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源镇
松源镇隶属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位于区域东北部,四面环山,中间盆地,毗邻闽粤两省十乡镇,辖区总面积149.5平方公里,其中山地18万亩,耕地1.8万亩,22个行政村和一个居委会,是梅州市梅县区的农业大镇之一。2001年被省政府核定为300个中心镇之一。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松源镇常住人口为18233人。
地理环境
古时,松源境内森林茂密,松属参天,同时,因地处松源河上游,有源头之意,故命名松源。
位置境域
松源镇地处东经116°22′,北纬24°11′,位于梅州市梅县区东北部。
地形地貌
四面环山,中间盆地。总面积144.9平方公里,其中山地18万亩,耕地1.8万亩。
人口民族
下辖22个行政村和2个居委会,是梅州市梅县区的农业大镇之一。2001年被省政府核定为300个中心镇之一。
2021年5月27日,梅州市梅县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松源镇常住人口为18233人。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锰、碳石和瓷土。
交通
省道S223线、通往福建永定洪山的松洪公路穿境而过,是闽粤两省五区县十乡镇的集散地。
历史沿革
松源境内山林茂密,满山遍野古松参天,同时又因她地居松江河上游,有源头之意,而得名松源。
松源镇是梅州市梅县区的根源,客家人宋朝入粤进梅多经此地。宋朝年间,梅县区有六位进士,其中三位就是松源的蔡若霖、蔡定夫、蔡蒙吉祖孙三人,特别蔡蒙吉年轻中举后不去做官,而是回家乡办学校,推进梅州市梅县区教育局事业的发展。梅县区今天能成为“文化之乡”,不应忘记“三蔡”奠定的教育基础。“三蔡”读书“梅花夺魁”,为梅县区人树立了最早的榜样,也是梅州市梅县区松源镇应有之义。还有黄慕松、黄镇球、王维、王立潮等都是松源的乡贤俊彦,吾等后辈景仰的典范。
革命老区
松源是当年中国工农红军入粤的第一站,她原本就是革命老区。早在一九二六年秋,这里就成立了松源支部,一九二八年成立苏维埃政权,一九二九年十月,朱德军长亲自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出击东江时路经松源,并留下十多名红军骨干,加强松江区赤卫队的建设,抗日战争时期,松源区委是闽西南潮地区唯一的模范区委,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边区重点游击根据地,为了全国的解放,母送子,妻送郎,一大批优秀的松源儿女奔赴战火连天的战场。
行政区划
经济
综述
梅州市梅县区松源镇地处梅州市梅县区东北部,四面环山,中间盆地。这里为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蕉岭县,福建永定、上杭县、武平县交界之处,为“两省五区县十乡”商旅云集之地。
松源圩虽地处边区,但自古就是个买卖热闹的场所,久负盛名的松源麦芽糖就是通过这里众多的商贩旅客传扬而声名远播的,不少海外归来的客家侨胞慕名在这松源圩上购买麦芽糖。(不少梅州市民和海外客家侨胞都知道,麦芽糖要数梅县区松源镇出产的最为有名,香甜爽脆,适口不腻。)松源圩逢农历三六九日为集市贸易日。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圩场物产比过去更为丰富,周边贸易非常活跃。平日里,周边地区的商贩往来频繁,买办货物,采购商品。每逢圩期,四面八方成百上千的客运货运车辆及摩托车等涌向这里,热闹非凡。当地土特产麦芽糖、五香牛肉干豆腐干、桃子豆腐、红菇科等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周边地区的山货和农副产品如茶叶、野生灵芝、香菇、木材、生猪等也运到这里交易,外地商贩和群众从这里采购回大批日用、家电、家具等商品。
