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干战争
巴尔干战争(The Balkan Wars)是指于1912至1913年间在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发生的两次战争。
19世纪末东方危机后,奥斯曼帝国愈发衰弱,经济上甚至破产,欧洲各主要国家插手中东问题。同时巴尔干地区的民族矛盾由来已久。《柏林条约》不仅没有解决巴尔干地区的民族问题,反而为该地区新的领土争端和民族冲突埋下了隐患。1912年10月,发生于(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黑山)和之间。黑山首先向奥斯曼帝国宣战,随后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参战,奥斯曼帝国全面败退。11月初,请求欧洲列强调停,并于12月3日与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黑山三国签订休战协定。1912年12月16日奥斯曼帝国与在伦敦开始议和谈判。1913年1月23日,奥斯曼帝国国内发生政变,和谈破裂。2月3日,战事再起。4月22日,奥斯曼帝国军队投降,再次求和。5月30日,与巴尔干同盟签订《伦敦条约》,结束
发生于1913年6月29日至8月10日,是保加利亚与塞尔维亚、希腊、罗马尼亚、黑山、奥斯曼帝国联军之间的冲突,也是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原有盟国之间矛盾激化的结果。保加利亚军队于1913年6月29日夜间,对塞尔维亚军队与希腊军队采取了军事行动,塞尔维亚进行反击,战斗持续到7月6日,保加利亚军队被迫撤退。7月10日,罗马尼亚对保加利亚开战。7月21日,对保加利亚军开战,并占领了。保加利亚于最终7月29日投降。8月10日,保加利亚在签订了《布加勒斯特和约》,至此结束。
学者金重远认为,两次巴尔干战争使半岛的形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塞尔维亚通过战争显示了自己的实力,因而也成为奥匈的眼中钉,双方之间的矛盾日趋激化。同时保加利亚也将塞尔维亚锁定为复仇的对象。奥匈力图通过削弱,甚至摧毁塞尔维亚的途径来扩展自身在巴尔干的势力范围,自然遭到俄罗斯的坚决反对,随后又引发协约国和同盟国在此的冲突,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战争背景
政治背景
帝国衰弱
17世纪60和70年代奥斯曼帝国屡次侵入波多里亚和乌克兰,迫使波兰在1676年向奥斯曼帝国割让波多利亚和乌克兰,但仅仅两年后,乌克兰就被俄国占有。1683年,奥斯曼向奥地利发动进攻,一度推进到维也纳城下,奥地利的波兰援军到达,奥斯曼帝国大败于维也纳城下,只有一小部分军队得以逃回。奥地利军队乘胜追击,攻取了格兰和布达佩斯,并夺取了匈牙利地区。1687年斯洛文尼亚地区、巴纳特和贝尔格莱德失陷,奥地利军队进入塞尔维亚地区,尼什和维丁又相继失陷。虽然后来一度收复尼什和贝尔格莱德,但1697年奥斯曼军队败于奥地利军队。此后,匈牙利地区和贝尔格莱德脱离了奥斯曼帝国。
1698年10月,在英国驻奥斯曼大使的调停下,奥斯曼帝国同神圣同盟国奥地利、威尼斯、波兰、俄罗斯以及荷兰的代表在卡洛维茨谈判,并于次年1月签订了卡洛维茨条约。奥地利得到了匈牙利、特兰西瓦尼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的大部分,巴纳特则归还给了奥斯曼帝国。波兰获得卡美涅茨和波多利亚两省。威尼斯获得了达尔马提亚的一部分和伯罗奔尼撒半岛,奥斯曼帝国保留了雅典地区。奥斯曼帝国和俄国只签订了两年的停战协定。1700年双方又在伊斯坦布尔市签订了伊斯坦布尔和约,俄罗斯得到了亚速夫及其附近的地区。卡尔洛维茨条约是欧洲国家对奥斯曼帝国的第一次瓜分,欧洲各主要国家开始插手中东问题。
东方危机
