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巴洛克音乐

巴洛克音乐

巴洛克音乐(baroque 音乐)是在巴洛克时期,大约1600年至1750年间起源于意大利,流行于欧洲的一种西方艺术音乐风格。

巴洛克音乐分为早、中、晚期三个主要阶段,以世界第一个歌剧的诞生为起点,结束于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逝世。巴洛克音乐受文艺复兴时期的影响,带有浓重宗教色彩。它的主要特点是通奏低音、赋格化复调的运用、“单一性姿态”的音乐展现,使用复杂和声,通常表现出强烈节奏感和丰富的音色,表达出浓烈情感。巴洛克音乐极大促进了声乐器乐的发展。确立歌剧作为一种音乐流派的地位,产生大型宗教声乐套曲,从清唱剧到康塔塔、受难曲。扩大器乐表演的规模、范围和复杂性,创造出巴洛克的奏鸣曲协奏曲组曲等器乐音乐体裁。并且该时期产生的许多音乐术语和概念至今仍在使用。

巴洛克时期拥有许多杰出作曲家,如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代表作品有《马太受难曲》《哥德堡变奏曲》等;格奥尔格·亨德尔,代表作品有《弥赛亚》《三套水上音乐》等。同时,他们二人共同创作的《勃兰登堡协奏曲》被认为是巴洛克音乐的巅峰。

命名

巴洛克最早指从17世纪后期到18世纪在欧洲流行的建筑和装饰风格,1765年,来自法语irregular(不规则),据说巴洛克源自葡萄牙语“barroco”,意思为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又译为“畸形的珍珠”),因其起源不确定,可能还与西班牙的“a wart”有关。巴洛克时期是西方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所以该时期产出的音乐作品称为巴洛克音乐。

随着十八世纪末古希腊罗马艺术的复兴,“巴洛克”这个词长期以来被人们认为是贬义词,被嘲笑为形式笨拙、扭曲,装饰奢侈。最初人们多用它来描述美术和建筑领域奇特的新风格,属于批评用语,后来才逐渐被应用到音乐领域。直到19世纪,有人将“巴洛克”作为一个断代史的指称,这淡化了对 “巴洛克”这个词的负面性审视,到20世纪,“巴洛克”最终被Heinrich Wölfflin的艺术史词汇用来指定为音乐的一个历史时期。

历史沿革

按时间线索

巴洛克时期一般被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早期、中期和晚期,它的分法始于曼弗雷德·布科夫策的著作《巴洛克时代的音乐——从克劳迪奥·蒙特威尔地到巴赫》。同时,巴洛克音乐流行时期的一般以歌剧的诞生(1600年)为开端,而它的终结则是以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逝世(1750年)为标志。

早期

早期大约开始于1580—1600年,因为在1600年前后诞生了历史上第一部歌剧,于1630—1650年结束。该时期出现了一群人文主义者、音乐家、诗人和知识分子,组成了Florentine Camerata(佛罗伦萨卡梅拉塔)意大利诗人和音乐家协会,他们在乔瓦尼·德·巴迪伯爵的赞助下聚集在一起讨论和指导艺术,尤其是音乐和戏剧的趋势。他们拒绝了同时代人对复调和器乐的使用,并讨论了诸如独奏之类的古希腊音乐手段,其中包括独唱和基塔拉伴奏。Camerata的主要成员有理论家Vincenzo Galilei(天文学家伽利略·伽利莱的父亲)和作曲家Giulio Caccini。这些想法的早期实现,包括雅各布·佩里(Jacopo Peri,意大利作曲家)创作出歌剧《达芙妮》,产生出新的戏剧演唱风格,与文艺复兴时期传统的复杂复调质感截然不同,这些标志着歌剧的开始,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巴洛克音乐的形成。结合这些作曲的新想法,克劳迪奥·蒙特威尔地(Claudio Monteverdi)开发了两种独立的作曲风格,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prima pratica)和巴洛克(seconda pratica)的新低音连奏技术,推动了从文艺复兴音乐风格向巴洛克时期音乐风格的转变,是当时新流派歌剧最重要的开发者。它还创作了许多宗教音乐作品和牧歌,其中牧歌的产生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世俗音乐发展的顶峰。其主要作品有《奥菲欧》《尤利西斯的归来》《波佩阿的加冕》等

这个时期是文艺复兴风格向巴洛克风格的过渡时期,也是巴洛克音乐风格形成的时期。巴洛克早期音乐风格主要受文艺复兴后期意大利的影响,这个时期的作曲家正处在新旧时代交替时期,他们受到当时的革命和人文主义开放思潮的影响,他们试图打破常规,努力从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体裁和作曲技法上走出来,寻找新的表现手法,力求突破16世纪旧的音乐体裁和表现手段。这个时期,从创作实践到美学理论都有了新的创造。

