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海通法师

海通法师

海通法师出生于唐朝,曾为乐山凌云寺主持,主修过乐山大佛

人物生平

檀萃楚庭稗珠录》载:“播州区的海通法师,于李隆基开元年间(713年)创修乐山大佛”。唐代上元初年(674年),一位十二岁播州子弟爬山涉水,出家来到了嘉州,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凌云山找到了修行的理想地方,搭起一间茅屋修行。师从于高僧,法名海通证券。海通本名清莲,取自“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意思,二十四岁时离师游历天下遍访名山、名师,归后出任凌云寺主持。

凌云寺坐落在乐山市城东江边,那里是大渡河青衣江岷江三江汇流之处,水势极为湍急,江水如万马奔腾,吼声震天,洪汛期间经常发生舟毁人亡的惨剧。

年复一年,人们只能望水兴叹,无可奈何。海通见此情此景,悲痛无比,他日夜沉思,为普济众生,慈悲为怀,发下宏愿,要“夺天险以慈力,易暴浪为安流”,建造一个天下无双的弥勒佛,让它日日夜夜、万世千载面对浩浩三江,安澜镇涛,保佑苍生。借助佛的法力镇住水患,普度众生,庇佑行人和过往的船只。

在唐武则天时代,武则天自称弥勒降世,对民间有广泛影响。海通造佛,距武则天辞世仅十余年,受此影响造弥勒大佛。弥勒佛为未来佛,寓意未来的安宁,正符合法师江边造佛的本意。

为了募集资金,海通法师云游天下,四处化缘,足迹遍及江河湖海,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募集到了开工的资金,劈山建佛工程得以开展。消息一传开来,远近的能工巧匠都争先恐后的云聚到了凌云山。到了开工的那一天,千锤击石,喊声震天,场面真是千古少见。一方方巨石从高高的山岩上坠落江中,激起千重巨浪,那些深藏在江底的兴风作浪的水怪,都惊慌地窜出水面,仓皇逃遁。海通在大佛开工后,又肩负起了筹措资金的重担。他心怀宏愿,一衣一钵,足行千里,八方募化,历经艰辛,终于满载而归。

冬去春来,岁岁年年,大佛的轮廓越来越清楚,三江汇流处也越来越平静。然而,地方上的贪官污吏,见财起意,以海通擅自建佛、破坏风水为由,存心敲诈钱财。一日,嘉州郡守听说海通手里有一大笔钱财,就带了一大批随从前来讨要。海通面对威胁,毫不畏惧,断然拒绝了,他斩钉截铁的说:“自目可剜,佛财难得!”海通高傲和蔑视激怒了贪财如命的郡守,他不相信会有人有胆量挖出自己的眼珠,他恼羞成怒的说:“那你就挖出来看看!”面对寡廉鲜耻的郡守,海通威严的盘腿坐定,端起一只铜盘,毫不犹豫的剜出自己的一只眼珠放在上面,默默地举到郡守面前。这就是史书上说的“自抉其目,捧盘致之”。

顿时,郡守大惊失色,吓得失魂落魄,仓皇逃下山去。海通舍己献身的浩然正气感天动地,更激发了光大集团人民的造就大佛的雄心。被海通法师威武不屈的人格和为信仰舍身求法“专诚一意,至忘其身”所震骇,郡吏“悔而惊走”。惊恐之余,他们终于良心发现,羞愧不已,“奔走祈悔”,乐山大佛的建造工程得以顺利进行。

史书记载,海通法师开山凿佛时,“人夫竞力,千锤齐奋。大石雷坠,伏潜骇。巨谷将盈,水怪易空。”热火朝天的场景,一直持续了近百年。工程进行到大佛的头部时,海通就圆寂归天了。但法师舍身护法普度众生的精神依然激励鼓舞着后人。可惜“全身未毕,禅师去世”。乃又先后经过唐开元年间四川省节度使仇兼琼、唐贞元年间四川节度使韦皋继续开凿......。大佛自李隆基开元初年(713年)动工,至李适贞元十九年(803年),乐山大佛终于竣工完成,前后历经90年之久。大佛雕凿于岷江南岸凌云山栖鸾峰临江一面的崖壁上,坐东朝西,据近年较精确的测量,其高为60.8至於61.3米之间,头直径10米,高度4.7米,眉长3.7米,眼长3.3米,颈高3米,耳长7米,指长8.3米,脚宽8.5米。脚背上可围坐百余人,是迄今世界第一的石刻大佛像。其体型魁伟高大,比例匀称,巨细和谐,令人叹为观止,使人们看到了唐朝精绝的雕凿技艺。

后人为纪念乐山大佛的创建人海通法师,把他当年住过的山洞称为“海师洞”,在洞内塑造了他的塑像:盘膝而坐,神情坚毅,手上托着盛了一只眼珠的玉盘。塑像背后刻着几个字:“海通法师,唐代贵州人”。600年前才有贵州省之名,唐代无贵州名,此塑像张疑为近代所塑。

