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药学院
兰州大学药学院创建于1959年,初建为药学系,2002年正式成立为药学院,自创立至今已有44年历史。在这44年以来,药学院经历了时代的巨变和风雨的锻炼,今天,药学院已逐步形成办学指导思想明确、办学思路清晰、办学定位准确、特色较为鲜明的,为甘肃省培养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各类成人教育及继续教育等多层次的药学专业人才基地。
概述
药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具备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药学基本原理及研究方法,能较熟练运用实验研究技能和研究手段从事药物分析、临床药学、药物研究和开发,药物制剂专业生产与管理等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高级药学学科高级专业人才。这对中药资源极为丰富的甘肃省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44年来,药学院已经为社会培养出各种层次的药学人才近万人。现今,药学院培养出来的各种层次的药学专业人才已遍布国内各医药生产、经营、管理行业。这些毕业生在各自不同工作岗位上救死扶伤、成绩斐然,绝大多数成为甘肃省医药事业的脊梁,他们也是药学院的光荣和骄傲。
师资队伍
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及兄弟院校的帮助下,经过兰医药学几代人的努力与奋斗,教学条件已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师资队伍也不断壮大。现今,我院共有教职员工57人(兼职3人),教师系列人员45人,其中35岁以下22人,36—50岁16人,51—60岁7人。按职称划分,正高职人员7人、副高职人员13人,中级职称人员15人,初级职人员职称9人。
药学院下设8个教研室,分别是:药物化学教研室、药理学教研室、生药与药用植物学教研室、药物分析学教研室、药剂学教研室、药事管理学教研室、分析化学与物理化学教研室及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有1个药学基础实验室,2个专业实验室:中药制剂实验室、中药生药鉴定实验室,另设有一个中草药研究所。
药学院1994年被列为省教育厅重点扶持学科,2002年被评为甘肃省教育厅重点学科。2002年药学院基础实验室被评为甘肃省合格实验室,2003年中药制剂实验室、中药生药鉴定实验室被评为甘肃省中医药科研二级实验室。药学院现有生药学、药理学、药剂学3个硕士点,2003年新申报了药物化学、药物分析两个硕士点,共有1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年招生大约为20名左右。
药学院与甘肃省较大规模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甘肃省人民医院、三爱堂医院、兰州空军总医院、铁路中心医院、兰州陆军总院等机构建立了长期的教学协作关系,拥有相对稳定的药学见习与实习基地。
学院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广泛开展科学研究,充分利用甘肃省丰富的药材自然资源,先后承担了国家、省部厅级科研项目18项,目前在研课题15项,其中,国家科技部支持项目1项,国家教育部项目2项,部级项目2项,省科委项目9项,省教委项目2项。累计发表科研论文近300篇,参与编写正式出版专著11部,有多项教学和科研成果获奖,已逐步成为我省药物、民族药物开发研究及教学科研基地。教师发表的论文有19篇被SCI收录。
下属机构
药物化学研究所
药学院药物化学研究所主要承担药学、中药学、药剂学等专业的本科、专科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也承担成人教育专科、专升本以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科、本科的药物化学的教学工作。该课程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实验开出率100%;设计性实验及综合性实验占100%。其中将要开出的计算机技术辅助药物设计中的应用实验是本研究所对药物化学实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后突出新药创制,而特别开设的,为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培养综合性药学人才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本研究所现有教职工6名,其中高级工程师1名,讲师2名,助教2名,高级技工1名;已有两位教师分别攻读在职博士和硕士。平均年龄35岁以下,老、中、青相结合,年龄结构比较合理,是一支有朝气、有发展前景的专业教学队伍。本研究所现有实验室3间、研究室4间、预备室1间、仪器室1间、玻璃库房1间、药品库房1间。教学实验条件比较完善,2002年被评为省级合格实验室。
药物化学在制定大纲和编写讲义的基础上,在教学中采用化学模式和生物模式相结合,采用PBC式教学模式。与此同时克服困难,研究所自行开发多媒体课件,积极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药剂学研究所
药学院药剂学研究所承担着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专业《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两门专业课及研究生的“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选修课等教学任务。1991年研究所被评为兰州大学“教书育人先进集体”。2001年批准为药剂学硕士点,2002年,药剂研究所申报的“药物制剂专业”通过省教委审查于2003年在全国范围内招生。2002年研究所申报的“中药制剂实验室”也通过了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及省科技厅的验收,成为省二级实验室及兰州大学医学院“中药现代化中心实验室”的组成部分。
本研究所现有六名教师,其中副教授2人,讲师1人,助教2人,实验师1人;其中博士1人,在读硕士研究生2人;1人获甘肃省第三届青年科技奖、第五届青年成才奖、省药学学科带头人、“555”人才;2人获兰州大学讲课比赛优秀奖。本研究所教师在国内外专业刊物上共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1996-2003年在省级科技课题中,共有6项获奖,分别是省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两项,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由本研究所研究参加“肤疡宁软膏”已通过国家新药审评,批准上二期临床。
