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派
逍遥学派,又名漫步学派(希腊文:περιπάτετιτοι,英文:Peripatetic school),是古希腊的一个哲学学派,由亚里士多德及其门下弟子创建。学派名称来源于亚里士多德及其学生在吕克昂一处带有柱廊的建筑中边散步边讨论学术的习惯。逍遥学派的发展可分为四个时期,从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335年回到雅典创立吕克昂学园开始,历经特奥弗拉斯特、欧德谟斯、斯特拉托等人的继承与发展,直至6世纪初被拜占庭皇帝尤斯提尼安一世下令关闭。逍遥学派的学者们在形而上学、伦理学和政治学的系统化研究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在生物学、天文学和地理学等自然哲学领域也取得了开创性的成就。阿拉伯国家的亚里士多德著作和思想又经过十二世纪的翻译运动重新传入欧洲世界,成为了欧洲近代哲学的主要思想来源之一。
学派背景
历史背景
逍遥学派的产生与马其顿历史以及亚里士多德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公元前336年,马其顿王国国王腓力二世去世,其子亚历山大大帝继位。亚里士多德曾是腓力二世的宫廷教师,但在腓力二世去世和亚历山大大帝登基后,政治局势发生变化,亚里士多德离开了马其顿。公元前335年,亚历山大摧毁了底比斯城,希腊各城邦反抗马其顿的统治。在这种背景下,亚里士多德回到了雅典。在那里,他在吕克昂创立了自己的学派。由于亚里士多德不是雅典公民,无法在雅典拥有地产,漫步学派在最初一段时间内没有固定的场所。学派的活动主要在吕克昂的公共空间进行。亚里士多德在吕克昂的步道上边走边讲授哲学、科学和其他学问,吸引了很多学生和追随者。他的教学方法强调通过经验观察进行研究,这种实证主义的方法论成为漫步学派的核心。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也使得学术讨论更具动态和灵活性。
哲学背景
在亚里士多德之前,希腊哲学经历了数个重要发展阶段,主要集中在宇宙的本质、存在的根本问题以及人类认识的能力上。早期的自然哲学家如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和赫拉克利特,主要探讨世界的基本元素和变化规律。随后,毕达哥拉斯学派强调数学和数的本质,认为宇宙的根本是数和比例。随着哲学的发展,巴门尼德和埃利亚的芝诺提出了存在与变化的悖论,强调逻辑和理性思辨的重要性。苏格拉底通过对话法探讨伦理和知识的本质问题,开启了对人类自身和社会的深入思考。其后,柏拉图在其学园中进一步发展了理性主义思想,提出了二元论世界观,认为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这些前期哲学家的思想为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体系奠定了基础,使其能够在继承和批判的基础上发展出更加系统和全面的哲学理论。
历史沿革
创立初期
亚里士多德大约在公元前335年返回雅典后,经常在吕克昂运动场和他的朋友们一起讨论和讲学。由于亚里士多德和他的学生们常在吕克昂(Lyceum)附近的小道上边走边讨论,他们逐渐被称为“漫步学派”。由于亚里士多德不是雅典公民,无法在雅典拥有地产,漫步学派在最初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固定的研究和教学场所。学派的活动主要是在吕克昂的公共空间进行。亚里士多德在吕克昂的步道上边走边讲授哲学、科学和其他学问,吸引了大量学生和追随者。他的方法强调通过经验和观察进行研究,这种实证主义的方法论成为漫步学派的核心。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也使得学术讨论更具动态和灵活性。亚里士多德死后,他的学生泰奥弗拉斯托斯(Theophrastus)继承了学派的领导。泰奥弗拉斯托斯不仅延续了亚里士多德的研究,还在植物学和逻辑学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尤其致力于生物学的研究,撰写了许多关于植物的著作,被誉为“植物学之父”。在泰奥弗拉斯托斯的领导下,漫步学派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巩固,逐渐成为一个更为正式的学术机构。泰奥弗拉斯托斯主持学园期间,得到了雅典政客狄米特里乌斯(Demetrius)的帮助,在吕克昂运动场附近获得了一块地产。这个地产的获得标志着漫步学派作为一个机构得以正式建立,有了固定的研究和教学场所。这使得学派的活动更加系统化和组织化,学生们可以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和讨论。