1875年6月,波黑农民起义,仅一年后,保加利亚举行反奥斯曼帝国起义。1876年6月,塞尔维亚和黑山缔结反土战时同盟。次年1月,俄罗斯答应划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给奥匈帝国,以换取俄土战争时奥匈帝国的中立。4月24日,俄国向奥斯曼帝国发动了最后一次大规模战争,塞尔维亚和黑山趁机在半岛的西部再次发动起义。1878年初,俄国军队越过巴尔干山脉,攻占埃迪尔内(今土耳其境内埃迪尔内),奥斯曼帝国请求停火。3月3日,两国在距君士坦丁堡战役12千米处的小镇圣斯特凡诺签订《俄土和平条约》,史称《圣斯特凡诺条约》。在条约中,奥斯曼帝国第一次做出重大让步,承认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黑山完全独立,并同意按俄罗斯方案成立一个“大保加利亚”。6月1日至7月1日,英、法、奥匈帝国、德、意、俄在柏林举行会议,通过了《1728年柏林条约》,该条约推翻了《圣斯特凡诺条约》,并对巴尔干重新进行了“瓜分”,奥地利的势力大增。《柏林条约》不仅没有解决巴尔干地区的民族问题,反而为该地区新的领土争端和民族冲突埋下了隐患。
经济背景
17世纪,国际贸易逐渐从地中海转向大西洋。随着奥斯曼帝国封建割据现象的加剧,各封建贵族疏远中央,不再履行原本军事采邑制的出兵义务,不断的战争开始让其经济状况越发困难。为了维持自身国力,奥斯曼帝国加重了对农民的剥削。16世纪时人头税仅有20至25阿克切,而到17世纪则增加到400至500阿克切。除人头税外,还有其余百余种税项。为了征收更多税额,奥斯曼帝国把国有土地的赋税包给代理人,但这些人实际成为包税土地的所有者、新地主。农民被迫起义或逃往国外,大片土地荒芜。1830年起,美国、英国、法国先后迫使奥斯曼政府签订了新的商业协定,于是外国商品大量倾销,使奥斯曼帝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供应地,加剧了奥斯曼帝国的经济状况恶化与国内矛盾。同时国内商业和手工业受到外国势力的严重排挤,农牧民的租税和各种捐税不断增加,使他们无法生存。1875年奥斯曼帝国因无力偿还外债而宣告破产。
文化背景
多元民族
巴尔干半岛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方,其中包括南斯拉夫人、罗马尼亚人、希腊人、阿尔巴尼亚人和土耳其人等。这些民族在历史上长期共处、融合,并逐渐形成了巴尔干地区众多民族杂居的局面。在宗教方面,巴尔干地区的主要宗教有天主教、伊斯兰教、东正教和犹太教。不同宗教信仰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成为巴尔干问题的显著特点之一。巴尔干地区由于人种关系复杂,混居情况严重,在半岛上拥有有罗马天主教、希腊东正教和等多重信仰,每个国家宗教和教会各有特色。统治者对巴尔干地区的希腊东正教会和教堂采取了一种特殊的政策。一方面把许多东正教堂和修道院破坏掉或改造成了清真寺;另一方面又允许教会继续保留其行政机构、领地与财产,给予东正教会一定的独立性和自治地位。历史上,由于罗马帝国的分裂,形成了“西部文明区”和“东部文明区”,在这两个文化区内,三大教派并存对立。此外,巴尔干各民族的民族意识形成过程中带有强烈的排他倾向。不同民族对自己的历史和传统持有自豪感,并且在民族意识觉醒的早期就开始形成对敌人形象的描述,这种情结为后来的民族纷争埋下了隐患。
民族解放
巴尔干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8世纪开始,奥斯曼帝国的政治、经济衰落,欧洲大国对“奥斯曼遗产”的争夺加剧。巴尔干各国人民开始自发反对奥斯曼帝国,主要表现为参与和帮助俄罗斯及奥地利等欧洲大国反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争。第二阶段,从1875—1878年的“东方危机”开始,巴尔干半岛开始了有组织的民族解放运动,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几乎波及整个巴尔干半岛。第三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巴尔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全面爆发,反对奥斯曼帝国的政治压迫和精神奴役,期望在恢复昔日传统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和民族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民族解放运动变得越来越关注解决建立民族国家及其国内的社会问题,反对欧洲列强的干涉政策。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背景及起因