药物分析研究所
药物分析研究所1978年自建室以来,一直承担药学、中药学、药剂学专业的教学工作,还承担研究生的药物分析,仪器分析课程及实验。本研究所有实验室3个,仪器室3个,分析天平室1个,具有多台常用分析仪器和一台高效液相色谱仪。能进行中西药、生化药物的质量分析检验及质量标准的制定研究。本研究所现有4名教职工,其中副教授1名、讲师1名(在读博士),助教1名(在读硕士),实验师1名。
本研究所教师先后在国家、省级刊物发表30多篇科技论文,获得甘肃省厅局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
生药学研究所
生药学、药用植物学研究所正式成立于1971年,主要从事生药、药用植物学的资源、分类、鉴定等研究及教学工作。本研究所为药学、药物制剂学、中药学专业开设生药学和药用植物学两门课程,同时为硕士研究生开设:高级生药学选论、种子植物分类学、中药新药的开发研究、药用植物化学分类概论、药用植物组织培养概论、植物学拉丁语、中药鉴定学、中药资源学、生药学、药用植物学、中草药概论。此外,本研究所还致力于继续教育工作,包括夜大、自考、国家执业药师培训,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的人员培训等。生药研究所着眼于甘肃省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开发利用以及本省道地药材的开发利用,同时致力于野生珍惜药材的组织培养与家种栽培,以及生药混乱品种的整理、鉴定。本研究所现已有多项课题通过技术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多次受到系部、学院、厅、省等多家单位的表彰奖励;受到省部级、省卫生厅、科技厅、教育厅科技奖励的成果多项;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其中许多被SCI 、CI等收录;现在承担的研究项目有数项。
本研究所有教职员工7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4人。现有实验室三个,蜡片标本室、仪器室、材料试剂室等,总建筑面积500平方米。
历史沿革
初创时期
兰州市大学,发源于兰州城西的“萃英门”,崛起于兰州古城东南,一个现在叫做“盘旋路”的地方。
兰州大学发源于1909年成立的甘肃法政学堂,当时主要是为了培养法律人才,以适应清末逐渐开始的法制改革。1912年改为省立法政专门学校以后,虽然历届校长都精心治校,有所成就,但由于条件艰苦,人才匮乏,发展大受限制。转折发生在1937年,抗战的炮火下,企业、高校、学者纷纷西迁,作为当时甘肃省省内唯一一所高校,许多著名学者纷纷前来讲学,一时人文荟萃。但此时的兰州大学,还是一所文科院校。
发展时期
1946年,国民政府决议,在原“甘肃学院”基础之上,成立“国立兰州大学”,委任辛树帜先生为校长。辛校长上任之前,先在东部地区网罗图书、人才,当时带来了著名学者顾颉刚,自此,兰州大学拥有了全套文理科系,完成了一次质的飞跃。
1949年,兰州解放,之后不久,为了支援西部,开发“两弹一星”,需要在西北建设一个强大的综合性大学,于是大量人才支援西北,一些院系陆续迁来,兰州大学于此时迅速发展,终于成为西北一座学术重镇,为国家的开发建设,立下汗马功劳。虽然在当时,兰州市的基础建设依然落后,但是凭着教授们的不懈努力,克服重重困难,仍然创造出了不少优秀的成果,为今日兰大踏实的学风,夯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变幻的风云,也没有阻挡住大家不懈的努力。这里,必须强调一位伟大杰出的教育家,江隆基先生。江校长在位期间,正是兰大最困难的时期。饥饿,和运动,先后疾风暴雨般袭来。而这位伟大的校长,带领师生克服困难,保护了不少耿直的学者,保存了兰州大学的实力,这为兰大在改革开放后的“爆发”,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而这位让白发苍苍的老教授们至今念念不忘的校长,却殒命于浩劫初来的千批万斗之中。
兰大纪年
清代,甘肃省省全境隶属于陕西省,后虽陕甘分省,然乡试合闱,设科场于西安市,甘肃学子应试不便。清末,时任甘陕总督的湘军名将左宗棠有感于此,遂于兰州萃英门设立甘肃贡院举办乡试。其时建筑“至公堂”,现仍存于兰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匾额本为左公手书,原件毁于“文革”。
兰州大学的历史可以追述到1889年之“学吏局”。然而1909年成立之“甘肃法政学堂”开始按照现代大学模式设置系科,故被认为兰州大学建校之始。
1909年,“甘肃法政学堂”成立。
1913年,革命之后,学校改名“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校长蔡大愚。
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
1931年2月,时国民政府教育部下令,全国各地除广东中山市大学外,一律取消“中山”二字。兰州大学遂更名甘肃大学。
1931年5月,更名为“省立兰州大学”。
1944年3月,改为国立。
1946年,在原基础上成立“国立兰州大学”,由教育部委任辛树帜筹办,并为校长。上任之前,辛校长先赴全国四处网罗人才、图书、设备,奠定了今日兰州大学系科基础。其所募图书,数量超过当时甘肃图书馆,历史学家顾颉刚赞誉:“卓然西北巨藏矣”。
1949年,兰州解放。辛树帜校长率兰州大学迎接解放,兰州大学完整地回到了人民手中。
其后,奉人民政府教育部令,全国各地学校一律丢掉居首的“国立”、“省立”等字样,国立兰州大学更为兰州大学,沿用至今。
1952年,院系调整中,兰州大学俄文、英文、少数民族语言系分出。
1953年,西北艺术学院文学系并入。被确立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
1954年,医学系分出,成立兰州大学医学院。
1959年,原北京大学副校长、党委书记江隆基奉调入主兰州大学,成为校长。江隆基校长对兰州大学的发展,起了深远的作用。江校长治校,关爱师生,保护同事,即使饿着肚子,也以学术研究、教学为重。兰大朴素向学之风,江校长十成八九。
1965年,南开大学核物理系、放化专业并入兰州大学现代物理系。
1996年首批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成为国家在“九五”期间重点建设的高校。
2001年,进入“985工程”建设行列,教育部与甘肃省政府签订省部重点共建协议,成为国家“985工程”重点支持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高校之一。
