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营养

营养

营养(nutrition)是指食物所含的养分,生物从外界摄取养料滋补身体以维持其生命。人体为了维持正常的生理、生化、免疫功能及生长发育、代谢、修补等生命活动而摄取和利用食物养料的生物学过程。营养学家对营养所作的解释是:食物中的营养素和其他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与平衡对健康和疾病的关系,以及机体摄食、消化、吸收、转运、利用和排泄物质的过程。

概述

生物从低级到高级,从单细胞动物到高等动植物,从水中生活到陆地生活,所处的环境不同,生态各异。因此,所需要的养料和摄取养料的方式也不相同。生物所需的养料,其元素组成,大量的有氢、氧、氮和碳。这些是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和储存能量的主要元素。此外,还有少量的硫、磷、钙、镁、钾、钠、氯和多种微量元素。有些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仅有痕量。

含有叶绿素和紫色素的植物和微生物能够经过根、叶或细胞膜直接从外界吸取这些无机化合物,并利用日光的能量来合成自身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物质,如蛋白质、脂质和糖类(糖类)等。具有这样营养方式的生物称为自养型或无机营养型生物。另一些生物(如动物)不能直接利用外界的无机物合成自身生命所需的有机化合物,必须从自养型生物或其它同类生物获取养料。通过代谢过程将摄取的物质转变成自身所需的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等有机物。具有这样营养方式的生物则称为异养型生物。

营养素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摄入生物体的食物成分。现代营养学对于营养素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人类和禽畜的营养素需要。营养素分蛋白质、脂质、糖类(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无机盐)、水、纤维素7大类。

营养(nutrition),原意是谋求养身,它是指人类从外界摄取需要的养料以维持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的作用。或是人体获得并利用其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和能量的过程。因此,营养所表示的是一种“作用”、“行为”或“生物学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营养”不是食物或养料的同义词。社会上对营养一词的理解不够正确,用词不当,如“营养丰富”、“富有营养”、“有无营养”等,正确的是应将其改为“养料丰富”或“营养成分丰富”等。一个人的营养状况是指与营养有关的身体状况,即对食物构成和其中的营养素的利用所表现的健康状况。它有个体与群体之分。一般涉及某种特殊的营养素,有时,也有针对全部营养素的综合评价,即全面营养状况,如铁、蛋白质维生素等。

营养学即是研究食物对生物的作用的科学。营养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包括食物进入机体内的变化,如参与生化反应和结合到组织细胞中;还包括指导人们如何选择食物以保障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与繁殖。所以营养学除了有其生物学意义外,还有其社会经济意义。

营养来源

营养来源一般是营养食品,营养食品是为满足消化或代谢不正常的人对营养的特殊需求,或通过控制食物或某些营养素的摄入量以满足需特殊疗效的人而制作的食品。这种食品不是随意配制的,往往需要通过认真地计算和仔细地观察试验才能确定。多数情况下,可按照各种生理失调病人对营养的特殊需求,或是健康人对营养的额外要求来调制或组合各种营养食品。

一般来说,营养食品中含有营养物质可分为两大类——常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常量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和一些矿物质。每天需要量很大,它们构成食物的绝大部分,提供机体生长、代谢和运动所需的能量和物质。微量营养素需量很少,从几mg(1/1000g)到几μg(1/1000mg),包括维生素和某些微量元素,它们能催化常量营养素的利用。

营养吸收

食物在消化道内进行分解的过程为消化,食物经消化后透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为吸收。

消化道是指由口腔至肛门粗细不等的弯曲管道,长约9米。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盲肠、结肠和直肠)等部分。

消化道不同部位的吸收能力有很大差异。食物在口腔及食管中实际上不被吸收;胃可以吸收乙醇及少量水分;结肠可以吸收水分和盐类。只有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小肠长约5米多,是消化道最长的一段;肠黏膜具有环状皱褶并且拥有大量绒毛及微绒毛,使小肠具有巨大的吸收面积(总吸收面积可达200~400平方米);加上食物在小肠内停留时间较长,约3~8小时,所以,这些决定了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

糖类、脂肪、蛋白质的消化产物,大部分是在十二指肠、空肠吸收,当其到达回肠时,通常已经吸收完毕。回肠被认为是吸收机能的储备,但它能主动吸收胆汁盐和VB2小肠中各种营养素的吸收情况。

