻中出现了吹箫的形象。古代的箫多采用竹制,也有玉制和瓷制。据记载,洞箫起源于汉代西羌地区的一种被称为“竖笛”的乐器,因此也被称为“羌笛”,在历史文献中,主要涉及到宫廷祭祀音乐和宴会等场合的使用。然而,在清代以前,洞箫多指排箫,而单管箫当时更常被称为“笛”。

洞箫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乐器“”。汉代古文经学大师郑玄注曰:“杜子春读篴为荡涤之涤,乃今之所吹五孔竹篴”,古代的“篴”与“笛”有密切的联系。在春秋时期的鼓吹乐中,出现了一种名为“横吹”的单管吹奏乐器,有观点认为这就是唐宋以后的“笛”或“横笛”。

还有说法,根据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文物“遣册”记载和两支六孔的横吹单管乐器,可以推断“篴”在古代曾作为横吹或竖吹单管乐器的通称。

明朝时期,朱载主张将“篴”作为单管箫的名称,将“横吹”用于指代现代的笛子。在《律吕精义》中解释道:篴和笛的音义相同,古代使用的是篴,现代制作的是笛。尽管它们都被称为笛,但实际上与横吹不同,因此应该使用古代的篴来进行区分。

除了汉朝以外,唐朝也有对于横吹乐器的记载,包括“大横吹”和“小横吹”的称呼。宋朝陈旸在《乐书》中继承了这一叙述,并补充说:大横吹、小横吹,都是用竹制作的,类似笛子。这表明朱载所提出的观点很难成立。相传在刘彻时期,张骞通西域后将笛子传入长安。从隋朝开始,人们开始区分大横吹和小横吹两种不同的乐器。

现如今的洞箫的祖宗应为西汉武帝时代的律学家改革的“长笛”,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齐备。后来晋朝乐工六和改革的六孔笛与现今的洞箫非常接近。

流传

洞箫不仅在中国的各地区流行,也先后传入到其他国家。高句丽史《乐志》记载,洞箫属于唐朝乐器。在朝鲜王朝李祹时期,从西亚经中原地区传入朝鲜半岛。据史料记载,在4世纪中叶的高句丽壁画中,有吹奏“箫”的画面,据此有一种说法认为,这种乐器在高句丽以前就早已开始制作并使用过。从14世纪开始,箫被改良成洞箫并用于音乐实践,逐渐成为朝鲜族的传统乐器,堪称朝鲜族民俗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之后洞箫一直流传于朝鲜民间,主要是在朝鲜半岛的咸镜道和庆尚道地区广泛流传,深受民众喜爱,洞箫爱好者众多,普及面也很广。

尺八在日本的发展可追溯到宝町时代(1392-1513年)。普化宗在传入日本后迅速传播,在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寺庙,使得尺八逐渐在日本流行起来。然而,尺八真正在佛教中得到应用主要是在江户时代(1600-1867年)。这一时期,普化宗拥有120多个虚无僧寺,成为尺八的鼎盛时期。当时的尺八曲目都带有浓郁的佛教色彩,普化尺八成为虚无僧的专用法器。明治四年(1871年),由于政治原因,政府废除普化宗并解体虚无僧制度,任何人都可以自由演奏的乐器。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尺八逐渐向艺术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尺八演奏艺术的发展孕育了许多著名的演奏家,并在各种艺术形式领域中得到广泛流行。

相关传说

据《列仙传》记载的一个故事:箫史,秦穆公时人,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子妻下焉。日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不死鸟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一旦皆随风凰飞去。后传为:秦穆公有一位爱女弄玉,自幼热爱吹笙。秦穆公为她制作了一枚玉笙,弄玉沉迷其中。十五岁时,弄玉要求婚配一个擅长吹笙的人,当晚便梦见一位仙子与她合奏,次日告诉父亲后,秦穆公派大臣前往华山寻找。大臣找到箫史,他是出色的箫手却不会吹笙,但弄玉希望听他吹箫。箫史吹箫时,祥云飘起,群鸟纷至,令琴穆公惊讶不已。弄玉看中了箫史,秦穆公允许了他俩结婚,还建造楼台供二人演奏。二人昼夜在楼台上奏笙吹箫,十分和谐。直到一天夜晚,弄玉与箫史乘不死鸟和金龙飞走,再也没有回来。有诗写道:弄玉秦家女,箭史仙处重。来时兔月满,去后凤楼空。密笑开怀饮,浮声咽更通。相期红裤包,飞向紫烟中。

