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塘尾村

塘尾村

塘尾村位于东莞市石排内,古村以古围墙为界,全村总面积为39565平方米,现存古民居约268座,21座聂氏宗祠,19座书室,10眼古井,4个围门,28座炮楼。塘尾古村始建于宋代,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是东莞现存较好,规模较大的古代村落。

塘尾古村于2002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公布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其后又被评为广东省旅游特色村,其民俗文化活动“康王宝诞”也被列入“广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历史沿革

据族谱《陇西李氏家乘》记载,宋末李栎囚遭权贵排挤,只身由东莞白马逃来塘尾,被黎姓人家收回并配与女儿,历元、明、清近六百年的发展,李氏逐渐兴旺,至光绪年间达到鼎盛,人口增至1000多人,塘尾围成李氏家族聚落。塘尾明清古村落依自然山势缓坡而建,围前三口鱼塘一大二小,分别代表蟹壳与两只蟹钳,围面两口古井代表两只蟹眼,仿生喻意一只巨蟹守护后面的村落和前面的千亩良田。古村落布局合理,由围墙、炮楼、里巷、聂氏宗祠、书室、民居、古井、池塘、古榕等组成很有特色的聚族而居的农业村落文化景观。尤为可贵的是,古村落格局保存完整,未经破坏的明清建筑比较多,保留大量精美的石雕、木雕和灰塑建筑构件,明、清、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使用的生活和生产用具也有大量保存,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现今塘尾明清古村落居民多搬出外住,房屋空置或出租给外地民工居住,塘尾村民委员会协调村民进行古村落的保护与管理。2001年被广东省政府评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塘尾古村

塘尾明清古村落以古围墙为界,依自然山势而建,里巷布局合理,安全防御设施齐全。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所建,红石做门、窗框和砌墙基,水磨青砖清水墙,保存大量精美的木雕、石雕和灰塑建筑构件,遗留历代众多的生活、生产用具。聂氏宗祠建筑除宗祠以三进布局外,各家祠则是二进四合院形式。民居布局多以三间两廊、三间一边廊为主,因与巷道的相对关系而有所变化。民居与书室结合、民居与祠堂结合是塘尾明清古村落的一大特点。以下对塘尾明清古村落重点建筑进行描述:

(1)塘尾古围墙、围门和炮楼:始建于明,历代有维修。围墙绕古村落成封间一周,周长860.8米,高5米,宽0.35米,红石墙基,青砖墙体,每隔4米有一附墙。在围墙东南、西南、西北、东北角开有四个围门,村民分别称之为东门、南门、西门和北门。以东门规模最大,宽4.24米,长5.38米,高9.30米,为两层青砖耳山墙建筑,围门之上镶“秀把东南”匾额。围墙附有28个谯楼(当地乡民称楼斗、炮楼),以28个天文星宿命名,规棋有大有小,一般尺寸为长、宽各4.5米,高7米,围墙、围门和炮楼组成完整的防御设施,保障塘尾古村落的安全,近百年来先后成功抵御了1911年清军的抢劫和1944年石碣吉洲土匪李朝的侵犯。现围门完好,围墙基本完整,炮楼尚存19个。

(2)古巷道:塘尾古巷道成井字形网状布局,主要巷道有南北走向的直巷7条,东西走向的横巷4条。巷道由红石条石铺就而成,宽2米左右,巷道下面有完整的排水渠。至清末光绪年间,富绅李植忠改建部分红石巷为花岗石麻石巷,横穿围面,从东门出围到牛过村,可达当时的南社火车站,由北门出围直达当时的木排村石龙渡口,总长度近10公里,现仅存围内300米。

(3)古井:塘尾明清古村落有古井10眼,分布在各巷道旁公共使用或民居、家祠天井内私家使用。井壁用青砖砌筑,井沿则用整块红石挖空而成,一般直径0.87米,高0.40米。至清末采用花岗岩石。

(4)李氏宗祠:始建于明,历代有维修。五开二间三进院落布局,抬梁与穿斗混合梁架结构,硬山顶。宽17.8米,长43.7米,占地面积777.9平方米。明成化年间李质中举后,在宗祠夏府村戚氏分祠挂“文魁”木匾,文革期间木匾被毁。民间二十一年(1932)宗祠辟为东莞第十六间小学,为石排镇第一间小学。

(5)景通公祠:始建于清中期,为十世祖景通家祠,三开间二进院落布局,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硬山顶。宽9.5米,长17.1米,占地面积162.45平方米。封檐板、梁架木雕和犁头、横梁石雕工艺精美。

