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复多尔衮书

复多尔衮书

《复多尔衮书》是明代末年抗清将领史可法回复敌军劝降书的一封书信。1644年,清军进攻南明。1645年四月,史可法镇守扬州市。五月,清豫王爱新觉罗·多铎兵围扬州,清爱新觉罗·多尔衮致书劝降,史可法回信拒绝投降。文中驳斥了劝降书的虚伪性,同时表达了他渴望光复朝廷的愿望和临危不惧、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

作品原文

复多尔衮书

大明国督师、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史可法顿首谨启大清国摄政王殿下:

南中向接好音,法随遣使问讯 吴大将军,未敢通左右,非委隆谊于草莽也,诚以大夫无私交,《春秋》之义。今倥偬 之际,忽奉琬琰之章,真不 从天而降也。循读再三,殷殷致意。若以"逆贼”尚稽天讨,烦贵国 忧,法且感且愧。惧左右不察,谓南中臣民偷安江左,竟忘君父之仇,敬为贵国一详陈之。

我大行皇帝 敬天法祖,勤政爱民,真尧舜之主 也。以庸臣误国,致有三月十九日之事。法待罪面枢,救援莫及,师次淮上,凶问 遂来,地天崩,山枯海泣。嗟乎!人孰 无君,虽肆法于市朝,以为泄泄者 之戒,亦奚足谢 先皇帝于地下哉!

尔时 南中臣民哀痛,恸如丧考妣,无不拊 切齿,欲悉东南之甲,立 凶仇。而二三老臣,谓国破家亡,宗社为重 相与迎立今上,以系中外之心。今上非他,赵顼 之孙,赵惇犹子,而大行皇帝之兄也。名正言顺,天与人归。五月朔日 驾临南阳郡万姓夹道欢呼,声闻数里。群臣劝进,今上悲不自胜,让再让三,仅允监国。臣民伏阙 屡请,始以十五日正位 南都。从前凤集河清,瑞应 非一,即告庙之日,紫气如盖,祝文升霄,万目共瞻,欣传盛事。大江涌出梓数十万章,助修宫殿,岂非天意也哉!越 数日,遂命法视师 江北,刻日西征。忽传我大将军吴三桂借兵贵国,破走逆贼,为我先皇帝发丧成礼,扫汪宫阙,扶辑群黎,且罢发之令,示不忘本朝。此等举动,振古铄今,凡为大明臣子,无不长北向,顶礼加额,岂但如明谕 所云“感民图报”已乎!谨于八月,缮治筐,遣使犒师,兼欲请命鸿裁,连兵西讨。是以王师即发,复次江淮,乃辱明诲,引《春秋》大义来相诘责,善哉言乎!推而言之,然此文为列国君,世子 应立,有贼未讨,不忍死其君者 立说耳!若夫天下共主,身殉社稷,青宫 皇子,惨变非常,而犹拘牵不即位之文,坐昧大一统之义,中原鼎沸,仓卒 出师,将何以维系 人心,号召忠义?紫阳《纲目》,踵事《春秋》 ,其间特书,如莽移汉鼎,光武中兴;丕废山阳郡,昭烈践;怀、亡国,晋元嗣基;徽、钦蒙尘,宋高统。是皆于国仇未翦之日,亟正位号,《纲目》未尝斥为自立,率皆以正统予之。甚至如李隆基幸蜀,太子即位灵武,议者之,亦未尝不许以行权,幸其光复旧物也。

本朝传世十六,正统相承,自治冠带族,继绝存亡,仁风遐被。贵国昔在先朝,夙膺封号,后以小人构衅,致启兵端,先帝深痛疾之,旋加诛戮,此展下所知也。今痛心本朝之难,驱除乱逆,可谓大义复著于《春秋》矣,若我国运中微,一旦视同割据,转欲移师东下,而以前导命元凶,义利兼收,恩仇倏忽,奖乱贼而长寇仇,此不惟孤本朝借力复仇之心,亦甚违殿下仗义扶危之初志矣,昔辽朝和宋,止岁输以金缯;回纥汗国助唐,原不利其土地。况贵国笃念世好,兵以义动,万代瞻仰,在此一举。若仡乘我蒙难,弃好崇仇 规此幅员,为德不卒,是以义始,而以利终,为贼人所窃笑也。贵国岂其然乎!