构造与种类

构造

洞箫的构造非常精细,通常使用黄竹紫竹或白竹材料制作,一般内径为16毫米,上端使用竹节封口,封口处开半椭圆形的吹孔,用于演奏者吹奏时产生音调。它的总长约为1尺9寸2分(大约57.6厘米),吹口在顶端,管身开有六孔,前五后一,近尾端有出音孔2-4个。从最上端到后孔的长度约为6寸7分半(大约20.15厘米),从最上端到清孔的长度约为4寸5分(大约13.5厘米),清孔到前面第一孔的长度约为3寸8分(大约11.4厘米)。前面第1、第2、第3、第4和第5孔每个相邻孔的距离均为1寸2分(大约3.6厘米)。从第5孔到下端的两个虚孔的距离约为2寸6分半(大约7.95厘米)。洞箫管的上端直径约为5分弱,下端直径约为5分强。

地方特点

福建南音洞箫以竹之根部十节九段(亦称十目九节)制管身,管身上、下端开口,上端削V形吹口,管身开六音孔(前五后一),二出气孔。从管身上端始第三段竹节开背第六孔与第五孔,第四段开第三、四孔,第五段开一、二孔,第七段开出气孔。管身长 57.4cm,管身上端外径3.3cm,内径2.8cm。管身下端外径3.8cm,内径2.9cm。吹口长 0.9cm,阔1cm。吹孔椭圆形,长1.1cm,阔0.9cm,管身上端距背六孔22.1cm,距第五孔26.2cm,距第四孔30.2cm,距第三孔34.4cm,距第二孔37.8cm,距第一孔42.1cm,距出气孔49.8cm。

白族民间吹奏的洞箫,一般用腊苦竹制作,面开六孔,背开一孔,气息通过木塞与竹壁间缝隙入管冲击小槽口凹形边棱而发声。

黎族的洞箫,是用一根长约 90 厘米的无节细竹管制作,吹孔在管首,有一明一暗两孔,音孔有 4个(前3后1)。还有一种大洞箫,一般长约1米上面也有 4 个音孔(前3后 1)在管端加一竹帽,帽上接出一根弯曲的小竹管为吹口。

文山彝族三眼土洞箫为吹口腔体气鸣乐器,体形为平底卵形。体高9至14厘米,体

围7至11厘米。吹口在上,腔体前开 2个音孔,后开 1个音孔。

种类

洞箫又分为琴箫、玉屏箫、排箫、广东洞箫、日本尺八、南音洞箫等等。

琴箫

琴箫,是最常见且流行广泛的洞箫类型。它经常与古筝、古琴等乐器搭配演奏,因此被称为琴箫。琴箫的音域为d1-e3,长度约为80厘米。前面有5个发音孔(现代改革后增至7个),后面有1个发音孔,下端背面有两个至五个不等的出音孔。洞箫采用紫竹制作,吹口利用竹节封口,并在封口处开设半圆形吹孔。常用在民族乐队演奏,琴箫一般担任领奏的角色,如著名的民族管弦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此外,琴箫还有《傍妆台》《梅花三弄》《阳关三叠》等著名独立曲目。

玉屏箫

玉屏箫是一种管体比琴箫更细更短的洞箫,其音量特别细腻。它采用贵州玉屏黄竹制作,因此得名为玉屏箫。玉屏箫注重制作工艺,高级的玉屏箫箫管通常刻有龙、凤、山水或花鸟图案。这种精美的工艺使得许多洞箫爱好者都乐意收藏玉屏箫。玉屏箫演奏的曲目一般与琴箫相似,可以演奏各种经典的洞箫曲目。

排箫

排箫原称“箫”。自汉代、唐朝以来,在石刻、壁画和随葬陶俑中经常可以看到人们吹奏排箫的形象。宋代以后,排箫逐渐在民间失传,只在宫廷雅乐中使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排箫是竹制的,编排了十三个管子,按照长度排列,最长的约为22.5厘米,最短的约为5.1厘米。用三道蔑束结固定排列。现今的排箫一般演奏一些较为轻快的流行音乐。

广东洞箫

广东洞箫与泉州南音洞箫在形体上基本相同,都是竹制的,也有红木制雕花的款式。吹口呈现“U”字型,这样更容易发音,音量也较大。现代又改为八孔洞箫并且推广到海内外的民族乐团中,成为广东音乐和粤剧等演出中主要的伴奏乐器。

日本尺八

尺八是一种唐朝就出现的乐器,常见的材质是竹制,但现在也有木制的尺八。它的长度约为54.5厘米,直径约为2.1厘米,吹口为竹的上端往外削半圆型。据传说,该乐器由吕才制造(见《新唐书吕才传》)。宋代时,尺八也被称为“箫管”、“中管”或“竖笛”。日本奈良正仓院藏有中国唐代的尺八(根据《中国音乐词典》)。

