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1759年-1797年)是一名女性政论家、利奥六世和作家,是西方女权运动的奠基人之一。

1759年4月27日,沃斯通克拉夫特出生在英国伦敦。她的童年颠沛流离,在窘迫的生活中,沃斯通克拉夫特坚持阅读学习,接触了许多文学和哲学作品。她当过侍女、家庭教师,还同妹妹和好朋友范尼一起开办了女子学校。这些经历让沃斯通克拉夫特逐渐成长为一名具有理性精神和反抗勇气的女性。她秉持着成为“新女性之先”的理想,开启了职业作家的生涯。她在1787年和1788年三年间分别出版了《女子教育》、《玛丽,一篇小说》、《真实生活的原创故事》。随后,沃斯通克拉夫特前往法国。她为法国大革命发声,写作了《男权辩护》。1792年出版的《女权辩护》成为她最出名的作品。沃斯通克拉夫特在感情生活中遭遇了不顺,她勇敢追求爱情,但是两次遭受了挫折。第一段感情无疾而终,在与吉尔伯特·伊姆利的第二段感情中,沃斯通克拉夫特生下了第一个女儿,并用自己最亲近的朋友范尼的名字为女儿命名。但是伊姆利最终离开了沃斯通克拉夫特。她将自己为了挽回恋情的旅行经历写成了一部游记,即《北欧书简》。1979年3月29日,沃斯通克拉夫特与政治理论家、英国激进改革者威廉·戈德温结婚。他们搬到了伦敦,沃斯通克拉夫特在这里开始继续写作半自传式小说《玛丽亚:女人的错误》。1797年9月10日沃斯通克拉夫特生下二女儿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戈德温(后改名为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雪莱)之后不久因产褥热去世,享年38岁。

在沃斯通克拉夫特去世后,丈夫威廉·葛德文整理出版了她的遗作集,并且出版了回忆她的著作《女权辩护作者传》。沃斯通克拉夫特的二女儿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珀西·雪莱英国诗人雪莱的妻子,她也在科幻文学史上享有较高的地位。

沃斯通克拉夫特的作品中包含对性别、宗教、教育、爱情、家庭等多个领域的思考。“感知力”(Sensibility)是沃斯通克拉夫特作品中的重要特色,她一直在突出感知力的正面价值,警示其负面危害。但是,由于沃斯通克拉夫特的个人生活经历以及超前的思想不为当时的人们所接受,她被误解为叛逆危险的女人。直到20世纪,随着女权运动的兴起,沃斯通克拉夫特的作品和思想才重新被人们重视。

人物生平

童年经历

1759年4月27日,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出生在伦敦斯皮塔菲尔德(Spitalfields)樱草花街(Primrose Street)的一所房子里,是家里七个孩子中的第二个。她的祖父是一位成功的织布大师,留下了一笔可观的财产。但她的父亲爱德华·约翰(Edward John)却没有好好经营这一笔遗产,导致整个家庭陷入了财政困难。并且她的父亲在喝醉之后会对她的母亲施暴。沃斯通克拉夫特尝试用自己的身体保护母亲,同时作为较为年长的孩子,她还精心照顾两个妹妹——佛丽娜(Everina)和伊莉莎(Eliza)。

除了父亲对母亲的压迫之外,沃斯通克拉夫特还感受到了英国传统家庭对于儿子的偏爱。根据英国18世纪的习俗,家中为数不多的财产都属于哥哥爱德华六世。童年经历深刻影响着沃斯通克拉夫特,不屈服于男性的暴政、反抗给予男性控制女性的权力这一想法早已在她幼小的心中生根发芽。

从9岁到15岁,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在约克郡(Yorkshire)住了6年。她在当地的学校读书,并与简·阿登(Jane Arden)结识,她们经常一起读书交流,并聆听阿登父亲的科学课。1774年,在霍克斯顿(Hoxton)她认识了邻居史密斯·克莱尔先生以及他的夫人,由此接触到了许多文学和哲学作品。经邻居介绍,沃斯通克拉夫特认识了此生最重要的一位朋友——范妮·布拉德(Fanny Blood)。范尼比沃斯通克拉夫特年长两岁,尽管范尼家庭贫苦,但是她温柔善良,拥有十分值得称赞的品性。在范妮的影响下,沃斯通克拉夫特逐渐走出了家庭带给她的阴影。

艰难谋生

出于家庭窘迫,1778年沃斯通克拉夫特开始自谋生活。一开始她作为侍女陪伴萨拉·道森(Sarah Dawson)一起生活。两年后,她的母亲因病需要照顾,于是沃斯通克拉夫特回到了家中。在母亲去世后,沃斯通克拉夫特与范妮住到了一起。在范妮家中,她度过了美好的两年。