2002年,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并入兰州大学。
2004年11月18日,兰州医学院重新并入兰州大学,学校的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
2008年,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指出“兰州大学有它独特的优势,要精心办好这所学校!”
2009年,兰大迎来百年校庆。国家主席胡锦涛发来贺信,祝贺兰州大学建校100周年,并寄予厚望;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莅临百年校庆庆典,并发表重要讲话。
专业设置
兰州大学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首批设置文、理科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之一,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现有30个学院,86个本科专业,建立了新型教学科研基层组织139个,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地理学、历史学6个国家级培养基地,大气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草业科学、理论与应用力学、核科学与技术5个部省级培养基地,数学、经济学2个校级基础理论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有机化学等1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有硕士学位授权点23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16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达1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达44个,有化学、物理学、力学、生物学、数学、地理学、大气科学、应用经济学、历史学、民族学、地质学、临床医学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等16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有生态学、植物学、有机化学、粒子物理与原子物理、自然地理学、区域经济学、民族学、工程力学8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27个省级重点学科;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草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西部环境、磁学与磁性材料、干旱与草地生态和西部灾害与环境等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有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和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有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中子应用技术等),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3个(西部资源环境、现代农业、核科学与核技术),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德研究中心1个(中德干旱环境联合研究中心)。学科涵盖理学、工学、农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哲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医学等十一个学科门类。学校现有本科生19213人,研究生11827人,留学生423人。
科研状况
兰州大学的科学研究素以基础研究见长。在有机化学、细胞生物学、理论物理、原子核物理及技术、磁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纯粹数学、力学、自然地理学、天气动力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传统优势学科的研究中,成绩显著,有的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有的达到国际水平。现在高寒干旱、地理地质、现代物理、有机化学、干旱农业生态、大气科学、草地科学、区域经济、敦煌学、西北少数民族、生态环境建设、西北可持续发展等学科的研究保持着较大的优势。与此同时,学校还着眼于探索新的科研领域,大力扶植新的学科增长点,现在风沙动力、材料学、当地药材、草业科技已成为学校新的科研重点领域,已经形成了几个有特色的高水平创新研究群体。如“化学合成与化学生物学”群体和“西部环境变化”群体先后得到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团队计划的资助,“多场耦合跨尺度复杂力学系统”团队得到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培育计划资助。学校坚持贴近国家目标开展科学研究,注重团队作战,协同攻关,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的能力大幅提高。
兰州大学在保持和发展基础研究优势的同时,还广泛开展了包括化学化工、生物技术、新型材料、核物理与技术、干旱农业生态、草业科学、药材开发、生态保护、环境评价、地质工程、矿产开发、冰川、高原大气、敦煌学、中亚问题、城市规划、以及西北经济、社会、文化等在内的多方面的应用科学研究。例如,针对干旱、半干旱生态环境,开展集水节水农业研究;积极开展草地农业科技研究和开发,促进草业经济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加强校企联合,开发西部矿产资源(纳米粉材料,中子在线测水仪等);发挥传统科研优势,开发具有兰州大学特色的核仪器仪表(中子治疗机等);积极开展政府绩效评价、环境治理与环境影响评价、城市规划、水土保持、沙尘暴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为政府部门提高管理绩效、加强环境治理、制定城市规划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这些应用研究,立足西北,独具特色,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了学校为地方服务的能力,为自然和人文资源的发掘和利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重点研究所及科研中心