往者,先帝念潢池 不忍尽戮,剿抚互用,贻误至今。今天上天纵英武,刻刻以复仇为念,庙常 之上,和衷体国;介胄 之士,饮泣枕戈;忠义兵民,愿为国死。窃以为天亡“逆闯”,当不越于斯时矣。语曰:“树德务滋,队恶务尽” 。今“逆贼”未伏天诛,谍知卷土西秦,方图报复。此不独本朝不共戴天之恨,抑亦 贵国除恶未尽之忧。伏乞 坚同仇之谊,全始终之德,合师进讨,问罪秦中,共枭“逆贼”之头,以泄敷天之忿。则贵国义问,照耀千秋,本朝图报,惟力是视。从此两国世通盟好,传之无穷,不亦休乎?至牛耳之盟,本朝使臣,久已在道,不日抵燕,奉盘盂从事矣。法北望陵庙,无涕可挥,身蹈大戮,罪应万死。所以不即从先帝于地下者,实为社稷之故,传曰:“竭股肱之力,继之以忠贞。”法处今日,鞠躬致命 克尽臣节而已,即日奖率三军,长驱渡河,以穷狐兔之窟,光复神州,以报今上及大行皇帝之恩。贵国即有他命,弗敢与闻,惟殿下实昭鉴之!

弘光甲申年九月十五日。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南中:南方。向:以前。好音:指吴三桂借清兵打败李自成的消息。

