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慎虚
刘慎虚,亦作虚,字挺卿,号易轩。生卒年不详。江东(今江苏省南部及浙江省一带)人,或云洪州(今江西南昌)人(唐诗汇评)或新吴(今江西奉新县)人。8岁能属文,上书,召见,拜童子郎。开元二十一年(733)进士,调洛阳市尉,迁夏县令。性高逸,不慕荣利,交游多山僧道侣。曾拟在庐山卜宅隐居,未成。与孟浩然、王昌龄友善。工诗,有盛名,流落不偶。早年逝世。《全唐诗》存诗一卷。
人物生平
刘慎虚 字全乙,亦字挺卿,号易轩。盛唐著名诗人。生于开元二年(公元714年)。20岁中进士,22岁参加吏部宏词科考试,得中,初授左春坊司经局校书郎,为皇太子校勘经史;,为皇亲国戚的子侄们校勘典籍,均为从九品的小吏。
刘慎虚是盛唐著名诗人之一。郑处晦《明皇杂录》把他和王昌龄、常建、李白、杜甫等人并列,说是"虽有文章盛名,皆流落不偶"(《唐诗纪事》引)。严羽也把他与沈宋、初唐四杰、陈子昂、王维、韦应物并举,称之为"大名家"(《沧浪诗话·考证》)。殷□撰《河岳英灵集》,别择精严,而选录其诗多至11首,说他"情幽兴远,思苦语奇。忽有所得,便惊众听"。他和孟浩然交谊甚深,有《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孟去世后,又有《寄江滔求孟六遗文》,词意垦挚。其诗题材、体制以及意境也与孟颇近似,而清微淡远之中,有幽深拗峭之趣,则又于孟之外自辟蹊径。《阙题》"道由白云尽"一首,最能代表这种风格。
《全唐诗》收其诗15首,除去其中窜入的他人作品,基本上就是《河岳英灵集》所录存者。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人物性格
刘慎虚为人淡泊,脱略势利,壮年辞官归田,寄意山水,与孟浩然、王昌龄等诗人相友善,互唱和。他曾游江南西道洪州建昌县桃源里(今江西省靖安县水口乡桃源村),见此地山水秀美,民风淳厚,是定居,构筑深柳读书堂,著书自娱。《唐诗三百首》上载的首句“道由白云尽”诗,就是写于此时此地,原题为《归桃源乡》。54岁卒,葬在该村云山,墓尚存。
文学成就
刘慎虚(生卒年不详)自幼聪颖,姿容秀朗。新吴(今江西奉新县,一说靖安县)人,《唐才子传》载其嵩山人,《全唐诗》谓其江东人。字全乙、挺卿,号易轩。刘慎虚自幼聪颖,八岁作文上书,受到皇帝的赏识,拜为童子郎。《人才佳话》载其八岁属文上疏,拜童子郎。但日后刘慎虚仕途失意,开元二十一年(733)进士及第。曾任洛阳市尉,夏县令,左春坊司经局校书郎,崇文馆校书郎等小吏。壮年辞官南归,游历于休宁县、安庆市、浔阳、庐山、洪州等地。与贺知章、包融、张旭交游,时称吴中四友,并与孟浩然、王昌龄、高适等往来酬唱,互赠诗章。晚年定居江南西道洪州建昌县桃源里(今江西省靖安县水口乡桃源村),于深柳读书堂著书自娱。其交游多文人士子、山僧道侣。
在现存的十几首诗中,《阙题》(原题为《归桃源乡》)为其代表作: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日白,清辉照衣裳。“这首诗是其归乡后所作,如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重笔勾勒的是山溪、书屋;淡墨湮染的是白云、清辉……超然物外,神思邈远。
刘慎虚着有《集》五卷,今已散佚。《河岳英灵集》收存其诗十一首,《全唐诗》收存十五首,《靖安县志·艺文志》(清道光五年版)收存十二首。《唐才子传》评毋潜善写方外之情;评刘慎虚善为方外之言,他们的作品在风格上都可归为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派。
诗词地位
刘慎虚,字全乙,亦字挺卿,号易轩。约生于公元702-705年,卒于公元756-759年,终年54岁。新吴县奉化乡(今上富镇)上。刘慎虚纪时聪颖,九岁就会写文章,上书朝廷,被召号,授给他”童子郎“称号。开元二十一年(723年)中进士。开元十九年,唐皇朝开博学宏词科以考核博学能文之人,他又考中博学宏词科。入第后,做过宏词科左春坊司经局校书郎,以后又转崇文馆校书郎、秘书郎,还做过洛阳市尉和夏县(今属山西省)县令。