营养价值

营养价值通常是指在特定食品中的营养素及其质和量的关系,亦指食物中所含营养素的种类、数量和相互比例能够满足人体需要的程度。

事实上,食物的营养价值有相对性,这是因为:①能列为全营养价值的食品很少。例如:只有适用于婴儿食用的母乳或配方奶粉、适用于病人的要素膳等极少数的种类。②大多数食物都是某些营养素含量高,而另一些营养素含量低。如:谷类食物中富含糖类、B族维生素,但蛋白质含量少且质量差,脂肪含量低;蔬菜和水果类食物中,虽矿物质、维生素含量高,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低。③即使同一种食物,营养素含量由于品系、部位、产地、成熟程度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如苹果中,红富士品种含糖分较多、纤维较少,而秋金星品种含糖较少、纤维较多。④此外,食物的营养价值还应考虑到食品中存在的某些抗营养因子。如:草酸含量高的蔬菜影响钙的吸收;酸含量高的茶叶影响铁的吸收;生大豆中有抗胰蛋白酶因子,影响蛋白质消化、吸收。食物的烹调加工由于消除了抗营养因子而使营养价值提高,但也可由于预处理、加工时的高温条件等,造成营养素的损失种食品,如果含有较多营养素且易被消化、吸收利用,那么其就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比如,动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比植物的高,是因为动物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含量和彼此的比例关系更适合人体的需要。

类别

蛋白质

机体组织细胞成分主要为蛋白质(protein),体液也含蛋白质。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在于它的各种氨基酸。组成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余种,其中有数种不能在人体与动物体内合成,而必须获自食物,这些氨基酸被称为“必需氨基酸”,即甲硫氨酸赖氨酸色氨酸Thr缬氨酸L-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此外,幼儿生长尚需组氨酸的生物合成鸟纲如鸡还需精氨酸甘氨酸。除这些必需氨基酸以外的其他氨基酸,因为都能在机体内合成,故被称为“非必需氨基酸”。

各种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与含量是不相同的。有的蛋白质缺少某种必需氨基酸,如明胶蛋白不含色氨酸,玉米胶蛋白不含赖氨酸。因此,评价一种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主要应视其所含的各种必需氨基酸量是否能满足机体的需要。不足时,机体就不能有效地合成体蛋白质,其他种氨基酸只能经脱氨代谢,生成糖(糖原异生)和作为燃料供给热能。由此可知,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是决定其质的优或劣的关键。现在国际上以全鸡蛋必需氨基酸模式,或人乳中必需氨基酸模式,或根据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量提出的假设模式,作为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标准。这就是所谓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化学分评价法。

另外,还有生物评价法,是根据食物蛋白质在机体内的利用率作出营养评价。常用的有“蛋白质生理价值”(简写为BV,为体内存留氮量与吸收氮量的百分比)、“净蛋白质利用率”(简写为NPu,为体内存留氮量与摄入氮量的百分比,即BV×蛋白质的消化率)、或“蛋白质效能比值”(简写为PER,为摄入每克蛋白质的体重增加量)。

脂质

包括血清甘油三酯类脂。前者主要是供给能量,后者多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脂质(lipide)的基本组成为脂肪酸,有必需脂肪酸和非必需脂肪酸之分。必需脂肪酸主要有3种,即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这3种必需脂肪酸的生物活性不相同,以花生四烯酸的为最大,亚油酸的为其次,亚麻酸的为最小,碳的长链脂肪酸,在脑与视网膜的发育与功能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动物缺乏必需脂肪酸时,生长迟缓,出现皮肤症状(脱毛、湿疹性皮炎、鳞皮等)。有人报道幼儿缺乏必需脂肪酸时也有同样症状。但成年动物和人很难产生缺乏症状,这是因为体内有较大量亚油酸储存之故。必需脂肪酸缺乏,可引起细胞膜磷酸甘油酯的脂肪酸组成的改变,因而影响膜的功能;并可减低前列腺素的合成。前列腺素的前体为18碳和20碳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有人建议以测定血中三烯酸和四烯酸的比值,作为必需脂肪酸是否缺乏的指标。这是由于脂肪酸代谢过程中有酶系统的竞争作用。当亚油酸缺乏时,由亚油酸延长碳链并经脱饱和作用而生成花生四烯酸的量减少,另一族脂肪酸——油酸的代谢加强,大量生成二十碳三烯酸,因此血中三烯酸与四烯酸的比值乃有增高。人的必需脂肪酸需要量按其量热仪约为每日热能需要量的1~2%。