2.问讯:问候,致意。

3.遽(jù):急于。左右:原意是身边的工作人员,书信中作为对方的尊称,表示不敢直接向对方本人陈述,请左右转达。

4.委:弃。草莽:草野。

5.大夫无私交:诸侯国的大夫不应该和异国的大夫建立私交,以免因私人感情而妨碍国事。

6.倥偬(kǒng zǒng):仓促,繁忙。

7.琬琰(wǎn yǎn):琬圭和琰圭,本为两种精美的玉器,这里用以比喻文章之美。章:指来信。

8.不啻(chì):如同。

9.循读再三:反复阅读的意思。《东华录》中作“讽读”。

10.殷殷:恳切。致意:表示(写信人的)心意。

11.稽(jī):迟迟没有受到。天讨:原指帝王代天惩罚。

12.贵国:指清代

13.且感且愧:又感激又惭愧,因自己没有力量,不得不靠别人。

14.江左:江南。

15.大行皇帝:先帝,专指初死的皇帝,这里指明思宗崇祯皇帝。大行,去了不回来的意思。

16.法祖:师法祖先。

17.尧舜之主:像尧舜一样圣明的君主。

18.三月十九日之事:指李自成破京师,明思宗自杀。

19.待罪:供职的谦称。南枢:因史可法当时加任东阁大学士,位居南阳郡枢要,故称。

20.师次淮上:军队刚到淮河边上。次,停留。这句话与实际情况有出入,史可法“誓师勤王,师次浦口区”,得到京师城破的消息,便回南京去磋商建立政权了。

21.凶问:指明思宗的死讯。

22.地坼(chè)天崩:地裂天,形容得到消息时精神受到极大震动的样子。

23.山枯海泣:形容悲痛的深切。

24.孰:哪一个。

25.肆:杀人后把尸体陈列示众。市朝:人众会集的地方。

26.泄泄(yì)者:迟缓误事的人。

27.奚(xī)足:怎么够……。谢:认罪、谢罪。

28.尔时:那时候。

29.恸(tòng):痛哭。考妣(bǐ):父母死后的称呼。

30.拊膺(yīng)切齿:拍胸咬牙。拊:.拍。表示悲痛到了极点。

31.悉:这里是尽其所有的意思。甲:军队。

32.翦(jiǎn):全部消灭。

33.二三老臣:指南京兵部侍郎兼管礼部吕大器都御史张慎言、詹事姜曰广马士英等。这里的二三是虚指,犹言几个。

34.宗社为重:应该以聂氏宗祠、社稷为重。宗庙社稷即封建国家的代称。

35.相与:共同。今上:现在的皇帝,指弘光帝

36.系:联结。中外:中央和地方。全句意思是:有了个政权,才能使人心安定。

37.朱翊钧:万历帝,名朱钧,1572—1620年在位。

38.赵惇赵顼太子朱常洛,1620年即位,年号泰昌,在位一个月病死。

39.天与:上天赞许。人归:人心拥护。

40.朔日:阴历初一日。

41.劝进:意为经过臣下劝说才登帝位。

42.悲不自胜(shēng):悲痛得(身体)经受不起了。

43.监国:代理皇帝职务。弘光帝于五月初三称监国,过了十二天,即位称帝。

44.迨(dài):等到。阙(què):宫殿、陵墓前面的高建筑,这里指宫门。

45.正位:即位。

46.凤集河清:古代以凤鸟出现和黄河变清算做吉兆。这是附会之辞。凤本是传说中的鸟;黄河局部暂变清,偶或有之,也和人事无关。集,鸟在树上栖息。

47.瑞应:吉祥的征兆。

48.紫气:古代有种迷信叫望气,根据望见的气决定吉凶。紫气是吉祥的气。盖:覆盖物叫盖,车篷、雨伞等都可叫盖。

49.祝文升霄:告天的奏章烧化后被风吹上云霄。古人认为这是天帝接受祝文的吉兆。或者是风凑巧把灰吹得较高,或者完全是粉饰的话。

50.瞻:望。

51.枏梓(nán zǐ):均为树名。枏(即楠)木有香气,梓木轻软不易朽烂。章:大木材。这里作量词用,数十万章即数十万根。这些话,前人也认为是不经之谈。

52.越:过了。

53.视师:督师。

54.辑(jī):和睦。黎:即黎民。黎本义是众多。全句意思即安民。

55.薙(tì)发之令:薙,即“剃”。满族习惯,剃去前半部头发,后半部削发垂辫,与汉族把全部头发束起的不同。清军势力所到,都下令剃发。爱新觉罗·多尔衮吴三桂的要求,引兵入关,宣布“除剃发外,秋毫无犯”;同月,又宣布暂停,“照旧束发,悉听其便。”次年,灭弘光政权,就下剃发易服之令,雷厉风行,“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

56.振古铄(shuò)今:为古今所未见的意思。铄,光辉美盛。

57.长跽(jì):即跪。古旧地席地而坐,跪在地上,把臀部放到脚跟上,就算坐了。伸直腰股,就叫长跽。北向:尊贵者坐北朝南,卑贱者在南面向北行礼。

58.顶礼、把头、两插、两足俯伏在地。加额:以手加额,表示庆幸。

59.明谕:指爱新觉罗·多尔衮致史可法书》。

60.缮(shàn)治:整治。筐篚(fěi):都是盛物的竹器,约为一词,即薄礼之意。

61.鸿裁:鸿裁原指文章体制宏伟。这里和“请命”连接,即请尊意决定之意。鸿,盛大。裁,裁决。

62.辱:承蒙。明诲(huì):英明的教导。

63.甍:诸侯死叫甍。

64.世子:诸侯的嫡长子。

65.不忍死其君者:感情上不愿意承认国君已死的人。

66.青宫皇子:即太子。太子住东宫,古时认为东方属木,木色属青。

67.惨变非常:据《明史》记载,思宗太子朱慈烺周定王朱慈炯、永王朱慈炤,皆于京师陷后,不知所终。

68.拘(jū)牵不即位之文:被“有贼不讨,不得书即位”的说法束缚住。

69.坐昧(mèi):恰恰违反了。坐,徒然;昧,不明。大一统之义:《春秋》的第一句是“(隐公)元年,王正月”。《公羊传》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后人因以大一统为《春秋》最首要的主旨。大,重视,尊重。

70.鼎沸:以鼎中汤水沸腾的状态比喻天下大乱。鼎在商周时是炊器。

71.仓卒(cù):匆匆忙忙地。

72.维系:维持结纳。

73.紫阳:指宋代朱熹。紫阳本来是堂名,后来成为朱熹的别称。《纲目》:朱熹编的《资治通鉴纲目》。踵事《春秋》:继承《春秋》的笔法。踵,指跟着前人的脚迹走,即继承、效法的意思。