1783年冬天,沃斯通克拉夫特的妹妹伊丽莎在生下一个孩子后患上了严重的产后抑郁症。为了保护妹妹,沃斯通克拉夫特于是来到妹妹家中,劝说她离开孩子、离开丈夫和这个家庭。1784年,沃斯通克拉夫特带着妹妹来到伦敦。她们和范妮在纽因顿·格林(Newington Green)开设了一所女子学校。在纽因顿格林,玛丽遇到了一位自由派思想家——理查德·普莱斯(Richard Price)牧师,他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反对传统制度和习俗,主张进行自由改革。普莱斯牧师的思想对沃斯通克拉夫特的影响很大。

1785年11月,沃斯通克拉夫启程前往葡萄牙里斯本去看望范妮。范妮在这一年的2月结婚,正期待着她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但是,范妮的身体情况不佳,在生下一个孩子之后死于并发症。范妮的死对沃斯通克拉夫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回到英国后,沃斯通克拉夫特发现她的学校快要倒闭了。在经济陷入困境后,沃斯通克拉夫特开始尝试通过写作来维持生活。她的第一本书《女子教育》(Thoughts on the Education of Daughters: With Reflections on Female Conduct, in the More Important Duties of Life)在1786年完成,并于1787年出版。这本书结合了沃斯通克拉夫的家庭经历以及她对女性地位的思考。为了继续增加收入,沃斯通克拉夫特经朋友介绍开始担任家庭教师。家庭教师的工作让她了解到上层社会女性空虚的生活,她认为这种贵族生活方式代表了错误的女性教育。结合这一经历,沃斯通克拉夫创造了《玛丽,一篇小说》(Mary, A Fiction),故事内容大都源自她本人与范妮·布拉德的友情往事。

崭露头角

1787年,沃斯通克拉夫特辞去了家庭教师的工作,她在写给妹妹的一封信中表达了自己想要成为“新女性之先”的理想,她渴望成为一名职业作家。沃斯通克拉夫特搬到了伦敦,在出版商约瑟夫·约翰逊(Jiseph Johnson)的帮助下,她开始给杂志《分析评论》(Analytical Review)进行翻译和编辑工作。约翰逊还把她介绍给当时的社会名流。在这一过程中,沃斯通克拉夫特的理性思辨能力和写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1788年,沃斯通克拉夫特写作了第三本书《真实生活的原创故事》(Original Stories from Real Life: with Conversations Calculated to Regulate the Affections and Form the Mind to Truth and Goodness)。

在法国,沃斯通克拉夫特写作了《男权辩护》(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Men, in a Letter to the Right Honourable Edmund Burke)一书来回击以伯克为首的保守派言论。在这本书中,沃斯通克拉夫特抨击了那些将一部分人屈从于另一部分人的习俗和法律。《男权辩护》一书令她一夜成名,人们开始将她与当时一些很重要的人物,如托马斯·潘恩等人相提并论。

1792年,沃斯通克拉夫特又出版了她最具影响力的作品——《女权辩护》(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an with Strictures on Political and Moral Subjects)。沃斯通克拉夫不满于夏尔·塔列朗发表的《公共教育报告》,她认为这篇报告只考虑到男性教育,认为国家应该同样重视女权与国民教育。

但是随着法国大革命的进一步发展,革命变得日益偏激。沃斯通克拉夫特对革命转向暴力和专制的现状感到痛心。在此期间,玛丽还写了《法国大革命起源和进展的历史观和道德观》强调了客观分析革命事件的重要性。

感情受挫

早在伦敦写作期间,沃斯通克拉夫特一度痴迷于一位已婚的画家,但是被拒绝了。她为了斩断自己的妄想,于是前往法国巴黎。

1792年,沃斯通克拉夫特在法国又爱上了一个美国人吉尔伯特·伊姆利(Gilbert Imlay),在没有结婚的状态下,她怀孕并在1794年5月生下一个女儿范尼(用她最好的朋友范尼的名字来命名)。随着法国大革命走向激进,为了保护旅居在法国的沃斯通克拉夫特,在伊姆利在法国大使馆将她注册为他的妻子。

但是伊姆利还是离开了沃斯通克拉夫特。沃斯通克拉夫特十分痛苦,她向伊姆利写了多篇措辞悲哀的书信,甚至企图自杀。她将自己为了挽回恋情的旅行经历写成了《北欧书简》,并于1796年出版。这本书成为了她一生中最受欢迎的作品。1787年春天,沃斯通克拉夫最终放弃了这一段关系。