中期

中期大约开始于1630—1650年,结束于1680—1700年。这段时间是巴洛克音乐的定型期,这个时期的作曲家在创作音乐作品的时候逐渐形成一个共识——采用同一种音乐语言进行创作,以此区别于其他时期的音乐创作。这个时期各种音乐的体裁和形式都得到了极大规范和发展,加上众多著名的伟大的音乐家和作曲家们的共同努力,促使系统化的音乐模式在欧洲迅速流传。新的音乐风格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各地,几个世纪以来统治着欧洲音乐的中世纪调式(教会调式)逐渐被大小调式所取代,到了大约1690年,大小调式成为大多数音乐作品的基础。巴洛克时代中期的另一特征是器乐获得新的重视。随着乐器生产工艺水平的不断提升,作曲家开始有意识的尝试组合不同的乐器,并有了一批早期的器乐音乐体裁,包括最早的奏鸣曲协奏曲,以及巴洛克时期的组曲、赋格曲和托卡塔等。作曲家开始为特定的乐器谱写音乐,其中提琴族乐器广为流行。

晚期

晚期大约开始于1680—1700年,结束于1730—1750年。这是巴洛克音乐文化自身不断完善的时期,同时也是巴洛克音乐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这个时期的音乐家和作曲家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开拓创新并不断完善,创作出了一大批高水平的音乐作品。早期的巴洛克作曲家偏爱主调织体,而晚期的巴洛克作曲家偏爱复调织体。

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过渡时期,让·拉摩(Jean-Philippe Rameau)、多梅尼科·斯卡拉蒂(Domenico Scarlatti)、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格奥尔格·亨德尔(George Frideric Handel)等音乐家集百年来音乐之大成,将巴洛克音乐发展至一个新的高度。比如,拉莫在他39岁发表的理论著作《和声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真正地将“和声”作为一种理论来看待,确立了许多和声的理论基础,至今仍然适用。也就是由《和声学》开始,西方音乐的创作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而以巴赫和亨德尔为典型代表的音乐大师们在不懈的音乐创作中,将欧洲近100多年来的巴洛克音乐发展推向了更高、更为辉煌的音乐艺术巅峰,并预示了一种新的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兴起。

按地域线索

17、18世纪的欧洲处于南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不仅在科学文化方面发生了跨越式的发展,同时,人文思想的传播和新教相对宽松的意识环境促进了西方近代科学的兴起和文学艺术的繁荣,欧洲各国政治和文化上的差异又使各国的音乐文化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巴洛克时期音乐文化的发展则主要集中在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四国

意大利

歌剧起源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而后在罗马威尼斯共和国那不勒斯三个著名的城市得到不同特点的发展,意大利成为歌剧的中心。在意大利,一方面,罗马天主教廷的势力被宗教改革大大削弱,人们从内部开始接受人文主义思想,支持科学和艺术的发展,出现了拥有神职人员背景的音乐家,如安东尼奥·维瓦尔第、马蒂尼等;另一方面,富裕的资产阶级与贪图享乐的贵族阶级共同培养了意大利世俗音乐良好的发展土壤,由此歌剧诞生,并很快成为大众娱乐的主要形式(公众歌剧院产生),取代了宗教音乐的主导地位。同时,这一时期以小提琴为代表的弦乐艺术得到繁荣发展。歌剧作为一种优秀的艺术形式在意大利本土发展的同时,逐渐在别的欧洲国家得到引进和发展,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法国,另外在英国德国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法国

在歌剧传入之前,法国拥有自己的舞台独特表演形式——古典悲剧和芭蕾舞。当时,路易十四的封建制度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在他“朕即国家”信条的影响下,法国宫廷成为巴洛克时期法国文化的绝对中心,音乐理所当然地带上深深的宫廷印记。在意大利歌剧传入法国之后,其与宫廷芭蕾舞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法国歌剧,同时,作为适用于小规模宫廷室内音乐的古钢琴音乐也得到了发展。在这个时期,法国著名音乐家大多服务于宫廷,如让·吕利让·拉摩弗朗索瓦·库普兰等。

英国

和法国一样,英国早期也有属于自己的舞台表演形式,假面剧。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排斥音乐的清教徒执掌君主立宪制政权,不仅停止了宗教仪式中的音乐,而且封闭了所有的歌剧院,英国音乐几乎停滞,直到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英国音乐才得以发展,诞生了歌剧作曲家亨利·亨利·普赛尔(Henry Purcell),创作出悲剧歌剧《狄多与埃涅阿斯》,他是真正使英国歌剧开始具有本民族色彩的作曲家。而在普赛尔去世后,英国音乐再度沉默,直到格奥尔格·亨德尔的到来才为它带来一丝生机。