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原应用有机化学)是国家计委1985年首批筹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该实验室是我国有机化学人才培养和进行有机化学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实验室历届主任是刘有成院士、刘中立教授,现任主任是涂永强院士,学术委员会主任是张礼和院士。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43人(中科院院士1人,教授2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8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9人)。以涂永强和李卫东教授领导的“有机化学创新研究群体”正在成为本实验室的学术骨干力量。
实验室已成为我国培养青年化学家的摇篮之一,已有大批年轻有为的有机化学家从这里脱颖而出,走进了世界著名有机化学研究机构(如:哈佛大学、 Scripps研究所等),有数人在世界级有机合成大师E. J. Corey,K. C. Nicolaou,D. H. R. Barton 等研究小组工作。有十余人获得了洪堡基金。有大批青年学者成为国内有机化学研究的学科骨干和中坚力量,其中有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百人计划入选者 20 余人。
实验室作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的平台,与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香港电台地区等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与此同时,实验室研究和技术人员也有数十人次到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科研与学术交流。实验室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课题、重点课题、自由申请和青年基金课题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百余项。年平均发表学术论文 140 余篇,其中 80% 发表在被科学引文索引(SCI-CD)收录的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
实验室拥有50余台技术先进的贵重仪器设备,具代表性的有:INOVA 600、汞PLUS 400 和300、AVANCE DRX-200 核磁共振波谱仪、APEX II ftICR质谱仪、HP 5988 和 Trace DSQ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可协作使用的兰州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的重要仪器有:VG ZAB HS 高分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Bruker ER 200D 顺磁共振波谱仪、Nicolet 170 SX 气相色谱/红外光谱联用仪等。
2. 草地农业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十二五”开局之年甘肃省省获批的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我省第七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由草地农业科技学院院长南志标院士组织实施。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3.干旱与草地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1991年启动建设,1995年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行列,2003年降格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历经成功与挫折,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教训,也奠定了厚实的研究基础。实验室成立近10年以来,始终坚持主要研究方向不动摇,形成特色,在国内外影响日渐突出,业已成为国家西北生态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的最主要核心基地。
生态学科于1987年和2001年两次以优异成绩进入全国重点学科行列,植物学2001年也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已成为本实验室的核心力量。
兰州大学干旱与草地农业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2011年年初已经被批准,现已经建成。
4.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0年8月批准立项建设,2001 年9 月通过教育部验收,并正式对国内外开放,2004年顺利通过教育部的首次评估。第一届实验室主任为冯兆东教授、方小敏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李吉均院士。现任实验室主任为陈发虎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李吉均院士。