发展时期
以公元前1世纪为界,漫步学派大致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时期。在希腊化时期,漫步学派主要作为一个哲学探究的共同体。亚里士多德留下了庞大的“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体系,他的学生们大多延续了亚里士多德在某一方面的工作,或是研究某个分支,或是收集某个领域的历史资料。例如,欧德谟斯(Eudemus of Rhodes)更加专注于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体系化,并在几何学和天文学史上作出了贡献。他撰写了《几何学历史》和《天文学历史》,总结和整理了这些领域的知识。丁敬(Meno)关注医学史,撰写了大量关于医学发展的资料。狄凯阿科斯(Dicaearchus of Messana)则撰写了《希腊的生活》这样的“文明史”作品,记录了希腊文化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在泰奥弗拉斯托斯之后,斯特拉托(Strato of Lampsacus)成为漫步学派的领袖。他将学派的研究领域集中到自然哲学上,特别关注当时最新的医学解剖学发展。斯特拉托在自然科学研究上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在哲学上反对灵魂不朽的观点。他强调自然现象的物理解释,反对传统的形而上学解释,提出了物质自己运动的观点,这在当时是一种创新的思想。斯特拉托之后的继任者是吕科(Lyco of Troas)。从吕科开始,直到公元1世纪,漫步学派陷入了一段“黑暗时期”。这一时期的漫步学派可能更关注教育实践,以及与雅典的其他哲学学派竞争,这一做法导致人们对他们的印象有所减弱。此外,这一时期的漫步学派成员更加注重与其他学派的口头论辩,而不再热衷于留下书面论著。尽管如此,克利托劳斯(Claudius Ptolemaeus)在此期间恢复了漫步学派对伦理学的关注。罗马哲学家马库斯·西塞罗认为,克利托劳斯在影响力上最接近早期的漫步学派哲学家。
复兴阶段
在苏拉攻占雅典后,雅典的哲学家们四处流散,雅典作为漫步学派固定的研究教学机构消失了。这开启了漫步学派的第三个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漫步学派的哲学家通过追随和辩护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来确立自己的身份,特别是通过对亚里士多德作品的解读和评注。安德罗尼柯(Andronicus of Rhodes)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编纂了亚里士多德作品的《书目》,奠定了亚里士多德著作集的结构和顺序。这一编辑工作引起了当时哲学家对亚里士多德文本的关注,并成为漫步学派哲学家进行解读和评注的基础。安德罗尼柯的工作不仅保存了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还使得这些作品得以系统化和广泛流传。在公元1至2世纪,由于漫步学派哲学家的作品大多佚失,人们对他们了解不多。然而,从后人的转述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漫步学派哲学家一方面回应来自学派外部的批评,另一方面继承和修正前辈的观点。他吸收了前辈评注者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系统化。亚历山大不仅批评了前人一些过于斯多亚化的论断,还通过详尽的评注工作使注释工作达到了高峰。
衰败阶段
随着新柏拉图主义(Neoplatonism)和基督教在公元3世纪的兴起,作为一种独立哲学体系的漫步学派逐渐走向终结。新柏拉图主义者试图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纳入他们的体系,并为此撰写了许多亚里士多德作品的注释。漫步学派的最终瓦解发生在6世纪初。当时,拜占庭皇帝尤斯提尼安一世(Justinian I)下令关闭所有的异教哲学学校,包括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传播中心。这一决定标志着漫步学派作为一个独立哲学学派的正式终结。然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并没有因此消失,它通过新柏拉图主义者和基督教哲学家的努力得以部分保存和继续传播。