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由于毗邻的兄弟省田地丰足,许多松源女性都向往北地,多嫁于邻省周边乡镇。改革开放以来,本地经济发展快,本地周边乡镇的姑娘纷纷南飞,来松源成亲落户。由于周边地区群众往来频繁,相互走亲访友,松源形成了“月半”节日多的独特风俗习惯,据说松源是梅县区各乡镇中“做月半”最多的一个乡镇。每逢“做月半”,松源的酒楼饭店就生意繁忙。兄弟省的亲友到松源来作客,热情的主人往往都带上自己的亲戚到街上吃馆子。周边地区的群众办喜事或朋友聚会也经常到松源圩上宴请客人,常常一请就摆好几台甚至十几台的席。
至2007年底,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4.2亿元,财政收入完成25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666元。2006年、2007年被县委评为“五好”镇党委、“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先进单位。
社会
教育
梅州市梅县区松源镇中心小学
梅州市梅县区松源镇王寿山下,松源河畔有一所美丽的学校--松源中心小学,步入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造型新颖别致的教学大楼,校园里树木苍翠,繁花似锦,1000多名山区孩子在这里沐浴阳光雨露,茁壮成长。该校创办于1941年,经历了60多个春秋,近几年来,学校在上级党委、政府、教育部门的关心重视下,在国内外乡贤、及社会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下,筹资200多万元将过去破旧的校舍全面改建成而今面貌焕然一新的花园式学校。
梅州市梅县区松源中学毗邻本省的蕉岭县、福建省的上杭县、永定区,始创于公元一九零六年,初命名为"成达高等小学"。斗转星移,沧海变幻,创办之初仅有80多名学生的小学,现已发展到有2600多名师生的普通完全中学,这凝聚了历代乡贤、有识之士和师生们的艰苦创业的心血和汗水,更离不开各级政府的重视、关心与支持。
医疗卫生
为改善松源镇中心卫生院年久失修、破陋及场地局限的局面,满足松源镇4.2万人民及周边群众看病和保健的需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同意新建梅州市梅县区松源镇宜康医院项目立项建设。
文化事业
梅州市梅县区松源影剧院
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松源镇圩镇社居委会,建院来发挥着充实松源人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功能,松源镇中小学的学生常在此接受思想文化教育,观看革命战争、解放战争题材的影片,加深对革命果实来之不易的认识。告诫人们要热爱和平,共建和谐社会。
文化
特产美食
麦芽糖是松源的土特产之一,以其独特的风味,深受世人欢迎。
松源制作麦芽糖历史悠久,其制法精良。它根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麦芽糖性甘温,健脾开胃、下气中和、消食化积而性不损元,故为健脾温中之药,据此药理学加上和糯米有补中益气之妙用,两者配合而成。其制法是以二十斤大米配半斤小麦为度,把小麦温湿下芽,待其芽长如针,根系特别发达时,便可把米煮成饭,以适度的恒温,经过6---7小时发酵,由淀粉转化成糖分,此时可把渣榨去,把榨出来的水放到锅里煮,开始时以猛火功,后以小火慢煮的浓缩方法,使化解的水浓缩成糖。初成时是红色固体,再经过不停地拉绞,变为清甜可口的呈白色的麦芽糖。麦芽糖有补气治病的作用,如和有机生姜每天早晨吃适量,可对老年性胃体寒咳嗽、支气管炎有补导作用;炖鸡蛋服对小孩和婴儿是比较佳的营养品,故为世人所喜爱,凡来松源的商旅都喜欢买松源麦芽糖回去品尝,或作礼品送客。60年代,粮食紧张时,麦芽糖无法生产。改革开放后,麦芽糖的生产又恢复起来了。
麦芽糖主要产于梅州市梅县区松源镇的径口、园岭、彩山、横坊等村。