实验室现有研究人员58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名、国家杰出人才基金获得者3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6人、教育部教学科研奖励计划获得者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获得者7人;博士生导师14人,教授、副教授5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3人,占总人数的74 %。实验室现有客座研究人员35人,均为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知名专家。实验室现有面积3000多平方米,拥有3200多万元世界一流的仪器设备,其中4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价值2000余万元。
实验室拥有博士点6个,硕士点1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其中自然地理学2001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拥有3个部级研究中心,即教育部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研究中心、教育部西部资源与环境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和中德干旱环境联合研究中心。实验室设立了实验测试中心,包括:年代学实验室、古地磁与环境磁学实验室、稳定同位素实验室、有机地球化学实验室和环境化学实验室等5个分支实验室;按照固定研究方向,实验室下设青藏高原与环境效应研究中心、干旱环境与全球变化研究中心、气候变化与模拟研究中心、环境遥感与GIS研究中心、水文水资源研究中心、干旱生态过程研究中心、西部环境污染及其修复研究中心等7个研究中心。
5.磁学与磁性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磁学与磁性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于2000年8月17日被教育部正式确认。其前身原国家教委应用磁学开放实验室是1993年12月28日被批准建设的,1996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运行。
实验室所在的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设有国家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国家物理学科基础科学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实验室现在具有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物理与化学两个学科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建有博士后流动站。1996年实验室被确定为兰州大学“211”工程建设重点学科,现已形成了凝聚态物理、核物理与核技术、材料物理与化学等学科的有机结合。
实验室现有教授17人,副教授11人,讲师3人,工程师2人,其中1人成为了教育部跨世纪人才;1 人获得了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2人成为了甘肃省高校跨世纪人才,9人成为了兰州大学骨干教师,流动人员30人,多数为国外专家。与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实验室现拥有相对完善的物理和化学制样条件,并新购置了用于薄膜、多层膜、自旋阀和磁电阻存储器的研究的溅射台3台。除了常规的样品处理和性质测试外,实验室还拥有用于结构测量的X-射线衍射仪;用于宏观磁性测量的振动样品磁强计和基于Squid的磁性测试系统;用于微观磁性测量的穆斯堡尔谱仪和核磁共振波谱仪;用于磁化率和磁导率测量的阻抗分析仪实验室自2002年以来,先后承担了国家973、国际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重点基金和企业科研开发项目60余项。在磁记录材料物理与技术、材料的微观电磁特性、磁性纳米材料,薄膜和多层膜,以及磁电子学研究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该校建设了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微观磁性研究实验室,先后培养了一批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和博士后。他们遍布世界各地,多人成为国内外大学的教授、跨世纪人才和百人计划成员。更多的人成为国内外与磁性材料有关的各大公司(如IBM,TDK,Pulse)的科研中坚。
6.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以西部代表性自然灾害为研究对象,以西部灾害发展演化过程中的力学机理为核心,研究并解决西部防灾减灾工程中遇到的重大环境力学问题。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沙漠化过程及其风沙环境力学、西部地质灾害防治及其力学机理、西部古遗址保护与加固的力学特性、复杂力学系统的定量研究及仿真等。
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竞争、联合”的运行机制。通过加强国际、国内学术联系,建立稳定的合作渠道,实现科技资源互补共享。现有固定人员4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其中1人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教授13人、副教授14人;客座人员25人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际学者5人,等等。实验室已承担了包括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的大量相关研究课题,为西部地区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推动了西北的经济发展。特别在力学研究进入风沙重大环境课题研究后,有力地提升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国际学术水平,使其进入国际学术前沿。
7.农业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1996年第三轮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评估时通过并命名,2002年又通过第四轮评估。依托单位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院长南志标院士。
学术委员会主任任继周院士,副主任胡自治教授。
实验室主任张自和研究员,副主任王锁民、沈禹颖副研究员。