德国

在德国,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引起了新教与天主教之间长达30年的宗教战争(1618—1648),使得诸侯割据加剧,人口剧减,生产力急剧倒退,如此贫瘠的政治经济学土壤无力承担德国式歌剧的诞生,只能听任意大利式和法国式的歌剧充斥着德国宫廷与歌剧院,直至18世纪沃尔夫冈·莫扎特创立德语歌剧。虽然世俗化歌剧未有发展,但马丁·路德新教的会众同唱形式(众赞歌)给巴洛克时期合唱音乐的发展铺就了道路,清唱剧和康塔塔这两种合唱形式得到发展,出现了格奥尔格·亨德尔的清唱剧和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康塔塔;同时,与宗教音乐密切相关的管风琴音乐在德国得到了蓬勃发展,得益于新教宽松的音乐政策和音乐普及教育,新教地区成为德国音乐发展的沃土,德国音乐后来者居上。

现状

虽然巴洛克时期在250多年前就结束了,但随处都能听到那个时代的痕迹。一些最有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作品仍定期在音乐厅演出,如著名的柏林爱乐乐团乐团在2020年6月27日的柏林爱乐云系列音乐会中,几位柏林爱乐乐团的演奏员作为独奏家演奏了许多巴洛克音乐经典曲目。今天仍在使用的许多音乐流派,如清唱剧协奏曲歌剧,都起源于这一时期,它的影响甚至可以在艺术音乐领域之外听到:爵士乐中独奏和团体之间的自由运动有时被比作巴洛克音乐,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安东尼奥·维瓦尔第的片段经常出现在重金属吉他手的独奏中。

艺术特点

巴洛克音乐早期与崇尚古代文化的文艺复兴时期相接,后期同有着华丽风格的古典主义与强调情感的浪漫主义时期相连,这既是一个宗教仍在起作用的时代,也是一个理性主义逐渐形成的时代,因此巴洛克时期在西洋音乐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该时期音乐家们注重在音乐作品中运用各种装饰技巧,如颤音、装饰音、装饰音阶等,使音乐更加华丽而精致。此外,巴洛克音乐的结构通常也非常复杂,包含着多个声部的交错和对位法的应用,给人以深度和层次感。在声乐方面,巴洛克音乐带有很浓的宗教色彩,因为当时的宗教音乐在西方音乐的发展占很大的分量。“巴洛克”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艺术精神和手法上与盛期的文艺复兴时期有着明显的区别。

对比

“对比”是巴洛克音乐最显著的特点,也是巴洛克作品戏剧中的重要成分,不同乐器和音色之间的差异在许多巴洛克作品中都起着重要作用。这一特点表现在多个方面,如音调高低的对比、速度快慢的对比(段落快慢、声部间快慢的对比)、力度强弱的对比、音色的对比、独奏全奏的对比、独唱合唱的对比等。在一个乐章之内保持一种基本情绪,两个不同的乐章有情绪之间的对比。音乐的力度不追求渐强和渐弱的细微变化,而是采用较为清晰的“阶梯式力度”。

情感论

讨论到对比性的同时很多学者也会联系到这些差异和戏剧性引起的乐曲转变,尽管在巴洛克音乐作品中,不同乐章之间存在差异很重要,但拥有一个连续的情绪和韵律脉动仍然占主导地位,它们旨在引起一个独特的情感反应,这种说法通常被称为“情感学说”(又称“情感论”)。“情感学说”是巴洛克时期占主导地位的音乐思想,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或服务于宗教,或用于娱乐和欣赏,而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更加注重如何用音乐唤醒人们的情感,它是艺术平民化的开端。音乐艺术比其他艺术形式更能让人们产生情感认同,利用此特点巴洛克音乐家们通过复杂的旋律线和和声编织,以及运用动态的变化和音色的巧妙搭配,将情感融入音乐之中,从喜悦和欢快到哀愁和沉思,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冲击。同时,巴洛克音乐也经常与剧院和舞台艺术相结合,形成了壮观的歌剧宗教音乐作品,通过音乐的力量引起观众的共鸣。

通奏低音

通奏低音”也叫数字低音,它是一种记谱法的改变,使得传统音乐表现方式发生了变化。通奏低音是巴洛克音乐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基本上由旋律加和声伴奏构成。它强调高低两端的声部旋律线条,即低音部和高音部这两个基本的旋律线条。通奏低音就是音乐织体中的“低音层”连续提供和声性的伴奏,它的具体形态往往是作曲家在乐谱的低音声部写上明确的音,并说明其上方和声的数字(如数字6表示该音上方应有它的六度音和三度音),演奏者根据这种提示奏出低音与和声,而该和弦各音的排列以及织体则由演奏者自行选择。担任这一“低音层”的乐器通常是古钢琴管风琴鲁特琴,另外,大提琴巴松或低音维奥尔琴也常常加入其中。在巴洛克时代,由通奏低音促成的主调思维构建在一个“主线条”加上伴奏声部 的组合,突出的是“主奏”为音乐导向的艺术表现。