(6)梅公祠:建于爱新觉罗·旻宁年间,为十二世祖家祠。三开间二进院落布局,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宽8.8米,长14.3米,占地面积125.84平方米。梅公祠保留从明代十世祖至清代二十二祖的祖先牌位原物,为东莞地区罕见。公祠还摆放了塘尾民间信仰神宋康王的神像,因而又称康帅府。

(7)守善堂:为家祠与民居结合的典型代表。家祠与民居是光绪年间建造的一体建筑,有侧门相通。家祠为三开间二进院落布局,民居为三间一边廊建筑。家祠宽9.14米,长11.9米,民居宽5.8米、长11.23米。民居建筑规模和装饰工艺稍逊于家祠。家祠屏风、梁架装饰精英。

(8)宝卿家塾:民国年间李冀南扩建祖居而成,宽8.85米,长9.5米,早期为家祠与民居结合的建筑,学冀南与陈伯陶同中乡试后,改家祠为书院。现存东莞清末探花陈伯陶1919年题书的“宝卿家塾”红石门匾。

(9)七房厅与墩睦堂:为家祠与家祠结合的典型代表。七房厅为李松石家祠(乡民习称家祠为“厅”),墩睦堂为李松石之子家祠,中间有房门和天井相通,建筑总宽度为9.6米,总长度为20.95米,其中七房厅长10.31米、中间天井长1.04米,墩睦堂长9.6米。七房厅建于同治咸丰年间,墩睦堂建于光绪年间,皆为三开间二进院落布局。墩睦堂封檐板、梁架木雕工艺精美。

旅游

景点

梅菴公祠

塘尾李姓十二世祖梅菴公祠建于清代爱新觉罗·旻宁年间,为三开间二进院落布局。檐下彩绘均历历在目,左为黄初平(即黄鼬)叱石成羊,右为刘伶醉酒,两则典故的主角,一超然物外,一任性狂放,梅菴公一族李氏之处世态度,从此可窥豹一斑。

祠内东北祭有宋康王神像,故此祠又称康帅府。赵构宋朝龙捷指挥史康保裔,洛阳市人,据《宋史》记载,其人“谨厚好礼,喜太子宾客,善骑谢,弋飞走矢无不中。尝握矢三十,引满以射,镝相连而坠,人服其妙。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与辽军血战死,被封为“威济善利孚应英烈王”。后被神化为“康王”,又称“康帅”,广东东莞石排镇、高土步镇有康王庙广州市康王路亦典出于此。康王的塑像红面怒目,以中指指贼。

东莞石排乡民敬重康王。每年农历七月初一至初七,石排一带都有用“龙椅”抬宋康王出巡的祭祀活动。至于是否能从石排人所敬祭北方战辽朝的将军,推测塘尾李氏之祖籍与身份,则是可交由民俗学家研究的课题了。

景通公祠

建于清朝中期,为李氏十世祖家祠,三开间二进院落布局。聂氏宗祠大门紧锁,无缘入内参观。疑因年代之故,其大门檐下的彩绘木塑,保存不及隔壁的梅菴公祠,整体装饰亦较简单。

李氏宗祠

李氏宗祠在塘尾村西北角,坐北朝南,五开间三进院落,占地770多平方米,建于明初,重修三次,最近一次维修是1999年。门外左右各遗旗杆夹,乃清光绪23年乡试中举第三名的举人李衍广所立。二进堂号“追远”,前檐下还挂“文魁”、“经元”二匾,皆由后人仿造,原匾由明成化年间举人李质立,已于文革被毁。里间壁栊满置神主,两边对联“举目思言功祖德,存心为孝子慈孙”,其时从六世祖坟上担回来的三只乳猪静静躺在坛前,香火缭绕,供祖宗享用。

交通

自行驾车:走高速直抵东莞,后往石龙镇方向,石龙过后是石排镇,在石排镇上,即可看到往塘尾村的指示牌。

公共交通:

①坐车到石龙车站,乘坐出租车25元可到塘尾村。

②坐车到石排车站,乘坐出租车15元可到塘尾村。

文化

瓜田夜话

伯在前面一边走着,一边讲述每一间屋子背后的故事——这位名为乐平的李姓光绪年间在广州河南拥有整条公正新街的商铺;那家李氏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年间出国到了越南,做的是警务处长;还有一位李氏是大商人,家里一条蛇养了几十年,从手指粗细直到腰身粗如碗口,却是十分懂人性,听主人一声喝令即蛰伏不动……数也数不完的家族故事,都从这些书房引申开去。

