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澧浦镇

澧浦镇

浦镇位于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东部,东北与金东区孝顺镇相邻;东南与义乌市武义县交界;西南接金东区多湖街道、岭下镇;西北濒东阳江与金东区塘雅镇、东孝街道相望。镇政府所在地澧浦村位于金华与义乌相连的中心轴(金义南线)旁,距金华市区仅10公里路程,是金华市金东区效益农业重镇。境内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秀,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主导产业以花卉苗木为主,是中国著名的苗木之乡和浙江省十强花卉乡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越

澧浦镇位于金华市区以东。东北与义乌市、武义县交界,西接江东镇多湖街道,南毗岭下镇,西北濒义乌江隔江与塘雅镇、东孝街道相望。镇政府驻地澧浦村,距市区中心15公里(距金东区政府10公里),根据“金华金东区人民政府”网站资料。

地形地貌

澧浦街道属低山丘陵和冲积平原。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为东山所绵亘,与义乌市界上的凉帽尖海拨725米为境内最高点;中部的低冈丘陵;西北部沿义乌江为冲积平原。境内最低海拨为42米。

水域

主要溪流:东溪、西溪、山河溪及八仙溪支流分别注入义乌江和武义江。建有东溪水库、寺口水库和山河溪等小一型水库3座,小二、三型水库53座,总蓄水876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883公顷,并建有小型水电站。

交通

境内有“金华市至佛堂”、孝顺至澧浦延伸至岭下、江东、澧浦至含香、曹宅镇,澧浦至新亭到武义县永康市等县级公路,有金温铁路、金丽温高速公路纵贯镇域西端,金华、义乌市东阳市(简称金义都市新区南线)快速通道和330国道、金丽温高速公路接入口行成纵横交通网络。交通便捷的优势,离城市近的便利条件以及金东区卫星镇和金东区后花园的功能定位,给澧浦的发展拓展空间、增添新的机遇。

经济

澧浦镇党委、政府团结一致,克服困难,按照金东区委、区府提出的“明确新目标、尽展新作为、实现新发展”的总体目标,认真抓干部管理,树立科学发展观,以统筹城乡一体化为契机,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四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发展主旋律,以统筹区域经济、强化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优化投资环境、想方设法谋发展,200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3162亿元,同比增10.81%(工业4.5162亿元,农业1.8亿元),财政收入738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80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50元,计划生育率99.23%,促使社会事业健康稳步发展。

农业

澧浦农业经济早先主要靠粮食是金华县产粮区之一,农业以粮食为主,农林牧、副渔综合经营,粮棉油茶、水果、蔬菜种植、山塘水库主要养殖鱼、莲藕牛蛙、珍珠等,曾涌现出“一村一品”或“数村一品”规模,各种专业生产户成倍增长,山坡空闲地被利用种植果树、花木、养盆景,为此而成为“中国花木之乡”、“苗木之乡”、“珍珠之乡”之美称。

澧浦街道是中国著名的花木之乡。澧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7.3℃,最冷在一月份平均气温5℃,最热在八月份平均气温29.4℃。全年日照市2060小时左右,无霜期约240天,年平均降水1405.2mm。整个地理位置和气候干分适合各类苗木生长。

澧浦苗木生产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发展于80年代,兴旺于20世纪末。根据“金东区人民政府”网站资料,该镇已初具规模并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小苗木、大市场的格局。到2003年底,全镇苗木种植面积突破3万亩(本镇境内2.4万亩,跨区域0.6万亩),主要种植绿化苗木和珍稀树种。也形成了以工程绿化苗为主、果苗生产为辅的三垅(东溪垅、里垅和外垅)二(野毛畈和洪村畈)一中心(即以郡塘下为中心的七个果木专业村)的省级万亩特色林业示范基地。花木品种从几十个发展为300多个。

苗木产品发展已成为农村收入的主要来源,苗木产业的兴起带动了土地的合理有效的源转,给农民季节工增加就业机会,同时也培育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生产能手与营销行家。

工业

澧浦工业经济在解放前只有传统的农村的手工业,到20世纪50年代工业生产开始萌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业改革并发展壮大,促进商贸流通,以“又一喜”冷食、“婺州银杏良种场”、“大坪地养鸡场”、“意中园”等为代表的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村龙头企业带头和发挥了辐射作用,金华市忠厚乳业有限公司是继又一喜、意中园之后的新兴农业企业。有各种工业企业158家,实现产值4.5162亿元。产值1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有35家,1000万元以上企业3家。“又一喜”冷食系列产品1999年获第八届中国专利奖新技术产品博览会金奖,2000年通过ISO8002质量体系认证,被金华市评为知名商标,2002年获浙江省著名商标,评为“金华市农业龙头企业”,企业逐渐走向规范,产品档次不断提高。