糖类

糖类(carbohydrate)也称碳水化合物,因为它们的分子式通式为Cn(H2O)m。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糖类中的氢、氧原子个数比不一定的是2:1,也不以水分子的形式存在,并且有些符合通式的物质也不是糖,所以碳水化合物这个名字已经失去原来的意义而很少使用了。

糖类供给生物热能的一种主要营养素。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是多糖(淀粉)和纤维素。多糖的降解产物单糖,可为绝大多数生物所利用,而纤维素则仅在具有纤维素酶的生物体内才能被降解和利用。在膳食热量摄入不足时,机体的脂肪组织蛋白质将被分解以补充热量的不足。表现为生长停滞,体重下降。严重时可致死亡。人类的饮食习惯不同,膳食糖类供给的热量一般占总热能消耗的45~80%。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可高达90%以上,这是因为碳水化合物是最廉价的热能来源。若膳食碳水化合物的热量过低,脂肪热量过高将会发生症。减肥的人常过多的限制碳水化合物,以限制热量的摄入,并增强劳动以消耗体脂,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出现酮症。因此,来源于碳水化合物的热能不宜少于总热能的45%。

矿物质

19世纪中叶就发现仅用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饲喂动物不能维持其生命,因而认为食物燃烧后的灰分必具有生理作用。但补充饲以灰分后动物仍死亡。直到20世纪初发现了维生素,并逐渐阐明了矿物质(mineralcomposition)的重要作用,才对营养素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人体内有数十种矿物元素,广泛分布于全身。目前尚未能证明这些元素全部都具有生理功能。其中少部分元素具有生理功能的,被称为必需元素。按其在体内的含量又分为大量营养元素和微量营养元素。前者有钙、磷、镁、钾、钠、氯、硫。后者有铁、铜、锌、锰、、铬、钴、、钒、锡、碘、、硅、等。

钙、磷、镁是骨骼和齿的主要成分。镁又是植物叶绿素的重要成分。钙、磷、镁的生理功能为:钙与镁在肌纤维收缩、神经传导、激活生化反应中,以及钙在凝血作用中都起着极重要的作用。磷与能量代谢有关。三磷酸腺(ATP)是储存和释放能量的重要化合物。镁为产生三磷酸腺苷的激活物质。镁、钾、钠、氯都是维持体液酸碱平衡和适宜渗透压的重要电解质。硫为含硫必需氨基酸——甲硫氨酸胱氨酸,和几种维生素,如硫胺素、维生素B5生物素的组分。硫与氢组成的巯基在生物反应中有重要作用。

在微量营养元素中,铁是血色素的重要成分,为携带氧的载体。铜与铁在血红蛋白合成中有协同作用。碘是甲状腺素的主要成分。铬是糖耐量因子的成分。钴是羟钴胺素的成分。已知锌是40余种酶的辅基,缺乏时将导致生长停滞和性发育不成熟。锰、钼、硒也都是酶的成分。氟由于具有防龋病作用,因此,也是必需元素。其余的元素如镍、钒、锡、硅在动物实验中发现有缺乏表现,但其机制尚未阐明。必需元素摄入过量时,对机体也可产生不利影响。

水约占成年人体重的65%,在调节体温、输送营养、排除废物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成人一般每天的摄入量为1500ml左右,这里面包括食物与日常饮水两方面。另外水电势能是大脑工作的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水分在细胞能量供应中,承担了极其微妙的角色。所有体细胞的膜结构中都含有一类蛋白,特别容易与各种矿物质离子结合,如钠、钾、镁、钙等离子。这些离于与蛋白结合后,就能在水的作用下从膜的一侧跨越到另一侧,从而制造出膜两侧的电压,形成水电势能。这一过程中产生出的能量,最终会储存在三磷酸腺甘(ATP)和三磷酸鸟苷(GTP)等高能物质中。