据焜伯说,从清代顺治一直到宣统年间,总共出28门文秀才,1门举人,1门武秀才。值得玩味的是,中原地区古代历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而这下品之中,又是重农抑商。商人在主流社会中的地位一直受到压抑,因而塘尾村人虽富,却从没有骑高头大马衣锦还乡的及第状元那般沸沸扬扬、没有作为全村政治文化的状元第一类的堂皇建筑,因而建书房的举动把商人心里对读书人的羡慕表露无遗。同时,塘尾村的经商传统亦似乎已经根深蒂固。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从这村子四平八稳的格局,我们能看出一种和谐的力量,没有等级限制,也就自由自在。

塘尾故事

寻根究底

当地人言,目前所能追溯最早的塘尾李氏,乃北宋靖康之变时,逃难自南雄珠玑巷柯子里。早年李姓长安镇,三、四世祖迁到白马居住。根据族谱《陇西李氏家乘》记载,宋末李氏六世祖李栎菴受权贵排挤,只身由白马逃到塘尾。当时塘尾杂姓混居,李栎菴娶黎姓人家之女,在塘尾扎下根来。

在李陈焜老人口里,这段“六世祖受排挤”的故事更显传奇生动:那年知县夫人摆开排场,祭祖拜神,李栎菴摘下一朵作祭品用的花,是因为淘气还是别有用心,老人没说明白,知县因此大怒,认为受到侮辱,下令通缉李栎菴。塘尾人的六世祖被迫逃到乡下外公家,躲避风声,结果在此娶黎氏之女为妻,安家乐业,繁衍生息,李家香火从此昌盛。

为塘尾李姓编写新族谱的陈学伟对此广泛流传的说法提出质疑:李氏乃当地望族,三世祖李用为理学家,曾远赴日本讲学。四世祖为宋末特奏进士(特奏进士者,乃“贡于乡而屡绌于礼部,或廷试所不录者”,遇皇帝“亲策士则籍其名以奏,径许附试,故曰‘特奏名’”)。四世祖之兄李春叟是宋末岭南名贤,有抗元诗篇和碑记流传于世,当年元兵南下,他报必死之决心,撑一叶孤舟,独闯元营,劝元军莫滥杀百姓,史书记载其“有功于邑”。

李栎菴生于1265年农历三月初一,1277年间,他从白马搬来塘尾,还是个孩子。陈学伟说,尽管家谱上书李栎菴逃难到塘尾,也有资料记载李栎菴迁居原因是在塘尾外公家住下后“爱其山水之盛”,后娶黎姓,更在此“开馆授徒”,他迁到塘尾后,田产仍在白马,李栎菴三兄弟,每年祭祖收租,都会往来白马,故“受权贵排挤”一说在逻辑上站不住脚。至于为何有此一说,陈学伟表示仍需作进一步考究。

游村惊梦

塘尾水乡,又名莲溪,老人说,当年东江边有一大莲塘,从树下(地名)绵延至中坑(地名),长约一千公尺,他还是小孩时,夏天就爱钻到莲塘里玩,摘莲花,采莲子,挖莲藕,十分痛快。人们可从“塘尾”之村名联想村子的地理位置,现在莲塘已经淤塞,此地纵然一马平川,然再怎么极目远眺,眼前也难现满塘荷叶田田之景象了。

莲塘已淤塞,难现荷叶田田之景象。

村内外的基本格局倒是基本保存完整。在修筑围墙之前,村里人已有意识在村落外围种植榕树,几百年的老榕树围绕村落,早已亭亭如盖,村里人爱在村下聊天打牌下棋打乒乓球,甚逍遥自在。村委说,全村共有大榕树25棵,其中3棵为大叶榕树

明末乱世,盗贼横行,劫掠之事时有发生,民不聊生,到清代康熙,太平盛世,李姓财力崛起,考虑筑围修楼,防御日后不测。二十一世孙中有位大商家,他发动村民募捐,并出资补充不足部分,建围挖塘,形成今日塘尾村之基本格局。