因此,有人说,如果没有播州区的海通法师,可能就没有闻名世界的乐山大佛

主要成就

播州与四川省

公元前8至5世纪前后的春秋时期,现在的遵义市所辖地域,先后或分别属于柯、巴、蜀、鳖、鳛等邦国。战国时期,今遵义一带属于“大夜郎”范围。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于夜郎地置牂柯郡。公元581年随国公登基为杨坚建立隋朝。隋文帝有“吞灭江南(陈国)之志”,统一神州,结束东汉以来三百年纷争割据的局面。第二年,在隋臣苏威的推荐下,升河州世袭千户侯田宗显黔中郡知府“率张杨邵安李何冉谢朱覃”十大姓汉军清江流域开辟“黔中”军政一体的辖区,暗中经营“黔中”军事武装根据地。十大姓汉军经六年努力,将黔中地区夯实成为隋文帝消灭南京陈国最为坚实地处优势的军事根据地。这为六年后隋炀帝、杨素、杨俊统兵从“黔中”三峡以数千战舰顺江东下仅四个月灭亡南陈奠定了战略先机。开辟“武陵山区”十大姓汉军将士们继续留守“黔中”,历经二十来年,“黔中”的军政中心,也由清江流域的恩思(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移到黔江区(即乌江河流域下游)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隋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在彭水建黔安郡署治,直至隋朝灭亡。到李渊于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一统天下时,黔安郡的汉军们顺应历史潮流归附唐廷,唐高祖敕田世康(田宗显之子)为黔州刺史。到贞观元年,田世康率军南进开拓乌江流域,黔州汉军首先占据了盛产朱砂的务州(今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又于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田世康令十大姓中杨氏为主体的汉军,沿着洪渡河溯江而上占领罗蒙之地,将罗蒙改名为播州区。当时播州地方偏僻,人口稀少,总计户不到五百,人口不过二千。《新唐书·地理志》。播州之名,历经五代十国、宋、元到明朝末叶,存在了962年。所以人们常习惯用“播州”来代称古代的遵义市

播州,唐贞观三年(639)定名后,断断续续使用了962年。播州与四川省地理相邻,历史上诸多原因使播州最早隶属四川行政区。可是明清两代,四川与贵州省两省划归管属,相争不休。直到清雍正四年(1726)经云贵总督西林觉罗·鄂尔泰奏,第二年播州改隶辖贵州,相争告段落。涉及两省边界少数地区调整,直到民国时期才园满解决。

牛腾布教

中国西南地区的汉传佛教,中心区域在巴蜀,云贵高原是它的辐射区。四川地近陕、甘,是西南地区距离中原最近的地方,越过秦岭大巴山脉便可到达古都长安洛阳市,往西则是“丝绸之路”的咽喉重地河西走廊,因此,北传佛教进入中原地区较早传入巴蜀。四川省又有“蜀身毒道”与印度相通,南传佛教云南省也可到达巴蜀,以此造成巴蜀佛教在西南最先崛起。在东汉时期,佛教在四川留下许多遗迹。两晋时已对黔北有影响。而兴起则在唐朝。唐代牛腾在牂大布佛教。《太平广记》卷112引唐《牛肃记闻》云:“牛腾,字思远,天宝散大夫郏城县令,弃官从好,精心释教,从其志者终身。常慕陶渊明五柳先生之号,故自称布衣公子。即侍中、中书令河东侯炎之甥也。侯姓裴氏,未弱冠,明经第,再选右卫骑曹参军。公子沉静寡言,少挺异操,河东侯器其贤,朝廷政事皆访之。”牛腾,清俭自守,德力过人。著名诗人王勃即出其门下。毕生精心研究佛教。其舅父裴炎,官至中书令,因逆武则天,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问斩,株连九族。牛腾贬牂牁郡建安县丞。据郑珍莫友芝、王燕玉考证,建安在现瓮安、余庆县之间。谪居三年(685~687年),他从三个方面“大布释教于牂牁”:其一,以县丞之尊,身体力行亲身敬佛行戒,“口不妄谈,目不妄视,言无伪,行无颇”,以至“夷僚渐渍其化”,普遍开始信仰佛教,并把牛腾视为大慧大贤之人而加以敬护。其二,使佛教闻于牂牁官吏,深入黔北人心,在牂牁上下层社会中产生广泛的影响。其三,“置道场数处”,创建了数座佛寺道场。牛腾创建了哪些佛寺、道场,虽然史缺记载,无迹可考,然在黔北所建的唐寺,或多或少都与牛腾“置道场”、传佛教的影响有关,对黔北地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推动。晋、唐时代,佛教的发展即已遍及四川省全境,黔北由于与四川接壤,且政治、经济和文化又与四川联系紧密,乃最早得四川佛教风气之先,故桐梓金锭山寺兴建早于牛腾布教、贵州唐代佛寺多集中于黔北绝非偶然;川黔僧人相互往来,深入其地,亦意中事,如播州区的海通禅师之到四川乐山建造弥勒大佛即可证之。