水电势能是人体大脑和各部位体细胞工作的直接能量来源。这是一种“清洁”的能量,不会产生任何残余废物,多余的水仅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水不会在人体中堆积,不像食物会以脂肪的形式在体内储存。人体缺乏水分的时候,脱水最严重的是细胞内部。脱水发生时,损失的水分有60%来自细胞内,26%来自组织液,仅有8%来自血液。血液循环系统能够通过毛细血管的收缩来维持循环,而脱水的细胞却会陷人能量短缺,因而使各种生理机能陷于停滞。人体中受脱水影响最为严重的部位是大脑。人体的脑细胞神经元总数多达数百亿个,这些神经细胞不停地靠电信号彼此交流,以确保人体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做出正常反应。水电势能是神经细胞工作的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因此,一杯水是你能找到的最好的“提神饮料”,它能在几分钟之内让你感到思维顺畅。如果想要靠食物达到同样的目的,那么你不仅要喝下大量的水来消化食物,而且这一过程需要多得多的时间。食物首先要转化为糖分,才能为大脑提供可以利用的能量。

维生素

维生素(vitamin)足量则可,并非多多益善。

由于维生素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素,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因此,有些人认为维生素吃得越多越好,这种做法不但错误,而且非常危险。维生素可分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种,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等摄入过多时,不能又尿直接排除体外,易在体内大量蓄积,引起中毒。如长期大量口服维生素A,可发生骨骼脱钙、关节疼痛、皮肤干燥、食欲减退、肝脾肿大等中毒症状。长期大量口服维生素D,可导致高血钙症、厌食、恶心、呕吐、弥散性肌肉乏力、肌肉疼痛等。至于水溶性维生素,多吃后虽可以从尿中排出,毒性较小,但大量服用仍可损伤人体器官。如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可能刺激胃黏膜一起出血。此外,长期过量服用维生素,可使机体对食物中的维生素的吸收率降低,一旦停服,会导致维生素缺乏的症状。因此,长期过量服用维生素,不是科学的做法。正常人服用的剂量,应连同食物中的维生素在内,达到我国膳食标准规定的数量即可。

纤维素

通常人们认为纤维(胶化乙酸纤维素)就是“粗草料”,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纤维可以吸收水分。因此它可以使食物残渣膨胀变松,更容易通过消化道。由于食物残渣在体内停留的时间缩短了,因此感染的风险被降低;而且,当一些食物特别是肉类变质时,会产生致癌物质并引起细胞变异,食物残渣在体内停留时间的减短同样可以降低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经常食肉者的饮食中纤维的含量很低,这会将食物在肠道中停留的时间增加到24-72小时,在这段时间内,有一些食物可能出现变质。因此如果你喜欢吃肉,那么你必须确保饮食中同时含有大量纤维。

纤维有很多种类,其中一些是蛋白质而不是糖类。有些种类的纤维,如燕麦中含有的那一类被称为“可溶性纤维”,它们与糖类分子结合在一起可以减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这样它们就可以帮助保持血糖浓度的稳定。有一些纤维的吸水性比其他种类的纤维要强很多。小麦纤维在水中可以膨胀到原来体积的10倍,而日本魔芋中的葡甘露聚糖纤维在水中可以膨胀到原来体积的100倍。由于纤维可以使食物膨胀,减缓糖类中能量的释放速度,因此高吸水性纤维可以帮助控制食欲,有助于保持适当的体重。

纤维理想的摄入量是每天不少于35克。如果食物选择得恰当,很容易就可以达到这个标准而不需要进行额外的补充。萨里大学的营养学家约翰·迪克森(JOhn Dickerson)曾强调指出,在营养本不丰富的饮食中加入麦茨会对健康造成危害。其原因是麦豉中含有大量的植酸,这是一种抗营养物质,它会降低身体对包括锌在内的各种矿物质的吸收。总之,最好还是从大量不同的食物来源中获得纤维,这些食物来源包括燕麦、小扁豆、蚕豆、植物种子、水果以及生食或轻微烹制的蔬菜。蔬菜中大部分的纤维在烹制过程中都被破坏了,因此蔬菜最好还是生食。

保健

出于居安思危的考虑,很多人开始关注补充营养,但是专家指出:补充营养不可过于盲目,需要根据自身需求,适量补充。比如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及青少年、孕产妇、中老年人群等,对营养需求的量都是不同的。