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 - 公元前322年)是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和逻辑学家。他被视为古代哲学的巨人之一,其思想影响深远。亚里士多德对科学、逻辑学、政治学、伦理学和诗学等领域都有着重要贡献。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涵盖了形而上学、逻辑、伦理学、政治学和自然科学等领域,他的研究范围广泛而深刻。在形而上学领域,探讨存在、实体和现实的本质,研究形式、本质和实体的关系,称之为“第一哲学”,也称为“理论的科学”。在自然哲学领域,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四种原因解释事物存在和变化的原因关系,包括物质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以及关于物质构成的五大元素理论。在逻辑学领域,亚里士多德系统阐述了演绎逻辑,涵盖了从逻辑基础到三段论和反证法等复杂研究,支配逻辑学界的理论长达数个世纪。在宇宙论领域,亚里士多德构建了地球为中心的宇宙观,并将努斯作为宇宙运行的终极原因。在伦理学方面,他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并将幸福视为至善的最终目标,主张美德是“过度”与“贫乏”之间的平衡,指出幸福来自于找到这种平衡点,即中庸之道。在政治学领域,他将城邦视为自然共同体,较早提出人是政治动物的理论。他是将伦理学与政治学区分开来的先驱者,也是古代政治学的开创者。亚里士多德的作品在《亚里士多德全集》中被分为五大类。第一类:《工具论》,包括《范畴篇》《解释篇》《前分析篇》《后分析篇》《论题篇》《诡辩篇》。第二类为物理学和科学著作,包括《物理学》《论天》《论产生和毁灭》《论灵魂》《论记忆》《论动物的部分》《论动物运动》等自然哲学著作。第三类为形而上学著作,即《形而上学》。第四类为伦理学著作,主要包括《尼各马可伦理学》《大伦理学》《政治学》。最后一类为美学著作,即《修辞学》与《诗学》。
特奥弗拉斯特
特奥弗拉斯特(Theophrastus,约公元前371年-公元前287年),古希腊哲学家和科学家,是亚里士多德最重要的学生和逍遥学派的继承者。他出生于一个位于莱斯博斯岛的小镇厄瑞索斯,并在雅典接受教育,后来成为亚里士多德在吕克昂(Lyceum)的助手和继任者。特奥弗拉斯特被誉为“植物学之父”。他的两部主要植物学著作《植物研究》和《植物原因》系统地分类和描述了植物,探讨了植物的生长、繁殖和分布等问题。这些著作奠定了植物学的基础,影响了后世科学家的研究方法。特奥弗拉斯特在伦理学和自然哲学方面也有重要贡献。他撰写了《品行特征》,这是一部描绘各种人类性格类型的小品文集,对希腊文化中的人类行为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和分析。他还研究了气象学、矿物学和物理学等领域,撰写了许多关于自然现象的论文。
欧德谟斯
欧德谟斯(Eudemus of Rhodes,约公元前370年—公元前300年),是古希腊哲学家。出生于罗德岛,后来前往雅典,在那里成为了亚里士多德的学生。作为亚里士多德的亲密弟子,欧德谟斯与其他学生一起在吕克昂学习和研究。亚里士多德离开雅典后,欧德谟斯继续在学派中发挥重要作用,致力于保存和传播老师的学说。欧德谟斯在逻辑学上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亚里士多德逻辑学著作的注释和解释上。他详细研究并解释了《工具论》的内容,帮助后人更好地理解亚里士多德的逻辑理论。此外,他还可能对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某些方面进行了扩展和完善。欧德谟斯在数学史上的地位同样重要。他撰写了《数学史》,记录了古希腊数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数学家的贡献。这部著作虽然没有完整保存下来,但通过其他学者(如普罗克洛)的引用,人们了解了古希腊数学发展的部分情况。他对亚里士多德的注释和两本数学史的专著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影响了古希腊和中世纪的数学和物理学研究。
狄卡尔库斯
狄卡尔库斯(Dicaearchus of Messana,约公元前350年—约公元前285年)是古希腊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地理学家,漫步学派的学者之一。他是亚里士多德的学生,特奥弗拉斯特的同僚,以其在地理学和历史学方面的贡献而闻名。狄卡尔库斯是古代地图绘制的先驱之一。他的地图虽然没有保存下来,但据说他绘制了一张详细的世界地图,标示了已知世界的重要地理特征狄卡尔库斯将家政学与社会文化研究结合起来,探讨了文化和教育在家庭管理中的作用。他强调家庭是社会文化传承的基本单位,通过教育实现道德和知识的传递。他研究了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家庭结构,认为家庭管理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社会需求。在政治学方面,狄卡尔库斯将文化和政治结合起来研究,探讨了文化因素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他认为文化和教育在塑造公民德性和国家治理中起到关键作用。狄卡尔库斯研究了不同政体和政治制度的实际运作,提出了不同政体在不同社会背景下的适用性。这种对政治制度多样性的研究丰富了亚里士多德的政体分类理论,使其更加适应不同的社会和历史条件。