豆腐干与麦芽糖和王寿山,并称松源三绝。豆腐干是豆腐的再加工制品,咸香爽口,硬中带韧,久放不坏。豆腐干是佐酒下饭的最佳食品之一,也便于旅途携带和食用。豆腐干有卤干、熏干、酱油干等,是宴席中拌凉菜、炒热菜的上乘原料。豆腐干有以下这些功效:
1.豆腐干中含有丰富蛋白质,而且豆腐蛋白属完全蛋白,不仅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而且其比例也接近人体需要,营养价值较高;
2.豆腐干含有的卵磷脂可除掉附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预防心血管疾病,保护心脏;
3.含有多种矿物质,补充钙质,防止因缺钙引起的骨质疏松症,促进骨骼发育,对小儿、老人的骨骼生长极为有利。
松源人特别喜欢吃豆腐干,所以逢年过节回家都会带一些到自己工作的城市。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做豆腐干的人已经越来越少,所以每逢过节的时候,到彩山路口的那家小作坊买豆腐干的人都是络绎不绝。
苦笋又名甘笋、凉笋,野生于崇山峻岭之中,其呈苦味的糖苷有刺激巨噬细胞生成的作用,该细胞有防癌解毒的功效;苦笋含丰富的纤维素,能促进肠蠕动,从而缩短胆固醇、脂肪等物质在体内的停留时间,故有减肥和预防便秘、大肠癌等功效。中医认为,苦笋味甘、淡、微苦,寒,有清热利尿、活血祛风功用,可治类风湿性关节炎、伤食、咳嗽、疮疡等症。
每当春天到来,就是苦笋丰收的时候,松源人喜欢把肥猪肉、腌咸菜和苦笋放一起煲。煮出来的菜肴苦中带甘,油而不腻、风味独特。
非物质文化遗产
“挂大牌”
宋代至1950年的每年农历正月二十八,为纪念松源王姓四世祖宗泰公“祖创业粮输三省,富盖群邑,留给四子各田租450石,捐资千金,逢石开路,遇水架桥,立业积德,益增前人之功,广后人之福,嗣济济”的活动。活动主要形式十分隆重,在旧时,人比现在少很多,但参加人数来于闽粤两省一万多人,文化项目有大锣鼓、八音、金狮、狮锣鼓等。工艺品有各式各样的手工制作形形色色的动植物看碗,活动有看拉洋片及各式各样的赌博,及到处摆有小商品食品出售,是一宗大型的热闹非凡的形式多样的群众活动。俗称挂大牌(走大牌)。
“扛公王”
松源祭祀(扛)公王是在过中秋节时举行的一种民俗活动。过月半时要把“龙源宫”中的“龙源公王”扛到村里来供村民膜拜,祈求财丁两旺,五谷丰登。
“月半”年宴过后,有公王游村接受膜拜的习俗。公王游村仪式有如古代大官出巡,三声炮响震天动地,公王游村队伍来了,前面一对金鼓手,敲大铜锣十二连三响,接着由壮年扮的四个武士迈着方步,各人手执着绣龙虎图案的大帅旗,帅旗迎风飘扬,很多青少年擎着方形或竖长方形的彩旗跟在后面,接着就能看见头戴金冠,身披金甲、胸飘长须、手执利剑、威风凛凛的木雕公王,稳坐在四个武士抬着的轿中。公王后面还跟着大锣班,有四对响锣、一个大钹、一面铜钟、一个腕锣,扛着的大鼓由一个人敲击指挥,八种乐器人各1件,最后,欢天喜地的小孩,看热闹的村民紧跟着。各屋接连不断地燃放着鞭炮迎送公王。当公王放在设有香案前的方桌时,村民们纷纷上前烧香、点烛、祈祷膜拜。此时锣鼓喧天,鞭炮声接连不断。大锣鼓由慢到急有节奏地敲击着,忽然震耳的大锣鼓嘎然停止,只有鼓声咚咚,锁呐带头奏起古典曲,其余乐器齐凑,声音悠扬悦耳,村民及亲友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倾听,面带笑容,一处膜拜完毕。接着锣鼓鞭炮声再起,鼓乐喧天,扛公王的队伍用相同的方式到下一处设有香案的地方去了,途中停着去过月半的亲朋好友和村民们,他们各自都向公王挥手致意,大家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
代表人物
历史名人
黄慕松(1883--1937),原名汝海,梅州市梅县区松源镇宝坑人,少时广东武备学堂毕业后选派到日本留学,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和炮工学校,回国后任广东广东陆军小学堂教官、校长。后再到日本陆军大学校深造,1918年赴英国留学。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任国民革命军参谋长,民国成立后任参谋部第五局局长。
