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汤山
小汤山是京北重镇,素有“温泉古镇”之美称,西北距昌平卫星城东南10公里,南距亚运村街道17公里,东距北京首都国际机场16公里,总面积70.1平方公里,小汤山具有地热资源丰富的自然优势。
因此处山丘较小,仅有海拔50.1米高,且山麓有温泉,古人称热水为“汤”,故名小汤山。
建设背景
景区概况
位于昌平区东部。东起大柳树,西南至官牛坊,北靠后牛坊。因山而得名。
辽代已建树村,称小汤山。小汤山有温泉,明代此处曾辟为皇家禁苑,清康熙帝五十四年(1715)在此建汤泉行宫,在泉旁开凿荷花池,供皇帝、显贵洗浴。乾隆扩建,并在原行宫以北拓建一座清幽的园林。行宫殿宇楼阁遍布,富丽堂皇。园林则山清水秀,绿树成荫。山巅北崖镌刻有“九华兮秀”四字,为乾隆御墨。小汤山古遗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小汤山温泉泉水涌溢无穷,水温较高,水质含多种元素,对治疗皮肤病及关节炎和心血管等病尤有特效,50年代建成小汤山疗养院。
小汤山,这个全国人民都知道的地方,2003年因抗击非典而“一战成名”。小汤山在北京市的正北方向,也就是说,它在中轴线的延长线上。这条路从安华桥和安慧桥出来,径直向北。中间要弯一下到北苑路上,等以后安立路修通了,就能截弯取直。有一种说法,这条路是北京的龙脉。
因为是龙脉,所以这里是北京房地产开发最早的地段,比较著名的是天通苑、王府花园和橘郡。立汤路的终点是小汤山镇,标志就是大柳树环岛。
小汤山最著名的要属温泉了。传说这里随便挖个坑,就能冒出开水来。小汤山最有名的温泉是“龙脉温泉”和“九华山庄”,它们分布在大柳树环岛的东西两侧。在冬天的缤纷大雪中,泡在蒸腾的露天温泉里,喝一罐冰镇啤酒,是极大的享受,“九华山庄”的妙处还不仅在温泉。那里有北京市的规模最大的专业体检中心。
小汤山往北不远就是兴寿镇,那里的上苑村聚集了大量的画家;往西三公里就是航空博物馆,可以轻而易举地在那里看到各个时代的航空器,最好的就是俄罗斯的“牡鹿”战斗直升机原品。
小汤山的南边其实内容最丰富。比如讲礼村,有一家驴肉馆远近闻名。在大柳树环岛附近,还有一个庞大的温泉净菜种植基地,里面有各种叫不出名的蔬菜,没有污染,可以开车去买。当然,那里还有园林局的一个鲜切花基地,西有八达岭高速公路,东有北京—承德高速公路,六环路把两条高速贯穿,正中这一点,就是小汤山。这是很美的地方。
小汤山位于北京正北,昌平卫星城东南,处在前门、故宫中轴线的北延长线上,镇域总面积70.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5万人。全镇辖24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辖区内中央、市、区属单位120余家。小汤山镇先后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确定为中国可持续发展小城镇、被中国建设部等六部委确定为国家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被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授予“全国环境优美镇”的荣誉称号,2005年被中国矿业联合会命名为“中国温泉之乡”,2006年又被建设部评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
小汤山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18.8亿元;上缴国家税金4.15亿元;区考核财政收入完成8280万元,全镇经济运行稳中求进。小汤山镇的农业结构实现了生产型向生态型、数量型向质量型、常规型向有机生产型的转变。全镇农业正在向产业化、专业化、现代化方向健康发展。
小汤山工业园区坐落于小汤山镇东部,于2006年3月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工业园区,也是北京市获得批准的三个市级工业园区之一。2008年工业园区完成总产值18.7亿元,利润7057万元,完成税收约7000万元。旅游会展业是小汤山温泉经济的支柱产业,共有旅游企业40余家,2008年全镇旅游收入7.84亿元,乡村旅游收入1667.2万元。
所辖单位
所辖24个行政村为:
后牛坊小汤山
大汤山阿苏卫
官牛坊讲礼村
尚信村马坊村
宁晋泊大柳树
土沟村酸枣岭
前蔺沟后蔺沟
小东流大东流
南官庄赖马庄
东官庄西官庄
辛庄村常兴庄
小赴任庄
大赴任庄
赴任辛庄镇
自然资源
小汤山是京北重镇,素有“温泉古镇”之美称,西北距昌平卫星城东南
10公里,南距亚运村街道17公里,东距北京首都国际机场16公里,总面积70.1平方公里,小汤山具有地热资源丰富的自然优势。因此处山丘较小,仅有海拔50.1米高,且山麓有温泉,古人称热水为“汤”,故名小汤山。小汤山温泉出露在元古界雾迷山组灰岩裂隙中,水温大部分在40℃-60℃,最高可达76℃。温泉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总矿化度每升大于800毫克,具有很高的医疗价值。
