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周市镇

周市镇

周市镇,隶属江苏省昆山市市,地处昆山、太仓市常熟市三市交界处,由原周市、新镇、陆杨三镇合并而成。镇区南部与昆山老城区和国家级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仅一河之隔,西部与昆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相接,近半区域属于昆山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康熙九年(1670年),《昆山县志》便载有周墅镇名;1966年4月,取方言谐音改为“周市”;2000年4月,与原新镇镇合并为新周市镇。周市镇位于昆山市东北部,东与太仓市城厢镇、双凤镇接壤,东南接花桥镇,南、西南邻玉山镇,西、西北靠巴城镇,北接常熟市支塘镇,距昆山市人民政府8千米。行政区域总面积为79.5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周市镇户籍人口11.35万人。

2021年9月,周市镇入选“2021年全国千强镇”。2023年9月,2023中原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镇揭晓,周市镇位列第8。2023年10月,2023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名单发布,周市镇位列第9位。

历史沿革

春秋时地属吴国

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越灭吴,属越国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属会稽娄县。

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隶属荆国娄县。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改荆称吴,为娄县所辖。

刘启四年(公元前153年)吴国废,属广陵郡娄县。

东汉永建四年(公元129年),分会稽郡置会稽郡,属吴郡娄县。

三国、晋、刘宋、齐,境域均为吴郡娄县。

梁大同初(公元535~536年),境域为吴郡昆山市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撤昆山县,地属苏州市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复置昆山县,属苏州。

大业三年(公元605年),属吴郡昆山县。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吴郡改为苏州;唐武德六年,设尉洲村;天宝(742年),苏州复为吴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吴郡为苏州,境域属昆山县所治。

五代十国北宋隶属不变。南宋淳十二年(公元1252年),昆山划为9乡24保,地属积善乡。

元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形成周市。

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昆山县志载有周墅镇名。

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昆山市分置新阳县,两县同城分治,属新阳县积善乡。

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推进地方自治,次年设周墅乡。

中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昆山、新阳两县合并为昆山县,属昆山县所辖。

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县下设区,陆家桥、周墅为昆山县第十区。

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6月,巴城镇、石牌、周墅3个镇,苇舟、晚香、环湖、新圩、三角、北六6个乡,均属昆山县第八区。

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12月,周墅、晚香、腰溇、太平、苇舟5乡(镇),划为昆山市第二区。民国34年9月,原第一、二区巴城、周墅合并复为第八区。同年12月14日改第八区为巴城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县下设督导区,周墅、金鸡乡同属第一督导区。

1949年5月4日,周墅解放,7月建立乡人民政府,属巴城区,同年11月建周墅区,辖周墅镇、更楼乡、毛竖乡、换新乡市、三千乡、朱家乡、开新乡、新镇乡、太平乡、腰溇乡。

1951年6月又划入城北乡。1954年9月,周墅撤区划入巴城区。

1956年3月随巴城区划入环城区。

1958年9月,建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成立周墅人民公社,由县直辖。1966年4月,改名为周市公社。1983年6月,政社分设,改建为周市乡,隶属不变。

1989年9月28日,昆山市撤县建市,1990年11月20日,全市实行镇管村体制,周市撤乡建镇,仍隶属昆山市。

2000年4月,与原新镇镇合并为新周市镇。

2003年12月,全市行政区划调整,与原陆杨镇6个村合并周市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5年10月,周市镇辖新镇、陆杨2个办事处,18个社区和16个行政村。

地理环境

地理境域

周市镇面积81.56平方公里,地处昆山东北部,位于东经120°57′08″~121°01′12″,北纬31°25′10″~31°29′59″,与常熟市太仓市三市交界,东与太仓市双凤镇、新湖镇相邻,西与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接壤,南与昆山中心城区和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仅一河之隔,北接常熟、太仓相望。