南音洞箫

南音洞箫是南音艺人和爱好者为了区分南音乐器与其他艺术种类所使用的洞箫。它也被称为“南尺八”或“南箫”。在南音中,为了与同类乐器进行区别,常常在乐器名称前加上“南”或“北”字以示区别。由于南音长期以来主要为贵族阶层人士的娱乐所用,对各种乐器的选材都有严格的要求。

近代改良洞箫

近几十年来,洞箫在中国经历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以满足现代人的欣赏需求并丰富乐器的表现力。洞箫演奏家如陈强岑和王大浩进行了尝试和研究,并推出了改良后的洞箫型号,例如加键南音洞箫和低音洞箫。

1981年,陈强岑开始对传统南音洞箫进行改革,他研制出了加键高、中、低系列的南音洞箫,扩展了洞箫的音域,并形成了不同音区的洞箫。这项改革获得了多个科技成果奖项,并推动了南音洞箫在音乐舞台上的发展。

1983年,王大浩研制出了中国首支低音洞箫。通过对管体结构的改进,使低音洞箫能够与管弦乐器组合演奏,并增加了音色的浑厚和饱满。

这些改革和创新使得洞箫能够在现代音乐舞台上演奏独奏、重奏、协奏,甚至与电声乐队和交响乐队合作。洞箫的演奏技巧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如双指颤音、臂颤音和敲音等。

相关争议

尺八是我国古代的重要吹奏乐器,起源于汉魏时期。在唐朝达到兴盛,并广泛应用于宫廷乐舞、乐部和民间俗乐中。尺八还两次东传至日本,并一直沿用了这一称呼,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还得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并延续至今。在中国,尺八自宋元之后逐渐消失,最终退出音乐历史舞台。直到20世纪初,尺八这个词再次在音乐舞台上出现,学术界普遍认为尺八在福建南音的洞箫中得以保存,并被称为南音洞箫或南音尺八。有学者认为南音洞箫在外形、音色、律制和演奏技法等方面更接近于明清时期的洞箫类乐器,与日本的尺八有明显差别。我国唐朝的古尺八,现存日本京都正仓院内,制作材料有竹、玉、石、牙四种,管身长度一般在34-43cm左右。

日本现今的尺八,其前身被称作“普化尺八”,它与中国的洞箫存在很多异同之处。相同之处在于:1、制作材料主要为竹制,长短粗细相当。2、都是六孔竖吹式单管按孔式的吹奏乐器。3、音色都有古色古香之韵味日柔和悦耳,用上下唇控制气息发音。4、音高的变化全靠开闭指孔和气息压力的大小以及风门角度的变化来获得。5、气息流量流速的变化都能造成音高的差别和音色亮与暗,虚与实的变化。

韩国所记载的洞箫在构造上也与中原地区记载的有所不同,主要为清孔的沿用差异:第一、陈旸乐书》记载,箫有清孔。朝鲜宫廷编撰的《乐学轨范》洞箫也使用了陈旸《乐书》中记载的清孔;第二、《高丽史》乐志所记载的洞箫有8孔。朝鲜时期的文献《世宗实录·五礼仪》《图朝五礼仪·序礼》乐器图中出现的洞箫也有8孔,但无后孔。从《乐学轨范》中的洞箫开始乐器后面有了1个孔,所以变了9孔洞箫;第三、通过南音洞箫、6孔箫比较,这三种乐器形制上没有差别,但是它们都有不同的按孔法以及音阶。

演奏

演奏技巧

洞箫吹奏有颤音、叠音、打音、轻吐、震音和强弱控制等技巧。在演奏乐曲时,通过利用洞箫的特殊技巧和功能,产生了一系列特殊效果。这些效果包括声音圆滑柔和、音域宽广浑厚以及音色清丽宏亮。高音时能够呈现出响亮激昂的效果,而低音时则具有幽深动人的特质。

姿势

右手在箫管的下方用无名指、中指、食指分别按第一孔、第二孔、第三孔,拇指托于二、三孔间下方,小指自然放置在箫管尾部上方。左手在箫管上方用无名指、食指分别按第四孔和第五孔,拇指按后面的第六孔,中指自然放置在四、五孔之间,小指自然放置在箫管上。在吹奏之前,身体要放松,直立站立,胸部挺起,肩部平稳。吹奏时,将箫上端的吹孔紧贴下唇中部,舌头自然放松伸平,通过呼气灌入吹孔,发出浑厚、饱满的声音。