巴尔干同盟
19世纪初,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统治多年的塞尔维亚及希腊王国成功脱离奥斯曼帝国取得独立。19世纪中后期,罗马尼亚、塞尔维亚、黑山、波斯尼亚和保加利亚相继独立。1909年阿尔巴尼亚通过起义从奥斯曼帝国独立。1912年3月13日,保加利亚先与塞尔维亚签订同盟条约意图瓜分马其顿,同年6月又与希腊签订了共同军事防御条约。黑山与保加利亚和希腊谈判后,也与塞尔维亚签订了条约,一个联合巴尔干四国政治力量和军事力量共同反对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巴尔干同盟就此形成。
波斯尼亚危机
1908年10月5日,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发布诏书,宣布将波黑和黑塞哥维纳兼并入奥匈帝国领土。这违反了1878年《柏林条约》的约定。奥匈帝国的行动激起了塞尔维亚的反对。塞尔维亚认为奥匈帝国对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的兼并是对斯拉夫民族的侵犯,也是对塞尔维亚的威胁。塞尔维亚政府开始动员非正规军武装,并向俄国寻求军事援助,同时访问欧洲各国要求协助制止奥匈帝国的侵略行为。欧洲对波斯尼亚危机的态度不一。德国支持奥匈帝国,法国持调和态度以换取德国在摩洛哥问题上的让步,英国采取谴责态度但没有更多干预。1909年10月24日,意大利与俄国签订了秘密的《拉匡尼基条约》,建立俄意德外交合作共同面对近东问题。这种态度分歧导致欧洲没有采取有效的行动解决波斯尼亚危机,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的矛盾变得更加激烈。
1911年,意土战争爆发,一年后,意大利在的黎波里打败了土耳其,巴尔干各国利用这一时机扩大自己的势力。奥匈帝国宣布吞并波黑战争引起巴尔干各国的不满。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都发生了反土耳其的骚乱,而土耳其的镇压使得整个巴尔干矛盾更加激烈。巴尔干同盟各国要求土耳其履行《柏林条约》第23条的规定,在马其顿实行独立改革。土耳其拖延时间,保加利亚作出决议,如果土耳其不同意立即履行第23条规定,就对它作战。但此时俄罗斯和奥匈帝国都没有做好战争准备,因此他们不希望巴尔干发生战争。俄国力图抑制保加利亚人和塞尔维亚人的战争狂热,奥匈帝国也决定暂时不侵犯新帕扎尔州,以缓和同塞尔维亚的关系,然而时局已无法改变。
战前准备
在战前,巴尔干同盟国完成了各自的扩军计划,拥有军队近70万人,各种炮1500多门。保加利亚军队共35万人,炮720门;塞尔维亚军队共22万人,炮500门;希腊军队共9万人,炮180门;黑山军队共3万人,炮130门。
战争开始后,土耳其政府匆忙动员,土耳其军队共有40万人,大炮1600门,其中包括城防炮750门。
战争经过
相继参战
1912年10月8日,黑山首先对土耳其宣战,5日后,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等国向土耳其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它根据1878年《柏林条约》的规定,允许马其顿和色雷斯的各民族获得自治。基雅米尔政府拒绝了各国的要求。10月17日,保加利亚、塞尔维亚两国向土耳其宣战。土耳其企图以克里特并入希腊为条件,换取希腊的妥协,使其保持中立,以便于自己从小亚细亚抽调军队,前往马其顿和色雷斯作战。但信守与盟国签订的条约,于10月18日也加入了反土战争。战争开始后,保加利亚军队首先进攻色雷斯,然后向君士坦丁堡挺进。塞尔维亚、希腊、黑山3国军队,分别向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等地进军、希腊舰队则游弋于爱琴海航道,阻止土耳其军队的水路增援。
三线作战
保加利亚方
1912年10月下旬,保加利亚第一军和第三军首先向的格奇吉利、谢里奥卢、埃斯基鲍卢斯和佩特拉等地(色雷斯东部)的土耳其军队发起进攻,5日后,土耳其军队主力被消灭,保加利亚占领了色雷斯东部重要城镇洛泽格勒。保加利亚第二军则包围了奥德林。在突破布尔加斯—布那尔希萨尔一带的防御工事后,保加利亚军乘胜南下抵达距君士坦丁堡只有40公里的恰塔尔贾防线,保加利亚军队拒绝希腊军队后企图攻破防线,直捣土耳其首都,但未能成功。
塞尔维亚方