赋格化复调

赋格化复调的运用是巴洛克音乐形态的第三个重要特征之一。主调性织体是巴洛克音乐的主体,但音乐中的复调处理依然是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其中赋格化复调成为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复调织体形态。巴洛克赋格化复调受到文艺复兴音乐中模仿复调的深刻影响,但是巴洛克的赋格化复调建立在一个主题的基础上,用持续的模仿技巧和讲究的声部布局来展示一种乐思的有序演进及其艺术意味,形成更为简洁和“一体化”的音乐效果,这种新颖的复调处理所产生的音乐旋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单一性姿态”的展示。

调性和声

调性的建立阶段出现在巴洛克时期。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让复调音乐达到了巅峰,他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每首作品都由一首前奏曲与一首赋格相结合,用遍了二十四个大小调,有力证明十二平均律的优越性,被称为“旧约圣经”,钢琴诗人肖邦曾说:“《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是音乐的全部和终结。”而平均律钢琴的出现有力推动了大小调体系的功能和声,标志大小调体系的最终成熟。

在整个巴洛克时期的作品中处处可以看到以“V-I”为标志性的调性和声,此时作曲家的调性思维较简单,对调性概念主要以和弦建立在一个对调中心的趋向性上。并且自中世纪以来,教会调式一直主要通过音符的排列方式来确定曲调的性格,这也是一种横向思考的表达方式。在巴洛克音乐早期,以三和弦为基础的调性写作开始出现,各种大调和小调的和声特色展现了乐曲的个性。同时,巴洛克时期的乐器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尤其是提琴家族的乐器,可以发出足以和管乐器抗衡的洪沛音色,因此,这个时期音乐创作强调的是数量和旋律上的对比。

艺术流派/类别

声乐体裁

巴洛克时期出现的声乐体裁有:弥撒、经文歌众赞歌歌剧清唱剧、康塔塔、受难曲以及各种独唱、合唱曲。其中,以歌剧、清唱剧和康塔塔最为出名。

歌剧

一种以演唱为主,伴奏乐器并在舞台上演出的戏剧,歌剧正是在巴洛克时代诞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歌剧通常在朗诵的、类似演讲的歌曲和咏叹调之间交替,这些歌曲是角色在动作中的特定点表达感受的歌曲,合唱和舞蹈也经常包括在内。音乐和戏剧的结合可以追溯到古代,包括古希腊悲剧、中世纪的仪式剧、宗教神秘剧、奇迹剧,文艺复兴的牧歌套曲、田园剧、幕间剧等形式。早期的音乐剧,通称为幕间剧(intermedi,意为“在中间”),幕间剧的内容通常是有关爱情或是基于经典神话的。它包括宣叙调、歌曲和芭蕾舞,是一种由音乐伴奏的经过训练的舞蹈形式,在当时舞台上演出。1607年,意大利巴洛克作曲家克劳迪奥·蒙特威尔地(Claudio Monteverdi)根据希腊传说俄耳甫斯(Orpheus)创作的《ORPHEUS/L’ORFEO》是现存最早的歌剧,至今仍定期演出。

清唱剧

清唱剧( oratorio)在1600年前后诞生于罗马,几乎是和歌剧同时诞生的。一部扩展的音乐剧,其文本基于宗教主题,与歌剧不同之处在于清唱剧没有复杂的舞台装置和戏剧动作表演。加入角色间的戏剧性对白的对话体宗教剧是清唱剧的前身,因而清唱剧是反宗教改革时期天主教教会音乐的特殊产物。17世纪末、18世纪初,清唱剧从罗马流传到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其他意大利城市,乃至德国英国的很多地方-它开始产生了世俗化的倾向,甚至可以在公众剧院上演。巴洛克晚期,这一体裁在格奥尔格·亨德尔的创作中达到了新的高峰。