地貌

周市镇属华东陆台范围江南古陆地带,境内60~133米深度之内均为第四纪疏松堆积物所覆盖,成陆年代约在距今4200~6000年之间。境域属昆北阳澄湖低洼圩区,地面高程大多在3.2米以下(基准面:吴淞零点,下同),最高高程4米(种植村部分耕地),最低高程在2.2~2.4米(大横溇、蔡泾村)。境内地势平坦,自然坡度小,河、塘、溇、浜密布,素有水乡泽国之称。

气候

周市镇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一年中,冬季盛行大陆来的偏北风,以寒冷少雨天气为主;夏季盛行海洋来的东南风,以炎热多雨天气为主;春秋两季为冬夏季风交替时期,常出现冷暖、干湿多变的天气。年均总日照市数2165小时,占日照时数45%;年平均气温15.3°C-15.5°C;年均降水量1020-1040毫米。

水文

周市镇境内水网纵横交叉,新塘河、金鸡河、杨林塘、超英河、汉浦塘、古塘河、斜塘河、湖川塘流经本镇,斜泾、泗泾、新开河、黄家浜、市东河、庙泾河、太平河、兰泾河密布境内。约有大小72个水潭,总水面956亩。

自然资源

林木资源:苦楝木、梧桐、青桐、泡桐、桑树水杉栎属臭椿香樟木榉树枫杨赛川黄檀、银杏(灵眼树)、铁树、刺槐树、木樨(桂树)、松(马尾松日本五针松罗汉松黑松宝塔松、雪松)、柏(花柏、荫绿柏、桧柏龙柏柏树)。

花草资源:仙桃草、扁血草、蕺菜、佛儿草、老鹳草半边莲、落石藤、亡种草、草甸毛茛地丁草金钱草、蜀兰泉、野白头、小草。

水产资源:白鲢、花鲢、草鱼、鲤鱼、鲫鱼、鳜鱼、黑鱼、鲇形目、汪眼鱼、鱼、塘里鱼、金鱼、白絮鱼、花鱼、银鱼、螃皮鱼、串条鱼、鳗鲤、黄鳝

人口民族

人口

周市镇常住人口145818人(2017年),民族为汉族

民族

民族为汉族。

交通

苏昆太高速公路穿镇而过,太仓塘、杨林塘(金鸡河)航道东流过境,昆山市客运北站设在周市,昆太路(昆山内环)、萧林东路、339省道(中环)、横长泾路、城北大道(外环)、迎宾路、长江北路(204省道)、青阳北路、黄浦江北路、宋家港路、洞庭湖路、东城大道等12条交通大动脉交织形成“六纵六横”快速交通网络贯穿全镇。

境内可达宁沪高速公路京沪铁路沪宁城际铁路京沪高速铁路,至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仅需40分钟车程,上海浦东国际机场90分钟车程,到达周边港口(上海港太仓港)约60分钟车程。

经济

综述

周市镇位列2015年度中原地区建制镇综合实力百强镇第37位,比2014年上升6个名次。

2015年,周市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2.3亿元,增长4.8%;工业总产值555.5亿元,增长3.6%;服务业增加值82亿元,增长9.3%,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1.2%,提高1.4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2亿元,增长2.5%;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8亿元,突破20亿元大关,增长7%,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9.8%,提高0.2个百分点。

截至2013年7月,周市已基本形成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商贸服务业“双轮驱动”为主,电子信息、精细化工、民生用品、房地产等共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内资公司5510家,注册内资逾1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6亿美元。

2010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5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完成31.76亿元和11.02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320亿元,完成服务业增加值31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6亿元。

2016年周市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218.5亿元。

第一产业

2015年,周市镇夏熟小麦面积6379亩,亩均产量358公斤,入库165万公斤,创历年之最;水稻面积4482亩,亩产636公斤;水产养殖面积8454亩,实现水产科技养殖全覆盖。