自牛腾布教牂牁郡前后,牂牁已有10余座佛寺兴建,亦开始有佛像的铸造,并有僧人的活动。在唐朝,邻省川滇佛教空前发展,大有问鼎中原之势,牂牁佛教亦受其影响,故唐代佛寺的兴建大都集中于与四川省相邻的黔北地区:桐梓县建有金锭山寺、玄凤寺、兴旺寺、三座寺,仁怀市建有景福寺、永安寺,正安建有大成寺、蟠溪寺,遵义建有大悲阁,沿河建有福常寺等。唐时牂牁兴建的佛寺当不止这些,然史志有记载者仅限于上述10余座。

1、桐梓金锭山寺。寺约建于唐贞观十六年(642年)前。民国《桐梓县志·舆地志·寺观》载:“金锭山寺,在城南三十里洞子河,内有唐贞观中铁,同治初贼乱磬失。”民国《续遵义府志·古迹志》云:“磬在桐梓城南金锭山寺内,铸有贞观十六年等字,同治中寇乱或失去。”“铁磬”乃佛寺中用于佛事的法器,按理应先有佛寺才铸此法器,故金锭山寺当建于唐贞观十六年之前,是贵州省有文献可查的最早的一座佛寺。金锭山寺早于牛腾布教40余年之前兴建,当与四川省佛教的影响有关。隋唐时期,四川佛寺兴建蓬勃而起。今桐梓县地,在唐贞观年间分属今夜郎县地和播州带水县地,地当川黔交通要冲,故其地受四川佛教影响而兴建金锭山寺绝非偶然。

2、桐梓玄凤寺。民国《桐梓县志·舆地志·古迹》载:“燕子崖石刻,在城东六十里,溱七甲崖磴上有供佛,额‘玄凤寺’三大字,后有‘干符元年’字,不甚显。”乾符元年即唐乾符元年(874年),可知玄凤寺至少建于唐乾符元年以前。

3、桐梓兴旺寺。民国《桐梓县志·舆地志·古迹》载:“在夜里后河坝,相传唐时荣懿县城隍庙在此,后迁白鹭垭,改灵通寺。”考唐荣懿县属唐溱州,唐贞观十六年(642年)置,治所在今桐梓县之北的渝黔界上,故兴旺寺当建于贞观十六年之后,由城隍庙演变而来,详情无由获考。

4、桐梓三座寺。三座寺是唐乾符三年(876年)杨端平播后他的嗣孙修建的,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该寺在元田坝文笔山上,由三座庙宇组成:长寿寺,又名古遵殿(今红军纪念塔处)、青都观(今仓库)、瓦庙子(今学校),三座寺地名也由此而来。从山下到山上有石板小路通达,将三座庙宇串联在一起,形成鼎立之势。青都观由两间大殿和一个天井大院组成对称格局,瓦庙子规模次之,但都是建筑平常的小庙;惟长寿寺居高,占地宽,建筑雄伟壮观。长寿寺由东皇殿、三尊殿、观音殿组成,东皇殿供地藏王,三尊殿中立释迦牟尼像,殿上层有后土娘娘王母娘娘、瑶池金母金像。观音殿供观音像。清贡生李正乾《古尊殿碑记》云:“关西夫子杨震十七代孙太师公杨端奉命平为播郡,后袭宣慰使司履其地,平原坦途突起峦峰,始成玉宇,出东皇大殿于今,后国中以肃瞻视,以觉人心焉。传至十五世贵州省同知仪兵元帅杨佑领军至此,又复壮观。十六世奋勇将军孟奇公镇石壶关时,同壮大观。……后万历庚子年经贡天麟培补成功,而后以至梁啮檀秃,半损金容玉像,壁破门,惟见风扫月灯。经首正性补换东皇帝尊,十殿之朝五显赫重,西天祖四方之护法森严,兼之长官狐李二姓共动盛典,告厥成功。”考杨端入据播州区(今遵义市桐梓县绥阳县正安县一带)为土官在唐干符三年(876年),其在位时间从乾符三年直到唐末天复年间,故长寿寺当建于唐乾符三年至天复年间(876—902年)。至15世杨佑又重修。杨佑乃l3世杨粲之第三子,生活于南宋末年。其后又经明万历二十八年(l600年)和明季的两次重修,遂使长寿寺名重一方。可惜至民国37年(1948年)寺内斋妇不慎失火,一夜间将长寿寺烧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