康塔塔

康塔塔的意大利语是“cantata”,意为“歌唱”,泛指声乐作品,与乐器演奏的形式“sonata”相对,其歌词大都与爱情有关。康塔塔脱胎于17世纪初意大利的单声部分节歌,产生于罗马,从17世纪中叶开始,康塔塔有了明确的结构形式,即由两三对相互交替的宣叙调和咏叹调构成,均为独唱加通奏低音伴奏。到17世纪下半叶,康塔塔逐渐扩大,有时加有序曲,或在声乐部分加上炫耀技巧的乐句等,因此其创作要求精细、讲究。此后,康塔塔又加入合唱,有的采用宗教性的内容,这就有了世俗康塔塔和宗教康塔塔之分,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创作更是将这个时期的康塔塔发展到了极致,他的康塔塔作品堪称康塔塔发展史上一个无法逾越的高峰,巴赫创作的康塔塔有200多首被保留下来,这些康塔塔是音乐史上最宝贵的资料,在这些作品中,将近十分之九为教堂康塔塔,十分之一为世俗康塔塔。康塔塔与清唱剧一样没有舞台装置和戏剧动作表演,有所不同的是康塔塔重视宣叙调和咏叹调,规模要小于清唱剧,通常由一系列的宣叙调、咏叹调、咏叙调、二重唱与合唱组成。

器乐体裁

巴洛克时期出现得器乐体裁有:托卡塔、前奏曲、幻想曲、赋格曲、变奏曲、组曲小奏鸣曲大协奏曲。其中,以托卡塔,赋格曲和协奏曲最为发达。

托卡塔(toccata)

托卡塔的名称来源于意大利语“toccare”,含有触摸之意,是一种较为自由的键盘音乐体裁, 具有一定的对位和音阶排列规则。在音乐中特指键盘乐器管风琴钢琴)演奏时的一种触键技巧,其特点是速度很快而且连续不断,后来人们就把运用这种触键技术且带有即兴演奏特征的乐曲称为“托卡塔”。十六至十八世纪流行于意大利,十八世纪在德国有进一步发展,自由奔放的特点更为突出。托卡塔快速而节奏清晰,技巧性很高,有很多脚键的运用。《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青年时的作品,比较典型。

赋格曲(fugue)

一种结构严谨、节奏规范的复调音乐体裁,建立在模仿对位手法的基础上,由16 ~ 17世纪的经文歌和器乐里切尔卡中演变而来,赋格曲作为一种独立的曲式,直到18世纪在J.S.巴赫的音乐创作中才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巴赫曾著有《赋格的艺术》一书。赋格曲体现了音乐中理性的一面,音乐的和谐性取决于和声的正确性,在赋格曲中,我们可以听到对和声,调式转换的各种尝试。

协奏曲(concerto)

巴洛克时期重要的音乐体裁,通常由三个乐章组成,即一个缓慢的乐章和两个较快的乐章组成,共有有三种类型。安东尼奥·维瓦尔第的协奏曲《四季》非常著名。

(1)大协奏曲是器乐协奏曲的最早的一种编排形式,乐队由两部分组成,由两把小提琴和通奏低音声部组成的“主奏部”与整个弦乐队加通奏低音为基础,有时加上木管乐器,被称为“合奏部”或“协奏部”的乐队之间互相补充或抗衡。

(2)乐队协奏曲是协奏曲发展中后期出现的一种编曲形式,它是没有独奏声部、整个乐队以复调形式演奏协奏曲。

(3)独奏协奏曲是协奏曲发展到最后的一种形式,也是影响最深远的一种音乐体裁。它是一件独奏乐器和管弦乐队的协奏,独奏器乐部分具有更多的炫技成分,更具有表现力和个性张力,协奏乐队部分主要服务于织体与气氛营造。

代表人物

巴洛克音乐“三巨头”是指意大利作曲家安东尼奥·维瓦尔第德国作曲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英国作曲家格奥尔格·亨德尔,他们都是巴洛克时期的杰出代表,对西方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出生于德国图林根州艾森纳赫,巴洛克时代的作曲家,北德音乐家中最著名的成员之一,也是杰出的大键琴演奏家、管风琴家和管风琴制造专家。他以大提琴组曲以及D小调管风琴托卡塔和赋格而闻名,代表作品有巴赫第二勃兰登堡协奏曲:F大调BWV1047总谱《马太受难曲》和《哥德堡变奏曲》等,被后世尊称为“西方音乐之父 ”。

他萃集意大利法国德国传统音乐中的精华,曲尽其妙,珠联璧合,对后来近三百年整个德国音乐文化乃至世界音乐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将西欧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融为一体的开山大师。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复调艺术是对几百年来中世纪复调音乐的一次伟大总结,特别是他的赋格艺术代表了巴洛克时期的复调音乐的最高成就。研究巴赫的权威——著名管风琴家施魏策尔认为:巴赫的音乐是一种像宇宙本身一样不可思议的本体现象。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George Frideric Handel, 1685-1759)是一位德裔英国作曲家,曾创作过许多著名作品,如歌剧奏鸣曲清唱剧、咏叹调、大协奏曲和管风琴协奏曲,他帮助歌剧走向辉煌,并带来了一种新的英国教堂音乐风格。亨德尔因创作英国清唱剧而受到赞誉,其中最著名的是《弥赛亚》,他还擅长歌剧,并经常演奏意大利风格的康塔塔,他的音乐风格充满了戏剧性和热情。