文化

澧浦街道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被称为“人文荟萃之乡”。王廷杨清光绪甲午中举人,清光绪年进士,在日本留学期间结识孙中山后两人常有鸿鸽传书共商国是;黄宾虹胞妹黄乃耐为国家教育输送人才、医学博士学位鲍鉴清、参加“五四”运动北京学联首任主席方豪、参加工作武装起义贾南坡、著名中药学家朱颜、工学博士方旭东、从事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组织王宗元等宝贵历史资源,是澧浦发展的动力和见证。

澧浦的古建筑大多是明末清初时期,著名的有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郑店花厅、澧浦积槐堂、蒲塘三省堂和文昌阁、琐园严氏宗祠、铁门厅等。由于年代已久一些被毁、一些正面临倒塌、琐园村古建筑群是严子陵后裔聚居地,十八座雕梁画栋雕刻精良、形态生动,经有关专家考究:琐园村古建筑群分布结构同地理相称呈现星象布局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经典遗产、同时也是金华市极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社会

教育

澧浦民风淳朴、人杰地灵、人文荟萃,拥有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蒲塘、方山、灵山寺、山南、长庚齐云寺、琐园、洪村、晚田畈、里郑等地曾为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从城市碾转迁徙乡村继办学,琐园是八婺女中集散地,里郑私立乃耐初级小学是杭州省立幼儿园及为抗战时期接收外地、杭州市输送的孤儿接收教学处。蒲塘是省立第七中学(浙江金华第一中学)集散中心点,一面教师育人、一面坚持抗战后方教育动员,宣传鼓舞斗志工作。方豪澧浦方山村人,自1937年3月到1947年1月担任省立七中的著名校长,王宗元澧浦蒲塘村人担任省立七中12年的著名校长,在抗战期间(蒲塘)就读的王学珍曾是北京大学的党委书记,还有其它的博士,博士后和院士在各自的岗位上爱岗敬业奉献。

澧浦镇的幼儿教育事业普及且质量较高,根据“金东区人民政府”网站资料,全镇有幼儿园18所,幼儿827人。蒲塘幼儿园1960年11月被评为全国儿童保育工作先进单位和浙江省幼托先进。

老街

时间在墙角雕刻,斑驳就是关于它的记忆。

窄窄长长的过道,雕刻着图案的窗户,炊烟袅袅的老房子……黑瓦上,一缕阳光照射下来,行人穿梭在光影中,仿佛穿行在时光隧道里。

这就是澧浦老街,位于澧浦镇的古老集市街。整条古街整齐又干净,散发着古朴、浓郁的风情。因为地处交通要道,往来的脚步在青石板上烙下了时光的印记。

一个集市汇聚四方来客

澧浦系古老集镇,早在南宋时就有方、蒋、杜、汪等姓居于此,后王姓村祖随宋室南渡,迁至此处定居。那时村名叫李铺。

澧浦自古就是交通枢纽,往南通温州,往北通宁波市绍兴市等地。《澧浦王氏宗谱》记载:“出县治渡洋桥(上浮桥),东行三十里,有乡名澧浦。位居南山麓下,分两间道:一温、处至金,由新亭桥而入;一台、宁、绍至金,由伏虎岩而入。”两道合并即此地,澧浦老街成为咽喉要隘。

来往的人带来了商机,老街继而发展为远近闻名的农村集市。“第以商店,远有皖、赣、湘、鄂、闽来此者,近有金、兰、东、义、永、武、浦阳及各邑来此者。市尘栉比,林立,为邻近冠。”(出自《澧浦街市记》)南北走向的老街至清朝中期成为东阳江南岸的主要集市,清康熙尚称李铺市,光绪年间更名为澧浦市,民间称澧浦街,这名字一直沿用到今日。因为澧浦街的兴旺,这个名字甚至成了澧浦村的代号。时至今日,老澧浦街道人仍称澧浦村为澧浦街。

著于民国三十五年的《澧浦街市记》一文记载:“每逢月一四七日通九市。习惯上来者去者,买者卖者,挑者负者,举凡谷米、菽麦、布帛、绸缎、农具、工具、磁具、铁具以及猪豕、牛羊、鸡鸭、鱼鳖、蔬菜果品,粗如草鞋、蒲席,细如麻缕、丝絮、纸箔、烛爆等言之不穷、举之不尽。若夫秋收时,割稻客露宿甚多,菜熟候贩,盐人群集甚众。市架数十品,牙郎(类似经纪人)几十名,小贩茶汤、酒浆,大贩京广洋货,无不应有尽有。”