第二产业

2015年,周市镇新增注册内资28.5亿元,增长3.5%,实际到账外资0.51亿美元。规上工业企业完成利润32.9亿元,全镇产值超亿元企业达74家,同比增加2家。17家“小巨人”企业快速成长,累计实现销售72.8亿元,全年完成新兴产业产值245.94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的53.1%,提高1.5个百分点;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28.86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的49.4%,2家企业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正式挂牌,全年完成企业开工24家,开业20家。4个市重点产业项目全部完成既定进度,完成投资17.63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25.9%。

2015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实现销售285亿元,增长8.5%。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实现销售285亿元,增长8.5%。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实现销售2.39亿元,全镇汇集24家汽车4S店,实现销售额46.04亿元。

第三产业

2015年服务业82亿元,年均增长21.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41.2%;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3%,新兴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分别提高到53.1%和49.4%。

社会事业

城镇

2011-2015年完成房屋征收2729户,企业动迁100家,建设动迁房199万平方米,10个动迁小区交付使用,完成动迁房产权证办理15067件。新建、改建道路30余条,35.44公里,“六横六纵”道路框架全面铺开;新装路灯2030盏,新建污水管网67.2公里。深入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城乡生态环境更加宜业宜居,完成116个自然村的环境综合整治,成功创建7个星级村庄,1个美丽村庄,完成“931”江苏省环境综合整治三年工作任务。新增绿地面积430万平方米。疏浚河道20余公里,实施黑臭河道整治14条。

民生

2015年,完成民房拆迁327户,农副业理赔446亩,拆清拆净中环城市快速路、正欣房产等7幅地块。年内竣工动迁房31.5万平方米、2417套,新开工建设2.8万平方米、136套,有序推进61.3万平方米、3965套在建动迁房建设,完成订房1377户、2030套;交房650户、670套。完成动迁房产权办理1592件、10.9万平方米,完成保留村庄房屋原宅翻建审批备案9户,工程建设全面铺开,全年投资近17亿元,实施100余项镇重点实事工程。道路设施更加完善,实施9条道路新建改造,累计长度6公里。鑫茂路主车道、杨林塘桥、金家桥通车,青阳大桥、新浦路桥启动翻建。公共交通加快推进,金茂工业园公交首末站正式启用,完成市北村客运站标准化改造,实施339省道以北区域二期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增、改造路灯714套,新建、改造自来水管网7.4公里,新增污水管网3公里、企业接管73家。完成中乐新村老小区改造,改造升级垃圾压缩站1座,新建、改造公共厕所14座,改造垃圾收集点23个,更新果壳箱、垃圾桶370只。

2015年,完成13家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企业、14家锅炉改造企业年度整治任务,完成自愿清洁生产审核10家,重点清洁生产审核中期评估9家,ISO14000认证企业3家,东方振东自然村和市北郭家湾自然村荣获“2014年江苏省水美乡村”称号。建设即“综治E通”全覆盖工作,新增鑫茂东区、珠泾花园“全球眼”监控点位88个,建设道路监控78个、沿街店面监控91个,全面落实政府24小时值班制度。

周市荣获2012~2013年度法治苏州市建设先进集体称号,裕元学校成为江苏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推行“五大奖项”激励机制,在全镇营造“比、学、赶、超”氛围,累计申报奖项600余件。

卫生

民国时期,周市镇主要医疗力量是民间中医,也有外地到周墅行医的,农村里还有刮痧、挑痧、推拿及蛇郎中等。,1969年始,在农村选拔和培训出一批乡村医生(保健员、赤脚医生),使医疗队伍逐年壮大,医疗水平日益提高。1999年底,卫生院40名卫技人员中,有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10名、医师8名、医士10名、护师3名、护士3名、其他人员4名;18名乡村医生中,有乡村医士17名、乡村保健员1名。

截至2015年10月全镇初步形成“1所专科医院(昆山康复医院)+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昆山市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400多所,市区不远处还建有台商宗仁卿纪念医院,距周市最近距离仅1公里。