气息控制

口风,指吹气的强度和用气的流量。由于洞箫的吹孔较小,正确的口风对产生准确的音高和平衡的音量非常重要。过于靠外的口风会使吹孔变小,产生音量不足和低音偏低的问题;而过于靠里的口风则会使吹孔变大,导致音量过大且难以控制,保持口风与吹孔的位置约七十度角的口风位置最为理想。目前,胸腹式呼吸法比较普遍。这种呼吸方法的要点是,腰要直,胸要挺,肩要平,深吸一口气时要感到腰部周围的肌肉和胸助骨逐渐扩张起来,呼吸时用小腹和横膈膜控制气息,然后将气息均匀地呼出。

演奏形式

洞箫因其较小的音量,在舞台上很少用作独奏乐器。在古代,除了自娱自乐和小型场合表演外,洞箫最常与古琴合奏。此外,在一些编制较小的民俗音乐合奏中也会使用洞箫。洞箫主要与南琶、小三弦、二弦、拍板组合演奏,属南音乐队编制的“上四管”形式,如以洞箫演奏为主时,称其为“洞管”,著名乐曲有《八走马》(后亦称《八骏马》)、《梅花操》《四时景》《百鸟归巢》等,近年来,洞箫也常用于舞台独奏。

音乐特点

发音原理

洞箫的发音是通过口中吹出的气流与吹口的边棱碰撞而产生的。而箫管则是发声的共鸣体,当气流进入箫管内部时形成了一个空气柱。音孔的开闭直接影响到空气柱的长度,而空气柱的长度又会改变管体的振动频率,从而产生不同的音高。

音域

洞箫是一种次中音乐器,音域与笛子相似。常用音域为d1到e3,但如果演奏得当,音域可扩展至d1到g3或更宽。演奏者通过调整吹口、指法和气息控制来实现音域的扩展。

音色

洞箫是一种音色恬静、秀雅的次中音乐器,常与笛子进行比较。洞箫的音色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箫管竹质纤维的密度、管壁的厚度、管体的圆度以及空气柱的气体饱满度等等。制作精良的洞箫具有敏锐的发音、方便控制音色和音量的特点。演奏者通过正确的口形和口腔状态来实现音色的变化和音量的随意控制。

音准

洞箫音准的问题涉及到相对音高和绝对音高两个方面。相对音高的准确性指的是各个音孔之间的音程关系是否精确,而绝对音高的准确性则表示各个音孔所发出的音与相应的绝对音高是否一致,也就是筒音是否准确。吹口的深浅决定着洞箫的绝对音高。当吹口较深时,音高会升高约半个音,这是由于管端校正量变小而导致的。只有在正确的演奏姿势、手指按压位置和正确的吹奏力度下,才能使洞箫的音程关系和绝对音高达到准确的效果。

名曲名家

在民间所称“中国传统音乐十大古典名曲”中,箫曲占有三席。从演奏形式来分,洞箫独奏曲有《鹧鸪飞》《高山流水》《柳摇金》《妆台秋思》等;琴箫合奏的有《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秋塞吟》《平沙落雁》《普庵咒》《关山月》《长门怨》等;箫与二胡的合奏形式主要应用于江南丝竹音乐,代表性曲目有《中花六板》等;在民间器乐弦索十三套组合的代表曲目《十六板》《合欢令》。近年流行的洞箫曲专辑有张维良的《秋江夜泊》《琴箫佛曲》《茶禅一味》《天箫畅吟》、谭宝硕的《箫中禅》等系列。

唐宋时代,横吹的笛流行于全国,出现了李暮、孙楚季、尤承恩、云朝霞等著名的笛演奏家。洞箫演奏家除孙裕德外,尚有陈重、宋景濂等人,年龄偏于老化。比较著名的箫演奏家,老一辈的还有王巽之,晚一辈的有郑振华、谭渭裕、戴树红、杨霞歧、林克仁、张维良等人。

衍生作品

《洞箫赋》

王褒的《洞箫赋》又名《洞箫颂》,是一篇描写洞箫咏物小赋,梁萧统萧统编选的《昭明文选注析》把此赋收录于十五类古赋中的音乐类。《洞箫赋》是中国古代第一篇真正的音乐赋作品,以精巧细致的描写展示了洞箫的制作和声音,对后世音乐描写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次,在结构上独具匠心,运用骚体和排比句式,形成文字和音韵的美感。此外,它也开创了汉赋中咏物赋的先声,在古代文学史上占有独特地位。