1912年10月23日至24日,塞尔维亚军队进入库马诺伏,迫使土耳其军队向比托拉等地撤退。10月26日,塞军占领斯科普里。次日,塞尔维亚军队切断比托拉等地土军与伊斯坦布尔市的联系。11月18日,塞军在希腊军队的配合下攻占比托拉。与此同时,塞尔维亚第三、四军进入阿尔巴尼亚,先后占领了都拉斯、地拉那、爱尔巴桑、培拉特等地。黑山军队则围攻阿尔巴尼亚北部重镇斯库台,使得守城土耳其军队处于困境。11月26日和27日,继4月末阿尔巴尼亚革命者发动全国总起义后,各地革命者选出代表在发罗那召开国民大会,宣布国家独立,成立了以伊斯玛依尔·捷马利为首的第一个阿尔巴尼亚民族政府。
希腊方
1912年10月19日,希腊军队向土耳其军队阵地塞瓦尔发起进攻并于25日进入科扎尼。11月1日,希腊军队向土耳其的塞萨洛尼基防线进攻。经过激战,希腊军队攻破防线,俘敌3000人,缴获火炮14门和枪支弹药。土耳其军队被迫后撤,希腊军队逼近萨洛尼卡。11月8日,守城的土耳其军队指挥官投降。当日夜,希腊军队进入萨洛尼卡。12月16日,希腊舰队在达达尼尔海峡附近击败土耳其舰队,完全控制了爱琴海海域,封锁了达达尼尔海峡。希腊军队还进入阿尔巴尼亚南部,先后占领了吉诺卡斯特、科尔察、台佩莱纳等城镇。
调解谈判
士耳其军队被迫于1912年12月3日照市会西方各国请求调解。巴尔干同盟的胜利导致了一些西方国家的担忧,受困于土耳其海峡的俄罗斯帝国担心保加利亚进攻伊斯坦布尔市会损伤自己的利益;将土耳其看作是自己潜在的盟邦的德国和奥地利意图阻止协约国势力的塞尔维亚和希腊的强大,同时也担心土耳其灭亡。因此以沙皇俄国为首的国家出面调解,支持结束战争。然而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进行军事动员,调动大军准备进犯塞尔维亚边境,以阻止塞军向亚得里亚海岸挺进。在这种复杂局面下,保加利亚、塞尔维亚两国接受了土耳其的停火建议。希腊拒绝土耳其的停火建议,但将参加缔结和约的谈判,谈判于1912年12月26日在伦敦进行。谈判承认了于一个月之前建立的阿尔巴尼亚政府的自治权,但前提是在土耳其拥有宗主权的情况下,而希腊、塞尔维亚、黑山必须放弃已被它们占领的阿尔巴尼亚领土。1913年1月6日,在双方举行的第10次伦敦谈判中,土耳其方面同意除伊斯坦布尔市等地外,放弃土在欧洲的全部属地。但就在谈判的过程中,土耳其国内发生政变,新政府拒绝停战条款。
战争结果
于是1913年2月3日,战事再起。土耳其军队再次战败。保加利亚军队攻克埃迪尔内,希腊军队占领雅尼纳,黑山和塞尔维亚的军队进入斯库台。鉴于形势的危急,士耳其代表被迫重新回到谈判桌上。1913年3月4日,希腊军队向雅尼纳城发起总攻。两日后,土耳其军队投降。5月30日,参与谈判的各国代表签订了《伦敦和约》。和约规定:“土耳其苏丹陛下将向同盟国国王陛下们,交出奥斯曼帝国欧洲部分的全部领土(阿尔巴尼亚除外),其西部边界线将从爱琴海的埃内兹到里海的米迪亚。”和约还决定将关于爱琴海诸岛屿及阿尔巴尼亚的问题,交由英国、法国、俄罗斯、德国和奥匈帝国等国决定。《伦敦和约》的签订使得巴尔干同盟四国取得了大片领土,希腊占领了塞萨洛尼基;保加利亚逼近君士坦丁堡战役外围防线;塞尔维亚获得了亚得里亚海出口;土耳其在巴尔干的土地几乎全部丧失,只能依靠君士坦丁堡、亚德里亚那堡、雅尼那、斯库台等处城堡来抵御巴尔干同盟军。
评价
学者金重远认为,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的胜利,彻底摧毁了奥斯曼帝国在马其顿、色雷斯等地落后的封建制度,使这些地区人民要求摆脱土耳其统治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从而促进了这些地区的历史进程,这一形势对巴尔干的民族解放非常有利。然而,欧洲列强出于各自的帝国主义目的介入巴尔干事务,将巴尔干问题纳入大国争霸的轨道。作为这场战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的巴尔干各国君主和资产阶级政府,违背本国人民的意愿,把战争当成了它们向外扩张,夺取新的领土的手段。两大帝国主义集团也是为了扩张的目的,自始至终进行干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战争的进程。伦敦条约的签订使保加利亚陷入极为不利的境地,塞尔维亚据约得到了包括争议地区的大部分马其顿,希腊则夺取了塞萨洛尼基,保加利亚并没有获得在3月谈判时约定的土地。由于这一情况,心存不满的保加利亚决定动用武力来迫使昔日的盟友改变这一现状,这也为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埋下伏笔。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背景及起因