村落坐北朝南,围墙绕村落一周闭合,周长860.8米,红石墙基,青砖墙体,在围墙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各开四围门,村民称之为东门、南门、西门和北门。这四角边上的门,特别之处在于它们更像“楼”而不是像“门”。规模最大而最为典型的东门,为两层青砖镬耳山墙建筑,围门外墙镶“秀把东南”匾额,从外观看,更像一户住有人家的房子而不是村落入口,从朝南的门入,穿过门厅,从朝西的门出来,才豁然开朗,看到一地草色青青,井然有序的古建筑在眼前铺展开来。围墙附有以28星官命名的28炮楼。

南面围墙外,一大二小三个鱼塘,按村里人的解释,正中大塘象征蟹身,两边小塘分别是围拢的两个蟹钳;围内东西门附近有两口对称的水井,那是蟹眼。大钳对外,两眼看护,整一格局具把守之态。

而令塘尾村人尤其自豪的是村内自发的布局,南北走向的直巷七条,东西走向的横巷四条,呈网状井型,巷道由红石或麻石铺就,“条条巷道都能通到外面”,焜伯强调了好几次。

围内正面朝南,正中乃文革年间建造的平房,现用作老人活动中心和饭堂,东边为十二世祖梅菴公祠,西边为十世祖景通公祠。正中巷道把地皮一分为二,1、4、6、7房分布东面居住,2、3、5房分布西面,有意思的是,正街以东的四房多出商贾富人,而正街以西的三房多出秀才文人。

富而不贵

东莞富庶之地,水泥路笔直,一路上,车窗外掠过工业建筑、修剪整齐的花坛、崭新的住宅小区,乡土气荡然无存。石排镇莞城街道一个多小时车程,再搭摩托车至塘尾村,当司机说到了,我与摄影记者方谦华都有几分诧异,周围是广东省农村的新式村屋,哪来古村落的痕迹?

老人和小孩簇拥在几棵榕树下玩耍,打听之下,方知从旁一不起眼的门楼进入,对门墙上一溜钉着木牌,上刻“康真君座镇”字样;一旁墙上挖一小,内置男女社神,前垂纱质白帘,左右对联“白发知公老,黄金赐神人”,横批“福德宫”,此福德正神即土地公。穿过门楼,清一色红石基青石砖的古建筑,朴实无华。

却说这塘尾村民有经商的传统,明清六百年间李氏人丁兴旺,相对不足的田地难以承载人口发展,此处靠近东江,不少人于是出外谋生,近到东莞四大古镇之一石龙镇,远到广州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未开埠前,已有塘尾李氏去做生意。清末民初,塘尾财力到达鼎盛,做船运、卖药材、进行粮食贸易、开钱庄等,李氏族人纷纷在外赚到第一乃至不知第几桶金,尤让塘尾李氏引以为豪的是香港二十八“隆”,生意甚是兴旺。

发达后的李姓回乡建家祠书房,望后人在仕途上有所出息。然而李氏遵循着南方商人一贯的低调,纵然家境殷实,却并不显富张扬。保存下来的家祠书房,甚少有广东省其他地方农村富豪的做法:用镬耳墙,在屋脊雕饰纹等,当然此举一来由于李氏虽富却不贵,较少在朝廷当高官之人;二来这些建筑外表虽不奢华,真正精致之处却藏而不露。

村委特地让我们看一堵半塌的黄泥墙,我们好生奇怪,不就一堵泥墙吗,有什么奥妙?原来这泥墙却是村中唯一一堵,所有房屋,清一色红石青砖,古时砖贵,非家底殷实,必难以支付建筑成本。长老李陈焜说,看砖就知道一户人家是否富裕。附近燕岭盛产红砂岩,故墙基多用红石。富裕的人家,用青砖侧放砌墙,墙体整整厚实一倍,而砖亦用多一倍。有人还在墙内夹层设机关防贼,贼人凿墙至半,动及机关,则有地砖如刀放下,将其手生生砍下。

而书房家祠的室内装饰更显精致,在间隔上费尽心思,我们看过近十间家祠书房,没有一家布局是一样的,而门框、屋檐、梁柱的木雕或灰雕,虽谈不上奇巧,亦无不是一刀一斧,精雕细刻。走进这些民居,虽然昔日容貌已只剩依稀,但那份滋润、那份把家里经营得一丝不苟的精致,依然让人不得不慨叹低调的塘尾李氏确实懂得过日子。

祭祖仪式

清明节后一天,到塘尾已近中午,村委急急通知全村男丁中午12点半在村口出发,去祭祖上坟,一时半刻不好安排采访。我们一听也来劲了,当下决定跟随他们祭拜先人。

塘尾原有数个姓氏杂居,李姓六世祖从白马迁至此定居后,李氏一脉发展迅速,很快成为当地第一大姓。六世祖坟选址在邻村南社附近,背依一绿意盎然小山冈,面朝一水平如镜碧绿湖。按传统塘尾李氏应于每年农历三月初一祭祖,因那天乃六世祖生忌,后把清明扫墓与本氏祭祖合而为一,选在清明后一日。