晚年生活

沃斯通克拉夫特回到伦敦,重新开始在《分析评论》杂志社工作。在这一期间,葛德文读了沃斯通克拉夫特的《北欧书简》后十分欣赏她的才华。很快,沃斯通克拉夫特和威廉·葛德文坠入爱河。

1797年3月29日,沃斯通克拉夫特与葛德文结婚,并搬到了伦敦的两间相邻房间中,以维持他们各自的独立生活,他们有时候通过信件进行交流。

沃斯通克拉夫特开始写作她的半自传式的小说《玛丽亚:女人的错误》。在这部作品中,她以自己的家庭和遭遇为蓝本描写了中下层女性在父权制社会中尊严丧失的状况,显示出她更为彻底的女权主义思想。但是由于沃斯通克拉夫特的突然离世,这部作品最终没有完成。

1797年9月10日,沃斯通克拉夫在生下第二个女儿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戈德温(后改名为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雪莱)之后不久因产褥热去世,享年38岁。

沃斯通克拉夫被葬在圣潘克拉斯旧教堂的墓地。墓碑上写着“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葛德文,《女权辩护》的作者:生于1759年4月27日;亡于1797年9月10日”。

主要作品

男权辩护

沃斯通克拉夫特写作《男权辩护》,是为了反驳英国保守主义者伯克所写的《对法国革命的反思》。在书中,沃斯通克拉夫特对贵族统治进行了抨击,并提倡共和主义。受启蒙思想家的影响,她认为权力不能基于传统,应该出于合理与公正的理由。在书中的后半部分,沃斯通克拉夫特展现了女性主义思想。伯克用外貌和软弱表示女性气质,用崇高、力量和阳刚来表示男性气质。沃斯通克拉夫特反驳到正是人们预先将美丽和柔弱当作女性的美德,才导致女性追逐外表、软弱,而在公共领域没有发挥作用。

女权辩护

女权辩护》一书是沃斯通克拉夫特为女性权力发出的前瞻性的呐喊。这本成为后世女权主义运动中的经典著作。在这本书中,沃斯通克拉夫特聚焦在女性批评上,她认为当时很多中上层妇女把梳妆打扮、舞会和调情作为生活的全部,她们贪图享乐、情感泛滥,忽略了人生的严肃责任,但是又深刻地指出,女性的这种状态不是天生的,而是社会所造就的。社会认为女性只有情感没有理性,便把女性塑造成感性的角色。针对这种不健康的女性生存状态,沃斯通克拉夫特在书中提出了两个解决办法,首先是让女性和男性接受同样的教育,其次是放宽对女性就业的限制,允许女性进入公共领域。

参考资料来源:

人物关系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的丈夫威廉·戈德温是一个著名的政治理论家、英国激进改革者的思想领袖,写作了《政治正义研究》(1793)。在沃斯通克拉夫特去世后,1789年葛德出版了她的《遗作集》,并且出版了回忆她的著作《女权辩护作者传》(Memoirs of the Author of 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an)。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的二女儿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雪莱具有很高的文学才华。一方面她作为独立作家发表了多部小说。1818年发表的《科学怪人》(Frankenstein)被誉为文学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另一方面,她作为英国诗人珀西·雪莱的妻子,在雪莱死后整理了雪莱尚未发表的作品,为保存及宣扬雪莱的诗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参考资料:

创作特点

“感知力”(Sensibility)是沃斯通克拉夫特作品的重要主题。在她的作品中,她一直在突出感知力的正面价值,警示其负面危害。她认为感知力能让人对美和善感受敏锐,是快乐的源泉,但是在女性身上这种感知力常常转化为无理性的情感释放和放纵式的浪漫幻想。沃斯通克拉夫特所欢迎的“真正的感知力”是真诚的感情流露和明智的判断力的结合。

在沃斯通克拉夫特的第一部小说《玛丽,一篇小说》中,玛丽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致力于扶弱济贫的女性公民,玛丽的感情是自发产生的,但是她的感情也经过了理性的纠正,形成了联结普世责任的感情。在《女权辩护》中,当前社会中女性过多的感知力成为沃斯通克拉夫特批判的焦点,她认为中上层阶级妇女的感知力只是附庸风雅、放任情绪、多愁善感,并提倡用理性教育来培养“真正的感知力”。后来,在恋爱中,沃斯通克拉夫特又开始强调感知力的重要性,她认为因为经商变得越来越冷酷的伊姆利需要更多培养自己的感知力,而对于感情脆弱的自己,需要变得更加理智一些。在这一过程中,沃斯通克拉夫特认识到感知力和理性同等重要,并且确信社会不应该对情感和理智进行性别区分,无论男女,每个人都需要理性和情感的平衡发展。在《玛丽亚:女人的错误》,沃斯通克拉夫特丰富了“真正的感知力”的内涵,认为拥有“真正的感知力”的人对别人的感受敏感,对同胞满怀关爱,能够无私奉献,但是如果沉溺于“浪漫主义的幻想”之中,感知力就会退化为“病态的感知力”,从而封闭自我,脱离人群。