刘慎虚是盛唐成就较高的诗人之一。撰写的5卷诗集到清康熙还在流传,却毁于《四库全书》修成之日。我们今天能读到的他的作品,只有《全唐诗》中仅存的15首。历代对刘慎虚的诗都有较高的评价。唐朝人殷所编的《河岳英灵集》精选24位诗人的234首诗,推崇刘慎虚为一家,选录其诗多至11首,排在常建、李白、王维之后居第4位,列为”河岳英灵“中的上乘作品,并评价其诗:情幽兴远,思苦语奇,可以杰立江表。清人宋婉在《友贻堂题辞》中则写道:”诵刘慎虚诗,勿患其少“。除《河岳英灵集》外,《唐诗别裁集》、《唐诗三百首》、《唐诗选》都选录了他的诗作。《唐诗纪事》、《唐才子传》有他的传记。中科院文学研究所编著的《中国文学史》也提到了他。
刘慎虚不仅诗才出众,人品也高。据爱新觉罗·旻宁《奉新县志》载:因刘慎虚”孝友恭俭,哲悟过人“,时任洪州(今南昌市)刺史吴兢特改其所居奉化乡为”孝悌乡“以示表彰。刘慎虚与其同时代的大诗人孟浩然、王昌龄、高适等交往甚密,并结下了深厚的感情,留有许多相互唱和的诗作。刘慎虚代表诗作是《阙题》。
诗史杂谈
唐朝著名诗人孟浩然在《宿扬子津寄润州长山刘隐士》诗中写到:”所思在建业,欲往大江深。日夕望京口,烟波愁我心。心驰茅山洞,目极枫树林。不见少微星科技,风霜徒夜吟。“长山和茅山一样,都是由于汉代茅氏三兄弟隐居于此而著名。所以,有文人名士在此隐居,也不足为奇。少微星又名处士星,所以标题”宿扬子津寄润州长山刘隐士“也有古书记为”宿扬子津寄润州长山刘处士“。
刘隐士是唐朝诗人刘慎虚。他和孟浩然是好朋友,彼此之间常有唱和,同声相应。比如他与孟浩然相附和的《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诗人从京口(即长山以北的旧址)附近扬子江暮秋时节的肃杀景象缓缓写起,从迷茫的景色中引出独居越乡的客愁,进而怀想起远在襄阳市的朋友孟浩然。全诗在结构上层层引进,步步深入,读来如友人长谈,娓娓深情。
从这些诗里可以看出:刘慎虚该在长山隐居过一段时间。刘慎虚是盛唐著名诗人之一。据《唐诗纪事》、《唐才子传》中记载:郑处晦《明皇杂录》把他和王昌龄、常建、李白、杜甫等人并列,说是”虽有文章盛名,皆流落不偶“(《唐诗纪事》引)。严羽也把他与沈宋、初唐四杰、陈子昂、王维、韦应物并举,称之为”大名家“殷璠撰写的《河岳英灵集》,选择特别严格,却选了他的诗多达11首,并说他”情幽兴远,思苦语奇。忽有所得,便惊众听“。刘慎虚和孟浩然友谊最深,所以才有了《宿扬子津寄润州长山刘隐士》和《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孟浩然去世后,又有《寄江滔求孟六遗文》,词意垦挚。他的诗题材、意境与孟浩然的风格非常相近,属清微淡远,又兼幽深拗峭的情趣。
刘慎虚的代表作是《阙题》。天宝殷在《河岳英灵集》里辑录这首诗的时候题目就已散失,只好给它安上”阙题“二字。”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这首诗描写了深山中的一座别墅及其幽美环境。全诗句句写景,诗情画意,佳句盈篇。在诗里,我们可以读到长山许多风景的影子:落花、青溪、山路等,时光虽然相隔了千年,风景却依然。
刘慎虚和同时代的王昌龄也是好朋友,王昌龄以送别诗见长,因为在他留下的182首诗里,有32首都是以”送“字打头,比如就在长山以北的芙蓉楼,他写下了千古绝唱《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市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从这一侧面也可反映出,诗人之间的相识好象很容易,就是以诗会友。他给刘慎虚写过两首诗:《宿京江口期刘慎虚不至》:”霜天起长望,残月生海门。风静夜潮满,城高寒气昏。故人何寂寞,久已乖清言。明发不能寐,徒盈江上尊。“还有篇是《送刘慎虚归取宏词解》:”太清闻海鹤,游子引乡眄。声随羽仪远。势与归云便。青桂春再荣,白云暮来变。迁飞在礼仪,岂复泪如“。
晚唐时候还有位诗人叫李洞,他写过篇《秋宿润州刘处士江亭》:”北梦风吹断,江边处士亭。吟生万井月,见尽一天星。浪静鱼冲锁,窗高鹤听经。东西渺无际,世界半沧溟“。那也依稀是长山以北江畔的迷人风光,根据《唐才子传》里的记载,李洞的年代和刘慎虚相隔了大约100年,不知道李洞笔下的刘处士是否就是曾隐居长山的诗人刘慎虚?