现有固定研究人员18名,其中工程院院士2名、博导14名(兼职2人)、硕导43人(兼职13人)。现有总价值878万元的各种仪器,可保证土-草-畜系统中能量和元素分析、农业资源调查与动态监测、3S技术应用诸领域的研究。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管理原则,以保证学术思想和学术集体的生机与活力,促进多成果、出人才、出效益。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创建于1979年,与敦煌研究院联合共建之后,在1999年成为首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下设敦煌文献研究室、敦煌石窟艺术研究室、宗教学研究室、佛教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中国敦煌吐鲁番市学会兰州大学资料中心和《敦煌学辑刊》编辑部等机构。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发展,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敦煌学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资料信息的中心。敦煌市学研究所现有研究人员20人,其中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6人),副教授5人,讲师编辑5人。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于1984年获得历史语文学硕士学位授权点,1998年获得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古文字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并接收国外留学生,拥有较为完善的学科培养体系。开设有敦煌学概论、吐鲁番学概论、国际敦煌学、敦煌文献学、敦煌文献专题、石窟寺艺术概论、敦煌佛教艺术专题、敦煌壁画研究、敦煌佛教图像学、魏晋隋唐史专题、河西史研究、河西佛教史、西北历史地理概论、敦煌西域出土美术品研究等课程。截止2002年,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共培养出博士生2名,硕士生35人;现有在读博士生19名,硕士生18人;培养日本、韩国、美国留学生达16人,为国内外敦煌学研究培养了高层次人才。
9.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成立于1995年7月,重新组建于2000年1月。现任中心主任高永久教授。下设西北少数民族研究所、民族社会学研究所、中国少数民族史研究所、西北少数民族影视人类学研究所、《中国民族学》编辑部、资料中心等。中心现有专职人员20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3人,16人获博士学位;兼职人员15人。主要学术带头人有:杨建新教授、马曼丽教授、高永久教授、王希隆教授、徐黎丽教授、王建新教授、崔明德教授、陈文江教授、赵利生教授、洲塔教授、宗喀·漾正冈布教授、切排教授、闫丽娟教授、李静教授、杨文炯教授、周传斌教授、武沐教授、王力副教授、王海飞副教授、李洁副教授等。
10.中亚研究所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于1994年,是国内较早建立的专门从事中亚研究的学术机构。该所以维护国家西北边疆和促进与中亚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为宗旨,以为国家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建议和培养相关研究人员为主要目标。简单地说,目前中亚所的研究领域包括:中亚问题,新疆稳定,以及国家反恐。由于新疆和中亚的密切关系,研究所在建所初期就把新疆列入了研究领域。经过多年来的努力,中亚所已经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为主、有水平的学术梯队,承担或正在进行的中亚、反分裂、反恐等方面的课题等。中亚所在中亚、反恐、反分裂问题上的研究成功赢得了学术界的承认和尊重。
自2002年开始,政治与行政学院(中亚研究所)就开始招收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三个方向的硕士生,现已培养100多名硕士生。此外,中亚研究所的主要研究人员还在政治与行政学院招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博士研究生,研究方面主要为中国改革开放史(包括中国外交实践),这为中亚研究所培养研究人员提供了一定的支撑。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虽然地处西北边陲,但秉承兰州大学“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兰大校训,致力于推进对内创新与对外合作。
11.分析测试中心
兰州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教育部直属院校中首批利用世行贷款于一九八二年建立的,是集教学、科研、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测试机构。
中心拥有价值250多万美元的进口大、中型精密仪器和价值80多万元人民币的国产分析仪器共31台。实验大楼建筑面积3400M2,有各类工作室70余间,基础配套设施齐全,有良好的工作条件。工作人员百分九十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博士生和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占一半以上。中心第一任主任为著名有机化学家、中科院院士陈耀祖教授,现任主任盛芬玲高级工程师。
中心在对外服务的领域内享有自主权,可承接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的结构测定、成份分析及产品质量评价和科研成果鉴定等项目的服务。为了使对外服务提供的检测数据科学、准确、公正,且在作为公证数据时具有法律效力,中心积极申请进行国家计量认证,不断完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1990年12月首次通过甘肃省商检局的认证,成为具有第三方公正地位的化工、矿产品认可实验室,并于1995年12月顺利通过甘肃省商检局的复查评审。1993年1月通过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计量认证,成为获得国家认证资格的开放实验室,1999年9月通过计量认证复审,2000年取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中心还积极参加社会团体,接受社会监督。目前,中心是国家分析测试协会、甘肃省质检协会、甘肃省商检协会和甘肃省环保协会团体会员。