主要思想

作为西方女权主义历史上的奠基人物,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以启蒙思想家探讨的天赋人权理论和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宗教观为思想基础探讨了男女作为人来说都是平等的,都具有理性,两性产生差异的根源在于社会的不平等机制,并且提出应该通过教育培育女性的理性。她认为在爱情、婚姻、家庭中的男女应该保持一种平等、理性的关系,并赋予女性离婚自主权以保护女性权利。

性别观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主要在《女权辩护》一书中探讨了两性差异的根源,她指出女性的低劣是由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和文化造成的。她首先批评了当时的女性,认为很多中上阶层的女性把梳妆打扮、舞会和调情当作生活的全部,忽略了人生的严肃责任。但是她又指出“无论男女,一定会从他们所生活的那个社会的舆论和风俗习惯中受到很深的教育”,女性这种无理性的羸弱状态不是天生的,而是“所受教育及其所处的社会地位的自然结果”。沃斯通克拉夫特认为相比于男性,女性的生存空间更为狭窄,只有使得女性摆脱等级制和传统规范的束缚,男女良性才能相互促进,推动整个人类变得更聪明和更有道德。因此,为了改变女性的屈从地位,沃斯通克拉夫特提出了发展新式女性教育的建议。

宗教观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对于宗教的研究是一个被人们所忽视的方面。沃斯通克拉夫特认为当时保守派对于宗教的解读是错误的,宗教不应该作为稳定社会秩序的工具。她倡导一种基于理性之上的对雅威的信仰。她认为上帝对所有人都施加关怀,这里的人不仅包括男人,也应该包括女人。女人同男人一样,都是被上帝创造出来的,因此女人也需要在世上完成她们的任务,展现她们的才能。

教育观

沃斯通克拉夫特的教育思想广泛体现在她的多部作品之中,如《对女性教育的思考》《女权辩护》《玛丽, 一部小说》以及一些评论文章等。

在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提倡女性教育之前,西方教育传统关注的仅仅是男性的教育。文艺复兴注重人类的独立与解放,但是仅仅包括男性。

启蒙思想家在谈论人的自由平等时,也将女性排除在外,认为女性的角色是“服从”和“取悦”男性。但是在《女权辩护》中,沃斯通克拉夫特基于启蒙思想家的理论,认为女性和男性没有不同,都具有平等的权利,包括受教育权

沃斯通克拉夫特她主张给予女性与男性平等的受教育权和其他社会权利, 以培养她们的理性。在她看来, 个人社会化的过程建立在众生平等的基础之上。每个人都有义务以同样地勤勉培养与发展自己的理性与道德, 因此要鼓励每个个人去实现自我发展。

爱情观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抵制在上流社会中盛为流行的以损害婚姻关系为代价的寻欢作乐。她认为婚姻是一种理性、平等、自由的友谊关系,优雅的感情仅仅可以存在于平等之间。认为在一段良好的感情中,男女双方都应该是平等的,两者都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而不是女性完全依赖男性。并且,沃斯通克拉夫特还特别注重在婚姻中保护女性的基本权利,在小说《玛丽亚:女人的错误》中,她提出女性要有离婚自主权。

家庭观

注重母性职责

沃斯通克拉夫特强调女性的“家庭责任”, 指出女性的“首要责任就是要把自己看作是有理性的人;其次的责任, 便是要把自己看作公民, 履行包括许多其他责任在内的做母亲的责任。”由此,她认为既然女性主要对家庭负责,只有理性的母亲才能照顾培育孩子,因此需要为女性提供教育。

倡导和谐的家庭

沃斯通克拉夫特认为家庭是子女教育的起点。父母子女的关系应该是理性的、平等的。在家庭里,孩子们需要学会关心他人,去了解他们对自己和对他们周围的人的责任。父亲和母亲都需要承担家庭责任,为培养孩子做出平等的贡献。