教育

周市镇地区的教育活动起于明末清初。办学较早和层次较高的,则是蔚洲陈顽潭(今周市镇城隍潭村)的安道书院。此后,陆续出现坐馆、家塾、私塾和义塾。清末,新学之风渐起。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创办周墅公校。光绪三十四年,陆家桥开办复初初等小学堂。往后,便形成了集镇上的“洋学堂”与农村里的“老私塾”共存的局面。

截至2015年10月周市镇有2所公办初级中学、5所公办小学,1所9年制民办珠江学校,13所幼儿园。

科技

2015年发放各级转型升级奖励资金7652万元。注重科技投入,33个工业技改项目完成投资13.2亿元,萨驰华辰等3个项目完成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申报,河南森源集团等4个项目列入市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新认定高新企业28家,位列全市乡镇第一;新增省工程技术研发中心4家,实现专利授权730件。周市镇获江苏省科普示范乡镇称号。注重人才支撑,认定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各1家。新增省双创人才、省双创博士、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各1名,申报国家人才2人,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13个。注重土地集约利用,完成批而未用土地处置23宗,涉及面积921亩。完成土地卫片违法图斑整改复垦18宗68.8亩。全年累计淘汰“三高一低”企业24家,腾出土地624亩。

周市镇与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江苏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华中理工大学等国内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保持紧密政产学研合作,一批院士、国家专家、省市“双创人才”在周市创新创业。

2010年,清华大学启迪(北京)科技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昆山先进制造创新中心入驻周市,引进豪绅、旭销子、乔戈里、台赢等4家外资研发中心,新增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家、苏州工程技术中心3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家、高新技术产品12个、江苏民营科技企业11家,申报省级名牌产品3个,认定苏州名牌产品9个,专利授权1200件。

文化

2015年,成立普氏野马渡艺术团、话剧社,《昆山民间故事精选》和新故事作品《吃饭谁买单》获江苏省民间文艺最高奖“迎春花奖”,组织参加苏州观前街“三进城”文化活动,举办第十届群众文化中国艺术节、第四届野马渡民俗文化节等系列精品活动。“昆北民歌”进入省文化厅第四批非遗项目公示,建立“学在周市”微信平台,裕腾公司获首批“全国优秀学习型乡镇企业”称号。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常抓不懈,实施“好家风好家训”品牌建设工程,常态化开展“周市力量”年度典型人物征集评选活动及“五进宣讲”活动,完成各类专题宣讲100余场。获评2014年度全省基层党员冬训工作示范乡镇。

2010年组织“三下乡”活动29场、大型广场文艺活动20场。推动《野马渡》与《乡土》成功联姻,成功举办“《野马渡》创刊100期纪念活动”、江苏省太极拳(剑)比赛、迎新春健身长跑、第三届阅读节、老年人运动会、残疾人运动会、新镇办事处文化中国艺术节等活动。扎实推动多层次全民教育,成功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乡镇”,创建市级学习型社区7个、学习型企业(单位)15个、镇级学习型家庭110个,开展“周市镇2010年全民终身学习周”活动,举办各类主题班教育培训35期次,参训人员4620人次,提供10大类型139项菜单式主题学习内容。举办首届校企联谊会。

文化

风俗

舞狮

昆山市市周市镇的民间舞狮艺术(吴语叫做“调狮子”)传承至今已经有了百年以上的历史,是昆山民族民间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随着周市镇经济的快速发展,这项民间艺术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传承和发扬光大,不仅同全市各乡镇的乡土文化比如锦溪的宣卷、花桥的江南丝竹、巴城镇民俗音乐民谣等一样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亮点,在周边城市里也是独树一帜的。2004年,周市镇被命名为苏州市特色文化舞狮之乡。

昆山民歌

是昆山土地上独具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来受到群众的欢迎。长期以来,昆山民歌生生不息,在民间流传。昆山市是一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风水宝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居住着先民,在长期的生活和劳动中,传递情感,寄托心愿,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民歌。这些民歌还对昆曲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特产