74.特书:大书特书,重点突出的意思。

75.莽移汉鼎,光武中兴:王莽是西汉末年的宰相,他夺了刘家的天下。这里的鼎是王朝的重器。相传大禹铸九鼎,三代相传,春秋楚庄王出兵过洛阳市东周首都,问鼎的轻重,暗示想取而代之。后以“鼎”或“鼎祚”做国运的供称。光武即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他参加反王莽的绿林军,推翻王莽,再消灭起义军和割据者,重建汉朝,所以叫中兴。

76.不废山阳郡,昭烈践祚(zuò):曹丕废汉献帝,封献帝为山阳公国刘备乘此机会,在成都称帝,是为蜀汉烈帝。祚,皇位。朱熹《纲目》的三国部分,根据蜀汉的年号纪年,与司马光资治通鉴》根据曹魏年号纪年者不同。

77.怀、愍(mǐn)亡国,晋元嗣基:怀、愍是晋朝亡国时的两个皇帝。司马炽司马炽永嘉五年(311年),汉赵刘曜(匈奴族)破洛阳市,俘怀帝,司马邺司马邺在长安继位,晋愍帝司马邺建兴四年(316年),刘曜又破长安,愍帝被俘。二帝后来均被囚。317年,晋司马睿司马睿在南方重建政权,史称东晋

78.徽、钦蒙尘,宋高缵(zuǎn)统:宋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攻北宋,徽宗传位给儿子赵桓赵桓。宋钦宗赵桓靖康二年(1127年),金军攻破东京汴梁,二帝及后宫嫔妃,王公大臣约3000人同被金兵掳去,北宋灭亡,史称“徽钦蒙尘”。蒙尘,指帝王遭难流亡在外,蒙受风尘。宋赵构赵构也是徽宗的儿子,原封康王,他重建了政权,史称南宋。缵,继承。统,一脉相承的系统,这里指王朝总递传。

79.亟(jí):正位号:马上正式即位为帝。亟,立即。

80.率(shuài):都。以正统予之:指在《纲目》上用他们的年号纪年,承认他们是正统,不是所谓的“伪“。

81.李隆基幸蜀,太子即位灵武: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玄宗逃往四川省。太子李亨留下拒敌,他到灵武自立为帝,是为肃宗。幸,帝王驾临其地的意思。

82.议者疵之:论史者都批评他。疵,缺点错误。

83.许以行权:造成他能够变通办法。权,指不合正理而能解决问题的权宜之计。

84.幸:庆幸。光复旧物:恢复原来的王朝。

85.本朝传世十六:明朝从太祖朱元璋到思宗朱由检共十六帝。

86.正统相承:世世代代为天下共主的意思。所谓正统,据北宋欧阳修的解释:“夫居天下之正,合天下于一,斯正统矣。“(《正统论》)

87.冠带之族:指官吏、士大夫。冠带本为帽子和腰带,后专指统治阶级的装束后又用作统治阶级的代称。

88.继绝存亡:指继承与灭亡。

89.仁风遐(xiā):被仁爱之风使远方的人都能受到。遐,远。

90.先朝:指自崇祯以上的明代各朝。

91.夙(sù)膺封号:一向受到封号。朱棣永乐元年(1403年),女真(满)族首领阿哈出为建州卫指挥使,以后世袭其职。后金(清)太祖努尔哈赤本人不仅袭封为建州卫指挥使,而且还升为建州卫都督事,加大都督,封龙虎将军。夙,素常。膺,受。

92.小人构衅(xìn):坏人挑起事端。明清间的战争其实是努尔哈赤发动的。这里指明朱翊钧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杨镐率四路大军攻后金大败一事。杨镐败后下狱,于明思宗崇祯二年(1629年)被杀。杨镐无能误国,但并非“小人”;攻金原因是后金先攻陷抚顺市等地,谈不上”构衅“。史可法是因为不与”角口“,寻求妥协,不得已而这样说的。