营养保健其实是一种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食物和营养品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单纯依赖某一方面。在“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塔基(最底层)为谷类薯类及杂豆和水;第四层为蔬菜类、水果类;第三层为畜禽肉类、鱼虾类、蛋类;第二层为奶类及奶制品、大豆类及坚果;塔尖(最高层)为油、盐,分量逐层减少,当然不同人群最好咨询营养师之后,制定属于自己的日常膳食搭配,总之要均衡吸收各种营养。

以补钙为例,单纯从食物中摄取钙质,很多人以为这样就足够了,但是人体吸收钙质,还需要维生素D来辅助,因此,并不是每天喝足够的牛奶、吃足够的含钙食物就够了。

合理

合理营养就是指运动者一日三餐所吃食物提供的热量和多种营养素与其完成每日训练的运动量所需能量和各种营养素之间保持平衡。从营养素来讲,要有充足的热能,而且蛋白质、脂肪、糖类的含量和比例要适当,有充足的无机盐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水份,也就是说每日各种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选择要得当、充足。除了平时所吃的食物能带来营养以外,很多零食和小吃也能给人体提供营养,比如营养彩面。

营养指的是机体从外界摄取食物,并利用其所含有的营养素维持生命活动的过程。营养素是食物中的有效成分。机体通过摄取食物与外界环境发生联系,并通过对营养素的有效利用来维持自身结构完整和内环境的稳定。

自然界可供人类食用的食物品种繁多,功用各异。但维持人体日常需要的营养素种类只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矿物质(又称无机盐,可再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类)、维生素,食物纤维素和水7大类,共约40余种。它们各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共同参与人体的代谢活动。自然界任何种类的单一天然食物都无法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必须多种食物互相按一定比例搭配,才能满足人体合理的营养需求。因此合理营养强调的是:供给人类食用的食物中所含营养素应种类齐全、含量适度、比例适当。

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或是说全面地提供达到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平衡膳食。由于各种食物中所含营养素种类和数量有较大差异,因此,只有合理地搭配各种食物,机体才能获得所需的营养素。

合理营养有以下基本要求:

(1)热能和营养素的摄入量要满足要求。摄入量长期过低会产生营养缺乏病;过高,则会发生营养过剩性疾病。

(2)机体通过进食达到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比例要适当。这包括三大产热营养素的比例、热能摄入量与代谢上密切相关的硫胺素(VB1)、维生素B2(VB2)和尼克酸(Vpp)、烟酸或VB3、抗烟酸缺乏症维生素的比例、必需氨基酸的比例、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各种维生素的比例等。

(3)减少烹调和加工中的营养素损失。通过提高加工、贮藏的技术水平,提高营养素的保存率,从而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

(4)建立合理的饮食制度。有规律的进食可以提高食欲、增加吸收,对身体健康有利。

(5)摄入的食物对人体无害。即要求食物不能有腐败变质;受农药和有害物质的污染极低;加入的食品添加剂应符合规定的要求等。

需求

合理的膳食是形成和保持健康体魄,满足体力及脑力劳动需要的巨大能量所必需的。一个人每天对必需营养素的需要量是由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新陈代谢和活动量决定的。通过研究资料分析已评估出对食物中的45种必需营养素的需要量,美国国家科学院食品营养委员会和农业部门定期发布推荐的每日膳食营养供给量(RDA),用来计算健康人的膳食需要。

美国农业部门曾经提出,平衡的膳食结构由四类基本食物组成。它们是:乳制品、肉类和植物蛋白质、面包和谷物以及水果和蔬菜。现在,又提出了一种新的、优化的金字塔结构的膳食建议,目的在于帮助人们选择既能补充必需营养素,同时又可降低多种疾病的发病率,如癌症、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风等的膳食。这个建议根据每个人对热量消耗的不同(从1600~2400kcal以上)四类食物的搭配量各异。例如,一个需要量为1600kcal的人,每天应食用6份谷面类食品和3份蛋白质食品,而一个需要量为2400kcal的人应食用10份谷面食品和5份蛋白质食品。一般来说,脂肪的摄入量应减少到总热量的30%,而水果、蔬菜和谷类的摄入量应增加。

女性

以下是女性身体需要的8大营养素:

1、叶酸:400微克/日

最佳来源:石刁柏甜菜卷心菜、强化麦片

2、维他命B6:1.5毫克/日

最佳来源:比目鱼、鲱鱼、鲔鱼、瘦牛排、鸡胸肉、香蕉、阳芋

3、维他命C:100毫克/日

最佳来源:香瓜、椰菜、葡萄汁、橙汁、草莓、青椒

4、维他命E:23个国际单位,15毫克/日

最佳来源:花生酱、葵花油、红花籽油榛子、葵花子

5、钙:1000毫克/日,50岁以上1200毫克/日

最佳来源:甘蓝、脱脂奶、酸奶酪沙丁鱼

6、铁:20毫克/日,50岁以上15毫克/日

最佳来源:瘦牛排、虾、加强型早餐奶酪、小麦、扁豆杏脯、豆腐、牡蛎科

7、镁:320毫克/日

最佳来源:荞麦、豆腐、杏仁、葵花子

8、锌:15毫克/日

最佳来源:牛排、猪排、小牛肉、豆腐、牡蛎

男性

男人需要摄入大量的高营养食物:蛋白质、脂肪和糖分,同时要注意保持这些营养成分的比例:糖分55%,蛋白质15%,脂肪30%。然而,光注意降低脂肪、控制胆固醇摄入和增加蛋白质摄入并非最好的营养之道。

婴儿

1、水:婴儿需水100~150ml/kg/d,3~7岁90~110ml,10岁70~85ml,14岁时约40~60ml。婴幼儿每日摄入量少于60ml/kg,即可发生脱水症状。

2、蛋白质:婴儿饮食中蛋白质含量约占总热量的15%,母乳喂养每日需蛋白质2g/kg,牛乳喂养为每日3.5g/kg,混合喂养为每日3.0g/kg。

3、脂肪:主要来源于乳类、肉类、植物油。婴幼儿饮食中脂肪供给占总热量的35%,每日约需4~6g/kg,6岁以上约为每日2~3g/kg。

4、糖类:婴儿每日约需10~12g/kg,儿童每日约需8~12g/kg。食物中糖类过多发酵过盛刺激肠蠕动可引起腹泻

5、维生素:是维持正常生长及生理功能所必需的营养素,与酶关系密切,是构成许多辅酶的成份。维生素种类很多,水溶性包括维生素B1、B2、B6、C等,在烹过程中易损失,体内不能贮存。脂溶性包括维生素a、D、E、K,吸收后可在体内贮存,过量则易蓄积中毒。造成维生素缺乏的原因除膳食摄入不足外,还可因消化吸收障碍、分解破坏增强、生理需要量增加以及肠道细菌合成障碍引起。其中,维生素A、B1、B2、C、D、B12、叶酸等容易发生膳食中含量不足。

6、元素:离子化元素如钙、磷是正常凝血和神经肌肉功能所必需。由于它们是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故又称大元素。必需微量元素具有明显营养作用及生理功能,例如铜、铁、锌、锰、硒、碘、铬等。缺乏后产生特征性生化紊乱、病理改变及疾病。儿童易因微量元素代谢不平衡引起疾病。例如肠病性肢端皮炎是遗传性缺锌病,钢发综合征是遗传性缺铜症,碘缺乏病引起克汀病,缺硒引起克山病,缺铁引起贫血。

20岁—能量补充进行时

身体特征:处于身体发育的黄金阶段,骨骼已完全形成并且越来越强壮。这个时期男人各项素质俱佳,尤其好动,同时较重的脑力劳动使得体内的能源物质消耗较大。

进补提案:

铬():这种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矿物质可以降低胆固醇含量,增加男人的耐力,还可以使爱好健美运动的男人增长肌肉、减少脂肪。需要摄入量:普通男人每天至少需要50毫克铬,好运动的男人则需要100~200毫克。进补途径:服用含铬的多维矿物质合剂、强化铬药片或酿酒的酵母。

维生素a(VITAMINA):维生素A具有强身健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癌作用,对保护视力也大有益处。需要摄入量:一个男人每天维生素A的正常摄入量为1000毫克。进补途径:半碗蒸胡萝卜的维生素A含量就可达4000毫克。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还有肝、奶制品、鱼、西红柿、杏和香瓜