作为战胜国一方的塞尔维亚所占的领土多在阿尔巴尼亚境内。但根据《伦敦和约》的规定,它必须将军队撤出。塞尔维亚统治者想在马其顿地区占有更多的领土,公开提出修改塞、保盟约,改变瓜分马其顿地区的协定。战胜国希腊也不满足于已获得的领土,更不愿从北伊庇鲁斯撤军。它坚决反对保加利亚对塞萨洛尼基等地的领土要求,并企图扩大自己的占领地区。为了共同对付保加利亚,希腊、塞尔维亚经过秘密会谈,于1913年6月1日缔结了同盟条约和军事协定。黑山同样不愿从阿尔巴尼亚北部撤军,因此站在希腊和塞尔维亚一边。而保加利亚认为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它出力最大,应占有马其顿中部的斯科普里城和萨洛尼卡等地,并决定用武力驱赶希腊和塞尔维亚等盟国军队。
德国支持希腊和塞尔维亚结盟,支持对锡里斯特拉州的要求,反对保加利亚对的领土要求。奥匈帝国则支持保加利亚取得萨洛尼卡,但希望保加利亚让出锡里斯特拉,以便促成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的联合,并拉拢希腊和,共同反对塞尔维亚。等,为了对抗德国、奥匈帝国等国,竭力调解巴尔干半岛各国间的矛盾,反对塞尔维亚和缔结反对保加利亚联盟。为此,俄罗斯邀请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希腊和黑山等国首相,于1913年6月16日赴圣彼得堡会谈,试图调解其矛盾,但未成功。于是,协约国集团公开站在希腊和塞尔维亚一边。
战前准备
战争开始时,保加利亚军队约有50万人。作为迎战者的塞尔维亚、希腊和黑山三国,对于这场战争的准备较保加利亚更为充分。塞尔维亚军队有34.8万人,希腊军队有23 万人,黑山军队有两万人,后三个国家的军人数量比保加利亚军人多出近10万。后续参战的军队有50万人,军队也有25万人。而保加利亚军队只有50万人,奥匈帝国虽然答应予以援助,但因为德国并未给予支持,且后期保加利亚败局已定,援助实际上未曾兑现。
战争过程
1913年6月16日夜间,保加利亚国王斐迪南在奥匈帝国的支持下突然向驻扎在马其顿的塞尔维亚和军队发起进攻。塞尔维亚进行反击,突破了保加利亚第四集团军阵地。希腊首先以5个师的兵力攻打库库什地区保加利亚4个团的防守部队,并于21日后进入保加利亚本土。随后黑山与罗马尼亚也向保加利亚宣战。
四面环敌的保加利亚于1913年6月25日请求俄罗斯出面调停,签订和平条约。俄国试图阻止罗马尼亚参战,但罗马尼亚为了收回南多布罗,遂与塞尔维亚和希腊商讨针对保加利亚的军事行动。29日,奥斯曼帝国出兵占南多布罗查,直逼东色雷斯。6月30日至7月2日,罗马尼亚军队分两路强渡,进入保加利亚南部的平原和北部地区,并向其首都索非亚迅速挺进。两日后,希腊军队攻占基尔基斯城,城内由5万保加利亚军队驻守。7月6日,保加利亚军队被迫撤退。
1913年7月10日,罗马尼亚对保加利亚开战。随后政府破坏《伦敦和约》,动用25000名士兵,跨过米迪亚一埃内兹一线,占领了,并迅速向保加利亚边境前进。14日,希腊占领了德腊玛城。7月23日奥斯曼帝国占领了奥德林城堡,并迅速向保加利亚本土挺进。7月末,军队从北方逼近索非亚,塞尔维亚和希腊军队也准备从西、南两面向索非亚进军。7月29日,保加利亚政府被迫致电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希腊政府,请求停火。
战争结果
1913年7月28日,保加利亚与、塞尔维亚、罗马尼亚和黑山于会谈并于8月10日签订了《布加勒斯特和约》。根据《布加勒斯特和约》,马其顿几乎完全为希腊和塞尔维亚两国所占领。塞尔维亚分得桑贾克的一部分、整个马其顿西部和中部地区;获得北伊庇鲁斯、马其顿南部;罗马尼亚获得南多布罗加。此外,根据1913年9月29日保土签订的《君士坦丁堡条约》,政府从保加利亚手中重新夺回了。经过这两场战争,塞尔维亚和成为最大的获利者。