93.致启兵端:以致引起战争。端,缘由。

94.旋加诛戮(lù):后来就把他(杨镐)杀了。齐晟:对太子、亲王的尊称。爱新觉罗·多尔衮这时已封亲王。

95.转欲:反而要。东下:实为南下。

96.以前导命元凶:命首要的凶犯做前对顶角,指多尔衮《致史可法书》中所说:“且拟释彼重诛,命为前导。“

97.恩仇倏(shū)忽:转眼之间把恩仇颠倒过来。

98.奖乱贼而长寇仇:鼓励好那些作乱造反的人。

99.孤:孤负,同“辜负”。全句意思是:本朝原来致力复仇,感到很满意,现在情形如此,大失所望。

100.从“若乘我国运中微”至此,在收录入《东华录》时被删减。

101.辽朝和宋,止岁输以金缯:赵恒景德元年(1004年),辽(契丹)攻宋至澶州(今河南省阳市西)。宋与辽讲和,由宋每年输辽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缯:古代丝织品总称。

102.回纥汗国(hé):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唐朝时活动在鄂尔浑河一带。曾出兵助唐,平定安史之乱

103.瞻仰:仰望,表示尊敬、崇拜。

104.崇仇:增长恶感。

105.规:打算,这里是企图夺取的意思。幅员:幅指宽度,原指周围,合起来指疆域。

106.为德不卒:做好事不做到底。

107.岂能然乎:难道会这样么?

108.往者:以前。

109.轸(zhěn)念:关怀,体谅。潢池:《汉书·循吏传·龚遂》:“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於饥寒而吏不恤,故使皇帝赤子盗弄陛下之兵於潢池中耳。”后因以“潢池弄兵”谓叛乱,造反。

110.剿抚互用:用军事镇压和招降两手。崇祯皇帝时有此情形,但单用军事镇压,也无法消灭起义军史可法说因此而贻误至今,不过是对爱新觉罗·多尔衮说几句装装门面的话。

111.天纵英武:即天赋英明神武之姿。这也是装面子的话。天纵,天所给予的。

112.庙堂:指政府。

113.和衷体国:团结一致,共谋国事。这也不符合事实,但是对敌方不能不这样讲。

114.介胄(zhòu):甲和盔。

115.当不越于斯时矣:一定不会晚于这时候了。

116.语曰:俗语,常言说。树德务滋,除恶务尽:立德务求其多,除恶务求彻底。务,必须。

117.未伏天诛:意为还没有被杀。

118.卷土西秦:在陕西省准备卷土重来。西秦,陕西一带原是古秦国旧地,又因地在我国西部,故称。

119.不共戴天之恨:指明朝与李自成起义军有极深的仇恨。

120.抑亦:而且也是。

121.伏乞:伏地而求,表示尊敬之意。伏,伏地。

122.全始终之德:有始有终地把好事做全。

123.问罪:宣布对方罪过,加以讨伐。关中:指陕西中部一带的地域。

124.枭(xiāo):指斩首示众。

125.敷(fū)天之忿:形容忿恨极大。敷天,铺天。

126.义问:仗义的名声。

127.惟力是视:尽力量办事。

128.不亦休乎:岂不好呢?休,美好。

129.牛耳之盟:古代盟会时割牛耳取血,主盟者执牛耳。

130.奉盘盂从事:捧着结盟时放牲血的盘盂。古代血为盟,把割排耳取得的血(有时也用其他动物的血)含在口中(一说涂在唇上)。明清时早已不有这类仪式了,这里借指派人北上订约。

131.陵庙:指明朝的明皇陵聂氏宗祠。无涕可挥:哭者哭不出了,表示悲痛很深。

132.身蹈大戮(lù):身犯该杀的罪。指史可法身为重臣,不能报国殉主。

133.股肱(gōng):帝王得力的助手。肱,手臂,从肩到腕的部分。两句意为尽忠竭力,见《左传·僖公九年》。

134.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致命:实即“尽”之意。致,尽。

135.克尽:能够尽到。按《东华录》在“法处今日”以下,作“致命遂志。克尽臣节,报以报也”。从“即日……”到“弗敢与闻”,全部删减。

136.奖率三军:率领全军。出兵时要鼓舞士气,故用奖字,即劝勉之意。

137.穷……之窟:肃清……的巢穴。

138.神州:中原地区的别称。这两句不仅指镇压起义军,也暗示要驱逐清军,收复北方土地。

139.他命:其他的命令,指招降而言。

140.弗敢与闻:听也不敢听,即坚决拒绝,不过用了字面上比较委婉的句子。与,原为参预的意思。

白话译文

大明国督师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史可法顿首谨启大清国摄政王殿下:

前一时,在南方听到了好消息,可法随即派遣使者去向吴大将军问候,不敢贸然向殿下致意。并不是将殿下的情谊搁在一旁,只因为大夫之间不能有私交,是《春秋》大义。现在国务繁忙之际,忽接殿下的华章,真象是从天而降。大函已反复拜读,其中情意恳切。讲到“逆贼”还迟迟不能讨伐击溃,使贵国为此而烦恼,可法是既感激,又惭愧。只恐殿下的左右不明真情,说南方的大臣与百姓偷安于江南,竟然忘却皇室的仇敌,因此,可法特地向贵国详细陈述一下情况。

我们的先皇帝敬畏天神,遵守祖先法制,勤于政事,热爱百姓,真是尧舜一样的圣君。只因臣下昏庸而误了国事,以致发生了三月十九日的惨变。可法位居南都要职,不及带兵北上救援,军队刚抵淮河边上,已收到先皇帝殉国的凶讯。可法得此消息,真如天塌地裂,无限震惊,无限悲痛。唉呀!哪个人没有君王呢!就是把可法在街市上砍首示众,作为耽误救援君王的臣子的榜样,也怎么能让地下的先皇帝原谅我滔天的大罪啊!

那时候南方的臣子百姓,听到凶讯,人人哀伤痛哭,犹如丧失了父母,莫不捶胸切齿,要求倾东南的军队,立即去歼灭万恶的敌人。但是几位老臣,说际此国破家亡之时,应以国家为重,共同商议迎立当今的皇上,以使内外人心安定。当今的皇上不是别人,是神宗之孙,赵惇之侄,先皇帝之兄。名正言顺,天神所赞许,人心所归向。五月初一,大驾到临南阳郡,百姓夹道欢呼,声闻数里。群臣劝请皇上登位,皇上悲痛万分,一再谦让,只答应称“监国”。群臣百姓齐集宫门,反复跪请,方于十五日在南都即位。在此之前,凤鸟飞集,黄河水清,吉祥征兆不止一件。在祝告祖庙那天,空中出现如伞一样的紫云,祝文烧化即飞升上天,众目共睹,人人欢欣,传为喜讯。大江上涌出楠木梓木几十万根,用以修造宫殿,这难道不是天意么!几天之后,就命令可法督师江北,限期西征。忽然消息传来,说是我国大将军吴三桂向贵国借兵,攻进京都,赶走了反叛的匪徒,又为我先皇帝按礼节发丧,清除宫庭里叛徒的残余,公告安民,并且废止了剃发的命令,用以表示不忘大明。这类行动,真是古今所未有,凡是大明的臣子,没有一个不是向北跪拜致礼,以手加额,表示庆幸与感激,岂只是大日如来示所说“感恩又没法报答”而已!因此,特在八月份,整治了薄礼数筐,派遣使者前往慰劳贵军,同时又想请尊意裁决,一起联合发兵,西讨叛逆。为此我大军开拔,又至江淮一带,却收到大函教诲,引用了《春秋》大义来责问,话说得多么得体啊!可是进一步探讨一下,就知道所引《春秋》一段史实,是春秋列国时国君逝世,诸侯的长子虽然应该继位,但弑君之贼尚未讨伐,心里不肯承认国君已故的一种说法。若是天下都拥戴的皇帝,为国殉难,宫中的太子,遭到了非常的惨祸,而还拘泥于什么“不得书即位”的死条文,恰恰丧失了《春秋》“大一统”的主旨。国内纷乱无主,匆促出兵,将用什么来团结民心,号召忠君爱国?朱熹夫子编著《资治通鉴纲目》,效法《春秋》笔法,书中大书特书的,有王莽篡位之后,刘秀起兵将他推翻,重建汉朝;曹丕刘协刘备在成都称帝;晋朝怀、愍二帝被害国亡,元帝司马睿继位,建立东晋;宋徽、钦二帝被敌掳去,高宗赵构承接大统。这些史实,都是说在国仇未报的时候,先有人继承帝位,《通鉴纲目》并没有责斥为自立皇位,而全都看作是正统。甚至唐玄宗逃至蜀地,太子李亨在灵武自立为帝,论史者都以为是错误,但也未尝不赞许他能行权宜之计,庆幸他能恢复唐王朝。