李氏子孙浩浩荡荡,车队排开一长龙往祖坟开去。六世祖的坟用麻石修一新,到达后族人捡两草垛压在墓头,祭品有一百来斤被剖开两爿的大烧猪,用红纸覆盖,上插一刀,一鸡,两叠烧肉,三个苹果,四个叠得整整齐齐的大包,几杯洪洞醪糟。上香,各人分一叠元宝点燃,几枚纸元宝被滚滚上扬的烟气吹起。

中途另一队李姓抬两只稍小的烧猪加入,老人告诉我,那是横沥镇水边村与企石镇南坑村的李氏分支。待烧过元宝,三个村老老少少的男丁纷纷聚到祖先坟前,稍稍作拜,然后,每人分得一个大白包,等包吃过,收拾残局,把大烧猪抬回宗祠让祖先继续享用,到晚上大家再到村中食堂聚餐,分食烧猪。于是一年一度的祭祖,历时一个多小时后结束。

相关介绍

东莞市南社村和塘尾村古建筑群大岭山镇抗日根据地旧址、却金亭碑等3个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石排镇塘尾古村落举行授牌仪式,至此,东莞的“国保”单位由原来的2处增加到5处。针对“国保”等文物古迹出现受到游客不同程度损坏的情况,东莞市文广局文物科余春桂科长认为,除了加强各单位的日常监管和维护外,更需要在广大市民和游客中倡导文明旅游行为。

石排

围绕“国保”打造旅游片区

石排镇作为东莞的文物大镇,除了“国保”塘尾村古建筑群外,还有2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镇正围绕塘尾村等文物旅游遗产设施的修缮和开发,规划建成以居住、商贸、旅游功能为主、凸现岭南“中国镇”特色的塘尾古城片区。据了解,该旅游片区将以红石山为依托,借东江优美的风景,将镇内的各个文物古迹连成一片,重点凸显该镇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岭南民俗特色。

茶山

古村落旅游品牌逐步形成

茶山镇南社村古建筑群始建于宋代,占地面积10.9万平方米,其中明清时期的聂氏宗祠有30座、庙宇3座、古民居250间、古井30多口,是岭南地区保存规模最大的古村落。

南社村正在开发文物古迹民俗游、生态观光休闲游。据不完全统计,自今年3月份以来正式对市民开放以来,南社村接待的海内外游客将近9万人次,逐步形成了古村落旅游品牌。

莞城街道

将建却金亭碑主题公园

位于东莞老城区的却金亭碑,立于明朝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碑文记载番禺区尹李恺与泰国商人文明贸易不收酬金的史实。

近年来,莞城大力改造旧城区。而在前几年的一轮改造中,曾在却金亭碑所在地段规划设计了一条主干道,按照规划,却金亭碑需要进行搬迁。在相关部门的建议以及文物专家的呼吁下,规划部门决定对规划道路进行改道设计,让却金亭碑避免了“迁家挪窝”之苦。

莞城区已明确提出规划和建设却金亭碑主题公园。而对“国保”进行全天候保护则预计年底可完工。

大岭山镇

努力打造红色旅游景区

作为“东江纵队抗日根据地的根据地”,大岭山抗日根据地现存9处旧址,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抗日文物群体。去年9月,投资3000万元兴建的东江纵队纪念馆正式对游人开放,展示了大量抗战时期旧址的历史原貌。开馆一年多来,共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达15万人次。据纪念馆馆长赵长庆介绍,今后该纪念馆将进一步加强文物本体和周边环境的保护,努力打造红色旅游景区。

文化局

需倡导游客文明旅游

据东莞市文广局文物科余春桂科长介绍,除昨天公布的3家外,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和东莞市可园博物馆分别于1982年和2001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东莞还有13家单位正在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预计要到明年才能出结果。

据了解,塘尾古村等“国保”都曾出现过木雕、瓦当等古董被盗的情况,一些游客还特意在古迹上留下自己的“大名”,对此,余科长指出,除了加强各单位的日常监管和维护外,更需要在广大市民和游客中倡导文明旅游行为。

参考资料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良口镇塘尾村地名介绍.地名介绍.2021-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