据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交的《北京市小汤山地热田地下热水资源评价报告》显示,按深度2000米、井出水温度大于40°C圈定,全热田面积共计86.5平方公里。小汤山曾是北京平原地区唯一有天然温泉的地区,有9处天然温泉出露于大、小汤山山麓,最高泉水温度52℃。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泉水逐步消失,转入钻井开采利用。热田内地热井最高出水温度70余度,位于热田中部常兴庄以南地区。在86.5平方公里范围内,按深度3000米计算,热田储存的热量相当于6.5亿吨标煤的发热量。如果按每年热水位平均下降1.5米计算,则可开采量为每年437.2万立方米,是北京平原地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条件最为优越的地区。
区位优势明显
交通便捷,立汤路纵贯南北,沙顺路横穿东西,六环路穿境而过,镇域内有市级、区级、镇级骨干公路30余条。912、845、803、949等多次公交车直达北京市区。基础设施健全,除具有
较完善的道路交通外,还有日处理10000吨的污水处理厂,阿苏卫垃圾填埋场,现代化中学,市级优秀文化广场等。自然环境优美
镇域内两座突起的大汤山和小汤山。温榆河水系的八条主要支流自西向东流经我镇。全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35平方米,林木覆盖率达到53%,农田林网化率达到96.1%,镇域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54平方米。全镇获得市级花园式单位的有20家,占庭院在2000平方米以上单位的71%,达到了园林式小城镇的要求。
历史沿革
历史文化
温泉古镇小汤山,有着深厚的温泉文化底蕴。公元2005年11月,被中国矿业联合会命名为《中国温泉之乡》。小汤山温泉有文字记载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南北朝
时期,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就有“湿水又东,经昌平区,温水注之,疗疾有验”的记载;元代,朝廷视小汤山的温泉如“圣汤”;小汤山温泉用于医疗洗浴,早在《大元一统志》上就有记载。明清时代,小汤山被辟为封建帝王的寰游禁地;爱新觉罗·弘历在此修建了汤泉行宫,并御笔题词“九华兮秀”。慈禧太后浴池遗址至今犹存。在小汤山疗养院内保留着慈禧浴池的遗址和乾隆御笔“九华兮秀”的字迹。民国年间,建有汤山公园,抗战时期遭战火劫难。新中国成立后,在此建有小汤山疗养院,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多次到此视察。大文豪郭沫若游小汤山时,曾即兴赋诗一首《念奴娇·咏此泉·小汤山》。
经济发展
1994年,小汤山镇被确定为北京市小城镇建设试点镇,1995年被确定为国家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2002年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确定为中国可持续发展小城镇试点,2003年被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授予“全国环境优美镇”的光荣称号,2004年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确定为第一批
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和被国家建设部等六部委确定为全国1887个重点镇之一,2005年,被中国矿业联合会命名为“中国温泉之乡”和被国家精神文明指导委员会授予“创建全国文明镇工作先进镇”的光荣称号。在国家、市、区有关领导及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下,小汤山镇按照“发挥优势、用好政策、注重实效、形成特色”的指导思想,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建设方针,基础工作起步,加大招商力度、第三产业引路、完善政策上路、建设管理同步、两大文明兼顾的工作思路,通过采取“调整优化农业、巩固提高工业、大力发展三产、加快城镇建设”的措施,使全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2004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1亿元,同比增长17.7%;农村经济总收入完成12.2亿元,同比增长13%;企业总收入完成6亿元,同比增长27%。人均劳动所得7865元,同比增长9.2%。税收完成1.05亿元,同比增长29.2%,首次突破亿元大关。
旅游信息
绿色农业
21世纪初,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自然、向往绿色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时尚。绿色观光农业作为一种新的事物,散发的蓬勃生机已经悄然来到我们身边。小汤山农业园自2000年建园以来,历经七载,已建设成为一个集旅游观光、农业考察、科普教育、温泉疗养、特色餐饮、种植采摘、安全蔬菜生产于一体的现代农业观光园。