亨德尔在近60年的音乐生涯中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音乐遗产,数量大、品种多,甚至在德 、英 、意三国乃至全欧洲都获得了巨大的声誉:他的作品熔德国严谨的对位法、意大利的独唱艺术和英国的合唱传统于一炉,成为世界音乐史上的瑰宝。格奥尔格·亨德尔的他的清唱剧《弥赛亚》是部伟大的作品,哈利路亚大合唱就出于此清唱剧中,他与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共同创作的《勃兰登堡协奏曲》一起被认为是巴洛克音乐的巅峰。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

维瓦尔第(Antonio Vivaldi, 1678-1741)也是巴洛克时代的先驱作曲家之一,威尼斯共和国乐派先驱者之一,被后世赋予“古协奏曲之父”的美誉,其生年在欧洲具有极大影响力,他是管弦乐、小提琴技术和程序音乐开创性发展的幕后代言人。

他一生中创作了 500 多首协奏曲、46首小交响曲和73首奏鸣曲,他的作品涵盖了交响乐、协奏曲、室内乐歌剧等多个领域,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四季》和《奥菲欧与尤里狄刻》。他以精通小提琴而闻名,他的音乐作品反映了他的器乐精湛技艺,其中最著名的是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安东尼奥·维瓦尔第的音乐风格充满了激情和浪漫主义色彩,对后来的音乐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代表作品

《勃兰登堡协奏曲》

《勃兰登堡协奏曲》(Brandenburg Concertos)由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创作于1711到1720年间的作品,并于1721年献给勃兰登堡侯爵和普鲁士国王弗雷德里克一世的弟弟克里斯蒂安·路德维希。这组协奏曲一共有6首乐曲,其中第1、2、4、5首属于大协奏曲,第3、6首属于乐队协奏曲,它们被认为是各种独奏家团体和小型管弦乐队之间平衡的杰作之作。这六首协奏曲的风格迥异,不仅乐器组合此不同,而且协奏方式也各异。比如第一首协奏曲用一把小提琴、三把双簧管、一个巴松管和两个圆号进行演奏。而第二协奏曲则是高小号、竖笛(或长笛)、双簧管和小提琴的独奏

《弥赛亚》

《弥赛亚》(Messiah)是格奥尔格·亨德尔创作的清唱剧,于1742年在都柏林(Dublin)进行首演,它是由合唱团、独奏家和管弦乐队组成的大型半戏剧作品,是迄今为止所有清唱剧中表演最频繁的。《弥赛亚》中出现大量经文,它们取自《圣经》《审判日》和《启示录羊皮书》。它的咏叹调丰富且独创,旋律常运用拖腔以加强情感的抒发;合唱简朴深厚,复调与主调织体交替出现,和声坚实有力。

《四季》

四季》(Le quattro stagioni)是安东尼奥·维瓦尔第于1720年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在1725年于阿姆斯特丹出版。《四季》是维瓦尔第最著名的作品,其中包括四首乐曲,每一首都通过小提琴为四个季节进行了音乐表达,并且在每首协奏曲前都加了一首解释音乐的十四行诗,这是最早具有叙事元素的音乐。《四季》属于标题音乐,所以从形式上看较其他协奏曲显得自由而且不平衡,但这样反而更能表现巴洛克音乐的特色及魅力。维瓦尔第将每首协奏曲分为三个乐章,快-慢-快,同样,每首相连的十四行诗也被分为三个部分。

价值影响

艺术价值

巴洛克音乐是音乐史上从传统音乐到近代音乐的过渡时期,蕴含了多种音乐风格,有着多重变化。巴洛克时期音乐创作具有丰富多样的体裁和形式,大量新的音乐体裁、器乐体现形式不断涌现,在音乐创作形态上的创造性,体现出巴洛克音乐创作所具备的艺术价值。音乐由原来完全受教会保护和支配的状态逐渐变成既受教会保护,又受君主和贵族保护的状态。巴洛克时期的科学技术和意识领域的发展为十二平均律、拉莫的调性体系等奠定了基础。同时,巴洛克音乐创作在形态特征上的艺术价值还体现在清唱剧等音乐创作体裁的出现和乐队协奏曲这一体裁的出现,乐队协奏曲代表作是朱塞佩·托雷利的六首乐队协奏曲,这六首乐队协奏曲全部采用了“快一慢一决”的结构形式。欧洲音乐从此开始从复调音乐向主调音乐发展,构建出了较为系统的调性音乐体系。其次,在这一时期,更重视音乐情感和思想的表达,在风格、语言、结构、形式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音乐的概念越发清晰,音乐逐渐走向了大众。