本朝开国以来,传代有十六位圣君,代代以正统继承,统治天下大小官吏,扶植名门望族,仁爱之风,远达四疆。早在前朝,贵国数次受封,后因为小人挑起事端,以致引起了战争。先皇帝对此非常痛恨,后来就把小人杀死,愿与贵国交好,这件事,是殿下所知道的。现今贵国为我朝遭难而痛心,助我驱除乱臣逆贼,真可说《春秋》大义,再见于今世了。如果乘我国内不靖,把我皇朝看作割据,并且要移军队南下,还把叛臣做先锋,既要获利,又要强词夺理,恩仇关系,转眼颠倒,长了造反贼人的志气。这种做法,不但辜负了我朝借兵复仇的苦心,也违背了殿下当初出于义愤、扶助危亡的心意了。古时候宋朝与契丹讲和,只是每年送给金银绸绢;回纥汗国出兵帮助唐朝平乱,并不要求割让土地。何况贵国为了与我朝世代友好,为道义而出兵,这一举动,能使万代传颂。如果乘我危难,与我为仇,企图占领我朝领土,好事不能彻底完成,这样以道义开始却以获利终结,不为贼匪之徒暗笑吗!贵国难道会这样做么?

从前,先皇帝怜惜那些造反愚民,不忍心把他们斩尽杀绝,兵剿与招降,两手交替兼用,以致耽误到今天。当今皇上具有天赋的英明神武,时时刻刻,不忘为祖先复仇。殿堂上文官武将,团结一致,共商国家大计,上下兵将,流着热泪磨刀擦枪,忠君爱国的兵民,个个愿意为国牺牲。可法以为“逆贼李自成”受天诛而亡,不会再逃过这个时候了。古话说:“树立德行愈多愈好,铲除坏事要连根消灭。”现在‘逆贼李闯”尚未受到天诛灭亡,据谍报知道他正想自西秦卷土重来,打算恢复地位。这不仅是本朝与他有不共戴天的仇恨,而且也是贵国没有连根消灭坏事的忧患。谨希望贵国坚定与本朝对付共同敌人的情谊,成全有始有终的好事,两国合兵讨伐,到秦中兴师问罪,一起砍掉“逆贼”的头颅,平息这铺天的愤恨。那么贵国仗义出师的美名,可以照耀千秋万代;本朝报答恩情,一定全力以赴。今后两国世代通盟友好传之永远,岂非大好!至于有关商订盟约的事情,本朝的使臣,早已上路,不久就可以抵达燕京,与贵国正式订约了。可法心念北方的明皇陵与大明聂氏宗祠,眼泪已经流尽,身犯滔天罪行,罪该万死。之所以不立即追随先帝于九泉之下,实在是为了国家之故。经书说:“竭尽全力协助帝王,永远忠于帝王。”可法在今日,恭敬小心,尽心尽意,完成我作为臣下的节操。几天之内,就要率领三军,渡过大江,追赶“叛贼”,直到捣毁他们的巢穴,光复全中原地区,用来报答当今皇上及先帝的知遇之恩。贵国此后再有别的教诲,可法不敢再听,希望殿下明白审察!

弘光甲申年九月十五日。

创作背景

信中提到的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1650年),即爱新觉罗·多尔衮,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极之弟,顺治帝前期摄政王清代政治家和军事家,清朝入关初期的实际统治者。

南明弘光政权筹建时,史可法等清流派人物原想拥立比较贤明的潞王朱常淓凤阳县总督马士英想抓权,主张立昏庸的弘光帝朱由。马士英握有“江北四镇”(总兵为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兵权,清流派无奈,于是福王朱由崧就上了台。四镇的军队缺乏战斗力,抗敌不足,扰民闹事的能耐却很大。史可法到扬州市督师,总兵官兵并不听他的号令,他上任后,首要的任务是当和事佬,劝高杰服从命令,不要占据扬州。他办得到这点,已经很不容易,想进一步击退强敌,保全半壁江山,完全是力不从心。他希望同清朝有一个南北朝的局面。