作品评论
《河岳英灵集》
慎虚诗,情幽兴远,思苦语奇,忽有所得,便惊众听。顷东南高唱者数人,然声律宛态,无出其右,唯气骨不逮诸公。自永明已还,可杰立江表。至如“松色空照水,经声时有人”,又“沧溟千万里,日夜一孤舟”,又“归梦如春水,悠悠绕故乡”……并方外之言也。惜其不永,天碎国宝。
《唐诗归》
钟云:“妙在止十四首,一字去不得。其用意狠处,全在不肯多。予尝爱十四首,命林茂之书成小册,而题其后有云:“陶公坐高秋,孤意先自立。”自谓此君实录。又去:诗少而妙,难矣。然难不在陶洗,而在包孕;妙不在孤片,而在深广。读慎虚一字一句一篇,若读数十百篇,隐隐隆隆,其中甚多,吾取此为少者法,
《载酒园诗话又编》
高、岑非无流走为律者,轻重(与刘)迥自不同。殷赏其“思苦语奇”,独谓“气骨不逮诸公”,此深识之论也。
《渔阳诗话》
刘慎虚字挺卿,其诗超远幽夐,在王、孟、王昌龄、常建、祖咏伯仲之间。考其人,盖深于经术,不但词华也。李华《三贤论》曰:“刘名儒,史官之家,兄弟以学称。述《易》、《诗》、《书》、《春秋》、《礼乐》为五说,条贯源流,备古今之变……”
《小草堂杂论诗》
刘慎虚亦是齐梁体段,其骨清耳,且字句外有灵气往来。
《剑溪说诗》
如慎虚诗于王、孟外又辟一径,气象一派空明。
《剑溪说诗》
刘慎虚诗、空明深厚,饶有理趣。
《越缦堂诗话》
刘挺卿诗所传只十四首,钟惺、林古度、王士祯皆极赏之,以为字字可传。其诗多清气如话,却有不落色相之妙,然稍近率易。殷璠谓其“气骨不逮”,诚哉是言!
主要著作
刘慎虚着有《 集》五卷,惜已失传。《全唐诗》存其诗15首,《唐人选唐诗·河岳英灵集》存其诗11首,《靖安县志·艺文志》(清道光五年版)存其诗12首(五言古诗10首,五言律诗2首)。刘慎虚是一位自南梁永明年间以来江南一带杰出诗人。
【阙题】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译:山路被白云隔断在尘境之外,春光宛若清清溪流源远流长。
不时有落花随溪水飘流而至,远远地就可闻到水中的芳香。
闲静的荆门面对蜿蜒的山路,柳荫深处蕴藏着读书的斋堂。
每当太阳光穿过柳荫的幽境,清幽的光辉便洒满我的衣裳。
【九日送人】
海上正摇落,客中还别离。
同舟去未已,远送新相知。
流水意何极,满尊徒尔为。
从来重阳节,早已醉东篱。
【寄江滔求孟六遗文】
南望襄阳路,思君情转亲。
偏知汉水广,应与孟家邻。
在日贪为善,昨来闻更贫。
蔺相如有遗草,一为问家人。
【越中问海客】
风雨沧洲暮,一帆今始归。
自云发南海,万里速如飞。
初谓落何处,永将无所依。
冥茫渐西见,山色越中微。
谁念去时远,人经此路稀。
泊舟悲且泣,使我亦沾衣。
浮海焉用说,忆乡难久违。
纵为鲁仲连,山路有柴扉。
【积雪为小山】
飞雪伴春还,春庭晓自闲。
虚心应任道,遇赏遂成山。
峰小形全秀,岩虚势莫攀。
以幽能皎洁,谓近可循环。
孤影临冰境,寒光对玉颜。
不随迟日尽,留顾岁华间。
【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
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
暝色况复久,秋声亦何长。