影响与成就

文学影响

《男权辩护》一书表明了沃斯通克拉夫特对法国大革命的推崇。她的政见在18世纪90年代的英国社会掀起了轩然大波。她的观念受到广泛关注,引发了社会的讨论。沃斯通克拉夫特另一代表作《女权辩护》被认为是英国历史上第一本呼吁女性行为改革、唤起女性意识的女权主义巨著,被誉为为“英美女权主义历史上的奠基之作”。《女权辩护》曾获得《时代/生活》银笔奖、约翰·卢埃林·里斯奖、WHS史密斯文学奖,并两次入选至布克奖。并于2005年入选至由英国著名作家梅尔文评选的12部影响世界的作品之中, 与《圣经》《物种起源》以及莎士比亚戏剧并列。

社会影响

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的女权主义理论深深影响了西方女权运动的发展。沃斯通克拉夫特对社会赋予女性教育权、就业权和选举权的要求,成为第一波女权运动的斗争目标。

1848年美国首次妇女权利大会的发起者莫特 (Lucretia Mott) 和斯坦顿 (Elizabeth Cady Stanton)、作家埃玛·戈尔德曼(Enema Goldman,1869-1940)与伍尔夫(Virginia Woolf,1882-1941),以及诸如西蒙·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1908-1986)与凯特·米利特(Kale Millett,1934-2017)等当代思想家都受到沃尔斯通克拉夫特思想的影响。20世纪初,随着女权主义运动的兴起,沃斯通克拉夫特的作品重新受到重视,她关于性别平等、女性教育等的论述被重新研究和学习。如今,她被视认为女权主义的鼻祖之一。

人物评价

20世纪英国女作家、女权主义先锋伍尔夫评价沃斯通克拉夫特“确实是一种形式的不朽:她是有生气地、积极地,即使在现在的生活中,我们仍听从她的召唤,追随她的影响”。

1911年,美国著名无政府主义者艾玛·高曼在纽约发表名为“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现代女性气质波特兰开拓者队”的演讲,对沃斯通克拉夫特赞誉有加。

2007年,《妇女研究季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沃斯通克拉夫特的研究文章。其中,萨尔玛·牟丽迪认为,“沃斯通克拉夫特的观点如争取平等的受教育权、自主选择配偶的权利,平等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有权谋生和获得财产的权利这些观点到今天仍然是重要的”。戴菲·杜哈耶克(Dasa Duhacek)认为“沃斯通克拉夫特在塞尔维亚是永远重要的。现代性意味着颠覆传统的权威和教育改革,而沃斯通克拉夫特则高度强调了女性教育”。

人物争议

1790年出版的《男权辩护》一书令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一夜成名,1792年沃斯通克拉夫特发表《女权辩护》为女性争取权力,使得她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然而,在沃斯通克拉夫特去世后,由于她的个人生活和思想过于超前,她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受到误解。直到20世纪女性运动的兴起,沃斯通克拉夫特才被人们重新发现。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的丈夫威廉·戈德温所写的《女权辩护作者传》(Memoirs of the Author of 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an)并没有提升沃斯通克拉夫特的声誉,反而令她身后的一个多世纪声名狼藉。葛德文将她的恋爱、私生女以及试图自杀的经历等写入了书中。当时的人们不能接受这样一个离经叛道的女人,攻击她的评论家声称“只有不自重的女人才会读她的书”。并且由于沃斯通克拉夫特的理论与主张远远超出了她所生活的时代。当时的社会对她作品的理解与接受程度都十分有限, 在她去世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她的名字都鲜被提及, 或常常被拼错。因此, 1855年时乔治·艾略特 (George Eliot) 曾断言她的作品几乎无人问津。

直到20世纪初,随着女权运动的兴起,沃斯通克拉夫特作为现代女权主义奠基人被重新发现, 一些学者不仅强调她在女权主义历史上的重要性, 还主张她在政治理论史上的应有位置, 因此她又被称作一名激进的理论家。

后世纪念

2020年11月11日,在英国伦敦北部,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的雕塑被树立在纽因顿绿地上。她身体全裸,通体银色,从一团扭曲、混沌的女性身体结构里走出来,底座上镌刻着沃斯通克拉夫特的一句话,“我希望女性的权利超越自己,而非超越男性。”

参考资料

如果她没有死于生育,女性主义可能提前百年.澎湃新闻.2024-01-16

Mary Wollstonecraft.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Winter 2020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2024-01-16

漫长的旅行:女权作家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的一生.澎湃新闻.2024-01-07

伦敦竖起一座赤身裸体的女权先驱雕塑,引来如潮恶评.澎湃新闻.2024-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