《洞箫横吹》

洞箫横吹》于1957年由上海“海燕”厂摄制。编剧张海默,导演鲁韧,主演张子良,摄影姚梅生。是一部具有悲喜交融风格的影片,通过主人公刘杰改制的乐器表达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这个乐器演奏时既欢快(横吹笛子),又忧伤(竖吹箫),展示了主人公在顺境和逆境中复杂的心态。然而,该片不仅仅是对农村工作与干部思想的轻微批评。上映后遭到严厉批判,编剧海默被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直到三年后才得以平反。

传承与发展

中日音乐文化的交流在唐朝是全盛期,无论是官方交流或是民间交往都十分活跃,保存在日本正仓院一千七百余年之久的尺八便是中日友好交往的见证。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山水相连,有着两千多年的文化交往。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用同样的文字、过同样的节日、有几乎同样的礼仪形式。千余年来,两国人民间的友好往来一直延绵不断。自唐至宋,以佛教文化交流为载体,以尺八为媒介的音乐文化的交流,也演绎了两国间长达 700 多年的音乐交流史。尺八是在中日友好交往史上起过重要媒介作用的珍贵乐器,它传递着两国人民音乐文化交流上的许多动人的情感。

随着国际间多元文化交流的深入,在 70 年代,尺八由美国人海山(Kaizan)从日本传至美国。90年代,尺八曾成功地用于美国电影巨片《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曲中。

1984年,由日本松竹映像株式会社导演的电影《寻找尺八渊源——中国笛子》与中国合作拍摄,引起了巨大的影响。这部电影吸引了许多观看者包括演奏家、制作家和音乐史学家,他们纷纷前往泉州市进行交流和探索。1999年秋天,中日韩三国的音乐家、学者和宗教界人士共同参加了在杭州市举行的国际尺八学术研讨会。会议深入探讨了尺八的兴衰原因、尺八与杭州护国仁王禅寺的关系、福建省洞箫与尺八的渊源以及韩国洞箫的历史等学术问题。在研讨会期间,来自日本兴国寺的僧侣和尺八演奏家特地前往杭州护国仁王禅寺的大雄宝殿举行了庄严的拜仪式,同时两国的演奏家还进行了尺八、笛子和箫的演奏交流活动。2000年金秋,日本普化正宗明暗流第四代传人、尺八演奏家本竹仙(东乡平八郎)先生出于对浙派笛艺大师赵松庭先生高超技艺的仰慕,专程前来杭州市向其求教。现如今,杭州已经有多位音乐专业人士学会了吹奏尺八,而杭州佳音乐器厂也根据日本友人提供的数据成功仿制出了现代日本的尺八。

影响与价值

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之一,洞箫通过丰富的传说故事和音乐作品得到传承。洞箫在民俗音乐中发挥着重要角色,因其结构简单、音色优美而受到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它的音色特点与中国哲学追求的境界相协调,体现了纯净、闲雅和静谧的审美特征。洞箫也能表达奔放进取的情感,具备感染力和艺术魅力。洞箫也与传统宗教有着紧密的联系。作为宗教仪式中常用的乐器之一,洞箫在道教和佛教的多种场合中被使用。洞箫在文学艺术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古代洞箫典故为后世的文学作品奠定了基础。从汉代开始,洞箫与排箫的概念有所交叠,如《长笛赋》就是为洞箫而作。在诗词和赋作品中,洞箫常被用来描绘出内敛、低回、缠绵、清远市的意境,成为宋代词和文化的象征风格。此外,洞箫在绘画艺术中也有其存在,许多名画中都描绘了洞箫的形象。洞箫在文学艺术中发挥着独特的魅力和作用。

参考资料

..2023-09-25

..2023-09-21

..2023-09-21

..2023-09-21

..2023-09-21

..2023-09-21

..2023-09-21

..2023-09-21

..2023-09-21

..2023-09-21

..2023-09-21

..2023-09-21

..2023-09-21

..2023-09-25

..2023-09-26

..2023-09-26

..2023-10-01

..2023-10-01

..2023-09-25

..2023-09-21

..2023-09-25

..2023-09-25

..2023-09-25

..2023-09-25

..2023-09-21

..2023-09-21

..2023-09-21

..2023-09-21

..2023-09-21

..2023-09-21

..2023-09-25

..2023-09-21

..2023-09-25

..2023-09-25

..2023-09-25

..2023-09-21

..2023-09-21

..2023-09-21

..2023-09-21

..2023-09-25

..2023-09-21

..2023-09-25

..2023-09-21

..2023-09-26

..2023-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