安德罗克柯
安德罗克柯(Andronicus of Rhodes,约公元前1世纪)是古希腊哲学家,也是逍遥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系统地整理了亚里士多德的各类著作,使得这些著作得以传承至后世。没有安德罗克柯的努力,许多亚里士多德的原作可能会遗失。安德罗克柯整理了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将不同的篇章组织成一个连贯的整体,并为每一部分编写了详细的注释。安德罗克柯在逻辑学方面也有重要贡献。他不仅整理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著作,还编写了相关的注释和评论,帮助后世学者更好地理解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理论。安德罗克柯的工作对中世纪的经院哲学(Scholasticism)产生了重要影响。许多中世纪的哲学家和神学,如托马斯·阿奎纳(Thomas Aquinas),都受益于安德罗克柯整理的亚里士多德著作。
阿芙罗狄西亚的亚历山大
阿芙罗狄西亚的亚历山大(Alexander of Aphrodisias,约公元200年)是古希腊哲学家,也是逍遥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以对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注释和解释而闻名,被誉为“注释者中的注释者”。
代表著作
《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希腊文:τὰ μετὰ τὰ φυσικά,英文:Metaphysics)是亚里士多德的主要著作之一,其中他发展了他所称的“第一哲学”学说。这部作品是对抽象主题的多篇文章的汇编,主要涉及物质论、不同类型的因果关系、形式与物质、数学对象和宇宙存在,这些主题共同构成了后来被称为形而上学的哲学分支的重要部分。《形而上学》的大纲相当庞大,涉及了多个方面。在第一卷到第六卷,亚里士多德讨论了知识的本质,处理了关于人们如何理解第一原则的问题,并且讨论了哲学的主要问题。第七卷到第九卷是形而上学的核心卷,Ζ卷(第七卷)开始时表示“存在”有几种意义,哲学的目的是理解主要存在的一种,称为实质(ousia),并确定存在哪些实质。他批评柏拉图的理念,否定了实质是普遍性或属的想法,认为如果属和种是个体的事物,那么相同属下的不同种包含该属作为个体的事物,这导致荒谬。第十一卷到第十四卷讨论了形而上学的遗留问题,例如关于统一、一和多、同一和差异的讨论,对第一原则或者作为不动的动者的第一推动者的讨论等等。
《物理学》
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希腊文:Φυσική,英文:Physics)是一部探讨自然界基本原理和现象的哲学著作,是古希腊自然哲学的重要奠基之作。《物理学》共分为八卷,每一卷讨论不同的自然哲学问题。第一卷讨论了哲学的目的与自然的原则,第二卷则讨论了他著名的解释自然现象的四因说,即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第三卷则对运动的本质和不同类型,以及四种主要的变化类型。第四卷则讨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认为时间是变化的度量,是事件顺序的连续体,空间是事物存在的容器,空间的本质是事物的位置关系。第五卷分析了物体的动力学原理,探讨了自然运动和强迫运动的区别。第六卷专门讨论了正义,区分了分配正义和纠正正义,并分析了法律在实现正义中的作用。第七卷则讨论了理智德性和实践智慧。第八卷和第九卷则讨论了与美德相对的非美德状态,如不节制、放纵和软弱。最后一卷专门探讨快乐在幸福生活中的地位,并且讨论了快乐在幸福生活中的地位。
《尼各马可伦理学》