中心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大型精密仪器“集中管理、开放使用”的方针,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提高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兰州大学发表的学术论文一半以上使用了本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心工作人员发表论文520多篇,其中国际刊物近90多篇,完成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获奖1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一项,国家教委及高校科技进步奖3项。此外还为化学、生物、物理和现代物理等系的本科生开设了《近代分析仪器实验》、《晶体结构》、《波谱分析》、《结构化学》、《色谱分析》和《有机结构分析综论》等十多门课程。
12.教育部西部资源与环境网上合作研究中心
13.教育部中子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14.甘肃省西部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5.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德干旱环境联合研究中心
20世纪50年代,兰州大学地理系参与了国家防沙治沙研究,但国际水准的研究工作始于80年代中期,当时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与兰州大学合作开展巴丹吉林沙漠形成演化研究,研究工作受到德国基金会和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资助,这一合作研究一直延续至今。期间,正是由于这一活跃的合作研究,促成了兰州大学与柏林自由大学正式校际合作的建立。1999年,德国基金会(DFG)又批准了8项中德合作研究项目,开展巴丹吉林沙漠及其古居延海演化研究。2000年,“中德干旱环境联合研究中心”(简称中德中心)正式向北京“中德科学中心”申报,2001年获批准并资助中心活动,兰州大学也正式下文成立该中心。中德中心的核心研究人员由兰州大学干旱环境和古气候中心(CAEP)和柏林自由大学中亚生态与多学科中心(EDCA)研究人员组成,吸收国际上从事亚洲中部干旱环境和古气候研究的知名科学家参加。
17.农业部牧草与草坪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18.兰州大学社区发展中心
沙漠化是我国西北广泛面临的最主要环境问题。沙漠化往往与贫困现象相伴生,形成生态退化与贫困化的恶性循环。社区要改变贫困面貌,获得持续发展,必须首先防治沙漠化。然而,我国沙漠化发生的成因复杂多样,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因此,我国的沙漠化防治一方面必须对沙漠化发生过程和形成机制要有深入认识,对症下药;另一方面,也必须依靠当地社区的努力,与解决社区的生计问题相结合,以期取得长期稳定的效果。如何依靠当地社区力量,打破生态退化与贫困的恶性循环,是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发展面临的迫切任务。
本项目的目的是探索一条以社区为本的西北干旱沙漠化地区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新路。其基本思路是,在甘肃省河西地区沙漠化最严重、生态问题最突出的民勤县,选择沙漠化过程强烈、贫困问题比较突出的典型社区,通过研究近50年来沙漠化发生的历史过程和原因,分析沙漠化发生发展的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沙漠化防治政策;通过开展退耕还草(林)、种草养畜、封沙育林等参与性社区生态扶贫活动,调整产业结构,促成社区生产方式的转变,建立节水型农业生产体系;通过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培育社区自我发展与管理能力;将沙漠化防治与社区发展行动相结合,鼓励公众参与沙漠化防治和生态环境建设,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
19.兰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0年10月25日,由兰州大学批准正式成立兰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由学校与资源环境学院共同管理,同年获得省建设厅颁发城市规划丙级资质。
2003年12月经兰州大学批准兰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更名为兰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同年获城市规划乙级证书。
规划院本着资源共享的优势,依靠资源环境学院雄厚的科研势力,容纳多学科的资源优势,已成为兰州大学发展独具潜力的研究院之一,立足甘肃,服务于西部大开发事业。
研究院秉承兰州大学“作西部文章,创一流大学”的办学宗旨,发挥高校优势,在保持和加强理论基础研究优势的同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带学科,注重应用研究,在土地利用规划与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小城镇规划、工业园区规划、旅游规划和咨询等方面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献计献策、作出贡献。
兰州大学校企共建“生物技术开发实验室”现有1名教授,2名副教授,2名讲师,3名助教和30名研究生,科研人员总计38人。主要从事生物技术的应用研究,其科研成果将直接服务于社会。“生物技术开发实验室”共有6个研究小组,涉及 诸多生物技术领域:
植物分子病理学理论研究小组
工业生物技术研究小组
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小组
保健食品生物技术研究小组
