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洞风景区
龙洞风景区位于历下区龙洞村南部,济南龙奥大厦南5公里处,距离济南市中心15公里左右,是山东省人民政府于1995年批准设立的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面积约为24.5平方公里。
龙洞风景区由龙洞、龙井泉、藏龙涧等景点组成,规划有佛峪、白云山、狸猫山和转山几个景区,景区整体地貌为低山区,系泰山山脉,部分具有北方少有的溶洞特征,地质结构以石灰岩为主。景区内大小山岭无数,地形变化较多,景观价值较高,泉水较多,有金沙泉、白龙泉等12处,无名泉10余处。
2017年6月,经山东省住建厅组织专家审查和省直部门会签,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龙洞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5-2035年)》。2021年10月,龙洞风景区龙洞入选《济南市第一批传统地名保护名录》。
历史沿革
1993年,为加快龙洞风景区资源的开发利用,当地出台《济南市旅游风景资源开放利用规划》。规则重点对灵岩寺、白云湖、龙洞风景区等一批景区、景点进行了规划开发。1995年,山东省批准设立龙洞风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
2006年,济南市人民政府印发济南市“十一五”城市规划,提出实施龙洞风景区的保护性开发建设。
2017年,历下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结合龙洞风景区等重点片区规划,以国际视野、世界标准设计旅游产品和线路,依托地接社、旅游协会、高铁旅游等多渠道增强产品推介,打造泉城印象品牌。
2018年,龙洞风景区直通车开通,方便市民出游。2021年10月,龙洞风景区龙洞入选《济南市第一批传统地名保护名录》。
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
龙洞风景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与市中区交界处。
地质地貌
龙洞风景区由龙洞沟、佛峪、马蹄峪等沟谷及附近山体构成,景区山体岩石为寒武系石灰岩、泥质灰岩和白云质灰岩,岩层倾角和缓,近于水平,深切沟谷及陡峭山崖是龙洞景区造景地貌的主要特征。景区部分山路崎岖,游客往往在安全措施上做不到位。遇景区崎岖的山路时要提高安全意识,户外游玩更要做好安全措施,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生物多样性
龙洞风景区内青檀、桑树、构树居多,还有许多藤蔓植物,披挂成帘,相互缠绕;区里以松柏居多,平缓地带,乔木灌木间杂相生。大凡缓坡地带,青檀、欧黄栌、楮桃、桑葚、筷子木、琉璃枝间杂相生,涧底以杨柳居多,而且挺拔繁茂;景区分布着丹参、石刁柏、仙灵脾、仙鹤草、白头翁、连翘、北柴胡、细辛、漏芦、东北南星等野生中草药。也生活着白颈鸦、噪鹃、大蛱蝶、麝凤蝶等生物。
重要景点
龙洞风景区有龙洞、龙井泉、藏龙涧等景点。龙洞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将风景区划分为2个景观分区形成“三心、六水、八峰、十二区”的景现布局,对风景区实施三级保护,对其外围实行控制保护。
粉黛花海
龙洞风景区登山口处有粉黛乱子草“花海”,每年金秋时节开始盛放,景观可由9月份一直持续至11月中旬。粉黛乱子草开花时,绿叶为底,粉紫色花穗如发丝从基部长出,成片种植可呈现出粉色云雾海洋的壮观景色。