推荐菜式:红烧脚圈:猪手最大的特点是含有动物胶质蛋白,可补充较多能量,且性凉味甘咸,食而不躁。猪蹄红润软烂,勾芡后猪手呈现鲜亮色泽,足以诱人食欲。

30岁—整治亚健康

身体特征:身体状况基本定型,是否经过健康的巅峰时期因人而异。30岁男人正处在吃什么都香的时候,今天“重庆火锅”,明天“水煮鱼”,后天“香辣蟹”,经常晚上喝扎啤到午夜。总之无论辣的、酸的、麻的,也不管适合不适合自己,反正统统装进胃里,正所谓“年轻时人找病,老年时病找人”。

进补提案:

维生素B6(VITAMINB6):这种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对增强免疫力有良好的作用,它还可以防止皮肤癌和膀胱癌。吡哆醇保护肾脏不患结石症,而且对失眠症有治疗作用。需要摄入量:每日只需2毫克维生素B6,约等于2只大香蕉的含量。经常运动的男人消耗的维生素B6较多,应多补充几毫克,但每日摄入量最多不能超过50毫克。进补途径:每天2只大香蕉足矣。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还有鸡肉、鱼、动物肝脏、马铃薯、鳄梨和葵花子。

维生素e(VITAMINE):预防疾病,提高免疫力最有力的武器。可以降低胆固醇,防止血小板在动脉内集结,清除体内杂质,防止白内障。需要摄入量:每日10毫克。进补途径: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有杏仁、花生和野核桃。为了获得足够的维生素E,可以同时服用维生素E片。

推荐菜式:五彩虾仁:鲜虾仁过油后,“油爆”烹调,勾芡。此时虾爽脆,配上玉米、胡萝卜,鲜香可口。虾肉性温,味甘,中医认为有补肾壮阳、开胃之功效,对食少乏力、脾胃虚弱、腰膝酸软等症状大有裨益。

40岁—扑灭积蓄的“火山”

身体特征:40岁左右的男人正处人生事业的巅峰。但是同样值得关注的是,这个阶段也是疾病的形成期,因为生理机能从峰顶开始下滑,部分器官开始衰退,许多疾病都在这时爆发或显现。所以与其说男人四十一枝花,还不如说男人四十一道坎。长年的积劳如蓄热的“火山”随时可能爆发。“疲劳综合征”正在尾随着40岁男人,腰背痛、昏昏欲睡、记忆力减退、夜尿增多、食欲不振、性欲不振等诸多症状的连锁反应造成心理焦虑不安。发展下去,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前列腺肥大将与自己扯上关系。

进补提案:

纤维素(纤维):富含高纤维素的饮食能够加速肠道毒素和致癌物质的清除,减少大肠癌的发病率(结肠癌在男人易患的癌症中位居第三);膳食纤维能够控制糖尿病人的糖指数,降脂降压;能够增加肠蠕动,刺激有益菌生长,治疗便秘,利于改善胃肠功能;还能够疏通胆汁排泄,稳定胆汁成分比例。膳食纤维分为不溶性膳食纤维和可溶性膳食纤维两类。不溶性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蔬菜中,主要功能是让人有饱腹感,延缓胃排空时间;可溶性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燕麦、魔芋荞麦、水果等食物中,它吸水性强,可延缓和减少糖、脂肪吸收速度及吸收量,还可减低餐后血糖。需要摄入量:每日理想的摄入量是18~35克,折合蔬菜约500克。进补途径: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有全麦面包黑米、草莓、梨以及各种茎部可食用的蔬菜,如花椰菜胡萝卜

镁():镁摄入量正常可以减少心脏病的发生率,降低血压。镁还可以增强生殖能力,因其能够提高精液中精子的活力。需要摄入量:一顿包括两碗麦片粥加脱脂牛奶和一只香蕉的早餐中可以获得每日镁需要量的2/3。进补途径:烤白薯、豆类坚果、燕麦饼、花生酱、绿叶蔬菜和海产品中都含有丰富的镁。

推荐菜式:西式黑椒牛柳:牛柳可提供大量热能,有丰富蛋白质必需氨基酸、肽类。其性温、味甘,具有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的功效,适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人食用。

常见食物营养成分一览表

参考资料

女人每天必须补充的营养.39健康网.2014-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