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小组
环境污染治理生物技术研究小组
21.甘肃省新药临床前研究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新药临床前研究重点实验室是在甘肃省科技厅领导下、依托兰州大学,联合多学科、多专业组建的甘肃省首批省级重点实验室之一。1999年5月筹建,2002年10月通过甘肃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最初的名称为甘肃省中药新药临床前研究重点实验室,后根据实验室建设和发展需要, 2005年8月更名为甘肃省新药临床前研究重点实验室,按照“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机制运行。
该实验室位于兰州大学医学院。现有科研人员32人,其中高级职称19人,有博士学位者8人。
22.医学实验中心
医学实验中心现有各类人员39人(不含兼职人员),高级4人、中级18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10人。学科队伍中既有经验丰富的老专家,也有中青年专家和极具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骨干,在医学实验中心的服务、科研和教学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专业技术队伍中,入选甘肃省“333科技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2人、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各1人;获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2人,甘肃青年科技奖1人,甘肃省实验动物科技工作先进个人2人,学校“三育人”先进个人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
医学实验中心现有实验室建筑面积12000余m2,大型、精密科研实验仪器100多台(件)、总值3500万元。现设有细胞分子生物学中心、电镜室、实验动物中心、动物实验中心(GLP实验室)、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中心和医学实验动物学教研室等6个服务、科研和教学机构,并依托建有甘肃省新药临床前研究重点实验室和甘肃省实验动物质量检测实验室两个省级实验室。
23.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SACOL)
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SACOL)自2005年开始筹建,2006年4月12日正式建成,2007年1月1日并网使用。SACOL位于兰州大学榆中校区海拔1961米的萃英山顶(35.946N,104.137E),占地约120亩,拥有国际上最先进、西北地区最齐全的精密气候观测仪器,包括:激光雷达、微波辐射仪、全天空成像仪、边界层气象要素、地表辐射、太阳宽带辐射、太阳窄带辐射、太阳多波段光谱辐射、三维超声速风速通量仪、大孔径闪烁仪、土壤温度、湿度、降水量、大气质量成分监测系统、多波段太阳光度计、黑碳仪、积分浊度仪、空气动力学直径粒子谱仪及风云气象卫星、 EOS/MODIS数据数字视频广播接收系统等,总价值1000多万元。
SACOL是国内第一个在高校建立的研究型气候观测平台,目前承担国家973项目“北方干旱与人类适应”第一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海外或港澳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研究涵盖气候、生态、水文、遥感和社会学等领域,在气候变化、土地利用、水资源利用、工业及城市污染、区域能量和水分循环及沙尘暴等方面开展研究,为我国西北干旱化趋势预测、评估和对策研究提供观测依据,同时也为“有序人类”活动的开展及生态效益评估提供实验平台。SACOL已被批准加入了CEOP项目、AERONET(Aerosol Robotic Network)和MPLNET(Micro-Pulse Lidar Network)等国际观测网。
办学成果
20世纪80年代,在重点大学参加的物理、化学专业出国研究生选拔考试中,兰州大学先后5次获得团体及个人总分第一名。九十年代以来,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国中央电视台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竞赛等比赛中,该校学生多次获得特等奖、一等奖。在2004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又获佳绩(特等奖、一等奖各一名,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1986年获得中国科学院青年奖励基金的100名青年学者中,有6名是该校培养的研究生。1991年受到国家表彰的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695人中,该校培养的有10人。全国首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中,该校校友有4名。1999年,在首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中,该校有2篇论文入选。2001年和2004年,该校分别有一名在读博士生获得建昊杯中国大学生五四奖学金和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1995年,美国《科学》周刊评出了中国13所最杰出的大学,兰州大学位居第六。
近十几年来,先后获得国家、部委和省级科技成果奖500多项,编辑出版各种专著、教材、译著700多部,平均每年发表学术论文1000多篇,承担了大量国家高级别项目。据《SCI》统计,兰州大学是中国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最多、引用率最高的大学之一。从1998年到2002年,SCI收录论文累积被引用次数排名全国高校第13位。特别是1992、1993年连续2年发表论文数名列第三,被引用次数名列第六,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统计,2003年兰州大学国际论文被引排名全国高校第13位。2009年兰州大学身首批十所上海合作组织大学项目院校之一,这将进一步加强我校与中亚地区高校在相关学科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