周市鸭

产于江苏昆山市周市镇,故名周市爊鸭,是江南著名特产之一,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其特点是色、香、味、营养四者俱佳,有“一家爊煮,满街飘香”之誉,在沪宁铁路沿线,江南水乡颇有名声。

周市爊味在很早以前是用花母鸡野鸭、野兔等飞禽走兽进行爊煮。昆山市地处长江下游,紧靠阳澄湖畔,境内河港纵横,湖泊众多,到处是草滩荒荡,芦苇丛生,是野禽栖息繁衍的场所。据昆山县志记载:“野鸭,阳澄湖畔最多,水田稻熟,群唼一空”。在昆山民间流传着“自古原野鸟纲集,猎取爊煮换米炊”的民俗音乐

蔚迟蟹

清代乾嘉年间,苏州市顾录撰写的《清嘉录》卷十《炸蟹》一节中,介绍了苏州地区几种螃蟹,有太湖的“湖蟹”,吴江汾湖的“紫须蟹”,常熟的“阳澄湖大闸蟹”,昆山蔚州村的“蔚迟蟹”等。蔚州村即是周市镇的城隍潭村,唐朝名将尉迟敬德受封娄候,到那里置军屯垦,兴修水利。后人建立景云大王庙纪念尉迟,把村庄命名为尉州村。全村有七十二个潭塘,统称城隍潭,盛产清水大闸蟹,也即是“蔚迟蟹”。蔚洲村查考为今周市镇的斜塘村,村中原有七十二潭,统称“城隍潭”,现在潭中养殖的中华绒螯蟹还叫“蔚迟蟹”。

旅游

旅游景点

尉城、东林城

昆山市最早的地方志《玉峰志》说:昆山境内“墟落间以城名者旧有十二”。据文史专家陈兆弘介绍,早在春秋末年,吴国就在今天的玉山镇境内建有东城和西温州市两座城。建国以来,依照历代志书的记载,通过实地调查和考古发掘,昆山境内出现过的古城共有十四个:东城、西鹿城、巴城镇雉城镇、南武城、尉城、东林城、鸿城、西岑城、颜县城、瓦浦城、金城、度城以及昆山县城,周市东明村的牛浜、斜塘村城隍潭即当时的东林城和尉城所在地。

城隍潭

城隍潭村是周市镇斜塘村的一个自然村,与太仓市双凤镇交界。据说李世民一统天下后,大封功臣,将战功赫赫的尉迟敬德派往昆山市镇守,保护一方平安。尉迟将军经过巡视,发现吴王曾经豢鹿狩猎的周市一带,地势低洼,水潭密布,可以扎营屯兵,也可兴修水利、开发农田。经过官兵的多年打造,众多水潭纵横贯通,贼寇多次误入,有来无回。而且潭内游荡鱼虾、潭边漫步鸡鸭,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据说,尉迟恭死后,百姓感念他的恩德,尊其为当地的保护神“城隍”,因此,就把这些潭称为城隍潭。

野马渡(野猫洞)

“野马渡”原名“野猫洞”,是娄江北岸的一个古村落,因这里野草丛生,人迹罕至,野猫出没而得名。宋朝名将韩世忠曾在此大败完颜宗弼,几百匹战马横渡娄江,场面壮观宏伟。老百姓为了纪念韩世忠,取“野猫洞”谐音,把渡口叫成“野马渡”,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这里曾置“野马渡”乡,即今珠泾村。

白塔头

明嘉靖中,昆山市知县宋伊复在此地建立一座“候潮馆”,之后每年八月十八昆山县令都要在馆内设酒席迎接“潮神”的到来。明万历年间,人们捐资建造了一座砖石结构的“玉柱塔”,塔建在两江交汇的江心,因其色白,故俗名白塔。因为这座塔,江心一带也被统称为“白塔”,而塔的北边即娄江北岸,人们可以驻足的地方(今周市镇境内),被称为“白塔头”。