美学影响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创作不仅注重文艺价值,同时也强调美学价值的体现。基于该时期的人性解放思想不断发展,音乐家开始将人文性内容融入音乐创作中,形成了简洁的伴奏织体、流畅的旋律声部以及抒情式演唱风格等鲜明音乐元素,这些元素能够给广大听众带来独特的音乐听觉享受,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层次听众的需求,展现出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巴洛克音乐创作思想特征的美学价值则要站在历史发展的视角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巴洛克音乐创作思想特征是在继承和发展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但巴洛克音乐创作中理性主义的思想情感的表达已占了一定的比例,就如巴洛克后期情感论音乐美学思想的代表马泰松所说:“如果音乐家想打动别人,他必须懂得纯粹用音响及其组合,不借助文字而表达出一些心底的意向,表达得让听众听起来,宛如那是一篇真正的演说,能够完全理解和领悟其意欲、意念、意思以及每段、每句的语势。”这就说明,巴洛克音乐创作中理性主义已贯穿始终,在理性主义的影响下,音乐创作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更为贴切、确切。

传承与保护

巴洛克乐团

Music of the Baroque乐团

Music of the Baroque是芝加哥的巴洛克音乐专业合唱团和管弦乐队,致力于十八世纪作品表演,是顶级古典团体之一,因其演奏过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格奥尔格·亨德尔沃尔夫冈·莫扎特弗朗茨·海顿的主要合唱和管弦乐作品而受到特别赞誉。《芝加哥太阳报》评论道:“芝加哥抒情歌剧院和芝加哥交响乐团可能是当地古典音乐界的大人物,但就纯粹的表演质量而言......巴洛克音乐与他们处于同一个平流层。”

Music of the baroque定期在芝加哥市中心千禧公园的哈里斯剧院、斯科基的北岸表演艺术中心、郊区教堂以及奥斯汀的Kehrein艺术中心等社区场所演出。他们有着多元化、公平和包容性计划项目“MOB IN THE COMMUNITY(社区中的暴民),雇用来自乐团具有代表性的年轻专业人士,以及与音乐学院优异的学生开展年度合作,会在奥斯汀的Kehrein艺术中心等场所提供免费的邻里音乐会。Music of the Baroque还通过“强声”计划,对巴洛克音乐开展艺术教育,以支持和加强芝加哥公立高中的音乐教育。在巴洛克YouTube频道提供一系列视频,介绍Music of the baroque的舞台和社区工作,该频道包括“本月音乐会”,观众可每月免费在线欣赏一场巴洛克音乐会。并且全国各地的听众也可以通过98.7WFMT电台的广播和录音欣赏巴洛克音乐的作品。Music of the Baroque旨在传承巴洛克音乐,扩大其知名度与影响力。

上海恰空乐团

上海恰空乐团是国内首个以巴洛克古乐器与复古演奏方式建立的本真古乐团,承袭西方在1960年代兴起的“古乐运动”的精神,由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欧美专门研习西方古乐表演的音乐家组成。乐团聚焦西方音乐史上的巴洛克时期,致力于以最接近本源又不失灵活的方式呈现西方早期音乐的原貌——乐团使用古代乐器或者复制乐器,遵循传统的演奏法,再现从蒙特威尔第到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之间灿烂的音乐文化,并赋予其新生命。自创立以来,恰空乐团在中国举行过多场重要演出,包括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大卫·斯特恩在上交巴洛克音乐节的合作等。在2019年,恰空乐团推出第一张专辑《蒙特威尔第在上海》。

拜罗伊特巴洛克歌剧节

拜罗伊特巴洛克歌剧节(Bayreuth Baroque 歌剧 Festival)是男高音歌唱家马克斯·伊曼纽尔·森契奇(Max Emanuel Cenčić)于2020年创办,位于玛格拉维亚歌剧院。玛格拉维亚歌剧院是巴洛克式剧院,可容纳约500人,它的历史可追溯到18世纪,因为保留了原始形式和建筑材料,在201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拜罗伊特巴洛克歌剧节为观众和艺术家提供一流的巴洛克艺术体验,让他们沉浸在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和文化中,展现巴洛克歌剧的瑰宝,并且表演将通过电视、广播等各种平台在全球范围内播出。