解放前后,澧浦街一度兴旺到隔日就是赶集日,农历尾数逢单,来自各地的买家卖家就把澧浦街挤个水泄不通。

今日的澧浦街商铺还在,但已不多,只能从老一辈的口中,模拟出当年繁华的场景。“200米左右长的老街需要一个小时才能走完。”77岁的方公仿回忆说,3米多宽的老街上都是人,真的可以用摩肩接踵来形容。老街两侧的店完全不能把东西摆到街上卖,只能放在店里,不然就会影响行人通行。“上世纪50年代,老街非常出名,周边县市的商人都会来这做生意。”方公仿说。

两座寺庙诞生古街风俗

澧浦街被当地人分为三部分,上街、中街、下街,上街和下街分别坐落着两座寺庙,是老街不可忽视的标记。位于上街的赫灵庙俗称上殿,殿内供奉着胡则,至今仍保存完好,而位于下街的庙宇已物是人非,不仅庙没了,连名字都逐渐被人淡忘,只记得那是一座本保殿。

两座庙不仅是澧浦街道街的地标,更与澧浦一带的民俗文化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澧浦街有两个热闹的时间点,一个是农历九月初六,一个是正月十五前后。

农历九月初六是赫灵庙庙会的日子,这个庙会是由附近十八个村联合举行的。相传,赫灵庙是在明代天顺五年(公元1461年)由十八保所建。十八保是指澧浦、长庚、郑店、马头方、前余、湖北、周里、江滩、汪宅前、上徐、上埠头、徐村、张店区、宋宅、薛村、山南、小官田、塔湖等十八个村。“其实村村都有庙,每个庙都有自己的传统节目,四个村因人少村小不举行庙会,十四个较大的村子都要举行庙会,但十八保联合举办的赫灵庙庙会是最热闹的。”据老一辈回忆,这一天要举行祭拜胡则典礼,上午要斗牛,下午要唱戏。十八个村的牛少说也有四五十头,其盛况可想而知。

澧浦街还有一个盛况,就是迎龙灯。

据老农回忆,解放前,正月十四这天,来自十八保中较大的十四个村的龙灯,会到澧浦街向赫灵庙拜佛。拜佛之后,十四条板凳龙要依次到盘灯基上盘灯。那一天,澧浦村民扶老携幼,在街头和店铺前观灯。赫灵庙前更是人山人海,鞭炮声响彻云霄。灯头所到之处,农户商店,工厂企业门前都摆设香案,户主向灯头礼拜毕,献上红包,祈求神灵保佑。

“龙灯是从上街出去,往东到街后那条路再往南到下街,最后回到上街。”67岁的澧浦村民范宗棋依稀记得当时迎灯的路线。

后来几经变革,澧浦十八保的十四条龙灯逐渐少了,最终只剩下澧浦村一条。近几年,甚至不再舞。“年轻人不爱迎龙灯,没人抬也就停下了。”澧浦村老村支书徐金桂遗憾地说。

三种老手艺陪伴老街变迁

繁华的商业,让手工艺在这儿扎根。其中有三门延续至今,桶、打铁、补鞋,曾经随处可寻三门手艺,如今只能在老街上寻到一两家。

若不是摆放在店门口的那一台补鞋机器,很难看出这间两间房大的店面竟是一家补鞋店,店内冷冷清清的,只有鞋匠黄大花和另一名老太太在聊天。擦拭得干干净净的机器像是许久未使用了一般。

“以前补鞋很吃香的,老街上开了六七家补鞋店,虽然竞争激烈,但收入可观。”黄大花坦言,当时“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的收入也比现在低得多,大多数人都只能买便宜一点的鞋子,鞋子质量不好,穿一阵子就坏了,因而带动了补鞋生意。回想起那个补鞋的“黄金年代”,黄大花脸上的笑容一直没有消失过。

“现在,集市日的早上还会有几个人来补鞋,鞋子便宜了,破了就扔了,补鞋越做越‘没味’了。”71岁的黄大花作为老街上仅剩的一位补鞋匠,心中很迷茫。

而同样仅剩一家的打铁店,位于下街的一间小屋子里,房门上方“打铁店”三字已变得斑驳。漆黑的屋内,50多岁的何国跃正在打铁,他直言,店虽然少了,但生意依然很好,打农具的村民还有很多,每天他要从早上四五点忙到下午吃晚餐。何国跃说,以前澧浦街道有个农具厂,像个组织一样,把澧浦的铁匠聚集到一起。后来厂倒闭了,铁匠们转行的转行,退休的退休,坚持下来的不多,到现在只剩他一家。