影响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标志着巴尔干力量的重新部署。战争结束后,出现了两个巴尔干集团:以塞尔维亚、希腊和罗马尼亚为一方的集团;以保加利亚和土耳其为另一方的集团。这两个集团取代了巴尔干同盟,背后分别是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中的俄罗斯竭力调解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罗马尼亚的关系,并力图恢复原来在它影响下的巴尔干同盟;三国同盟中的德国和奥匈则继续分裂巴尔干半岛各国,竭力拉拢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以便结成反对塞尔维亚的三国同盟。
评价
学者王鹏飞认为,不仅未能解决巴尔干各国旧的矛盾,而且增加了新的矛盾,为帝国主义列强干涉巴尔干事务造成了新的可乘之机。欧洲大国之间的相互关系失去平衡,列强集团之间的矛盾加剧。巴尔干冲突虽然还是局部冲突,但它已经集中地反映了欧洲两大集团之间的矛盾和对立。
两次战争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以塞尔维亚作为假想敌,在其毗邻的进行军事演习,奥匈帝国皇储决定亲临检阅,并选定在塞尔维亚“国耻日”6月28日这天(1389年6月28日,塞尔维亚和波斯尼亚联军在中为军击败)到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视察,引发了。使同盟国找到了向寻衅的借口。7月28日,奥匈帝国在德国支持下正式向塞尔维亚宣战,7月30日俄罗斯宣布总动员。8月1日,德国、法国相继宣布总动员。翌日,德国声称法国企图经过比利时领土进攻德国,为防范法国进攻,不得不进入比利时境内。8月3日,德国向法国正式宣战,并进入比利时境内。8月4日,英国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德国尊重比利时的中立,并限定于当晚伦敦11时前给予答复。德国拒绝答复后,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奥斯曼帝国灭亡
巴尔干战争后,奥斯曼帝国人口锐减,从1897年的约4000万人下降为1914年的1850万人。1914年初,奥斯曼帝国被迫与英国签署协议,放弃阿拉伯半岛东侧的波斯湾沿岸科威特、、巴林诸地的宗主权。同时,奥斯曼帝国被迫放弃安纳托利亚东部、、、诸地的宗主权,交由欧洲委派的直接治理。同年,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英军击败帝国军队。1918年10月底,奥斯曼帝国政府代表团在摩德洛斯与签署《摩德洛斯和约》。根据《摩德洛斯和约》,奥斯曼帝国解散军队并放弃在和的宗主权,割让除伊斯坦布尔市以外的所有欧洲领土,达达尼尔海峡和伊斯坦布尔海峡实行非军事化,由管理,协约国控制奥斯曼帝国财政税收以及铁路、和通讯线路。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奥斯曼帝国灭亡。
两次战争的评价
学者韩志斌认为,20 世纪初,位于欧亚非三大洲交界处的巴尔干半岛成为各种国际矛盾的交汇点。两次巴尔干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最后一次重大国际危机,在此次危机中,英国等欧洲大国积极介入各方冲突,虽仍能以延续百年的“协调外交”与“大国一致”原则在巴尔干地区重建短暂和平,却未能察觉旧体系在危机之后已寿终正寝的现实,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因此紧随而至。
学者金重远认为,两次巴尔干战争使半岛的形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塞尔维亚通过战争显示了自己的实力,因而也成为奥匈的眼中钉,欲先去之而后快,奥匈和塞尔维亚之间的矛盾便日趋激化。同时保加利亚也将塞尔维亚锁定为复仇的对象。奥匈力图通过削弱,甚至摧毁塞尔维亚的途径来扩展自身在巴尔干半岛的势力范围,自然遭到俄罗斯的坚决反对,随后又引发协约国和同盟国在此的冲突,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相关作品
研究作品
影视作品
参考资料
巴尔干战争史.豆瓣读书.2023-11-21
欧洲的火药桶.豆瓣读书.2023-11-21
第一次世界大战全记录 The First World War (2003).豆瓣电影.2023-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