高新品种展示温室内利用电脑技术有效的控制温度和湿度,通过立柱式栽培、墙体栽培、管道式栽培等多种栽培方式,采用岩棉、泥碳等基质种植了多种特色果蔬,如紫背天葵、番杏、叶甜菜、人心果、巨型南瓜等。其中最吸引人们目光的是几株水培番茄,每株可结果10000—12000个,单果重达250克左右,即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及科技含量,也是餐桌上的佳品。
打破地域的局限,兴建了集观赏与休憩于一体的园林植物园,从南方引进的各种植物长势良好,真正实现了“南树北栽、南花北开”。
温泉资源
据地质钻探和地质构造分析表明,小汤山地区地热资源极为丰富。以小汤山为中心,方圆三十公里内均有地热水。地热水的深度在各区域内深度不等,大约为150-1400米,以小汤山为最浅,不足百米。地热水由于区域和深度不同,水温也不同,大部分在40-50℃,以小汤山中心区为最高达55-64℃。
正因为温泉水中含有以上多种微量元素和少量放射性气体,故而有很高的医疗价值。经小汤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多年临床治疗证明,对皮肤病、关节病、心血管病等慢性病有特殊疗效,对运动损伤等也有较好的辅助疗效。民间流传“洗桃花浴”可治百病之说。据北京地热水对人体健康影响科研协作组研究测定,小汤山人三项免病球蛋白、血钙、植物向凝素均高于不接触地热水的人。可见地热水同时具有强身健体、护肤养颜、延年益寿之功能,故被赞誉为“一盆金汤”。
小汤山地热资源从20世纪50年代开发利用于医疗康复和生产、生活领域。20世纪80年代引用于种养殖业及宾馆服务业。20世纪90年代延伸到康复疗养、旅游度假、房地产业。地热资源作为一种节能、无污染的高效能源,有着可观的开发利用前景。
温泉成因
小汤山地热田在构造上处于北西向的南口镇—孙河断裂与北东向的黄庄—高丽营断裂交汇以北的三角地带。这两条断裂构造形成了小汤山地热田西南和东南边界,其西南与沙河地热田相邻,东南与后沙峪地热田相邻。除此之外,热田内还发育有多条小规模的断裂,这些断裂均形成于燕山期,时代新、活动性较强。经过多年的地热地质工作,证明了活动性深大断裂将地下深部的传热到浅部,构成了小汤山地热田明显的地热异常。古生界灰岩和中上元古界白云岩为本热田的热储层,众多断裂构造控制了热田内地层的分布、埋藏厚度及地热水的分布范围。
小汤山地热田受区域地质构造的影响,断裂发育,为深部热源向浅部运移提供了通道,是地热田形成的重要条件之一。经地球物理勘探及地热钻井资料证实,热田内发育的主要断裂有:阿苏卫—小汤山镇断裂、后牛坊—小汤山镇断裂、大柳树—宁晋泊断裂、常兴庄—后蔺沟断裂、电信疗养院—后蔺沟断裂、于家坟断裂、尚信断裂和葫芦河北断裂;热田边界为南口—孙河断裂和黄庄—高丽营断裂。
放射性同位素碳-14测年样品在小汤山热田采集了5个,即属于雾迷山组热储的汤热2和汤热20,属于铁岭县组热储的汤热4,以及属于寒武系热储的汤热8和汤热16。这些样品的碳-14年龄测定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年龄值的分布在平面上呈现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加的趋势,位于最西北的汤热2井热水年龄略大于2.4万年,在其东南的汤热20井和汤热4井热水大于2.6万年,然后热田偏南部的汤热8井大于2.8万年,其更南的汤热16井热水年龄大于3万年。
在3个热储间热水年龄的分布没有突变,而呈逐渐过渡关系,以雾迷山组热水的年龄最小,铁岭县组热水居中,寒武系热水的年龄最高。这是符合地下热水以深部为源、从雾迷山组逐渐向上运移的规律的。
小汤山地下热水的年龄超过了2.4万年至3万年,这充分反映了地热水是十分珍贵的地下矿产资源。
地热水质
小汤山地热水为重碳酸钠钙、部份为重碳酸硫酸钠钙型水,PH值在7.38-7.94之间,溶解性总固体量在每升400-500毫克之间,其中含量每升5.04-8.70毫克之间,达到医疗热矿水“命名矿水浓度”标准;硅酸含量每升在23-59.79毫克之间,也达到了医疗热矿水“命名矿水浓度”标准,属氟、偏硅酸医疗热矿水,具有医疗热矿水开发利用的水质条件。
在小汤山热田86.5km的范围内,分布着3个层位的热储:县系雾迷山组、铁岭组和寒武系热储。雾迷山组热水含Na、HCO3最多,含Ca、SO4最少。寒武系热水与之完全相反,相对而言含Na、HCO3最少,含Ca、SO4最多。铁岭县组热水处在两者中间。概括来说,雾迷山组热水的阳离子更趋热水特性,即Na最多、Ca最少;但寒武系热水的阴离子更趋热水特性,即SO4最多、HCO3最少。
截止2004年底,小汤山地热田已钻地热井71个,其中:现用生产井41个、待用井21个、观测井2个、回灌井3个、废井4个。年平均开采量达377.5万立方米。其中供暖用量每年75.3万立方米,占20%;洗浴用量每年15.2万立方米,占4%;医疗用量每年16.7万立方米,占4%;生活热水用量每年45.1万立方米,占12%;休闲娱乐用量每年29.5万立方米,占8%;农业种植温室用量每年104.4万立方米,占28%;水产养殖用量每年91.2万立方米,占24%。累计开采量已达7358.76万立方米,是北京地区地热资源开采量最大、开发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参考资料
小汤山 京北“一盆金汤”.今日头条.202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