龙洞山
龙洞山因龙洞而得名,也叫做禹登山。古人游览的也主要是龙洞,元代济南市人张养浩曾游览龙洞山,并作《游龙洞山记》;龙洞山主峰是白云山,与老君崖、凤凰台形成环拱犄角之势,龙洞山东南方向是佛峪,南望可见黑峪,西行可达龙洞。
龙洞
龙洞东西贯通,西口两侧有对联:真气森喷薄,神功接混茫。龙洞里面地形复杂,有蛇和蝙蝠出没。龙洞整体呈东西走向,高约2.7米,宽约1.3米,长约500米。为高敞穹隆石室,大的可容数十人。壁间镌刻佛像三组,50余尊,其中三尊高4米,为东魏天平年间作品,法相端庄,风格古朴。其他多为隋朝凿建,石刻造像为济南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龙洞附近泉池众多,林汲泉、金沙泉、白龙泉名列金朝《名泉碑》。
佛峪
佛峪距龙洞约六里,区内泉水四溢、瀑布成群。佛四面环山,重峦叠嶂,在山溪北侧“南灵台山”半腰石崖上,有“般若寺”,据明成化年间碑文记载,寺院为杨坚时创建,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寺院由墙院相围,形成一个幽静的院落。南侧路间,有座四柱三楼式木结构彩坊,额题“佛峪胜境”。过木坊沿石径进入山门,东侧为偏房,端坐在悬崖之下,西侧为长廊,危立于峭壁之上。长廊下临深涧清溪。
石刻造像
龙洞内穹窿石室,有东魏天平四年(公元537年)石刻造像8尊,其中3尊大佛,高约4米,法相庄严,宽衣博带,结无畏印;洞外石壁及附近崖壁上,有隋唐以后历代摩崖造像50余尊。
藏龙涧
藏龙涧是龙洞风景区的“景眼”,这一带深涧蜿蜒,形成一道峡谷,两侧峭壁凌空,如斧劈刀削,有一处天险屏障,被称为“锦屏春晓”,是济南八景之一。藏龙涧两侧是直立陡峭的悬崖峭壁,是济南市市区里特有溶洞。在“一线天”景观处,两侧悬崖如刀劈,壁立千仞。
龙井泉
龙井泉位于龙洞河(大辛河)侧,龙井泉水质清冽,为居民提供水源。
报恩塔
报恩塔位于藏龙涧南侧西北方的危崖之上,为唐式石塔,始建于宋代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整体风格宝相端庄,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塔身为7级,高12米,超过九百年历史。
小报恩塔
小报恩塔与报恩塔遥遥相望,也叫舍利塔,因为地势奇险无比,少有人上去。相传住寺和尚宗义,搭救了赶考途中遇难的秀才,秀才金榜题名,赶来答谢恩人。但宗义和尚已经圆寂。秀才造塔,安葬宗义舍利子,藉此表明和尚的美德。
龙洞寺
报恩塔下的丛林之中,飞檐翘首,瓦舍毗连,为龙洞寿圣院。
史书上说,龙洞寺又名灵虚宫,据司马光《稽古录》记载,宋治平四年正月,也就是公元1067年,诏民间造寺观,悉存之,赐名“寿圣”。
观景台
龙洞上有观景台,处在一线天顶端的右侧,是一个300多平米的不规则平台,周围排列着平面巨石,边缘地带呈阶梯式分布。石板之间的夹缝中,平台周围有柏树,错落有致,形成疏密相宜的林荫。既可供游人乘凉,又不遮拦观景视线。
黑峪
黑峪距(废弃荒村)离藏龙涧大约一公里,有村民提供食物服务,包括食用野菜、走地鸡、野果子等。这里的饮用水和食物,由驴从矿村驮来。
泉池
龙洞风景区泉池,这里景色优美,泉源丰富,有金沙泉、白龙泉、黑龙泉、悬珠泉、一指泉、林汲泉、露华泉、壶嘴泉、金龙泉、老君井、凤凰池、白云泉等12处,无名泉10余处。其中林汲泉、金沙泉、白龙泉名列金朝《名泉碑》。
露华泉
在佛峪般若寺遗址石壁处,其上有隋唐摩崖造像。泉从石壁上泄出,如同漱玉,称“露华泉”,泉旁石壁勒有篆书泉名。因泉水甘美如同乳香,也称“乳肖泉”。昔日,泉水流入僧厨佛殿,供寺内僧人饮用,人书“云殿泉厨”四字,镌刻在临近泉池的岩壁上。如今,泉流依然如故,石刻仍存。