1913年担任国防考察委员,曾赴蒙古、新疆实地考察,回京后,任陆军测量总局局长。后任中俄界务公署参议专门委员,兼交通部路线审查会主任。
1925年广州军政府成立后,任粤军总司令部编审委员会副委员长。
1927年初,任粤军第三师师长,率部参加北伐战争。
1929年8月任参谋本部测量总局局长,首次完成全国军事测量任务,被誉为“中国军事测量之父”。
1925年黄埔军校高级班副主任,1927、1930年两次代理陆军大学校长。
1931年12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四届候补中央执行委员,推选为中央海外党务委员。
1933年4月特任新疆宣慰使,同年冬任新疆省党部指导员。
1934年奉派西藏自治区任致祭达赖专使。
1935年3月任蒙藏委员会委员长,4月任中将,同年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
1936年任广东省政府主席兼任广东省保安司令。
1937年3月病逝于广州。国民政府追赠他为民国陆军上将。
黄镇球(1898--1979),原名洪秀,字剑灵,籍贯梅州市梅县区松源镇宝坑,1919年毕业于湖北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分配在边防军见习。
1920年南下广东,先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上尉参谋,后任少校。
1922年参加北伐、东征等战役,作战有功,升任团长。
1926年底率33团驻防海南岛任琼崖警备司令,1927年任师长,参加第二次北伐。
1931年6月赴德国学习防空,1934年回国后历任防空学校校长、少将、中将等职。
1937年任首都防空司令部副司令、航空委员会航空厅厅长、全国防空总监等职。他创办中国防空体系,培训大批防空人才,主管8年抗战防空,抗战胜利后,获颁“青天白日勋章”。
抗战胜利后,任后方勤务总司令、联合勤务总司令,被称为“国军现代后勤之奠基者”。
1950年随国民党政府往台,1951年升陆军二级上将,历任“国防部”副部长、“总统府”参军长、台北卫戌总司令。
1961年升任陆军一级四星上将、“南京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席、参军长等职。
旅游
旅游资源
说到梅州市梅县区松源镇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王寿山了。它由何而得名,也没听祖辈的人提起。但它的秀丽几景,是去过了的人都不会忘记的。王寿山主峰海拔一千二百四十二米。为花岗地貌,常年翠绿葱郁,松树、杉木、杂树遍布全山,山茶属、山药、山果到处皆是。大山之中还栖息着多种飞禽走兽,有五颜六色的小飞鸟、长尾𫛭鸟,雄冠白羽的环颈雉,以及野猪、豹、狼等一些食肉目。据说,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有华南虎在此活动。
山势雄奇,高山云表,风景壮观,为群山之冠。登主峰棋盘石鸟瞰,左右百里尽收眼底。有人云:上看汀洲八角楼,下看潮州汀子桥;汀江飘带绕山脚,梅江滚滚向东来。
山中名胜古迹,引人入胜。“阳持笔、冈甲湖、棋盘石、半天炉、真武殿、隆武岩、风髻石、仙人迹”为山中八景,“登高望八景、景景醉游人”名不虚传。更有各种奇形异石,或如螳螂爬壁,或如瓢虫窥探……还有一些岩石,至今残留着古人游览时所作的诗句。
山下汀江,现已被截流,原浩浩荡荡之江水今成一泓碧玉。乘船至山脚,登高远望,实为现今森林旅游之佳景。这里已规划为龙湖风景区中之王寿山森林度假区。
其他的旅游景点还包括,王佑碧、后碣峰、双龙头瀑布、蔡蒙吉故居、桂渊溏等。
参考资料
梅州市梅县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梅州市梅县区人民政府.2021-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