万安寺

万安寺原名万安堂,俗称都天庙,位于斜塘三千湾石桥南,塘岸要道,傍河两筑。1994年,经昆山市宗教事务局批准,在三千湾原址重建寺庙,并易名为万安寺。1998年,经申报审批,将其定为宗教活动场所。2003年9月1日,万安寺纳入昆山市佛教协会管理。2003年12月13日,天王殿举行开光仪式。2006年建西厢房三圣殿。如今的万安寺,林木葱翠、景致清幽,进香礼佛者络绎不绝。

“周广坟”、“事坟”

明嘉靖《昆山县志》记载:明嘉靖年间(1522—1566),刑部侍郎周广、南京刑部主事周愚(曾任云南省佥事)墓葬于周市镇东市梢,称“周广坟”、“佥事坟”,解放后墓毁。

明周广(1474—1531),字充之,号玉岩,昆山市人。宏治十八年进士,历知莆田市吉水县二县,最有治绩,嘉靖七年,官拜刑部侍郎,二年后,得暴疾卒。广平生严冷,无笑容,然伉直震海内,居官公强,弗受请托,士类莫不惮之。明史有其传。广著有《玉岩集》九卷传于世。同乡大散文家归有光对这位前辈有着无限的敬仰,并曾为其杏花书屋做传(《杏花书屋记》)而名垂千古。

明周愚,明正德十三年戊辰科进士第114名,官至刑部签事,曾任云南省佥事。

现周市老卫生院(广仁分院)就是以前的“佥事坟”,老卫生院朝东一里地就是“周广坟”。解放前,陵墓边有石凳、石马的,还有几人才能怀抱住的银杏树;解放后毁,因建有别墅,故名周墅。振东侨乡

江苏省昆山市周市镇的振东村,由30余幢民国时期建筑的欧式“小洋楼”所组成的一个村落,在被发现是苏南地区唯一侨乡。

代表人物

古代人物

近现代

梁辰鱼(约1521~约1594)。明代戏剧家。字伯龙,号少白,一号仇池外史。原陆杨镇新江村人。其父梁介为平阳训导,“以文行显”。辰鱼身长八尺馀,眉,好任侠。

潘道根(1788-1858)字确潜、晚香。一字潜夫,又号徐村老农。昆山周市镇人。平生致力于地方文献、掌故的考证,以教书行医为生,布衣以终。著有《隐求草堂诗文集》、《三礼今古文疏证》、《临症度针》等。其传世日记《潘晚香日记》学术价值很大。

陈瑚(1613—1675)明末清初学者,明亡后迁居今周市境内蔚村,与同里镇陆世仪、江士韶、盛敬齐名,被人合称为“太仓四先生”。字言夏,号确庵、萧云从、七十二潭渔父,常居太仓市小北门外。崇祯十六年(1643)举人

高慰伯(1919—2008),著名堂名艺人、曲师,曾任江苏省戏剧学校昆曲班笛师。苏州昆山市周市镇周水桥(现超英村)人。

获得荣誉

2019年9月11日,周市镇入选“2018中国乡镇综合竞争力100强”。

2019年12月,周市镇入选“2016—2018年度江苏省文明乡镇”。

参考资料

周市镇政务服务网.江苏政务服务.2024-03-08

周市镇简介.微信公众平台.2024-03-08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周市镇.博雅地名分享网.2024-03-08

周市由来和历史沿革.周市镇.2015-11-18

概括.周市人民政府.2015-07-23

优越的区域位置.昆山周市.2015-11-16

优美的自然环境.周市镇政府.2016-05-15

便捷的交通体系.昆山周市.2015-11-16

雄厚的经济基础.昆山周市.2015-11-16

完善的卫生体系.周市镇政府.2015-11-16

先进的科研教育.周市镇.2015-11-16

周市名地.昆山周市镇人民政府.2015-07-18