壶嘴泉
在般若寺遗址西约200米箩圈崖下。水自直径约4厘米的石穴中流出,沿山峪漫流,久旱不竭。
金龙泉
在佛峪石桥北,溪谷东北侧。水自山脚石隙流出,汇入长方形水池中,质纯甘美,为景区饮用水源。泉旁岩石上 书“金龙泉”三字。南侧池壁上方留有溢水管,池水经此飞泻入河中。
金沙泉、白龙泉、黑龙泉
金沙泉,在龙洞西北侧藏龙涧内的崖壁间,金《名泉碑》和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著录。白龙泉,在金沙泉北约30米,金《名泉碑》和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著录。黑龙泉,在白龙泉北侧,泉旁有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六月游人题字,明《七十二泉诗》著录,爱新觉罗·旻宁《济南府志》有载。三泉相隔不远,又分别叫黄龙潭、白龙潭、黑龙潭。盛水季节,泉水相汇,顺山涧层层叠叠淌下。枯水季节,水流甚小,积为水洼。两侧为险壁,山清水秀。黑龙泉西北,为藏龙涧尽头,山体陡峭处,有天然石阶可攀,被称为“天梯”。登天梯,可远眺独秀峰、鹫栖岩、龙洞的雄姿,俯瞰涧底潺潺清泉。
悬珠泉
在龙洞洞口石壁上。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记》著录。水珠自石壁渗出,滑滚下落,故称“悬珠泉”。
一指泉
在龙洞圣寿院遗址西侧。民国初年《续修历城县志》著录,嗣后的《历城县乡土调查录》亦载。泉池呈方井形,深约5米,常年不涸。老君井(朗公井)位于老君崖下,井状,直径1米余,水从井壁中流出,泄入河中,从未干涸,为附近龙洞村的重要饮用水源。因水质甘美,相传道教祖师老君即取此水炼丹,故名“老君井”。明崇祯、清乾隆《历城县志》和爱新觉罗·旻宁《济南府志》有载,称为“朗公井”。井深莫测,竖降7米,继而折西70余米,可容人进入。曾有人潜水而下,发现井与岩洞相通,阴森可怖,未敢深探。
凤凰池
在马蹄峪内。池呈长方形,面积700多平方米。池中水草繁茂,岸边翠柳依依,周围青山环抱,葱茏苍郁。池水澄明如镜,山树倒影入池,景致清幽秀美。
白云泉
在龙洞马蹄峪尽头,白云山主峰东北向山梁西侧陡崖下。陡崖高约15米,下部凹进,呈石窟状,泉自窟穴中流出,汇为面积约1平方米的石砌小池,然后再淌入与小池相连,南北长20米,东西宽约6米,一面临崖,三面石砌的大池中。池内青藻飘动,水清碧透,久旱不竭。泉北侧为白云洞,又称白衣仙人洞。洞深10余米,宽四五米,相传有一白衣仙人曾在此居住,故名。此处山高峪深,林木丰茂,蔚然深秀。白云山峻拔葱郁,白云常常缭绕于山间,气象苍茫。白云泉东南二三十米处陡崖下,又有一泉。崖根亦呈石窟状,泉自窟壁顶滴滴嗒嗒落于自然池中,常年不竭。池中青草碧绿。
林汲泉
佛峪内林汲泉隐在绿树青风藤中,水自石穴岩缝中流出,汩汩有声,汇在2米见方的池中,久旱不涸。泉池右上方石壁上镌“林汲泉”隶书三字,旁有清乾隆的题记,依稀可辨。
时令景观
锦屏春晓
秋日,龙洞山景区内,山峦叠嶂,层林尽染,仿佛是大自然最绚烂的调色盘。明代文人刘敕,曾描绘,丹碧点缀,晓霞掩映,绚若锦屏。 这里四周群山环抱,层峦叠嶂,危峰壁立。尤其春日的龙洞岩壁之上,繁花艳艳,芳草离离。
相关文化
古籍记载
明代济南市诗人杨衍嗣在其《游龙洞记》记载,举着火炬行半里许,渐宏敞,有光。清代黄钺《游龙洞记》亦说,行半里许,乃得出。
清代诗人施闰章来济南时,游览龙洞山,写了游记《游龙洞山记》,其中写道:“……其东岩横入山腹者,为龙洞。洞口空明,可布广席,稍进则深黑,以炬行,乍俯乍仰,石乳沾衣屦。不移时,达于山之阳。”
清代著名学者孙星衍咏诗赞曰:“我游龙洞惊奇绝,画不成图口难说。”
神话传说