凡尔赛巴洛克音乐中心

凡尔赛巴洛克音乐中心(CMBV)由Vincent Berthier de Lioncourt和Philippe Beaussant于1987年建立,旨在复兴法国巴洛克音乐,使其宏伟、真实的形式和风格重新展现在观众眼前。CMBV汇集17世纪到18世纪的法国音乐遗产,并涉及研究、出版、指导和舞台表演等方面。从该年10月开始,Mardis Musicaux音乐会在皇家礼拜堂举行,演奏声乐器乐室内乐。1989年,成立了法国巴洛克音乐研讨会和圣歌合唱学校,讲授法国传统音乐、乐理,通过讲座、出版、联合项目等形式传播知识,为大学生提供科学指导。1992年,CMBV建立了一个图书馆用于保存研究与满足教学要求,并出版记录有关巴洛克音乐作曲家的书籍。凡尔赛巴洛克音乐中心一直致力于巴洛克音乐的传承与保护,创作新的歌剧作品并将巴洛克音乐带到世界各地,比如在巴黎歌剧院上演《Hypermnestre》,在匈牙利表演《印度加兰特斯》,在法国德斯图斯表演《伊塞》等。同时与IReMus、巴黎四世和罗亚蒙基金会共同组织了一次题为“巴洛克时代法国音乐的忏悔”的会议,为科学家提供了研究17、18世纪法国音乐的参考。

相关研究

巴洛克音乐与α脑电波

山西医科大学“探讨α脑电波音乐对中学生记忆的改善作用”的实验中发现,巴洛克音乐可以同时改善中学生的图像型和声像型长时记忆。由于巴洛克音乐每分钟60~70拍的节奏与人类的脉搏和呼吸频率大致相同,可以促进人类脑内Morphine的分泌,诱发和增强大脑中的α波,使大脑进入活跃状态。并且在许多其他研究中表明在这种状态下,大脑检索新的信息并将它存储进恰当的记忆库的能力大大提升。

著名的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乔治·罗扎诺夫(Georgi Lozanov)创造的暗示学习法中采用的就是巴洛克音乐。

巴洛克音乐与医学

航天中心医院在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进行了有关巴洛克音乐疗法对脑卒中认知障碍的临床效果的实验。以认知专科门诊就诊及神经内科病房住院的7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认知障碍康复疗法联合巴洛克音乐疗法可以提升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减轻其抑郁情绪。

中山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探讨巴洛克音乐对焦虑患者围术期焦虑情绪及应激反应的影响”的实验中,以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40例患者为对象进行对照实验,结果表明聆听巴洛克音乐可以减轻患者围术期焦虑情绪,其通过减少去甲盐酸肾上腺素的分泌来减少应激使患者情绪放松,血流动力学稳定。

参考资料

What Is Baroque Music? 7 Examples and History.Music Industry How To.2023-09-23

..2023-10-24

Baroque music.last.fm.2023-09-23

baroque (adj.).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2023-10-24

巴洛克音乐.HiSoUR.2023-09-23

Camerata.Britannica.2023-10-25

Jacopo Peri.Britannica.2023-10-25

Claudio Monteverdi.Britannica.2023-10-25

Jean-Philippe Rameau.Britannica.2023-10-25

柏林爱乐云系列:巴洛克协奏曲.柏林爱乐官网数字音乐厅.2023-09-25

What is Baroque Music?.music of the baroque.2023-09-25

What is Baroque Music?.baroque.2023-09-27

Characteristics of Baroque Music.musicianwave.2023-09-26

The Baroque Music Period: An Overview.Hello Music Theory.2023-09-24

约翰· 塞巴斯蒂安· 巴赫.中国教育网.2023-09-27

The Art of the Fugue BWV 1080.豆瓣读书.2023-09-27

The Story Behind Vivaldi's Four Seasons.connollymusic.2023-09-27

巴洛克音乐三巨头是谁?有什么代表作品?.趣历史网.2023-09-26

Johann Sebastian Bach.Britannica.2023-10-25

“研究巴赫,你将在那里找到一切!”| J.S.巴赫逝世270周年.界面新闻.2023-09-26

Top 10 Baroque Period Composers.liveabout.2023-09-26

Major Baroque Composers.baroque.2023-09-26

Just a moment....masterclass.2023-09-24

勃兰登堡协奏曲.Britannica.2023-10-25

弥赛亚.Britannica.2023-10-25

四季.Britannica.2023-10-25

About Music of the Baroque.music of the baroque.2023-10-25

聆听巴洛克之声,国内首个“古乐乐团”上海恰空乐团迎来五周年纪念.澎湃新闻.2023-10-25

A feast of delights at Bayreuth Baroque Opera Festival 2023.Bachtrack.2023-10-25

拜罗伊特巴洛克歌剧节开始了!.Bayreuth Baroque Opera Festival.2023-10-25

今年的拜罗伊特巴洛克音乐节致力于罗马歌剧.Papageno.2023-10-25

CMBV的历史.Centre de musique baroque de Versailles (CMBV).2023-10-25

..2023-10-25

The Mozart Effect How Music Makes You Smarter.howtolearn.2023-09-23

..2023-10-25

..2023-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