三种老手艺中,当属箍桶最“吃香”,澧浦老街上一度有三四十人从事这个行当,但现在仅剩2家,胡富星就是其中之一。他的店很小,只有十几平方米,店内堆满了木头、木屑和木桶。“以前我们都是挑着工具走上街,上门箍桶,一天能做好几只桶。”胡富星说,澧浦老街上箍桶的人都是从永康市来的,因为这里集市热闹,生意好,这些人便在这里安家落户,靠手艺养家糊口。“澧浦街商业热潮过了,赶集的人少了,他们也就歇业了。”他说。

三种老手艺就像见证者,因澧浦街道街繁华的商业而兴盛,因澧浦商业重心的转移、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而没落。

四座古宅镇守老街命运

老街不可磨灭的除了老记忆,还有老建筑。在澧浦老街附近,有四座古建筑,分别位于老街的四个角落,像四大金刚守护着老街。“以前澧浦村有四个大队,这四个建筑分别属于一个大队,就像是每个大队的传家宝一样。”范宗棋说。

犹如古稀老人般,陪伴着老街成长的古建筑,历经岁月沧桑,走向了各自迥异的结局。

最先走到尽头的是广城厅,这座位于老街东南侧的老宅毁于1985年12月的一场大火。而后,与它隔街相望的五份厅也走到了终点。

五份厅,意为五户人家居住的房子。资料显示,五份厅为清代中期建筑,占地952平方米,坐北朝南,建筑前后三进,每进面阔均为三开间。据记载,五份厅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厅,肥梁硕柱,高大开阔。几乎每根大梁上都有整排的斗拱,整体气势甚为壮观。牛腿、雀替等皆雕刻精细、线条优美,不少条也进行了雕琢,有九狮戏球等精美内容;檐柱下有瓜楞状柱础,六边形覆盆子。遗憾的是,大厅已被拆掉,原址已建起了新房,仅留下外围的厢房。

澧浦街居民主姓王,但在老街的西北侧有一处房子,居住的都是朱姓人,此处名唤姓朱厅。姓朱厅的过去已不可考,现今房子已破败不堪,墙体倾斜,内部也已经被改造,融合着古今两种风格。通过角落里的牛腿、瓦片,还能拼凑出些许这户朱姓人家过去的样子。

四座建筑中最为幸运的,或许应属积槐堂。位于老街西南侧的这座清中前期建筑,目前正在修缮中。建筑木构件牛腿、斗拱、雀替雕刻禽兽、花草、龙纹、回纹等图案,雕刻工艺精致。积槐堂用材粗大,磨砖门面、厢房槛窗做工精细。

虽然在修缮中,但积槐堂的气势依然惊人,堂中柱子不仅大而且高,还有肥梁,十分有气势,这霸气的气质实属少见。

积槐堂还有一个令老澧浦人念念不忘的地方,就是戏台。“一进是天井,二进是中厅,三进是个雨台,也就是戏台。”范宗棋回忆说,这个戏台的特别之处就是它的观众席是在戏台两侧的,所有观众都需要侧着身子看戏。“我记得是解放后那个年代,经常有戏可以看,专门有人在那卖票,一台戏可能有几百个人在看。”文革时期,澧浦汽车站附近建起了一座影剧院,积槐堂的戏台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百年时光见证老街转型

这是一条古色古香的商业老街,两旁密密麻麻的店面经过百年洗涤,有了不同风格,折射出这条古街百年的变迁。从古时的散户市场,到计划经济时期的供销社经营,再到市场经济时期的散户市场,到现在失去商业中心地位,这个市场随着时代而悄然改变着。

解放前,老街就是一条百货街,有许多家食品店、歇脚店、烟酒店、茶水店、打铁店、旅馆等等,人们往来做生意,置办生活用品,样样能实现。解放后,随着澧浦街道养猪业的发达,澧浦老街上又多了一个小猪市场。

“那时候山口村、灵岳片农户养出来的仔猪特别出名,都说那里的猪仔个头大卖得好,大家就都养起了猪。”范宗棋回忆说,那时候除了单身汉,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着一两头猪,一年卖两批。大家在种田的同时兼顾养猪,养猪产生的粪便又作为肥料拿到供销社换取工分。

后来因为发展迅猛,小猪市场挪到了赫灵庙的后边。这个面积仅有两三百平方米的市场,在当时十分火爆,每逢集市,日成交量在百头以上。

到了上世纪90年代,苗木产业取代了养猪业,小猪市场渐渐退出历史舞台。菜市场的建成更是成为老街的一个转折点,澧浦村的商业中心也从老街转移到菜市场周边,供销社的改制则彻底终结了老街的辉煌。

被时光打磨的老街,少了些许浮躁多了一份淡然。但老街不老,它是经典。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