相传,唐尧时,有孽龙于此兴风作浪,造成水患,大禹治水,前来捉拿,孽龙钻山逃遁,留下深洞。故此山又称禹登山。这里有丰富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至宋代就成为游览胜地。
开发与保护
2017年6月,经山东省住建厅组织专家审查和省直部门会签,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龙洞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5-2035年)》。2021年10月,龙洞风景区龙洞入选《济南市第一批传统地名保护名录》。
相关事件
驴友雨夜被困山顶
2015年5月,济南市市区一行9人在大雾弥漫的深山里迷了路,被困山顶。民警、武警、村民以及红十字会应急救援队等30余人分四批上山展开搜救,最终9名被困人员终于被成功救出。据被救人员的领队称,之前他曾多次攀爬过藏龙涧附近的山峰也算是经验比较丰富的驴友。刚开始他们被困的时候天还没黑,但是雾下得太大了,能见度不足三米,以前的坐标和导向物等不容易发现了,导致迷路。
驴友坠亡
2022年2月20日,一名外地游客在济南龙洞风景区坠亡。区内崖壁极其陡峭,多处呈垂直90度,而且风景区尚未完全开发,大部分道路是遍布砾石的“野路”。
景区人气火爆
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期间,龙洞风景区人气旺盛,“一线天”人流如织,众多游客进山打卡。
参考资料
济南又添名胜风景区 龙洞景区规划获批复 核心景区8.1平方公里.齐鲁网新闻.2024-03-18
济南也藏着个“张家界”!,堪称世外桃源,快跟随“驴友”们来一场神秘之旅吧!.澎湃新闻.2024-10-08
济南市公布首批一百个传统地名保护名录,看有你熟悉的吗.齐鲁壹点.2024-03-18
关于印发济南市“十一五”城市规划的通知.济南市人民政府.2024-10-08
济南市历下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济南市历下区人民政府.2024-10-08
58条旅游公交线路4月5日起开通运营.济南市人民政府.2024-10-08
听泉城:龙洞风景区.舜网.2024-10-08
济南龙洞风景区一游客不慎摔伤 消防迅速救援.山东广播电视台.2024-10-08
济南龙洞风景区绽放“粉黛花海”,秋高气爽吸引众多市民拍照打卡.齐鲁晚报.2024-10-08
古代文人笔下的济南龙洞山.济南日报.2024-10-08
第十章 花满山魂归仙乡 林芳青初露锋芒.中国作家网.2024-10-08
济南传统地名图册|千佛山山上名胜古迹多 龙洞因传为龙的居所而得名.济南民政.2024-10-08
视频丨打卡济南佛峪:泉水四溢 瀑布成群.大众报业.2024-10-08
藏书家傅增湘游济南诸胜.齐鲁网新闻.2024-10-08
诗画济南|林汲泉:佛峪藏名泉 书香今犹在.济南日报.2024-10-08
“泉”在济南享金秋|游客在龙洞风景区“一线天”感受山崖险峻.舜网.2024-10-08
徒步穿越藏龙涧.齐鲁晚报.2024-10-08
济南龙洞山风景区.济南大众网.2024-10-08
龙洞风景区泉池.大众网.2024-10-08
国庆黄金周,历下区邀您共赏济南八景之秋(下篇).大众网.2024-10-08
雨夜被困山顶 九驴友凌晨获救.人民网.2024-10-08
实探济南发生驴友坠亡的龙洞风景区:林场正研究设警示牌或警戒线.大众网.2024-10-08
济南龙洞风景区人气火爆,“一线天”人流如织,网友:“一线天”比经十路还忙#济南龙洞.今日头条.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