《尼各马可伦理学》(希腊文:Ἠθικὰ Νικομάχεια,英文:Nicomachean Ethics)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作品之一。书中系统地探讨了美德、幸福、正义和友谊等伦理学核心问题。《尼各马可伦理学》共分为十卷,第一卷开篇即探讨了幸福的定义,认为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标。第二卷区分了伦理德性和理智德性,以及四主德。第三卷则对意志与责任进行讨论,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在自愿行为中,人们才对其行为负有道德责任。第四卷则详细分析了具体的伦理德性。第五卷讨论正义,区分了分配正义和纠正正义,并分析了法律在实现正义中的作用。第六卷专门讨论了民主和寡头政体的特点,而第七卷则详细描述了他心目中的理想政体,强调教育在培养公民德性中的重要性。最后一卷专门探讨教育在政治中的作用,认为良好的教育是实现理想政体的基础。
《政治学》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希腊文:Πολιτικά,英文:Politics)是古希腊建筑政治哲学的经典之作,也是西方政治理论的基础之一。在这部作品中,亚里士多德系统地探讨了政治共同体的本质、目的、构成及其治理方式,奠定了西方政治理论的基础。此外,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强调教育在政治生活中的核心地位,认为教育是培养美德和理性的关键,是实现公正和稳定社会的基础。他主张通过良好的教育体系培养公民,使其具备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从而促进社会整体的福祉。后来的继承者们,如特奥弗拉斯特和狄卡尔库斯在政治学和教育学方面的研究进一步强调了教育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性。他们认为,通过教育培养公民的道德品质和智力能力,可以有效预防社会动荡和政体变质,从而维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范畴篇》
《范畴篇》(希腊文:Κατηγορίαι,英文:Categories)是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著作,列举了一切在不需要构造或结构的情况下可以表达的东西,即作为命题的主语或谓语的所有事物。《范畴学》将理解的对象划分为十种范畴,即实体、数量、关系、性质、活动、遭受、姿态、时间、地点、状态。这些范畴是相互独立的,但是它们可以相互关联,并且通过将它们组合使用,可以进一步细分出更多的分类。《范畴篇》介绍了“前谓词范畴”“谓词范畴”和“后谓词范畴”。亚里士多德还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概念和术语,如“实体”“属性”“关系”“类别”等,这些概念和术语为后来的哲学家和逻辑学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植物志》
《植物志》(希腊文:Περὶ φυτῶν, 英文:Historia Plantarum)是特奥弗拉斯特系统研究植物的综合性著作,共分为十卷。书中详细描述了各种植物的形态、分类、生长环境和用途,是古代世界关于植物最全面的文献。这一工作对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奥弗拉斯特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将植物分为不同的类别。他描述了树木、灌木、草本植物和藤本植物等不同类型,奠定了植物分类学的基础。书中详细描述了植物的各个部分,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并分析了这些部分的形态特征和功能,为植物形态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奥弗拉斯特还根据他的旅行和观察,描述了希腊及周边地区的地理特征,包括山脉、河流、平原和海岸线等,以及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如农业、贸易和居住的影响。他还结合天文学研究地理现象。他探讨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并通过天文学观测解释地理现象如日食和月食。
《数学史》
欧德谟斯(Eudemus of Rhodes)的《数学史》(希腊文:Περὶ μαθηματικῶν, 英文:History of 数学)是古代关于数学发展和历史的一部重要著作。虽然这部作品没有完整保存下来,但在普罗克洛(Proclus)对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评注本中多次引用欧德谟斯的《数学史》,详细描述了早期几何学的发展及重要数学家的贡献。无独有偶,波菲里的《亚里士多德范畴篇导论》以及阐述新柏拉图主义流溢说的哲学著作《亚里士多德神学》和《原因篇》也被译为阿拉伯语并广泛传播。