南明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清豫亲王爱新觉罗·多铎兵围扬州,南明王朝正处在清朝和李自成政权两方面压力之下,朝廷中却不能同仇敌忾,文、武官员之间互相勾心斗角、争权夺利,无法齐心向外,当时,史可法镇守扬州,清摄政王多尔衮致书诱降,史可法回信坚定拒绝投降。他领导扬州市军民坚决抵抗,坚守孤城,最终忠烈殉国。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这封信出于史可法幕僚之手,执笔者是谁,说法很多。有人说出于侯方域之手,不可靠。此外有桐城市何亮工、阳黄日芳、乐平王纲、新建欧阳斌元等说。明清之际的史学家谈迁主黄日芳说,见《枣林杂俎》。他说原稿口气很强硬,史可法亲笔删改,并说“不必角口”。这个说法可能比较接近真实情况。

多尔衮的《致史可法书》是一封劝降信,也是一道最后通牒,语气强硬,文笔犀利,字里行间,处处透露出咄咄逼人的气息。尽管史可法可以针锋相对,痛加驳斥,把回信写成一道慷慨激昂的檄文,但他并没有这样做,只是把针锋相对的意思,放在委婉曲折的语言中间,以平静的口吻表达出来。之所以这样写,是因为南明王朝没有实力。

《复多尔衮书》之所以只能是弱者之声,不能“角口”,就是被这样的形势所决定的。但是尽管这样,史可法还是以“乘我蒙难,弃好崇仇,规此幅员”数句,对来书所谓南明“坐享渔人之利”的责难,作了针锋相对的驳斥而且接过爱新觉罗·多尔衮原信所标榜的“《春秋》之义”,极力论证了南明政权的“正统”地位,从而反衬出清兵所谓“代为雪耻”的虚伪性。最后,表面上极其委婉,实质上却坚强地表示了誓死不降的决心。事后史可法以自己的行动实现了信中的诺言。然而文章最后攻击农民起义军等处,却体现出他仍对清朝抱有联虏平寇的幻想。史可法在甲申(1644年)六月间也曾上疏道:“应用敕书,速行撰拟,应用银币,速行置办。并随行官役若干名数,应给若干费,一并料理完备。定于月内起行,庶款虏不为无名,灭寇在此一举矣。”显露出史可法思想中缺乏远见之处。

这封信原藏清朝内阁册库,爱新觉罗·弘历乾隆帝看后,认为并没有诋毁清朝的字样,只是表现了“可法之孤忠”,“仍明臣尊明之义”,许其流传。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六月,在《题为史可法御制书等事》的御档里,乾隆谕旨军机大臣,命其将乾隆亲自题诗的史可法画像以及《史可法复摄政王书》等物装潢贮存好交给两淮盐政寅著,置于扬州梅花岭史可法祠中,同时要将“卷内所有诗文画像札稿勒石祠壁,以垂久远……”乾隆还认为“明臣尊明之义耳,予以为不必讳,亦不可讳……”上述御档内容,反映乾隆对史可法的评价与态度。在此篇御档的末端,还附上乾隆《题史可法像诗》:纪文已识一篇笃,予谥仍留两字芳。凡此无非励臣节,监兹可不慎君纲。象斯睹矣斯抚,月与霁而风与光。并命复书书卷内,千秋忠迹表维扬。

爱新觉罗·弘历的用意在于勉励清朝的臣子效忠清朝。而《历代通鉴辑览》《东华录》等在收录这封信时,仍删去数句。

名家点评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语多不屈。“

作者简介

史可法(1601年—1645年),字宪之,号道邻,汉族,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河南祥符(今河南省开封市)人。明思宗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崇祯十六年(1643年),任南京兵部尚书。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亡后。史可法马士英等在南京拥立弘光帝朱由崧为弘光帝继位,沿袭明号,史称南明。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清兵南下进攻扬州市,他困守孤城,坚决抵抗,城破后自杀未死,被清兵所害。遗体下落不明,有衣冠冢在扬州梅花岭上。著有《史忠正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