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
寒笛对京口,故人在襄阳市。
咏思劳今夕,江汉遥相望。
【浔阳陶氏别业】
陶家习先隐,种柳长江边。
朝夕浔阳郭,白衣来几年。
霁云明孤岭,秋水澄寒天。
物象自清旷,野情何绵联。
萧萧丘中赏,明宰非徒然。
愿守黍稷税,归耕东山田。
【登庐山峰顶寺】
孤峰临万象,秋气何高清。
天际南郡出,林端西江明。
山门二缁叟,振锡闻幽声。
心照有无界,业悬前后生。
虽知真机静,尚与爱网并。
方首金门路,未遑参道情。
【寻东溪还湖中作】
出山更回首,日暮清溪深。
东岭新别处,数猿叫空林。
昔游有初迹,此路还独寻。
幽兴方在往,归怀复为今。
云峰劳前意,湖水成远心。
望望已超越,坐鸣舟中琴。
【送韩平兼寄郭微】
上客夜相过,小童能酒。
即为临水处,正值归雁后。
前路望乡山,近家见门柳。
到时春未暮,风景自应有。
余忆东州人,经年别来久。
殷勤为传语,日夕念携手。
兼问前寄书,书中复达否。
【寄阎防】
题注:防时在终南丰德寺读书
青冥南山口,君与缁锡邻。
深路入古寺,乱花随暮春。
纷纷对寂莫,往往落衣巾。
松色空照水,经声时有人。
晚心复南望,山远情独亲。
应以修往业,亦惟立此身。
深林度空夜,烟月资清真。
莫叹文明日,弥年徒隐沦。
【海上诗送薛文学归海东】
何处归且远,送君东悠悠。
沧溟千万里,日夜一孤舟。
旷望绝国所,微茫天际愁。
有时近仙境,不定若梦游。
或见青色古,孤山百里秋。
前心方杳眇,后路劳夷犹。
离别惜吾道,风波敬皇休。
春浮花气远,思逐海水流。
日暮骊歌后,永怀空沧洲。
【向日葵属歌】
题注:一作岑参诗
昨日一花开,今日一花开。
今日花正好,昨日花已老。
人生不得长少年,莫惜床头酤酒钱。
请君有钱向酒家,君不见茙葵花。
【句】
归梦如春水,悠悠绕故乡。
驻马渡江处,望乡待归舟。
【相和歌辞 江南曲】
题注:一作江南曲
美人何荡漾,湖上风月长。
玉手欲有赠,裴回双鸣珰。
歌声随水,怨色起朝阳。
日暮还家望,云波横洞房。
有关评价
《唐才子传》评价
《唐才子传》评价刘慎虚其人其诗:为诗情幽兴远,思雅词奇,忽有所得,便惊众听。当时东南高倡者数十人,声律婉态,无出其右,惟气骨不逮诸公。永明以还,端可杰立江表。善为方外之言,夫何不永,天碎国宝,有志不就,惜哉!
《刘全乙先生考》称道
明代铜鼓卫经历舒孟华的《刘全乙先生考》称道其诗功力渊永深厚超然,上逼汉魏,下薄六朝,绝不与世之锻炼求工者同日语焉。清代朱琬在《友贻草题辞》赞叹曰:诵刘慎虚诗,不患其少。
晚唐礼部侍郎刘允章曾在为刘慎虚所撰的题赞中称道:”盛唐乐府,先生倡之,杰立江表,仙并驰。时有长卿,共祖相知。后有梦得,奉以为师。“不仅将刘慎虚与史称”李白“李白、”刘长卿“的刘长卿并列,而且说”诗毫“刘禹锡奉之为师。可见他在文学史上较高的地位。刘慎虚曾官拜洛阳市尉,迁县县令。中年后他超脱势利,啸傲风尘,结识僧侣,常涉足山水,浪迹于长江下游一带,曾拟卜居庐山,末果。当时其父刘镐任洪州刺史,他来洪州省亲,游历靖安桃源,爱此间山水清秀,筑室卜居,写诗自娱,并终老于斯,死后葬于桃源的云山垴,至今墓冢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