成就影响
哲学方面
在形而上学方面,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探讨了存在和本质的问题,提出了实体的理论,区分了潜能和现实。这些概念奠定了西方形而上学的基础,除亚里士多德外,特奥弗拉斯特和安德罗克柯等学派成员也通过对其著作的整理和注释,加深了形而上学的理论发展,使其实体理论和因果关系的分析方法成为研究的核心内容。这一形而上学理论影响了后世哲学家如托马斯·阿奎纳和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的思想。在逻辑学方面,亚里士多德被誉为“逻辑学之父”。他的《工具论》(Organon)系统地阐述了逻辑学的基本原理,包括范畴、命题、三段论等。他提出的三段论(直言三段论)结构对西方传统逻辑影响深远,成为逻辑证明的基本框架。学派中的其他成员,如斯特拉托和欧德谟斯,也在逻辑学的具体应用和理论扩展方面做出了贡献。其逻辑学著作为西方科学方法论奠定了基础,被认为是形式逻辑的开端。在伦理学方面,亚里士多德通过《尼各马可伦理学》和《欧德谟伦理学》提出了美德伦理学理论。他强调通过培养美德实现幸福生活,认为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标,而美德(Virtue)是实现幸福的手段。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强调个人的道德发展和实践智慧的重要性,这一理论受到逍遥学派的后继者们如斯特拉托和特奥弗拉斯特,也对这些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和阐述,强调个人的道德发展和实践智慧的重要性,使得美德伦理学成为西方伦理学讨论的重要基础,对现代伦理学中的德性伦理学有直接的影响。在政治学方面,亚里士多德系统地探讨了政治共同体的本质、目的、构成及其治理方式,奠定了西方政治理论的基础。此外,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强调教育在政治生活中的核心地位,认为教育是培养美德和理性的关键,是实现公正和稳定社会的基础。他主张通过良好的教育体系培养公民,使其具备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从而促进社会整体的福祉。后来的继承者们,如特奥弗拉斯特和狄卡尔库斯在政治学和教育学方面的研究进一步强调了教育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性。他们认为,通过教育培养公民的道德品质和智力能力,可以有效预防社会动荡和政体变质,从而维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科学方面
在科学研究领域,逍遥学派(Peripatetic school)取得了开创性的成就,特别是在生物学、天文学和地理学方面。亚里士多德及其继任者通过系统的观察和分析,为现代科学奠定了重要基础。亚里士多德的《动物史》(History of Animals)是古代世界中对动物界最全面的研究之一。他在这部著作中系统地描述了各种动物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特征,包括其行为、栖息环境和繁殖方式。亚里士多德采用了详细的观察记录和分类方法,使得这部著作成为动物学的奠基之作。他的《中国植物志》被誉为植物学的奠基之作,详细描述了植物的形态、分类、生长环境和用途。特奥弗拉斯特通过系统的分类和科学的观察方法,奠定了植物学研究的基础。逍遥学派的其他成员,如欧德谟斯和狄卡尔库斯,在天文学和地理学领域也取得了重要成就。欧德谟斯撰写了《数学史》和《物理学史》,记录了古希腊数学和物理学的发展历程。这些著作虽然没有完整保存下来,但通过后来的学者如普罗克洛(的引用,人们得以了解其主要内容和影响。他详细描述了希腊及周边地区的地理特征,包括山脉、河流、平原和海岸线等,以及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如农业、贸易和居住的影响。狄卡尔库斯还结合天文学研究地理现象,探讨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并通过天文学观测解释地理现象如日食和月食。
文化交流
阿拉伯国家的亚里士多德著作和思想又经过十二世纪的翻译运动重新传入欧洲世界,成为了欧洲近代哲学的主要思想来源之一。
参考资料
逍遥学派 中国百科.逍遥学派 中国百科.2024-09-17
逍遥学派.ppt.原创力文档.2024-09-17
什么是逍遥学派?.什么是逍遥学派?.2024-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